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报告怎么写:广州道教仙迹钩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1:50:16

广州道教仙迹钩沉

2006-06-08 12:56:09 来自: 年月@男人(从脚踏实地到个人定位)

南方网讯 道教在广州流传较早,相传远在神仙方术初传的秦代,著名的方士郑安期(安期生)即隐居于今广州白云山修炼,并在此得道成仙。安期生是广州迄今可考的最早方仙道代表人物。广州一地,与郑安期有关的道教遗存有飞升台、九龙泉、碧虚观、郑仙翁祠等。据《粤中见闻》载:安期生在白云山蒲涧隐居,有九童子现身引泉,他采涧中菖蒲一寸十二节者服之,于某年七月二十五日,在蒲涧跨鹤飞升。后人称泉为九龙泉,其飞升处称为飞升台,并在其修炼处建菖蒲观。菖蒲观历经兴废,曾被改作佛寺,苏东坡诗云: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檐葡祖师禅。后改称碧虚观,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进行过重修,该观已毁。

  郑仙翁祠,位于白云山麓,与碧虚观相连,唐代时已有人建祠,初称蒲涧寺,后来,郑仙祠收作白云公园管理处,道士散入其他宫观。郑仙祠因安子期在此修炼成仙,所以广州人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前后,结伴游白云山,渐成传统习俗。

  汉晋时代,广州一地的原始神仙方术信仰遗存最具代表的是五仙观,据《宋张励五仙观记》转引《南务岭表记》及《图经》所载,汉晋时,“初有五仙人皆手持谷穗,一茎六出,乘五羊而至,仙人之服与羊各异,色如五方,既遗穗与广人,仙忽飞升以去,羊留化为石。广人因即其地为祠祀之。”这即是五仙观前身。广州别称羊城、穗城亦源于此。宋代以前,观内已有道士在此修行,程师孟诗云:欲举轻舟印碧虚,善邻犹得道流居。蒋之奇诗云:州宅之西敞华堂,我来跪拜焚宝香。堂中塑像何所见,乃有五仙乘五羊。五仙观历代观址曾多次迁建,宋代在十贤坊(今省财政厅一带),南宋后期至元代在古西湖畔(今教育路一带)。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原址改为广丰库,观迁至坡山现址(今惠福西路),另塑五仙像。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和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均进行重修。1923年占地面积仍有4600多平方米。是年,广州市政厅为筹备军饷,拍卖五仙观,中山同乡会买下会址,遣散观内道士。今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道教在广州的真正流传,当始于晋光熙元年(公元306年)葛洪为避中原战乱南迁广州。葛洪(公元283-343年),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化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按《抱朴子》自序篇言:嵇含被授任为广州刺史,请葛洪为参军,为避北方的战乱,葛洪应嵇含之邀南来,但葛洪到广州不久,嵇含遇害身亡,葛洪遂居停广州。葛洪在广州期间,绝意仕进,潜心研修道学,深得当时南海太守鲍靓的赏识,鲍靓将道书《三皇文》传授给他。永嘉六年(公元312年)鲍靓将女儿鲍姑嫁给葛洪为妻。鲍靓又在广州粤秀山麓(今越秀山)建修道场一所,取名越冈院,让鲍姑在此修道,为居民赠医治病。建兴四年(公元316年),葛洪重返故里,于建兴五年(公元317年)全部完成《抱朴子》一书,将战国以来神仙方术理论和五斗米道、太平道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总结。葛洪继承并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将儒家忠孝仁爱的精神纳入道教体系;他继承左慈、葛玄和郑隐的炼丹理论,整理了当时流行的各种炼丹术,倡导神仙导养、炼制服食金丹之术,将道教的神仙信仰系统化、理论化。咸和二年(公元327年),葛洪听闻交趾出产丹砂,为便于就近采砂炼丹,便主动要求出任句漏(今广西北流)令。赴任途中,行至广州,被刺史邓岳挽留,从此隐居罗浮山,在朱明洞前建南庵(今冲虚观)潜心著述,行医炼丹,传播道教,终老罗浮。葛洪弟子众多,只是史无详载,今能查考的有腾升、安海君、望世、黄野人等,广州道源,自此绵延成流。

