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选项卡:常见病的自我诊断及处理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1:50:13
自我治疗方法:
1、面色暗黄,毫无光泽,舌苔暗红青紫,一年多无月经,(但是脉项浮大有力)
——揉脾经的公孙穴、心包经的内关穴。每天一碗山药薏米粥(如人太瘦或觜唇红肿破裂可用二碗粥)。
2、腰部酸痛——通过“肾为腰之府”,是肾出了问题。
3、手指甲变得又溥又脆——通过“爪为筋之余”“肝主筋”可以考虑是不是肝脏虚弱了。
4、头发脱落,须发早白——通过“发为血之余气”,与心血不足有关。
5、夜里1-3点醒来睡不着——睡前按摩肝经的太冲穴(消气穴)以祛肝火。
6、晚上7-9点胸部不舒服或肚子痛——为心包经所主。
7、“推腹法”的目的——是清除腹内“三浊”(浊气、浊水、宿便)。
8、拔罐后皮肤奇痒难忍——是新鲜气血流注此处的极好表现象,此时刮痧痒的地方最适合。
9、吸氧——“嗅玫瑰”法;放松——“抓蝴蝶”法、“擦玻璃”法。
10、手脚凉、怕凉——用热水泡脚、坠足法、跪膝法、金鸡独立。
11、身心改善——先天之本,激活肾经——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也就是原头。肾经的原发力、原动力都在这里)。再通过涌泉穴来好好利用,用在肝处——涌泉穴是通肝的;供给肝脏营养就靠肾,让肾经的气血周流通畅。
12、补肾——先揉肾经,再揉心经。心肾是相通。肾经叫足少阴肾经,心经叫手少阴心经,它们是一条经:在胳膊上叫心经,属火,在腿上就是肾经,属水。两经同时揉,效果能达到极致。
13、肾虚——揉肾经、心经。
14、失眠——揉然谷穴、再揉心经的少海穴去去心火,上下同治,效果更佳。
15、恐惧——揉摩太溪穴,来强壮肾脏(恐惧伤肾,就是大伤气血)。
16、吸气短呼气长“气短”——胸中有郁闷之气,但肾不纳气,就是肾虚,坚持用腹式呼吸法,能真正达到补肾的效果。
17、肚胀、消化不好——推腹法(主推胃经部分)、跪膝法(主要可引胃经气血下行)、敲胃经法(用拳头敲打大腿、小腿胃经部分)来调动身体本来就充足的能量库,自行冲击堵塞的经络。
18、小便不利、喝水少、身体湿气大——打通胃经来激发自身特有的原动力,而不是按膀胱经。
19、爱发火的人,脾气就是能量——平时多敲打、按摩肝胆两经,尤其是胆经。经常刺激能疏解肝胆滞气,让气血畅通。肝火旺的人能量最足,最易上火,通过肝胆两经就把肝火引到它该去的人体虚弱的地方去。
20、偏头痛、乳房胀痛——压抑点就在胆经和三焦经上。
21、吃得多但肚胀,就是所谓的“胃强脾弱”——小腿的胃经和脾经,尤其是脾胃相通的穴位上:脾经的公孙穴、胃经的丰隆穴。
22、胃溃疡——病源起于肝,郁结之气在胆,症状表现在胃,压抑点在胆经上,郁结的能量从胆经宣发,而不去冲击胃。
23、塞症、萎缩症、炎症等久治不愈之症——需把气血引到病灶点,看看病灶点压哪条经上,就在病灶的去路上“挖个坑”,把气血引过去,用拔罐法(可能开始拔不住,多拔几次罐就能拔住了)。
24、补肾——借助一条不易枯竭的经络——胃经来实现,(治病从调肝入手,养生以强肾为功)。
25、气血不足、美容——打通胃经,保持胃经畅通,气血自然充足。推摩腹部胃经(尤其是腹直肌部分),、敲打大小腿上的胃经、在胃经路线上拔罐子、刮痧,蹲档骑马式、跪膝后仰头着地等,都是打通胃经的方法。
26、清除体内的“三浊(浊气、浊水、宿便)”——用“推腹法”,使大便畅通、小便增多、放屁打嗝,浊气排除。
27、壮肾阳——艾灸关元穴,和拍打命门和关元穴,以激发出体内无限的先天活力。
28、鼻子不通气——用“取嚏法”,流出清涕(寒气),鼻子马上通气。
29、受寒后头痛剧烈——用“取吐法”,汗水痰涎齐出(寒气),头痛立止。
30、吃凉的食物腹泻——是身体帮你把寒气排出,不必惊慌。
31、高血压——常揉尺泽穴。
32、关节炎——练“跪膝法”。
33、老胃病——练“壁虎爬行”效果最好。
34、美白、祛斑——打通小周天的“叩首法”。三五天做一次,每次一小节,每小节叩首15次。
35、胆囊炎、乳腺增生、头皮屑、脑供血不足、补肝肾、预防老年痴呆、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脑梗塞——梳头,每天最少300次,越多越好,梳头还可以疏通很多经络,等于给身体打基础。一梳头胆经的20多个经络就全部打通。
