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盛咨询地点:第十届(2011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发布会暨经验交流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0:14:11
第一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
2011-12-02
“十二五”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社会发展由生存型阶段跨入发展型阶段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凸显,社会管理任务艰巨繁重。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明确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工作作出部署。5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深入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问题,再次强调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调查研究,加强政策制定,加强工作部署,加强任务落实,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可以看到,社会管理问题已经成为我党在“十二五”期间执政的新课题,也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面临的重要任务,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经为各方高度关注。
电子政务的核心社会价值体现为支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管理创新,改革、创新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包括利用电子政务这一手段来加快推动;另一方面,也对电子政务提出了创新发展的要求。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求的思路指引下,电子政务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应高度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求下的电子政务发展,需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党的执政理念、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方向,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必然把人民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同人民群众意愿和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将改善和服务民生作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点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再次强调指出,“要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应当“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对于改善保障民生,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强调,“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着力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扶贫开发,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十二五期间的民生工作的重点任务,即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从而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更好地满足公众实际需求。
因此,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工作部署下,电子政务发展必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面向公众提供民生服务、满足民生需求作为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的核心,切实解决公众最关注的、最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求下的电子政务发展,需全面服务和谐稳定、保障公众基本权益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同志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一文中指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进一步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可见,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目标。围绕这一要求,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应紧随时代发展形势,强化和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从而保障公众权益,营造和谐氛围。
一是各级政府应借助电子政务,不断强化公共安全管理,保障公众基本权益。
公共安全问题是涉及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性问题,是公众基本权益的底线。公共安全的管理能力,是政党执政水平、政府管理服务水平的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对电子政务支撑和服务公共安全管理提出了要求。对于公共安全的管理和应对,电子政务在全面采集信息、及时发布预警和动态信息、加强监督管理、支撑领导决策等诸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理应成为各级政府应对公共安全问题的有力支撑。
二是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管理机制,逐步提升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近年来,互联网络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形成了新型网络虚拟社会形态。虚拟网络社会已经成为了公众舆论的主要阵地之一,与传统舆论形式相比,网络公共舆论具有突发性、互动性、放大性、燃点低、触点多、传播快、影响大等新特点。如果没有很好引导网络舆论,很容易产生异化行为,其后果可能是抗争政治的激进化,甚至出现大规模群体性事件,进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治理面临的共同议题。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2011年2月,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把虚拟社会的管理创新纳入社会管理创新体系,把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管理统筹协调起来。
如何强化对虚拟社会的管理创新,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目前,党中央、国务院认为加强虚拟社会管理,必须扩大参与群体,优化参与过程,创新参与方法。各级政府应正视虚拟网络社会,不能视其为洪水猛兽,应转变观念,树立网络应急管理意识,应建立健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急管理体制,提升网络问政能力,建立和完善网络新闻发言人和网评员制度。
上述强化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的措施中,网络问政是政府应对虚拟网络社会的一个多元、参与、互动的治理模式。网络问政水平的提升,不仅有助于政府迅速了解民意并对民意适时做出反应,也有助于公民利益诉求的实现,从而提高公民的满意度和政府治理的合法性基础。而若要更好地推动网络问政,则应构建公民自主表达与自我约束的参与之道,构建政府公开、透明、包容的公共管制之道,构建政府机构、公共人物、网络社会和网民平等交流互动之道,引导理性的网络社会文化。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求下的电子政务发展,需深入开展政府自身建设、完善政府服务体系
政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主体,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各级政府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不断强化自身建设,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和服务能力,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职能。
首先,各级政府应深化政务公开,打造公开透明型政府。政务公开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的重要切入点,是各级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中办发[2011]22号),文件进一步重申了深化政务公开的重要性,明确了公开的总体要求,并明确指出了各级政府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文件指出,各级政府应“大力推进决策公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都要向社会公开,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大行政审批公开力度”,尤其要“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完善配套管理制度;主动、及时、准确公开财政预算决算、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各级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部门预算和决算,以及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等方面的预算和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公开的内容要详细全面,逐步细化到‘项’级科目”。基于上述要求,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应围绕深入开展政务公开的基础要求,深入梳理政务公开目录体系,建立健全公开保障机制,畅通公开渠道,做到及时、全面、有效的公开。
其次,各级政府应加强基层服务,打造全面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而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尤以基层政府的压力和工作量最大。
