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为何加不了好友:中国牛奶安全标准不如猪饲料(真数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6:17:25
卫生部长说,奶粉中15mg/kg的三聚氰胺对婴儿是安全的;
农业部长说,猪饲料中2mg/kg的三聚氰胺对猪是不合格的。
三聚氰胺事件越越大,有关部门已经开始混淆视听,在保这些企业,原因很简单,不能让那么族企业倒闭,不能一下出现那么多失业人员,所以用了学术里很低级的移花接木,至于液体奶能不能喝各位看完自行决定吧。
一.我们是啮齿类小白鼠:
目前新闻发布会上相关员给出的婴儿奶粉中含三聚氰胺15mg/kg是根据美国FDA在啮齿类小白鼠身上试验得出,按《毒物学》惯例体重放大100倍得出的结论。按照小白鼠的试验,估算出对人体产生伤害的量应该是0.63mg/公斤体重,换句话说美国压根就没有对人体伤害的实验数据,人家想都不会想让人去吃这东西!
下面我来列出婴儿奶粉中三聚氰胺15mg/kg这个数字是怎么得出的:
这个数字是按照(0.63mg/kg x3.5kg)/0.15kg=15 mg/kg
这是国家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院士列的公式,里面0.63mg/kg是通过小白鼠估算出的三聚氰胺对人体伤害值,3.5kg是婴儿体重,0.15kg是婴儿每天喝的奶粉量,很显然陈院士在公式里套用的都是最谨慎的数据,喝奶粉的婴儿体重不可能都只有3.5kg,显然要更大;0.15kg的每天奶粉摄入量又偏大,最能吃的孩子也未必吃得了这么多,所以从表面看这个公式是非常合适的。
但是这其中存在两条致的问题
1.这一切都只是在啮齿类动物上得出的数据,从未有过人体试验,所以根本不能保证小白是63mg/kg放大100倍,用于人体的伤害值是0.63mg/kg是合适的!
2.何况这个0.63mg/kg是大人小孩通用的数据,婴儿发育不完全的肾脏能和成年人的相比吗?!
3.三聚氰胺在小白鼠体内代谢很快的,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是小白鼠并不是只喝掺有三聚氰胺的奶!而婴儿是基本以这些毒奶为主,4个月以下的根本不能吃别的!这就大大的加大了结石的可能!
综上,人体摄取量0.63mg/kg对于成人可能合适,但对于婴儿根本就是彻底错误的,奶粉里15mg/kg根本就不能成立!何况仅仅是从啮齿类得出的结论,从没有过人体实验数据!更是错上加错!完全就是混淆视听!
二.我们的奶粉指标不如猪饲料:
在我国《2008年度辽宁省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中,明确规定饲料中搀加的三聚氰胺要低于2mg/kg!比婴儿奶粉的标准低了7倍多!婴儿吃的都不如猪食的标准!!!
这么看伊利无知的12mg/kg的公示多么无耻,比猪食标准高了6倍还在喊“我们是安全的”!
三.再说公布的液态奶检测里非常低级的移花接木:
首先来普及一下基本常识,牛奶中蛋白质含量大概在2.95-3.3%之间,换句话说100g奶里面的蛋白质含量是2.95-3.3g,高于这个数据的就不是原奶,也许是浓缩(浓缩要增加成本,企业是傻的啊?),也许是添加了三聚氰胺..........
在100g的奶粉里面我们套用的是三聚氰胺添加量要低于15mg/kg,这每千克指的是奶粉,是蛋白质!而我们的标准司移花接木的也套用在了牛奶里,我们的检测标准依旧是15mg/kg,这里的每千克指的是每千克牛奶!这样一下子就把数据提高了30倍!自然基本都合格了!这个移花接木实在是太低级了!
四.教一教标准额定司该怎么检测:
三聚氰胺的检测比较麻烦需要用HPLC-UV或者HPLC-MS仪器联用才可以,费时费力又费钱,实施起来难度太大(不懂的人就别叫着把三聚氰胺划入检测指标了)!但完全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
国内在用的蛋白质检测是凯式定氮法,是用强酸来让蛋白质中的氮释放,在检测里面的氮,这让很容易让人钻了空子,完全可以多加一步手续,用生化中常用的三氯乙酸让牛奶中的蛋白质沉淀,再用凯式定氮法来检测,这本身就是国际牛奶定氮的标准方式!
就说这么多,婴儿奶粉的15mg/kg的标准能不能喝,以及液体奶可笑的的15mg/kg的所谓的“美国FDA”标准,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看客自行决定喝还是不喝吧!
