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ooccn:《你能行》——第一本写给80后的职场提振励志书(连载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12:50
引言
我们上文说过,认识自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很有意思。有时候,当你仿佛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内心的召唤时,耳旁却总有一些杂音在干扰你。比如你已经选好了一个方向,并且迈出了第一步,兴高采烈地走进职场,正准备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的时候,却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他们甚至可以扭曲你的形象,久而久之让你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就像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中写的那样,你明明是一个人,却被异化成了一条虫子。
本章写到的一些情绪或者状态,几乎是每一个初入职场的朋友都会经历并感受到的。它们就像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道关口,如果你不能顺利通过,那么,将来你在职场上的发展就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那个心目中的自己可能会离你越来越远……
拘谨——可能让你变成另外一个人
我们先提出一个问题——“你是谁”究竟谁说了算?你可能觉得这个问题很好笑,不过先别急于回答,让我们先看一个“小帅与小乖”的故事。
有一帅哥,生性开朗,仪表堂堂,属于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那种。在校期间,粉丝无数,屁股后头美眉成排。于是帅哥以为——吾帅,故人爱之。
步入职场,帅哥本想继续以帅示人,然转念一想——妈曰:上班,宜早去;打水,莫得瑟。遂夹起小尾巴,乖了。当HR带着小帅拜码头,介绍给各位同事时,小帅处处谨小慎微,唯恐出错。
秀来秀去,秀到一小姑娘面前,小帅心想:这美眉和我年龄相仿,不必拘束,可以帅一下。刚要开口,没想到姑娘起身拍拍他的头说了句:“小鬼,好好干啊?”我靠——小帅大怒,心说你才比我大几岁啊。刚要张嘴辩白,小姑娘又来一句:“脸红啥,害羞啦?我就是这个公司的老板。”小帅错愕之际,磕磕绊绊挤出几个字:“请多多关照。”
秀毕,众皆曰:乖!于是,公司遂以“小乖”呼之。小帅甚是郁闷——我明明叫小帅,什么时候成“小乖”啦!本想辩驳,却已无力回天。渐渐地,小帅日日以乖示人,久而久之,世人只知小乖,不知小帅矣。
瞧见没,小帅活着活着,把自己活成了另外一个人。这种现象在职场中很普遍。职场新人,难免放不开,处处谨小慎微。身边的人看到你是这个样子,慢慢地以为你就是这样。于是你在公司人的心目中就定了型。你再想改变,已经很难了。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自己是在作茧自缚,你再想打破这个茧已经很困难了。慢慢地,你按照别人眼中的你生活,于是你就不是你了,你成了茧中的虫!
没有人甘于做那条虫,你总是尝试突破。渐渐地,你发现你是在用一个人的“气场”与多数人的“气场”对抗,虽然你可以取得些许改变,但那也是微不足道的量变。你若真想破茧而出,就必须做出石破天惊的事让人刮目相看。事实上,这种事概率很小。有这种魄力的人,当初也不会作茧自缚。公司中蔫头蔫脑,公司外生龙活虎,这种人我见了不少。公司内外,活成了两个人。
是别人改变了你吗?肯定有影响。归根结底怨谁呢?肯定怨你自己。在你入职的那一天,你对这个公司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人,你有机会做一个全新的自己。关键是你的第一次亮相以何种面目示人。
试想,如果当初小帅没有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一样羞涩,而是以一种“已婚妇女百无禁忌”的姿态示人,估计他在这个公司人眼中就是一个大大咧咧的粗犷汉子;如果小帅谈吐儒雅、举止大方,估计以后他就是一个标准白领。
你是谁——“You are what you show”。我用了很多这种句式,从第一个“你吃啥就是啥”,到你做啥就是啥,到这个“你秀啥就是啥”。想想看,你是谁不光由你自己决定,还由看你的人决定。
这东西就像选美,站在台上的都说自己美,但到底美不美还取决于评委。你心中的自己与别人眼中的你很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你能过通过自己的表现,让别人眼中的你接近于你心中的自己,这样你以后在这个环境中就会活得比较舒服,否则很多误解都会随之而来。
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并且往往很难改变。在你进入一个新公司的时候,你对这个公司的所有人来说都是陌生的,你有机会做一个全新的自己。如果你对过去自己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不满意,那么这次对你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机会,希望你能把握住。最关键的是你第一次如何亮相,千万不要拘谨,放轻松一点儿,展示出你的最佳状态。
不屑——越不屑,你越是小人物(7月12日更新)
古语云,杀鸡焉用牛刀?然而,当你步入职场之后,你会发现,这里大多数情况下还真的在用牛刀杀鸡。文学博士可能在做校对,计算机硕士可能在录入数据,大学生可能只是跑腿学舌……