  葛洪、鲍靓、鲍姑成为广州道教的早期代表人物和广州早期道教的传播者。广州一地,与他们有关的道教遗存有越冈院、鲍姑祠、鲍姑井、浮邱丹井、白云仙馆等。

  越冈院,今称三元宫,位于越秀山南麓应元路,内有鲍姑殿、鲍姑井。相传,葛洪、鲍姑夫妇采药行医,数十年无病,后来,鲍姑在越秀山麓井旁的一间古屋中突然逝去,容色若活人。据《博罗县志》记载:鲍姑仙去后,其父鲍靓将“沉香灵柩”,运至罗浮山与葛洪合葬于飞云顶玉鹅峰。为了纪念鲍姑,人们把她在越秀山修道行医的越冈院扩建为一座“鲍姑仙祠”,因其在广州城北的大北路口(今解放北路),又称为北庙。明万历年间重修北庙,崇祯年间在庙中央扩建大殿,供奉三元大帝,改鲍姑祠为配殿,并改名三元宫。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巡抚李栖凤重修三元殿,并建钟楼、鼓楼各一座。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广州发生旱灾,龙门派第十二代传人杜阳栋受请来穗祈雨,后留任三元宫住持。杜阳栋在任期间,募捐重修扩建三元宫,宫内设有鲍仙姑殿、玉皇殿、三元殿、老君殿、吕祖殿、邱祖殿、青莲殿、灵官殿、斗姥殿、文昌殿、北帝殿、钟离殿、武侯殿、天后殿以及钵堂、斋堂、祖堂、藏经阁等建筑,占地约8000余平方米,成为岭南著名的道观。今开放的三元宫占地5100平方米,较完整的保存了原貌,宫左侧仍有鲍姑殿、鲍姑井(又称虬龙古井),相传“鲍姑藉井泉及红艾为医方,活人无算”,该井即为鲍姑汲水为人治病之井。

  浮邱丹井,相传为葛洪取水炼丹处,旧羊城八景之一,浮邱井在浮邱山上,今中山七路和光复路口附近的积金巷旁。据载:“浮邱在城西一里,邱下有井,晋葛稚川炼丹于此,尝饮斯水,而井遂以丹异焉。”另据《粤中见闻》记载:丹井前原有宋代经略蒋之奇建修的朱明馆,后学士赵志皋谪官至粤,在此开浮丘社,与粤中才士赋诗吟咏,并立范浮丘丈人、葛洪二人之像祭祀,旁建吹笙亭2.明代时,浮邱山一带成为广州有名的景区之一,其中紫烟楼、晚浴堂、珊瑚井、大雅堂、留舄堂、朱明馆、挹袖轩、听笙亭,被时人称为“浮邱八景”。如今,这些建筑已无存。

  白云仙馆,位于今白云山脚麓湖公园。相传,葛洪曾在此炼丹,并筑台讲道,遍植草药名木,为民治病。葛洪羽化后,其弟子及乡人便在其地建“葛仙道院”以祀。延至明末,清兵攻陷广州城时,道院遭受严重破坏而毁圮。本世纪初,由道侣信众募资重建,改名为“白云仙馆”,供奉葛仙、吕祖。抗战时复毁。1946年,由道侣重建。明末清初诗人张维屏、文人邹鲁、商承祚、潘佛章、卢叔度等均在此雅集吟咏,今“白云仙馆”石刻即为邹鲁所题。解放后,由白云山管理处管理,1984年,市园林部门斥资修建,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今由麓湖公园管理。今白云仙馆较好的保留了原貌,山门、大殿、亭阁等具有浓郁的岭南风格。

  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浙东信奉五斗米道的岛民在孙恩领导下起义。不久,孙恩战死,卢循继起领导部众,为晋将刘裕所败,于元兴二年(公元403年)八月从晋安(今福州)海道南下,次年夏天抵达广州,并于十一月上旬占领广州,卢循自称平南将军,代行广州刺史之职。义军在广州活动达七年,广州道教势力极大增强,道教的影响深入社会各阶层,成为广州道教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卢循在广州期间,在州城隔江称“水南”或“河南”的大洲上建造军事堡垒训练水师,战时则凭险据守。据方信孺《南海百咏》引《番禺杂志》云:“卢循城在郡之南十里,与广(州)隔江相对”注:在今小港路至万松园之间隆起的一块地段,曾经是卢循城的旧址。

