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柄对夹蝶阀怎么使用:中国大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05:20
中国大学
www.868cc.com
一、中国最具爆发力的十所大学 
 
1、吉林大学--新吉林大学继承了原吉大的生物、计算数学等强势专业,加上整合另外三所大学的特色学科,使之稳坐东北的综合大学头把交椅。可惜,地方太穷,无力象广东对中山大学那样大方地予以支持。但吉大领导励精图治,其办学思路清晰,有特色的吉林大学出现在中国高校阵营不会令人奇怪。
2、兰州交通大学--兰州铁道学院改名引起了大陆四所交通大学的议论,其实,改为兰州交通大学是有一定根据的,否则,教育部不会再增加一所交通大学。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兰交一直默默无闻,但其铁路交通领域专业之强不亚于北方、西南两交通大学。西部大开发,国家一定会在铁路建设方面大有作为,这反而成了兰交的地理优势,它在未来的铁路建设中中标揽活、扩大影响、大赚其钱易如反掌。可惜,它在公路交通方面无建树,今后应重视这方面学科建设,成为真正的"交通"大学。
3、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发展的定位是未来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因而,其人才的供应不可能是同城的复旦、交大。从建国以来,上海出来的干部遍及中央和各地方,所以,未来中国金融人才的摇篮非此大学莫属,其校友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2000年,复旦没合并之是一大失策。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我国必将极大地加大航空航天领域的投入,只此一条,北航将前途无量。
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堂堂的西军电之后,属相对袖珍型大学,其厚实的学科基础和学子的高科技领域就业受欢迎程度,使同城兄弟交大、西工大电子专业学生默然。随着电子科学的突飞猛进,西电大扬名指日可待。
6、中山大学--给人以靠钱喂肥的印象,但其广泛的知名度、众多的校友、齐全的学科门类都是它的辉煌资源。加之它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广州,将来腾飞毋容质疑。
7、中国海洋大学--海大独特的专业设置决定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独特地位,其在国内和亚洲的广泛好评即是证明。它地处美丽的青岛,使之信息占有得天独厚。随着"海上山东"计划的推进,山东省必将倾力支持其境内三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的海大,在未来的海洋时代,海洋大学能不扬名于世界?
8、华中科技大学--其进步之快,令许多兄弟嫉妒。它地处九省通衢武汉,水运、陆运发达,时代要求当政者重视眼前成绩,所以,湖北会对工科院校华科偏爱而冷落武大。以湖北之实力,加之教育部长对华科的熟悉,扶持其进入大陆高校前五当属自然。
9、中南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一样进步迅速,已经升格为副部级高校。湖南文风深厚,经济实力提高很快,扶持中大不在话下。它在青年学子中的口碑日隆,此无形资源是它步入一流大学的重要财富,这是许多学校难以企及的。
10、哈尔滨工程大学--随着国家对"三海一核"事业(海军装备+船舶工业+海洋开发和核能应用)的巨额国家投入(国家对哈工程十五和十一五国家共投入50亿)逐年落实,特别是海军国防与海洋国土开发力度的加大和中国舰船产业国际地位迅速崛起,国家对海军唯一依托哈工程的海军国防科技和国内一枝独秀的海洋高新技术的战略需求比任何时候都要大都要持久。拥有前身哈军工约一半师资力量的哈工程,必将四海名扬,实力和知名度会急剧攀升。 其爆发实力指数实在当之无愧居中国最具有爆发力十所大学之首。二、中国最烂的五十所大学1、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别以为它和以前的"上海工业大学"(已并入上海大学)有什么关系,这只不过是一所刚
刚升为本科的普通高校而已,很奇怪的是它以前是成人高校时是这个校名,专科学校时是这个校名,现在升为本科了还是这个校名。
2、中国医科大学
名字中带"中国"字样的大学都是同行业中数一数二的,但唯独它不是。
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明显是抄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牌子,还冠了个"首都"来标榜自己。近年来生源不错,看来牌子效益还是有用。
4、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名字听着很吓人吧,一不小心就让人联想到了大名鼎鼎的"中青政",但其实只是一所专科学校而已,不道为什么要取个这种混淆视听的名字。
5、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人都知道,这就是一烂校。但偏偏校名取得不错,又是"北京"又是"工商",结果成了每年分数线最高的一般本科学校之一(有一年在某省竟然创下了近630分最低录取线的夸张纪录)。幸好今年被教育部黄牌警告了一下,可以让人对其提高点警惕。
6、华东交通大学
这个名字浪费得也有点过分,现在取个带"华东"这种字样的校名可不容易,不知道当初教育部是怎么批准它的。
7、东华大学、、
原来叫中国纺织大学挺好,好端端的一所重点大学偏偏改了这样一个破名字,跟那些什么西华阿、南华听起来都差不多,真是自掉身价!
8、南京资讯工程大学
这所学校原是南京气象学院,是一所以气象为核心的学校,其他专业一塌糊涂。怎么改了资讯工程,真是驴唇不对马嘴。
9、成都资讯工程学院
原名是成都气象学院,这气象学校都怎么了!
10、南京气象学院
本来还挺好,现在好象改成中国工程信息大学,搞的有点不伦不类,南气还是相当不错的,名气还挺响,现在一改谁知道谁是谁了。
11、长江大学
怎么听都像是个民办学校,其实不是,是以前的江汉石油学院和几个学校合并的。
12、沈阳理工大学
名字狠学校lan的 。
13、天津工业大学
不知道害了多少人呢。
14、长安大学
当属改名最失败的大学!想当初"西安公路学院"多亮的名头!如今毕业生求职时还要在啰嗦一句:就是原来的西安公路学院。生怕人家以为是哪所民办院校。
15、渝州大学
超级超级烂,我在重庆住了十年才听说还有这样一所大学,还好这所大学好象还不对重庆以外的省市招生。
16、渤海大学
原来的锦州师范学院和辽宁高等商业专科学校合并的。出去找工作人家以为是民办,只好加句,原来的锦州师范学院 。
17、河北经贸大学
......全是眼泪.....
18、中南科技大学
湖南邵阳一地方破校-邵阳学院准备改名为中南科技大学,以后大家看见别上当啊。
19、北京资讯工程大学
巨垃圾 我在北京上学 知道的就是破本科 连研究生院都没有。
20、金筑大学
知不知道贵阳有所金筑大学?靠,名字好听。还"金子筑成的大学呢"。一个破专科,里面卫生脏得要命!教学条件无比的差!!
21、鲁东大学
也就是传说中的烟台师范学院。
22、北京科技大学
应该比较恶心,搭车说去北京科大没人知道,要说去北京钢铁学院路边大妈都明白了。。。
23、上海大学
。。。该死的选课制度和短学期制度!!!握手,兄弟我也是上大的,学校挺垃圾的,没有读书的氛围。 
24、南京财经大学
原来叫南京粮油学校,超级烂!
25 、西南科技大学
听说过没?一流的校名,二流的设施,三流的教师,X L的学生。 
26、中国防卫科技学院
我上的大学。念了一年我就不人心浪费我的宝贵青春出来社会上混了。
27、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军需专科学校
(现在变成了九江学院)这个学校学风一无。
28、长春工学院
哭还抡不到你们,长春工学院,该名字前为长春高等专科学校,其实就是长春冶金地质专科学校,等我哭会先!
29、华东冶金学院
我们那的,听名字不错吧,后来改成安徽工业大学,一下子原形毕露了。
30、湖南工业大学
有没有听过湖南工业大学?哈哈``知道内情的笑掉你大牙!!!
