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伴游是不是鸡:地球 - 維基百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8:31:38
地球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轉到: 導航, 搜尋

跳過字詞轉換說明

汉漢▼▲為了閱讀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轉換。轉換內容:
  1. 大陆:地幔;台灣:地函; 當前用字模式下顯示為→地函
顯示↓關閉↑字詞轉換說明

字詞轉換是中文維基的一項自動轉換,目的是通過電腦程式自動消除繁簡、地區詞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異,以達到閱讀方便。字詞轉換包括全局轉換和手動轉換,本說明所使用的標題轉換和全文轉換技術,都屬於手動轉換。

如果您想對我們的字詞轉換系統提出一些改進建議,或者提交應用面更廣的轉換(中文維基百科全站乃至MediaWiki軟體),或者報告轉換系統的錯誤,請前往Wikipedia:字詞轉換請求或候選發表您的意見。

本文介紹的是太陽系的行星之一。關於「地球」的其他意思,詳見「地球 (消歧義)」。 地球   著名的「藍色彈珠」照片,由阿波羅17號太空船1972年拍攝 命名 形容詞 Terrestrial、Terran、
Telluric、Tellurian、
Earthly 軌道資料 曆元 J2000 遠日點 152,097,701 km
(1.016 710 333 5 AU近日點 147,098,074 km
(0.983 289 891 2 AU) 半長軸 149,597,887.5 km
(1.000 000 112 4 AU) 離心率 0.016 710 219 平均軌道速度 29.783 km/s
(107,218 km/h) 軌道傾角 0
(7.25°至太陽赤道) 升交點黃經 348.739 36° 近心點幅角 114.207 83° 衛星 1個(月球) 物理特徵 平均半徑 6,372.797 km 赤道半徑 6,378.137 km 兩極半徑 6,356.752 km 表面積 510,065,600 km² 體積 1.083 207 3×1012 km³ 質量 5.9742×1024 kg 平均密度 5,515.3 kg/ 赤道表面重力 9.780 1 m/s²
(0.997 32 g) 宇宙速度 11.186 km/s(≅39,600 km/h) 恆星自轉週期 0.997 258 d(23.934 h) 赤道自轉速率 465.11 m/s 轉軸傾角 23.439 281° 北極赤經 未定義 北極赤緯 +90° 反照率 0.367 表面溫度
   熱力學溫標
   攝氏溫標 最小 平均 最大 184 K 287 K 331 K -89.2 ℃ 14 ℃ 57.7 ℃ 大氣 表面壓力 101.3 kPa海平面) 大氣組成 78.084%
20.946%
0.934%
0.0381% 二氧化碳
水蒸氣(依氣溫而有所不同)

地球英語Earth)是太陽系從內到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住在地球上的人類又常稱呼地球為世界

地球是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1]包括人類。地球是目前人類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地球誕生於45.4億年前[2][3][4][5]生命誕生於10億年內。從那以後,地球的生物圈改變了大氣層和其他環境,使得需要氧氣的生物得以誕生,也使得臭氧層形成。臭氧層與地球的磁場一起阻擋了來自宇宙的有害射線,保護了陸地上的生物。[6]地球的物理特性,和它的地質歷史和軌道,使得地球上的生命能周期性地持續。地球預計將在15億年內繼續擁有生命,直到太陽不斷增加的亮度滅絕地球上的生物圈。

地球的表面被分成幾個堅硬的部分,或者叫板塊,它們以地質年代為周期在地球表面移動。地球表面大約71%是海洋,剩下的部分被分成島嶼。液態是所有已知的生命所必須的,但並不在所有其他星球表面存在。.[7][8]地球的內部仍然非常活躍,有一層很厚的地函,一個液態外核和一個固態鐵的核心

地球會與外太空的其他天體相互作用,包括太陽和月球。現在,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是自轉的366.26倍,這段時間被叫做一恆星年,等於365.26太陽日[9]地球的地軸傾斜23.4°(與軌道平面垂線傾斜23.4°),[10]從而在星球表面產生了周期為1恆星年的季節變化。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誕生於45.3億年前的月球,造成了地球上的潮汐現象,穩定了地軸的傾角,並且減慢了地球的自轉。大約38到41億年前,後期重轟炸期的小行星撞擊極大地改變了表面環境。

地球的礦物和生物等資源維持了全球的人口。地球上的人類分成了大約200個獨立的主權國家,它們通過外交、旅遊、貿易和戰爭相互聯繫。人類文明曾有過很多對於這顆行星的觀點,包括神創造人類、天圓地方、地球是宇宙中心等。

西方人常稱地球為蓋亞,這個詞有「大地之母」的意思。

目錄

[隱藏]
  • 1 地球歷史
    • 1.1 生命的進化
  • 2 地球概論特徵
    • 2.1 圈層結構
    • 2.2 結構
      • 2.2.1 內部
      • 2.2.2 地核
      • 2.2.3 地函
      • 2.2.4 地殼
      • 2.2.5 生物圈
      • 2.2.6 大氣圈
      • 2.2.7 水圈
    • 2.3 地球的運動
      • 2.3.1 地球自轉
      • 2.3.2 地球公轉
    • 2.4 地球所在的天體系統
  • 3 地理學特徵
    • 3.1 自然地理
      • 3.1.1 氣候
      • 3.1.2 地貌
      • 3.1.3 自然災害
      • 3.1.4 自然資源
    • 3.2 人文地理
      • 3.2.1 政治地圖
      • 3.2.2 土地使用
      • 3.2.3 人類
      • 3.2.4 政府
  • 4 地球的發展方向
    • 4.1 環境問題
      • 4.1.1 熱力學機制
      • 4.1.2 具體機制
    • 4.2 經濟發展問題
    • 4.3 可持續發展
  • 5 對地球的描述
  • 6 地球的未來
  • 7 相關條目
  • 8 注釋
  • 9 外部連結