大部分初入职场的人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你开始做的都是很琐碎的工作,根本没有半点技术含量。更恐怖的是,这种工作似乎无穷无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于是很多人渐渐地不平衡了,开始抱怨,这些小事我才不屑于做呢,这简直是大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你是否正在被这个问题困扰呢?我相信这是一个普遍问题,不光中国如此,外国也一样。不过老外面对这个问题,心态似乎比我们更职业一点。我问过许多老外,得到最多的答案是:“This is my job”(这就是我的工作)。简单吗?是的,但这就是答案。
有时候,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简单粗暴,那你也必须简单起来。你不需要耍一套降龙十八掌去推倒一面墙,你只需要按按开关,自动爆破就OK了。感觉不尽兴是吗?但这就是你的工作。
还有一句话说得更专业一点——“You are paid to do it”(花钱雇你来就是做这个的)。这句话颇具“契约精神”。老外的想法很简单——我出钱,你出力,你做的工作要对得起我付的薪水,至于做什么,你别管,这就是你的工作。
这两句话肯定不完美,但至少是你调节心态的底线。“这就是你的工作”——你必须接受现实;“花钱雇你就是做这个的”——你必须履行合同。于情于理,你都必须做好你的工作。
事实上,如果我们变得更积极一点,你也许会在琐碎中发现机会。一个朋友毕业后的工作就是发邀请函,一般人都会觉得枯燥无味,但是他从中看出了门道。工作中的邀请函往往过于程式化,而且信息往往不全。于是,他制作了一个模板,提供个性服务,让被邀请者不仅能看到现场的座位图,还能轻而易举地的看到自己与会场的距离以及到达会场所需要的时间……现在,他已经开了一家小公司,专门订制邀请函,生意尚可。
没错,这就是你的工作,无论它看起来多么琐碎、多么微不足道,你都必须接受它,并且做好它;你的梦必须从这里开始,这是一个过程,谁也逃不掉。区别在于,有些人做了很多年,还是那么微不足道;而有些人渐渐地发现了其中的奥妙!你会是哪一类呢?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文字看起来像是在讲“大道理”,那就让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2009年,一位北京交警突然走红网络,他的事迹屡屡见诸报端,他执法的视频被传到网上,更有网友拿他与《爱情呼叫转移Ⅱ》中黄晓明饰演的交警相媲美,甚至他的故事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
他叫孟昆玉,1981年生人,2001年参加工作,农民的儿子。
是什么让小孟成为“最帅交警”呢?不得不承认,小孟的确很帅,戴上墨镜的感觉与黄晓明绝对有一拼。不过,他身上令百姓交口称赞的“帅”绝不仅仅来自外表。
你可能说小孟他乐于助人,有网友测算出他在两分钟内为人指路11次;或者说他勇于创新,他发明了“孟昆玉疏导法”,让路口的通行能力提高了3个百分点;或者说他甘于奉献,他曾自制地铁站周边出租车停车点示意卡,免费发放给司机……这些肯定都是原因,但最令人震撼的并不是这些。
看过视频的朋友会发现,小孟在岗上的指挥刚劲有力,动作标准到位,每一个动作在空中都有足够的定格时间,绝不拖泥带水。有人计算了一下,小孟平均一班岗要挥手900余次,如果我们以一周5班岗来粗略计算,8年的时间,小孟共挥手187.2万次!
想想看,你能做到吗?每一个小动作都如此,不管有没有监督,无论刮风下雨,他都能把最基本的指挥动作做到位。路边的大爷说得好:“小孟每天都是这样,动作总这么标准。”
他把小事做到了极致,而且始终如一,8年不变。真正的“帅”是帅在这里。
你会认真地把小事做好吗?即便它再简单、再枯燥,只要它是你的工作,你就把它做到极致?短期内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时间长了就不一定了,你可能会逐渐怀疑事情本身的意义,于是你就松懈下来了。
差距就在这里。
很多朋友问我,只要努力就一定有好结果吗?我说一定会有,就看你能坚持多久。“集腋成裘”的道理大家都懂,一根狐狸腋下的毛是不值钱的,但你积累多了,做成裘皮大衣,那就价值不菲了。
很多朋友已经坚持了很久,积累的狐狸毛也足够做半件大衣了,但是不耐烦了,不做了;更有甚者,“毛”已经积累全了,就差缝制了,也不做了,于是一阵风吹来,一根毛也没剩下,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小孟于2001年参加工作,前3年辛辛苦苦地指挥,没啥成就。可是2004年后,逐渐有了起色,开始受到表彰,以后获奖逐渐增多,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获嘉奖两次,2006年被评为“百姓心中好交警”,2007年被评为“青年执法标兵”,2008年被评为“奥运交通安保标兵”和“微笑北京交警之星”,今年又荣获了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如今,小孟更是成了网络红人。
前三年,小孟就是在积累狐狸毛,如今都快开裁缝铺了。我们不知道还有什么在前面等着小孟,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他坚持下去,前面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小孟一开始也会抱怨,刚毕业的时候也曾不适应,但是他挺过来了。他逐渐克服了高强度的工作,后来在工作中,他发现自己越是微笑执法,越是帮助市民,工作就越开心。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逐渐地“爱”上了这份工作。
想想看,你越是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工作,你就越是度日如年,你的坚持也就成了“煎熬”,工作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如果你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工作并“快乐”着,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有时甚至你还没有发觉,蓦然回首才发现——靠!自己居然也这么帅!
