红葡萄酒有哪些品牌:现代的双重阴影(摘自周国平哲学力作:尼采与形而上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1:54:36

  现代的双重阴影

  如前所述,虚无主义就是最高价值丧失价值,所谓最高价值,指传统形而上学和基督教所虚构的超感性世界,即广义的上帝。所以,上帝死了是虚无主义的主要含义。但虚无主义还有另一层含义。

  在尼采看来,上帝成为最高价值,乃是一种僭越,一种颠倒。他说:当我们谈论价值,我们是在生命的鼓舞之下、在生命的光茫之下谈论的:生命本身迫使我们建立价值;当我们建立价值,生命本身通过我们进行评价。《尼采全集》,第8卷,第88-89页。因此,真正有资格充当最高价值的是生命,而上帝这个概念是作为与生命相对立的概念发明的《尼采选集》,慕尼黑,1978,第2卷,第481页。,它本身即意味着最高价值丧失价值,是本真意义上的虚无主义。就是在这一层含义上,尼采把基督教、佛教、柏拉图哲学、全部唯心主义均称作虚无主义。参看《尼采美学文选》,第311、323、344、345页。这一含义的虚无主义,与尼采常常谈到的颓废同义。

  尼采说:最使我竭思殚虑的问题,事实上就是颓废问题。《尼采美学文选》,第281页。一步步颓废下去,这是我给现代进步下的定义《偶象的黄昏》,第106、107页。。所谓颓废,就是指蜕化的本能带着隐秘的复仇欲转而反对生命《尼采美学文选》,第344页。,就是指不得不与本能进行斗争《尼采全集》,第8卷,第74页。。尼采把以往的哲学、道德和宗教都归入这一含义的虚无主义范围,称之为人的颓废形式《尼采美学文选》,第348页。。

  现代处在这双重虚无主义的阴影之下。一方面,上帝死了,信仰危机的阴影笼罩着欧洲。另一方面,上帝死得不彻底,它的影子即传统道德犹在,继续反对生命本能,导致颓废。信仰的沦丧和本能的衰竭是一种现代并发症,病根则是旧形而上学和基督教的信仰。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它们的虚妄不仅预先注定了后来的信仰沦丧,而且,由于它们长期压制人的生命本能,使精神创造力的这个根本源泉趋于枯竭了。现代人既失去了旧的信仰,又无能创造新的信仰,这才真正陷入了可怕的信仰危机。灵魂和肉体双重退化,精神的空虚和本能的颓废交并作用,便是现代文明的症结。参看《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第207-214页。尼采牢牢把握住这个症结,对现代西方人的精神生活现象和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内在的紧张和外在的匆忙在谈及虚无主义的预兆时,尼采写道:我们整个欧洲文化长久以来就已经因为一种按年代增长的紧张状态的折磨而动荡,犹如大难临头,狂躁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像一条激流,一心奔向尽头,不复沉思,而且害怕沉思。《强力意志》前言第2节,第3页。猥琐、敏感、不安、匆忙、聚众起哄的景况愈演愈烈,--这整个纷乱状况的现代化,所谓文明,愈来愈轻浮,个人面对这巨大机构灰心丧气,只好屈服。《强力意志》第33节,第27页。失去信仰的现代人急切地投身喧嚣的世俗生活,试图用勤勉的劳作麻痹内心的不安,松弛精神的紧张。他们行色匆匆地穿过闹市,手里拿着表思想,吃饭时眼睛盯着商业新闻,分秒必争,却不再关心永恒。参看《尼采美学文选》,第102、134、248页。这种现代式的匆忙原是失去信仰者精神空虚的表现,反过来又加剧了无信仰状态。现代那种喧嚣的、耗尽时间的、愚蠢地自鸣得意的勤劳,比任何别的东西更加使人变得没有信仰。尼采反对基督教,但主张人应当过一种真正的宗教生活,即有信仰的沉思生活,可是匆忙的世俗生活已经剥夺了为此所必需的闲暇。他发现,没有信仰的人,大多是那些被世代相继的勤劳消磨了宗教本能的人,他们甚至不再知道宗教有何用处,只是带着一种迟钝的惊愕神情把他们的存在在世上注了册。这班老实人,他们感到自己已经完全被占有,无论是被他们的职业占有,或是被他们的娱乐占有,更不用提被祖国、时代以及家庭义务占有了。《尼采全集校勘学习版》,第5卷,第76页。

