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口腔医院三市: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9:51:58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2010-03-03 10:14:54|  分类: 古代诗歌与散文欣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2、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不同朝代不同流派诗人的代表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

1、捕捉意象,探究意象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诗歌的意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阅读中国古代优秀诗歌,感受优美的意境。

2、让学生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受到健康情感的熏陶。

单元教学重点:

1、捕捉意象,感受意境。

2、学习作者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

主要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2、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对“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进行具体的方法指导。

2、在诵读中进行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境界。

3、以诗歌中的哲理和情感进行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美好青春年华的珍惜。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初唐有位诗人一生仅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也因这一首诗,这位诗人“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这位诗人就是张若虚。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二)解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清商曲辞、吴声歌。)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三、听录音,配音朗读

1、要求学生在欣赏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

2、诵读指导:

月之初上时的迷离美妙(高亢)——月光下的遐思冥想(平缓)——楼上思妇的愁情(低回)——游子的梦回故乡(哀怨)——梦醒后的更加孤寂(悠长)。

四、 层次结构

1、春江月夜的美景(1-8)

2、江畔月下的沉思(9-16)

3、因月而起的情思:居家思妇,思念离人;离家游子,渴望回归。(17-36)

五、赏析诗歌

(一)探究一:怎样让自己“置身诗境”?

①赏析指导:通过想象把语言还原成可视可听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

②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在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

(画面:1春之卷、2江之画、3花之容、4月之貌、5夜之景)

如: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③请用概括的语言来形容这优美的意境。

天地一体、辽阔与苍茫、寂寞空旷、色彩绚丽,静谧、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诗境。

④赏析学习成果展示。

(二)、探究二:怎样“缘景明情”?

1、赏析指导:①品味意象,推敲炼字。②要从虚处去读,去填补想象的空间。

2、领悟诗的哲理美:看到这幅画面,作者展开了怎样的思索?

对宇宙人生的思索,透露出宇宙无穷、生命短暂的感伤。

3、你还能举出一些类似的诗句吗?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苏轼: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王羲之: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作者对生命短暂的咏叹与前人是否有区别?

“人生代代无穷已”与“江月年年只相似”,则展示了生命与宇宙的同一。个体的人生虽然短暂,但作为群体的人类是代代绵延、繁衍不尽的。

作者对天人关系的思索,超越了前人仅仅哀叹生命短暂的窠(kē)臼,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礼赞自然的同时礼赞生命。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但并不颓废与绝望,因为诗人毕竟生活在唐代。因而,闻一多先生称赞此诗展现了“夐(xiòng)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而寥寂的境界”。

(三)自主探究三:诗人是如何表现思妇怀远之情的?

(四)探究四:诗人在描写月亮这个意象上有何特色?

1、主次结合。

以“春、江、花、月、夜”五字逐步展开,但重点是“月”, 其它四个字都是陪衬。主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丽的完整图画。

2、虚实结合。

以“月生——月照——月斜——月落”为外在线索 , 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呈现出月下静谧、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诗境。并让读者在月下景物的推移中去发掘哲理和情思——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丽。

3、角度多变。

同是写月光,就有初生于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察觉的月光,有妆镜台上的月光,有捣衣砧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多么富于变化!

4、光色结合。

诗中景物的色彩,虽然统一在皎洁光亮上,但是因为衬托着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因此随着景物出现变化,而取得了斑烂多彩的效果。

六、课后探究:搜集古典诗歌中关于“月”的意象,并进行简要的归纳。

1、空间意象: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2、时间意象: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

3、情感意象: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后记:

《春江花月夜》作为一篇赏析示例性质的文章,关键是带领学生对“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这种赏析方法进行具体的指导,以达触类旁通的目的。

在课文导入之后,我首先组织学生自由诵读,接着我范读诗歌,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整体感知诗歌。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歌,然后把不理解的诗句提出来,我指导学生理解。

接下来的我带领学生运用诗歌赏析的“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进行讨论探究,完成对该诗歌的意境赏析。

首先是教会学生如何“置身诗境”。我要求学生先在诵读中用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的画面,然后创造新的形象,将诗歌所描绘的 “春江花月夜”风景图依据各自的题目用散文般的笔触,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从而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图。最后,小组交流探讨,每小组遴选出比较优秀的篇章,请各小组的代表发言人诵读优秀的改写文章。教师在听诵读的同时记录小组发言的纲要,并做好总结和评价。通过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其次,教会学生如何“缘景明情”。先组织学生品味意象,推敲炼字。然后引导学生从虚处去读,去填补想象的空间,去领悟诗的哲理美。

