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网络通信:读经典书//读专业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7:37:00

读专业书

    文人的霸道常令人佩服。像大名鼎鼎的兰姆,居然把除文学书之外的书统统判定为“非书之书”一笔沟销。余生也晚,已处在高度专业化的时代,专业又是在文史之外。于是,读专业书便“别有别番滋味在心头”。    

  读专业书时常常感到很无奈。有时是为编写讲稿。从图书馆中背回相近档次的教材十余种,粗略翻翻,似乎大同小异;要想不落俗套,只能挖空心思弄点与众不同的东西;大有取法其中却欲得其上的意味,其实也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有时是为写论文,需要引证观点,或者核对公式,有时甚至仅是弄清页码,便在书库中东奔西走,小心寻找。毫无探索真理为人类工作的自豪无畏,倒有手捧饭碗的诚惶诚恐和小本生意的斤斤计较。更有甚者,读着读着,有时走火入魔。忽然想到这种玄而有玄的东西,固然可能是众妙之门,却更可能是大而不当,全无用处,与人不能经世致用,与己不足安身立命。仅仅是种智力游戏,与下棋打牌无异。    

  读专业书也可能很精彩。读完每本专著,都是面对挑战的心智的胜利。开始时全然不懂毫无头绪或似乎全懂不得要领,漫漫地思路渐通而疑点仍存,终于是了然于胸融会贯通。这种喜悦与攀上顶峰的登山运动员的感觉异曲同工。读优秀的专业书,也是美的享受。自然的和谐统一,数学的深刻简洁,逻辑的精确庄严,透过繁杂枯燥的技术细节,尽收眼底,令人叹为观止;不仅是“析万物之理”,更是“判天地之美”。读专业书,还是养生之法。沉潜其中,心无杂念,儒家之心斋,道家之坐忘,释家之禅定,气功之入定,诸多体验,俱可在读专业书中得之,不亦快哉!    

  当代社会,来去匆匆,难有“寒斋吃苦茶”的工夫与兴致。细细品位读专业书时的感觉,倒有些相似。昔日参禅,了无所悟,现在倒有了“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心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读专业书何尝不如此。“谁谓茶苦,其甘如荠”。

  其实如何阅读专业书籍也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难题。

  以前阅读的时候,我进满足于或得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甚至有时纠缠于细节而看不到作者整体的思路和行文的脉络。

  所以很多时候,我得到的知识是静止的,没有生命力的,是零散的,经不起推敲的,是表面的,没有源头的。

  很多时候自己紧紧满足于名词概念的识别和观点的记忆,满足于作者说了什么,而不去追究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以及作者说得对不对,更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这是很要不得阅读方法。

  现在我在尝试,尝试着看到著作的整体,而不局限于细节;尝试着发现现象背后隐藏的东西,而不局限于表层;尝试着扩展阅读,追本溯源。

         阅读专业书籍时最主要的理清框架,清楚的知道每本书讲的重点,并了解有哪些是自己需要重点理解的,而速度并不太重要.最好的办法是做成思维导图.可以做成多张思维导图,一个是整本书的结构图,另一张可以是整本书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同时要注意阅读专业书籍时,速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本书的哪部分对你现在所遇到的问题有用,而这部分才是你应该重点关注的地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造就“学识宽厚智如源泉”的大智者,才能修成“行可以为表仪”的大德者,才能在专业的大海里自由遨游,从平庸走向杰出。 

读经典书

选择什么书来读,不是毫无讲究。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风气的养成而言,无论哪一行业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书需要大家来读一读,这就是本民族的那些文化经典。

所谓经典,就是各个民族历经漫长岁月而凝聚成的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社会的最璀璨的明珠。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优秀的文化传统,从《诗经》中吹来的“国风”,至今仍使我们感觉到阵阵清香;从《论语》里飘出的“智慧”,仍然启迪着被手机电脑武装起来的现代人的思想。“诵读经典”,就是为了让人们纵观历史,了解我们的古往今来;“诵读经典”,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文化,让传统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让先哲的思想和智慧薪火相传。

“经典”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历经千百年的大浪淘沙,逐步筛选出来的宝贵典籍,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它浓缩了人类的精神信息,贮存着永不贬值的文明瑰宝;它包含有丰富而详实的做人之道,是社会道德修养、道德建设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可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经典”被闲置了。8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形成的《巴黎宣言》称:人类要解决21世纪面临的问题,就应当到东方圣人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可见,学习中国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世界卓越人士的共识。我们怎能将自己祖宗的传家宝束之高阁?