         
  *.*.*.*   2010-8-1 18:42:45

中国牛奶新国标倒退25年 从此不喝中国奶
与会专家则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在乳制品企业的干预下,相互博弈、妥协的结果。新标准的推出,虽然美其名曰是维护中小养殖户利益,但实际上最大的赢家无疑是包括蒙牛、伊利等在内的国内基地型乳业巨头。而同样受益的还有外资乳业巨头,它们将乘机大举进入中国,控制中国乳业。
中国奶业倒退标志
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于3月26日由卫生部批准公布,6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在生乳标准中,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每100克生乳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5%降到了2.8%,菌落总数则从2003年每毫升50万调至200万。此前的国标已和国际标准有很大差距,而新国标则在本来已经很低的标准之上一降再降,新国标被冠以“中国奶业倒退标志”的帽子,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尽管业界一片哗然,卫生部有关负责人对此回应说,乳品安全国家标准符合中国国情和产业实际。这也正是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感觉困惑的,在丹麦,在新西兰,在几乎所有的乳业大国,生乳蛋白质含量标准都至少在3.0%以上,而菌落总数,美国、欧盟是低于10万,丹麦是3万,更是比中国严格数十倍。“蛋白质含量关乎营养,菌落总数则攸关质量,但是蛋白质含量和菌落数量不是什么高科技含量的东西,即使是散户,只要饲养得当,完全能够达到原来的标准。”
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新希望乳业技术总监汪家琦也表示,目前中国规模化养殖和散户的比例大概是3 : 7,但即使是散户,也只有不到20%“只养不管”,达不到原来的收购标准。而采用机器挤奶,减少二次污染,都可以有效地控制有害细菌数量。
原国家乳制品订标组副组长曾寿瀛此前曾表示,自己早年主持乳业标准制定,之前都要在全国东南西北选中5个城市的卫生单位及企业,每年根据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采样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处理,最后提出项目指标。
而此次新标准的出台,究竟选取了哪些城市和企业取样,究竟如何计算出新的标准指标,依然无人得知。王丁棉表示:“广州奶企近10年来一直在执行蛋白质3.0﹪、细菌数20万个单位以下这一指标。有可能是卫生部不了解情况,只听取了农业部门提供的一些东北、内蒙古等地区的数据。”
基地乳业巨头推动新国标
卫生部官网显示,2008年,新版乳业国标强制性标准由卫生部牵头,会同农业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奶业协会等单位,并由各部门推荐的70多名不同领域专家组成专家组,经过一年半的讨论后才正式颁布。
然而这70多名不同领域专家究竟是谁,无人得知,没有起草人和起草单位的栏目,这在国标发布历史上恐怕也是第一次。王丁棉曾见过部分专家名单,让这个前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在乳制品行业摸爬滚打半辈子的老人感觉奇怪的是,“20多个专家中,除了农业部下面一个专家我认识外,其余的都不熟悉”。
而其中一位与会专家魏明(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曾经详细统计了与会代表的身份,令他吃惊的是,这些所谓专家中,多半都是各个乳业的代表。“一个国家最低的安全标准,居然要讨论一年半之久,你就知道各利益方博弈得多激烈。”
中国乳业有城市型乳业与基地型乳业之分,城市型乳企主攻巴士鲜奶,一般在城市周边有稳定的规模化饲养基地,而基地型乳业以生产超高温灭菌奶和奶粉为主,因价格便宜保质期长而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份额。对于三元、新希望这样的城市型乳企而言,奶源质量并没有问题,这些企业一般在城市周边有稳定的规模化饲养基地;而对于基地型乳业而言,奶源的覆盖地域广阔,收购半径过大,质量也不稳定。
魏明表示,几次会议上对生乳蛋白质含量和细菌数量争执得都很激烈,但是新国标无疑是对基地型乳企更为有利,新鲜牛奶应该在24小时内送至奶站或加工工厂,但是这些大企业收购半径过大,鲜奶通常会存放在奶罐中1-2天甚至更久才被收购,只有较低的标准可以保证“合格”奶源的持续供应。对此说法,时代周报记者给蒙牛发去采访提纲,但截稿时仍未收到蒙牛的回复。
而对于降低标准是为了维护中小养殖户利益的说法,王丁棉也予以否认。他认为,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乳品企业过度扩张,在广告、营销方面耗费过高成本,过度压低生乳的收购价格。