[編輯] 地球歷史

主條目:地球歷史
參見:地質年代

科學家已經能夠重建地球過去有關的資料。太陽系的物質起源於45.672億±60萬年前[11],而大約在45.4億年前(誤差約1%),地球和太陽系內的其他行星開始在太陽星雲-太陽形成後殘留下來的氣體與塵埃形成的圓盤狀-內形成。通過吸積的過程,地球經過1至2千萬年的時間,大致上已經完全成形[12]。從最初熔融的狀態,地球的外層先冷卻凝固成固體的地殼,水也開始在大氣層中累積。月亮形成的較晚,大約是45.3億年前[13],一顆火星大小,質量約為地球十分之一的天體(通常稱為忒伊亞[14]與地球發生致命性的碰撞[15]。這個天體的部分質量與地球結合,還有一部分飛濺入太空中,並且有足夠的物質進入軌道形成了月球。

釋放出的氣體和火山的活動產生原始的大氣層,小行星、較大的原行星、彗星和海王星外天體等攜帶來的水,使地球的水份增加,冷凝的水產生海洋[16]。 新形成的太陽光度只有目前太陽的70%,但是有證據顯示早期的海洋依然是液態的,這稱為微弱年輕太陽謬論矛盾。溫室效應和較高太陽活動的組合,提高了地球表面的溫度,阻止了海洋的凝結[17]

有兩個主要的理論提出大陸的成長:[18]穩定的成長到現代[19]和在早期的歷史中快速的成長[20]。 目前的研究顯示第二種學說比較可能,早期的地殼是快速成長的[21],隨後跟著長期穩定的大陸地區[22][23][24]。在時間尺度上的最後數億年間,表面不斷的重塑自己,大陸持續的形成和分裂。在表面遷徙的大陸,偶爾會結成成超大陸。大約在7億5千萬年前,已知最早的一個超大陸羅迪尼亞開始分裂,稍後又在6億至5億4千萬年時合併成潘諾西亞大陸,最後是1億8千萬年前開始分裂的盤古大陸 [25]

[編輯] 生命的進化

主條目:生命演化歷程

現在,地球提供了目前已知唯一能夠維持生命進化的環境。[26]通常認為,大約40億年前,高能的化學分子就能自我複製,過了5億年,最後共同祖先誕生。[27] 光合作用使得太陽的能量能夠被生物直接利用。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在大氣層聚集,從而在大氣層上層形成了臭氧層(由臭氧[O3]組成)。相似的小細胞聚集形成更大更複雜的真核細胞內共生學說[28]真正由細胞組成的多細胞生物開始逐漸分化。由於臭氧層抵擋了來自宇宙的有害射線,生命布滿了地球表面。[29]

自從20世紀60年代,人們認為在7.5到5.8億年前的新遠古代曾出現冰河期,冰雪覆蓋了大半個地球。這個假說被稱作「雪球地球」,這個假說的有趣之處在於,它正好出現在寒武紀大爆發(多細胞生物種類開始迅速增多)之前。[30]

大約5.35億年的前寒武紀大爆發之後,一共發生了五次大滅絕[31]最後一次大滅絕是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隕石的撞擊可能導致了恐龍和其他大型爬行動物的滅絕,但剩下的小型動物如哺乳動物則活了下來。在過去的6500萬年裡,哺乳動物開始多樣化,幾百萬年後,一種非洲的猿類動物獲得了直立行走的能力。[32]這使它們能夠使用工具,也促進了它們的交流,最終使它們的大腦越來越發達。於是它們發展了農業,然後開始出現文明。人類以其他生物從來沒有過的速度稱霸地球。[33]影響了自然和大量其他生物。

4000萬年前,冰河期開始,並在300萬年前的更新世增強,極地開始了周期性的凍結和融化。最後一次冰期結束於1萬年前。[34]

[編輯] 地球概論特徵

[編輯] 圈層結構

主條目:地球地質概況

地球由核心到地表的構成是有一定規律的。

[編輯] 結構

另參見:地球內部重力分布

如同其他的類地行星,地球內部從外向內分別為地殼、高度粘滯狀地函、以及一個外層為非粘滯液態內部為固態的地核。地核液體部份導電質的對流使得地球產生了微弱的地磁場

地球內部的金屬質不斷的通過火山大洋裂縫湧出地表(參見海底膨脹條目)。組成地殼大部分的岩石年齡都不超過1億(1×108)年;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地殼年齡大約有44億(4.4×109)年歷史。[35]

總體來說,地球大部分的質量是由下列元素組成:

其他元素 34.6 % 29.5 % 15.2 % 12.7 % 2.4 % 1.9 % 0.05 % 3.65%

[編輯] 內部

地球內部溫度高達5270K(4996.85攝氏度)。行星內部的熱量來自於其形成之初的「吸積」(參見重力結合能)。這之後的熱量來自於類似這類放射性元素衰變。從地球內部到達地表的量只有地表接收太陽能量的1/20000。

深度 內部層 公里 英里 0–60 0–37 岩石圈(約分布於5或200公里之處) 0–35 0–22 地殼(約分布於5或70公里之處) 35–60 22–37 地函外層(岩漿) 35–2890 22–1790 地函 100–700 62–435 軟流圈 2890–5100 1790–3160 外核 5100–6378 3160–3954 地核核心

[編輯] 地核

地球內部構造剖面圖

「地球」的平均密度為5515kg/m3,是太陽系中密度最高的行星。但地球表面物質的密度只有大約3000kg/m3,所以一般認為在地核存在高密度物質-在地球形成早期,大約45億(4.5×109)年前,地球幾乎是由熔化的金屬組成的,這就導致了地球中心處發生高密度物質聚集,低密度物質移向地表的過程(參見行星分異作用)。地核大部分是由鐵所組成(佔80%),其餘物質基本上是鎳和矽。像鈾等高密度元素要不是在地球裏頭稀少,要不然就是和輕元素相結合存在於地殼中(參閱長英礦物條目)。

地核位於古氏不連續面以內,地核又以雷門不連續面為界分為兩部分:半徑約1250km的核心,即G層,以及在核心外部一直到距地心約3500km的液態外核,即E、F層。F層是地核與地函的過渡層。