胡锦涛总书记在《创新社会管理的讲话》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切实夯实基层服务的基础、提升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关于开展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11〕99号),明确指出了各级基层政府要充分重视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推动政务公开和基层服务。文件明确提出了工作目标,“在全国选择100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用一年左右时间,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充分利用平台全面、准确发布政府信息公开事项,实时、规范办理主要行政职权和便民服务事项,并实现电子监察全覆盖,为在全国全面推行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求下的电子政务发展,需不断完善保障机制、形成共建共管的格局
胡锦涛总书记在《创新社会管理的讲话》指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明确指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以及人民团体、群众的参与,共建一个群策群力的建设格局。
各级政府在利用电子政务手段社会管理的过程中,也应积极引导各方力量,共同推进电子政务发展。首先,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应统一发展目标、规范建设标准,按照集约化模式推进建设;其次,在电子政务的应用方面,各部门应建立共享、保障机制,加大政务资源在部门间的公开共享,确保资源的实时更新维护,提升电子政务在面向社会公众、企业以及政府等用户的服务水平;第三,应广泛借助社会资源和力量,尤其要加强对社会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团里的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充分发挥其贴近用户需求的优势,提升电子政务服务公众民生需求和企业办事服务需求的能力。
第二节 新技术新应用对政府网站的推动趋势
2011-12-02
当前,泛在、融合、高效的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蓬勃发展,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战略新兴产业是国家未来重点扶持的对象,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被确立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被重点推进。《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 32号)中明确了七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其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特别是在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中的应用,无疑将大大提升政府对数据和资源的整合能力,为社会提供更丰富、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服务。
一、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政务资源的利用率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互联网系统与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如:存储资源、计算机能量消耗和硬件的建设和维护成本不断提高,数据中心空间日益匮乏等。在这种背景下,云计算技术应运而生,受到广大用户的关注。“云平台”、“云服务”、“云安全”、“云数据”等词汇不断浮现在我们耳边,IT甚至其他行业浩浩荡荡的开入了“云时代”。
(一)云计算技术的总体发展情况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商业计算模型。云计算最基本的概念,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由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软件服务。其核心理念就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通过不断提高“云”的处理能力,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进而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负担,最终使用户终端简化成一个单纯的输入输出设备,并能按需获取“云”的计算服务。总的来说,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云计算的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把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部分。国家发改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在多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如,北京的“祥云工程”、上海的“云海计划”、深圳的“鲲云计划”、无锡的“云计算中心”、广州的“天云计划”等云计算工程,都在紧锣密鼓进行当中。
云计算主要通过IaaS、PaaS、SaaS等三种服务模式提供服务,具有资源整合、降低成本、按需服务和数据共享等特点。其中,“IaaS”是指给用户提供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网络和其它基本的资源租用,用户能够部署和运行任意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PaaS”是指给用户提供的是开发语言和工具创建的应用程序开发环境,可自动部署到云计算基础设施之上。“SaaS”是指给用户提供运行在云计算基础设施上的应用程序,可以在各种用户端设备上通过浏览器等用户端界面访问。在云计算模式下,“云端”整合了大量的计算机资源,构成了一个丰富的“资源池”,用户端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定制个性化服务,只需具有基本的用户端设备,即可实现对存储在“云端”的资源进行管理,由此可以大大降低用户的成本,并且提高了数据资源的共享程度。
云计算是继个人电脑和互联网之后的重大革新,代表下一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必将促进信息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变革,也将大大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二)云计算技术在政府网站中的应用
在政府网站群整合中,采用云计算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网络和计算机资源的整合、政务信息和服务的互联互通、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有助于提高服务响应、工作效率和灵活性,并能有效降低潜在的安全风险。
一是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降低成本。当前,一个地区内政府门户网站、相关部门网站“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普遍,机房、网络、服务器、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等资源重复建设,利用率较低,浪费比较严重。采用云计算模式,可以由牵头部门对网络及软硬件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集约化”建设模式,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
二是加强政务信息和服务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随着网站内容和在线服务的不断丰富,传统模式下的信息和服务资源整合难度也越来越大,各站点之间信息内容结构标准、实现方式和管理形式都不统一,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共享,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但在云计算模式下,可以方便实现对信息和服务的统一管理和应用共享,提高网站服务能力,为用户提供丰富、实用的在线服务。
三是提升政府审批的工作效率。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大大提升政府审批的工作效率,政府部门或下级机构需要建设或优化升级政府网站时,只需向云平台提出申请,明确对各类资源的使用需求,即可快速实现基础平台的搭建,启动后续的内容建设,省去了立项、审批、招投标等大量的环节,提升行政工作效率。
四是降低网络、系统、数据等潜在安全风险。当前,政府网站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部分网站安全意识不够、措施不到位,埋下了安全隐患。在云计算模式下,网络、系统、信息和数据等安全由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负责,安全意识、工具手段和管理水平都会大大改善,势必会提升政府网站的安全防御能力,降低潜在的安全风险。
二、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助于提高数据和信息资源整合程度
(一)智慧城市的总体发展情况
随着全球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轮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工作正酝酿着重大变革和新的突破,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的又一次突破。关于智慧城市的定义,一般认为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它以一种更为智慧的方法通过信息技术改变政府、企业和公众相互交互的方式,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建设智慧城市,是应对城市化发展新挑战,抢抓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机遇,加快向信息社会转型的重要途径。目前,云计算、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正在引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也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发展。并且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发展将全面进入功能开发新阶段,将面临着城市管理、民生改善、环境资源等方面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当前,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认识到了“智慧城市”的前瞻性、超前性,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战略举措。如,美国的奥巴马政府将“智慧地球”作为保持和重夺国家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新加坡启动了“智慧国2015计划”,期望通过该计划来提升新加坡在未来10年中的竞争实力和创新能力,利用无处不在的信息通信技术将新加坡打造成一个智慧的国家、一个全球化的城市。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也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北京、上海、深圳、无锡、佛山等城市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将“智慧城市”列入“十二五”规划。这些城市渐次推出相关规划、行动计划和工程项目,形成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第一梯队。如,上海市政府于2011年9月正式发布了《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明确要用三年的时间,把上海建设成为一座智能化、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智慧城市”。无锡市政府积极响应温总理建设“感知中国”中心的号召,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物联网在无锡的广泛深入运用,正是无锡打造“智慧城市”的具体实践。深圳市政府从科技、人文、生态三个方面打造新时期的“智慧城市”,并以此作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突破口,陆续出台了《深圳互联网产业振兴发展规划》、《深圳互联网产业振兴发展政策》等一系列措施,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应用。
