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第一医院官网:“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9:22:00

编者按:如何借鉴名校的经验,是绝大多数校长都在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每个学校都有其特殊的校情,名校之所以成功,并不在于它外显的教育形式,而在于对外显的教育形式背后的教育教学规律的深层次探究。因此,在学习名校时,校长万不可被表面的“枝枝叶叶”迷住了双眼,而应静下心来,多问几个“为什么”,对其之所以成功进行深层次追问。只有这样,才能悟出名校成功的真谛,才能取到“真经”。为此,推荐一位曾经在永威学校挂职校长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期望能够对大家今后的教改实践有所启示。

                                      精神的魅力:仰望蔡林森校长 
 
    有人说,假如能够和蔡林森校长握一下手,你的身上就沾上了洋思中学的“仙气”,那就是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福气。蔡林森校长更是一颗璀璨的教育明星,我们只能仰望。在永威中学的这段日子里,和蔡校长朝夕相处,聆听蔡校长的教诲,是一种真正的幸福。
    蔡校长的身上永远激情四溢。他说,校长的精神会变成学校的精神,这条非常重要。来到永威中学两个月,没有休息一天,每天早上5:30起床,和学生们一起上早操和早读,一直到晚上10:30才去休息。在一天的工作中,你看不到坐在哪里休息,甚至看不到他喝一口水,他永远都像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他的大脑在不停息的思考,什么地方应该张贴一块标语,什么地方应该有个作文展示台,什么地方应该竖立几块镜子,提示同学们要衣着整洁,上下楼梯要注意安全,处室和年级办公室需要怎样布置,甚至厕所和教室要写上怎样的标语,才能提醒同学们保持好环境卫生。两个月来,永威中学每天都在发生看得见的变化:学生纪律、环境卫生、会风和两操、校园文化、教学成绩都有了根本性的好转。
    在跟随蔡校长学习的这段日子里,我在深深的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和蔡校长的差距究竟在那里?蔡校长在一次谈话中说的几句话可以反映问题的症结。他说,我有四个特点,第一,不保守、不教条,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敢于创新;第二,肯动脑筋。随时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三,特别认真。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追求完美,不怕反复修改;第四,眼睛比较厉害。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就像是猫看到老鼠,我与问题水火不容,看到了,就一定要解决。这大概就是他区别于常人关键所在。
    一、 我们这样开过教师会吗? 
   (一)2006年12月5日晚6:30全体教师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对前段工作进行总结。
    会议期间,安排学生处检查各班学生纪律情况,不给学生留下“空当”。
    在会议正式开始前,让一位老师到讲台前板书蔡校长口述的几个字。这位教师写的都是不规范字。由此,现身说法,要求教师加强基本功训练。
    蔡校长讲了四点:1、学生纪律比过去好多了;2、环境卫生明显改观;3、会风好转,会后场地整洁如初。广播操队形整齐划一,学生精神面貌很好;4、教学成绩逐步提高。
    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是什么呢?蔡校长没有直接去分析,而是让教导主任进行分析。教导主任就事论事,从加强制度的落实、从学习蔡校长的先进管理理念等方面进行分析。
蔡校长点评说,讲得不深刻,说明对问题的认识不到位。主要原因有两个:改革、开放。改革,首先就是“包”字当头,从新分班,实行承包制;其次,制定班主任岗位津贴分配方案,大幅度提高班主任津贴;第三,全体教师赛课,自我加压,提高素质。开放,归功于来我校考察学习的校长和老师,促使我们努力工作。
    (二)2006年12月10日晚7:30初三教师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安排今后的初三工作。
    蔡校长要求每个教师回答三个问题:
    1、10月份考试,你的学科进入全市前500名的学生有几名?
    2、11月份考试,你的学科进入全市前500名的学生有几名?
    3、你的学科平均分是多少?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知所以然,蔡校长把数字一个个说了出来,并质问个别教师和教导主任为什么不清楚这些数据。当教师不了解学情,这不是害人吗?
    接下来,要求每位教师定下期末考试的成绩指标。事后,蔡校长说,他们定的指标肯定完不成,但现在我更需要的是一种精神,想都不敢想,怎么能实现目标?