王丁棉认为:“如果还是很低的生乳收购价格,新标准只会导致原来用好饲料的养殖户使用廉价饲料,廉价饲养出来的不合格品,再通过各种手段使之达标,然后大家再质疑这个标准是不是还不够低,不够符合中国的国情,从此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外资乳业市场地位更牢固
王丁棉最为疑惑的则是,生乳标准的蛋白质含量降低了,但是现行液态奶和奶粉蛋白质含量,与以往的标准要求一样,没有倒退。“蛋白质在加工过程中原本就会有点损失,如何能用低标准的原料生产出高标准的牛奶,百分之百要人为添加一些东西才办得到。”
更令人困惑的是,低标生乳会纵容养殖户的低水平养殖,只顾眼前利益而维持落后生产方式,中国乳企短暂获利的同时,外资在高端奶粉市场的地位更加牢固并将渗透到更多领域。
今年1-4月,我国奶粉进口达到15万吨,超过去年全年进口量的50%,价格同比上涨超过20%;而乳制品进口同比增加30.15%,进口金额同比增长了81.45%。但当原料奶价格下降时,奶粉的终端价格仍旧照涨不误。
目前在我国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美赞臣、惠氏、多美滋、雅培、雀巢等洋品牌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更多洋品牌还已经瞄准了此前由国内品牌占据优势的中低端市场。一方面是进口奶粉依存度的放量增长,另一方面,洋奶粉频频亮出涨价大旗。出现此种局面,王丁棉担忧,在奶粉的上游市场,国内企业将丧失话语权,而我国奶粉市场,或重蹈被外资控制的 覆辙。
新国标颁布后,很多乳企也表示会执行自己的标准,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表示光明乳业会坚持生鲜奶的蛋白质含量在2.95﹪以上、细菌数在10万个菌落单位以下为收奶标准;汪家琦也表示,目前新希望的鲜奶和常温奶都是执行内控标准,蛋白质含量在3%,有害菌群控制在1000以下,新希望以后也会继续执行自己的标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1 19:33:09编辑过]
别再喝奶了,一个奶业工人的良心话
我不想再忍了,我所知道的奶业内幕!——一个奶业工人的实心话
我所学的专业是乳品工艺,刚毕业曾在某国内老大级乳业集团工作。职位——收奶员。
之前的三鹿事件,沸沸扬扬。其实在我看来,没什么奇怪的,事情总是要被揭穿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以及是哪一家企业成为那个撞上枪口的倒霉蛋。三聚氰胺——冰山的一角。也许这个事件就要告下一个段落,也许仅仅是个序幕的开始……
离职的员工到处去说原来公司的“坏话”,这个员工一定个没有道德的人。曾经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最近我的想法变了,一个知道内情而不去告诉别人,眼看着别人吃亏上当的人,那才是个彻底道德败坏的人。
离职后,我没喝过一滴奶!
我先讲一下,收奶的过程。奶农的牛奶由当地附近村镇的奶站化验收集,按品质高低,分等级付给奶农钱。品质的指标不外乎PH值,蛋白质,干物质这几项。然后由奶站(当然了奶站是私人老板的)用罐装车混装后运到工厂,然后由工厂取样化验,测算指标同样按品质高低,分等级付给奶站钱。
不知道大家看没看出来,想没想到这种操作模式会出现什么问题?
有人说了,不是“天然牧场”“工业化收集吗”?
有,的确有。但是我只能说:兄弟,你很傻,很天真!
奶农想多赚钱怎么办呢?简单啊,掺水啊。那掺水指标降低就卖不上好价了怎么办?简单啊掺****啊。奶站想多赚钱怎么办呢?简单啊……。奶站的奶,是从各个散户收来混装到罐车的,有一家的突然变质了,怎么办啊,全车都倒了吗?几十吨一罐的奶,蛋白质低了怎么办?干物质低了怎么办?PH值低了怎么办?有的牛病了,用过抗生素怎么办?有的牛用了催奶激素怎么办?
话说回来了,奶农那点小计量能瞒奶站吗?奶站那点小九九能瞒工厂吗?如果我说,奶站不知情,工厂不知情。都是“不法奶农”干的坏事,全国人要把矛头指向他们批判。那我可就真的,很傻,很天真。
我们从来不拒收奶,因为我们知道,一件东西是要充分利用的,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价值,获得最大的利润。我们分罐储。最好的奶,供到车间做酸奶(发酵型酸奶或搅拌型酸奶),因为不是好奶做不出来。其次,做纯牛奶,高钙奶之类的。再差的奶做花色奶即花生奶,早餐奶等。还有那些发酸的奶怎么办呢,当然不能倒了,做酸性乳饮料,就是广告狂哄乱的,女人小孩都喝的***。这是本公司最大的利润所在,一盒奶的成本,还没有哪个包装盒值钱。还有那种臭的熏人的奶怎么办呢,简单,做冰激凌味道最好。还有那些又臭成粘稠状的怎么办呢,做奶粉。当然这叫工业粉,它有它的用途,不是装袋子就上市场的。
我们有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立体式仓库,媒体都赞扬过。可是,你就没想想:这快速消费品,生产出来,就要卖的,搞那么大仓库什么用?酸性乳饮料越存放,味道越好。
那有人问了:生产日期怎么办?