总体来看,智慧城市是以更广泛的采集、更直接的感知、更海量的数据、更丰富的关联、更快速的响应、更准确的决策为主要特征,以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资源综合应用为主要手段,以智慧技术、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完善、高效、智慧的服务是智慧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智慧的服务涵盖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保、智慧交通、智慧社区以及这些行业之间的跨行业应用等方面,智慧城市把各种需求聚集、协同和整合在一起,服务于每个百姓、家庭和企业。
(二)智慧城市在政府网站中的应用
智慧城市把分散的、各自为政的信息化系统以及物联网系统整合起来,提升为一个具有较好协同能力和调控能力的有机整体,是传统城市信息化的升华和飞跃。将智慧城市与电子政务、政府网站相结合,势必会推动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高度整合信息和服务资源,打破部门界限,围绕民生和企业需求,向社会提供更优质、全方位的管理和服务。
一是促进政府网站向“智慧”的门户转变。政府网站作为政府面向社会公众和企业提供各类服务的“门户”,承担着连接政府与社会公众、企业的“桥梁”作用,在各级政府积极打造智慧城市的背景下,也需转变建设思路,将“智慧”的门户作为政府网站新的目标,为社会公众和企业提供智慧的服务。
二是提高政府信息和服务资源的整合程度。政府网站的信息和服务资源来自于各个业务部门,目前虽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信息和服务资源,但“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现象比较普遍,这些资源孤立的分散在各个不同的业务部门,甚至是不同的业务处室,整合度较低。智慧城市的建设,必将推动各行业、各部门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部门内、行业内甚至跨行业信息资源的整合程度。
三是提升政府网站面向民生和企业的服务能力。智慧城市对各行业、各部门信息和服务资源的高度整合,为政府网站提升服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智慧的教育、医疗、交通、社保、就业等民生服务,智慧的商务、贸易、经营纳税等企业服务,以及智慧的管理、辅助决策等公共服务,都可以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提供给社会公众、企业和政府用户,全面提升政府网站的服务能力。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扩大服务群体,提高用户体验
(一)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总体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在移动的过程中接入互联网,获取信息,处理事物。在这种强烈需求的推动下,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正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并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用户群体规模迅速扩大。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移动用户数量已突破50亿,并且以每日新增200万的速度增长,并且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将使用移动设备上网。根据CNNIC发布的第23至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网民规模和手机网民规模迅速增长。从2008年12月到201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从2.98亿增长至4.85亿,涨幅达62.8%;手机网民规模从1.17亿增长至3.18亿,涨幅达171.9%;并且手机网民占总网民规模的比重也在逐年提升,从2008年12月的39.3%增长至2011年6月的65.6%。甚至有专家预言,由于移动终端数远多于上网的计算机数,因此移动互联网数超过上网PC数仅仅是时间的问题。
二是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覆盖面越来越广,依赖性逐渐增强。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势不可挡,带动网络和服务向空间、时间延伸,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短信、资讯、下载、游戏、视频、应用、位置服务、在线互动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和工作方式,推动着移动互联网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手机网民平均每天手机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规模比例超过了80%,上网活动涵盖新闻、沟通、搜索、下载、阅读、社区、邮件、游戏、音乐、视频等,并不断呈现高依赖性的趋势。
当越来越多的手机上网用户长时间处于在线状态,保持相当的活跃度,并且随时、随地登录互联网获取网络信息和服务正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时,如何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各种普遍化、个性化、人性化的应用服务,将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重点。
(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政府网站中的应用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两者的融合不断深入,移动互联网业务从最初简单的文本浏览、图铃下载等发展到搜索服务、位置服务、邮件服务等深度融合的形式。将移动互联网应用于政府网站,可大大提升政府网站使用的便捷性、实用性和用户体验,并体现出“网络接入更便捷、移动终端更多样、应用服务更丰富、用户体验更人性”的趋势。
一是网站的接入更便捷。移动互联网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其“无所不在”的网络,用户不管是在家里、办公室,还是在车上、室外,都可以通过GSM、GPRS、WAP、HSCSD、WPAN以及3G等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登录政府网站,查询政务信息,获取政务服务,便捷性很高。特别是3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以及TD-LTE的逐渐应用,移动网络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大幅提升,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文本、多媒体等多种形式,为广大的政府网站用户提供了更好、更快、更便捷的网络支撑。
二是网站的终端更多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终端多样化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传统互联网的终端仅局限于计算机,而移动互联网的终端除手机之外,还正在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电子阅读器、蜂窝电话、移动视频设备、家庭娱乐设备、游戏机等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的便携式终端扩展,用户选择面更广,而且这些便携式移动终端使用起来更加轻便、方便。
三是网站的服务更丰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风靡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务应用和服务正逐渐转移到移动互联网,收到广大网民的热捧。服务内容除了传统的政府信息、搜索、表格及资料下载、查询、互动、邮件等,还有大量基于位置的服务,如政府机构查询、周边设施查询、移动导航等。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10月底,苹果App store中的活动移动应用数量已达60万个,Android Market中的活跃移动应用数量约为50万,微软Windows Marketplace和中国移动Mobile Market中的应用数量达到3万个。
四是用户的体验更人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已经逐渐成为终端和应用的至高追求,人性化的用户体验已成为提高用户认知度、使用度和满意度的重要指标。目前,很多基于传统PC的政务应用和服务逐渐转移到移动互联网中,移动互联网在用户听、说、读、写和感知等用户体验方面都拥有传统PC无法比拟的优势,受到全球用户的青睐。统计显示,移动应用市场2011年的应用下载量将达到177亿次,预测2015年应用程序下载量将达到980亿次。
移动互联网凭借其网络接入的便捷性、移动终端的多样性、服务内容的丰富性和用户体验的人性化等特点,不仅影响着公众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并且还不断推动着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创新。移动互联网在电子政务、政府网站中应用的不断深化,能大大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在线服务的实用性和政民互动的便捷性,推动政府网站依法服务、普遍服务、公平服务和优质服务,提高社会公众对政府网站的认知、使用和满意程度。
(三)典型案例
北京、厦门、佛山、禅城等政府纷纷在政府门户网站上推出了基于Symbian、WindowsMobile、Android、iPhone等系统的移动客户端,提供了多项热点服务,实用性较高。如,北京市政府网站移动客户端提供的“医院查询”服务,可使用户随时随地查询到全市1879家定点医疗机构的名称、地址、医院类别、医院等级等信息;“房地产交易”服务可以实现新建商品房信息与楼盘表查询、合同网上签约信息查询和每日交易量查询。

