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菊嘉苑微信群:一个人的三十年(上)【特别收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22:44:49

一个人的三十年(上)

http://www.gyxww.net 时间:2011-08-06 10:52 字体设置: 大 中 小

——徐兴亚与《西海固史》

火会亮


  感恩前人,为我们留下他们的历史,使我们知道,他们也曾经在这个世界喜怒哀乐生活过,使时下的我们不至于觉得活得孤独。                                ——摘自徐兴亚博客


  接到采访徐兴亚先生的邀约时,我正在读他的历史著作《西海固史》。这本书我一共读过三遍。第一次阅读,当在1995年,那时我正在《固原日报》当副刊编辑,由于“原州史话”栏目的缘故(该栏目最初的策划者和约稿人是张国长,我是后期接手),开始接触徐兴亚先生及他的手稿。他那时提供给我们的其实就是后来结集为《西海固史》的初稿部分,每期登载约两三千字,送一期,登一期。记得稿件都是很原始的手写稿,抄在普通的方格稿纸上,笔力刚劲。因为过于零星,不成系统,故当初阅读时,并未引起太多共鸣。但读者的期待和关注却是非常热烈,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固原人,读了上期等下期,有时报纸因故迟出,他们还会把电话打到编辑部来询问。一些人还因此买了很好的剪贴本,把稿件规整地剪贴成书的样子,以供闲时系统阅读。尽管如此,“原州史话”还是因故停载了,时间当在1996年前后,如此算来,报纸共刊出三十余期,行文至东汉初年。


  这期间,就慢慢了解到徐先生的一些情况,知道他早期搞文学创作,且成绩不俗,被评论家誉为“西海固文学”早期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早期的拓荒者。对于他突然转向搞史学研究,大家起初并不十分看好,认为只是一时兴起,或偶尔为之的“票友”行为。但没想到数年之后,即2002年,《西海固史》正式出版发行,这让许多人感觉迷惑且震惊,不相信此事是真的。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第二次较为系统地阅读了该书,当时虽有点浮光掠影,但它给人的震撼还是深刻的、清晰的。记得当时报纸发了消息,还发了他书前所附的探讨性文章《试探宁夏南史命题的提出》。作为中国西北首部地区性通史、宁夏南部地方文化建设的一项工程,徐先生默默耕耘写作,自费出版,自己组织开首发式,自己销售。问世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地方政府的关注。据徐先生自己透露,《宁夏日报》发布的一条消息,还是他本人托一位朋友帮助发表的,稿件也是他自己所写。尽管如此,社会各界和读者的反响却是空前热烈,短时期内,1500本书售出,定价40元的1000本平装本售罄。竟在固原各阶层掀起了一股不小的《西海固史》热。多年来,人们还在议论评说这本书。一本史学著作如此长久占据人们话题的事件,这在固原似乎还是第一次。


  一晃近十年过去了,又一次重新阅读它,自是有种别样的感觉涌上心头。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当然最感兴趣的还是它那丰富而多彩的内容,其次是它质朴、扎实、准确而不失优美流畅的文笔。放下《西海固史》,徐兴亚先生的形象竟一下子布满了脑际,这个倔强而执著的人,他似乎要透过白纸黑字而从我眼前的书中跳出来——他的华发、他的步态,以及他那冷静而坚定的目光……


  作为一部地方通史,《西海固史》融古今史书编写之体例,详细叙述了自传说时期至1949年之间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的数千年历史,内容涉及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人物、教育状况、民族关系等诸多方面,被专家誉为“中国西北第一部地区性通史”,是一本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空白的“严谨、厚重之作”。再加之大量珍贵的历史及文物照片和明白通畅的叙述方式,使该书不仅好读、耐读,且具有了其他同类史书所没有的强大冲击力。特别在今天再提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该书以研究、总结西海固贫困地区在历史、人文、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根源和原因为目的,是时代的需要,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典型意义和现实观照。


  接到采访任务之后,我仔细阅读了多位专家对它的中肯评价,也走访了多位与徐兴亚相知甚深的亲朋好友,之后便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平心而论,徐兴亚并不具备成为一个撰写地方史者的先决条件,他没有上过大学,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专业培训,他的文凭至今是“高中”,他的履历也极为简单——除两年“上山下乡”的插队生涯外,他基本上没有长时间离开过固原城,从原州区文化馆退休时的身份为研究馆员。


  那么,《西海固史》的诞生,是偶然、必然?是“前定”,还是一个人明晰了自己的目标之后孜孜以求所结出的“繁花硕果”?