  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敕令毁灭佛寺,将全国佛寺的铜像熔铸为“会昌开元”钱币,广州佛教最大的丛林光孝寺曾一度被改为道观。据《光孝寺志》载:“广州最大的丛林- -乾明法性寺(今光孝寺)被改名为西云道宫。宣宗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复原名。”当时有名的开元寺也改为开元观。

  唐僖宗乾符六年(公元879年)春,黄巢起义军从福建进入广东,于五月攻占广州城,起义军在广州活动了几个月。经此打击,唐中央政权在岭南日趋式微,岭南地方军事势力集团乘机而起,后梁末帝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八月,刘岩在广州称帝,改广州为兴王府,国号大越,后改称汉,史称南汉。刘岩崇信道教,为服丹成仙,召集人工在今教育路一带“凿湖五百余丈,聚方士炼药于此”,故称为“药洲池”。宋初统一了岭南,药洲成为士大夫泛舟觞咏,游览避暑的胜地。南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经略使陈岘加以整治,在湖上种白莲,号称白莲池。药洲上建爱莲亭。明代时,“药洲春晓”为羊城八景之一,后来因淤泥壅塞,市街展拓,日渐毁圮。现在的仙湖街、九曜坊等,昔日均为湖区。今教育路南方剧场北侧有九曜石园,园内尚有一泓湖水,面积440平方米,九曜石散处水中和岸边,依稀可见盛时水石洲渚的园林意境,现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这时期,在今南海神庙右侧还建造了一座迎真观,供朝廷派来拜祭南海洪圣大王的官员斋宿,观于清末时毁。

  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宋廷敕令各州郡建天庆观,广州开元观改为天庆观。其后,广西侬智高起义军攻占广州,广州城内遭到严重破坏,宫观建筑多为战火焚毁。宋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建仁威庙(现址在龙津路泮塘前街),奉祀道教真武帝,后历代均有重修,清乾隆和同治年间进行过较大规模的重修和扩建,今存建筑有头门、正殿、中殿、后殿、后楼等,面积2200多平方米。1983年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作为对外贸易的中心,唐代以来,道教日渐向海外传播。宋代,中外交流的扩大使道教的海外传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天庆观的重建充分说明了道教在当时的这种情况。鉴于天庆观被毁,三佛齐国(今苏门答腊岛)大首领地华迦罗捐资重建天庆观,并于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派思离文来华主持这项工作,历时1 2年始完成天庆观的重修工作。重建的天庆观建有山门、三清殿、保真堂、北极殿、御书阁、斋厅等,“莫不规模宏备,焕若洞府”。天庆观建成后,延请当时著名的庐山道士罗盈之出任住持,后罗盈之返庐山,由何得顺继任住持。元元贞二年(公元12 96年),依《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意,更名玄妙观,清代为避玄烨讳,改为元妙观。民国初,观内尚存东坡井、铜钟、聚宝盆、菩提树、石碑等古迹。1922年,该观被征用,建市立第一儿童游乐园,1934年改作市立实验中学,遗址在今海珠北祝寿巷。

  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广州天宁万寿禅寺(今光孝寺)继唐会昌年间改为道观后再次被改为道观,广州道教盛极一时。

  元代,道教的发展极不稳定,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佛道之争以道教御前辩论失败而遭沉重打击,元廷诏令焚毁《老子化胡经》等伪经及其雕版,交还道教所占佛寺200余所。至元十七、十八年(公元1280、1281年)元世祖两次下诏令,“焚毁道藏伪妄经文及板”。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再诏焚毁道经,广州文武百官在光孝寺内设坛,“焚毁道家论说,惟留老子《道德经》”。全真道在广州遭受沉重打击,延至明代,广州道教除正一道有所发展外,全真等道派在广州影响甚微。