佛山禅城区政府网站开通了基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掌上禅城”,为市民提供了物价公示、粮情动态、人事招录、安居房工程及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停水停电公示、行政服务大厅排队实时等候情况、部门电话、网络问政等服务,为企业提供了项目批前公示、科技项目申报、国土出让公告和土地交易情况、采购公告、中标公告、废标公告等,大大方便了市民的生活工作和企业的生产经营。

2011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正式亮相苹果平板电脑Ipad。由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推出的“中国国新办”应用程序已经在苹果软件商店(AppStore)上线,境内外网民反响热烈。“中国国新办”应用程序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政府白皮书电子书,目前提供从2005年至2010年的25本白皮书的电子版。白皮书采用Ipad电子书格式,中英文双语,支持文字、图片、图表,阅读体验好。二是新闻发布会视频,目前提供从2009年至2011年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十几场新闻发布会的视频资料,既可以点播观看,也可搜索、收藏特定的视频资料。三是国家形象宣传片视频,提供“人物篇”和“角度篇”两个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英文旁白,中文字幕,方便国内外观众观看。

据了解,国务院新闻办是第一家在IPad上亮相的中国政府部门。自上线以来,“中国国新办”程序连续多日排在苹果软件商店(中国)“畅销榜首”近期下载量最多的程序前15名,在新闻类程序下载排名居首位,受到国内外用户的广泛好评。“中国国新办”应用程序上线仅三天,即收到苹果用户的40份评价,其中80%以上的用户给予了五星满分评价,并普遍赞赏政府发布这一应用程序。
四、Web2.0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政府提高对社会舆论的引导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公众对于信息需求除了有需求量上的增长外,对于信息需求的个性化程度也在逐渐提高。在此背景下,Web2.0应运而生。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在Web1.0时代,网站将信息和服务传递给用户,信息传递的单向性比较明显。到了21世纪,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以博客、微博、维基为代表的网络应用,使用户的参与性不断增强,用户不再是信息的接收者和使用者,更是信息创建者和传播者。Web2.0技术的合理应用,必将大大提升政府网站信息发布的及时性、用户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以及网站内容的实用性,加强政府对虚拟社会环境下的舆论引导能力。
(一)Web2.0技术的主要形式与基本理念
Web2.0的主要技术包括Blog(博客)、Microblog(微博)、Tag(标签)、Rss(聚合)、Wiki(百科)、SNS(社交网络)等,它以“用户参与”为核心理念,强调的是用户体验和集体参与。与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相比,Web2.0在个性化、交互性等方面大大提升。
Web2.0的主要技术形式:一是Blog(博客)和Microblog(微博)。这是一种新的网络信息发布方式,用户可在开放的公共平台上开通自己的Blog或Microblog,随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可方便与他人进行交互,用户从传统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创建者。二是Wiki(百科)。Wiki最大的特点是开放性,它模糊了创建者和信息使用者之间的界线,每个用户不仅仅是内容的使用者,同时也是内容的制造者,任何人均可在其中添加、编辑内容,对共同关注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三是Tag(标签)。Tag(标签)是一种更为灵活的信息分类方式,用户可以为每篇信息添加一个或多个通俗易懂的标签,并且由此和其他信息产生更多的关联,用户在阅读某一条信息时,可以通过标签直接跳转到相关的信息。四是RSS(聚合)。RSS是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的技术。最初源自浏览器“新闻频道”的技术,现在通常被用于新闻和其他按顺序排列的网站。
Web2.0的基本理念:一是用户参与内容提供。与Web1.0网站单向信息发布的模式不同,Web2.0网站的内容通常是用户发布的,使得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二是注重交互性。不仅实现了用户之间的交互,而且实现了不同信息资源之间的交互,还实现了不同网站之间信息的交互。三是注重用户体验。在传统模式下,都是以信息为中心;而在Web2.0模式下,都是信息与服务围绕着用户,用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可以通过Web2.0技术来实现。
总体来看,Web2.0的典型技术只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它本身不是Wb2.0的核心,重要的在于Web2.0技术体现了具有Web2.0理念的应用模式。因此,与其说Web2.0是技术的创新,不如说是应用理念的革命。
(二)Web2.0技术在政府网站建设中的应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各级政府网站都积累了丰富的信息和服务资源,但更多的是政府主动发布信息,用户被动接受信息,缺乏政府和用户之间的互动,并且日益庞大的数据量正不断增大用户获取信息的难度。若能将Web2.0技术和理念应用于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组织中,势必会大大增强政府和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并且提升政府网站信息资源获取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一是利用Blog和Microblog技术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由于Blog和Microblog的开放性、互动性和移动性等特点,使社会公众可方便实现与政府的交互。对于政府发布的信息,用户可方便进行点评、留言、转发。特别是政务微博的应用,用户可对收到的信息可以进行转发,该用户的所有关注者都可以看到这条消息。这种转发功能使信息在关注群体中迅速扩张,传播速度呈现几何增长,使信息赢得更多关注,便于政府在虚拟网络社会中对舆论进行引导。
二是利用Wiki技术加强网站社会公众参与网站内容的提供和编辑。在政府网站建设中,“内容苦涩难懂、更新不及时、内容不准确、服务不实用”等现象比较普遍,导致了网站内容与实际不符,影响了用户实际办事。若将Wiki技术应用到政府网站中,可让用户结合个人实际办事经验,参与到办事指南、办事机构、办理过程、常见问题等信息的创建和维护,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降低“网站内容不准确、不实用”的问题,提升网站内容的实用性。
三是利用 Tag技术建立通俗、易懂的政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当前我国各级政府网站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信息和服务资源,但是这些信息和服务资源往往按照部门、政务主题、题材等方式进行分类,并且有些信息和服务标题比较苦涩难懂,普通用户难以理解。若将Tag技术应用于政府网站,对每项信息和服务都用通俗易懂、口语化的词打上“标签”,则不仅便于用户查找,而且便于将很多相关的信息和服务资源通过“标签”关联起来。
四是利用 RSS技术为网站用户提供个性化订阅服务。当前,政府网站上的信息数量非常庞大,用户登录政府网站后,需要在很多信息中查阅自己需要的信息,查找起来难度较大。将RSS技术应用于政府网站,可以改变网站用户被动的信息阅读方式。网站用户在访问政府网站后,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订阅相应的内容,政府网站就可以按用户的需求向用户推送具有针对性的信息。用户并不需要专门登录政府网站,就可以看到自己订阅的内容,让公众体验到个性化的服务。
(三)典型案例
近年来,在我国政府管理和服务中,Web2.0技术应用发展迅速,并取得实效。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2400余个政务微博,“微博问政”已渐成政府信息公开新趋势。如,广东公安部门借助微博发布信息、提供服务,获取线索、调查取证,发布案件进展,提高办案效率,已成信息公开的便捷平台和网络协助办案的重要工具。广东公安厅的微博自开通以来,粉丝数量已超过440万,在开展网络问政、警民互动、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江苏省宿迁市政府开通“绿都博客”,是全国首个在政府网站开通的官方博客,包含政务之声、新闻发言人、大学生村官、市民博客、学校交流园等内容,受到网民的热烈关注和积极参与。
2008年底开始,宿迁市政府连续多年依托“绿都博客”开展处级以上干部述职述廉工作,创新领导干部考核方式,受到网民好评。宿迁市政府“绿都博客”的建设,拉近了领导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在网络空间搭建起了政民互动的连心桥,起到了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切实功效。
北京市政府网站开通“公共服务中心”,将每项服务都打上“标签”,便于用户在查看某项服务时,随时跳转到与该主题相关的内容。如,“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查询服务,包括“医疗保险、医疗机构、零售药店”三个标签,用户在查看该项服务时,可随时查看与“医疗保险”、“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相关的内容,非常方便。