一般,人們認為地球核心是一個主要由鐵和一部分鎳組成的固態核心。另一個不同的觀點則認為核心可能是由單鐵結晶組成。包在核心外層的外核一般認為是由液態鐵質混合液態鎳和其他輕元素組成的。通常,人們相信外核中的對流加上地球的快速自轉-藉由發電機理論(參閱科氏力)-是產生地磁場的原因。固態核心因為溫度過高以致於不可能產生一個永久磁場(參閱居里溫度)。但核心仍然可能保存有液態外核產生的磁場。

最近的觀測證據顯示核心可能要比地球其他部分自轉得快一點,一約相差2°。

[編輯] 地函

從地核外圍約2900公里深處的古氏不連續面一直延伸到約33公里深處莫氏不連續面的區域被稱作地函。在地函底部的壓力大約是1.40Matm(140GPa)。那裡大部分都是由富含的物質所組成。物質熔點取決於所處之處的壓力。隨著進入地函的深度的增加,受到的壓應力也逐漸增加。地函的下部一般被認為是固態的,上部地函一般則認為是由較具有塑性固態物質所構成。上部地函裡物質的黏滯度在1021至1024Pa·s間,具體數據依據深度而變化[36],因巨大的壓應力造成地函物質的連續形變,所以上部地函變具有極緩慢流動的能力。

地球核心是固態、外核是液態、而地函卻是固態且較具有塑性的,其原因在於不同地層物質的熔點,以及隨著深度增加的溫度和壓應力。在地表溫度足夠低,主要成分鎳鐵合金和矽酸鹽呈固態。地函上層的矽酸鹽基本是固態的,局部有熔化的,但總體說來由於溫度高且壓應力較小,黏滯度相對較低。而地函下層由於巨大的壓應力,黏滯度要比上層的大得多。金屬質的鎳鐵外核因為合金熔點低,僅管壓應力更為巨大,反而呈現液態。最終,極大的壓應力使得核心維持固態。

[編輯] 地殼

地殼指的是從地面至平均深度約33km深處的莫霍界面的地下區域。薄的洋底殼是由高密的矽酸鎂鐵礦)構成。矽酸鎂鐵是組成大洋盆地的基礎材料。比較厚的陸殼是由密度較小的矽酸岩(長英礦物)所構成。地殼與地函的交界處呈現不同的物理特性:首先,存在一個使地震波傳播速率發生改變層稱做莫霍洛維奇分界面的物理界線面,一般認為,產生分界面的原因是因為上部構成的岩石包括了斜長石而下部沒有長石存在。第二個不同點就是地殼與地函間存在化學改變-大洋殼深處部分觀察到超鹼性積累和無磁場的斜方輝橄岩的差別以及大洋殼擠壓陸殼產生的蛇綠岩之間的差別。

[編輯] 生物圈

主條目:生命

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仍然擁有生命存在地方,大約是海平面上下10公里。整個行星的生命形式有時被稱為是生物圈的一部分。生物圈覆蓋大氣圈的下層、全部的水圈岩石圈的上層。生物圈通常據信始於自35(3.5×109)年前的進化。生物圈又分為很多不同的生物群系。根據相似的存在範圍劃分為植物群動物群。在地面上,生物群落主要是以緯度劃分,陸地生物群落在北極圈南極圈內缺乏相關的植物動物,大部分活躍的生物群落都在赤道附近。

[編輯] 大氣圈

地球由地核到大氣截面圖(部分按照比例)
主條目:地球大氣層

地球擁有一個由78%的氮氣、21%的氧氣、和1%的氬氣混和微量其他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氣組成的厚密大氣層。大氣層是地球表面和太陽之間的緩衝。地球大氣的構成並不穩固,其中成份亦被生物圈所影響。如大氣中大量的自由二價氧是地球植物通過太陽能量製造出來的。離開這些植物,氧氣將通過燃燒快速與物質重新結合。自由(未化合)的氧元素對地球上的生命意義重大。

地球大氣是分層的。主要包括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熱層逸散層。所有的層在全球各地並不完全一致並且隨著季節而有所改變。

地球大氣圈的總質量大約是5.1×1018kg,是地球總質量的0.9 ppm

[編輯] 水圈

主條目:海洋

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表面含有液態行星。水覆蓋了地球表面71%的面積(96.5%是海水,3.5%是淡水[37])。水在五大洋七大陸都存在。地球的太陽軌道火山活動地心引力溫室效應地磁場以及富含氧氣的大氣這些因素相結合使得地球成為一顆水之行星。

地球正好處在足夠溫暖能存在液態水的軌道邊緣。離開適當的溫室效應,地球上的水將都會凍結為古生物學證據顯示如果藍綠藻(藻青菌)在海洋中出現晚一點,溫室效應將不足以維持地球表面液態水的存在,海洋可能在1000至1年間凍結,發生冰川紀事件。

當時在像金星這樣的行星上,氣態的水阻止了太陽的紫外輻射。大氣中的被吹過的太陽風離子化,其產生的效果雖然緩慢但結果卻不可改變。這也是一個金星上為何沒有水的假說:離開了氫原子,氧氣將與地表物質化合併留存在土壤礦物中。

在地球大氣中,還存在一個薄薄的「臭氧層」。臭氧在平流層吸收了大氣中大部分多餘的高能紫外輻射,減低了裂化效應。臭氧只能由大氣中大量自由二氧原子產生,所以臭氧的產生也依賴於生物圈(植物)。地磁場產生的電離層也保護了地球不會受到太陽風的直接襲擊。

最後說明的一點是,火山活動也持續的從地球內部釋放出水蒸氣。地球通過對地函和火山中的石灰石消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參見行星築造學)。據估計,仍存留在地函中的水的總量是現在海洋中所有水數量的10倍,雖然地函中的大部分水可能從來不會釋放到地表。