自负——自叹怀才不遇的人都没有才(7月13日更新)
与不屑相伴随的往往是自负。很多高学历的毕业生,尤其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了企业之后往往会比较失落。现实中的工作与自己在象牙塔中期待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于是很多人开始抱怨自己“怀才不遇”。
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别说名校的高材生了,普通人也会有这种感慨。2009年,一篇用文言文写成的辞职信走红网络,而且出自一位只有高中学历的保安之手,通篇400余字,却引用典故近20个。如此强烈的反差,被网友誉为“史上最牛辞职信”。
我们且来看看这封辞职信到底有多牛。作者开篇先作了一个自我介绍——“李云舟者,蜀中高隐,川北野儒也!”接下来便是感慨自己怀才不遇,“虽有经天纬地之才,而奈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另起一段是作者的自我表扬:“吾之品格精神,如临风之玉树,又如当空之明月浩然,怎堪与俗流共舞哉!”最后点出辞职之意:“特向公司主管大人先生们引咎请辞!”
不得不承认作者是颇有些古文功底的,虽然文中有些许错字,个别典故引用不当,但语文老师给出的总体评价是“瑕不掩瑜”。我们不谈其文采,仅从这封辞职信本身分析一下作者的职业态度。
且不说“怀才不遇”与“引咎辞职”自相矛盾,单从行文中便不难看出其“清高与孤傲”。作者不耻与“俗流共舞”,能如此称呼自己同事的人,恐怕其人际关系也不见得有多好,难怪他自己也说到“屑小共怒”。
背后有何隐情我们不得而知,但仅以现代“团队精神”的常识来看,作者却是一个不折不扣“不合群”的人,其“唯我独尊”的情绪也是为现代企业文化所不容的。难怪有网友批评其文中多矫情的堆砌,更有人作文称其为“酸文人的狂欢”。
一般来说,怀才不遇的人都觉得自己是个“人才”,而周遭的林林总总却阻碍了自己的发挥,于是开始消极厌世,把自己与众人划分开来,慨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于是飘飘然几欲归隐了。
其实,越是慨叹怀才不遇的人,越是不敢面对现实的人。既然你命不好,没有被伯乐“遇”上,那你为什么不主动去找伯乐呢?为什么不积极地去争取,想办法让自己“撞”上伯乐呢?
我们都听到过那句话,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中国人多,就是不缺人才,你归隐了,正好给别人腾了位置。
回到这位保安身上,他自以为交辞职信就“从此踏破樊笼飞彩凤,顿开铁锁走蛟龙。好比那万里白鸥,驰骋于浩荡云海之间,谁复可训也!”没想到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有报道称:“大概两个月前,李云舟曾给他(指陈阿明,作者注)打电话说想回来工作。陈阿明分析,可能是小李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才给他打了电话。”
——如果你觉得世上都容不下你,那就真的是没地方容你了。
巧的是,当天还有另一则新闻见诸报端,却与此大相径庭。
主人公是一位大学生,他刚到广州的时候,浑身上下只有200元。两年之后,还是在读学生的他却赚了300万元。这孩子也是80后,比那个保安还小两岁,来自贵州的一个小县城,他叫潘文伟。
他的第一桶金来自院服生意。新闻中对他如何做成生意有一段说明——小潘先从学生会的哥们儿那里弄到参与投标的公司名单,然后冒充顾客挨个打电话了解行情,又私下里向院系说明由自己承揽生意对质量上的保证,再巧妙地用多家公司参与投标,最终拿到订单。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22岁学生的精明与积极。他没有口口声声说自己有才,而是在积极寻找机会。我在网上又搜索,一下这个大男孩,发现更早的时候他做过家教、卖过信用卡、给人牵线搭桥做过安检生意、卖过墙砖、开过网吧,现在经营着一家网络公司。
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双贫困的眼睛对“金钱”的渴望,一个一无所有的少年对“成功”的迫切追求。我相信他遇到过很多挫折,但是他没有清高地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他就像一只猎豹一样,眼睛里只有猎物,一有机会他就毫不犹豫地扑上去。
网友说,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看出来。如果你觉得自己有才,但是一时间还没有作为,不妨再给自己一段时间;如果还是没有机会,那你就去创造机会,就像那个主动出击的潘文伟,把你的才展示出来。
企业中衡量人才的标准不是你有多高学历,而是你能做成什么。网络上流行过这样一句话:“所谓人才,就是你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做成了;你再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又做成了。”这句话值得每个自叹“怀才不遇”的人反思。
逆反——职场上的慢性毒药(7月14日更新)
在职场上,有一种东西很要命。它不是剧毒的七步断肠散让你立刻毙命,而是一种慢性毒药,在不知不觉中吞噬了你的前途。它就是——逆反情绪。这种情绪多发生在新员工度过适应期,感觉自己翅膀稍稍硬起来之后。
为什么他的任务比我的轻?为什么别人都走了非要我加班?你又不是我的上司你凭什么命令我?即便是上司,你凭什么对我大嚷大叫?类似问题只要在你脑海中一闪念,那么你就已经处于“逆反”之中了。想想看,你是否有过类似的想法?“逆反”类似鲁迅笔下的“腹诽”,有意见不肯说,却在肚子中骂。由于没有直接发作,可能一时半会儿没人察觉,但时间久了,你就危险了。
如果你有过类似的想法,那么我要对你说——Please calm down!请平静下来!如果你不能平静,那会怎样呢?你迟早会把这种情绪传递给对方,日子久了对方肯定也会感觉到。你可能要问,我又没有说出来,他怎么知道呢?虽然你没有说,但是你的表情、语气甚至姿态迟早会出卖你。中国有句古话叫“相由心生”,你的情绪肯定会写在你的脸上。人与人之间的“气场”很微妙,如果你这头不热乎,对方一定能感觉到。
如果对方是你的同事,他可能会想:“这小子怎么这么不配合啊,不好处,以后有事不找他了!”如果对方是你的客户,他可能会想:“怎么我给你钱,你还这么大架子,会不会做生意啊?”如果对方是你的上司,他可能会想:“这小子怎么总是拗拗的?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
只要有一方有这种想法,恐怕你在职场上的日子就不会好过。如果有一天,机缘巧合,三方意见合而为一,那你小子的命运就定了——收拾收拾,卷铺盖走人吧!