通过诵读、交流、探究,很多学生有许多精彩的发言。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把问题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培养能力,掌握方法。有的学生的描写尽管不尽如人意,有些学生的答案尽管显得有点幼稚,但他们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学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夜归鹿门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本诗的创造背景和创造目的。

2、品味诗歌,并背诵全诗。

3、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4、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的内涵。

2、感知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属湖北)人,主要活动于开元年间。他大半生居住在襄阳城南岘山附近的涧南园,中年以前曾离家远游.四十岁那年赴长安应进士试,落第后在吴越一带游历多年,到过许多山水名胜之地。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贬荆州刺史,孟浩然曾应辟入幕,不久辞归家乡,直至去世。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2.背景介绍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1.学生朗读,背诵诗歌.

2.看注解,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3.讨论:诗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诗歌内容赏析

1.并分析第1句:诗歌开篇写了什么景象?

明确: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2.读并分析第2句:这种比照暗示着诗人和世人的选择不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志向是什么? 

明确:前句承“渔梁”诗意,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3.读并分析第3句:诗人既选择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又见到什么景象呢? 

明确: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庞公,即庞德公,东汉隐士。《后汉书?逸民传》载:“庞公者 ,南郡襄阳人也.;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返。”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的诗句。

4.读并分析第4句: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明确: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将此诗与王维的《归嵩山作》对比,说说两首诗的意境有何异同。

教学后记:

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

这种感情的表达是比较曲折的。因此,在课前,我对作者及写作的背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做到知人论世,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涵。然后引导学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让学生去捕捉意象,分析情感。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这种由意象到情感到意境的方法,学生容易掌握,而且对高考答题也是很有好处的。

为了进一步巩固提高,我还将此诗与王维的《归嵩山作》进行对比,感受诗歌不同的意境及其表现手法。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李白,了解李白诗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熟悉诗人当进的写作心境,体悟诗歌所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情绪。   

3、在朗诵中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和天马行空的行文气势。

教学重点:

1、诗人抒情的手法及其浪漫主义特征。

2、在理解诗歌的抒情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请学生根据这句诗谈谈对李白的认识与了解。教师作补充。

二、解题,进入本诗

吟,也称“引”,歌行体。梦游,梦中游历。留别,临别留下的赠言。

他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但每每受挫。李白诗中展示的精神翱翔,大多是建立在现实的苦闷之上。本篇作于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排挤出京的第二年,借梦游表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三、播放录音,指导朗读。

1、听配乐朗诵。把握语言的节奏、音调、情态和诗人感情的巧妙配合。

瀛洲yíng   天姥   剡溪shàn   渌水    脚著谢公屐zhuó  jī 

石扉fēi    澹澹dàn  訇然hōng   魂悸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归纳本课重点字词

①解释下列加点词

我欲因之梦吴越:依据。       失向来之烟霞:原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低头     势拔五岳掩赤城:超过;遮掩。

②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字

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的确、实在)

云霞明灭或可睹(灭,暗)

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

③找出文中的多义字

訇然中开(打开,动词)   使我不得开心颜(舒展,动词)

古来万事东流水(事情,名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侍奉,动词)

④词类活用

Ⅰ.名词作动词

虎鼓瑟兮鸾回车(名词“鼓”用作动词,弹奏)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名词“事”作动词,侍奉)

云青青兮欲雨(名词“雨”用作动词,下雨)

Ⅱ.名词用作状语

对此欲倒东南倾(方位名词“东南”用作“倾”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南)

訇然中开(“中”用作“开”的状语,在中间)

古来万事东流水(方位名词“东”用作“流”的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向东)

Ⅲ.使动用法

栗森林兮惊层巅(栗,使……颤栗;惊,使……惊)

4、理清文章思路:文中写梦游是从哪里开始,又到何处结束的?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

梦前——梦中——梦醒

四、诵读并分析①段

1.齐读①段并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在“梦游天姥” 四字下标示双横线), 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2.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确: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板书:第一段  入梦之由——瀛洲难求,天姥可睹;高大雄伟,神奇美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第一段并朗读第二段。

二、合作探究:梦游历程

1、作者的梦境描绘了几幅画面?各有何特点?

梦游历程——梦到剡溪,清幽寂静;白天景象,壮美奇绝;夜间景象,离奇险怪;神仙洞府,灿烂辉煌;仙人盛会,其乐融融;梦境消失,无限留恋。

2、作者在梦游过程中的心理有何变化?

