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微商青苹果团队:《喀秋莎》: 爱情歌曲成了战场上的火箭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18:42:57
《喀秋莎》是一首俄罗斯爱情歌曲,也是一种让侵略者闻风丧胆的武器。她代表着俄罗斯女性最坚强和最纯真的感情。这首歌在二战期间所起到什么作用?究竟有着怎样离奇的故事?关于它的前世今生,中国广播报周五版记者为您抽丝剥茧,带您一步步探秘一首歌与前苏联卫国战争的往事。
《喀秋莎》:
爱情歌曲成了战场上的火箭炮
“驻守边疆年轻的战士,心中怀念遥远的姑娘,勇敢战斗保卫祖国,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这是二战期间广为流传的一首歌,也是在硝烟弥漫的残酷战场上奏响的一曲充满浪漫情怀的鼓舞斗志的战歌。
》》》战争,让《喀秋莎》脱颖而出
1939年,前苏联作曲家勃兰切尔,用诗人伊萨科夫斯基的一首抒情诗创作了《喀秋莎》。 这是一首爱情歌曲,描绘了俄罗斯春回大地时的美丽景色和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家在外的情郎的思念。
然而,这首歌曲当年并没有流行,是两年后发生的苏联卫国战争使这首歌曲脱颖而出,并伴着隆隆的炮火流传了开来。
1941年6月22日,战争狂人希特勒撕毁了与苏联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闪电般地向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不到一个月,德军中央集团军的近百万大军,就击溃了苏联红军,进而长驱直入,直逼首都莫斯科。
前苏联全国军民紧急行动起来,男人几乎全部奔赴前线,去抗击侵略者。7月中旬的一天,莫斯科城里,新编的红军近卫军第三师仓促开赴前线。在送行的人群里,莫斯科一所工业学校的一群女学生唱起了这首歌:“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姑娘唱着美妙的歌曲,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鹰,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姑娘们用这首爱情歌曲为年轻的战士们送行,这无疑在小伙子们的心里引发了强烈的震颤。在歌声中,近卫军第三师的全体官兵向唱歌的姑娘们行了庄严的军礼,他们含着激动的泪水,伴着这歌声雄赳赳地走向了保家卫国的前线……
随后,在第聂伯河阻击德军最精锐的古德里安装甲部队的战役中,虽然战斗极为惨烈,但近卫军第三师全体官兵却高唱着《喀秋莎》,一次次冲向敌人,让德军不由得胆战心惊。阻击任务完成后,全官兵几乎全部阵亡。他们英勇顽强的阻击,给了不可一世的德军以迎头痛击,更为红军建立保卫莫斯科的最后防线赢得了宝贵时间。
从听到《喀秋莎》开始,近卫军第三师全体官兵的生命只持续了短短一个月,但他们英勇杀敌的事迹,却很快传遍了全苏联,伴随着他们事迹的,还有歌曲《喀秋莎》。 此后,《喀秋莎》的歌声伴着浓浓的战争硝烟,顺着战壕一路飞扬。歌声从莫斯科流传开去,一时间,北到列宁格勒,南到基辅,在整个苏联,到处传唱着歌曲《喀秋莎》。
》》》战争,让《喀秋莎》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按通常的规律,战争中最需要的是《马赛曲》《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那样的鼓舞士气的铿锵有力的歌曲。而这首爱情歌曲竟在战争中得以流传,其原因就在于,这歌声使美好的音乐和正义的战争相融合,这歌声把姑娘的情爱和士兵们的英勇报国联系在了一起,这饱含着少女纯情的歌声,使得抱着冰冷的武器、卧在寒冷的战壕里的战士们,在难熬的硝烟与寂寞中,心灵得到了情与爱的温存和慰藉。