我们都年轻过,都叛逆过,甚至有一段时间我们很喜欢“桀骜不驯”这四个字,并且认为这样很酷;我们曾经认为棱角分明是个性的体现;甚至我们还总感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如果你把这种心态带到工作中来,那就证明你还没有成熟。事情总是要做的,“逆反心理”让你在情绪上“抵触”自己要做的事,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
可是有些人就是绕不过这个弯儿,他们或者觉得事情不公平,心理不平衡;或者觉得某人让他很不爽;或者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大白痴……于是,即便你非要我做这件事,我也要梗着脖子,让你知道我很不满意!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愿意与他人配合的人,在职场上的路会越走越宽;凡是逆反心理极强,喜欢与人作对的人,他们的路会越走越窄。因为你不喜欢别人,别人也不喜欢你;你疏远别人,别人也疏远你;在你穿上“逆反”的外衣保护自己时,你自己也正在逐渐地边缘化……
突然想起网络上的一句名言,虽然不雅,但是很贴切——“你觉得别人牛B,他不一定觉得你牛B,但你要觉得别人傻B,在他眼里你也是一傻B,所以我认为牛B像单恋,傻B则是两情相悦。”
如果你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那么,敞开心扉吧!真诚地与人沟通,认真地做事,真心地祝福你周围的人取得成绩。当你的力与团队使向同一个方向时,你才会觉得如鱼得水。
为了成功,请远离“毒品”!
委屈——职场上没有眼泪(7月15日更新)
当我在MSN办公室社区中发表关于“逆反情绪”这个帖子的时候,很多网友回帖讨论。他们的观点大体可以分为两派——一部分认识到了“逆反情绪”的危害,表示欣然接受,庆幸自己没有误入深渊;另一部分表示会压制,但又担心自己会很委屈、很压抑……
为什么会觉得委屈呢?因为你有意见、有情绪,却不敢发作出来,觉得心理“堵”得慌。如果你是个美眉,你可能会一个人簌簌落泪;如果你是个大老爷们儿,你可能会一个人喝闷酒,吞云吐雾,甚至拿脑袋咣咣地撞墙……
有必要吗?日子总是要过的,工作总是要做的,委屈、抱怨除了摧残自己,没有半点用处,墙拿脑袋也是撞不坏的。
你大可不必活得这么痛苦,相反,工作本身是要“快乐起来的”。想想看,一天工作8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上工作就是你生活的全部。如果你不能快乐地工作,每天一上班就像被煎熬一样,那么你的生活也就充满了痛苦……
不抱怨、消除逆反情绪,并不是说让你压抑自己,而是让你转变一下看问题的视角,从更积极的角度去思考,成为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一脸哭丧相的“怨妇”。
眼下经济危机刚过,各公司的日子都不好过。上司非但没给你加薪,还给你的销售任务加了100万。你会怎么想?“干嘛啊,还让不让人活了?本来就危机了,还给加码?加码就不说了,工资也不涨?”
于是你开始抱怨、怠工、辞职、找工作、失业……找到了,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这里的任务比原来还重,于是大骂MD还让不让人活了?刚好经理进来听到了,被炒,失业,再找,找不到,吐血而亡……
还能怎么想呢?
“经济危机了,我还没被开,真幸运;我的销售任务还多了100万,上司更依赖我了,更不能开我了!噢耶!”——有点阿Q是吗?但这种心态绝对比上一种强,至少你很快乐。
如果你的眼光再高一点儿,或许还可以发现——你的上司也很难,他上司的业务组如果不能逆市飘红,他以及他所在的业务组就有可能下马,到时候你们整个团队都要走人。
你还可能发现,上司给你加了100万的量是因为他要赌一把,他觉得你小子是个可造之才,于是他把宝押在了你的身上……
如果你知道了这些你会怎么想?或许是这样——噢,原来上司很看重我,给我加100万,我是临危受命,我一定要想办法完成,不辱使命;公司现在有难处,不给我涨工资也很正常,但只要我做好了,来日一定会有回报……
于是你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哼着小调去上班,无人扬鞭自奋蹄;跑啊跑啊,发现100万看起来挺吓人,其实咬咬牙也挺过来了;于是你一鼓作气,四蹄撒开,一路冲出个500万。最后搞得上司都不好意思了,后面的话自己想吧……
两种想法,两种态度,两种行为,两种结果,两种命运。
职场上就是这样,你我都承受着很多压力,谁都有理由觉得自己很委屈,但是事情总是要做的。逆反、抱怨非但于事无补,还会让你的世界变得很灰暗。
换个视角看问题,接受一切挑战,接受一切所谓的不公,接受任何压力,并且始终快乐地工作。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当初的困难都不算什么,每一次磨难都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每一个堡垒的攻克,都是一次自我的突破,而你就在这一次次的突破中,变得无比强大!