  “诵读经典”,就个人而言,是经历一番文化濡化、陶冶心灵的过程。宋代文学家朱熹认为,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气质变化。读古人书,与先贤为伍,与他们开展一次次跨越时空的对话和交流,无疑,会让读书者少点浮躁之气,多些儒雅之风;少一些对物欲的追逐和享乐,多一些精神的探求和思考。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事实上,通过多阅读一些经典,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就会有所提升,道德情操就不会堕入俗流。阅读经典,还能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更好更多地吸取精神养分。不管是读古代经典,还是现代经典;不管是读中国经典,还是外国经典;不管是读文学经典,还是社会科学经典、自然科学经典,我们都能从中吸收智慧,促进自己的精神成长,为自身的“站立”“养精蓄锐”。

  “诵读经典”,就一个城市而言,是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增强软实力的过程。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盖高楼大厦,不仅仅是拥有鲜花绿地,关键是这个城市的人所具有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这是一个城市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阅读经典,对个人而言,可以实现气质变化;对城市而言,可以提升品质;对社会而言,可以取得更大进步。如果很多市民都在阅读经典中变化气质,我们这座城市就会书香弥漫,品位高雅;如果很多市民都从阅读经典中“站立”起来了,这个城市无疑就会成为一座挺立的城市,成为精神抖擞、风度翩翩的城市,成为神采飞扬、充满活力的城市。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文明体国家”之一,文化典籍多。但是作为一般阅读而不是从事专业研究,需要读、应该读、可能读的经典,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多。哲学,无非是先秦时期的诸子,而且主要是孔子、孟子、老子和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公孙龙子等,都可以暂时不读,甚至孟子,也不一定全部都读。但汉代的《礼记》里有两篇著作,却不能不读:一是《中庸》,一是《大学》。这两篇著作是谁写的?据说《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就是这样讲的。《大学》的作者据说是孔子的好学生曾参,但也有说两篇都是子思所作。不管是谁作的,反正这两篇著作对儒家学说的基本理念的阐述,提纲挈领,最见精要。因为篇幅小,如果能背诵,也是不错的主意。

  当然宋明儒的书,还是要读一些的,特别是朱熹、王阳明的著作。朱熹把《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合为“四子书”,并精心注释,成为传统社会流传最广的儒家经典。如果嫌朱注太繁(从研究的角度看,他注释得其实非常好,不仅是注释,还有他自己的思想发挥),也可以读白文(不带注释的)《四书》,一遍一遍慢慢地读,甚至背下其中一些段落,即使在今天,也不失为阅读中国经典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史学方面,文史从业人员讲究“前四史”,即《史记》、前后《汉书》和《三国志》。一般阅读,光读《史记》就可以。《史记》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文学著作,人物写得好,文字也优美。熟读《史记》,容易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人物、制度这一套东西,真可收以一当十的效果。如嫌篇幅大,可选取其中的《传》和《本纪》阅读。文学方面,《诗经》《楚辞》不可不选择一些来读。《楚辞》可选屈原的《离骚》,《诗经》不可忽略《小雅》。另外晋的陶渊明,唐的李白、杜甫的诗,韩愈、柳宗元的古文,宋的苏东坡、黄庭坚、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元的关汉卿、王实甫,明的汤显祖及《三国》《水浒》,清的《红楼梦》等,都是不能不读的。汉代王充写的《论衡》,是一部奇特的书,读起来会打开你的思想,而不会被传统所束缚。还有清末民初以来20世纪文史大家的著作,不少都堪称经典,如严复、章太炎、梁启超、蔡元培、王国维、陈寅恪、马一浮等人的书,如果不读,未免太可惜。20世纪学术大师的著作,实际上是通向中国古代经典的桥梁,由他们进入古代经典,也许是“终南捷径”。