36、锻炼脖子、颈椎、头脑的神经——用头练书法(用头部练写字)。
37、膝盖痛、膝盖积水、膝盖骨刺、腰痛、不能下蹲、不能上侧所、补肾——练“跪膝法”(中医称膝为筋之府,膝是筋的房子,而肝又主筋,所以跪膝法又是大补肝脏的方法)。
38、补肝——“跪膝法”(坚持每天做一次20分钟,相当于每天喝几支杞菊地黄丸口服液)。
39、膝盖有积水——先推腿下边的脾经,先除湿,再揉膝阳关穴,往下疏导,然后再跪行把气引过来就没问题了。
40、减肥密法——“跪膝法”,三周见效。
41、脱发——“跪膝法”。
42、坐月子生气断奶——使劲点按“涌泉穴”,要身心同治,二小时后,乳房开始逐渐胀,奶水会重新有。
43、胃痛——按“足三里”,再循胃经上行,找到“伏兔穴”,将胃经上的硬结揉散。
44、生气打咯——用按摩棒从上到下疏通小肠经、三焦经、膀胱经,会有很多痛点,嗝打出来就不痛了。
45、弯腰时两肋疼痛——口服《加味逍遥丸》。
46、肝火旺、长豆豆——就按肝经的“曲泉穴”到'阴包经’,都是肝穴的要穴,曲泉”泄肝火,清湿热;“阴包经”解肝郁,调月经。如按摩穴位疼痛时,可用刮痧法,工具随意。让痘痘根除。
47、各种皮肤病——按“曲池”穴,多按就会好。
48、鼻流清涕、感冒、肘上边穴位痛——肺与大肠经相表里,手敲大肠经(感冒初期,有预防肺脏被风寒侵袭的作用)。
49、咳嗽、嗓子不痰咳不出——按肾经上的“复溜穴”、膝盖窝里的“阴谷穴”,咳嗽立止。
50、高血压——刮心包经、大肠经、肺经,按摩降压穴位,膀胱经走罐几分钟,再按摩太溪穴、太冲穴、足底心脏反射区。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坚持三个月方见效果。
51、心脑血管疾病——“心包经”专治心脑血管疾患。
52、大肠经清体内热毒淤血。
53、肺经肃降而补肾。
54、太溪穴是肾经原穴,补肾并引血下行。
55、太冲穴清全身浊气,浊气出则百病皆消,使心脏反射区增强心脏供血,补充气血原动力。
56、冬天着凉——用“取涕法”。
57、鼻塞——按压胳膊上的“孔最穴”,右侧不通就按左侧的“孔最穴”,同样方法按另一侧。
58、胸闷、恶心、想打嗝打不出——用“推腹法”,主推心窝下及中间任脉和两旁的胃经,找三焦经的手腕处找“支沟”和“外关穴”进行敲打或点按。小腿的胃经诸穴上点按或刮痧,也可按孙公穴(是消除肠胃浊气的要穴)。
59、通鼻、感冒引起的咽喉痛——按“孔最穴”(孔最穴是总管全身各种孔窍而得名的穴位)有特效。
60、防衰老的五大 法:
治黄褐斑、眉棱痛、鱼尾纹、眼袋、黑眼圈:做眼保健操——按“攒竹穴”(管眼睛视力及眼睛胀痛等眼睛不舒服问题);“鱼腰穴”(管的是眉棱痛);“丝竹空”(管专门祛斑的大穴,专管太阳穴附近出现的暗斑、黄褐斑)。
61、鱼尾纹——按眼睛上的“瞳子髎”。
62、去眼袋——按“承泣穴”(是专管眼袋的穴位,上眼袋是是肾虚引起的;下眼袋是脾虚引起的,都是脾肾两虚的结果)。
63、黑眼圈——按揉“四白穴”。
64、改善头部供血、面若桃花——采用“撞揉鼻骨法”。
65、乌发满头,肾强腰壮——多叩齿(牙齿里的经络和肾经是相通的,在不便直接调养肾时,就采用健壮牙齿,是最好的补肾方法)。
66、补肾、治耳鸣——用掌根揉耳背(每天揉三分钟直到耳朵眼里发痒,证明耳朵面里的气血过来了,长期这样揉,耳鸣、耳聋的问题就解决了)。
67、让面色一直保持健康红润——敲打“胃经”(胃经是经面部供血之经,是一条多气多血之经,直接通达于面部。方法:用10个手指肚敲打面部,敲打的就是胃经,也敲了大肠经和小肠经,再用手捋脖子,从下往上捋,再用空拳敲打胸部的乳头上下到心窝,两个空拳相对敲,然后在大腿的正面和侧面1/2处接着敲,最后再敲一敲小腿中间的胫骨外侧,就接通了下面的整条胃经。只需几天时间,蜡黄、比较发暗的脸色不见了)。
68、高血压、脑供血不足、低血压——捋脖子上的“胃经”,从下往上捋脖子。
69、中医所称的三种痰——第一种是气郁生痰:气郁生的痰在身体上最容易表现出的就是脂肪瘤、囊肿,叫痰核,像扁平疣这类也跟气郁有关;第二种是脾虚生痰:就是人们一咳就吐的痰,其实不是来原于肺,而是生自于脾,脾是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要想根除痰,就必须健脾祛痰。第三种痰是血痰,“血滞则生痰”,“痰蒙心窍”就是指血痰,就是常说的高血脂,血流缓慢停滞住了就堆积下来形成了高血脂。
心包经就是化痰的,化血脂之痰,是专门预防高血脂的一条经络,如果血脂高就会患心脑血管病。