地球水界的總質量大約是1.4 ×1021 kg,計為地球總質量的0.023%。

[編輯] 地球的運動

[編輯] 地球自轉

地球自轉示意動畫
主條目:地球自轉

地球沿著貫穿北極南極的一條軸自西旋轉一周(1個恆星日)平均需要花時23小時564.09894。這就是為什麼在地球上主要天體(大氣中的流星和低軌道衛星除外)一日內向西的視運動是15°/小時(即15'/分鐘)-即2分鐘一個太陽月亮的視直徑的大小。

慣性參考坐標系中,地軸運動還包括一個緩慢的歲差運動。這個運動的大周期大約是25800年一個循環,每一次小的章動周期是18.6年。對處於參考坐標系中的地球、太陽與月亮對地球的微小吸引在這些運動的影響下造成地球赤道隆起,並形成類橢圓形的扁球。

地球的自轉也是有輕微的擾動的。這稱為極運動。極運動是准周期性的,所謂的准周期包括一個一年的晃動周期和一個被稱為錢德勒擺動的14個月周期。自轉速度也會相應改變。這個現象被稱為日長改變。

[編輯] 地球公轉

主條目:地球公轉

公轉周期為365.2564個平太陽日(即1個恆星年)。地球的公轉使得太陽相對其他恆星的視運動大約是1°/日-這就相當於每12小時一個太陽或月亮直徑的大小。公轉造成的視運動效果與自轉造成的正好相反。

地球公轉軌道速度是30 km/s,即每7分鐘經過一個地球直徑,每4小時經過一個地月距離

[編輯] 地球所在的天體系統

被地球大氣層局部籠罩的月球

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其圍繞地球旋轉一周需要用時一恆星月(27又1/3日)。因此從地球上看來月球的視運動相對太陽大約是12°/日-即每小時一個月球直徑,方向同樣與自轉效果相反。

如果在地球北極進行觀測,則地球的公轉、月球運行以及地球自轉都將是逆時針的。

地球的軌道和軸位面並非是一致的:地軸傾斜與地日平面交角是23.5度,這產生了四季變化;地月平面與地日平面交角大約為5,如果沒有這個交角,則每月都會發生日蝕

地球的Hill大氣層(大氣影響範圍)的半徑大約為1.5 G米,這個範圍足以覆蓋月球的軌道了。

慣性參考坐標系中,地軸運動還包括一個緩慢的歲差運動。這個運動的大周期大約是25800年一個循環,每一次小的章動周期是18.6年。對處於參考坐標系中的地球、太陽與月亮對地球的微小吸引在這些運動的影響下造成地球赤道隆起,並形成類橢圓形的扁球。

地球的自轉也是有輕微的擾動的。這稱為極運動。極運動是准周期性的,所謂的准周期包括一個一年的晃動周期和一個被稱為錢德勒擺動的14個月周期。自轉速度也會相應改變。這個現象被稱為日長改變。

[編輯] 地理學特徵

主條目:地理學
2004年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中使用的世界地圖

[編輯] 自然地理

[編輯] 氣候

主條目:氣候

因為地球氣候從亙古到現在都有發生巨大變化並且這種變化將繼續演進,很難把地球氣候概括。地球上與天氣和氣候有關的自然災害包括龍捲風颱風洪水乾旱等。

兩極地氣候被兩個溫度相差並非很大的區域分隔開來:赤道附近寬廣的熱帶氣候和稍高緯度上的亞熱帶氣候,降水模式在不同地區也差異巨大,降水量從一幾米到一年少於一毫米的地區都有。

[編輯] 地貌

一個使用簡易圓柱投影法組合衛星照片形成的地球表面地形圖
海陸分布

地球總面積約為5.10072km2,其中約29.2%(1.4894億km2)是陸地,其餘70.8%(3.61132億km2)是。陸地主要在北半球,有四個大陸歐亞大陸非洲大陸、美洲大陸、澳洲大陸和南極大陸,另個還有很多島嶼。大洋則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個大洋及其附屬海域。海岸線共356000千米。

極端海拔
  • 陸地上最低點:死海−418米
  • 全球最低點:太平洋上的馬里亞納海溝−11,034米
  • 全球最高點:珠穆朗瑪峰(聖母峰)8,844.43米

[編輯] 自然災害

主條目:自然災害

大部分地區以及其間生物都遭受過類似熱帶氣旋颶風、或颱風這樣的極端天氣。也有很多地區發生過地震山崩海嘯火山爆發龍捲風灰岩坑(地層下陷)、洪水乾旱以及其他氣候異常和災難

[編輯] 自然資源

主條目:自然資源
  • 地殼中包含大量化石燃料沉積:石油天然氣甲烷包合物。這些沉積物被人類使用用來製造能源和作為其他化學物的給料。
  • 腐蝕行星築造作用下,含鐵礦石組成了地殼。這些金屬礦石包含了多種金屬質和有用的化學元素
  • 地球生物圈能夠產生大量有用的生物產出,包括(但不限於)食物木材藥物、氧氣。生物圈還能回收大量有機垃圾、地面生態系統是依賴於上層土和新鮮水的,而海洋生態系統依賴於陸地上沖刷後融解的的營養物。

人類開發地球的自然資源是很普遍的。

這些資源中的一些,比如化石燃料,是很難短時間內再重新產生的。這稱作非再生資源。人類文明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掠取已經成為現代環保主義運動的重要論爭之一。

