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微信中编辑图文:腰椎间盘突出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35:55

北京名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肾阳不足)方

-

处方:熟地、菟丝子、淫羊藿各12克,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各15克,炒杜仲、川牛膝、当归、鹿角胶 (烊化)各10克,肉桂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腰痛明显加狗脊、延胡索、续断;四肢发凉加桑枝、炙黄芪、细辛。

功效主治:温补肾阳,填精壮腰。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属肾阳不足,腰脊寒凝型。临床症见患者腰酸软而痛,时收时止,劳累加重,畏寒肢冷,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男子阳痿,舌淡,脉沉细。

北京名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瘀血内阻)方

-处方:红花、青风藤、郁金、炒杜仲、桔梗、桃仁、枳壳各8克,当归、川芎各12克,生地、赤芍各15 克,白芍、川牛膝、熟地、威灵仙各10克,柴胡、姜黄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腰痛明显加三棱、莪术、延胡索各8克,乳香、没药各6克;腹痛便秘加熟大黄6克,冬瓜仁8 克;瘀血明显加丹参12克,当归10克。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理筋壮腰。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属跌仆闪挫,瘀血内阻型。症见急剧腰痛,疼痛难忍,痛如刀割,不能左右转侧,屈伸困难,活动受限,轻则扶腰跋行,重则不能行动,腰部有压痛,压迫时有向下肢放射疼痛,咳嗽喷嚏时腰痛加重,面部痛苦皱眉,舌淡紫,脉弦紧或沉涩。

北京名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肾虚精亏)方

-处方:当归、炒杜仲、淫羊藿、熟地各10克,山茱萸、川牛膝、狗脊各12克,山药、鹿角胶(烊化)各15 克,丹参8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益肾填精,生髓养骨。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属肾虚精亏,筋失所养型。症见腰背腿痛,酸软无力,疼痛绵绵,喜揉喜按,遇劳加重,反复发作,或伴有耳鸣耳聋,动作迟缓,舌质淡,少苔,脉沉细数。

北京名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瘀滞经脉)方

-处方:秦艽、五灵脂、地龙、桃仁各8克,川芎9 克,当归、川牛膝、炒杜仲各10克,红花、羌活、独活、没药、香附、炙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腰痛明显加狗脊10克,续断、苏木各8 克;瘀血明显、痛有定处加丹参、血竭各8克,三七 10克,三棱、皂角刺各5克。

功效主治:活血通络,祛瘀止痛。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属跌仆创伤,瘀滞经脉型。症见腰痛明显,坐卧不安,痛如针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经久不愈,或有时发时止之势,遇劳而闪挫病情加重,面色黧黑,唇甲青紫,舌质淡紫或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沉细涩。

处方:熟地、女贞子各12克,山药、山茱萸、鹿角胶(烊化)、龟甲胶(烊化)各15克,丹皮8克,菟丝子、川牛膝、黄精、炒杜仲各10克,汉防己6克,炙甘草 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阴虚有热或潮热者,可加秦艽、地骨皮各8 克,桑寄生12克;口干渴者,可加天花粉15克,郁金 8克,麦冬12克。

功效主治:益肾滋阴,填髓养骨。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属肾阴虚弱,腰脊失养型。症见腰痛酸软,下肢无力,劳累加重,面赤如妆,颧红咽于,五心烦热,多梦盗汗心悸心烦,舌红少津,脉沉细数。

创方者:张 吉

-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疗法大全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的突出压迫了一侧或两侧腰骶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适宜技术

  提拉旋转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广州中医药大学)

  1.治疗方法

  (1)患者健侧侧卧于诊床上,肩下垫一厚的软枕头,患侧下肢屈膝90度角以上,膝部伸出床边,健侧下肢伸直。

  (2)患者的健侧上肢由助手从胸前准备向天花板方向提拉,掌心对患者鼻尖,患侧的上肢环抱在头上。

  (3)术者双手掌压住患者患侧臀部的上半部,助手将患者的健侧上肢向天花板方向拉提,使患者保持上身离床悬空,健侧下肢伸直及骨盆贴于治疗床(脊柱与床面的夹角约35度),这样可使患者躯干旋转作用力于痛点。

  (4)此时术者以肘压臀向下有节奏地加大压力,使患者躯干部旋转也逐渐加大,这样扳动约7次,术中可听到脊柱在扳动时的“咯哒”声。

  (5)手法结束后检查椎旁压痛,脊柱侧弯,直腿抬高情况。

  2.特色

  本法操作简单,要求条件低,易学,易懂,易掌握,且疗效立竿见影,稳定确切,费用低廉,容易为广大患者接受。

  3.注意事项

  下列情况禁用手法:

  (1)合并严重的其他器质性病变(包括恶性肿瘤,骨折,骨髓炎等)。

  (2)合并有心血管、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3)孕妇,出血证患者。

  董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1.治疗方法

  (1)松脊手法

  棘旁点穴:患者卧位,术者立于患者患侧。两手拇指相对,按顺序由下至上点按骶1至腰2患侧棘突旁,每穴持续3秒钟。反复操作3次。

  牵引下棘旁点穴:患者俯卧位,由两助手分别把持其腋部、踝部,由轻渐重对抗牵引,持续一分钟,反复两次。

  小斜扳手法:患者侧卧位,患肢在上,呈屈膝屈髋放松状态,健侧下肢伸直。术者一肘部推顶患者肩前部向后上方,另一肘部推按臀部髂骨翼处向前下方,两肘互相配合,同时使腰部旋转15度±30度。

  (2)旋盆手法

  臀中肌点穴:患者仍侧卧,患侧在上。术者用两手拇指叠加垂直点按臀中肌压痛点,持续一分钟。

  牵引下旋盆手法:患者俯卧位,两助手对抗牵引,术者两手把持患者髂骨两翼左右交替旋搬骨盆,15秒内完成。

  (3)调髋手法

  髋内收内旋手法:患者仰卧位。术者立于患侧,一手使其屈髋,并尽力推膝部向内,呈髋内收内旋位,另一手稳定同侧肩部(不离床面),两手同时用力,持续6秒左右,然后逐渐将下肢伸直。

  髋外展外旋手法:患者仰卧位。术者立于患侧,将其踝部置于对侧大腿上,一手按压膝部向下,另一手按压对侧髂前上棘使骨盆稳定,两手同时用力,持续6秒钟左右,然后逐渐将下肢伸直。

  双侧出髋屈膝手法:术者两手把持双小腿,使双下肢屈髋屈膝,双膝贴近胸壁至最大限度,持续数秒左右,然后逐渐将双下肢伸直。调髋手法反复进行3次。

  2.特色

  以生物力学为指导,通过松脊,旋盆,调髋手法,松解椎旁和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挛缩,达到脊柱一骨盆一髋关节的三维力学平衡,缓解神经根受压。该手法简便,有量化指标,安全可控,为非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新的方法。

  3.注意事项

  (1)整个手法过程,牢记一个“松”字。通过每一步手法,逐渐达到松脊、松盆、松髋的目的,恢复脊一盆一髋的力学平衡。

  (2)手法力度应以患者能够忍耐为度,做到手法轻,旋转柔,节奏匀,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

  (3)各项手法作用不同,相互关联,因此要求操作时必须按程序规定的脊一盆一髋固定顺序进行,不宜调动先后顺序。

  (4)有以下情况禁用手法: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有二便功能障碍者;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神经损伤症状明显者;合并有腰椎管狭窄者;既往曾做椎间盘手术者;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者。

  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临床观察(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1.治疗方法

  患者侧卧位,穴取踝三针。定位: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踝上4寸,每条经脉循行线上各一个穴,分别是根痛1、根痛2、根痛3。L3/L4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1;L4/L5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2;L5/S1椎间盘突出症取根痛3;混合性突出,综合选穴。

  聚维酮碘消毒穴位及术者手指,术者左手拇、食指提捏起皮肤,右手持针,针与皮肤呈15度角沿皮下刺入,进针60毫米,针刺方向朝上。快速捻转200~300次/分,不提插,幅度360度~720度,每次连续捻转3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留针30分钟,每48小时针刺一次。留针30分钟后,将针缓慢退到进针点,迅速将针拔出。

  2.特色

  运用踝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选穴少、痛苦小、操作简便,镇痛效果显著,特别对剧烈疼痛患者镇痛效果更加明显,基本上针到痛止,具有推广价值。

  3.注意事项

  踝三针镇痛效果与操作手法密切相关,首先,一定要沿皮刺,如果刺入太深会严重影响疗效;其次,每次行针的时间一定达到3分钟,而且行针的速度、幅度、强度都要达到要求,否则会影响效果。

  冉氏“益气通经”指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1.治疗方法

  (1)先让患者仰卧床上,术者坐在患者床边的椅子上,面对患者。将食指(或中指)放于气海穴上,顺时针旋转点按40分钟,指针力度以患者全身放松,舒适为准。

  (2)依次点按双侧风市、阳陵泉、足三里、丘墟、太冲穴,每穴逆时针点按30秒。

  (3)让患者俯卧,以腰部压痛点为准,取上、下各相隔3椎为起、止点。用双手食指、中指同时点按各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每穴30秒。虚证顺时针点按,实证逆时针点按。之后重点指针阿是穴(压痛点处)。

