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bt手游产品:浅谈中小学书法教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9:08:54
[p=30, 2, center]
[/p][p=30, 2, center][/p][p=30, 2, left]从1999年开始,从事中小学书法教学到现在已经10年了,一开始的几年,我基本上就是按照小时候老师教我的方法去教学生的,碰到问题也很少细细的去想。最近几年,通过和全国一些知名书法家,特别是和那些专门从事书法教育的书法家们的广泛交流和探讨,确实解决了一些在教学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在这,我结合自己在从事中小学书法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p][p=30, 2, left]教书法首先碰到的就是学生写字的姿势问题。姿势包括两个方面:执笔姿势和书写姿势。我们很容易理解执笔对于学习书法的重要性,因为执笔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对毛笔的控制。清代梁巘在《执笔歌》中开言便道:“学者欲问学书法,执笔功能十居八。未闻执笔之真传,钟王学尽徒茫然。”
可见执笔得法对于学好书法是多么的重要。自古至今,执笔方法五花八门,有执管、握管、撮管,也有“单指苞之”等。已故书法大师沙孟海先生从古画书写姿势上考证,古人还是用三指执笔法写毛笔字的。宋代大家苏东坡认为:“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也就是说,执笔没有标准方法,只要手心虚空,执的灵活即可。古人执笔之法众多,但通过多年来的书法教育实践,我认为双钩五指共执法确实是对中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合适、理想的执笔方法,沈尹默先生称之为:“擫、押、钩、格,抵”五指执笔法。[/p][p=30, 2, left]一些学生在刚开始学书法的时候,一不注意就会把笔执成“单指苞之”。为此,我曾在几年前把基础差不多的20个学生分别进行过执笔尝试,20个人用一个星期“单指苞之”执笔写字,然后用“单指苞之”和双钩五指共执分别完成一组相同内容的作品,请两位在创作上有一定功底的书法家看这20人的两组已经打乱的作业,结果在被这两个书法家评价为:“没有力,无神采”的其中19张作业中,有高达16张是用“单指苞之”写成的,可见唐人韩方明在《授笔要说》中讲:“世俗皆以单指苞之,则力不足而无神气,每作一点画,虽有解法,亦当使用不成。”这中间就否定了“单指苞之”的执笔方法,还是有道理的。双钩五指共执就是指食指和中指两指包在笔管外而向内钩,共执是指大拇指向外擫着,食指中指向内钩,无名指向外格,小指紧帖无名指,指实掌虚腕平,这样的执笔方法应该说是有其科学性,实用性的,也是目前比较广泛使用的。[/p][p=30, 2, left]说到书写姿势,有些学生养成的错误姿势确实比较让教师头疼,纠正一个错误的姿势简单,但要让学生养成一个端正的书写习惯又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老师和家长在学生写的时候多提醒提醒他。从我的经验来看,一般情况下,通过上课的时经常性的纠正,10节课下来基本上是能够端正姿势的,但关键还是要有耐心去一次次的提醒及纠正。这中间,还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坐着还是站着写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是有过深刻体会的,93年之前,我读小学,小学的书法老师是让我坐着写毛笔字的,就这样坐着写了5年。93年之后,我父亲把我带到上海一位著名书法家那里学习书法,在他那里的学生全部是站着悬肘而写,逼着我也得站着写,为此,我花了整整1个多月时间才改变了书写姿势,在这1个多月时间,会出现手脚酸痛,字不如坐着写的好,也会短暂的失去信心,但所幸最终熬过来了,结果发现站着写其实有很多好处:视野宽,书写灵活,挥洒自如等。有了这个深刻的体会,我现在教学生一般一开始就要求学生站着悬肘而写的,年纪小的,不宜长时间站立,可以站坐相结合。当然了,寸许的小楷可以坐着写,但一般也都要求学生悬腕而写。[/p][p=30, 2, left]两个月多月前,去上海参加了一个关于书法教育的研讨会,与会的一个朋友问我:“教学生写毛笔字,你觉得用米字格好还是回宫格好?”是的,这也是一个问题,而且也是各说各话,很难说到底选择那种好,但我认为,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学生写毛笔字还是需要有格子的,有些学生连格子都不用,那就很难控制,而且会养成胡乱涂鸦的坏习惯。我一般情况下不让学生用米字格,也不给学生用回宫格,基本都是叫学生自己折方格写。这样有几个好处:1、方便,随遍拿一张纸来自己一折就可以写。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前段时间浙江省第一届“兰亭奖”中小学书法大赛,几个赛区的现场,我的学生从熟练的折好格子到完成作品,可以说一气呵成,并且在这第一届比赛中获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得到了现场一些专家们的好评,这些应该说与平时的锻炼是离不开的。3、从临摹过渡到创作相对来说比较快,平时练习与创作的区别,其实就只是把平时练习的毛边纸换成了宣纸,但还是一样折成方格写。一些平时用米字格或者回宫格的学生,可能在面对写作品时一开始会有适应的问题。比如,这次浙江省第一届“兰亭奖”中小学生书法比赛现场写时,我看到有个别学生就非得用米字格或者回宫格垫在宣纸下写才行。[/p][p=30, 2, left]当然了,中小学生在写书法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自然就是在临摹上,临摹是学习书法、进行书法创作的必由之路。在这过程中,学生比较容易出现的是选帖,读帖,换帖这三个问题。选择字帖,其实就是选择“老师”,我不赞成让学生临教师的字写,有些教师一开始就教学生行书,我也觉得并不可取。