[編輯] 人文地理

參見:世界

[編輯] 政治地圖

陸地邊界
  • 全球陸地邊界總共250,472公里(共享邊界只計算一次)。其中的兩個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是交界國家最多的,各自和14個國家接壤。有43個國家和地區是內陸國家阿富汗安道爾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白俄羅斯不丹玻利維亞波札那布吉納法索蒲隆地中非共和國查德捷克衣索比亞梵蒂岡(梵蒂岡城國)、匈牙利哈薩克吉爾吉斯寮國賴索托列支敦斯登盧森堡馬拉維馬里摩爾多瓦蒙古尼泊爾尼日巴拉圭盧安達聖馬利諾斯洛伐克史瓦濟蘭瑞士塔吉克、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土庫曼烏干達烏茲別克約旦西岸尚比亞辛巴威;還有兩個國家是雙重內陸國:列支敦斯登烏茲別克斯坦
  • 有97個國家和其他政治實體是沒有和其他國家接壤的島國,包括美屬薩摩亞群島安哥拉安地卡及巴布達阿盧巴亞什摩及卡地爾群島菲律賓澳洲巴哈馬巴林貝克島巴貝多印度礁百慕達群島布威島英屬印度洋領土英屬維爾京群島維德角開曼群島聖誕島克里普頓島科科斯群島科摩洛科克群島珊瑚島古巴賽普勒斯多明尼加共和國尤羅群島福克蘭群島法羅群島斐濟法屬玻里尼西亞法國南半球及南極屬地格洛里厄斯群島格陵蘭格瑞那達關島格恩西島賀得及麥唐納群島豪蘭島冰島牙買加央麥恩群島日本中華民國台灣)、賈維斯島澤西島約翰斯頓環礁萬諾瓦島金曼礁吉爾巴斯馬達加斯加馬爾地夫馬爾他人島馬紹爾群島馬提尼克島模里西斯密克羅尼西亞聯邦中途島蒙特色納諾魯納弗沙島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紐鄂島諾福克島北馬里亞納群島帛琉帕邁拉環礁西沙群島皮特克恩島波多黎各、法屬留尼旺聖海倫娜聖吉斯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皮耶和密克羅聖文森和格林納丁斯美屬薩摩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錫爾群島新加坡索羅門群島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德韋奇島南沙群島斯里蘭卡斯瓦爾巴托克勞東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羅姆林島土克斯和開科斯群島吐瓦魯萬那度維京群島威克島瓦利斯和富圖納
海事宣言
  • 有各種情況存在。但是一般來說,大部分國家都遵守1982年制定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索賠請求。
  • 毗鄰區:大部分為24海里(NM),但可以改變
  • 大陸架大部分為200米或探索深度,也有宣稱為200NM或到大陸邊緣邊際的
  • 專署捕魚區:大部分宣稱為200NM,但可以改變
  • 專屬經濟區大部分為200NM,但可以改變
  • 領海大部分為12NM,但可以改變
  • 註:與鄰國的邊界狀況在一些情況下阻止了很多國家擴展他們的捕魚區和經濟區達到完全的200NM
  • 43個國家和區域是完全內陸的(參見內陸國家

[編輯] 土地使用

  • 可耕地:10.73%
  • 永久農耕地:1%
  • 其他:88.27% (2001年)
灌溉土地
  • 2,714,320km21998年

[編輯] 人類

太空人Bruce McCandless II正在進行太空漫步
  • 目前全球人口:6,861,526,889(2010年8月美國中央情報局[1]

兩個人類目前居住在環繞地球的國際太空站軌道上。國際太空站成員每六個月輪換一次,所以在輪換期間會有更多的人類在太空站上,有時還會有其他的人類在大氣外短暫「旅行」一番。

總體說來,截至2007年,大約有超過400名人類離開過地球(到太空)。他們中的大部分都稱對地球重新獲得理解並且了解到其對維繫人類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同時他們也都對地球在太空中的美麗而驚訝不已。這些是他們(人類)在地表生活時所無法感受到的。

主條目:空間殖民

地球上最的人類定居點是加拿大埃斯米島阿勒特 (Alert)。最端的人類定居點是南極洲阿蒙森-斯科特南極站。這個美國南極站幾乎就在南極點上。

年齡結構
  • 0-14歲: 27.8% (男性919,726,623;女性870,468,158)
  • 15-64歲: 64.9% (男性2,117,230,183;女性2,066,864,970)
  • 65歲以上: 7.3% (男性207,903,775;女性263,627,270)

由於部分國家未定期更新或維護有關年齡結構的信息、因而在總世界人口和全球年齡結構共計之間存在輕微的誤差(2005年)

年齡中位數
  • 總計:27.6歲
  • 男性:27歲
  • 女性:28.2歲(2005年)
人口增長率
  • 1.14%(2006年);7500萬人/年; 每日20.6萬
出生率
  • 20.15新生人口/1000人(2005年);1.4億/年;每日38.36萬
死亡率
  • 8.78死亡人口/1000人(2004年);6000萬/年;每日16.44萬
性別比
  • 出生:1.06男嬰/女嬰
  • 15歲以下:1.06男孩/女孩
  • 15-64歲:1.03男人/女人
  • 65歲以上:0.79男性/女性
  • 總計:1.01男性/女性(2005年估計)
出生嬰兒死亡率|嬰兒夭折率(2005年估計)
  • 總計:50.11死亡人口/1000新生嬰兒
  • 男性:52.1死亡人口/1000新生嬰兒
  • 女性:48.01死亡人口/1000新生嬰兒
平均壽命
  • 全部人口:64.33歲
  • 男性:62.73歲
  • 女性:66.04歲(2005年估計)
總出生率
  • 2.6嬰兒出生/婦女(2005年估計)
識字能力

15歲以上具有讀寫的能力

  • 總人口: 77%
  • 男性: 83%
  • 女性: 71% (1995年)

[編輯] 政府

主條目:政府

地球人到目前為止沒有形成一個統治全行星的政府機構。目前,地球陸地表面除了南極洲,所有區域都被某個國家宣稱所統治,目前,還有一個全球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但聯合國主要是一個國際溝通論壇,它只擁有有限的實現法律的能力和實力。

政區(參看世界政區

地球上目前共有193個國家,屬地以及其他統治方式。

[編輯] 地球的發展方向

[編輯] 環境問題

[編輯] 熱力學機制

對於地理環境的負熵流:主要是太陽輻射。

對於地理環境的正熵流:地理環境自身的增熵機制,人類系統對於地理環境的正熵流(包括兩個部分:人類系統從地理環境獲取負熵,人類系統向地理環境排放正熵流。

環境問題的產生:人類系統對於地理環境的正熵流大大超過地理環境所獲得的負熵流。

[編輯] 具體機制

地理環境的再生機制和自淨機制。主要能量來源為太陽能。

人類系統向地理環境獲取物質和能量。一般是第一產業的生產行為,如:放牧、砍伐森林、漁獵、種植、開採礦產等等。

人類系統向地理環境排放廢棄物和熱能。主要的行為有:生活行為(滌洗水、生理排放等);第一產業行為(噴撒農藥、動物生理排放等等);第二產業行為(溫室氣體排放、酸性氣體排放、電鍍廠的有毒液體排放、工業噪聲等);第三產業行為(汽車尾氣排放、娛樂場所的噪聲強光等)