  或许,这一切的一切,只有等我们走入他的内心深处,才能找到准确答案。

    那个冥冥之中的“前定”


    
  徐兴亚先生的家在固原城一个名叫小南寺巷的小巷子里。小巷东西走向,隐在城中,如果不是有人特意指点,要找到它还真得费点时间。这是一条迄今还保留着老城某些民居特色的小巷。走进巷口,一条不太规整的土路会把它和周边的环境截然区分开来,巷子两边皆为民居,有新修的砖楼,新盖的瓦房,也有早年间留下来的老式庭院。很显然,这条小巷已有些年头了。徐先生的家就在小巷中间的一座坐南向北的院子里。院子里有花园、石狮、照壁,还有一间颜色古旧、式样别致的清代上房。绕过照壁,一眼就能看见紧傍院子的那段固原古城内墙,徐先生说这就是目前仅存的汉代高平第一城的遗迹——这似乎是一种暗示,看见那段荒草萋萋依然高大的残墙,我无端地觉得住在这样的一座院子里,就应该和固原的历史多多少少发生一些什么。


  一直以来,我有一个朴素的习惯,觉得要在短时间内采访并熟知一个人,必得从他的家传渊源和生长环境入手,我觉得只有这样,或许我们才会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个人某种特殊的成长“轨迹”,或曰“依据”。


  确切地说,徐先生祖籍应为湖北黄陂,他的祖上因为什么来到固原定居,史无可考,他自己本人也说不大清楚。他唯一知道的是,他的祖父曾是一位地方名士。后来,我很快就在当地志书中查到了:徐步陞,字云阶,生于书香之家,好学强记,博览广识。光绪二十九年,入京会试,中副举,候选州判。此后,从政任教,曾创办五原书院(即固原一中的前身),并任山长(相当于校长),编修《民国固原县志》,为总纂。他关心时政,忧国忧民,曾以《上大总统西北边务条陈》为题上书北京政府,陈说西北边境利弊,提出颇有见地的国防策略,在地方各界名动一时。后来,在得知北京政府拟修筑陇海铁路时,他立即代表以固原为中心的周边几个州县议会,撰写了洋洋五千言的《上交通部书》,陈述原由,纵论意义,时人传为美谈。如此算来,他老人家应该是历史上关心固原铁路建设的第一人了。老人家还擅诗文,有《原州八咏》及《固原震灾行》等作品为人称颂,一生洒脱自如,为人旷达。相传夫人谢世时,他“皓首执绋”,传为美谈。


  徐兴亚的父亲徐颐也是一位民国时在固原有影响的文人,他曾一度以教书为生,业余写作,其代表作《韩练成事略》《满江红·塞外感怀》等文章诗赋被当地志书收录,文采斐然。


  对于这两位从未谋面的祖、父辈亲人,徐兴亚自是非常钦慕,他想,自己后来鬼使神差入了写作的道儿,并孜孜以求于地方史志研究,或许和自己祖上的这点基因血脉是有一些关联的。 与文字结缘


    
  其实,徐兴亚与文字结缘还是从文学创作开始的。


  徐兴亚从小就生活在固原城里。自打记事起,他就和业已寡居的母亲生活在一起,而曾经辉煌一时的先人,留给他的,除一大堆触摸不到的名头,就是一个人人都不待见的高成分。家道中落,境遇凄冷。小小年纪时,徐兴亚就知道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慰藉自己,这使他与同龄人相比自是多了一些敏感、倔强、内敛。


