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城市广告位价格:清宫旧藏玉器欣赏(图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3:30:12

清宫旧藏玉器欣赏(图1)

 

    玉十二辰

    清中期

    尺寸:高3.1-3.4cm

    清宫旧藏

    说明:青玉。雕坐姿各异的兽头人身十二属相,即所谓十二生肖,属守护神。各造像大多数左右手拿着不同物件,各有不同象征意义。 


    赵翼《陔余丛考》曰:十二相属之说起于东汉,汉以前未有言之者。古时的十二生肖佣,也称“十二支神佣”,隋代已出现,盛行于唐代,以后历代均有。

 

玉十二辰

 

    玉十八罗汉手串


   


    尺寸:通长26.5cm 玉人长2.5cm 圆径1.5cm 佛头圆径2cm


    清宫旧藏


    说明:白玉。手串为玉籽十八颗,圆雕罗汉十八个。间配红玛瑙珠及佛头四粒,黄丝穗上系红珊瑚豆二粒。

    十八罗汉在玉雕中多见于圆雕坐像,制成如此小的造型作手串还很少见。手串雕琢精致,十八个罗汉均光头,着袈裟,或拱手而立,或手持谷穗和拂尘,或双手捧钵,或手拿念珠和书卷,或环抱小兽,或身旁伏虎,形态各异,神态生动逼真。

 

玉十八罗汉手串

 

    玉蕉叶仕女


   


    尺寸:宽8.3cm 高12cm 厚4.5cm


    清宫旧藏


    说明:青玉。略有瑕斑。镂空雕假山及一棵大芭蕉树,树枝叶宽大。一仕女站立于一侧,面带微笑,发髻高盘于头顶。身着长裙,肩旁飘带,左右持一宽大芭蕉叶,右手执一管笔。

    此器古朴中又见典雅,山石与芭蕉树的粗犷对比人物面部、发式及衣纹的细腻,也活现了古代妇女形象。

 

 

玉蕉叶仕女

 

    玉蝉形唅


   

    尺寸:长2.1cm 宽2.9cm 厚0.8cm

    清宫旧藏


    说明:白玉,有土褐色沁斑。体扁,中心稍厚,侧边渐薄。玉蝉头部及双目外凸,正反两面均以宽阴线琢出头、胸、腹、翅及尾等部分。蝉尾和翅呈倒三角形,末端见锋。


    玉蝉早在新时期时代的红山文化墓葬中已出现,一般为佩饰,至汉魏间才作为唅,放于死者口中。汉代玉蝉唅,大多形象逼真,虽刀法简单,当粗犷有力,线条挺拔,刀刀见锋。一般没有穿孔,若个别有孔的玉蝉,则有可能作为佩饰用。

 

玉蝉形唅 

 

     翡翠菊花纹环耳扁盖瓶 

 

     清末 


     说明: 

     翡翠菊花纹环耳扁盖瓶高43厘米,两瓶由一块翠料琢成,据说是由一个工匠用六年时间完成的。瓶两侧镂雕玲珑剔透,颇具西方风格的缠莲菊花纹,它与晶莹翠绿的材质相映,润泽华丽,熠熠生辉。这对翠瓶材料难觅,工艺精湛,济价值不菲,堪称国宝级藏品。

 

翡翠菊花纹环耳扁 盖瓶

 

    玉蟠螭觥


   


    尺寸:高23.2cm 口径9.3cm×4.2cm


    说明:上好黄玉。局部有褐色沁。器呈上宽下窄的不规则柱形,中空,一侧镂雕爬行状蟠螭为柄。下部凸雕龙头,龙发上披于器另一侧,龙之双角构成器足。构思巧妙,雕工细致精湛。

 
    蟠螭纹是古代玉器的主要纹饰,各时代的螭纹特点不同。此器的镂雕蟠螭纹融合了古代蟠螭纹的特点,形成了新的风格。

 

玉蟠螭觥

 