简单啊,提前一个月!你也许不信吧,因为,在你心中,那是小黑工厂做的事。
那又有人问了:市场上卖的岂不是过期奶?
我就这么告诉你吧:你手中那盒奶,就是过期一周了,你喝也没问题。因为,你所买的奶,是UHT超高灭菌液态奶。
关于UHT超高灭乳,到底有没有营养,我不想再说了。因为,这个涉及到某人在某年为中国提出的一个口号,我们正向这个口号迈进,别管你喝的是什么奶,反正是牛奶。
有个广告,中国某企业已经是这种超高灭菌乳全球产销量第一,难道是那些乳业发达国家真的比不上我们了吗?
其实,是人家不生产这种乳品了。这笑话有点冷,是吧?!
那有人说了,我们以后喝高端奶吧,广告都说想过有品位的生活就喝那种奶。
是啊,那奶是贵啊,贵的东西就好啊,那奶蛋白质高啊?高,实在是高!这一点,澳大利亚人都服我们啊。
我就不相信地球上的奶牛,能挤出那么高蛋白质的奶……
此言一出,某些专家就会来“辟谣”又得列出一套数据理论,来“引导”大家。
是啊,我嘴没人家的大,钱更没人家拿的多……
还有很多关键的还是不说为好,知道了对大家谁都不好。生活是美好的。
真实案例 看三鹿奶粉背后的KB的行业潜规则
目前的沸沸扬扬的三鹿奶粉事件,作为一个可能的知情者和懂点化学的人,我也来谈谈我的观点:
1、媒体也好,厂家也好,国*家质量监督也好,还是在忽悠大家。
为什么我敢这么说?
因为,三聚氰氨根本不可能直接加入牛奶中,三聚氰氨的市场售价并不低,奶农不可能不计成本的提高浓度;
其次,三聚氰氨水溶性较差,要想完全溶于牛奶,比较麻烦。
那为什么媒体,厂家,国*家质量监督要异口同声的说是不法之徒加入了三聚氰氨,其实,就是为为了掩盖一个更可怕的问题:那就是加入的其他毒性更大的东西!说穿了,就是尿素!尿素,作为一种便宜的农家化肥,真是经济实惠的“好添加剂”。
2、为什么要加尿素?
因为各乳品公司收购鲜奶,测试的标准主要是奶的蛋白质含量,说穿了就是氮的含量。尿素作为一种最普遍的氮肥,由于它独特的分子结构,记得好象是两个氮分子配个什么我忘了,氮的含量当然高了,混入奶中,提高氮浓度,价格自然也卖得高了;
3、尿素怎么转化为三聚氰氨的,很简单,奶粉的生产过程就是将鲜奶放在封闭的环境高环境下,然后采取喷雾的方式直接转化成粉状就成了奶粉,而尿素在高下会产生变化,生成三聚氰氨,OK,有毒的奶粉就这样生成了。
最后,我再谈谈我怎么知道这些内幕的。
前几年,是2001年还是2002年,我记不太清楚了,在办理一件带B性质的案件时,他们主要罪状之一,就是把持我市某区的牛奶收购市场,长期以次冲好,我们在办案中就了解到,他们在牛奶中加入尿素、少量食用油,然后加大量水(良心好的加自来水,不好的就直接加池塘或者田里的水),最后,用专用的搅拌机进行搅拌,一批蛋白质浓度高的“鲜奶”诞生了!
但最后几个犯罪分子都翻供,说他们这种做法是普遍的,并不是他们发明的。后来,我们专门去天友了解,确实如此,他们对牛奶收购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根本没有比较有效的检测措施,或者是因为收购站点太多,没有精力和金钱来负担这么大的检测开销。所以,对广大奶农的行为基本采取的是默认的态度。
而且,据在天友的了解,这种现象,在全国的乳制品行业是普遍的,只要存在向奶农收购牛奶,就普遍存在次类现象,所以,三鹿事件的发生,就是必然的。
而且,这次三鹿出了事,全国其他所有奶制品企业都保持沉默,没有一家跳出来指责,什么原因?
大家看了我的帖,应该心里有数了吧!
最后,弱弱的问大家一句,这样的牛奶,你们敢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