31、西安航空职工大学
世界上以及全宇宙最骗人的学校:西安航空职工大学
听听名字,似乎是所正规大学,但是你若真的被它录取了,来看看吧,真的会主你欲苦无泪,只能怪你自己运气不好了。在西安,没有人听说过这所学校,而这所学校,确实没有什么可以让别人记住的。它不仅只是一所大专院校,甚至连大专都合不上。占地面积只有5000平米。绝不吹牛,而且还有点谦虚了。它只有三座楼,围着一个篮球场,这就是所谓的西安航空职工大学的全部!!!但不知道是因为名字好听还是怎么回事,外地的学生来这里上学的还挺多。真是可惜,好好的前途就被这破校毁了。真是不知道它的大专院校资格是怎么拿到的,这样的学校竟然会被称为"大学",真是侮辱了这两个神圣的字。还没有高考或即将高考的学生们,不要再来这里了,你们以后会悔地想去自杀。同志们,永远记住这个骗子学校"西安航空职工大学",不要让更多的人上当了!!
32、鞍山师范大学
原来的鞍山师专(中专)!一下变大学了,寒!!!!!
3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来过你就会怀疑这个是中学还是大学!
34、潍坊学院
没见过这么垃圾的学校,不信去看看,原来的渤海大学,潍坊高专,昌潍师专合并的,毕业不敢说是潍坊学院的,考,就象小偷偷了钱,还不如不上呢!!! 
35、兰州大学
发展缓慢啊 ~~管理人员素质低下阿,估计这是当前社会风气所决定的~~
36、江南大学
有人知道啊???以前无锡轻工大学,也算有点名气,就业还可以,看看现在改的什么几吧破名字,找工作投简历或者面试时都要强调一下,我们学校以前是无锡轻大.晕啊...... 
37、南京工程学院 
大家还了解,垃圾中的极品。
38、谁都知道原来的"四川工业学院"是烂校一所,没想到它拉上个成都师专一下子就变成了这个校名,让填报志愿者无从知道它的实际水平了。
39、、北方工业大学
这所高校是分数最高的一般本科学校之一,但实力如何?我就不去揭人的老底了,反正它在网大的大学排名里名列第276位。(附带说一句,在这个排名里,它是和南华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并列第276位,而北京工商大学名列第311位) / 北方工业大学是比较垃圾,我当年差点儿就被它蒙了,我姨夫去考察过后说那以前就是一首钢的技校。。。 
三 、中国毕业生出路最好的十所大学 1、北京外国语大学也有一个美誉,就是"中国外交官的摇篮",中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外交官出自北外。这是因为北外确实有其先天的优势,尤其是在英语,法语,德语等一线外语语种的教学实力在国内遥遥领先。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高端外语类人才也必然会越来越抢手,目前同声传译的月收入一般都在三万元以上,比较好的同声传译年薪百万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要是说学习外语类的专业,北京外国语大学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选择。
2、中央财经大学号称"银行行长的摇篮",目前各大银行的管理层超过三分之一出自中财。中央财经大学离北邮不远,在行业内的地位也类似于北邮。其毕业生在金融行业内的影响力无人可以匹敌。而执全国高校同类学科牛耳的货币银行学和金融学等学科也给每个毕业于中财的学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保证他们能够在行业内获得长足而稳健的发展。最近几年,金融领域的热度持续升温,而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所以有理由相信,今后几年,中财在就业榜上的排名还会进一步攀升。上海财经大学在金融中心的上海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但是仅仅在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认可度较高,因此在排名上要逊中央财经大学一筹。
3、在上海的同济大学是一所具有雄厚实力的老牌大学,其专业设置的三个杀手锏足以保证同济在就业排行榜上占据一席之地。汽车,建筑和土木是同济的三个王牌强系,除了在北京的清华,国内几乎没有可以与之抗争者。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建筑业行政部门和大型企业的高层中,同济学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而最近几年汽车制造业和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无疑让每个毕业的同济学子都能获取一份让自己十分满意的职位。
4、北大在中国无疑是一个跟清华齐名的金字招牌。但是在全国的实力数一数二的北京大学在就业上的地位似乎与其排名不太相称。主要是由于北大校内学科设置主要以文理为主,较为冷门的人文类专业和理科专业毕业生多,与社会需求结合小,类似于考古,地质,气象、力学和马列主义学院以及理科的众多冷门院系在就业上并没有很好的前景。因此网上常常炒作诸如北大学子卖猪肉和糖葫芦的爆料新闻。但是除掉这些之外的光华,经院,国关的就业实在足以让绝大多数的学校眼红。而北大理科院系的竞争力也在国内名列前茅,每年去国外一流高校深造的学生数量在大陆高校中遥遥领先。
5、人大最近几年已经从前些年中的衰落走了出来,其优秀的生源保证了学生的高质量,人大的毕业生仍然是国内高校就业市场最强有力的竞争群体之一,在公务员、法律、金融保险、新闻等众多热门行业的录取名单中都可以看到大批人大学子的身影,人大在政界的中层实权校友国内高校无出其右,每年人大考取的公务员是最多的。这主要得益于人大至今仍然牢牢把持着国内高校社会科学总体实力第一的地位,具有社科培养大平台化的优势,而且人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深谙实习求职面试之道。人大的法学,社会学,新闻学,经济学等今年就业的热门学科的实力仍然在国内数一数二。但是由于人大招收的学生尤其是研究生有点太多,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其精英程度。
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曾经在90年代很火了一阵子,当时文科的分数线之高几乎可以跟北大抗衡。后来因为经济的调整有些走入低潮。但是最近几年也开始有了强劲的抬头趋势。国内以外贸作为导向的经济结构每年都会制造出对于国际贸易及相关领域的巨量需求,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无疑是其中的执牛耳者。再加上整个学校的教学体制相当先进,毕业生的外语水平在国内高校中名列前茅,因此也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抢手人才。每年进入德勤,毕马威等国际知名会计事务所的人数有35%来自于对外经贸大学。
7、北邮在某些排行榜上的排名虽然低,但是因为其在整个通信行业的影响力无人匹敌。所以就业之好几乎不亚于清华。每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所招聘的新人中北邮的学生几乎占了一半以上。甚至这几个公司每年的招聘笔试主会场就放在北邮。而四大公司的领导层75%以上都是北邮毕业的。所以虽然北邮的出国比例稍逊,但是通信行业的超高待遇,无疑是吸引众多学子的巨大魅力所在。
8、上交在上海几乎跟复旦齐名,其地位和影响力可见一斑。上交的学科设置以工科为主,其中制造业相关领域和IT类专业的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而上海恰恰是中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所以上交的学生也是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交大学子脑筋灵活,善于经营,管理能力强,也比较容易进入管理层,尤其是一些在上海的IT类的大外企,每年都会给上交单独留出名额。但是由于学科覆盖面的影响不够宽广,而且在上海的声誉似乎总是稍逊复旦一筹。因此暂列第三。不过上交大的最近十年来的上升势头强劲,随着上二医的加盟和文科的发展,学校整体发展前景非常看好,学校整体形象实力的提升对学生就业出路一定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9、复旦大学一直以来号称江南第一学府,强劲的理科在出国上极具优势,也是跟清华,北大,中科大并列的四所学分被美国承认的大陆高校之一。新兴的工科里面的微电子和飞行器制造在全国的高校里面名列前茅。而这两个领域恰恰是近年来的热点,因此复旦的学子在原本不甚擅长的工科里面也开始崭露头角。文科的设置以热门文科为主,而且历史悠久,新闻,国际关系这些学科国内高校无出复旦之右者。尤其重要的是复旦具有在上海的本土优势,一些在上海开展业务的大公司对于复旦学生都是青眼有加。因此,对于想要毕业后在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学生,复旦无疑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10、"清华制造"无疑是就业的第一保障,这一地位至今无人撼动。一直在国内一骑绝尘的理工科所培养的毕业生至今仍然是各个行业的追捧对象,出国率和深造的比例也是国内第一。清华新兴的文科院系也以学科新,精度高为特点,拥有新闻,社会学,公共管理,金融和法学等一批热门学科,就业出路令人眼热。多年来清华学子在社会最主流的政界、企业界和学术界均有着极其出色的表现,以基本功扎实,勤奋聪颖和具有团队精神而被评为国内最受欢迎的毕业生。但清华学生也有着过于依赖清华这块金字招牌的傲气,往往坐等海内外顶尖名企来清华招聘,缺乏走出校园寻找机会的冲劲。同时因为每年大批毕业生选择出国,也常常被人诟病。四、美女最多的十所高校1、第一名:北京电影学院
理由:还需要理由吗?现在打开电视,女主角搞不好就是北影的。
2、第二名:中央戏剧学院
理由:拿个长的一般的中戏的女生放到别地都能当系花,特别是表演系的,美女太多了。
3、第三名:北京舞蹈学院
理由:舞蹈是修练身材的一种绝好形式。北京舞蹈学院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美女,不信?去逛逛就知道。
4、第四名:四川师范大学
理由:师范大学就是聚美女,四川师范大学是西南地区有名的美女云集的大学。
5、第五名:北京外国语学院
理由:学外语的MM都比较漂亮,北外美女更是多,据说下课站在北外门口,一分钟能走过30个美女,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6、第六名:北京大学
理由:见过北京大学的美女才知道什么叫美貌与智慧并重,北大的MM知识渊博,谈吐不凡,不愧是中国的一等学府。
7、第七名:香港中文大学
理由:香港中文大学的美女大气,活泼,先锋,又不乏书卷气质,算是香港最多美女的大学啦。
8、第八名:上海音乐学院
理由:盛产音乐人材的上海音乐学院美女资源不可小觎,气质十足,总人数虽少,但都是精品。
9、第九名:苏州大学
理由:冒似不出名的苏州大学为什么也能上前十,这与苏州强大的美女基础是分不开的,苏大美女多是必然的。
10、第十名:厦门大学
理由:终于到前十名了,厦门大学建在海边,厦门的美景和厦大的MM们互相辉映,不知道是厦门的美景提升了MM还是厦大的MM美化了厦。五、中国最具国际声望的十所大学  
1、北京大学
一直被国内外公认为"中国最高学府"的北大,一直在国际上被看做中国大学的代表。北大出国人数也是中国大学中最多的。北大的理科是中国最强的,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近年来,北大文科学生也越来越受国外高校的青睐。
2、清华大学
以前,老外不太认清华的牌子,很多老外提到清华就以为是台湾的清华。不过从出国人数来看,清华仅次于北大。清华出国多为研究生出国。清华出国的大学档次也是比较高的,但其出国以工科大学为主。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如果单论出国学生与毕业生的比例,中科大没有上述两所名校高。但名人效应使中科大在海外的地位跟着水涨船高,目前不少华尔街高级白领都是中科大"制造",网大老板算其中之一。
5、南京大学
南大是近年来国内高教界崛起的新贵,这是因为南大把许多优秀学生留在国内读研。虽然,最近几年赴外留学的南大学生逐渐增多,其能力获得国外知名高校的一致好评,但在规模上恐怕很难与兄弟学校相媲美。 
6、浙江大学
老浙大在海外的人气一直很旺,浙大人的办事沉稳而又不失灵活、校友团结是有目共睹,其"海外兵团"的发展势头不可小觑。但去年兼并了三所大学后,浙大的规模日益壮大,但对其在海外的声誉反而有少许的负面影响。 
7、南开大学
由于有周恩来总理这样的校友,因此南开的毕业生在海外普遍受到欢迎,这与其在国内的疲软表现反差较大。南开大学数学系由于知名人士陈省身的关系,在国际上有一定的权威性。此外,南开的化学系在国外教育界也很有地位。 
8、上海交通大学
交大学生从民国时代就有留洋的传统,因此在海外的声誉一直很不错。交大的学生特活跃,在美国许多城市都能找到交大校友自信的身影。 
9、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大出国的学生不少,因此"海外兵团"规模庞大。除了在声势上占据优势外,华中科大学生因学风扎实、刻苦勤奋而被多数海外学校所认可。
10、天津大学
以天津大学目前在海外的声誉,显然不如其先辈"北洋大学",但还是能够在十强中占有一席之地。天津大学的化工系和土木系在国外高教界有一定名气。此外,该大学的力学和自控专业的学生也很受国外大学的青睐。六、中国最窝囊的十所高校1、吉林大学
其性质有点与哈工大雷同,都是有点投错娘胎的感觉。不过事已至此也无力回天,谁叫我们传统美德中有"君子讷于言"这一条呢。
2、国防科技大学
因其军校有其特殊的一面,就是保密工作要做的好,所以名声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以防有志青年因不了解情况而"报国无门",所以地处长沙,一个不算偏僻,也不算发达的地方。虽说我国超大型计算机都出自该校,但提起IT方面的学校可能大多数人不会想到国防科大。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建校的初衷达到了,不过委屈了科大的学子们了。
3、南开大学
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其是"西南联大"三虎之一,不过历史在人心中的印象过于深刻的话往往就不会是好事了,因为被当作古董看给人的感觉总是不爽,就如同老外往往只记得中国传统的一面而忽视而今的发展,给他们的印象总是停留在"男耕女织"的社会之中。而今天津大学大有"取而代之"之势。 
4、 四川大学
以前因其"四川联合大学"的认同感不强而重新命名。此段历史也可在中国高校史上大书特书一把,毕竟是古今第一人嘛。不过改名后的川大似乎比前并不为更多的"伯乐"所赏识,还是故做"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洒脱象偏安于西南充老大,"此地乐,不思......"。
5、西南交大
虽说在各交大有"交大一家亲"的说法,不过用在西南交大倒有点自慰的感觉,比起其他三家,虽源于同宗,但独偏西南,自然没少招白眼。看样子要改变其处境只有一个办法:迁校。 
6、华中科技大学
虽说近些年风头很盛,但毕竟是新人,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还需时日,那就很容易理解其一直被武汉大学打压着,就连最近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十所高校都没挤进去,反倒是被北理占了先机。
7、中南大学
又是个地缘受害者,虽说窝了一大堆院士,博士,硕士,本科生教学质量也不错,不过始终有点被世人遗弃的感觉。再加上不善言令,倒是让同处湖南的比其水的多的湖南大学大出风头,真是欲哭无泪。 怪不得一群忿忿的中大学子,嚷着要换中大的领导班子。 
8、兰州大学
地处甘肃,春风不光刮不到,还尚且有待于开发的一个省份,在其内的大学的境地可想而知了,可能比哈工大更惨些。学术实力很强,但不善于造势,最近几年如同人间蒸发了一样,杳无音讯。不过老外很看中,在最新的《科学》杂志上在中国高校排行中居然稳处老六,要不是在当今"开明盛世"的环境中,非得背上个"里通外国"的罪名。
9、哈尔滨工程大学
解放后曾有过一段辉煌,不过已是明日黄花,谁叫她在错误的时间(80年代后),错误的地点(黑龙江,离改革春风未泽被的地方),选择了错误的专业方向(军工类)呢。现在被一些后生打压着,是有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味道。不过实力可以服众,如果校址往海边挪一挪效果更佳。 
10、留给所有因各种原因而被冷落的实力派学校。七、中国文科最难考的十所大学  1、北京大学
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人文学的实力处于无人能敌的地位,社会科学的实力虽不及人文那般不可动撼,但无疑也是全国最强的。国际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大学,去年《泰吾士报》将其在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列为17,极大地增加了吸引力。全国每年30多名文科状元几乎全部流入北大。
2、中国人民大学
老牌的文科强校,是建国后中央重点建设的文科大学,社会科学实力仅次于北京大学,尤其以经济学、新闻与传播学见长。
3、清华大学
近几年逐渐加强了社会科学的建设,尤其是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新闻与传播学院,搞得很红火,是中国最著名的两所大学之一。最后还加上一点现期的政治因素(胡锦涛总书记就是从清华大学毕业的),因此更具吸引力。
4、复旦大学
南方历史最悠久的大学,综合实力、人文学实力、社会科学实力在南方均位居第一。
5、南开大学
应该算是老牌文科强校,理科也很强,经常跟南京大学争高下。
6、武汉大学
华中第一流名校,文科实力全国也算很。
7、浙江大学
自从合并杭州大学以来,文科实力日增,且又是老牌的理工科名校,再加上地处杭州,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8、南京大学