五、信息无障碍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政府服务弱势群体的能力
当前,我国正处在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这就需要重视服务的公平、公正、均等化,需要兼顾发展能力强群体与发展能力弱群体的利益,兼顾不同行业群体之间的利益,这就需要积极开展信息无障碍建设。对于信息无障碍,由信息产业部颁发的标准《信息无障碍-身体机能差异人群-网站设计无障碍技术要求》(YD/T 1761-2008)的定义是:无论健全人还是残疾人、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能够从信息技术中获益,任何人都能平等地、方便地、无障碍地获取、使用信息。
(一)信息无障碍化的必要性
开展信息无障碍建设,是广大残障人士获取政府信息的需要。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我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其中以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人数为多。长期以来,残疾残障人士在生活、学习、工作方面均不能享受与正常人同等机会或待遇,在互联网应用不断深化的当前,其同样面临着享受、获取服务的各种不便。基于政府网站,开展信息无障碍建设,是广大残疾人获取政府信息和服务的实际需要。
开展信息无障碍建设,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明确要求。国家高度重视信息无障碍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2001年-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办发[2008]7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残联等部门和单位《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19号)等文件,以及《信息无障碍-身体机能差异人群-网站设计无障碍技术要求》(YD/T 1761-2008)和《信息无障碍-身体机能差异人群-网站设计无障碍评级测试方法》(YD/T 1822-2008)等标准,对信息无障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技术标准。
开展信息无障碍建设,是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需要。在发达国家,信息无障碍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引起人们的关注。在2003年至2005年举办的信息社会世界高峰会议上提出的《行动计划》里,更是将“信息无障碍”放在了国家通信战略、信息通信技术设备和服务中的重要地位,很多国家都出台了信息无障碍的相关法律,如美国1990年颁布的《美国残疾人康复法案》开创了全球信息无障碍立法工作的先河,1998年西班牙和瑞典分别出台了《计算机无障碍法规》和《计算机无障碍指南》,2003年荷兰制定了《网络无障碍法规》,2004年瑞士制定了《政府及公用事业部网络无障碍法规》,2004日本年出台了由政府与工业界合作制定的《日本工业协会标准》中有相关规定,对残疾人无障碍获取信息提供了法律保障。开展信息无障碍建设,是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需要。
(二)信息无障碍在政府网站中的应用
政府网站作为连接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重要桥梁,其信息无障碍程度直接影响了残障人士获取政府信息和服务的便捷程度。当前,国际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开展政府网站信息无障碍建设,并体现出“更具可感知性、操作性、理解性和兼容性”的特点和趋势,提高了残障人群感知、操作和理解政府网站内容以及对辅助工具兼容的能力。
一是网站更具可感知性。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第一,为非文本内容提供替代文本。目的确保所有非文本内容可用文本形式展现,电子文本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上或者它们中的任何组合方式上被感知。第二,为多媒体信息提供同步替代文本。目的是帮助获取信息有障碍人士了解多媒体信息的内容。第三,信息和结构与表现相分离。目的是确保全部信息能以一种所有用户都能感知的方式来传递。如果所有的信息都能够以一种可以由软件决定的格式来传递,那么它就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给用户。第四,前景信息和背景区分。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之间有足够的对比度,保证用户能够更加容易地区分前景信息和背景信息。
二是网站更具可操作性。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第一,所有功能都可通过键盘接口操作。如果所有的功能都能利用键盘来完成,那么它们就可以通过语音、鼠标以及很多模拟键盘输入的辅助技术来支持。第二,用户在阅读或与网页交互时控制时限。相对于大多数用户,残障人士需要更多的时间完成某项任务,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阅读并做出反应。第三,允许用户避开光敏性内容。有些人对光线过敏,可能会由于可视化内容的闪烁而导致疾病发作,因此要确保避免采用哪怕只看一两秒钟也很容易导致光过敏的闪烁。第四,提供帮助用户查找内容的机制。网页中应提供一些帮助用户查找内容的机制,引导他们在网页中浏览,或者从一个网页浏览到另一个网页,在于帮助用户发现他们所需要的内容并允许他们记录这些内容的位置。第五,帮助用户避免错误并在出现错误时纠正。残障人士由于在视觉、颜色感知方面的限制,更容易出现输入错误,并且他们还比较难觉察自己犯了错误。网页要尽量减少发生错误的数目,增加错误被检测出来的可能性并帮助用户了解应该如何纠错。
三是网站更具可理解性。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文本内容可读、可理解。目的是使文本内容能够被用户阅读,或者借助辅助技术阅读,对于理解文本内容所需要的信息,要保证其可用性。有些用户在理解书写的文字的时候非常困难,但当文本内容被大声朗读出来,或者当内容的关键部分被用视觉方式展现出来后,他们甚至可以理解其中很复杂的含义。第二,内容的布置与功能性可预测性。使网页内容的布置与功能性是可预测的,当用户在阅读一个页面时,能够根据前面的页面布置和功能,预测到其他页面的布置情况和功能性提供情况。
四是网站更具可兼容性。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兼容用户辅助工具。目的是持续目前及未来的用户的工具,特别是辅助技术之间的兼容性,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是保证创作的内容中不包含扰乱辅助技术的元素以及辅助技术不支持的元素,二是以辅助技术能够识别和交互的标准方式发布信息,内容上要遵循约定并兼容相关API,是辅助技术能够更容易地与新技术相结合。第二,确保内容是无障碍的或提供一个无障碍的选项。确保提供的内容是无障碍的,如果不能确保,则应提供一个无障碍的选项,确保信息获取无障碍。
(三)典型案例
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等政府门户网站,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网站、民政部门网站、残联等相关部门网站从“可感知性、可操作性、可理解性和兼容性”等方面进行了无障碍改造,为残疾人无障碍获取网上信息提供了方便。
如,深圳市政府网站建设了“无障碍浏览”版本,提供了“纯文本模式浏览、页面放大、页面缩小、文字放大、文字缩小、高对比度、辅助线、文本提示、使用帮助”,以及“拼音、标记”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残障人士获取政府信息和服务的便捷程度。
第三节 领先国家和地区政府网站的探索实践
2011-12-02
通过研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际领先的政府网站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网站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都遵循的一个共同的原则,即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实用性为原则,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这些国家和地区积极探索政府网站的服务模式,促进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政府资源不断开发、服务主体不断扩展、服务内容不断优化,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取得了良好实效,同时也引导了国际政府网站建设发展的趋势。
一、积极探索服务模式创新,推动服务理念不断升华
国际电子政务领先国家的大量实践证明,推行Government2.0(以下简称Gov2.0)是政府管理与服务模式的重要创新。Gov2.0提供了一种政府和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全新模式,是技术进步影响人类行为模式的具体体现。在 Gov2.0模式之中,政府扮演的角色是召集者和使能者,勿需亲力亲为。
澳大利亚Government2.0计划:2009年6月,澳大利亚政府在决定建设开放政府的最初行动中就制定了促进开放政府建设的体系目标,陆续颁布了多项战略法规,设置了“Government2.0特别工作组”,并于2009年11月向政府提交了Gov2.0特别工作组报告。特别工作组在报告中指出了Government2.0的两个关键要素:一是通过改变公共政策,创造一种开放和透明的文化,使政府愿意和公民互动,愿意倾听公民的声音;二是将大量的、非敏感的部门信息公开,使其成为国家信息资源。
美国开放政府计划(Open Government initiative):2009年12月8日,奥巴马政府要求联邦政府的各部门在2010年4月8日前提交开放政府的实施计划,并列出了开放政府计划的三个要素:一是透明化,要求政府部门公开相应信息,保证社会公众查看政府部门的工作和成绩,并提供解释说明;二是参与性,促进公众参与重要问题,提供更加有效和廉价的政府服务;三是协作性,通过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及个人协作,政府与社会工作可以共享信息和理念,利用公众的智慧发现解决问题的创新策略。
英国政府数据共享计划(Open Data initiative):2010年6月14日, 英国政府数据共享计划组向英国政府内阁提交的建议中指出,数据共享计划是包括转变领导观念、创造政策环境、制订技术标准、建立持续更新机制在内的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应确保开放的信息和数据有用、好用,而且方便共享,并采用开放标准。
从各国推出的Gov2.0计划可以看出,政府强力推动、创造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交互条件、开放访问公共部门信息(Public Sector Information,PSI)是Gov2.0的三个支柱,如下图所示。