70、刮痧方法——要顺着经络刮,轻轻的刮,顺着经络走,不能横着刮。是否出痧不在于用多大的劲:痧是不是刮出来的,而是体内的气血推出来的。
特别注意:孕妇、肿瘤、心脏不好的病人不能刮。
71、肥胖产生的二种原因:外寒和内火,治疗的六种方法:
肝胆功能失调引起的肥胖自治疗法:推大腿骨侧的肝经和外侧的胆经、敲带脉区;
肠胃功能失调引起的肥胖自治疗方法:跪膝法;
小肠功能失调引起的肥胖自治疗法:捏手臂内侧心经和小肠经;
心脏功能失调引起的肥胖自治疗法:用大拇指揉心包经;
脾的运化失调引起的肥胖自治疗法:每天推揉左侧小腿上的脾经有特效;
膀胱经失调引起的肥胖自治疗法:在后背膀胱经按摩、刮痧、捏脊、艾灸。中医认为:“风从项后入,寒从脚底生”,用拔罐、按摩托、捏脊、艾灸的方法,目的是清除后背的寒气,以消除肥胖;
72、通治各种肥胖的自治疗法——推腹法、走路法、早睡早起。
膀胱经大药房
73、治包括近视在内的任何眼疾——按揉睛明穴,按一下松一下,每天做9次就会起作用。
74、治眼睛方面的疾病和热证——揉攒竹穴。
75、通鼻窍、治眼疾、头痛、癫痫——用10个指头肚每天梳头上的膀胱经50次。
76、明目醒神、降血压、防治颈椎病、感冒——揉天柱穴。
77、治咳嗽老不好、心里发憋、心血管问题、胃痛、肝、胆问题、腰酸腰痛——按后背膀胱经上的相应位置,在后背中线旁开1.5寸和旁开3寸的地方上找痛点,多揉就行,每天一次。
78、治疗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揉“八髎”,位置在裤腰的下缘和尾骨尖中间这一段旁开2~3厘米处: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左边4个,右边4个,共8个,通常叫八髎。此穴是专门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各种男科、女科都归此穴管,如痛经、子宫肌瘤、前列腺方面的毛病等均在这几个穴位上找到痛点,按揉痛点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79、排毒减肥——拉抻或敲打承扶穴到委中穴一段:坐在床上,腿伸直,腰往下弯一弯,抻完后再多敲打一下大腿后边,尤其是承扶到委中这一段,把痛点都敲得不痛了,膀胱经就疏通了。
80、降血压、治腰背痛、脑后头痛、足跟痛——压委中穴、委阳穴。
81、平时腰痛——压委中穴效果特别明显。
82、腰胀痛——不要拔罐子,会越拔越重,要揉“委阳”穴最管用。
83、降血压——按揉委中穴。
84、后头痛、足跟痛——揉委中穴。
85、治腰痛、坐骨神精痛、痔疮——揉承山穴。
86、治慢性腰痛(腰肌劳损)立竿见影——揉飞扬穴。
87、治感冒、膝盖发凉、血压高、眼睛酸涩、老花眼、腰腿痛、足跟裂、足跟痛——从飞扬穴一直推到昆仑穴。
88、治腿抽筋、癫痫、身上老发紧——揉“申脉穴”(顾各思义,就是使人的筋脉伸展开来)。此穴在脚踝下缘,不太好揉,但用食指指节硌的方法一下就容易找到。
89、脑鸣——按揉束骨穴最管用。
膀胱经在脚上的穴位挨得都很近,用大拇指沿着外侧的骨头一推,就能把这些穴位一次性刺激到。
90、治疗脑鸣、头痛、防感冒、通鼻窍、防止脚寒凉——揉金门到足通骨这一段膀胱经(用拇指推)。
91、正胎位——艾灸至阴穴。
特别注意;在揉膀胱经的时候,心情一定好放松,如果是紧张状态的话,身体就会气滞血淤。
92、肾结石(体内垃圾)——通过刺激膀胱经来增强其功能,从而清除这些症状
93、膀胱经在后背各穴——可以用后背撞树、撞墙、撞门框等,实际上撞哪都行,记住:一是量力而行,二是循序渐进,三是持之以恒。只有牢记这三个原则才会即安全又有效果。
94、老人腰不得劲——病人平趴着,按摩腿上膀胱经的穴位:飞扬、委中穴揉一揉,要轻揉,还可以做跪膝,既可以渐渐增强腰部力量,又对缓解腰部疼痛有很好的帮助。
95、老人腰腿疼——在左右委中穴、飞扬穴上拔上二个罐;旁边还有穴也要拔二个罐;昆仑穴用手揉。
肾经大药房——激活先天这本,何惧疾病衰老
96、使人不易衰老——刺激涌泉穴,它是一个井穴,即源头。用大拇指用力点按涌泉穴,如果很痛就适合每天按摩,一定要坚持,因为补肾是用一辈子来完成的任务,肾气强壮就不会衰老。按此穴是引血归源。每天按三分钟,坚持一个月,会发现脚底有弹性了,再按的时候就不会有有坑了。
如果有的人用力点按后没有什么感觉,穴位还被按下了一个坑,这就是典型的肾气虚弱、气血不足,这时就不适合按,这样的人要先做跪膝法,把气血引下来,再刺激涌泉穴。