声誉很高,虽然文科实力并没有理科那么强。
9、北京师范大学
师范院校的王牌,文科很有优势,非师范专业也很多且很强。
1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在北京名气很大的一所大学,号称"小北大"。听说经济学类专业很厉害。                    八、理科高考最难考的十所大学1、北京大学     
理科第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数量全国第一,科学家的摇篮。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个基础科学的实力均居全国高校之首,其中数学和化学的实力把中国科学院都甩在身后。合并了北京医科大学后,大理科的实力更是迅速增长。另外,北京大学医学部也很难考,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分数线仅次于北京大学校本部和清华大学。
2、清华大学
工科第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数量全国第一,工程师的摇篮。每年差不多与北京大学平分各省理科状元。近年来逐渐加强理科的建设,加上强大的工科背景,理科实力大有上升,这一点对工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大有好处。
3、复旦大学
能在这里读书是许多南方人的梦想,地处上海,且是文理基础综合性大学,历史悠久,去年是建校百年纪念。
4、浙江大学
理工科的老牌名校,号称"小清华",合并了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和浙江农业大学后更是实力大增,集理工农医于一身,成为全国惟一一所兼具理工农医的大学,同时是全国专业最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5、南京大学
虽然有些理科专业有点冷门(比如天文学),但绝对是一流的。
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虽然地处合肥,掩不住其大家本色,毕竟是中科院直办高校。
7、上海交通大学地处上海宝地,势头完全压倒交通大学家族的老大哥西安交通大学。并且工科实力非常雄厚。
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它的崛起,相当原因是由于地处天子脚下吧。不过自身的理工科实力确实很强,尤其是自动化之类的工科。
9、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计算机类专业非常出色,其中计算机科学技术超过清华大学居全国第一,由于是军校,不用支持高额的学杂费,并且还有每月生活津贴。
10、华中科技大学
前途不可限量的后起之秀,华中地区理工类大学的老大,有一些其他著名的工科大学没有的工科专业,并且有很强的实力。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只是凭自己的一点经验写了这个东西。写得很匆忙,也没有详细地查询资料,仅供参考,以后再作些补充吧。2九、50所改名高校让你睁大眼睛1、原名:北京广播学院  改名后: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原名北京广播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以大传播的理念、全媒体的视野,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报刊、出版、网络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和"以特色带综合 ,以综合强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理念,形成了文、工、管、经、法、理、教多学科协调发展,传媒特色鲜明,综合优势突出的信息传播学科专业体系,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学校位于中国北京东郊古运河畔,校园占地面积4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3万平方米。校训是:立德、敬业、博学、竞先。学校现有13个学院,设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博士点,48个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类别,78个本科专业(含29个非通用语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5156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934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498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914人,其中专任教师1096人。拥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教授、学者,还聘请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2、原名:华东纺织工学院  改名后:中国纺织大学--〉东华大学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现设有纺织、服装o艺术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旭日工商管理、机械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与化工、外语、人文、理学等12个专业学院及旅游系,另有体育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合作办学的东华大学-拉萨尔国际设计等学院。拥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61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48个本科专业,学科涉及工学、理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共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同时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有在校学生2万5千余名,教职工2600余名,其中工程院院士7名,有光华工程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和全国回国留学人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获得者,长江学者、高级职称教师近700名。
3、原名:四川大学  改名后:四川联合大学--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于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两次"强强合并"组建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原成都科技大学由1954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建立的成都工学院发展而来;原华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四川大学现任校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市区。学校设望江校区、华西校区和江安校区,占地面积705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4、四川轻化工学院、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贡高等专科学校、自贡教育学院合并  改名后: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理工学院坐落在享誉国内外的恐龙之乡、千年盐都、南国灯城--四川省自贡市,是四川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院校之一。学院创建于1965年,其前身是原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分院,具有40年本科办学历史。于1994年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四川轻化工学院、自贡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自贡高等专科学校和自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四川理工学院。校园占地2000余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四川省园林式单位"。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已成为一所具有自己鲜明特色和优势,以工学为主,理、工、管、文、经、法、历史学、教育学相结合,以本科教育为主,具有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多层次办学体系的多科性大学。
5、原名:成都气象学院  改名后: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始建于1951年,原名成都气象学院, 2000年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时,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报请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院英文名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CUIT。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主要培养电子、通信、计算机、电子商务、光电技术、大气科学、统计学、环境工程、基础数学、应用物理学、微电子学、遥感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检测技术、物流工程和金融工程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一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17个系,1个独立学院,3个二级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42个本科专业,是四川省"信息技术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省电子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部最重要的电子信息人才培养基地",被中国气象局确定为"VSAT卫星通信培训中心",被信息产业部确定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人才培训中心"。学院有航空港校区、龙泉校区、人南校区三个校区,占地1820 亩。现有教职工1067名,其中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以上教师241人。根据发展的需要,学院还建立了一支由60多位两院院士和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兼职教授队伍。全院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 20000多人。
6、原名:岳阳师范学院  改名后: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座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岳阳,处名山名水名楼之间,得"求索""忧乐"文化之精髓,自然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办学条件得天独厚。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0年美国人创办的湖滨大学。湖滨大学是外国人在湖南最早创办的三所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湖滨大学留在岳阳的部分改为岳阳师范学校,1975年改为湖南师范学院岳阳分院,1978年改为岳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85年岳阳市人民政府创办岳阳大学,由时任国家副主席的王震同志题写校名。1999年3月,岳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岳阳大学及岳阳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岳阳师范学院。2003年2月,更名为湖南理工学院。
7、原名:河北地质学院  改名后:石家庄经济学院
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始建于1953年,原隶属于国土资源部,2000年经国家高教体制改革为中央与河北省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已成为一所面向全国招生、就业,兼有经、管、理、工、文、法等多科性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同时,学校又是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其硕士学位授权专业涵盖经济、管理、工学三大学科门类。学校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东南高校区,校园建筑新颖别致,林木葱郁,环境优雅宜人,充满现代文化气息,不愧为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知识殿堂。学校设有经贸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法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勘查技术学院、资源学院、工程学院、宝石与材料工艺学院、数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华信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和体育课教学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培训中心,共21个教学单位。设有37个本科专业(其中7个专业为国家管理专业)和28个高职专科专业,现有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各类在校生22000余人。学校还设有经济研究所、现代管理研究所、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光电技术研究所等科技开发机构,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企业管理"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
8、原名:鸡西矿业学院  改名后:黑龙江科技学院
黑龙江科技学院始建于1947年,现地处北国冰城哈尔滨市的松花江畔。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厚德博学、强吾兴邦"的校训,铸就了"求真求实、创业创新"的校风,为全国各地培养各级各类人才4万余名。 近几年,学校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抢抓国家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有利时机,用两年半的时间,在一片废墟上崛起了一个"规划科学化、功能现代化、信息网络化、后勤社会化、园林生态化"的校园,圆了几代科院人建设新校区、冲击硕士点的两个梦,实现了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空间和办学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一校两地(哈、鸡)多校区的办学格局。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人,固定资产14亿元。初步建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管相结合,经、文、法相协调的大学。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00人,博士100人,研究生导师100人。学校开设38个本科专业, 21个专科专业。其中, 4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省级学科梯队,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学校下设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等17教学机构,安全工程研究所等23个科研机构。