  不过按照传统的说法,所谓中国的经典,主要是指“六艺”之学,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六艺”是孔子教授的六门课程,孔子之前已成书,但经过孔子删定的“六艺”,后来称做《六经》。由于《乐经》不传,便只剩下《五经》,就是《诗经》《尚书》《周礼》《周易》和《春秋》。《五经》是中国学术和中国文化的源头,按照马一浮的说法,“六艺”可以统摄一切学术。说开来主要是“五经”、“四书”、前四史,是一般的中国国民都应该熟读必读的基本经典。至于道家,老庄足矣。佛学可读《弘明集》《广弘明集》《出三藏记集》,获得佛学的可靠知识,《坛经》《金刚经》《心经》则能够引导进入佛理的信仰层面。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然而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不知不觉地改变人的气质。朱熹就说过,读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人变化气质。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移风气。

  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融解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

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造成全民族的阅读风气,首先是造成阅读经久不衰的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要充分认识在学校中开展“读经典,学圣贤”活动的深远意义:

一、“读经典,学圣贤”是学校加强德育工作的新举措

当今的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知识、科技的教育,却没有把人文教育做得很好的现象。其后果之一就是受教育者不知道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不知道如何尊重对方。“不以礼,无以立”这句孔子名言,是各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后强调推出的加强德育工作的新举措,使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所谓“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从中华民族最悠久、最优秀的文化精髓中汲取营养,让学生们在“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传华夏文明,做美德少年”的号召声中,学习做胸怀传统美德的新世纪人材。

二、“读经典,学圣贤”是学生道德规范建设内容新的丰富

  为少年儿童提供了做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加强了学生的道德规范建设。中华经典文化中的“天下为公”的理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志等德育内涵,无一不是教育学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从小学会做人的最优教材。孩子小时候就像一棵小树,枝干很嫩,我们怎样雕塑,他就会成为怎样的形状。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这可塑性最强,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给他圣贤的经典,让他在幼小的成长阶段就培育很多圣贤的智能和德能,那么他未来的人生道路就是一条康庄大道。

三、“读经典,学圣贤”是礼仪文化教育新的传承

《弟子规》让孩子们感受到,原来在千百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是那么的彬彬有礼,那么的“温、良、恭、俭、让”。许多“骄、娇”二气并存的“小皇帝”、“小公主”,如今成为了文质彬彬的小君子、小淑女,知道讲究“仁者爱人”、追求“厚德载物”了;许多孤独无助的留守孩,在同学们温文有礼、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爱护、互相帮助激励的和谐氛围中,消除了孤独、偏激、自卑的不良心理,脸上漾起了快乐的笑容,胸中点燃了自信的火把。

四、“读经典,学圣贤”是新课程理念“教学相长”新的拓展

    教师在执教经典课的实践中,同样受益匪浅。毋庸讳言,如今的中小学教师没有几人是系统地读过经典的。“读经典,学圣贤”活动迫使他们要先于学生去诵读、去咀嚼、去体会、去理解。教师们进入《大学》、《礼记》中去寻找教育理念,与仁慈的孔孟、睿智的老庄对话……读着这些经史子集,使自己一度浮躁的心沉静下来,思绪也变得清晰起来,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彻悟感。产生了‘学犹不及,有恐失之’的危机感。”

    阅读经典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啊,那是生命暗夜中无限的光亮,是我的自我救赎,是精神旷野里夺目的辉煌!

    读书,读好书,读经典的书!它们不但可以提升我们内在的生命质量,更为重要的,它们为我们打开了整个世界,让我们追逐艺术的视线越拉越长。经典书籍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们让我们狭窄的胸怀变得宽阔,让我们坚硬的目光一点一点的变得柔软而且明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