其实,只要把涌泉穴按摩通了,就证明把整个肾经都给打通了
97、咽喉炎——按揉照海穴。
98、糖尿病、烦燥口干、咽喉肿痛、遗尿、遗精等症——按揉然谷穴有效。
99、肾炎、肾绞痛、痛风、老年痴呆、先天抽搐、痛经、厌食等症——太溪穴。
100、哮喘、二便不利、腰骨无力、头昏失眠、足跟痛——按揉大钟穴。
101、膀胱炎、水肿、小便不利、前列腺炎、月经不调、脚踝酸痛——按揉水泉穴。
102、身上怕冷、脚心老是冰凉——按涌泉穴,如果按下时按点不弹起来,最好用艾灸法,如果火气较大,此法不适合。
103、脚心发热、但足不寒——最需要揉涌泉穴。
104、打嗝不止(呃逆)——是肾气不足,气不往下走,不能归源,而往上走就会产生打嗝,按涌泉穴。
105、虚寒履带呕吐——按揉涌泉穴。虚寒是吃点凉东西就反胃呕吐,是肾气不足造成的。
106、耳鸣、耳聋——按揉涌泉穴(因为肾开窍于耳,肾气不足耳朵就会出问题)。
107、高血压——按揉涌泉穴。也可马吴茱萸这味中草药打成粉,调点醋,和成泥状糊在脚心上,能很好稳定血压,其实是引火归源。
108、鼻出血——把大蒜捣碎糊在脚心上,左鼻孔出血糊右脚心,右鼻孔出血糊左脚心,两侧同时出血就一边糊一个,不超过10钟即可。古人说糊上立马主好,如不好则说明身体不别的病。
109、治糖尿病、烦躁口干、咽喉肿痛、遗尿、遗精、——按揉然谷穴。找然谷穴时,可以先摸一下脚的内踝骨,往前斜下方2厘米处有个高骨头,然谷穴就在高骨头下缘。
110、突然说不出话来,如是咽喉特别干——按揉然谷穴。
111、男科小便短赤(即尿少、很热、色发黄)等——按揉然谷穴。
112、益肾平喘、通调二便、强腰壮骨、清脑安神、治疗足跟痛、胆小怕事等情志病——按然谷穴。
113、阴虚火旺——按揉大钟穴。
114、嗓子老说不出来话——按揉大钟穴。
115、治膀胱炎、小便不利、胶列腺疾病、月经不调——按揉水泉穴。
116、足跟突然痛——按揉水泉穴,如果是长期足跟痛,就要揉大钟穴和太溪穴。
117、爬山发生脚踝酸痛——按揉水泉穴。
118、治咽喉痛、慢性咽炎——按揉照海穴
119、以常咽喉干,喝水也不管用,没有唾液,是肾阴不足——按揉太溪穴就能补上肾阴。
120、痛风、尿酸过高,这是尿里毒素太多了——每天揉太溪穴能从源头把问题解决。
121、肾炎,排不出尿来——揉太溪穴也能帮助把尿毒解掉。
122、先天性抽搐——按揉太溪穴。
123、老是好哭、哭了以后眼睛越来越看不见东西——多揉太溪穴。
124、厌食品症——按揉太溪穴。
125、胸闷、支气管炎、哮喘——按揉太溪穴。
126、老年痴呆、耳鸣、牙齿松动——打通肾经,这些症状就全没了
127、咽喉痛——按揉太溪穴、然谷穴、涌泉穴。单个揉,哪个痛揉哪个,痛的那个就管咽喉痛了。
特别提示:足三里穴偏重于补后天,太溪穴偏重于补先天。若补先天就要从太溪穴开始。
     *调节肾经的杠杆之药——复溜穴
128、消肿(凡是有肿的地方)——按揉复溜穴(因为肿的意思是有水液在那里停滞不流,淤住了,揉此穴就能让它重新循环起来)。
129、静脉曲张——按揉复溜穴。
130、颈椎病、生殖系统病、腹痛、腹泻等——按揉阴谷穴。
131、痛风、结石、抑郁、癫痫——按揉筑宾穴。
132、月经不调、崩漏等——按揉交信穴。
133、消肿利尿、静脉曲张、水肿、腹胀、自汗、盗汗、腹泻、尿失禁、指端麻木等——按揉复溜穴。
134、半天尿不出来、尿失禁——按揉复溜穴。
135、降血压——先按揉尺泽穴(把上面的气降下来),再揉复溜穴(把降下来的气给接收住,让它固定下来),最后再揉太溪穴,才能真正把肾给补上,是一步一步逐渐起效的。
136、腿脚酸胀、或是脚老是抬高放在桌子上才舒服,是气血下不去——每天多揉揉复溜穴。
137、白内障、青光眼、飞蚊症、眼睛胀痛、上眼皮无力(扒拉开合还使劲睁开,睁开一会儿又搭拉下来)等问题——揉复溜穴都管用。
138、手指端或脚趾端总是麻木,是气血过不去,原动力不足——每天要按揉复溜穴。
139、补肾——先揉复溜穴,让它先通一下,马上再揉太溪穴,把好血赶紧引过来,打好这个基础。
140、月经不调、崩漏(月经到期不来或者有崩漏、淋漓不止等)——按揉交信穴。
141、膝盖发软、没劲、心里有恐惧的时候——按揉筑宾空就可以给人增加底气。
142、解药毒、空气污染毒——对常期服用西药的人,平时一定要多揉筑宾穴(也解烟毒、油漆味、污染空气的气毒)。
******************************************