9、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  改名后: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地处古城苏州的西部--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学校以工为主,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农学等七个学科门类。学校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苏州科技学院于2001年9月由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为建设部直属院校,1983年筹建,199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为铁道部直属院校,1980年成立。2000年两所学校的隶属关系同时划转到江苏省,实施"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学校现有江枫、石湖、天平等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011亩,另有待建新校区(二期)727亩。教学行政用房18.3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979.5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8.65万册,电子图书71.8万册。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837人,其中本科生12159人,研究生316人。
10、原名:湛江水产学院  改名后: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水产学科为特色,理、工、农、文、法、经、管、教等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应用学科见长,兼有基础理论学科的多科性海洋大学,是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至今已有72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7万多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成为促进南海经济开发和濒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主校区位于湛江市西郊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风景区旁,占地4200亩,依山面海,环境优美;同时在湛江市区拥有三个校区:霞山校区、海滨校区 、寸金校区,总占地面积4800亩。设有水产学院、农学院、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航海学院、信息学院、软件学院、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中歌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寸金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和体育系。现有本科专业59个,高职高专专业29个,硕士点15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扶持学科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2个。
11、原名: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改名后:四川文理学院
四川文理学院创建于1976年,时称达县师范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纳入国家全日制普通高校行列,定名为达县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四川文理学院,是目前川东地区唯一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学院位于四川省东部重镇达州市,襄渝、达成、达万铁路在此交汇,210、318国道和达渝、达成高速公路贯通全境,河市机场可直航成都、西安、武汉、广州等城市,交通十分便利。学院占地总面积近800亩,其中老校区校园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新校区位于风光旖旎的莲花湖风景区,占地面积692亩。现有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8000多人,成教函授学生4000多人,在职教职工5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370余人,正高职称32人,副高职称114人,客座教授47人,外籍教师4人。设有中文、外语、社科、数学、物理学与电子信息工程、化学、音乐、美术、计算机科学、初等教育、体育、教育科学与技术、管理系等13个系11个本科专业、42个专科专业和33个成人高等教育专业,学校面向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陕西、江西、湖南、湖北、新疆、青海、黑龙江、海南、山东、河南、广西等15个省市招生,是一所融文理工经管学科于一体的省属普通高校。
12、原名:鹭江职业大学  改名后:厦门理工学院
厦门理工学院是福建省属公立本科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厦门市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已有26年办学历史。厦门理工学院现有在校学生(学员)一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生(含留学生)7200余人,成人教育学员3000人。现有教职工近7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8%,硕博士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7.4%。学院现有思明和集美两个校区。思明校区位于厦门岛南端的蜂巢山麓,与鼓浪屿隔海相望,毗邻南普陀、厦门大学。集美校区位于集美文教区,占地1000余亩,已于2005年启用。思明校区依山傍海、草木繁茂、恬静雅致。集美校区现代化建筑群簇拥而立,气势磅礴、设施先进。都是读书求学的好去处。学院现设有16个系部,开设24个本科专业,25个专科专业,涉及文、理、工、经、管等多个学科门类。学院设有建筑设计院、空间信息技术研究所、学报编辑部、科技产业公司等一批科研与产业机构。还建立了20多个专业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3、原名:山东化工学院  改名后: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原名青岛化工学院,前身是1950年9月创建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8月迁至青岛,改名为青岛橡胶工业学校,1958年9月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1984年9月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由原国家化学工业部划转山东省领导,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学校设有两个校区:校本部位于青岛市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内,依山傍海,风光秀丽,占地2000余亩,现有校舍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四方校区位于老城区,绿树成荫、文化气息浓厚,占地553.7亩,现有校舍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75人;全日制在校生2.3万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系全国首批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全国第三批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现有 56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9个硕士点,7个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强化建设的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市级行业技术依托中心。学校的学科建设在材料学、化学工程、应用化学、机械工程和信息与控制工程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14、原名:浙江丝绸工学院  改名后: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理、工、文、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现为中央和浙江省共建共管、以浙江省为主管理。学校坐落在经济繁荣、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1999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原浙江丝绸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5月,经教育部同意,学校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前身蚕学馆创办于1897年,为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百年办学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 "求知求实、创新创业"的优良传统和求是笃实的校风。学校195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1995年开始与浙江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同年获准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2000年获得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已形成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多层次以及公办教育、民办教育、留学生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等多形式的办学格局。
15、原名:郑州纺织工学院  改名后:中原工学院
中原工学院始建于1955年,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面向全国招生的省部共建、以省管为主的高等院校。学校现有教职工1370人,其中专任教师87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近40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0多人;各类在校生14000余人,校园占地1360亩,分南区、北区和西区三个校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图书馆拥有各类藏书145.2万册,有12个中外文数据库,开通有国际联机检索,建有电子阅览室和镜像站点,形成了基于网络、文献信息资源丰富的图书情报系统。计算机网络发达,学校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单位"称号。2005年,学校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和"全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称号。学校设有纺织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机电学院、服装与艺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理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外语系、土木建筑工程系、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工业训练中心、亚太国际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18个教学部门,开设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46个本科专业,有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企业管理、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19个硕士点,有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2个河南省重点学科,形成了以工为主,以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管、文、理、经、法协调发展的学科框架。
16、原名:南方冶金学院  改名后: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为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国家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与就业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总部位于京九线与赣龙线交汇处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赣州市。赣州市东接福建,南临广东,交通便利,风景秀丽。学校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景色怡人,绿化覆盖率达60%,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和江西省文明单位。学校在赣州、南昌两地共4个校区,占地2200多亩,建筑总面积70多万平方米。学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经、法、文、教等多学科相结合,具有鲜明办学特色、较强办学实力和较大社会影响,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的理工科大学。学校下设9个学院、2个分校(应用科学学院、南昌校区),17个科研院所。目前各类在校生3.4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00多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近2万人,全日制高职(专科)生5700人。
17、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  改名后:北华大学
  北华大学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坐落在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吉林市。学校现有东、南、西、北四个校区,占地面积303.9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3.0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3亿元,馆藏图书255.7万册。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2490人,其中本科生18892人。拥有27个学院(政法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体育学院、文学院、外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与生物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交通建筑工程学院、林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检验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另有4个部(中心)(大学外语教研部、教育技术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生命科学研究中心);59个本科专业,涵盖10个学科门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38个硕士学位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医学),涵盖了9个学科门类、21个一级学科;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森林培育);3个省重点学科(森林培育、临床检验诊断学、专门史),1个省重点建设学科(课程与教学论);1个省重点实验室(森林植被与生态实验室);1个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1个省博士后科研创业基地;1个省示范性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检验诊断实验中心);学校是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全省唯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基地。至2006年9月末,师资队伍总量达到1562人,其中教授245人,副教授542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首席教授1人,省主讲教授1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省高级专家1人;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6人;省级拔尖创新人才1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0人;校教学名师11人,校学科带头人65人,校中青年骨干教师97人。