(一)政府强力推动是实施Gov2.0的核心支柱
Gov2.0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平台化的思想,鼓励公众参与并与公众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其本质是思想和文化的创新,所受到的挑战远远大于政策变革和应用新技术所带来的挑战。
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强力的领导来推动这种转变,以促进政府机关以及公共机构运作模式的改变。例如,澳大利亚政府十分重视Gov2.0计划,陆续颁布了多项战略法规,并成立了Government2.0特别工作组;美国开放政府计划则是奥巴马政府极力主张并积极运作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英国政府数据共享计划更是把政府的领导力量放在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一是强调政府必须首先转变观念,承认并尊重公众拥有的“数据权”;二是对数据持有者可能的抵触甚至阻挠要有充份估计,并准备相应对策,包括思想教育、舆论谴责乃至法庭审判;三是对各级政府机构(包括公共服务运营机构)向企业和公众开放信息和数据要制订明确指标并定期考核测评。
(二)基于Web2.0技术扩展信息发布渠道,创造与公众进行交互的条件
Web2.0促进了各种联通和合作。社交网站如Facebook、Meetup等便利了人们的交流;维基百科等改善了收索引擎的服务质量;博客、微博等可以使任何人都能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说,Web2.0技术影响着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推动政府向更加开放、更加协作的模式变革。
拓展政务信息发布渠道,确保社会第一时间听到政府的声音。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海量信息产生。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以及SNS网络、微博等的产生又极大的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因此,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能够充分应用新兴信息技术和工具,推动政务信息在爆炸式发展的信息浪潮之中搏得一席之地,使权威的、准确的政务信息及时的在社会公众面前出现,确保信息传播的第一时间具有政府的声音。
在政民之间建立快速沟通的渠道,推动互动参与的便利性和即时性大幅提升。博客、微博、SNS等无疑是当前互联网用户的宠儿,通过这些渠道开展互动交流活动,不仅技术简单,而且活动的发起与参与也极其便利。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政要通过新兴技术推广政见,与选民互动,其在互动参与的便利性和即时性等方面的优势体现的十分明显。
例如,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得到广泛应用的政务微博,许多政治人物都已经将Twitter(Micro Blog的一个网站)作为推广政见的工具。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过程中将Twitter作为和选民进行交流互动的工具,依靠Twitter赢得更多选民的支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使用“皇家Twitter”账号,向追随者发布皇室活动和宣布的声明等消息,以杜绝歪曲信息;一些政府部门也将Twitter作为与民众及时沟通的工具。

(三)开放访问公共部门信息(PSI),促进公共参与服务
公众只有更多的了解公共部门信息(Public Sector Information,PSI)才能积极的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电子政务领先国家积极应用新技术服务于政府机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事务管理等业务上,提出了“政府即平台”的服务理念,在应用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积极的进展,在提高政府效率与效能的同时,向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政府即平台”即由政府构建平台,并将政府的角色定位为平台搭建者和信息提供者,创造一个可以让公众自由接入的信息共享平台,并将政府所掌握数据资源面向公众开放,将基础数据与公众共享。例如,澳大利亚政府通过Government2.0计划,努力创造一种开放和透明的文化,加强大量的、非敏感信息的公开,并不断推动国民和政府在社会管理服务中的交流。此外,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也开设了国家级数据平台——Data.gov,促进本国政务数据资源的开放和共享。
美国政府于2009年5月21日宣布实施“开放政府计划”(Open Government Initiative),这项计划提出利用整体、开放的网络平台,公开政府信息、工作程序和决策过程,以鼓励公众交流和评估,增进政府信息的可及性,强化政府责任,提高政府效率,增进与企业及各级政府间的合作,推动政府管理向开放、协同、合作迈进。美国“开放政府计划”中始终贯穿着使政府成为平台,向公众开放信息和数据,通过社会协作、共创更高价值的理念。