環境問題的產生:人類系統向地理環境獲取物質和能量大大超過了環境的再生能力;人類系統向地理環境排放的廢棄物和熱能大大超過了環境的自淨能力;其他的人類行為通過環境對人類系統有負作用的。

目前地球上大範圍的遭受到人口過剩、工業災難(如大氣和水污染)、酸雨及有毒化合物襲擊、植被流失(包括過度放牧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野生動物消失、物種滅絕土壤退化、土壤過度消耗、腐蝕、和外來物種入侵等環境災難問題。

人類工業二氧化碳排放增加造成的溫室效應導致了大尺度的氣候改變的觀點是受人關注並存在爭議的,相關的研究仍然在進行中。

夜間的地球。使用1994年11月1995年3月間之照片組合而成,圖中亮區是由城市化所產生,藉此圖也可看見全球的經濟差距,如韓以及歐洲非洲,最發達地區如美國日本幾乎沒有暗區,欠發達地區則只有零星燈光,其中非洲的亮點主要是由於燃燒秸稈,中東則是油田燃燒。七大洲中只有南極洲是完全黑暗的

[編輯] 經濟發展問題

[編輯] 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或永續發展,是指在保護環境的條件下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後代人的需求的發展模式。

可持續發展源於1980年代的綠色運動,由於1960年代已發展國家在非洲及南美大量收購農地種植咖啡和甘蔗,將所得的金錢換成糧食於當地居民。然而,由於土地發展過度及缺乏規劃,使咖啡和糖的期貨價值在短時間內急跌,南美各國經濟即時崩潰;再加上水土流失、濫用農藥,使非洲的土地變得貧脊、甚至沙漠化,引致饑荒。

[編輯] 對地球的描述

地球經常被描繪為神蹟神創的(參見蓋婭地球之母條目)。在北歐神話中,地球之神是嬌德,嬌德是索爾之母,是安那爾之女。

地球有時也被描繪為一艘結實的宇宙飛船。並帶有一個需要維護的生命支持系統

因為地球是如此龐大,在過去人類使用肉眼是很難觀測出其整體表面是呈現扁球狀的(赤道微隆兩極稍平),以至於產生了多種關於平面地球的信仰。在太空飛行發明之前,這種信仰已經一點一點藉由觀測其他行星形狀以及觀測到地面球形產生的次生效應(如觀察遠処船隻總是先看見帆再看見船身)而逐漸為人所不信。

航海家1號拍攝的一張地球照片使卡爾·薩根得到靈感,他把地球描繪為一個宇宙中的暗淡藍點

科幻小說中,地球經常是幻想中星系/銀河政府首都或主要管理中心(當星系政府是由人類統治時尤其如此)。經常的,在科幻作品中地球是一個人類統治具有代表性的聯邦制國家帝國或其他形式的專制統治也偶爾可見:如在《星艦奇航記》和《巴比倫5號》中所見。

儘管如此,在其他科幻作品中,未來的人類將不再記得這個他們祖先曾生活的星球(如《基地系列》),或即使記得也因為污染過分而離開(如《沙丘》系列),或者相反在現代地球的同時代的平行世界中,超古代文明的太空移民離開和遺忘(如《星際大爭霸》),還有在遠未來的地球生態被一度破壞,還有一小部分人留下和在生態回復後,與重返者衝突(如《Turn A》)。

道格拉斯·亞當斯寫的《銀河系漫遊指南》系列中,他把地球描繪為是「基本無害」的。 在PS2遊戲系列《Xenosaga》中,根據其故事背景,人類已經離開地球許久,而地球在其中也被人類賦予了一個名字:「失落的耶路撒冷

[編輯] 地球的未來

地球的未來與太陽有密切的關聯,由於的灰燼在太陽的核心穩定的累積,太陽光度將緩慢的增加,在未來的11億年中,太陽的光度將增加10%,之後的35億年又將增加40%[38]。氣候模型顯示抵達地球的輻射增加,可能會有可怕的後果,包括地球的海洋可能消失[39]

地球表面溫度的增加會加速無機二氧化碳循環,使它的濃度在9億年間還原至植物致死的水準(對C4光合作用是10 ppm)。缺乏植物會導致大氣層中氧氣的流失,那麼動物也將在數百萬年內絕種。而即使太陽是永恆和穩定的,地球內部持續的冷卻,也會造成海洋和大氣層的損失(由於火山活動降低)[40]。在之後的十億年,表面的水將完全消失[41],並且全球的平均溫度將可能達到60° C[來源請求]

太陽,作為它的演化的一部分,在大約50億年後將成為紅巨星。模型預測屆時的太陽直徑將膨脹至現在的250倍,大約1天文單位(149,597,871公里[38][42]。地球的命運並不很清楚,當太陽成為紅巨星時,大約已經流失了30%的質量,所以若不考慮潮汐的影響,當太陽達到最大半徑時,地球會在距離太陽大約1.7天文單位(254,316,380公里)的軌道上,因此,地球會逃逸在太陽鬆散的大氣層封包之外。然而,絕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現在的生物會因為與太陽過度的接近而被摧毀[38]。可是,最近的模擬顯示由於潮汐作用和拖曳將使地球的軌道衰減,也有可能將地球推出太陽系。[42]

[編輯] 相關條目

  • 行星
  • 太陽
  • 月亮
  • 地理
  • 大氣層
  • 地殼
  • 地函
  • 地核
  • 地質學
    • 地震
    • 地質年表表
    • 行星形成學說
    • 地質時代
  • 經緯匯合工程
  • 赤道隆起
  • 科幻作品中的地球
    • 地心遊記
    • 中空地球
  • 地外生命
  • 經濟學:世界經濟
  • 歷史學:世界歷史
  • 法律系統:國際法
  • 政治:國家列表