 

    玉兽面纹匜


    清乾隆


    尺寸:通盖高18.7cm 口通流长15.8cm 口宽7.4cm 足径4.2×7.7cm


    说明:新疆上等碧玉。凸雕、浮雕、阴刻、镂空等技法。分器盖两部分,深膛。盖饰为带双角的卧兽,脊部琢一拱形钮并套以活环。器外壁以四条对称戟纹分隔,上部为相对夔龙纹,下部为兽面纹。足上部蕉叶纹一周。兽首吞夔式柄。器里底阴刻三竖行铭文“作司寇彝周建用惟。百雩。四方永作枯。”外底琢“大清乾隆仿古”六字隶书。盖里琢楷书乾隆御制诗:“一握和阗玉,琢为司寇匜。率因从古朴,非所论时宜。韭绿犹余润,粟黄徒讶奇。四方永作枯,博古式铭词。”并“乾隆己亥春御题”及“比德”(白文)“朗润”(白文)二印。


     此匜是仿宋代《博古图》(后又录于《西清古鉴》)所载周代青铜司寇匜而作。造型精美,技艺高超。玉质“韭绿”莹润微透明,内里黑斑酷似青铜器之斑锈。因此乾隆特别喜爱,既题诗又铭款。堪称为不朽的作品。

 

玉兽面纹匜

 

    皇后之玺

 

    

 

    尺寸:高2厘米,边长2.8厘米,重33克

 

    1968年陕西咸阳市韩家湾乡狼家沟出土。现存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采用珍贵的和田玉制成。螭虎钮,四侧刻云纹,印面阴刻篆体“皇后之玺”四字。其发现地点距汉高祖与吕后合葬墓长陵仅1000多米,故可能是吕后用印。它是已发现的最重要的古代玺印之一。

 

 

 

    玉龙耳象首活环托杯


    尺寸:杯高5.4cm 口径9.4cm 足径4.2cm 托盘高0.8cm 长19.8cm 宽14.1cm


    清宫旧藏


    说明:青白玉。器由杯和托盘组成。圆撇口,圈足,光素无纹,两侧各镂雕一拱体龙为耳,一面高浮雕象首并套活环。托盘青色,长方形,四角内凹,角上各施一垂云纹。宽边饰阴刻回纹。中心凸起为杯托,可纳杯足。内浮雕两条舞龙纹。


    龙纹、象纹是明清时期极时兴的纹饰。此器原为明宫帝王用物,寓意“太平有象”。有太平盛世之意。

 

玉龙耳象首活环托杯

 

    玉桃式杯


   


    尺寸:高6cm 口径10.1×8.5cm 足径4cm


    清宫旧藏


    说明:新疆优质青玉。杯呈桃式,中空,以透雕连体枝叶为柄,口沿后半部对称的琢饰四片桃叶及双叶苞,桃枝沿体向下,末端盘为环状足形。


    桃式杯,含长寿之意。明代,特别是明中晚期,因受道教的影响,桃形器极为盛行,此为一证。

 

玉桃式杯

 

    玉铃

 

    清乾隆


    尺寸:铃高18.4cm 口径9.7cm 杵长12cm 高4.3cm


    清宫旧藏


    说明:青玉。铃由柄、铃两块玉衔接而成。柄下端阴刻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其上琢一佛首,头顶部衔接由四兽吐出的齿状饰与中心戟头相接。铃外壁均饰佛教纹饰,有莲花纹、梵文、轮形缨络及杵纹。铃内悬挂一坠式玉锤。杵中间亦阴刻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柄身中间背向饰以莲花托,托上伸出四个弯曲尖齿饰,四齿各于首尾合拢一轴。

 
    铃杵是藏传佛教之法器。故宫收藏有数件玉质铃杵,是仿西藏喇嘛教铜质铃杵而制,器型极为精致逼真。

 

玉铃

 

    玉“鹤鹿同春”饰

 

    