18、原名:华东船舶工业学院  改名后:江苏科技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的办学历史源自上世纪30年代,其前身是1933年诞生于黄浦江畔的上海私立大公职业学校(1933~1951)。历经了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1952)、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953~1970,为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1970年奉命迁至镇江)、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1~1978)、镇江船舶学院(1978~1993)、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3~2003),2004年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1999年学校由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划转江苏省管理。1999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学校,2000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与学校合并。200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我校。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诸学科相互支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与重视。朱德、王震、费孝通、李岚清、回良玉等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校视察。1988年张爱萍同志为我校图书馆题写馆名。1993年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校名。2003年学校70周年校庆时,李岚清同志题词:"希望你们深化改革,开拓进取,进一步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而奋斗"。丁衡高、王荣生、朱开轩、胡彦林、李源潮等国防科工委、 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教育部、海军及江苏省领导同志先后多次来校视察和指导工作。学校现有东、南、西、张家港4个校区以及驻上海办事处(南校区为独立学院),固定资产总值9.3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5938亿元, 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近13000个。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5万册,电子图书53万多种,并建立了多校区联网的图书管理系统。
19、原名:天津纺织工学院  改名后: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公办全日制高等学校。学校历史悠久,最早的系始建于1912年,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文、管、经、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并形成了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学校设有纺织、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电子、艺术与服装、管理、经济、工商、理学院、人文与法学、外国语、应用技术和继续教育和红桥校区等14个学院(院区)、4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8个天津市重点学科;2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个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和1个天津市技术推广中心;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6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43个硕士点和9个工程硕士领域。学校已与美国、德国、加拿大、法国、瑞士、芬兰、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及港澳地区共5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关系,每年选派本科生、研究生到国外留学,同时接收国外及港澳地区留学生来校深造。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600余人,特聘两院院士和国外兼职教授20余人。学校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院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授衔专家、人事部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近50名。学校教学设施先进,拥有设备一流的各类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及现代化图书馆。学校设有国家标准游泳馆、体育馆、运动场和学生活动中心。现正规划建设面积为近3000亩的新校区。
20、原名: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改名后: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工程学院是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一所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始建于1956年,原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4年,两校在5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形成了完整的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曾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称号。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院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北校区位于郑州市桐柏路,南校区位于郑州市新郑龙湖,总占地面积2632亩,校舍面积49万平方米。建有高标准的教学大楼和学生公寓,校内滨湖公园、休闲景观、绿化带与现代建筑错落有致,相互融合,是一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等学府。
21、原名: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改名后: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国名城哈尔滨市。学校现隶属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管、文、法、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和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陈赓大将任首任院长兼政委。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哈军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它系部的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22、原名:北京语言学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改名后: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原名北京语言学院)作为国家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中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为主的国际型大学,同时承担对中国学生的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金融学、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管理等专业教育以及对出国留学人员的外语培训教育。学校拥有雄厚的教育资源和朝气蓬勃的学术力量,在700多名专职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300余人,另外还有一支由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的兼职教授队伍。建校40多年来,我校为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9万多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留学生。现在每年都有6000多名留学生和4000多名中国学生在这里学习,在校中外博士、硕士研究生近千人。
23、原名:太原机械学院;华北工学院  改名后:中北大学
中北大学 (原华北工学院、太原机械学院)位于晋商之都--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创建于 1941 年,是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学科专业涵盖工、理、文、经、管、法、教 7 大门类,在国防科技领域和区域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60 多年的办学历史和浓郁的文化积淀,学校以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为国家培养出各类优秀人才 7 万余名。"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中大毕业生一直深受兵器、航天、航空、部队和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 90% 以上,位居山西省乃至全国高校前列。
24、原名: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  改名后: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综合大学。学校于2005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原两校毗邻而建,同根同源,发轫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在西南地区开中国新学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发展演变,遂成今日之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和重庆市共建的西南大学。西南大学生于西南,立于西南,杏坛育人,劝课农桑。经过百年办学发展,学校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铸就了"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及其办学特色。承川东师范学堂及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发展时期张振兹、甘绩镛等深厚积淀;继抗战时期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黄炎培、陈望道、老舍、于右任等在北碚兴学育人、弘文励教,此后,吴宓、侯光炯在此跋涉耕耘,西南大学浸润精英文化、滋养大师精神,奠定了优良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学养基础。学校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庆北碚的缙云山南麓,嘉陵江北岸。学校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是国家园林绿化单位,学校占地总面积约10000亩,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35282人,硕士研究生5731人,博士研究生819人,各类留学生259人。
25、原名:成都地质学院  改名后:成都理工学院--〉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为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的主体原成都地质学院和成都理工学院,曾是原地质矿产部和国土资源部的重点高校。2000年划转地方及后来三校合并后,现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四川省重点高校。
26、原名:郑州粮食学院  改名后: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业大学
2004 年 5 月 ,经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郑州工程学院和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河南工业大学。 是国家 "一五"计划重点建设工程的配套项目,隶属于机械工业部,先后更名为河南机械制造专科学校、郑州机械专科学校和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1998 年实行中央与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全国第一批示范性高工专重点建设学校之一。 
27、原名:北京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分院  改名后: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华北科技学院
华北科技学院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惟一直属的普通高等学校,始建于1984年,其前身是北京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分院,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改建为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1997年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学院面向全国招收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
28、原名:南京气象学院   改名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位于南京市浦口区风景秀丽的龙王山下,毗邻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所以大气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为特色,理、工、商为主,兼有其它相关学科的高等学校。