  个性的丧失和灵魂的平庸随着资本主义的机器和商业文明取代中世纪的基督教文明,欧洲社会出现了尼采所说的非精神化趋势。尼采对于技术统治人的后果极为警惕,他警告说:印刷、机器、铁路、电报是前提,还没有人敢于由之引出贯穿数千年的结论。《尼采全集》,第3卷,第340页。尼采一再指出,机器剥夺了人的个性:它把许多人变成一部机器,又把每个人变成达到某个目的的工具;它制造平庸和单调;它是无个性的,使一件工作丧失了自己的骄傲,自己特有的优缺点,--因而也丧失了自己的一点儿人性,结果,我们现在似乎只是生活在无名无姓的、无个性的奴隶制度下。《尼采全集》,第3卷,第317、318、350页。与此同时,商人成了支配现代人类心灵的力量,商业成了文化的灵魂,市场价值决定了也抹杀了一切精神事物的价值。参看《尼采美学文选》,第134、217页。于是,报刊支配社会,记者取代天才,艺术沦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人的机器化和文化的商业化使尼采悲叹:大平庸是时代的危险。《尼采全集》,第14卷,第204页。

  文化的贫困和学术的贪婪尼采认为,神话是民族精神的母怀,文化的家园。以苏格拉底为始祖的希腊理性主义哲学导致了神话的毁灭,从而一度形成亚历山德里亚时期缺乏根基、虚假繁荣的学术文化。文艺复兴以来,由于上帝信仰的破灭,文化丧失神话家园的恶果再度显现,亚历山德里亚现象变本加厉地重演。如今,这里站立着失去神话的人,他永远饥肠辘辘,向过去一切时代挖掘着,翻寻着,寻找自己的根,哪怕必须向最遥远的古代挖掘。贪得无厌的现代文化的巨大历史兴趣,对无数其他文化的搜集汇拢,竭泽而渔的求知欲,这一切倘若不是证明失去了神话,失去了神话的家园、神话的母怀,又证明了什么呢?人们不妨自问,这种文化的如此狂热不安的亢奋,倘若不是饥馑者的急不可待,饥不择食,又是什么?《尼采美学文选》,第100页。现代人在精神上是永远的饥饿者,已经丧失创造的原动力。他带着一种挤入别人宴席的贪馋,徒劳地模仿一切伟大创造的时代和天才,搜集昔日文化的无数碎片以装饰自己。然而,在尼采看来,如此拼凑而成的决非真正的文化,至多是学术,现代人骨子里只是可怜的图书管理员和校对员。内容的贫乏和外表的奢华适成对照,构成现代文化的特点,尼采形象地譬之为一件披在冻馁裸体上的褴褛彩衣参看《尼采美学文选》,第79、80、102、130页。。

  艺术中对于刺激和麻醉的需要现代人由于生命本能衰竭,精神空虚,加之匆忙的劳作使他们神经疲惫,便到艺术中去寻求刺激和麻醉。为身心俱衰的现代人提供官能上、精神上的刺激剂和麻醉剂,成了现代艺术的主要使命。尼采认为,浪漫主义就迎合了现代人的这种需要。参看《尼采美学文选》,第133、134、238、240、253、368、370页。其中,尤以瓦格纳为悲观浪漫主义的典型,被尼采当作现代颓废症的难得的病例不断加以解析。参看《尼采美学文选》译序。尼采把浪漫主义看作虚无主义的准备《强力意志》第1节,第9页。,并且把浪漫主义艺术家称作虚无主义艺术家、颓废艺术家,谴责他们根本上虚无主义地对待生命。《尼采美学文选》,第381、384页。

  虚假的角色和做作的戏子现代人没有信仰,内里空虚,缺乏实质,便急于用讨人喜欢的外表来遮掩自己。现代人的形象已经成为彻头彻尾的假象;现代人不是里表一致地出面,他毋宁说是隐藏在他现在扮演的角色里。《尼采美学文选》,第130页。这一情况在艺术中尤甚,艺术成了演戏,艺术家成了戏子,他们用歇斯底里冒充天才,荒谬地易于激动,不断变换着姿态,他们不再是人,至多是角色的会合,其中忽而这个角色,忽而那个角色带着无耻的狂妄态度出来自我标榜一番。《尼采美学文选》,第361页。

  总之,旧信仰及其道德所造成的本能衰竭,信仰沦丧所造成的精神空虚,二者交并作用,使现代人的心灵和现代文化呈现了种种危机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