我一般会让学生在以下碑帖中选他自己喜欢的一种,篆书:《邓石如篆书》;楷书有:《张黑女墓志》、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颜真卿《多宝塔碑》及《颜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隶书有:《乙英碑》、《曹全碑》、《张迁碑》,学生选自己喜欢的,相对来说就有兴趣去学,只要学生有了兴趣那就具备了成功的基础。[/p][p=30, 2, left]新中国成立至今60年,学校书法基础教育基本都是从唐楷入手的教学模式,其中的大多倡导者们都认为要学好书法必须先写欧、颜、柳,否则便是旁门左道,这样极端的观点确实让我难以苟同,我认为也是经不起一问的,在唐之前的众多书家,比如被后人称为“楷书之祖”的钟繇、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难道也是从唐楷入手成为一代宗师的吗?在我教学过程中发现,学楷书自然是可以培养学生对结构的把握,但是我认为从篆书,隶书入手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篆书可以锻炼对线条的控制,隶书可以加强学生对笔性的掌握。所以初学书法,未必一定要从唐楷入手。[/p][p=30, 2, left]忽略读帖的这个问题特别容易出现在小学生身上,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小学生很少看字帖,有些根本就是把字帖放一边,不看一眼。读帖不是指朗读字帖,而是观察,分析,心临的过程,北宋大家黄庭坚说“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唯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又说:“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可见古人对读帖看的很重。我现在都要求学生把字帖放在要写的格子的左边,压在纸上,而不是搁在架子上,这样的好处在于即使学生不主动去看帖,眼睛的余光也会看到字帖。另外,每节课我都让学生花五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去读字帖,并让他们回答容易被他们忽略的一些问题,比如笔画的粗细,结构特点,伸缩避让,呼应关系等。在临摹过程中所注重的形似,很多人都满足于亦步亦趋的描摹,其实写书法是一个贯串节奏和基本动作一次性完成的过程,临摹不是描更不是画,在这个追求形似的过程中其实增添了许多内容,帮助学生把其中的内容搞清楚弄明白更为重要。顺便提一下,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初中生,教学过程中,可以用一边临摹一边创作的教学模式,当然这里所指的创作事实上也仅仅是完成一些集字作品。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对所学字帖进行梳理,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一点成就感,有利于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下去。[/p][p=30, 2, left]再有一个就是在学生中存在的频繁更换字帖的问题,有些学生会自认为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可以写写其他的字帖了,于是写了一段时间颜后就又换字帖学柳,写了一段时间柳后,感觉写的不好,又去换写欧,这样朝三暮四,见异思迁,最终导致什么都只学了点皮毛,既无颜筋也无柳骨,自信心又受到打击,不可取。所以教师在这方面要注意下,替学生把好关,一定让要学生把一本字帖临到形神兼备后再让他更换字帖。[/p][p=30, 2, left]最后一个问题,有些学生把写好的作业随便一仍,更有学生把作业让老师看后就撕掉了,很不重视自己的成果,包括一部分家长也不是很重视,以为把孩子交给老师就什么事都没了。在全国的很多地方,书法仅仅是作为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被列入课堂教学,不过最近听说包括上海在内的一些省市都把写字课纳入中小学课程了,这是个很好的讯息。至少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写字教育了。而在学校没有开设写字课的地方,一般学生练字都是在家里,所以,家长的重视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需要教师和家长有一个很好的沟通。而我们当老师的可以做以下几点:1、让学生在每张作业上标数字,从第1张第2张标到第100,1000,10000张,以此类推,老师和家长只要根据标的数字前后去进行比较,有没有进步就一目了然。2、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点评,让学生把自己的字与字帖上的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3、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点评,相互切磋,找差距,取长补短。[/p][p=30, 2, left]以上这些,并不是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所有问题,仅仅是中小学书法教学中比较常碰到的一些问题,如果再具体到技法上,其实出现的问题会更多,而且每个人出现的问题又会完全不一样。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对学习书法的信心,让学生少走弯路,较快的步入书法艺术殿堂是我们的职责。[/p][p=30, 2, left] 俞 金 宝[/p][p=30, 2, left] 2009年11月4日于桐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