经历是一种磨炼,苦难是一种财富,停止抱怨,忘记委屈,上路吧……
狐疑——注定与成大事者无缘(7月19日更新)
相信很多朋友在入职的时候都玩过这个游戏:你站在高台上,背向你的同事,然后倒下,倒在你同事的手臂中。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让你相信自己的同事,相信他们是你的依靠。事实上,很多人不敢玩这个游戏,除了一部分人恐高之外,更多的是他们不相信自己背后的那些手可以接住自己。
老美有句话叫“Watch your back”,直译就是“看好你的后背”,引申一下是“小心、当心”的意思。可能在老美的眼里,后背是最容易遭暗算的地方——因为你看不到它。我们在外国大片里多次看到如下情景——你与几个队友陷入重围,于是你们几个面朝外围成一圈,且战且退。这时候你必须相信自己的队友,相信他们能照看好你的后背。如果你不放心背后的战友,只要你稍微一回头,你就可能被干掉,接下来就是背对着你的人。
战时的团队是现实生活的典范。工作中,你能放心自己的后背吗?
很多人可能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工作中的竞争关系,让同事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既要团队合作,又要小心提防。虽然入职游戏做过了,Team work(团队协作)的观念也接受了,但还是有那么点不放心……
你放心吗?
如果你不放心,那么你至少要做一个可以让别人放心的人。简单地说,同事很相信你,倒下来了,你别暗中使坏。你一松手,那哥们儿很坦然地挂了。到时候,估计你也笑不出来。
如果你还有犹豫,那就稍微左右窥视一下,看看是否安全。不过千万别擅离职守,因为你的视线一跑偏,估计这一辈子就过去了,你背后的哥们儿也在劫难逃。就像在战场上,谁知道子弹会从哪个方向飞来啊?
当你窥视别人的时候,可能别人在也窥视你。即便不是你的队友,也可能是你的上司。冥冥中总会有双眼睛注视着你的一切。如果你觉得身边的人不可托付,那么反过来他们也会觉得你不可托付。还是战场的例子,你和你背对背的兄弟都不放心自己的身后,你们谁都忍不住要回头看看,甚至某个时候还鬼使神差地觉得背后有飞来的子弹……很可能在某一刹那,你们两个转过身来,同时开**,于是你们都挂了,死在自己人手里。
如果你很坦然地放心你的背后,那么恭喜你,你迟早会是做上司的料。你之所以能放心你的背后,要么是因为你心胸坦荡,要么是因为你背后有一群值得托付的人。不论哪一条,你做人都很成功,前途无量。
上课老师点名,你缺席有人给你答“到”吗?下雨了,你家没人,有人给你收衣服吗?你的任务没完成,有富裕的兄弟分你点吗?你出差了,办公室里有人搞“政变”吗?
家业大了,最怕后院起火。你能放心出来溜达,证明你不简单。
嫉妒——让你越来越孤独(7月20日更新)
觉得不快乐,是因为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这是2009年年度经典MSN签名中的一条。这种心态在职场上也很普遍。人通常都或多或少喜欢攀比,这无可厚非,但如果见到比你好的,你就难受,甚至嫉妒,那就很可怕了。不信,我们看看下面这则小故事。
铅笔与橡皮的老板叫小强,他们共同的任务就是完成老师留给小强的作业。很长一段时间,铅笔与橡皮兢兢业业,通力合作,小强甚是欣慰。
小强天性聪颖,作业工整,屡被老师表扬。近日打算犒劳一下铅笔与橡皮,为其更换办公室——铅笔盒。铅笔与橡皮闻之,彼此嫉妒又彼此不服,都想争取个单间,于是纷纷向小强邀功。
铅笔说:“我功劳大,没有我你怎么写作业?”橡皮说:“我功劳大,没有我你错了也改不了,老师就不能给你评‘优’。”
铅笔与橡皮争得脸红脖子粗,谁也不服谁。于是哥儿俩约好,夜里趁小强熟睡之际单挑。是夜,小强写完作业入睡。二更天过后,铅笔、橡皮悄悄起床,准备一分高下。
铅笔在小强的作业本上奋笔疾书,橡皮也不示弱,唰唰唰,有字必擦。双方你来我往,刀光剑影,不分高下。眼见天已放亮,两位不敢恋战,相约明晚再战。
次日,小强大怒,将铅笔、橡皮丢进垃圾筐。铅笔、橡皮不解,大呼请老板明示!小强不语,拿出一面镜子,铅笔、橡皮这才恍然大悟——昔日的铅笔与橡皮,如今成了铅笔头与橡皮球。
铅笔与橡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时候,双方的利益都是最大化的。这个时候分工明确,老板谁都离不开,前途一片光明;当其勾心斗角、互不相让的时候,双方都在内耗中被削弱,最终都被抛弃。
“Team Work ”这个词如今已被大多数人接受,一般情况下大家是愿意配合的。但总有特殊情况,比如说,总有个别人容忍不了别人比自己优秀。当身边的同事超过自己的时候,就会心里别扭,嫉妒的心理就像一个小爪子,抓得你心里难受,甚至暗中给人下绊子。
你可能笑这个故事太幼稚了,实际情况不会如此。当然,你可能没有被发现,你也没有被老板扔进垃圾桶。但是,你的所作所为,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会感觉到。你越是嫉妒别人,你的心理就越扭曲,你就越难以融入团队,久而久之,你和这个团队就疏远了。当有一天你需要别人喝彩时,可能观众也不会很多。自绝于人民者,终将被人民抛弃。
愿意配合别人,真诚地赞美别人,真心地希望周围的人成功,这是一种职业心态。你的客户成功了,你的合作伙伴成功了,你的上司成功了,你的下属成功了,你自然也就成功了。水涨船高,道理很简单。
心底无私天地宽——抛下嫉妒,否则你会越来越孤独。
自弃——唯一能伤到自尊的东西(7月21日更新)
在MSN办公室社区中,有位朋友给我留言:“是不是一个人在没有独立、没有能力之前或者没有成事之前就不应该太在乎自己的自尊,甚至该放下自己所有的自尊呢?”