人体常见病症状的自我诊断、处理以及医治的方法

常见症状自我诊断


脱发

    症状特征

    指患者感觉明显、数量较多的头发脱落,致使头发呈弥漫性或局限性变稀或光秃,有时可伴有眉毛或睫毛等脱落。

    全身因素

1、 急性传染病,如伤寒、流行性脑膜炎或其他高热性疾病及贫血、肿瘤、麻风、梅毒等,干扰毛发营养致脱发。此类脱发并不从额头或头顶开始,往往在短期内头发大量脱落,甚至全部脱光。随原发疾病好转,头发可以重新生长。

2、 内分泌病,如脑垂体机能减退、甲状腺机能减退等可引起脱发。前者造成头发、眉毛稀疏甚至完全脱落,并伴有全身症状。后者造成头发等脱落,并伴有皮肤干燥、面颊及眼睑虚肿、呆板、淡漠无表情等全身症状。

3、 精神因素,如失眠、焦虑、忧郁等,脱发较缓慢。

4、 药物影响,如“氨甲噤呤”“白血宁”等使头发因营养失调而脱落,特点是在短期内大量脱落,甚至脱光。

    局部因素

1、头皮皮肤病变,如毛囊炎、疖、癣、硬皮病等,患部疤痕形成,致脱发,脱发部位在患部。

2、机械性按摩、压迫,如婴儿头皮在枕后部摩擦,该部头发稀疏。

3、X线照射可阻碍毛囊的生长或破坏毛囊,致使照射部位头发脱落。

    先天性因素

    在出生时就被发现,往往伴有牙齿发育不良。

咳嗽

    症状特征

    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能将呼吸道异物或分泌物排出体外。另外,它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咽喉疾病

     1、咽炎,咳嗽是刺激性干咳,咽部有瘙痒感及不适感。

     2、喉炎,干咳,因喉部瘙痒、灼热刺痛,作干咳以减轻症状。

     3、咽结核,咳嗽伴有结核病症状及咽痛、吞咽痛。

     4、喉结核,咳嗽严重,喉部疼痛明显。

    支气管疾病

     1、支气管炎,咳嗽是支气管炎最突出症状,晴晨醒后较剧,也可在夜间加剧而影响睡眠,咯出脓痰。

     2、百日咳,初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以深长的鸟啼样吸气声,此病有时迁延较久,甚至达一年以上。

     3、支气管扩张,咳嗽在晨间或变换体位时加剧。

     4、肺癌,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尤以长期吸烟者为甚,咳嗽和咯血是其最常见症状。

    肺部疾病

     1、肺结核,咳嗽伴咯血、咳痰、胸痛及结核病症状。

     2、肺脓肿,咳嗽、痰多〔脓痰有臭味〕胸痛、发热等状。

     3、肺真菌病,临床表现多元规律性,但均有咳嗽、咳痰。

     4、肺吸虫病,咳嗽、咯痰,痰多为白色粘痰,继发感染则呈锈色痰。

     5、矽肺、慢性咳嗽、气短和胸痛。

咯血

    症状特征

    喉、气管、支气管或肺实质,因血管破裂而至血液自口腔咯出,称之为咯血。咯血常伴有喉部作痒,血液与痰液混在一起、随咳嗽而咯出,色鲜红、带泡沫。咯血后数日内有少量血痰。

    呼吸道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伴白色粘液泡沫,咯血量一般小量到中等。

     2、支气管扩张,反复咯血、中量到大量。

     3、肺结核,结核毒性症状较明显,咯血后,虚弱症状较明显。

     4、肺部感染,各型肺炎、肺脓肿可咯血,一般为小量咯血。

     5、支气管癌,多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本病早期可有轻咳、少量痰液带有血丝,转移至纵隔障淋巴结时,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肿大。

     6、尘肺,有尘埃接触史,伴有气短、咳嗽、咳痰及痰中带血。

     7、钩端螺旋体病,多见于秋收季节,有接触疫水史,主要症状有发热、肌痛、黄疸、出血等。部分病人可以咳嗽、大量咯血为主要表现。

    心血管疾病

    心脏瓣膜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亦可咯血,多伴有心脏器质性杂音或血压增高。

    血液系统疾病

    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均可引起咯血。这些疾病除咯血外,尚有其它部位出血,如皮下出血〔紫斑〕、鼻出血等。

心悸

    症状特征

    是患者自觉心跳不适、心慌,并伴有心前区憋闷。心悸有些是由心脏疾病、心律失常所引起,也有些是神经循环衰弱所引起。

    心血管疾病

1、早搏,心悸多发生在安静时,工作或体力活动后消失。

2、心房颤动,心悸发生在颤动初起。

3、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悸在其发作开始及终了时尤为显著。

    心血管疾病外因素

1、甲状腺机能亢进,心悸伴有心动过速,活动后气促,并有甲亢的特有症状。

2、贫血,心悸伴贫血的一些症状。

3、低血糖,心悸伴饥饿感、面色苍白、出冷汗、软弱等。

4、其他,嗜铬细胞瘤,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酒精、麻黄素、阿托平等〕均可引起心悸。   

    神经因素

1、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悸,常伴有感觉过敏、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

2、健康人在激烈运动、过度兴奋、情绪紧张时,均会产生心悸。有些人在左侧卧位时偶会发生心悸,属生理现象。

便血

    症状特征

    血液从肛门排出、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色鲜红、暗红或柏油样,称之为便血。便血且伴有呕血多为上消化道出血。便血量较多,则为下消化道出血。

    肛门及直肠疾病

    血便为鲜红色,血附在粪便外,或便后滴出鲜血,肛门局部瘙痒、疼痛,或有便秘,多见于痔疮、肛裂;血便中混有糜烂组织,则可能为直肠癌。

    结肠疾病

    血便为鲜红色,量少,伴有大量粘液或脓液,患者多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常见疾病有菌痢、阿米巴痢、结肠炎、血吸虫病。结肠癌除血便外则有梗阻及腹部痞块等。