追求(急切,兴奋,轻快,神往“飞”“送”,夸张和拟人)——迷恋——惊惧(“栗”“惊”)——失意

3、诗人为何提到“谢公”?

李白借谢灵运来写自己,表达了自己要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鄙弃俗世。

4、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的笔墨写梦境?

写梦中仙境的美丽,反衬出现实世界的丑恶,表明对现实、对权贵的的憎恶。写幻想是为“不事权贵”的立场服务。

5、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板书:梦醒) 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 

梦境虽然美好,但总有梦醒的时候,人不可能生活在梦中。无奈之情。

三、合作探究:惊梦长叹

1、结合李白的生平思想,谈谈本段透露出来的局限性和进步性。

局限性:世事虚幻无常,人生如梦,行乐须及时的消极避世思想。

进步性:蔑视权贵、反抗现实、追求自由生活。

四、英国诗人柯尔律治说:“诗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支撑相互解释的。”结合这首诗谈谈你的看法。

高大雄奇的天姥山——体现了诗人所羡慕的人格形象;

富丽堂皇,超脱尘世,和睦美好的仙境——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越,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抒情主人公最后发出的感慨和呼喊——为梦中图景心旌激荡的结果。

总之,诗人对壮丽奇伟的崇高美的向往,正是因为人生激情的驱动,虽然有苦闷,但洋溢着热情!诗歌也由此气势流注,奔放飘逸,形成了内在强大的精神力量。 

五、作者所描写的梦境说明了诗人的诗歌具有什么风格?这种风格在他其它诗歌里是否有所体现,请举例

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像,集中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幕成雪。

六、背诵全诗。

教学后记:

本诗导入,我引用了余光中的诗句,对诗人李白有了一个整体认识。然后组织学生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

本诗反映诗人的思想情绪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归类。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李白整个的人生经历及思想发展过程讲解得非常清楚,在此基础上,再由学生探讨总结,真正的认识李白,读懂本诗。

背诵是难点,在背诵方法的指导上,我要求学生首先要理解诗意,然后划分段落层次,在理清思路和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顺利完成背诵任务。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菩萨蛮(其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感受江南的美景。

2、从不同的角度(背景)比较探究作者不同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感受作者所描绘的江南的美景。

2、运用知人论世的手法,根据不同的背景来解读作者不同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对如画江南(家乡)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背诵白居易的《忆江南》,引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参考注释①。

三、合作探究:

有人说,此词为作者浪荡江南所写,也有人说此词为作者避乱于江南所作。请根据这两种不同的背景,分组探究作者的情感。

1、探究一:浪荡江南

“只合”——只应是。因为江南好,所以到江南来作客的人应该在这儿住上一辈子。

接下来四句具体地写到了景物美,生活美,人物美。

“须断肠”——因为江南太美,回去后会后悔遗憾。

由此可见,本词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依恋之情。

2、探究二:避乱江南

人人尽说江南好——暗示作者思念家乡,故别人劝他。

“只合江南老”——因为北方战乱,有家难归。只能在江南老去。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须断肠”——回家后,看到家乡被战火洗劫的萧条场景而痛苦。

由此可见,本词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有家难归的情感。

3、小结:作者先总说江南好,再从景物美、生活美、人物美三个角度具体表现江南的好。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依恋和有家难归的情感。

四、英文翻译(感受意境)

Everybody  says  Jiangnan is  an alluring  land.Travelers  should  only  stay  till they  are  in  age  advanced.

The  spring  water  is  bluer  than  unclouded sky.

In  the  pointed barge  listening  to  the  rain I lie.

By  the  stove  the  tavern  maid  like  moon light  glows.

Her lily-white  arm  stare  like  piles  of  snow.

Do  not  get  home  before  you get old.  If  you do,your  heart  will  get  stone cold.

五、比较阅读。白居易《忆江南》

教学后记:

本诗教学,我认为主要有两个亮点。一是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因为关于此诗的写作背景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我便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根据这两种不同的背景提示,探究诗人的不同情感。这种个性的解读,我认为对于学生来说来非常有好处的。它不仅仅让学生懂得了诗歌鉴赏中知人论世的作用,而且让学生有了自由思考的空间。

其次,我结合必修⑤的梳理探究——有趣的语言翻译,组织学生将诗歌翻译成英语。将语文和英语联姻,不但体现了不同科目的互通性,而且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我相信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后也一定再次尝试的。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教学应有一种敏锐的感受能力,能另辟蹊径,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这样才能让课堂时有创新的亮点。

 

《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置身诗境,感受作者对洞庭湖美景的描绘。

2、知人论世,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愁绪。

3、比较赏析,辨别相同题材诗歌不同的诗境和风格。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知人论世和置身诗境的方法,感受作者的情感。

2、比较赏析,拓展提高。

3、积累、背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忧国忧发的情怀。

教学重点:

1、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2、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

二、诵读、赏析

1、首联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在结构上起了怎样的作用?