    会议最后,围绕提高初三教学质量这个话题开展演讲比赛。蔡校长从语音、内容、态度、气质等方面逐一点评。
我们这样开过教师会吗?我们已经习惯于“听会”了,甚至有时睡意朦胧,但蔡校长的会议充满激情,充满竞赛,不允许你的思想有一丁点的 “抛锚”,他没有一丝一毫空洞的语言和内容,直扑主题,着眼解决问题,每个会议都是如此。蔡校长说,要让“比赛”渗透到学校的各个角落,使学校时刻充满着竞争的活力,校长的作用就是充分调动这些积极因素。
    二、 我们这样开过教务工作会吗?
    2006年12月12日上午,教务处工作会议。
    主要议题是:(1)确定今后教务工作例会的时间、地点;(2)教务处工作人员汇报工作;(3)安排下周工作。
    1、关于教务工作例会的时间问题,有多种意见。其中主要的意见认为定在周日下午。意见被蔡校长否决,为什么?因为周日下午是学生返校时间,所以大家一致同意改在周五下午。这充分体现了蔡校长“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办学思想。
    2、教务处工作人员宣读副校长、教务主任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副校长、教务主任汇报上周工作完成情况并自我评价。
    3、副校长、教务主任出示有关资料予以证明。
    4、教务主任带领大家学习规定的六个教学制度。
    蔡校长最后强调,这六个教学制度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法规制定的,在教学工作中,要以这六个制度为依据,不折不扣去执行,不能有丝毫的随意性。执行,就是落实教育法规,就是规范我们的教育行为。要坚决地于不执行制度的行为进行不屈不挠地斗争。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最容易忽视往往是最主要的工作。诸如备课制度、讲课制度、作业批改制度、课外辅导制度、周周清制度、考试制度等,我们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这些制度几乎形同虚设。但蔡校长是从细节上、制度(奖励措施)上予以坚决地落实。
我们可能没有如永威中学那样宽余的资金来保障制度的落实,但是完全可以用津贴再分配的形式予以倾斜和保障。
    三、我们这样开过德育工作会吗?
    德育工作会议的程序和教务工作会议的程序相同,但是提出了几个要求。
    1、学生工作要归班主任管理,制定的政策要有利于改正错误;
    2、谁管班谁负责,谁负责谁牵头;
    3、从小处着手,细节决定成败。检查结果公布适时;发现的问题告诉班主任并签字;记录不乱改,保留原始证据;检查结果拉开档次。
    4、领导和教师要首先遵守制度和纪律,以身作则。例如,在教学区,从未见到一个人抽烟。但我们的学校能做到吗?
    以上这些要求都是和工作人员与班主任的津贴联系在一起的。
    四、我们这样关注过教师备课、这样评过课吗?
    (一)蔡校长提出的备课程序及任务如下:
    1、质疑问难,研讨下周所教的教材;
    2、研讨下周每节课如何引导学生紧张、高效地自学,达到五个“统一”:(1)统一进度(划分课时);(2)统一学习目标;(3)统一思考题和检测题;(4)统一课堂作业;(5)统一教学过程。
    3、研讨如何突破难点:学生看书练习后可能出现哪些疑难问题或错误,学生更正、讨论后还有哪些问题难以解决,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讲(补充、纠正、拓展,即走出教材,指导运用,提醒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个人写的教案要根据集体备课定下的路子(框架),写过渡语等,充实内容,形成有自己风格的教案。
    目前,市教育局要求开展集体备课,其着眼点就在于此,但是落实得还很不够,要进一步加强此项工作。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永威中学规定的教案“送审”制,即教师的教案必须星期五之前,送教务处审阅。如教案不合要求,则重备,重送审,并作出记录。这最值的我们学习和借鉴
    再一个需要强调的是“复备”制度。即教师上完课后,写好教后反思,总结经验,找出教训,积累资料。我们现在要求教师认真进行教后反思,但力度仍然不够,主要是没有从制度上予以落实。
   (二)在跟随蔡校长学习的这段日子里,感受最深的是蔡校长的精彩评课。因为这些精彩的点评体现了他的教学思想。
    1、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很多教师,甚至有些教学名师的教案把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混为一谈。蔡校长明确指出,这三个不同的教学术语有着本质的区别。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要达到的效果,重点、难点是教师根据学情制定的,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解决的问题。重点和难点不应该在课堂上显示出来,主要教师服务,否则就会吓唬住学生。
    2、自学指导的项目不宜过多,自学指导不是训练题,必须体现具体学习方法、自学的时间、自学的内容三个方面的要求。
    3、数学课要以教材为主,以练习为主。练习题要与例题类似。
    4、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需要“检查复习、导入新课”这个环节。学生精力最好的时候是课堂的开始,要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