    小肠疾病

    血便色暗,呈稀薄赤豆汤样,量多,常见于伤寒第三周;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该病起病急,有严重中毒症状,并伴有脐周剧烈阵痛、腹泻等。

    肠套叠

    多见于2岁以内儿童,为果酱样血便。

鼻出血

    症状特征

    又称鼻衄,是常见的症状,与内、外、耳鼻喉等科均有关系,出血常经前鼻孔流出,也可由后鼻孔流出。

    局部因素

     1、外伤,鼻出血为突发性、一侧性、量多,但鼻中膈骨折,出血多为两侧。

     2、鼻中膈疾患,常见的有鼻中膈弯曲和鼻中膈穿孔,前者单侧性长期鼻塞,单侧屡发少量出血。后者常有外伤、手术、特发性感染、鼻中膈脓肿病史,出血量少,多为两侧性,涕中带血。

     3、萎缩性鼻炎,多发生在女青年,病者长期鼻中干燥,晚期有鼻内恶臭,伴头痛、咽干等,鼻出血常为屡发性两侧性或血丝涕。

     4、鼻腔异物,鼻腔异物长期存留可引起一侧性鼻出血或血脓性溢液,有臭味。

     5、鼻咽癌,多发于中年以上患者,屡发性涕中带血,伴有鼻塞、头痛、耳鸣与耳聋等症状。

    全身性原因

     1、血液病,鼻出血多为两侧性、屡发性,出血鼻多限于鼻中膈前下方,有时系弥漫性渗血,同时有呕血、便血、尿血、阏斑等出血现象,常见的有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

     2、高血压,多为二侧性弥漫性出血,伴有头痛、头胀、失眠等症状,本病为老年人鼻出血的常见原因。

     3、慢性肾小球肾炎,鼻出血,伴有贫血、浮肿、头痛、头昏等症状。

     4、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伤寒等。其鼻出血多发于高热,或发热骤退期,多为两侧性、反复性出血。

     5、风湿热,多见于少年儿童,鼻出血量多。

     6、重症肝病,因肝功能严重损害,可致鼻出血和全身出血。

     7、维生素缺乏,常见于维生素C、维生素K缺乏,除鼻出血外还有全身性出血倾向、浮肿、抑郁、乏力等症状。

腰背痛

    症状特征

    腰背痛是常见的症状,内科、外科、神经科、妇科等疾病均能引起腰背痛。多由肌肉、骨骼、内脏疾病引起。

    肌肉、骨骼疾病

1、肌肉韧带损伤,腰部酸痛、疼痛与肌肉、骨骼运动有关,作前、后、左、右弯腰动作时,常受限。

2、椎间盘脱出,常有扭伤史,早期为腰痛,以后出现一侧大腿后侧和小腿、足背外侧牵引痛〔即坐骨神经痛〕,腰部活动受限。

3、脊椎结核,有结核中毒症状,脊柱活动受限,局部压痛,后期可于大腿内侧出现冷脓肿,大腿曲屈畸形。

4、肥大性关节炎,腰背痛常于清晨起床最重,活动后好转,下午劳累后或天气转变加重。

    泌尿、生殖系疾病

1、肾脏疾病,有肾下垂、肾结石、肾盂积水、肾盂肾炎、肾结核、肾肿瘤等。腰痛或在肋脊角,或在侧腰部,多为一侧,或一侧较好一侧较重,腰部活动无障碍。

2、生殖系统疾病,主要有子宫后倾,慢性炎症及肿瘤。其腰痛多在骶骨部,多伴有妇科病症。

3、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谈,主要症状为腰酸,伴有排尿困难、尿末有脓性分泌物。

    腹腔脏器疾病

1、胆囊炎、胆石症,放射性腰痛。

2、胰腺癌、结肠癌,腰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

    体虚性腰痛

    多呈两侧对称性腰痛,晨起时较轻,劳作后加重。腰部活动无障碍。

呼吸困难

    症状特征

    病者常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的感觉,称呼吸困难,严重呼吸困难时,病者被迫坐起,称端坐呼吸。

    肺原性呼吸困难

     1、吸气性呼吸困难,可见于喉水肿、白喉、喉癌等疾,其特点是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时略带喘鸣音,常伴有声嘶与失音。

     2、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见于急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缘于肺组织弹性减弱及小支气管痉挛。细支气管炎常伴有咳嗽、咳痰等,支气管哮喘是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

     3、混合性呼吸困难,可见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水肿等疾病,是由于肺呼吸面积减少所致,其特点根据各原发病鉴别。

    心原性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心功不全的主要症状之一,病者有重症心脏病存在,呈混合性呼吸困难,坐位或立位减轻,卧位加重。

    中毒性呼吸困难

     1、酸中毒,表现为深而大的呼吸困难。

     2、药物中毒,如吗啡类、巴比妥类中毒时,表现为慢而浅的呼吸困难。

    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1、脑炎、脑血管意外、脑肿瘤,呼吸困难并出现异常呼吸节律。

     2、癔病,呼吸困难的特点是呼吸频速表浅。

常见症状的自我处理

创伤

    创伤处理原则

    对大量出血的患者,宜首先采取止血方法;对切割伤、刺伤等小伤口,若能挤出少量血液反而能排出细菌和尘垢;对伤口宜用清洁的水洗净,对无法彻底清洁的伤口,须用清洁的布覆盖其表面,不可直接用棉花、卫生纸覆盖。