  清初,全真道各派,尤其是全真龙门派,在王常月等的整饬和大力传播下,得到较大发展。康熙年间,龙门派第十一代道士曾一贯入驻罗浮山冲虚观,其门徒杜阳栋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应邀出任三元宫住持,龙门派遂传入广州。后来修建的广州道观,如纯阳观、修元精舍等均属龙门派。龙门派在广州发展过程中,广州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本地道教逐渐世俗化,并逐步与北方的龙门派有所不同,在宗教行持方面与正一派相互融合,逐渐摒弃不尚符箓、不事烧炼的教规。至清末,广州龙门派道徒多兼行斋醮祈禳,接做功德法事,以香火收入谋生,这一趋势一直延续至今。这期间,广州道教得到较大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道教宫观,主要有应元宫、修元精舍、黄大仙庙、云泉仙馆、纯阳观等。

  应元宫,在越秀山下,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建,曾为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宫人妆楼,左有龙王庙,后有镇海楼。三藩之乱平定后,于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改为比丘尼场所,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归道士管理。道光年间在旁新建有小罗浮院(今无存)。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广东布政使王凯泰在应元宫雷祖殿创办应元书院。20世纪初,老君殿以下,仍为道士居住,1934年,应元宫一分为三,一部分拨归市立第一中学,一部分为保安队驻扎,其余部分由10余名道士管理,保存下来的建筑有后殿、大殿、西殿、祖堂、东厅等。1945年11月为省干训所占用,遣散道士。1947年,又为省地政局占用。解放后,在应元书院旧址建执信中学,今为广州市第二中学一部分。

  云泉仙馆,位于白云山麓,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始建,初建有环碧楼、南雅斋等,奉祀苏文忠、崔清献、黄文裕。咸丰年间,毁于战乱,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重建,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建成,新增不少道教胜迹。1931年曾重修,后改为白云酒家。

  纯阳观,位于今海珠区五凤村漱珠岗。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由道士李明彻创建,道光六年竣工,道光九年立碑。先后建成山门、灵官殿、大殿、拜亭、东西廊房、步云亭、东西客厅、左右巡廊、库房、怡云轩、朝斗台等,观内原有悟真堂、南雪祠、松枝馆、澄心堂、菊坡祠、八仙楼、凤凰亭等建筑。李明彻学识渊博,尤精于天文学,观建成后,香火日盛,骚人墨客挈侣登临,清末画家居巢、居廉曾入道纯阳观,该观遂为一时名胜。岭南画派大师高剑父、陈树人也常到此雅集,吟诗作画,今仍留有“梅社”、“介石为俦”石刻。抗战期间,该观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建筑毁圮,建国前夕,曾进行初略修复,1963年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恢复宗教活动,1988年重修了大殿等部分建筑。

  小蓬莱仙馆,位于芳村新隆沙东。初于道光年间,由广东巡抚叶名琛为其信奉道教的父亲修真养老所建,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由道教信徒筹资重建。30年代改为广州市市立三十七小学,1945-1949年为警察局。今为广州果子食品厂的职工宿舍,部分建筑仍存。

  黄大仙庙,位于今芳村区花地大凼尾,据说始建于咸丰六至八年(公元1856-1858年),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进行大的修复扩建,极为宏伟壮观,前有花岗石柱、石牌坊,庙深三进,两侧为看病赠药房。因黄大仙祠香火鼎盛,后来在长林公园(今松基直街)另建新庙,称为新黄大仙庙,原庙称为旧黄大仙庙,解放后,新庙陆续改为民房。旧黄大仙庙20年代改为孤儿院,抗战期间,广州沦陷后,旧黄大仙庙充作日本宪兵司令部,1947年复建孤儿院,1952年改为儿童教养院,后废置,改为广州包装制品厂。今复建,名为黄大仙祠,作为道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

  修元精舍,原址在今黄沙蓬莱路北约横5 0号。于清同治二年(公元1862年)由周明东创建,占地面积约3300平方米,有吕祖殿、斗姥殿、祖堂、客堂等建筑。清末民初,因市政建设前后三次被占用,仅余大殿。1952年,道士在精舍内办修元纸伞厂,60年代中期,改为校舍和厂房。