我们且不急于回答这个问题,先想想:职场上什么事情最伤自尊呢?在一般人看来可能莫过于当众被上司骂了,尤其是当上司大发雷霆,劈头盖脸骂得你狗血喷头的时候。
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反应呢?我随便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得出答案如下:“见怪不怪,当他放屁!”“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老子不爽,直接滚人!”“回骂过去,那还用说?”
这些语言很是有力度,听起来也很解气,是不是这样就捍卫了自尊呢?这种听起来很“血性”的做法在职场上是不成熟的。不成熟的结果就是——你卷铺盖走人,上司留下。
我一再强调不要把“事情”与“情绪”混淆起来,做事的职业态度是对事不对人,不带情绪看问题。你可能说,那为什么上司还骂人呢?上司骂人是他的不对,他已经把情绪掺入事情中了,这个时候你就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上司发飙,你不要和他一般见识。
以前参加过一个培训,培训师讲了一个故事,说一公司开会,上司大怒,拍桌子瞪眼睛,从地上骂到桌子上,直骂得上司大汗淋漓、口干舌燥;下属们一边点头称是,一边端茶送水递毛巾,请上司继续骂。常人不解,问下属焉能如此找骂。下属说:“上司太可怜了,他疯了。”
想像一下,如果这群人在一个密闭的玻璃会议室中,你在室外观察,听不到他们说什么,只能看到一个家伙脸红脖子粗的,时而上蹿下跳,时而拍桌子摔东西,你是否也会觉得他“疯了”呢?很有可能,因为他的举动太反常了,看起来像个泼猴。但是如果你置身室内,是当时被骂的对象,你还能这般平静吗?
始终以平和的心态看问题,这是要靠修为的。你经历的事情越多,你就体会得越深刻。当那个上司发泄之后,谁的自尊受到了伤害?是那个始终彬彬有礼的下属吗?其实是那个上司,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会感到羞愧,因为他在众人面前失态了。
那个体谅上司“疯了”的员工是修炼到一定层次了。我们都有失态的时候,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懂得给别人机会,让他去“疯”一把。他已经失去理智了,这个时候你是在包容你的上司。
很多人觉得自尊是别人与自己之间的事,当我受到挑战的时候,就要去战斗,去维护自己的自尊。其实自尊是你与自己的事——我们单从字面上看——自尊即自己尊敬自己,这与别人无关。
当你感觉自己受到了外界的“冲击”时,要心平气和地对待。这时候维护自尊并非体现在你的“反抗”有多激烈上,而是体现在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排除干扰,让争议回归事实本身,解决最核心的问题。在职场上,请“Be calm and be a gentleman”(保持冷静,做一名绅士)。
自尊,始于知耻。有了羞耻心你会节制自己的行为,做错了事情会感到惭愧,辜负了别人会感到内疚,落伍了会奋发上进。这一切,都是你对自己的要求,目的就是做最好的自己。除非你自己做错了,没有什么能让你的内心感到羞耻。
下面的这个故事很有寓意——
有一个画家,想创作一幅作品《魔鬼与天使》,在大街上找到了一个非常天真浪漫的小孩儿,做天使的模特,却苦于找不到魔鬼的模特。整整40年过去了,都没能实现。有一天,画家在大街行走,发现一个沿街行乞的乞丐,表情贪婪、龌龊,他大喜:这不正是魔鬼吗?画家走过去付钱给乞丐,要他做模特。在画室里,乞丐大哭。原来,挂在墙上的天使画像,就是40年前的他,因为40年没有努力,导致落魄为乞丐。
40年前做天使的那个模特,40年后成了魔鬼。是谁毁了他的尊严?是那些打过他、骂过他的人吗?绝对不是。事实上,是他自己,如果他不甘堕落,没有人能把他从天使变成魔鬼。
尊严大都不是在战斗中捍卫的,而是需要在成长中坚持的。坚持什么?就是要坚持做最好的自己,不论你遇到什么干扰,都要保持冷静,矢志不渝。世界上唯一能伤到自尊的东西就是自弃。
韩信当年为何甘受胯下之辱?因为他知道自己此生绝非市井屠夫之辈,他不愿意因逞一时的匹夫之勇而破坏自己的鸿鹄之志。当点兵多多益善的将军衣锦还乡的时候,对当年的泼皮却赦而不杀。那个时候,这个泼皮一定还记得韩信当年的眼神,那眼神淡定而又坚毅,那眼神中写着什么是真正的尊严。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看开篇的话题:自尊心需要放下吗?当然不需要,因为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伤害到它。自尊源自一颗坚强的心,源自永不言弃。
推脱——你是在放弃自己(7月22日更新)
对于初入职场的朋友,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如果你做错了,你该怎么办?很多人不知如何是好;有些人会找借口推脱,顾左右而言他:嗯……啊……事情是这样的……总之,说了半天,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做错了是有原因的,不怨自己。
如果你是这种人,或者有这种倾向,那么请小心了。没有人喜欢这样的员工,不能正视问题,凡事都找借口,遇到责任就推脱,这样的人很不靠谱。如果你有一天当了老板,你会信赖这样的员工吗?