更让人意外的是,就连许多德国士兵也喜欢上了《喀秋莎》。那是一次战斗间隙,在苏联红军一个步兵连的战壕里,正在休息的战士们突然听到随风飘来的熟悉歌声:“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开始,红军战士们还以为是自己的部队在唱歌,仔细一听,那歌声竟来自对面的德军阵地。连长拿起望远镜一看,发现在对面的德军阵地上,一伙德军正围着一架留声机忘情地欣赏《喀秋莎》。连长顿时怒不可遏,战士们也被激怒了。在没有请示上级的情况下,连长就带领战士们向敌军阵地发起了攻击。当他们攻进德军阵地找到那架留声机时,留声机依然在转动,在歌唱……连长上前取出了唱片,不由自主地跪在地上失声痛哭,战士们也都跟着跪了下去,人人泪流满面。
这场为了从法西斯魔爪中夺回《喀秋莎》唱片而没有请示的战斗,使八名红军士兵献出了宝贵生命。这一事件惊动了军法部门,他们指示立即派人对此事进行调查。那位连长所在团的团长对上级调查的人说:“要处分我来承担。如果当时我看见‘喀秋莎’被一群咱法西斯豺狼包围蹂躏,我甚至比他们的反应更为激烈!”团长的话,让军法处的同志深为震撼,调查再也没了下文。
随着前苏联卫国战争的节节胜利,《喀秋莎》也被传唱到了东欧一些国家。波兰人民曾将《喀秋莎》作为战斗号令,而保加利亚的游击队员还将这首歌曲作为联络信号。
实践证明,恰恰是战争使《喀秋莎》这首歌曲体现出了它那不同寻常的价值,而经过战火的洗礼,这首歌曲更是获得了新的甚至是永恒的生命。
》》》战争,让《喀秋莎》成了威力无比的火箭炮
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由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生产的一种多轨道的自行火箭炮,把字母K作为出厂时的标记印在炮车上。
1942年初,这种速射的自行火炮以惊人的速度被大批量地生产出来,并很快装备到红军部队。然而,这种武器没有任何标记,只是在沉重的炮架上刻着一个醒目的K字。战士们不知道,这个K字是设计者的本意是用这个字母来代表“共产国际”,代表着遥远的“共产国际”兵工。但士兵们看到了火箭炮强大的威力后,却在第一刻想到了美丽的姑娘,便把它亲昵地命名为“喀秋莎”火箭炮,这个别名迅速在苏军里传播开来,“喀秋莎”成了火箭炮的代名词。
“喀秋莎”火箭炮成为了当年战场上苏联红军的宝贝,也成为了德国纳粹士兵最害怕的武器,当“喀秋莎”火箭炮首次在奥尔良火车站投入使用以后,纳粹士兵就最不希望、但是却最经常听到她的怒吼声了。当火箭弹铺天盖地地砸向这些法西斯侵略者的时候,往往炸的这些纳粹士兵心惊肉跳无处躲藏。就连当时的纳粹军官也给自己的上级发电报说:“红军士兵在前线使用了一种新式火炮!所到之处,大地在颤抖,钢铁在燃烧,我们的部队伤亡惨重!”也就是在那以后,“喀秋莎”成为了苏联炮兵的首选武器,“喀秋莎”发射时的火焰和独特的呼啸声,加上动听的《喀秋莎》歌声,无形中加速了纳粹德国灭亡的进程。
1945年春,苏联红军200多万人突破波德边境,攻入德国本土,包围了纳粹帝国的巢穴柏林。4月16日,红军开始了对柏林的进攻。 前进中,红军战士高唱着《喀秋莎》,而为这歌声伴奏的,是2000多门“喀秋莎”火箭炮的呼啸声。一位随军记者当时激动地写道:“天哪,这是怎么了,简直就是‘喀秋莎’的歌声在向柏林进攻。”
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苏联政府为表彰《喀秋莎》这首歌在战争中所起到的巨大鼓舞作用,专门在莫斯科为《喀秋莎》建立了一座纪念馆。《喀秋莎》诞生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但阳刚之美中自然流露出真挚情感,体现了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国的胸襟和气度,因而具有持久的艺术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