    割伤

    浅的伤口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拭干后,以碘酊与酒精消毒、止血,或以“好得快”喷雾剂喷伤口,然后包扎,一般多能较快痊愈。对较小伤口外用“创可贴”即可。对较深的伤口,应立即压迫止血,宜速到医院行清创术,视伤情而缝合修补。刀伤伤口不可涂抹软膏之类的药物,以利伤口愈合。

    刺伤

    宜先将伤口消毒干净,用经灭菌过的针及镊子,将异物取出,再消毒后包扎伤口。异物留在体内易化脓感染,对伤口小、出血少者,宜在伤口挤压出一些血液比较好,指甲的刺伤不易处理,可先将指甲剪成V字型口,将刺拔出或到医院处理。若被针、金属片等刺伤而留于体内,应到医院在X光下取出。深的伤口可能有深部重要组织操作,常并发感染,可用抗炎药物治疗。不洁物的刺伤要预防破伤风的发生,宜到医院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挫伤

     钝力打击所致的皮肤和皮下软组织损伤,皮肤无裂口,伤部青紫,皮下阏血,肿胀,压痛。轻者可用伤湿止痛膏外贴受伤区。对胸腹部挫伤及头部挫伤,应考虑有无深部血肿或内脏损伤出血,宜到医院观察诊断。

    扭伤

     常发生在踝部、腰部、颈部及手腕等处。一般处理原则是让患者安定情绪,固定受伤部位,用冷湿布敷盖患处。手足扭伤者可抬高患部,颈部、腰部扭伤者在搬运时不可移动患部。扭伤常伴有关节脱位或骨折,宜到医院诊疗。另外,扭伤后无论轻重,不可即刻洗澡、按摩,须观察一周后视情况而定。扭伤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局部封闭〔0.25-0.5%普鲁卡因〕、药物外敷内服、理疗等。

中暑

    中暑

    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工作,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不能适应,体内产生的热能不能适当地向外散发,积聚而产生高热称为中暑。患者先有头痛、眩晕、心悸、恶心等,随即出汗停止,体温上升,如不及时抢救可致昏迷而死亡。一般可分为日射病、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四者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并见。在烈日下出现的中暑症状,首先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头部先用温水敷,以后改为冷水敷。在高热环境下出现的中暑症状宜先将患者移至阻凉通风处,饮用含盐饮料,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00-1000毫升。 或速将患者抬到阴凉处,迅速针刺或指压人中、内关、足三里、十宣等穴位,还可静脉滴注5%糖盐水。因高温、高湿、无风,身体散热困难,体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出现昏迷、抽摔等中暑症状者,宜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用冷水或冰水擦浴使皮肤发红,体表盖以湿毛巾,头部及大血管分布区放置冰袋,还可用药物降温,如氯丙嗪、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

    处理原则

    首先当速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预防中暑的最好办法是加强劳动防护,避免日光的直接照射,缩短或减少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连续工作时程,随时补充体液,宜多饮防暑降温饮品,尤其是大汗淋漓时。

中毒

    中毒

    毒物进入体内,发生毒性作用,使组织细胞或其功能遭受损害而引起的不健康或病理现象称为中毒。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中毒。包括煤气、食物、药物、酒精、沥青及沼气等侵袭机体,导致机能状态减弱或失调,甚至危及生命。

    原则

    急性中毒的救治要及时准确。在初步处理的同时要尽快设法查明中毒原因,立即终止接触毒物,阻止毒物继续侵害人体,并尽快使其排出或分解。首先将病人撤离中毒现场或去除中毒源,脱去污染的衣服,皮肤粘膜沾染的毒物应尽快冲洗,可采用清凉冷水冲洗,因热水可使血管扩张而可能保进毒物吸收, 故不宜采用。冲洗要充分,否则可使毒物吸收面积扩大。口服中毒者应立即停止服用,设法促其呕吐,简单有效的办法是用手指刺激舌根部,神志清楚者可令其饮大量清水,然后刺激舌根而引起呕吐,如此反复进行,直到胃内容物全部呕吐为止。腐蚀剂中毒者可灌服牛奶、蛋清或植物油。对口服中毒者采用洗胃法是清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毒物的行之有效方法,将洗胃管经口腔插入胃,注意避免误入气管,先将胃内容物抽出, 然后注入200-300毫升清洗液,再抽出洗液,然后再注入清洗液,如此反复,直至洗出液澄清为止。有必要时可进行手术切开洗胃,洗胃一般在服毒后6小时内效果较好。凡中毒者皆宜送医院急救。

    煤气中毒

    主要因吸入一氧化碳所致,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中毒在脱离中毒现场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迅速消失。中度中毒经及时抢救可较快清醒,预后较好。重度中毒常留有后遗症。对煤气中毒者应先将患者撤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若呼吸停止,宜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对呼吸抑制者可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山梗菜碱等。同时,加强对症治疗,昏迷者应注意吸出口腔及呼吸道的分泌物,并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还可配合针刺太阳、列缺、人中、少商、十宣等治疗。