我一直没有想清楚,为什么有些人会喜欢推脱,是害怕做错了事情会被惩罚吗?还是怕一旦承认了是自己的错,会丢了工作?还是这些人天生就喜欢把责任推给别人呢?
如果是害怕惩罚,那么我们不妨从老板的角度来考虑,看看他们怎么看待这些做错事的人。我在《职场人生》中访谈了一位企业的董事长,我问他,如果员工做错了事,他会希望那个员工如何表现?他说,他希望员工能一是一、二是二,做错了就勇于承认。他不喜欢没有担当的人,不喜欢没有肩膀的人。我又问他是否会因为一个人犯了错误,就从此不再重用他。他说如果这个人是个可用之人,他不会因为一次错误就把他打入冷宫,相反,他还会更加重用他。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想,这个答案绝对不是从员工的视角就能想到的。这位董事长说:“我已经为这个错误埋单了,员工也接受了教训,我干嘛要换人呢?”看到没?老板是这样看问题的,在他们眼里,错误也是一种成本,甚至是一种投资,是企业必须付出的代价。
关键是老板凭什么肯在你身上支付这种代价,凭什么愿意为你用公司的钱去试错呢?前提是你必须是一个可用之才,必须是一个有担当的人,必须是一个懂得反思的人,而不是一个遇事就推脱责任、不敢面对事实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讲,推脱不是在保护你自己,而是在放弃你自己——你放弃了一个让自己成长的机会。
如果你做错了,最好能勇敢地面对,坦然承担责任,然后给出解决方案:既然已经错了,那就想想怎么能把损失降到最低吧!事后可以分析一下出错的原因,制订一个预防措施,保证以后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如果你能触类旁通,想出预防其他类似错误的方法,自然是更进一层;如果你更牛一点,还可以建立一个错误案例库,或者是自动纠错系统,以供后来人分享。这样看来,错误又成了你的经验。
我们都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错误也是一种财富。很多事情你并不知道怎么做是对的,但你知道怎么做是错的,于是你每错一次,你就离正确近了一步……
其实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他。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人因为对待错误的方式而成名,他甚至被称为是孔子的继承人。我们都知道孔子一生桃李满天下,号称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有这么一个学生,他和孔子是老乡,但比孔子小30岁。他和自己的父亲一同拜孔子为师,但青出于蓝,造诣胜过了他父亲。
这个人是如此深得孔子喜爱,以至于孔子自己父母去世的时候不曾流一滴眼泪,这个人去世的时候,孔子却顿足捶胸、痛哭流涕,大呼:“噫!天丧予!天丧予!”——“老天爷啊,你这是要了我的命啊!”