    对政治老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他说,政治课教师应当是学生的楷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政治课教师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较强的组织能力,讲课要具有鼓动性。
    政治、历史、地理课教师都要会理论联系实际,都要懂得乡情、县情、省情和国情,只有这样,才能把课教好教活。
    5、物理、化学等理科课程要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功夫下在结论前,即结论是由学生自己得出来的,而不是老师说出来的。
    6、课堂教学中,教师无事不要下讲台。只有在学生读书(自学)、做作业时可以到学生中间去巡查。
    7、严禁把“满堂灌”、更严禁“满堂问”,应当让学生去讲,“兵教兵”,教师点评。而不是教师讲,学生回答对于否。
    8、通过评课,我认为教师在蔡校长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同时他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当高。(1)教师要具有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不能萎萎缩缩。教师的精神风貌决定学生的精神风貌;(2)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富有节奏感,就像播音员一样;(3)要会用手,帮助学生说话;(4)要会用眼睛。教师的眼睛应当是犀利的,随时能够发现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随时能感觉到他的学习状态,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部署;(5)教师要善用表情。有的教师上课好像不会笑,你应该善于运用表情去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善于动脑子,勤于思考。一个不善于思考的教师永远是一个教书匠。
    五、我们这样落实过规章制度吗? 
    永威中学的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务(学生)处主任、副校长,除了基础工资外都有数额不等的津贴。但是,这些津贴是要依据目标责任书并经过严格的考评,才能够拿到手。这些目标责任书是在学期开始由校长主持,经过学校董事会和全体教师大会审议通过,具有法律效应。
这种做法,十分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六、我们这样关注过管理细节吗?
    在永威中学,第二个感受最深的关注管理细节。举几个例子:
    1、每天的广播操,都有班级体育委员在监督,广播操一结束,各位委员就将所监督班级的做操情况,甚至哪位同学的哪个动作不规范,都要清清楚楚向全体同学通报,并记录在案。
    2、办公室内桌子怎样摆放、作业本放在哪里、办公室的黑板上书写哪些表格(全校统一尺寸)、张贴哪些标语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3、教室门口的小标语、厕所里的小标语、走廊上的镜子、班级风采框的安排等等都渗透着蔡校长的心血。
    七、我们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有效吗?
    在永威中学的这段日子里,经常听他说,这里的教师不读书不看报。教师不读书、不看报是会影响学生的,他在学校天井的墙壁上书写了这样的标语:“营造读书的氛围、养成读书的习惯、享受读书的乐趣”,以此勉励全体师生。
由此,我想到在学习方面,个别学校的学习氛围还不浓厚,个别教师还存在应付学习、甚至厌恶学习的倾向,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八、我们这样关注过校园文化
    并从理性的高度认识其的重要性了吗?
   “一草一木也育人”,关注校园文化建设,是蔡校长这段时间用力较多的一项工程。在每个年级办公室旁的空墙壁上,蔡校长设计了作文展示栏、学习成绩最佳学生展示栏、学习成绩进步最快学生展示栏、教师风采展示栏(含基本功竞赛名次、班级积分)。蔡校长要让学校的各个角落都充满积极的竞争意识,他把“一草一木也育人”推向了极致。
     九、我们真正理解课程改革吗?
     蔡校长说,现在课改仅仅是改变了学习方式,不是最终目的。不要看方式,要看效果,要追求学生学得更好。不是教师的“教”变成了学生的“学”就可以了,一定要学生学得好。课改由“教”到“学”只是第一步,还要由“学”到“有效地学”到“高效地学”。
     蔡校长对校本课程观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先学就是指导学生学习教材(国家课程),进而发现问题;在当堂检测中再发现问题。这些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兵教兵”这些环节后,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是校本课程的内容。
    十、我们真正理解蔡校长
    “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办学思想吗?