29、原名:青岛海洋大学  改名后: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是私立青岛大学,始建于1924年。后经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等几个时期的变迁,于1959年成立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10月被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校名为邓小平同志题写。2001年2月,国家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青岛市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同重点建设中国海洋大学,使之成为具有显著的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 并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高水平大学。2002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青岛海洋大学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30、原名:淮南煤炭学校  改名后: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安徽理工大学
学校前身为淮南工业学院,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是一所工、理、医、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并被列为安徽省"十五 "期间重点建设的5所大学之一。学校设有14个院系,36个本科专业,拥有18个硕士点,2个 博士点。6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校有专任教师1000多人,教授、副教授 和其他高级职称人员400多人,学校还聘请了十几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和国内院士、著名专 家40多人任兼职教授。图书馆藏书9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2000余种。
31、原名:锦州师范学院、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  改名后:渤海大学
经教育部批准,锦州师范学院与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于2003年4月合并组建为渤海大学,学校现设有14个学院,4个教学部,有财会、历史、数学、物理、中文、政法等6个系,49个本科专业,7个硕士点。全校现有专任教师9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500余人。图书馆藏书116万册。
32、原名:浙江美术学院  改名后:中国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是文化部直属的重点艺术学院之一,具有"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是我国第一所国立综合艺术院。
33、原名:杭州商学院  改名后:浙江工商大学
发展沿革
1911年,创建杭州中等商业学堂。
1980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获学士学位授予权。
1990年,学校获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学校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授予权。
2004年,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
34、原名: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  改名后: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于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校园占地4042亩,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普通本专科生、外国留学生38000余人,是中央与湖北省共建、省属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多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公布的2006年全国高校综合排名中居102位。
35、原名:阜新矿业学院  改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始建于1949年,几经易名,1996年改称现名,是一所拥有工、理、文、管、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多层次培养人才的全国重点高校。学校现设有资源与环境工程、机械工程、工商管理、土木建筑工程、技术与经济、职业技术、葫芦岛软件学院和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等16个院、系部,64个本科、高职专业,8个博士专业,29个硕士专业,2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00多名,其中教授、副教授600多名。图书馆藏书160多万册。
36、原名:甘肃工业大学  改名后: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前身是始建于1919年的兰州工艺学校。1958年,在组建兰州工学院的基础上将甘肃交通大学并入,十月一日正式定名为甘肃工业大学。1965年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并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和北京机械学院的水力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和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成建制全部迁至甘肃工业大学。1998年,学校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
37、原名:西北轻工业学院  改名后: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是一所以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为主的多学科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1958年创办于北京,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全国第一所轻工高等院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更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
38、原名:中国煤炭经济学院  改名后:山东工商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原名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始建于1985年12月,是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原煤炭工业部所属唯一一所财经类普通高等院校。1997年11月,学院顺利通过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3年12月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1998年9月,管理体制改为中央与山东省共建,以山东省管理为主。2003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为现名。
39、原名:武汉纺织工学院  改名后:武汉科技学院
武汉科技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创建。20年来,学院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逐渐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体,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人文和应用艺术多学科相互依托的办学格局。1998年接受并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学院地处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东畔,占地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是进行教学、科研的理想园地。
40、原名:中国纺织大学、上海纺织专科学校合并  改名后:东华大学
东华大学的前身为华东纺织工学院,创建于1951年。1985年9月改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 年9月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更名为东华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学校设14个学院,37个专业,涵盖工、经、文、法、管、教等七大学科门类,有15个博士授权点, 42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0个部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全校有教职工36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多人,院士2人,教授、副教授约600人。图书馆藏书108万册。
41、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改名后: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简称长春光机学院)是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的一所理工科大学。我国著名科学家王大珩院士为学院创始人,并担任第一任院长,现任名誉院长。目前,长春光机学院已从建院初期的单科性大学发展成为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相结合为优势,工、理、经、文、管、法多学科多层次的一所理工科大学。院区占地面积513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28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近5000万元。学院现有各类学生总数近80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8人,硕士研究生260人,本专科生4800人,夜大函授生近3000人。学院现有教职工1316人,其中专任教师492人,博士导师11人,教授(研究员)7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程师)263人,讲师(工程师)445人。有34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是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工、理、文、经、管、法协调发展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学校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现拥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7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7.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1.5亿元;拥有中外文图书177.2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学校现有本专研在校生1967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09人,硕士研究生2898人,本科生15160人,专科生1405人;教职工1989人,其中专任教师1001人,双聘院士4人,博士生导师61人,教授(研究员)12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488人,有35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建有1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42、原名:从最开始的 马鞍山钢铁学院----到 华东冶金学院  改名后:安徽工业大学
华东冶金学院座落于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中路,其有身是创办于1958年6月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77年4月改建为马鞍山钢铁学院,1985年11月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原属冶金工业部管理,自1998年9月起正式实行省部共建、以安徽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学院占地44公顷,有校舍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设有冶金工程系、化学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工业自动化系、计算机系、文法学院(设外语系、法学、社科3系)、商学院(设经济、管理2个系)、数学物理系、军事体育部以及成人教育学院。现有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应用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检测技术与仪器、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统计学、会计学、工商管理、英语、信息与计算科学等19个本科专业。有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钢铁冶金、化工工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硕士专业有钢铁冶金、材料加工工程、化学工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会计学5个,此外学院还与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重点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安徽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经、管、文、理、法等六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具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招收海外留学生资格,是教育部批准的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院校之一,现为安徽省重点建设的大学。应国家经济建设和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1977年原国家冶金工业部从全国各地部属院校中抽调一批教师、干部,在华东地区组建了唯一一所冶金行业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马鞍山钢铁学院",隶属于原国家冶金工业部管理。1985年学院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1998年9月起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安徽工业大学。学校座落在现代钢铁工业城市马鞍山,距六朝古都南京40公里。马鞍山市是"国家文明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化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水陆空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43、原名:彭城职业大学、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改名后:徐州工程学院