二、推动政府资源与社会共享,引导政府与社会“共创服务”
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际电子政务领先国家打破“网站服务由政府单向提供”的观念,充分整合内部数据资源,基于政府所管理的庞大数据资源库建立平台,积极推动政府资源与社会共享。这些国家开通各自的Data.gov以来,不仅向公众和企业提供其掌握的数据和信息,同时充分调动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的智慧、知识和能力,将数据和信息转化成为公众自己觉得有用的服务,受到了全球网民的热捧。Data.gov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更加容易查找政府数据:尽管许多公共机构已经在其网站和刊物上共享公开的数据和统计资料,但社会公众和研究人员并非总能轻易找到它们,Data.gov试图通过简单易用的数据目录为访问这些数据提供方便。
二是促进政务应用程序开发:政府数据目前多以非计算机可读的格式公布,Data.gov寻求逐步以计算机可读格式提供更多的政府数据,以便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可以利用它们开发创新的应用程序和服务。开发人员还可以在Data.gov应用程序展示页面上上传他们的应用程序,与更多的受众分享。
三是通过政府数据创造价值:Data.gov中大量的数据被社会公众、企业、研究人员查找、下载、使用后,可都通过这些数据创造更大的价值。此外,当Data.gov中的政府数据与移动App有机融合后,将会给更多的用户带来方便。
(一)推动建立国家级数据平台,促进政府信息开放透明
美国、英国、新加坡等电子政务领先国家转变观念,积极创造一种开放、透明的文化,充分整合内部数据资源,推出国家级数据平台Data.gov,使社会公众能够与政府共享数据资源,推动政府资源更加开放。
2009年5月,美国联邦政府开通了旗舰级项目——“一站式”政府数据下载网站Data.gov,只要不涉及隐私和国家安全的相关数据,均需全部在该网站公开发布。Data.gov不仅是为公众提供方便的信息获取途径,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让公众创建、分享信息的框架。作为奥巴马总统整个开放政府理念的先头兵,Data.gov提高了公众查找、下载、使用联邦政府数据的能力,Data.gov提供了对于各类联邦数据集的汇总描述,指导人们如何获取这些数据,也提供调整这些数据集的工具。Data.gov的上线意味着美国政府数据仓库的正式建立,标志着美国政府信息进一步公开与透明。
此外,新加坡、英国等国家也推出了各自的Data.gov。如,Data.gov.sg是新加坡首个访问政府公开数据的一站式门户网站,用户能够访问和下载由50多个公共机构提供的5000多个公开数据集,用于研究或者创建新的应用程序,同时用户还可以搜索使用官方数据创建的应用程序。


2010年1月,英国政府启动数据共享计划(Open Data initiative),并同时推出Data.gov.uk平台,开放各类数据资源供公众查阅,Data.gov.uk是一个供组织或政府上传数据的网络平台,在开通伊始就汇集了近3000套数据集可供相关的软件开发商和公众用于自行开发服务。

(二)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新成果,促进政务应用程序开发
美国、新加坡、英国等电子政务领先国家不仅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源搭建数据平台,开放各类数据资源供公众查阅,同时,为方便公众及时、便捷的获取政府信息和服务,这些国家紧紧抓住移动技术快速发展的契机,针对IOS、Android等不同手机操作系统开发移动应用。例如,美国政府网站针对手机用户推出了手机应用平台(Apps.usa.gov),为用户提供上千手机应用(Mobile Apps),联邦政府对其的定位是“一个一站式的云服务来源”,包括各类软件和应用:商业应用,云服务,生产力应用,以及社会性媒体软件。Apps.usa.gov平台不仅降低了政府提供服务的成本,还为政府各部门注入活力和创新。此外,在Apps.usa.gov上的基于云的软件被集中存储和运行,还可以在不同的设备上被使用。
新加坡、英国等国家也基于政府网站或data.gov推出政府App服务。例如英国在国家级数据平台Data.gov.uk上推出的手机应用,内容涵盖企业事务、社区住房、旅游休闲、防护安全、教育学习、健康医疗、交通出行等各个服务领域,受到广泛欢迎。其中网站提供的交通事故查询服务,通过GIS地图与交通部门提供的数据向用户展示城市交通伤害的地点,以及发生频率,提醒市民注意交通安全。


新加坡数据平台Data.gov.sg也提供了上千种手机应用,内容涵盖交通、求职、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其中,服务为新加坡市民提供了15个部门、50个公共组织的127000个职位,为市民就业、求职提供方便。同时,Data.gov.sg平台还分别针对ISO和Android两种手机操作系统提供了2个应用,方便不同的手机用户使用。

(三)鼓励社会参与创造服务,强调政府与社会协同提供服务
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际电子政务领先国家不仅搭建数据平台,向公众开放数据资源并提供政府应用,同时积极引入“用户创造价值”的观念,打破“网站服务由政府单向提供”的服务模式,倡导政府服务从“政府为你提供服务(Gov to You)”向“政府与你共创服务(Gov with You)”的方向转变。
这些国家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利用开放的政府数据平台,组织、协调、鼓励社会公众自由地开发各类创新应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在国家级数据共享平台上提供产品和服务,而政府的角色转化为这个公共平台的搭建者和管理者,从而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例如,美国联邦政府构建Data.gov的用意就是:政府机构不应该只是提供网站,而应该提供网络服务。这些服务实际上是政府的SDK(即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包)。政府可以利用这些API开发一些应用,但更有价值的是,这能让更多的社会中介机构和社会公众来开发创新的应用。
1.赋予公众对平台数据进行增值开发的权利
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都建立了本国的国家级数据共享平台,供社会公众查询和使用。例如,新加坡政府建立的国家级数据平台Data.gov.sg就为新加坡市民提供了数千种不同领域的数据应用,并面向社会公开。


Data.gov.sg数据平台的数据资源覆盖交通、旅游、环境等各类社会服务领域,社会组织和公众不仅享有对这些数据的浏览和查询的权利,同时也享有应用这些数据进行增值开发的权利。政府鼓励政府机构、社会群体以及个人应用数据这些数据资源开发应用并向社会提供服务。