这个人就是颜回。
颜回究竟何德何能,让孔子如此厚爱呢?孔子对颜回有不少评价,散落在各典籍之中,下面援引一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环境艰苦,别人忍受不了,但颜回能从中发现乐趣。这有点像《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不管环境如何,始终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快乐,并安心工作,这是上司欣赏的。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史记》)
颜回还是个能团结人、凝聚人气的家伙,自从有了颜回,其他同事之间、同事与上司之间都更加亲近了。能凝聚人气的人,肯定是当上司的料了,孔子很可能将其作为接班人培养,没想到天妒英才,颜回英年早逝,难怪孔子说老天爷是在要他的命。
注意这句话:“不迁怒,不贰过。”什么意思?就是不迁怒于人,自己犯了错,自己承担,从不拿别人出气;另外就是同样的错误从来不犯第二次。“不迁怒”,说明你是一个有涵养、有担当的人,这样你才值得依赖,并且能服众;“不贰过”说明你是一个有心人,不光有心,且能用心做事。
“不迁怒,不贰过”这六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难怪孔子感叹,颜回去世后,再也没有人能做到了!但是如果你能记住,并且尽力奉行,那你一生将受益无穷。
你可能说,人家一个是圣人,一个是贤人,咱们普通老百姓能做到吗?其实,孔子最初并不看好颜回。颜回上课认真听讲,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孔子觉得这小子比较愚钝。后来孔子通过课余时间观察,才发现颜回是个可造之才。圣人、贤人也不是一天炼成的。
我们不奢望能做圣人,如果你还做不到“不迁怒,不贰过”,那么请至少做一个勇于面对事实、敢于担当的人,千万不要推脱,千万不要敷衍塞责,因为那样是在放弃你自己。
脸皮——薄厚要适度(7月23日更新)
初入职场的朋友免不了要犯错,犯了错就可能被批评,不同的人面对批评会有不同的反应,这反应多半都体现在“脸皮”的厚薄上了。
新人大都脸皮很薄,往往说几句就挂不住了。一挨批评眼睛就红了,单田芳老师称之为“血灌瞳仁”。这一眼红,后果往往不可收拾。最常见的就是一甩袖子走人了,把老板炒了;更甚一点的是与上司大吵大闹,搞得公司内外满城风雨;还有甚者拳脚相加、兵戎相见了。
由此看来,脸皮太薄是不行的。你在这里混不下去,在其他地方也是一样。如果你在哪里都是一副说不得的架势,那也就没有人能用你了。
还有一种脸皮稍微厚点,血没灌到眼睛中去,都涌到脸皮底下了。这种人没有逆反,但一挨说脸皮就红了。等事情过去了,上司再见到的时候,脸又红了。这种人往往心事很重,被批评后很长一段时间极度自责,久久不能释怀。他们总是在想:“完了,上司批评我了,我在上司心中的印象肯定糟糕透了”……
其实,大可不必这样。一般情况下,上司都是对事不对人的,事情做错了,改正了就好,没有必要深深自责。这种情绪会困扰你接下来的发挥,上司也不会因为一件事就给你贴上标签。你要学着皮实一点儿。
脸皮再厚一点儿的,被批评的时候就看不到脸红了。但一般的时候会低下头,对批评表示诚恳的接受。但这类人中还是有区别的,一种人诚恳地接受批评之后,会记下自己为什么犯错,并极力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前文中提过的“不贰过”;另一种人虽然认错态度很好,表面上连连答应,但实际上没往心里去,没过几天错就又出来了。
认错态度好固然重要,但关键是要“长记性”。你可能以为这是一个小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一次次的小错,很可能累积成一个大错。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早年,公司中有一小兄弟,为人机灵,做事手脚麻利,但时有毛糙。每次说的时候,他都是一脸诚恳地说“嗯嗯……好好……下次一定改”。最后,这个小毛病砸了他的饭碗,仅仅因为一个错字,被大客户投诉,公司上司只得将其开除。
现在回想起来,这件事仍是我心中的痛。我那兄弟脸皮厚得可爱,但如果能长点记性,让批评能激起心底的波澜,后果就不会是那个样子了……
脸皮再厚一点的就是有弹性的了,这种脸皮无论你批评什么,都会给你“弹”回去。无论你说什么,他都会找到借口。老可见过一个人,他的口头禅就是“不是……”,无论你说什么,他都以“不是”开头,然后阐述他自己的理由。
这种脸皮在职场上是要不得的,如果自己做错了就要勇敢地承认。任何借口都于事无补,上司还会认为你是个没有担当的人。没有人喜欢总找借口的人。试想:如果有一天你做上司,你会放心把事情安排给这样的人做吗?
当然,还有更厚的脸皮。这种脸皮无论你用什么打,都毫无反应。他不认错,也不争辩,你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你说什么都对,他无所谓。这种脸皮已经麻木了,用针扎也没有反应,着实是厚得可以了。
心已死,皮已木。这种人有,但不常见。希望大家都别混到这一步。
哪首歌是写给你的? 请问哪里有《人生的9堂必修课—写给谋求终生成就的你》的文章? 有土能种麦米,有水可养鱼虾,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能行天下——打一字 找乔丹退役后写给篮球的信~~~~~~~~~~~~~~~~~~~~~ 相信你能行!~ 专升本3+1后的第一学历是? 你结婚前对你的祝福~~写给佟心 赵本山写给陈凯歌的信 分手后的第一星期,你是快乐的吗? 你见到外星人后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小女生们!!!~~初吻后,你的第一动作是什么? 高考后的你第一件事是什么 如果有一本写给父亲的育儿书,你是否会购买?或者是仅仅感觉挺好的,并不会购买? 如果有一本写给父亲的育儿书,你是否会购买?或者是仅仅感觉挺好的,并不会购买? 急!急!急!如果有一本写给父亲的育儿书,你是否会购买?或者是仅仅感觉挺好的,并不会购买? 急!急!急!如果有一本写给父亲的育儿书,你是否会购买?或者是仅仅感觉挺好的,并不会购买? beyond的<喜欢你>是写给谁的? 真的爱你这首歌是bayond写给谁的? 学会感恩 情动你我 写给.....的一封信 二十年后,当你知道你不是你父母亲生的,你的第一反映是什么,你会怎么办? 《京华烟云》第一集中姚木兰写给孔立夫的那两个甲骨文是什么意思 写给女朋友的第一封情书她却不是很在乎怎么办 第一本看过的日本漫画~ 韩寒出的第一本书是什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