  他记得,那时固原城还没有被破坏,店铺街坊还残存着古老的印记,走在不大规整的街面上,有时小贩的一声悠长叫卖也能把人带入一种昔年的遐想中。那时,固原城高大的砖包城墙像一道规整的屏蔽,黄昏饭罢,一些大人到城墙上散步,他则约了同龄的孩子到上面玩耍、做游戏。城外有河,有树,有人家,还有一群群像云彩一样起起落落的乌鸦。站在高大整齐的城墙上,方圆地界上的一切尽收眼底,而黄昏时雄壮的山城图景则使幼年的徐兴亚竟有了一种奇怪的思古幽情,就像突然间在脑际产生的美妙幻觉。


  其实,真正让徐兴亚感兴趣的地方还是固原县图书馆。这是一个令徐兴亚流连忘返的地方。它先坐落在南关口,后搬迁至小南寺巷东口对面,离家仅百米而已。在这里,徐兴亚很早就读到了一些大家熟悉的中外名著,如中国古典小说、西方文学名著,以及俄罗斯、原苏联文学作品等,当然,这种不经意间的阅读,很快就使他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岁,徐兴亚高中毕业,留校参加“文化大革命”,21岁时,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到离家百里之外的寨科公社插队落户。两年之后插队结束。这两年结结实实的农村生活,除了给予他肉体上的磨练之外,还使他零距离地与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邂逅,如花儿、民间故事等等,这为他后来曾一度献身民间文学集成打下了坚实伏笔。


  23岁时,徐兴亚参加工作,成了固原县河川中学的一名代课教师。早年间埋藏在心底的那颗文学的种子开始悄悄萌动——他试着向当地的报刊杂志投稿了。这正应了那句千年不变的老话:“文学生于困窘”。


  1972年,他的小说处女作《山里的孩子》在《宁夏日报》发表,引得上上下下一片好评。同年7月,他被县文教局调到县教研组,再次成为了山城固原的一分子。


  由于爱好文学的缘故,后来他自己要求调进县文化馆,成了一名专事群众文化(主要组织群众业余创作)的文化馆干部。这期间,徐兴亚发表了一批很受好评的散文、小说,同时也撰写了一些反映地方文化特色的写实作品。如他采写的长篇报告文学《风雨舞台》,表现的就是著名秦腔老艺人丁醒民的独特生活,在《六盘山》杂志连载后,当地读者很是喜爱,评价甚高。也许是曾经有过数年教师生涯锤炼的缘故吧,一段时期,他非常热衷于儿童文学创作,其中一些作品还在诸如《巨人》等大型儿童文学刊物上发表,同时,他创作的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先后三次在宁夏文学艺术评奖中获奖。


  一边写作,一边做与地方文化有关的研究工作。那时,全国民间文学集成刚刚开始,各地文化机构相机而动,在民间文学的各个领域积极开展工作。当然了,这项工作最终责无旁贷地落在了他的身上。从1985年到1989年的4年间,他一共主持搜集、整理,并出版了全国民间文学三项集成固原县资料本:《固原民间故事》《固原民间谚语》《六盘山花儿两千首》等,得到该领域多位专家好评,其中《六盘山花儿两千首》获得过自治区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文联奖励。他还创办过一本名叫《六盘虎啸》的大型灯谜刊物,在同行中口碑极佳。并独自主编过数本群众文化内部刊物《南飞雁》《农村俱乐部》《迎春》《春联集锦》《春官词》等。


  直到这时,他应该是初步完成了《西海固史》写作之前扎实的文字修炼。 性格决定命运

 
  “性格决定命运”。文章写到这里,笔下忽然蹦出这样一句话。这句话用在徐兴亚身上可谓恰如其分。


  在短暂的采访中,我不止一次听人说过:“老徐这人性子直,爱较真,只要是他认准的理,非弄出个子丑寅卯来不可。”