    1、取消快慢班是蔡校长到永威中学后的第一个重大举措,让所有的学生享受平等教育。他说,我们没有理由放弃任何一个差生,就是要把差生教好。怎么教好呢?就是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这是必由之路。不分快慢班,处处平等。要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没有一个例外吗?有例外只能证明你本领不大,就同农民种庄稼一样,不怪庄稼怪自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我们的追求、理想,代表了群众的根本利益。
    2、某一天,学校发生一起初三和高中部学生打架的严重事件。老师们都认为蔡校长会对学生严肃处理,但蔡校长只是和学生简单地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告诉同学们打架的危害性,严重的还要负法律责任。回头,对班主任进行了严厉批评。这天下午,学校召开了主题为“打同学光荣还是耻辱”的演讲比赛。
    由这两个小事情,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蔡校长把“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办学思想是怎样落在了实处。
在本文就要结束的时候,我想说这样的话,蔡校长是一本教育的大书,永远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索。他的语言朴素中蕴涵哲理:“坚持把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坚持把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工作就是做事,就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能发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是最难的问题”。距离这样的要求,我还差得那样遥远。今后唯有努力工作,用心做事,为我市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每节课教师讲几分钟岂能硬性规定
                             原江苏洋思中学校长、现河南省永威学校校长 蔡林森 

  早在几年前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每节课教师只讲4分钟》一文,介绍了江苏省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据该文作者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敏勤教授说,之所以以“每节课教师只讲4分钟”为题,就是为了让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更加引人注目。十多年来,全国各地数百万领导、校长和教师涌进洋思中学听课,特别注意每节课教师讲课的时间。有的学校大力推广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结构,硬性规定每节课教师讲的时间。2002年,我到某地讲学时,一位校长拿出一份学校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决定给我看,上面写着:“每节课教师只准讲10分钟……”他还笑着问我:“蔡校长,你说一节讲几分钟最好?”我笑了,难以回答,觉得他们搞偏了,怎么能硬性规定每节课教师讲几分钟呢?如此形式化、简单化,课改怎么能坚持,怎么能有效呢?
  2006年10月,我退休后,受聘到河南省沁阳市永威学校任职,仅用了一年时间,永威学校初中部各年级、各学科教师都能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结构,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本市和外省、市的校长们也纷纷赶来听课,并给予高度评价。
  为什么永威学校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结构能够很快见效呢?主要是因为我当过24年洋思中学的校长,能真正透彻理解自己带领教师们所创的洋思经验,能够抓住根本,不断引导教师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依靠科学,遵循规律,从永威学校实际出发,讲究实效,注重灵活运用教学结构,真正把理论落实到教改实践中去。在这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处理好如下几种关系——
  既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又坚持科学、实事求是
  2006年10月20日,我到永威学校上班,连续听了两天的课,发现教师讲课“满堂灌”,课堂效率低,教学质量差。面对与洋思中学完全不同的现实,我吃不下饭,躺在床上思考着:怎么求生存?怎样才能走出困境?经过反复思考,我鼓起勇气,冲破阻力,决定立即组织全体教师扎扎实实地搞新课程改革。我连夜制订了《讲课制度》,指导教师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又制订了《评课标准》,明确指出:第一,评效果(不单是知识)。效果是衡量课讲得好不好的标准,效果好就是好课;第二,看标志。效果好的标志是学生紧张地学习;第三,作分析。学生学得好要靠教师引导得好,要分析教师引导得如何。到永威学校任职的第三天,我就大胆地组织全体教师赛课、评课,边学教育理论,边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寻找规律。这一轮赛课,主要解决“满堂灌”的问题。12月下旬,进行了第二轮赛课,与上次不同的是,每节课都有十几名外校来这里培训的校长、教师参加,还有几十名同学科的外校教师参加,开课的大教室常常被挤得水泄不通。评课的方法是先让赛课教师自己评,外校校长接着评,最后我总评。赛课中努力解决死搬硬套、放任自流、该讲不讲等形式主义的倾向问题。寒假前,进行了第三轮赛课,使课改基本上了轨道。2007年暑假教师赛课和10月份第五轮赛课,继续研究如何提高课改的实效性。平时,领导坚持听随堂课,新老教师相互听课,几乎每天听课、评课,从实际出发,努力解决课改中的问题。就这样,经过一年不间断的探索,教师们逐步找到了规律,尝到了甜头。