  广化善堂,清朝末年,道教信徒刘咏儒、孙桂芳、刘安圃等数十人,各自出资,以广化堂的名义,购置了越秀山麓大石街的一间房屋,供奉吕祖,兼施医赠药,施衣、粥、姜、醋日用品和施助棺材等,因广化堂多行善举,故称广化善堂。民国初年,广化堂的道侣,感堂太近闹市,不便修行,由众人出资在白云山麓御书阁美人峰下,购置了十余亩地,建筑楼堂,供奉吕祖,称为广化分院,专作道侣静修之所。1928年,在佛教密宗信徒赵士觐的影响下,广化善堂改为广州佛教解行学社下院,道侣全部改信佛教。

  民国时期,广州道教在近代商品经济的影响下,世俗化趋势非常突出,正一派得到较大发展。抗战前,广州全市有正一道馆70余间,正一道士八九十人,共分九区进行活动。祈福道系统有道馆30间,道士35人,大多各自独立活动。据《广东年鉴》载:“道馆,散处各市镇乡间,世人称此种教徒为‘喃巫老’,即专营与人喃巫、念经、捉鬼、禳灾之业,民间信之颇笃,而其流播亦最广,举凡一切婚丧、生育、祭祀、择吉建筑、疾病,无不延请入宅作法,其愚惑民众,使之知识不进,害处至多。惟罗浮山之正宗道教徒,对之则极端排斥,认为乃教徒之耻,盖此非正式道教者也。”这些所称馆者,多为接做功德法事的小铺头,和通常意义上的宗教活动场所有别。《民国日报》载:当时广州的这些正一道馆,“只有喃巫一人,却和道观有别,且蓄妻纳妾,又与‘道士’不同。”据1932年统计,广州全市有道教徒466人,其中男284人,女182人。1937年初,广东省政府命令各地将正一祈福道馆关闭,拆除所有招牌,责令各道馆自行焚毁神像、道书和道具,并“责令嗣后不得再有在道馆内或赴丧葬及喜庆人家做拜七、召亡、做七、放焰口、度仙桥及一切祈禳等情事”。经此打击,正一派道教及假借道教进行营利活动的道馆趋于沉寂。

  这一时期,广州道教传播方式和修持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出现了众多的道教善社和斋堂。善社,与宗教形式相结合,多崇拜太上老君、吕祖、关羽诸神,其社员成分较为复杂,互相以修身行善为约束,兼采儒家修养精神。组织仿照罗浮山道观,入道者按辈数取道名,进行刊印道教经书、修桥补路等社会公益事业。道教斋堂,多由社会中、下层独生、无嗣的女性组成,斋堂设生养死葬的一些办法,具有社会救济的性质。据1938年调查,有200所以上的这类组织。

  1937年12月,为整饬道风,弘扬道教优良传统,消除世俗化给道教带来的负面影响,广州道教界联合成立了“广州中国道教至宝台慈善会”,会址在恩宁路逢庆首约10号,专门赠医施药、施粥。1944年,至宝台慈善会新坛落成,殿宇宏伟,香火极盛,道侣达700余人。1946年2月正式向政府登记,进道者达数千人,影响较大,梧州、上海都有人参加该会。同年,慈善会在三元里和广花公路附近的广州流花桥前购置义冢,安葬羽化道侣。这些社会公益事业的举办,为广州道教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1947年,广州市政当局曾有意将三元宫改作忠烈祠,在此种局面的冲击下,广州道教界成立了中国道教会,经过道教界的活动,保留三元宫作为道教宫观。后来,广州道教宫观数量由于战乱和市政建设征用等原因,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

  最盛时,广州有道观7所,即三元宫、纯阳观、修元精舍、玄妙观、应元宫、云泉仙馆、五仙观;延至广州解放时,全市只余三元宫、纯阳观、修元精舍3间道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5年进行统计时,有三元宫、纯阳观、修元精舍3间宫观,道士31人。为维护社会安宁,破除封建迷信的影响,人民政府在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前提下,规定不准搞占卜算命、符水治病等活动,斋醮法事不得在非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正一道由于没有固定的道观,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基础。1956年前后,各自独立、分散活动的正一道馆陆续关闭,正一道士纷纷转向社会就业。至此,广州道教只有全真派在传播。

  注:

  1.范端昂撰汤志岳校《粤中见闻》,广东高教出版社,1988年版,第64页。何侠《白云山游览指南》,青年出版社。

  2.仇池石《羊城古钞》卷首,八严赉堂嘉庆十一年藏板。

  3.前引《粤中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