[編輯] 注釋

  1. ^ May, Robert M.. How many species are there on earth?. Science. 1988, 241 (4872): 1441–1449 [2007-08-14]. doi:10.1126/science.241.4872.1441. PMID 17790039
  2. ^ Dalrymple, G.B.. The Age of the Earth.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ISBN 0-8047-1569-6
  3. ^ Newman, William L.. Age of the Earth. Publications Services, USGS. 2007-07-09 [2007-09-20]. 
  4. ^ Dalrymple, G. Brent. The age of the Earth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 problem (mostly) solved. Geological Society,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2001, 190: 205–221 [2007-09-20]. doi:10.1144/GSL.SP.2001.190.01.14
  5. ^ Stassen, Chris. The Age of the Earth. TalkOrigins Archive. 2005-09-10 [2008-12-30]. 
  6. ^ Harrison, Roy M.; Hester, Ronald E.. Causes and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Increased UV-B Radiation.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02. ISBN 0854042652
  7. ^ 太陽系的其他行星不是太熱就是太冷而不能使液態水保存下來。但是,火星表面可能曾經存在液態水,現在還可能仍然存在。參見:
    • Malik, Tariq. Rover reveals Mars was once wet enough for life. Space.com(via MSNBC). 2007-03-02 [2007-08-28]. 
    • Simulations Show Liquid Water Could Exist on Mars. Daily Headlines. University of Arkansas. 2005-11-07 [2007-08-08]. 
  8. ^ 截至2007年,人類只在一個太陽系以外的行星的大氣層發現有水蒸氣,並且它是一個氣體巨星。參見: Tinetti, G. et al.. Water vapour in the atmosphere of a transiting extrasolar planet. Nature. July 2007, 448: 169–171. doi:10.1038/nature06002
  9. ^ The number of solar days is one less than the number of sidereal days because the orbital motion of the Earth about the Sun results in one additional revolution of the planet about its axis.
  10. ^ Yoder, Charles F. (1995:8).
  11. ^ Bowring, S.. The Earth's early evolution. Science. 1995, 269: 1535. doi:10.1126/science.7667634. PMID 7667634
  12. ^ Yin, Qingzhu; Jacobsen, S. B.; Yamashita, K.; Blichert-Toft, J.; Télouk, P.; Albarède, F.. A short timescale for terrestrial planet formation from Hf-W chronometry of meteorites. Nature. 2002, 418 (6901): 949–952. doi:10.1038/nature00995
  13. ^ Kleine, Thorsten; Palme, Herbert; Mezger, Klaus; Halliday, Alex N.. Hf-W Chronometry of Lunar Metals and the Age and Early Differentiation of the Moon. Science. 2005-11-24, 310 (5754): 1671–1674. doi:10.1126/science.1118842. PMID 16308422
  14. ^ Canup, R. M.; Asphaug, E.. An impact origin of the Earth-Moon system. Abstract #U51A-02.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Fall Meeting 2001 [2007-03-10]. 
  15. ^ R. Canup and E. Asphaug. Origin of the Moon in a giant impact near the end of the Earth's formation. Nature. 2001, 412: 708–712. doi:10.1038/35089010
  16. ^ Morbidelli, A.; Chambers, J.; Lunine, J. I.; Petit, J. M.; Robert, F.; Valsecchi, G. B.; Cyr, K. E.. Source regions and time scales for the delivery of water to Earth. 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 2000, 35 (6): 1309–1320 [2007-03-06]. 
  17. ^ Guinan, E. F.; Ribas, I.. Our Changing Sun: The Role of Solar Nuclear Evolution and Magnetic Activity on Earth's Atmosphere and Climate//Benjamin Montesinos, Alvaro Gimenez and Edward F. Guinan. ASP Conference Proceedings: The Evolving Sun and its Influence on Planetary Environments. San Francisco: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2009-07-27]. ISBN 1-58381-109-5
  18. ^ Rogers, John James William; Santosh, M.. Continents and Supercontinen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2004:  48. ISBN 0195165896
  19. ^ Hurley, P. M.; Rand, J. R.. Pre-drift continental nuclei. Science. 1969, 164 (3885): 1229–1242. doi:10.1126/science.164.3885.1229. ISSN 0036-8075. PMID 17772560
  20. ^ Armstrong, R.L.. A model for the evolution of strontium and lead isotopes in a dynamic earth. Rev. Geophys.. 1968, 6: 175–199. doi:10.1029/RG006i002p00175
  21. ^ De Smet, J.. Early formation and long-term stability of continents resulting from decompression melting in a convecting mantle. Tectonophysics. 2000, 322: 19. doi:10.1016/S0040-1951(00)00055-X
  22. ^ Harrison, T.; Blichert-Toft, J.; Müller, W.; Albarede, F.; Holden, P.; Mojzsis, S.. Heterogeneous Hadean hafnium: evidence of continental crust at 4.4 to 4.5 ga.. Science. December 2005, 310 (5756): 1947–50. doi:10.1126/science.1117926. PMID 16293721
  23. ^ Hong, D.. Continental crustal growth and the supercontinental cycle: evidence from the 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04, 23: 799. doi:10.1016/S1367-9120(03)00134-2
  24. ^ Armstrong, R. L.. The persistent myth of crustal growth. Austral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1991, 38: 613–630. doi:10.1080/08120099108727995
  25. ^ Murphy, J. B.; Nance, R. D.. How do supercontinents assemble?. American Scientist. 1965, 92: 324–33 [2007-03-05]. doi:10.1511/2004.4.324
  26. ^ Purves, William Kirkwood; Sadava, David; Orians, Gordon H.; Heller, Craig. Life, the Science of Biology: The Science of Biology. Macmillan. 2001:  455. ISBN 0716738732
  27. ^ Doolittle, W. Ford. Uprooting the tree of life. Scientific American. February 2000, 282 (6): 90–95. doi:10.1038/nature03582
  28. ^ Berkner, L. V.; Marshall, L. C.. On the Origin and Rise of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Earth's Atmospher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1965, 22 (3): 225–261 [2007-03-05]. doi:[[doi:10.1175%2F1520-0469%281965%29022%3C0225%3AOTOARO%3E2.0.CO%3B2|10.1175/1520-0469(1965)022<0225:OTOARO>2.0.CO;2]]. 
  29. ^ Burton, Kathleen. Astrobiologists Find Evidence of Early Life on Land. NASA. 2002-11-29 [2007-03-05]. 
  30. ^ Kirschvink, J. L.Schopf, J.W.; Klein, C. & Des Maris, D.. . Late Proterozoic low-latitude global glaciation: the Snowball Earth, The Proterozoic Biosphere: A Multidisciplinary Stud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51–52. ISBN 0521366151
  31. ^ Raup, D. M.; Sepkoski, J. J.. Mass Extinctions in the Marine Fossil Record. Science. 1982, 215 (4539): 1501–1503 [2007-03-05]. doi:10.1126/science.215.4539.1501. PMID 17788674
  32. ^ Gould, Stephan J.. The Evolution of Life on Earth. Scientific American. October 1994 [2007-03-05]. 
  33. ^ Wilkinson, B. H.; McElroy, B. J.. The impact of humans on continental erosion and sedimentation.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07, 119 (1–2): 140–156 [2007-04-22]. doi:10.1130/B25899.1
  34. ^ Staff. Paleoclimatology - The Study of Ancient Climates. Page Paleontology Science Center [2007-03-02]. 
  35. ^ Spaceflight Now | Breaking News | Oldest rock shows Earth was a hospitable young planet
  36. ^ http://www2.uni-jena.de/chemie/geowiss/geodyn/poster2.html
  37. ^ The Water Cycle : Feature Articles
  38. ^ 38.0 38.1 38.2 Sackmann, I.-J.; Boothroyd, A. I.; Kraemer, K. E.. Our Sun. III. Present and Future. Astrophysical Journal. 1993, 418: 457–468 [2007-03-31]. 
  39. ^ Kasting, J.F.. Runaway and Moist Greenhouse Atmospheres and the Evolution of Earth and Venus. Icarus. 1988, 74: 472–494 [2007-03-31]. 
  40. ^ Guillemot, H.; Greffoz, V.. Ce que sera la fin du monde. Science et Vie. Mars 2002, N° 1014 (French). 
  41. ^ Carrington, Damian. Date set for desert Earth. BBC News. 2000-2-21 [2007-03-31]. 
  42. ^ 42.0 42.1 Schröder, K.-P.; Smith, Robert Connon. Distant future of the Sun and Earth revisited.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08. doi:10.1111/j.1365-2966.2008.13022.x. arXiv:0801.4031
    See also Palmer, Jason. Hope dims that Earth will survive Sun's death. NewScientist.com news service. 2008-2-22 [2008-03-24]. 