彭城职业大学,学院占地1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值3300多万元。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前身是1979年2 月成立的徐州干部学校,与市委党校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主要任务是有计划地对企业干部进行轮训。1983年2 月经江苏省政府同意改为徐州市工业干部学校, 属职工中专性质。 1985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在原工业干部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徐州经济管理幸事学院,1986年3 月经国家教委备案为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专科学校。1990年8月, 徐州市职工大学与学院合并, 由省计经委和徐州市政府双重领导, 1992年5月, 徐州市职工大学及其任务并入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院下设职工教育部。1993年5 月省政府批准该院为副厅级建制。1997年通过了省教委的评估验收,达到国家规定的成人高校办学标准。
徐州工程学院坐落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两汉文化发源地、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古城徐州,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由原彭城职业大学和原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彭城职业大学创建于1983年5月,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家计委、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徐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建于1985年5月,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报教育部备案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6月,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两校合并筹建徐州工程学院。2005年3月,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正式建立徐州工程学院。2007年6月,创办于1959年的师范性高等专科院校----原徐州教育学院整建制并入徐州工程学院。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150余亩,固定资产5.4亿元,仪器设备值9000余万元。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设置以工程类学科为主,兼设经济、管理、农学、文学、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历史学9个学科门类,设有15个二级学院,28个本科专业、47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迄今已向社会输送了近10万名毕业生。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8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86人,"双师型"教师248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45人,3名外聘院士,外聘教师164名,有5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42人分别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市优秀专家和市拔尖人才,基本形成了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成的教学科研梯队。学校共建有32个实验室、10个研究所和12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建成了千兆计算机校园网,购买了超星数字图书馆的使用权,目前有28万种中文图书的电子版供全校师生使用;购买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使用权、CNKI网络数据库使用权、EBSCO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使用权和《网上报告厅》数据库使用权,试用《金图国际高校英语资源总库》等10个数据库。
44、1999年常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常德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常德师范学院,2003年更名为湖南文理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是1999年由常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常德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原名常德师范学院,2003年2月更为现名。升本以来,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以市场为导向,以地方为依托"的办学思路,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2005年,学院在湖南省新建本科院校中率先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了教育部"良好"的评估结论。学院现占地面积1557亩,校舍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20万册,电子图书15万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338万元,固定资产6亿多元。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4000余人,生源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2004年,学院还获准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目前有来自澳大利亚、荷兰、日本等国的多名留学生来院攻读学士学位或研修汉语语言文化。学院现有教职工1379人,765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70人、副教授225人,硕士、博士341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曾宪梓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2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2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41人,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湖南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共15人。学院现有25个系(部、院),3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农、史、法、经、管、教9大门类。学院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高校、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45、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  改名后: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地处古城苏州的西部--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学校以工为主,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农学等七个学科门类。学校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苏州科技学院于2001年9月由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为建设部直属院校,1983年筹建,199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为铁道部直属院校,1980年成立。2000年两所学校的隶属关系同时划转到江苏省,实施"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学校现有江枫、石湖、天平等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011亩,另有待建新校区(二期)727亩。教学行政用房18.3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979.5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8.65万册,电子图书71.8万册。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837人,其中本科生12159人,研究生316人。
学校现设有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数理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系、体育部13个教学单位。设有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工程管理、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应用化学等46个本科专业,其中城市规划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历史学等3个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03年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目前拥有城市规划与设计、环境工程、结构工程、世界史、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伦理学、专门史、基础数学、应用化学等10个硕士点;结构工程、世界史、环境工程等3个省级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结构工程实验室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化学教学实验中心、电子信息教学实验中心等3个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
46、原名:沈阳工业学院  改名后:沈阳理工大学
沈阳工业学院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以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沈工始建于1954年,下设8个分院,即机械工程分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分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分院、化学工程分院、经济贸易管理分院、国有民营分院(该分院下设五个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国际教育学院;2个系,即工业设计系、外语系;4个教学部,即基础科学部、社会科学部、体育教学部和研究生部。有26个本、专科专业和11个硕士专业。全院职工1,995名,在校各类学生总数16,043名。
沈阳理工大学前身是东北军工专门学校,始建于1948年。1960年组建成立沈阳工业学院,学校数易校名,几度分合,历尽变革。1999年划归辽宁省管理,实行省部共建。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沈阳理工大学。沈阳理工大学由浑南主校区、科技园、武器装备实习实验基地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12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3.1万平方米。主校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高新区风景秀丽的浑河南岸,校园内建筑气势恢宏,庄重典雅,环境清新宜人。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沈阳理工大学已由一所学科单一的军工院校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管、文、经、法相结合,服务辽宁、面向全国,具有鲜明国防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学校以"实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为培养模式,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目前,学校设有16个学院,即机械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理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装备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国防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及应用技术学院和研究生学院。1个教学部,即体育部。学校设有40个本科专业、16个专科专业。有2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5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有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47、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和西南工学院合并  改名后: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是一所全日制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具有50余年办学历史。学校实行中央、四川省和绵阳市共建,由四川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地区14所高校之一,是国防科工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全国67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之一,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和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资格,具有开展留学生教育及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科技部和教育部正式批准建设的全国36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
48、原名:第一军医大学  改名后:南方医科大学