  既抓知识、能力学习,又抓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搞新课程改革,要实施多元化的学习目标。文化课上既有知识、能力的学习目标,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的学习目标是主要的,但又不能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目标。
  怎样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目标呢?我认为,不在于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空话,不在于贴什么标签,而在于以学习知识为载体渗透德育,在于教师用良好的形象和恰当的举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教师微笑着走进教室,走上讲台,信任、尊重、关爱每个学生,特别能把温暖送给后进生,让后进生优先读书,优先板演,优先更正、讨论……教师满意的目光、微微的点头、真诚的称赞都是情感,学生见了也就有了情感。教师在课堂上一丝不苟,全身心地投入,板书工整,讲话有力,声音洪亮,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说话,必定能激发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教师在努力实现着人生的价值,也必定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总之,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因此,我校在组织教师赛课,进行各项基本功大比武的同时,加强了师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使之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既要坚持课程改革,又要整体推进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搞新课程改革,必然涉及到管理、教育、后勤等方方面面,许多人对此还很不习惯,难以推进,难以坚持。因此,必须整体推进。
  严格的管理。首先要制订各种规章制度。2006年,我一到永威学校,就根据实际和新课改的要求起草了各项制度,经全体教师讨论和修改后定稿。每个制度都有很强的操作性,也便于领导检查。其次,狠抓制度执行。执行和落实制度很难,制度的执行关键在于领导带头。校长给班子成员作表率,班子成员给教师作表率,教师给学生作表率,层层带动,人人照章行事。再次,制度落实的关键是检查、考核。如我们按照制度,周周查教案,重点查教案中如何引导学生紧张地学,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自学后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要求准确记录,到学期末,按责任奖优罚劣。这样,严格的教学过程管理,有力地保证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搞好“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所谓“堂堂清”,就是要学生在课堂上像考试那样紧张地学习,当堂能理解、记忆知识,当堂完成作业,力争不把问题留到课后。所谓“日日清”,就是指今日事今日毕。当天学的知识,该背的都会背,该运用的都做对,做错了的都更正。“周周清”就是普查本周所学知识,一一过关。“月月清”就是指月月调查学习质量,查漏补缺。“四清”之间关系密切,相互促进:“堂堂清”是“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基础;抓“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就能促进学生课堂上紧张学习,提高效率,达到“堂堂清”。总之,我们扎扎实实抓好“四清”,让学生打好了基础。学生学习能力强了,在课堂上就能学得更好、更活,课堂教学改革就会比较顺利。
  坚决执行各种教育法令、法规。排除各种干扰,为新课改提供良好的环境。教育的法令、法规是科学,依法治校就是要坚决执行教育法令、法规。如:学校贯彻教育方针,按国家课程计划开全开足课程,加强德育,尤其是加强养成教育,重视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同学们有了良好的习惯,有了精神动力,才能在课堂上学得紧张。又如:学校控制学生活动总量,确保了学生睡觉、休息时间,学生在课堂上才会精力充沛。同样,不加班加点,不延长学生在校时间,才会逼着教师集中精力搞课改,向45分钟课堂要质量。
  总之,我从江苏省洋思中学来到河南省永威学校,学校变了,一切都变了,我既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又从永威的实际出发,讲究实效,灵活地、创造性地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结构,迈开了可喜的一步。如今,永威的教师们正在总结经验教训,坚持改革开放,力求自主创新,依靠科学,提高质量,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做出应有的贡献。
  既要用好教材,又要走出教材
  今年春天,我在山东潍坊参加全国目标教学研究会。有位小学教师告诉我,他上课时都叫学生把课本放在抽屉里。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学生一看就会了,就不听我讲了,我在课堂上无法讲。我就说:“如学生会了你就不讲,就让学生自己练习,自己更正、讨论……”
  如今在永威学校的课堂上,师生都能用好教材。首先,学生用好教材。课堂教学从学生读书开始(语文课读书,数学课看书)。学生读书后,再检测效果,学生模仿例题做类似的习题,或口头回答问题;检测后,学生依据课本更正、讨论,教师归纳,最后学生当堂背诵,当堂完成作业。全过程学生都离不开课本,逐步养成读书的习惯。其次,教师用好教材。教师虽然不教书(教材)了,不讲例题了,但仍要用好教材。首先钻研教材,根据教材制订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如何看书,出好学生看书时的思考题、检测题(一般选自课本:语文课以课文后边的练习为主;数理化、政史地生课常用云图中思考题或练习题),当堂训练的内容也是以课本中的练习、习题为主。