[編輯] 外部連結

從維基姊妹計劃了解更多有關「地球」的內容: 維基詞典上的字詞解釋
維基教科書上的教科書和手冊
維基語錄上的名言
維基文庫上的原始文獻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多媒體資源
維基新聞上的新聞
維基學院上的教育資源
  • WikiMapia網站中的空照圖
  • USGS Geomagnetism Program
  • 地球構造概要PDF
  •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地球觀測站
  • 地球與其他星球的大小比較
  • Beautiful Views of Planet Earth外太空觀測地球的照片
  • Flash Earth以Flash製作的地球衛星照片觀測
  • Java 3D的地球
  • Projectshum.org's地球資料檔案(適合兒童)
  • Geody Earth支援Google EarthNASA World WindCelestia、GPS及其他裝置的搜尋引擎
  • Planet Earth來自美國線上(AOL)研究與學習網站(Research & Learn),有關於地球氣候、生物和科學的照片、問答及資料。
  • Earth From Space外太空觀測地球的照片展覽
  • Earth Profile by NASA's Solar System Exploration
  • Climate changes cause Earth's shape to change - NASA
  • "The age of the earth": an article by Richard A. Fortey in the TLSJanuary 9 2008
顯示▼隱藏▲      自然的組成元素 地球 地球歷史 · 地球科學 · 地球構造 · 板塊構造論 · 地球地質史 · 地質學 天氣 氣候 · 地球大氣層 生物 生物圈 · 生命起源 · 微生物 · 植物相 · 植物 · 真菌 · 動物相 · 動物 · 生物學 · 生命演化史 環境 生態學 · 生態系統 · 原野 宇宙 物質 · 能量 · 外太空 分類 · 主題頁 顯示▼隱藏▲      地球宇宙中的位置 地球  太陽系  本星際雲  本地泡  古爾德帶  獵戶臂  銀河系  銀河系次集團  本星系群  室女座超星系團  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  可觀測宇宙  宇宙 每個箭頭可以讀成「包含於」。 顯示▼隱藏▲      太陽系 太陽 太陽結構 · 太陽活動 · 日球 行星 水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火星主題頁
木星 · 土星 · 天王星 · 海王星 矮行星 穀神星 · 冥王星 · 妊神星 · 鳥神星 · 鬩神星 衛星 月球 · 火星的衛星 · 小行星衛星 · 木星的衛星 ·
土星的衛星 · 天王星的衛星 · 海王星的衛星 · 冥王星的衛星 · 鬩衛一 太陽系小天體 小行星 祝融型小行星 · 阿波希利型小行星 · 近地小行星 · 主帶小行星
半人馬小行星 · 海王星外天體 彗星 掠日彗星 · 週期彗星 · 非週期彗星 流星體 流星雨 · 流星 · 隕石 · 黃道光 ·
黃道塵 參見天體、太陽系的天體列表,以及天文學主題頁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C%B0%E7%90%83"5個分類: 太陽系 | 太陽系行星 | 地球 | 地球科學 | 類地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