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批量删除粉丝2017:海军岸防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48:18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海军岸防兵(Naval Coast Defence Arm)海军中部署在沿海重要地段,以火力参加沿岸防御作战的兵种。由海岸炮兵部队和海岸导弹部队组成。通常编有独立团、营。有的国家设有岸防司令部。装备大、中口径的海岸炮和不同射程的岸舰导弹武器系统。主要任务是保卫基地、港口和沿海重要地段,消灭敌方舰船,封锁海峡、航道,掩护近岸海区的交通线和舰船,支援海岸、岛屿守备部队作战。
目录
兵种概况兵种起源相关部队
编辑本段兵种概况
海军岸防兵,主要装备海岸炮和岸舰导弹.以火力参加海军基地防御和海岸防御  海军岸防兵
作战的海军兵种。包括海岸炮兵部队和海岸导弹部队。一般为团、营建制,分别隶属于海军基地和水警区。部署在沿海要地、重要地段、要塞和岛屿。主要任务是:以火力突击敌方舰船;保卫海军基地、港口、要地、水雷阵地和近岸海上交通线;封锁航道;支援濒海地区守备部队作战和濒陆海区活动的舰船等。
编辑本段兵种起源
早在公元前,有些濒海国家已有岸防设施和兵力。14~15世纪,岸防兵随着配备岸防火炮的濒海要塞的出现而开始形成。18世纪以后,许多国家先后将岸防兵列入海军系统。中国于宋  海军岸防兵
、元时期已在沿海建城设防,防御海盗。明、清以及中华民国时期在沿海要地修炮台,建要塞,配置部队,防御海上入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于1950年建立岸防兵,初期只有海岸炮兵部队,60年代组建了海岸导弹部队。
海军岸防兵属于海军中一支相对独立的军种,一直以来都有着自己独立的编制和专门的岸防武器系统,它是夺取和保持海洋战区制空权的重要力量,海军的主要突击兵力之一,能对海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其编制层次为舰队航空兵、航空兵师、团、大队(营)、中队(连)。在历史上世界各种战争中都发挥了绝对重要的作用,海军岸防兵正逐渐被各国部队所重视,已经成为了各国国防建设中不可或缺和无法用其他兵种所替代的一种伟大的力量。苏德战争中,苏联海军为消灭敌人的海军兵力和运输船只进行了积极而坚决的战斗,可靠地保卫了江河湖海上的军事运输和民用物资运输,支援陆军濒海集团的防御战役和进攻战役。在与同盟国(英、美)海军的交往中,北方舰队海军岸防兵保障了苏联北方各港与同盟国各港之间对外交通线的畅通,并在敌海上交通线上展开了积极活动。为了保障船舶在北极水域(特别是在北方航路上)的航行安全,苏联还组建了白海区舰队海军岸防部队。海军协同陆军,长期守卫了许多受到陆上敌人威胁的沿海登陆场和海军基地。
编辑本段相关部队
中国海军岸防部队
1950年8月24日,奉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电令,东北军区炮六师从沈阳南  
下青岛,与四野后勤二分部四大站和西南军区特纵炮兵十团合并,组建了海军海岸炮兵学校。学校采取按部队建制培训与正规培训相结合的方法,经过短短两个月的培训,12个建制连的258名结业学员就干10月21日在青岛团岛组建了第一个海岸炮兵营。随后,人民海军于1955车接收了苏军在旅大地区的全部岸炮群。到这年年底,使用苏、美、日等国制造的火炮343门,岸防兵已在沿海13个基地港口、4个江河入海口、3个海峡水道两则和18个岛屿上,建起了19个海岸炮兵团,初步构建起共和国海岸防御的骨架。
1958年12月24日,一列保密措施极其严密的专列由苏联驶抵中国东北边境城市满洲里。经接装组认其检查点验确认一切正常后,12月31日之夜,专列再次启动,驶向辽西。在通往目的地的上千公里铁路沿线,每隔50米就布置一个岗哨。如此级别的保密“待遇”全是为了一个“宝贝”——自苏联引进的第一个飞航式岸舰导弹营装备,导弹代号542。严格地说,我军现在的守岛部队没有岸防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有过130毫米岸炮,后来淘汰了,目前的海防炮兵口径有85、122、130、152几个系列,但都不是岸炮。今后几年有可能装备155口径的岸炮,目前北方公司正在为阿尔及利亚研制它,是一种具有自走功能的岸炮。 至80年代初,岸舰导弹部队已规模初具,20多个战术单位部署在万里海疆的各个重要地段,将中国岸防兵的海区控制能力向外扩大了4倍。以岸导为主,岸炮、岸导两种突击力量密切配合,互为补充,大大提高了中国海岸防御质量印实力。一位外国军事评论家曾就此发表看法:如果现在对中国发动战争,首先考虑的应是部署在大陆沿岸的上千枚导弹。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岸防兵有多种类型的岸舰导弹和自动化火炮。岸舰导弹的特点是飞行高度低,速度快,射程远,威力大,命中精度高。
1987年的一个夏日,北方沿海某地,一枚银灰色的导弹呼啸着高架而去,在翻卷着浪花的海面上飞掠。已超过教范规定的最大有效射程了,它仍然保持航向、高度平稳飞行,直到末制导雷达将远处的目标舰牢牢锁定,它才轻盈地俯冲下去,将靶子炸成一朵绚烂的礼花。岸舰导弹有效射程增程攻击试验的成功,连同此前成功进行的导弹“超现距”攻击试验,和随后利用前两项成果“攻击移动目标”试验达到实战水平,标志着中国岸防兵部队已步入了立足现有装备,向训练改革要战斗力的新进程。“双超一打”的成功,意味着现有导弹系统将可摆脱阵地高度和系统雷达性能的严格限制,机动灵活地展开攻击,从而使现役导弹的火力覆盖面积增加了一倍多,有效射程增加了20%。从70年代起,中国岸舰导弹发展由引进仿制转入自行研制阶段,并建立起由海防导弹总体设计研究院、生产厂家、试验基地组成的比较完整的科研生产体系,导弹由单一型号向多型号系列化方向发展,技战术性能不断得到改善。  海军岸防兵