  教师不仅引导学生走进教材,而且引导学生走出教材。例如,语文讲读课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去阅读课外书籍,去写作文;数学课上,指导学生运用刚学到的书本知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学校还开设了课外阅读课。这样,学生走出教材,知识拓宽、延伸了,能力强了。
在一年的实践中,永威学校的教师们逐步解放了思想,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作业都能当堂完成,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像考试那样紧张地自学。学生的学习不是蛮干、死练,而是有效的、符合科学的。
  符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原则。“先学”(看书、练习)是“自主学习”,“后教”(学生更正、讨论,教师评点)是“合作学习”,“当堂训练”仍是“自主学习”,全过程都是“探究性学习”。这样“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结构很好地处理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之间的关系,例如,开头的“自主学习”(“先学”,即看书、检测)后出现了疑难问题而学生个人不能解决,这使后来的“合作学习”(“后教”,即更正、讨论)有了必要性,也有了明确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这种开头的“自主学习”是后来“合作学习”的基础,很有必要,如果没有这种基础,一上课就“合作学习”(让学生小组讨论)就会流于形式。因此,“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就是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原则的课堂教学结构。
  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学”时,“看书”是初步接触、了解新知识,“检测练习”是模仿例题开始运用新知识;“后教”时,“学生更正”是从反面进一步理解新知识;“学生讨论”是努力弄懂“为什么”,教师的补充与更正,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让学生真正弄懂新知识并知道怎样运用。“当堂训练”是让学生运用新知识,形成能力。
  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先学”时,优生、后进生同样看书、练习,结果有的会了、对了,有的不会、错了;“后教”时,“兵教兵”,即会了的、对了的学生帮助不会的、错了的学生更正,并且讲清“为什么”,这样不会的、错了的学生的问题就基本得到解决。同时,优生在帮助后进生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也加深了理解,增强了能力,达到了“培优”。
  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先学”时,“看书”是实践,获得认识,再实践(练习),“后教”时,“更正”是实践,讨论弄懂“为什么”,上升理论是“认识”,“当堂训练”是“再实践”。
  符合自主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先学”时,学生运用旧知识看书,获得新知识是“创新”;学生看书后完成检测练习,是开始运用新知识,也是“创新”;学生自己纠正问题、学生讨论、自己弄懂为什么,最后当堂训练,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各种问题也都是创新。全过程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就是自主创新,就是在培养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学生像考试那样紧张学习,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增强了思维、自学等能力,培养了合作的精神、刻苦学习的精神,全面素质得到了提高。
  不过,学生紧张地自学,还要靠教师的正确引导。首先,课前,教师们备好课,精心设计好学生学习的方案(准备锦囊妙计)。其次,课堂上,教师们要像电视主持人那样,讲好激动人心的过渡语,一步一步地激发、引导学生看书、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作业。第三,该讲的要讲好。通过“兵教兵”(学生更正、讨论自学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会了的,就不讲;学生错了的、不会的,都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一定要讲,一定要讲得有序,讲得好,不是就题讲题,一题一题地讲,而是要一类题一类题地讲,由个别(这道题)到一般(归纳理论知识),再指导学生如何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每节课,教师该讲几分钟?要根据学情而定,即根据出现问题的多少、难易的程度而定。如问题少,易懂,就可以少讲;如问题多,学生难懂,就一定要多讲。不同的科目、不同的班级,情况各不相同,教师在课堂上,指导的方法、讲的时间也就各不相同,应该随机应变。再说,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校情,不同的课改现状,教师讲的时间更应该各不相同。我知道,现在洋思中学的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很少,一般只有几分钟,但这是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自学能力的增强、教师引导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减少的。我在永威学校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结构至今,并没有硬性规定教师每节课讲多长时间。 (摘自《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