第一军医大学坐落在广州市风景秀丽的白云山东麓,占地面积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是一所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的全国重点高等医科院校。学校机关编四部:训练部、政治部、校务部、科研部;下设基础部、中医系、生物医学工程系、护理系、医学技术系、热带军队卫生学系、外训系和两所附属医院(南方医院、珠江医院)、研究生管理大队、学员旅、干休所、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1951年10月创建,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2004年8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为进一步加强地方经济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校座落在祖国"南大门"、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校园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均超过百万平方米。现有北、南两个校区,校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是广东省一级园林式院校。学科门类齐全。学校具备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完整体系,现有学科涵盖医学、工学、理学、法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八大领域,下设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医药学、公共卫生等16个二级学院,7所附属医院。学校现开设23个本科专业,拥有6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53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拥有一大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级临床药理基地、国家级中医药理基地,形成了以医科为主、理工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热带医学、生物高技术等为代表的优势学科群。现有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日制在校学生13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学校综合实力在全国独立设置的近70所医药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
49、原西北纺织工学院,曾更名为西安工程科技学院,2006年2月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
西北纺织工学院位于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西安市,是中国纺织总会直属高等院校,也是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唯一的一所纺织高等学府,担负着培育纺织工业科学技术高等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西北纺织工学院办学历史悠久,迄今已有85年,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文、理多学科相互渗透,结合发展的纺织高等学院。目前,学院设有纺织科学与工程系、机械工程系、自动化系、管理系、纺织化学工程系、社会科学系、基楚课部及服装分院和成人教育学院,有17个本科专业和6个专科专业。在广东惠州大学还建立了分院。西北纺织工学院是国务院批准的学士、硕士授权单位,硕士学位点10个,招生和毕业分配面向全面。全院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教师500多名,正、副教授150多人,其他高级职称人员30多人。在校本、专科学生4000余名,研究生100多人。学院设有40多个各类专业实验室,建有设备先进的纺织材料和纺织品测试中心、纺织动态测试中心、纺织化学测试中心、电化教育中心、计算中心、计量维修中心和跨专业的新型纺织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图书楼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藏书35万册。
西安工程大学前身是1912年成立的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1937年扩建为纺织工程系,曾先后隶属于西北工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工业大学和西北轻工业学院等。1978年在纺织工程系基础上成立西北纺织工学院,是我国三大纺织高校之一。1998年划转为国家和陕西省共建,2001年更名为西安工程科技学院,2006年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办学实力的普通高等学校。
目前,学校有金花、临潼两个校区,占地108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30.54万平方米,学生宿舍18.5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336 万元,图书馆藏书123.5万册。设有纺织与材料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艺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理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澳国际学院、研究生部和体育部等15个教学部门。各类在校生共计 17245人,其中本科生14100 人,研究生 702人。学校现有42个本科专业,其中陕西省名牌专业4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十五"以来,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出版教材186部。在长期的办学中,培养了5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他们在不同岗位为地方、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0、上海机械学院 -> 华东工业大学 -> 上海理工大学
华东工业大学的前身是上海机械学院。上海机械学院地处上海东部,原沪江大学旧址,东滨黄浦江与复兴岛隔水相望,西临军工路。学院专业以工为主,主要是动力、仪表、机械、电子、计算机、科技外语等,近年又增设系统工程、文理学院与沪江城中区商学院,形成了以工为主,兼有管、理、文、商的特色。
上海理工大学,坐落于上海市东北部,中环线和黄浦江之间,毗邻复兴岛和共青森林公园。校园绿树环抱,红墙晖映,拥有上海高校规模最大的市级优秀历史建筑群。位于杨浦区的军工路校区,源于 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位于徐汇区的复兴路校区,源于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学堂。1996年5月,华东工业大学(上海机械学院)与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上海理工大学。1999年,上海光学仪器研究所并入学校。2003年7月,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划归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109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60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含双聘),国家级各类人才20人。学校设有 16个学院、2个教学部和28个研究院(所、中心),在校本科生14910人,在校研究生2700人,其中博士生200人。学校根据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造,现有工、理、经、管、文、法等6大学科门类涵盖24个一级学科,19个专业类别,53个本科专业。有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含自设);11个一级学科、5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1个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及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有上海市重点学科6个,机械工业部重点学科7个。
51、原名:大连轻工业学院   现名:大连工业大学
改名改的最失败的大学!完全丢了自己特色的东西!失败!
52、河南工业大学,2004年改的名,之前叫:郑州工程学院;2001年之前叫郑州粮食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过49年的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涵盖理、工、农、文、经、法、管、教等八大学科门类,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富有特色的多科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6万多名高级专门人才。学校现分长沙、株洲两校区。学校现设27院5部3所3中心:资源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环境艺术设计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建筑与力学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旅游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基础课部)、计算机科学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体育学院(体育课部)、公共管理学院、音乐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留学生院、研究生教育学院(研究生部)、社会科学教学部、大学外语教学部、涉外学院、国际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企业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华天旅游酒店管理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生物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流变力学与材料工程研究所、林业遥感信息工程研究中心。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林学、林业工程),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生态学、森林培育、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工程、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林木遗传育种、植物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林业工程、林学),40个硕士点(植物学、林木遗传育种、动物学、森林培育、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森林保护学、生态学、森林经理学、机械设计及理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森林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木材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林业经济管理、环境科学、林业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农业推广、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应用化学、设计艺术学、发酵工程、生理学、环境工程、水生生物学、食品科学、微生物学、果树学、神经生物学、企业管理、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学、生物物理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结构工程)。
学校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森林培育、木材科学与技术)、4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生态学、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森林保护学)、9个省重点学科(森林培育、生态学、森林经理学、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森林工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环境科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现设59个本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技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生态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木材科学与工程、工业设计、森林工程、土木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林产化工、生物工程、城市规划、交通运输、汽车服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自动化、测绘工程、物流工程、软件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力学、园艺、林学、园林、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汉语言、英语、日语、法语、朝鲜语、俄语、广告学、艺术设计、音乐表演、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学、社会体育、会计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农林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工程管理、物流管理);
 有7个国家管理的专业点(林学、环境科学、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艺术设计、园林、旅游管理),9个省重点专业(林学、工业设计、木材科学与工程、园林、林产化工、旅游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生物技术、艺术设计)。
 全日制在校学生达3.2万人。教职工2375人,其中,教授154人,副教授533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8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重点培养对象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5人,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二梯队,1人进入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3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奖"。
拥有1个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性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校占地面积1963亩,建筑面积91.8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7.62亿元,设备总值1.34亿元,图书馆藏书238万册,办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经济林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等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
近三年,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61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48"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9项,省部级项目2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2001年以来,学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675篇,出版专著80余部。
 学校具有招收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荷兰、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挪威、瑞典、德国、奥地利、印度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2008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