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微视频:农村中学控辍的八点有效措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48:10

农村中学控辍的八点有效措施

2008-01-07 09:30:06|  分类: 学校管理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长山镇中学  王亚宏
几年来,我们以“爱在前、教在先、责在心、行到位”和谐控辍;以“重学生、抓学校、帮家庭、促社会”合力保学。学校连续四年被教育局评为“控辍”先进校,流失率始终位于全县农村学校最低。成就的取得主要来自于八点控辍保学策略:
氛围控辍:我把每学期第一周确定为控辍宣传周,把每年三月和九月确定为控辍活动月。通过校园广播、板报画廊张贴标语、悬挂条幅、印发致家长公开信、举办家长座谈会,让《义务教育法》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内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还通过《家教导报》报道控辍保学工作情况,宣传政府行为,总结典型经验,使控辍工作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相统一的依法控辍保学体系。
机制控辍:我构建了“双线三级”、“四包”、“七及时”的控辍长效机制。
双线三级:学校内部形成“学校——教导处——班主任”、“学校——德育办——家长”共同参与的控辍网络。
四包:校长包学校,主任包学年,班主任包班级,科任包学生,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任务。
七及时:及时防。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努力把控辍工作做在学生辍学之前;及时查。每天早自习,班主任要亲自查点学生到校情况;及时报。在无法取得联系的情况下,班主任对查出的未到校的学生名单要在一小时内上报教导处;及时访。教导处要迅速调集相关人员当天家访;及时收。通过家访确认辍学的学生,采取劝学回收措施;及时奖。对回读学生全校通报表扬;及时统。每月初将上月控辍情况逐级上报校长室。
质量控辍:如果说生源就是学校的财源,那么,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换言之,学生只有学得好,才能留得住,学校才能发展,老师才能保住饭碗。我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对外提高学校声誉,对内吸引学生的重要措施,以此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根本需求。
一是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为学生打造乐学的时空。一方面以读书活动为载体,打造书香校园;一方面以景点建设为平台,打造生态校园。
二是改革教学方法,为学生创新乐学的载体。我要求教师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学生兴趣爱好出发,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力争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学知识与学做人相结合。
三是注入人文关怀,为学生耕耘乐学的心田。我强调一个好教师的标准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不仅要看学生怎么学,还要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不仅要看学生是否在学,还要看他们是否学得开心,学得安心,学得舒心。
扶弱控辍:生活困难、学习困难、身体残疾、孤儿、单亲、留守家庭的学生是普及中的弱势群体,也是控辍中的重点群体。面对这些孩子,我提出了一个口号:“一切有学习能力的孩子一个也不能辍学”。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振奋精神学习。首先成立领导小组,使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常规;其次,建立档案,跟踪服务;再次,确定帮扶对象,建立帮扶关系;最后,定期开展活动,既关心学习,又关心生活,让这些孩子在享受家庭的温暖和家人的关爱。在每年的三月的“春风在行动”和九月的“金秋手拉手”活动中,全校师生踊跃捐款捐物。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关爱他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教书育人要保持一颗恒心,关心学生要有一颗爱心,彼此沟通要留存一颗青少年的心,只有这样才能既留住学生的身,又留住学生的心。
赏识控辍:“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改革了以往的评价制度,使评价面向每位学生的个体,直至个体的每个方面——让每位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展示自己,体现自己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我还把大目标分为若干小目标,开展了“××发展之星”评选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个拾级而上的台阶。
基地控辍: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这正式新课改的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更有效把学生从“书本世界”中解放出来,更直接地让学生参与主动探究性学习之中,因而已成为我校推动新课改的生长点。我把基地“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基地的“亲历和体验”贯通整个实践活动,使活动方向走向开放性,活动过程达到生成性。
减负控辍:过重的课业负担,长期的心理压抑极易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导至厌学,厌学是辍学的主要根源。为了轭制这个源头,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我提出了“三精”、“三清”减负原则和途径。即精心备课为减负的前提,精练教学是减负的关键,精减作业是减负的保证;教学内容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让更多的时间解放学生的脑手眼嘴。
案例控辍:“案例教学”以其特有的魅力与效能为许多行业专业化培训所青睐。“案例控辍”以其特有的现实性、感人性、警示性在青少年学生中引起共鸣,产生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