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对焊接法兰规格:追溯1938年前的长沙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7:22:55
追溯1938年前的长沙城2006/11/12
“湖湘地理”文夕大火68周年纪念推出:

  

  文/薛小林  图/李林冬

  11月9日。东牌楼。罗跃文的父亲曾住白马巷1号,“文夕大火”中家被毁。

  中山亭。这位不愿说名字的小学生,对于“文夕大火”的问询,一脸茫然。

  司门口。熊佰良。大火中被毁的司门口,现依然是长沙的繁华地。

  中山百货。谭丽珍,郴州人,04年来长。她听说大火中幸存的国货陈列馆的圆柱现还被包在“中山百货”的方柱内。

  11月8日。北正街。黄福荣寻找“文夕大火”残留下来的痕迹。北正街在30年代主要卖日杂、南货一类,因这里的建筑低矮集中,防火功能差,大火中差不多被烧光。现唯一残存的是北正街112号的一面里门。

  11月8日。福胜街11号,原来是“苏州会馆”,大火中未被毁。

  11月9日。天心阁。享受暖冬。“文夕大火”的警示钟立在天心阁前。

  在一张1938年之前的地图上,我们看清了当时长沙城的轮廓:

  南北大致以已经拆掉的南北城门为界,东边被粤汉铁路截断。1920年开始拆掉长沙的古城墙,至1924年仅存天心阁一段,城市的边界遭实质性打破,其间修建了环城马路、中山路、黄兴路、蔡锷路等街道,然而到“文夕大火”前,城市的疆界并没有太大变化。

  1938年11月,一场大火,将一座有2500余年历史的古城毁之殆尽。

  据亲历者介绍,大火后的长沙仍然依原有街巷建造,可当日后它被叫做历史文化名城时,已难免有几分尴尬。

  那时候,北边的街景琐碎,南边奢华

  2006年11月9日中午时分,来天心阁公园参加老年娱乐活动的张重钦感叹“那时候的长沙小得很”。

  86岁的张,火烧起来后逃难到河西,看见过对河冲天的火光。他记得抗战前长沙只有20多万人,住在南正街、北正街两旁的百余条巷弄里,大多数为低矮的平房,黑压压一片。北正街商人做的大都是小生意,卖南杂,而南正街多钱庄、金行,卖绸缎百货。北边的街景琐碎,而南边较之奢华,坡子街、药王街等都集中在此,因而当时就有人以类似“南帝北丐”的意思来戏说。





  从当时的老照片看,位于城东南角的天心阁气势恢弘。这座建于明代的楼阁,被大火烧之前,1924年、1933年,曾经过两次大修、扩建,已经辟为公园。张重钦小时候来游玩过,设施不及现在完善,也是相当的热闹。

  由于天心阁历来在城中的地标作用,1938年打算在长沙“焦土抗战”的省政府,将它定为“举火地点”。

  不过,后来那一把焚城大火,实际上是由“城南伤兵医院”开始的。现在,这个历史资料中反复提到的肇事地,已找不到蛛丝马迹。

  伤兵医院在今长郡中学大门口

  11月9日下午,我们在学院街一带询问了不少老人,被告知“当时不在长沙”、“从外地搬来”,或未出生。对长沙历史颇有研究的文史专家陈先枢推断,伤兵医院在原学院衙门里,具体位置相当于今长郡中学大门口。

  解放前长郡中学没现在这么大,外围是密集的民居。南门口在数百米外,为城门所在地。门外原有条叫便河的护城河,城门下有座石桥,叫金鸡桥,是通往湘潭、衡阳、醴陵的要道。

  文夕大火前这一带多茶馆、酒楼和百货店,其中就有德茂隆酱园。门口往北到织机街(后拓宽成解放西路)古称南正街,为长沙最繁华的商业街。

  北正街112号:大火残留下来的建筑

  正街是长沙历史非常悠久的老街。

  从文夕大火之前的长沙城来看,它是处于北面的一条中心主干道。据湖南省测绘局原副总工程师、省测绘学会秘书长黄福荣估算,这条街原先足有1000米,在当年算是长街了。它北起老城墙的北门位置,南延伸至中山亭附近,当时还未和南正街拉通,中间夹着紫荆街、李公庙、老照壁、皇仓湾这样一些小街道。

  2006年11月9日上午10点,我们来到北正街的端点北门位置,它的外边是湘春街,不是很热闹,但现代的模式足以让人们忘记这里是曾经的长沙城北门。街宽不过五六米,车很难在里面自由通行。进去不远有一个叫“头卡子”的地方,是北门进城的第一道关卡,处在北正街与通泰街交会点上,是北正街最繁华的贸易区,著名的“恒元泰酱园”就曾在这一带。

  我们在街112号看到大火残留下来的建筑——里门,呈“山”字形,已很破旧,是当时居民小区里弄胡同之门。北正街主要卖日杂、南货一类,价位较低,是普通老百姓经常光顾的地方。因这里的建筑低矮集中,防火功能差,大火中差不多被烧光。

  街西侧是长沙市第一文化宫,老百姓娱乐休闲的好去处,直到东塘的第二工人文化宫兴建,城里面娱乐的重心地带才转移。火烧之前还有“美西司电影院”一类场所,可见热闹。



  黄兴北路、营盘路修建,北正街的南段现遭拆除,仅存的北段长约460米。陈先枢告诉我们,剩下的这段也会在近两年拆除,打通黄兴北路和湘春路,现在看到的是“最后的北正街”了。

  有意思的是,黄兴北路与营盘路交会处,有一个叫“金满地”的地下商场,尽管功能现代、货物齐全,至今铺位还没租满,人们仍留恋着老北正街的杂货。

  这里曾经整个街遍地是米

  再往南,过营盘路,在东侧可见一基督教堂,是没有烧毁的圣公会礼拜堂。它矗立在当年繁华的北正街边,是一部分人的信仰之地。

  西侧,由一条口子进入,麻石路面修葺一新的街巷,是把长沙带入全国“四大米市”行列的潮宗街。街长约480米,它的西头原是潮宗门,濒临湘江,米即由船只水运而来,挑夫肩挑上岸。

  据了解,潮宗街的米大约占去长沙米市的一半。该街91号西侧,还保留了一面当年粮栈的残墙,裸露的青砖可看出旧迹。大火中未烧掉,后做了民房的围墙,存留至今。街上的住户涂自强家经营过米生意,67岁的他听上一代人说,这条街上有名的米行有有余、白沙、宏茂等。涂家的是小铺子,他用手比划,家中盛米的木器只有一抱大,米只有2寸厚,卖完了又到大店子进货。涂的描述中,“这边房子是米店,那边房子也是”,整个街遍地是米。



  大火起时,因风向西南,这一带火势不大,潮宗街的米行有许多保留了下来。房子没烧掉,却在1980年代后拆掉了,所以我们看到的老米行建筑不多。但当年的繁华确实非同一般。黄兴北路西侧,“梓园巷12号”,潮宗街小学对面有个民国旅社戏楼,上层住宿一楼看戏,客人大多数为米商。街上也有一座教堂,为1925年所建,保存完好。

  从这些建筑或墙壁露出的青砖上,依稀可以看见1938年之前那个长沙城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