  (4)依次点按双侧环跳、委中、承筋、承山、昆仑,每穴逆时针点按30秒。点按力度均以患者能耐受为佳。

  (5)让患者侧卧,握拳捶打环跳穴8下后,让患者慢慢起身,下床活动5分钟。

  2.特色

  该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见效迅速;患者舒适,医者省力;方法安全,没有风险;技术成熟,操作简便;易于规范,重复性强。

  3.注意事项

  (1)术者穴位选取要准确,指针力度要掌握适当。

  (2)治疗时患者必须全身放松,情绪平稳。

  (3)治疗结束后,嘱患者要及时下床行走,并注意适当行走锻炼。

  (4)嘱患者治疗期间及平时一定要注意腰、背、腹肌的适当锻炼。

  (5)嘱患者治疗期间及平时要平卧硬板床。

  (6)对有心脏病、脑血管病病史者,治疗时要慎重,并注意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坐骨神经痛

  1.针灸治疗

  取穴:依次取腰椎间盘突出节段的上一椎至下一椎的夹脊穴。

  依据下肢疼痛的不同部位配穴,若少阳经出现疼痛,取环跳、风市、阳陵泉、丘墟、足临泣;太阳经出现疼痛,取秩边、承扶、委中、承山、飞扬、昆仑。

  操作方法: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夹脊穴直刺1.5~2寸,以患者感下肢有放射麻木感或胀感为度;秩边、环跳直刺3~4寸,以患者感下肢有放射麻木感或胀感为度;承扶直刺2~3寸,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飞扬直刺1~1.5寸,昆仑、足临泣直刺0.5~1寸,诸穴均求较强针刺得气感,诸穴均取患侧,留针20~30分钟,中间行针1~2次,每日治疗一次。

  2.刮痧治疗

  腰骶部:命门,患侧肾俞、大肠俞、关元俞。

  患肢:环跳、殷门、承扶、风市、阳陵泉、委中、承山、悬钟、昆仑等。

-

自制药物腰围治疗“腰突”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的多发病与常见病,人群发病率为2.2%—18.5%。目前,非手术疗法种类繁多,如卧床休息、牵引(包括人工和机械)、推拿按摩、针灸、理疗、气功、保健操等。在这些方法中,中药腰围以其方便有效、价格低廉、作用持久等特点,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

对气滞血瘀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选用当归、元胡、冰片、儿茶、红花各15克,乳香、没药、川芎、丁香、白芷、酒大黄、独活、肉桂各10克。以灯心绒为面料,做成长5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内充填粉碎成粗沫装的中药。治疗期间带腰围,每晚应保持3—5小时仰卧姿势。    

祖国医学认为,腰部退行性病变是在肝肾不足、筋骨失养的基础上,复加劳损及风寒湿邪等因素,以致经络滞涩,气血失宜,而出现腰臂疼痛,酸麻重着等症,属于本虚标实。药腰围中药物以温通为主,具有活血通络、宣散痹邪、通窍祛风之功。

腰围垫置腰后部,利用腰围相应高度的物理作用,即使受压后产生形变,亦有6—7厘米的弧形高度,使背部呈轻度后仰位。通过头部和躯干的双向牵引力,在睡眠过程中长时间的牵引作用,缓解了腰部肌肉痉挛,增加了腰椎间盘的负压,促进其代谢。恢复了腰椎间盘的高度和椎体间的正常生理曲度及稳定性。并且药物腰枕的应用使得位于腰后部的颈部肌群由紧张变放松,位于前部的腰部诸肌恢复正常的张力,使慢性炎症性疼痛所引起的肌肉、关节囊、韧带的紧张挛缩得以松弛,逐步恢复腰部原有的生理曲度。

综上,通过临床观察,并进行一系列研究,我们认为这种中药腰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简便、有效,是一种有效、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焗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目前我国体力劳动者中有15%-20%的人患有此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腰臀腿痛麻木为主要症状,属中医“痹证”、“腰痛”范畴,多因长期劳损、风寒湿瘀阻络或肝肾亏虚筋脉失养所致。可选用中药焗疗法,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青风藤、骨碎补、海桐皮、独活、麻黄、泽兰、乳香、威灵仙各15克,当归、川芎、赤芍、川牛膝、补骨脂、仙灵脾、透骨草各30克,艾叶250克,细辛10克。

[用法]将上药切碎加工成粗末,混合均匀,装于20厘米×30厘米大小的若干布袋备用。用时将药袋放入清水中浸泡10分钟,取出滤干,放于蒸笼中蒸30分钟(用微波炉烤热亦可),以药物热透为宜。患者俯卧位,暴露腰部及痛麻较重的臀腿部,垫上两层纱布,用夹子取出蒸热的药袋,平放于治疗部位上,上蒙大块塑料薄膜或布料,以减少热量散失,并加盖毛巾被保暖,据患者耐受程度增减垫料,凉时更换一次药袋。每次30~4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连用3个疗程,1剂药可连用3日。