 

    尺寸:长8.5cm 宽7.2cm

 

    清宫旧藏

 

    说明:青玉,局部有深褐色沁斑。器正面弧凸,用多层镂雕和阳线纹法琢制鹤鹿同春图,背面中间凹进,外边有一粗宽边环。环外两侧,各有一小圆孔,可供较粗的绳索或带穿结用。

 

    此器纹图中有双鹿在自由自在的啄食,天空还有仙鹤飞翔,间缀松枝、灵芝草等吉祥树草。鹤鹿同春图,在宋元乃至明清艺术品常有所见,其含义是长命和官禄齐行并进之意。

 

 玉“鹤鹿同春”饰

 

    玉莲荷花插

   

   

    尺寸:长22.5cm 高12.6cm 口径12.1×7cm

 

    清宫旧藏

 

    说明:青玉。带光泽,稍有瑕斑。器主体由湖石、莲蓬、荷花、荷叶组成。莲蓬紧靠湖石,雕七粒莲子。荷叶内空,外琢筋络,细致入微;边沿微敛,一侧凸雕一飞雀。器下部饰有流水、浪花、水草,一雀立于荷花之上,作回首状。造型生动自然,结构巧妙紧凑,雕工精细。

 

 玉莲荷花插

 

    玉鸟衔花佩

 

   

 

    尺寸:长7.8cm 宽4.5cm

 

    清宫旧藏

 

    说明:玉料青白色,体扁平,两面饰纹相同,皆镂雕绶带鸟,口衔花枝,呈侧面形,作飞舞态。汉代之前的玉器中很少有以花鸟为题材的作品,唐代玉器中开始增多,有些为单纯的花卉图案。花鸟结合的图案有两类,一类是将鸟置身于花丛中,鸟小而花较大;另一类以鸟为主,以少许花枝点缀。这件作品中花鸟相宜,恰到好处。在古代,一种好的玉器造型和纹图能延续使用很多年代,鸟衔花玉佩就明显地表现出这几类特点,它对后来的宋、金时代的玉器就有很深的影响,如黑龙江哈尔滨香坊墓出土的金代绶带鸟就同这件作品类似,但该作品中的绶带鸟为回首状,鸟翅长而尖,翘端下垂,而这件唐代玉佩中的鸟为昂首,鸟翅短而宽,翅端向上挑,造型和表现手法较宋、金时的作品古朴。

 

玉鸟衔花佩

    玉扭丝纹瑗

 

    战国

 

    尺寸:直径8.3cm,厚0.3cm。清宫旧藏。

 

    说明:瑗呈内、外双重环状,环面饰扭丝状纹饰,两环相连之6处,其中3处饰横向的扭丝纹。两环间有细长的透孔相隔,共6处,其中3条透孔中部开圆形小孔,应为穿绳悬挂所备。

 

    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遗址中就已出现内、外双重的环形玉,可见这类玉环源远流长,但在战国玉器中这类器物并不多见,尤其是扭丝纹环形玉多为单层,所以此双重玉瑗更显珍贵。

 

玉扭丝纹瑗

 

 

汉玉镂雕螭形佩

    尺寸:长8cm宽6.8cm厚1.5cm

    清宫旧藏

    说明:白玉,有褐色沁斑。体扁平,镂雕一螭,长脸厚唇,张口含尾,身饰又浅又细的毛发纹,通身盘旋成圆环状。

    汉代玉器中有一种阴刻细线,其线条形若游丝,细如毛发,后人称为“游丝毛雕”,此器为其典型。据观察,这种线纹是用一种非常尖细的坚硬器物在玉器上进行雕刻,若用力不均,会出现叉道和若断若续的“跳刀”。此种特点在战国晚期就出现,但普遍应用则在汉代。后来宋、元、明时亦有出现,但线条又深又粗,而无“游丝毛雕”和“跳刀”感。这两者之差别,是今天识别汉或汉以后玉器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