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9高帮上脚图:校企合作内容和模式的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13:59

[职教园地]校企合作内容和模式的探讨(下)

2010-05-11 15:15:25 来源: 汽车维修与保养(北京)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汽车维修与保养5月11日报道  一、产教学研校企合作模式问题的提出

在校企模式探索方面,目前基本都局限于工学结合模式,如校办企业模式、企业命名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半工半读模式、顶岗实习模式等。这些合作模式就其功能来讲仅仅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企业的参与热情不是太高,学校老师也基本没有参与,所以没有解决职业教育的根本问题—老师“纸上谈兵”的问题和学生“学无所用”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职业教育面临的瓶颈问题,需要探索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产教学研结合模式。

在中国传统的办学模式下,学校和企业一直是不相往来的两个主体。近年来由于产业的蓬勃发展,学校和企业开始偶有来往,但大多停留在学校向企业推销学生的层面上,双方合作交流的意愿都不是很强,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合作内容。即使有的学校和企业很想合作,但也是苦于无“路”可走,而这个“路”就是校企合作模式之路。

二、校企合作模式的设计构思

学校和企业需要长期走动、需要互相沟通和交流,达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理想效果,所以需要修一条便于双方随时沟通的信息和需求的“高速公路”。这条“路”需要校企双方的当家人首先拿出勇气,敢于付出和探索,精心设计“合作之路”和“沟通之桥”的蓝图,然后还需要全体人员参与校企合作的“架桥”、“铺路”和“护路”工作。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有希望,中国的产业兴国才有美好的明天。

模式是一种科学思维和科学操作的方法:科学思维就是“路”的勘察和设计,就是找出校企合作的共赢点和设计可以让校企合作可以顺利进行的科学办法;科学操作就是“合作之路”的施工和“沟通之桥”的架设,也就是组织一套校企合作领导班子,使校企合作的设计蓝图得以顺利实施。而作为设计“合作之路”和“沟通之桥”的学校和企业的领导者首先要在设计层面上长远规划、大胆探索,然后从操作层面上保证校企合作制定的各种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校企合作从本质上来讲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事情,同时又需要双方投入人力和物力。在设计合作上,作为校方一定要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和技术改造方面给予支持;作为企业一定要在校方师资技术力量的整体提高、实训教学、课程规划、教学改革、学生就业等诸多方面给予帮助,只有这样,校企合作才不至于成为昙花一现。

笔者所在公司是专门研制生产各种教学设备和开发各种实训配套教材的企业。有大批对汽车维修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但为了解决产品实用性问题,如编写实训指导书等,也需要学校老师的参与合作,同样校方需要锻炼老师和改革课堂教学,所以和学校进行深层次的产教学研校企合作就会使双方都受益。在双方合作设计“沟通之路”和“合作之桥”的过程中,笔者和校方负责校企合作主管领导每学期在一起探讨如何从各个层面来保证校企合作顺利进行的所有问题。如在和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及广东省科贸技工学校的合作中,校企双方就提出了“八有八定”口号:“八有”口号是指有领导、有架构、有任务、有责任、有经费、有考核、有反馈、有激励;“八定”是定人选、定岗位、定职责、定目标、定时间、定制度、定内容。同时为了让校企合作双方切实得到校企合作带来的互惠双赢,利用各自的优势互相帮助对方,同时提出了“四个面向”,即面向企业降低成本,面向企业提高技术,面向学校培训师资,面向学校改革课程。


三、校企合作模式的执行

1.架设校企合作之“沟通之桥”

模式建设的科学思路解决了,还要解决模式的科学操作问题。在校企合作的模式建设上,首先确保“有领导”,校企合作领导层的首要目标和任务是架设通向双方的“桥梁” —人事架构建设。有领导和有架构是保证校企合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而要把校企合作架构建立起来,就必须让校企合作双方互相挂职并保证应有的待遇。笔者所在公共场所司和广东省科贸技工学校仅一墙之隔,地理优势让双方紧紧走到一起。在与该校的合作中,采用的办法就是公司和学校的上层、中层、下层都相互挂职。挂职的目的是让校企合作双方互相熟悉对方,了解双方的需求并能够及时沟通。从上层,公司总经理担任校方的教学副校长,学校的校长担任公司的副总经理。挂职就要肩负起应有的责任,所以校企上层不仅要领导好校企合作的参与人员,还要完成前面所述“八定”工作任务,每月开一次校企合作检讨会。从中层,公司的技术和生产经理和校方的教务和教研室负责人也互相挂职,如公司的技术部经理任校方的教务处副主任,校方的教务处主任任公司的技术部副经理,公司的技术开发骨干任对校方的教研室副主任,校方的教研室主任担任公司的技术骨干助手。从下层,校方的任课老师和公司的班、组长也同时参与,每周双方挂职人员轮流开展教学交流和技术研讨,校方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生产管理,企业参与校方的课程建设指导。

有了校企合作的领导班子和相互挂职,校企合作的“沟通之桥”才算架设好了,铺“合作之路”的准备工作才算完成了。这样,有了校企相互挂职的人事架构,信息沟通的“车辆”就可以畅通无阻的往返于校企合作双方,合作共赢、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战略蓝图才可以得以实现。

2.铺好校企合作之“合作之路”

修好了校企合作的“沟通之桥”后,还要铺好校企合作的“合作之路”。铺“合作之路”的过程就是把规划好和设计好的事情付诸实施,作为校企合作的双方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来真刀真枪的实干,把规划好的铺“路基”任务完成,完成制定的目标。

在校企合作铺“路基”的过程中,公司和广东省科贸技工学校的合作实践中,校企合作双方主体铺“路基”做法就是拿出一定的经费支持活动开支和奖励取得成绩的参与人员。而校企合作的执行和操作人员就要在“四个面向”的框架下解决实际问题。有了经费和目标,校企合作的“合作之路”就变得容易修了。修好“合作之路”后,学校面临的课程建设、专业教学、师资培训、学生就业有了企业的参与就迎刃而解了。企业面临的降低成本、人才培养和技术公关也变得省心省力了。从公司和广东省科贸技工学校的合作实践来看,校企合作使双方切实得到了实惠,也得到全面提高。

3.护好校企合作之“路”和“桥”

校企合作的“沟通之桥”和“合作之路”建好了,护“路”和固“桥”的工作也要长期开展,不能虎头蛇尾玩一下概念,而要让信息沟通的小车长期在“路”和“桥”通行,就需要定期进行反馈和监督。在这方面,我们的做法就是制定岗位责任制、激励机制和反馈机制,校企高层每学期开一次总结大会,每月开一次全体会议,中层每星期开一次工作会议,定期检讨校企合作的成果和不足,定期提出改善的目标和任务。

 

激励机制的实行也有利于“合作之路”和“沟通之桥”的长期完好并更新。作为企业,对于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取得成果的企业和学校老师都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样,作为学校,对于参与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技术人员和老师给予同等物质和精神奖励,只有这样“路”才会更宽,“桥”才会更固。

总而言之,校企合作模式需要进一步创新,需要进一步的探索,需要进一步的积累经验,这是一条职业教育必须要走的“路”,这是一条振兴国家产业之“路”,这也是一条注定不平凡的“路”。如果要问取经之“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