例如,基于新加坡交通管理局提供的停车场信息以及停车场的收费信息等相关数据,开发出的Carpark@SG应用,可提供全新加坡的停车场位置以及收费标准;同时,用户也可以把自己在停车时掌握的Carpark@SG不具备的信息上传到应用之上,从而补充和完善Carpark@SG的数据。
2.为用户提供创意转化应用的服务平台
“共创服务”不仅包括用户自行开发并上传到Data.gov平台的应用,也包括不具备开发能力的用户所提出的富有创意的服务思路。例如,因英国政府推行数据共享计划(Open Data initiative)而开通的Data.gov.uk就是一个可供政府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上传数据资源的网络平台。

Data.gov.uk上不仅公开了由多个政府部门提供的数据,还可以由网站用户自行上传各类相关资源,在通过审核后正式对外发布,这些数据都可供政府、组织、个人等相关的软件开发者使用。同时英国政府也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使用Data.gov.uk平台提供的信息和数据开发服务和提供服务。
Data.gov.uk平台能够提供数据索引,按照发布信息的部门或者地区进行分类,并提供搜索功能。根据分类的关键词搜索,可以找到发布信息的相关部门和服务,并下载相关部门上传的附件。同时,Data.gov.uk鼓励公众使用政府数据创造服务,并上传到平台上与社会共享。Data.gov.uk平台不仅是一个服务共享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服务创意共享的平台,即使没有开发能力的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平台提供创新的思路,由政府寻找开发人员进行设计。


三、以服务为中心整合资源,优化与规范资源组织形式
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际领先的政府网站能够不断深化网站服务内容,充分体现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面整合行政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在提供行政办事服务的同时,也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大量的社会服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对用户需求进行细化分类的基础上,将各种相关服务资源归类到细化的用户需求之下,并以“打包”的方式提供给用户,淡化政府各部门之间,各层级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非政府组织之间的界限,使政府网站成为面向用户服务的统一窗口。
(一)全面整合行政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优化资源组织形式
通过对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际领先政府网站的研究发现,这些政府网站提供的服务内容相当广泛,覆盖工作、生活、学习各个方面,这些网站充分体现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各类信息和服务资源的整合,深化网站服务内容,为用户提供大量的信息和服务,内容涵盖教育、医疗、交通、就业、社保、住房、企业开办、经营纳税等领域,服务资源不仅包括政府部门提供的行政服务资源,还包括广大社会机构的公共服务资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这些政府网站以服务为中心组织服务资源,一方面整合政府部门内部资源,即横向整合政府各个组成部门的服务资源,纵向整合从国家到地方各个层级政府的服务资源;另一方面整合社会资源,即全面整合各类企业、非政府组织的服务资源。美国政府网站“Home Buying and Selling”服务中,服务主体不仅包括住房管理部门,还包括房屋中介机构、非政府组织机构等。这些服务主体的参与,大大提升了网站的服务水平。
服务类型
服务事项
服务主体
行政服务
购房相关法规
住房管理部门等
购房相关法规解读
住房管理部门等
购房办事指南
住房管理部门等
购房法律援助
住房管理部门等
FHA房屋贷款申请
住房管理部门等
老年人购房援助
住房管理部门等
……
公共服务
房屋购买力在线评估
房屋中介机构
买房、租房成本在线比较
房屋中介机构
购房咨询机构查询
非政府组织机构
代售房屋查询
非政府组织机构
如何免受“不良贷款”伤害
非政府组织机构
免受“不良贷款”伤害咨询服务机构查询
非政府组织机构
购买房屋保险咨询服务
非政府组织机构
房地产经纪人查询
房屋中介机构
房屋节能设计
房屋中介机构
房屋验收
房屋中介机构
购房常见问题
房屋中介机构
……
如,在教育方面,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网站一直把为用户提供周到的教育方面的信息和服务作为重点,不但为用户提供行政办事服务,而且大力整合社会资源,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社会服务,很好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内容涉及到各类用户,覆盖多种主题,使教师、学生、家长都能方便使用。特别是针对学生和家长用户,政府网站从整体上提供了从幼儿园、小学一直到高等教育的服务信息。在各个学习阶段,政府网站还提供了学生入学前、入学后到毕业升学各时间段的服务信息。

这些政府网站整合教育管理部门的资源,为用户提供了学校设立审查、学校名称变更审查、学校地址变更审查、学校管理者变更备案等服务;整合教育考试及相关管理部门的资源,为广大考生提供教师资格考试及其它资格与职称考试服务,如律师资格考试、会计资格考试等;整合财政等相关部门资源,为学生提供助学贷款服务;整合医疗等相关部门的资源,提供专门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建议。用户只要登陆到政府门户网站教育主题栏目,就可以获得所有与教育相关的政府服务,而不用分别登录到各个部门或者各个地方政府网站去办理和查看。

(二)统一服务要素及展现标准,规范提供服务内容
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领先政府网站服务内容不仅非常丰富,而且服务非常规范。网站上所提供的每项服务都规定了统一的服务要素,以及各项服务要素的展现标准。
1.全面汇集服务资源,为用户提供详实具体的服务
以英国政府网站“医疗查询”服务为例,如下图所示,在对各个医院进行介绍时,都是按照医院的地址、电话、类型、业务、基础设施、医师、医师预约、地图以及用户评价等规范化的要素展开,便于用户全面了解医院情况。
2.注重推行全国统一标准,方便用户阅览查询信息
美国、新加坡、英国等国家的政府网站在提供服务时注重全国统一标准的推行。如,网站在提供机构信息时,并非简单链接至各机构的主页,而是经过进一步的梳理、整合,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提供,方便用户查阅。以新加坡政府网站提供的学校信息为例,网站收集的所有学校信息都按照校长、副校长、公交服务、地铁信息、办学宗旨、学校类型等要素规范提供。

英国政府网站提供的学校概况信息服务,如下图所示。该网站整合了全国各类学校的信息,并按照统一规范面向公众提供,其所公开的学校概况信息包括了学校的地址、电话、校长信息、学校类型、学生年龄范围、招生性别、宗教信仰、学生数量、学生护理、特殊要求、扩展服务、16岁后教育、专业等各方面内容,用户可以对学校的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解,较好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对于不需要提供或者未能收集的信息,网站使用Not applicable或N/A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