①情感: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②结构: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2、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景物有何特点?“浮”有何言外之意?

描绘: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万物和日月星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特点:浩瀚无边。(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

“浮”:暗示了作者漂泊无依的生活。

3、颈联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

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4、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三、探究:

1、诗歌的颔联——颈联——尾联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2、比较阅读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境和风格有何不同?

四、总结

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世身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五、作业:

搜集写洞庭湖的佳句和岳阳楼的名联:

(一) 写洞庭湖的佳句

1、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

2、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

3、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4、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二)岳阳楼的名联:

1、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2、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3、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来第一楼。

4、四面河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5、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教学后记:

本诗教学,我主要运用了“知人论世”和“置身诗境”的赏析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想象、感受作者对岳阳楼景物的描绘,去品味作者的爱国之情。学生对这两种赏析方法已基本了能够灵活地运用。

在艺术手法上,我引导学生对首联的虚实、对比进行了探讨,还对“浮”的炼字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写岳阳楼的诗歌举不胜举,因此,我要求学生自主地将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与本诗进行比较,体会相同的题材而不同诗境和风格。另外,鼓励学生在课外对有关岳阳楼的诗句和对联进行搜集整理,感受岳阳楼的文化蕴含。

 

 

 

推荐作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赏析诗歌。积累诗歌鉴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积雨辋川庄作》练习:

1、首联哪两个字用得好?(炼字:解释——描绘——情感)

空:写出了山林的静谧幽暗茂密,看不见人的活动。

迟:慢。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

2、颔联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手法:动静结合,色彩浓淡搭配,叠词。写出了山野的恬静优美。

3、最后两联描绘了作者怎样的生活?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宁静闲适的禅寂生活,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归隐山林,淡泊名利,闲散安逸的生活情趣。

4、通过这首诗,谈谈你对王维的认识。

过亦官亦隐的生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禅理。

二、《旅夜书怀》练习:

1、首联写景有何用意?

比喻自己像小草一样渺小,像独舟一样孤寂。

2、“垂”“涌”有何好处?这一联写景为了抒发什么样的情感?

分别衬托平原的广阔和江浩荡之势。以乐景衬哀情,用宏大广阔之景来反衬内心的孤寂。

3、“岂”“应”说的是诗人的真实想法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想因报国立业而著名,却因写诗而著名;辞官不是因为老病,而是因为被排挤。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因政治失意而悲愤的情感。

4、作者是怎样描写“沙鸥”的?有何用意?

用天地之广阔反衬沙欧之渺少。暗示自己的漂泊无依。(比喻)

三、《新城道中》练习

1、首联写东风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拟人,东风善解人意,富有情趣。表达了诗人的急切喜悦和乐观豁达的情怀。领起下文,为全诗写景抒情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 

2、第二、第三两联写景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景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比喻,拟人。由远及近的顺序。用生机勃勃之景衬托内心的喜悦之情。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四、《扬州慢》练习:

请分析本词景物描写的手法和作者的情感。

①青青荠麦――对比(名都、佳处、春风十里)-→萧条冷落,昔盛今衰

②废池乔木――拟人-→“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痛恨战争

③二十四桥/无声冷月――移就-→“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凄清冷落

④寂寞红药――直抒胸臆-→“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感时伤乱

⑤“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凄厉

五、《长相思》练习

1、作者在词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你能确定是哪里的景物吗?

 山水、山海关、风雪、千帐灯、故园。边关的景物。

2、体会出这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旅途思乡

教学后记:

本单元的推荐作品,我采用了练习的形式进行教学。首先我布置学生课外阅读,理清诗意,然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我认为这种方式很有必要。在“自主赏析”部分的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对诗歌鉴赏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这还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练习在巩固和运用这些鉴赏的方法。

另外,在练习的准备上,我注意了与高考的衔接,充分考虑到了高考的题型和要求。通过这种形式的训练,无疑会在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达到一举两得的功效。

教无定法,只要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能完成教学的目标,我认为这种方法就是可取的。

不足的是,我仅用了一节课的时间,部分学生由于课前预习不够,练习时显得有点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