[作用原理]中药焗疗具有温热和药物的双重作用,青风藤、海桐皮、艾叶、麻黄、独活、威灵仙温通经络,祛风湿,止痹痛;川芎、赤芍、川牛膝、泽兰、乳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仙灵脾、补骨脂、骨碎补、当归补肝肾、强筋骨;透骨草、细辛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引药入里。加之较强热力窜透皮肤达深部,促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药物分布量,加速代谢产物吸收,抑制了神经根所受到的化学及自身免疫刺激,消除水肿及炎性反应,使痛止症消而愈。

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需要各种不同的活动姿势,养成了各自的习惯,其正确与否对人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求我们注意平时的站姿、坐姿、劳动姿势,以及睡眠姿势等的合理性。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尤其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因为适当的锻炼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刺激新陈代谢,增加肌肉的反映性和强度,纠正脊柱内在平衡与外在平衡的失调,提高腰椎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从而起到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药酒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称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为“腰腿痛”或“腰痛连膝”,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除了注意站姿、坐姿和加强锻炼外,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己配制一些药酒来缓解症状,防止复发。

活参附酒:   
    独活35克,制附子35克,党参20克。
    上药研末,装瓷瓶中,用500毫升白酒浸之,春夏5日,秋冬7日,常饮服。
    功效:散寒逐湿,温中止痛。适用于腰腿疼痛,小腹冷痛,身体虚弱者(以上药酒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乌头酒:
    生川乌35克,生草乌35克,生杜仲35克,忍冬藤35克,当归35克,五加皮35克,海风藤35克,乌梅2个,白酒1500毫升,冰糖100克,红糖100克。
    将前8味水煎2小时,取药液加入冰糖、红糖,待溶化后再加入白酒即成。早晚各服1次,每次10~20毫升。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适用于腰痛日久不愈者,疗效高,收效快。

 

手法治腰突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即纤维环破裂突出症,临床多表现为腰痛、腿痛、腿麻等。为中医推拿科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近年来老年人中也见发病者。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腰痛”、“痹症”范畴,病理因素为本虚兼风、寒、湿、热为患。笔者采用手法推拿为主兼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现述如下: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理筋整复,松懈粘连,解除压迫。加强背部、腰部、腰骶部及下肢的气血循环,使患部肌肉、神经、椎间盘气血运行正常。

  常用穴位:腰夹脊、肾俞、大肠俞、居髎、环跳、承扶、委中、承山、阿是穴等。

  治疗方法

  手法推拿:患者俯卧,医者用按揉法由轻渐重施于腰背部两侧膀胱经、臀部及患肢约10分钟,使患处及腰背部肌肉趋于放松,温热,点按腰夹脊、肾俞、大肠俞、居髎、环跳、承扶、委中、承山、阿是穴等穴各1~2分钟,然后按揉两侧膀胱经腰部及腰骶部5分钟,再重点点压肾俞、大肠俞、委中、阿是穴5分钟,手法由轻到重,以患者忍耐程度为限;顺腰椎自上而下点压腰椎后棘突两侧肌肉,弹拨腰部阳性反应点(物)3~5分钟,然后揉及滚两侧膀胱经,自上而下拍打整个背腰臀及两腿部。治疗10次后增加按压腰椎间盘突出处腰骶椎。以上推拿每天一次,连续推拿20~30次。

  中药处方: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主,药用麻黄、附子、细辛、土鳖虫、川椒、地龙等,随症加减运用。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30天左右。

  心得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可分为肝肾亏虚型、风寒痹阻型、湿热壅滞型、瘀血内停型,但就发病因素来讲,内因是关键,总的病因是各种原因造成腰肌疲劳,致使患部气血运行不通畅。腰肌无法及时得到血液运输的营养物质,日久兼受外邪侵扰,腰肌病则功能丧失,对腰椎的约束固摄能力减弱或消失。腰椎失去腰肌的约束支持,和营养物质补充受限,在外因适宜之时即突出发病。治疗应从整体出发,整个背腰部、膀胱经、督脉都要顾及,又要重点突出,对突出的腰椎部位及周围重点推拿。通过手法推拿,理气活血,首先使背腰部肌肉组织气血运行通畅,去瘀生新,及时改善患处的营养物质补充,使肌肉组织功能恢复正常,对腰椎的约束作用恢复,固摄有力,腰椎在腰肌的约束下,并且得到气血营养的补充滋养后,自然吸收回纳。手法推拿疗效显示相对比较慢一些,但上述手法重在治本,因此疗效比较确切,尤其适合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张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