  他率真、率性,敢于冒险,这在熟悉他的人中几乎达成了共识。


  在采访中,有三件事给我印象极深。


  一件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张易公社的贫穷落后全自治区出名。1979年12月27日,固原县张易公社党委举行了县委书记参加的扩大会议,果断、毅然决定十三个大队普遍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 1980年,“包产到户”仅一年,奇迹出现了。张易公社基本甩掉了戴在头上十四年的吃回销粮的帽子。而这时,自治区各级党政部门和媒体对“包产到户”仍在激烈争论中,“县上领导在争论,争得面红耳赤;地区领导在争论,争得拍案而起;自治区领导在争论,争得夜不能寐。党委部门在争论,行政部门在争论,业务主管部门在争论,宣传部门在争论,党的喉舌——《宁夏日报》编辑部的同志一上班就争论,一时人人说张易。”(引自徐兴亚所著报告文学《扬起生活的风帆——张易纪行》)。那时,还在固原县文化馆工作的徐兴亚敏锐地感觉到,这可能就是宁夏农村改革将要来临的报春喜讯。于是,他独自徒步深入张易村村队队,进行了大量深入的采访,一月之后,一篇题为《扬起生活的风帆》的报告文学就诞生了。这应该是宁夏第一篇直接反映农村改革的发轫之作。但是,由于宁夏当时对农村改革开放的态度,他的报告文学并未公开发表,仅仅登载在自己主编的固原县文化馆出版的一份名叫《南飞雁》的铅印内部刊物上。尽管如此,他的敢为天下先的大胆举动还是得到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充分肯定。1988年,人们终于认识到了这篇文章的价值和重要性,他本人也因此获得宁夏改革开放、搞活成就报告文学奖。于是在事隔8年之后将它收入当时由宁夏文联主编的一本报告文学集。


  另一件事发生在1986年,那时,汹涌澎湃的商品经济大潮已席卷了全中国,各行各业都在经受着它的巨大冲击。这时,敢于冒险和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徐兴亚再也坐不住了,他决定亲自“下海”到潮头搏击一番。


  他选择了开书店。刚开始时,他雇了店员,因当时所租的店面还没落实,便在闹市街头摆了个地摊,铺开一大片塑料布,把刚刚调来的新书按类别一堆一堆摊开,这情形颇有些像街头小贩的分堆售菜。后来他就在人民会堂的一侧租了一间门面,取名为“良友书店”。良友书店后来真正成为了固原读书人的良师益友。因为这个书店里的书,并不像正规书店那样刻板,也不像一些伪书店那样哗众取宠,它所有摆在货架上的书,都是最新、也最受读者欢迎的热点书,能满足各个阶层读者群的购书需求。


  由于经营理念新,书籍新,进货快,作为民营书店一枝独秀,不久它就占有了固原市场的很大份额,当时固原新华书店社科书籍经营也似乎受到威胁。


  第三件事发生在2005年,徐兴亚又干了应该是全国罕有的事儿,创立地方志书官方与民间联合编纂的模式。1993年,自徐兴亚任副总纂的新编《固原县志》编修告竣出版后,人员调动,仅有一名新来的主任看守,他不懂方志编修,十余年来,上级三令五申让固原县(后改设为原州区)续编《固原县志》和始编《固原县年鉴》,因人力和经费原因,两项均不能启动。2004年,徐兴亚长子在北京注册了民间研究机构“西海固文化研究中心”。徐兴亚当即抓住这个文化商机,代表西海固文化研究中心与原州区史志办公室签订合作协议,成立原州年鉴编辑部,编修创刊号《原州年鉴(2005)》,开《原州年鉴》编纂先河。共同编纂和筹措经费,出版《原州年鉴(2005))》,西海固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书稿编写和向社会筹措部分经费,徐兴亚承担了书稿的主要设计和编写工作。同时,精心设计篇目结构,精心筹划前期运作宣传,如印制宣传彩页,宣传年鉴的作用和价值,设计筹划彩色插页,让固原书画名家的作品有偿进入官方志书。这种模式,省人省力省钱,出书快,质量高,政府史志编写部门压力小,不用调人组建庞大的写作班子,经费筹措也能掌握主动权。


  2006年6月,《原州年鉴(2005)》如期由方志出版社出版。2007年6月,在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2010年11月,《原州年鉴(2005)》又荣获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中国地方志协会联合颁发的“全国地方志系统第二届年鉴评奖二等奖”,因官方合作者的诚信原因,合作结束。至今,原州区未有年鉴编成出版。

 

  【稿  源】固原日报
  【责任编辑】何晓晴
  【实习编辑】樊永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