进入80年代,随着无线电高度表、多种抗干扰体制末制导雷达和红外、电视等新制导体制导引头以及微机控制的数字化指挥系统等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新的改进型海防导弹已具有在复杂作战条件下的较强突防能力和较高品中概率。受前苏联海军作战思想的影响,同时也由于空中力量的不足,中国海军的对海打击体系至今仍然是以反舰导弹为核心。换句话说,各种反舰导弹在中国海军作战体系中的位置事实上要高于“鱼又”、 “飞鱼”等反舰导弹在西方海军体系中的地位。中国自行研制的“C”系列海防导弹,已具有超音速、超低空、远射程、大毁伤力、智能化精确制导性能。中国军队所列装的反舰导弹,从称呼上大体上可划分为“上游”、“海鹰”及“鹰击”三大系列。最初,这三个名称分别是用来命名舰舰、岸舰及空舰导弹的,但随着反舰导弹的一弹多型化,上述规则逐渐变得混乱。而所谓的“C一×××”则仅仅是前述各个系列所派生的出口型号,它们中的很多和国内使用的型号甚至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而以c一801、c一601之名来称呼解放军装备的反舰导弹则是不少媒体的误解。中国反舰导弹的研制应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末。建国伊始,新中国海军尚在襁褓之中。为了尽快巩固国家海防,1956年10月,专门的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其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利用社会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
1957年9月,聂荣臻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到苏联谈判,要求苏方对中国的导弹事业提供援助。10月15日,双方签署协定,规定苏方在1961年前向中国提供四种型号导弹的实物及技术资料。当日,中国又派出了由当时的海军政委苏振华上将率领的海军代表团赴苏谈判,要求提供飞航式导弹。  海军岸防兵
1958年2月4日,中苏签订了协议,其中就包括苏联向中国提供542岸舰导弹、544.舰舰导弹及1060潜地导弹――所谓542就是苏联的KS一1飞航式岸舰导弹,而544则是后来震惊世界的n一15型“冥河”式导弹(除提供导弹技术外,协议还包括苏联向中国提供629潜艇、205导弹艇和183P鱼雷艇。这就是当年著名的“三弹三艇”协定)。试射的结果是:544型一切顺利,但最大射程超过100千米(有效射程为70千米)的542型导弹实际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由于弹上雷达接收机和机电式控制系统精度不足,542导弹的命中率非常低,试射中全部操作都是按苏联的规程指导进行的,没有什么差错和问题:而从海岸阵地上发射的数枚导弹从没有打中过靶船,多数为近弹,仅仅是飞临目标上空俯冲进水。当然,542导弹重达1吨的战斗部仍旧显示出了惊人的破坏力,靶船水下部分的钢板仍旧被爆炸水压挤压变形。尽管如此,542与544两型导弹的仿制工作依旧继续进行着,当时考虑,随着工作的深入,能够将42导弹的精度进一步提高。当时的国防部五院负责技术资料的整理、消化和逆向设计,同时派出工作队下厂参加仿制工作。然而在1960年8、9月问,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全部苏联专家组陆续撤回,而实际在此前不久,苏联专家组的工作已经出现停滞,所有的工作都因此陷入到了停顿之中。  海军岸防兵
1961年7月,国防工业会议在北戴河召开。面对当时国家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困难局面,会议确定了“缩短战线,任务排队,确保重点”的方针。中央军委决定停止仿制性能不佳的542岸舰导弹,集中力量仿制544舰舰导弹,由五院负责技术总抓,三机部320)-一(即后来的南昌飞机制造厂)为仿制单位。当时国防工业全面调整收缩,国家要求首先生产和研制能够迅速形成战斗力的武器装备,以应付边境和台湾海峡的严峻局势。在反舰导弹的作用还不被世界完全认可的时代,幸存下来的544导弹的仿制自然不可能成为重点,随着这一轮国防工业的调整,其仿制进度一度放缓。新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人民海军岸防部队逐步由海岸炮兵部队向海岸导弹部队发展,并且在岸防导弹的突防能力、攻击能力等方面进行不断改进和革新,使岸防部队的战斗力有了新的提高。
开放分类:海军,兵种,防御
我来完善 “海军岸防兵”相关词条:
步兵装甲兵工程兵炮兵通信兵化学兵陆军航空兵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
步兵装甲兵工程兵炮兵通信兵化学兵陆军航空兵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雷达兵空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