    沥青中毒

    一般分为天然沥青、石油沥青、页岩沥青和煤焦油沥青四种。以煤焦油沥青毒性最大,因直接接触受到阳光照射的沥青易产生过敏,接触了它的尘粉或烟雾易造成中毒。局部皮损主要表现为皮炎、毛囊口角化、黑头粉刺及痤疮样损害、色素沉着、赘生物等,也可出现咳嗽、胸闷、恶心等全身症状,还可见流泪、畏光、异物感及鼻咽部灼热干燥、咽炎等症状。对沥青中毒者应撤离沥青现场,避免阳光照射,对出现皮炎者可内服抗组织胺药物或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及硫代硫酸钠等,局部视皮损程度对症处理,如皮炎平外搽。对毛囊性损害可外搽5%硫磺炉甘石水粉剂或乳剂。有色素沉着者可外搽3%氢醌霜或5%白降汞软膏。对赘生物可不处理或手术切除。对全身及眼、鼻、咽部症状可对症适当处理。

    安眠药中毒

    安眠药种类较多,以鲁米那、速可眠、氯丙嗪、安定、奋乃静等最常用,中毒主要源于服用过量或一次大量服用。安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少量服用可催眠,过量则可致中毒。中毒者多可查及有服用安眠药病史,出现昏睡不醒,肌肉痉挛,血压下降,呼吸变浅变慢,心跳缓慢,脉搏细弱,甚至出现深昏迷和反射消失。 若被吸收的药量超过常用量的15倍时可因呼吸抑制而致死。 安眠药的急性中毒症状因服药量的多少、时间、空腹与否,以及个体体质差异不同而轻重各异。中毒者宜速送医院诊治,急救处理可刺激咽反射而致呕,或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清水洗胃,还可以硫酸镁导泻。患者宜平卧, 尽量少搬动头部。 对血压下降者用去甲肾上腺素或间羟胺静脉滴注,有惊厥者可用异戊巴比妥,昏迷时给予盐酸哌醋甲酯(利他林)、印防已毒素等兴奋剂。还可加用护肝药以保护肝脏,促进代谢。中毒严重者可采用血液透析疗法。

    有机磷农药中毒

    农药中毒以有机磷农药中毒最为多见。在农药的生产、使用、装卸、运输、保管过程中,若不注意防护,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粘膜等途经侵入人体而引起中毒。误服或自杀也是农药中毒的又一原因。一般分为轻、中、重度,胆碱酯酶活力降低至正常值的50-70%,出现头痛、 头晕、 恶心、呕吐、多汗、视力模糊、无力、胸闷、瞳孔缩小等症者为轻度中毒。中度中毒者胆碱酯酶活力降低至正常值的30-50%,还可出现肌肉颤动、轻度呼吸困难、腹痛腹泻、流涎、瞳孔明显缩小等症。胆碱酯酶活力降至正常值的30%以下,出现呼吸极度困难、肌肉震颤、瞳孔缩小如针、昏迷、大小便失禁等症者为重度中毒。一旦发生此类中毒应立即救治。迅速将病人抬至通风、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彻底清洗接触农药部位皮肤。误服者立即刺激舌根部以催吐,并用大量温水或2-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但敌百虫中毒禁用碱性液洗胃,硫代磷酸酯类有机农药,如1606、1059、3911 、乐果等中毒不可用高锰酸钾液洗胃。中毒症状明显者宜送医院救治。 阿托品和特殊解毒剂的应用甚是重要,据病情轻重, 阿托品1-10毫克,每10分钟-2小时一次, 出现瞳孔较前散大、口干及皮肤干燥、颜面潮红、心率加快及肺部罗音消失为阿托品化征。及时应用氯磷定或解磷定。救治过程中可给氧,迅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肌注呼吸中枢兴奋药,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抽搐者可水合氯醛灌肠。农药中毒可通过防护而避免,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农药与食物混放。

    急性酒精中毒

    饮酒过量易造成急性酒精中毒,早期出现面红、脉快、情绪激动、语无伦次、恶心、呕吐、嗜睡等症,严重者可出现昏迷,甚至呼吸麻痹而死亡,还可高热、惊厥及脑水肿等。处理原则是禁止继续饮酒,可采用刺激舌根部以催吐,轻者饮用咖啡或浓茶可缓解症状,较重者可用温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一般醉酒者经休息、饮茶即可较快恢复,中毒症状重者宜送医院诊治。对昏睡者可在洗胃后注入浓茶,出现昏迷者可肌注苯甲酸钠咖啡因0.5克或戊四氮0.1-0.2克,以及利他林、回苏林等中枢兴奋剂, 呼吸抑制呈表浅缓慢呼吸衰竭时可肌注山梗菜碱10毫克或尼可刹米0.375克,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对严重者可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100毫升和胰岛素20单位,同时肌注维生素B6和烟酸各100毫克, 以加速乙醇氧化及促进患者清醒。必要时可进行血液透析。对酒精中毒有脱水者可静脉补液。避免过量饮酒是预防本病发生的最有效方法,特别注意勿空腹大量饮酒。

    食物中毒

    多发生在夏秋季, 多因细菌污染食物而引起的一种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症的疾病, 最常见的为沙门氏菌类污染,以肉食为主,葡萄球菌引起中毒的食物多为乳酪制品、 糖果糕点等, 嗜盐菌引起中毒的食物多是海产品,肉毒杆菌引起中毒的食物多是罐头肉食制品。禁食霉腐变质的食品可预防食物中毒发生。食物中毒以呕吐和腹泻为主要表现,常在食后1小时到1天内出现恶心、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继而可出现脱水和血压下降而致休克。肉毒杆菌污染所致食物中毒病情最为严重,可出现吞咽困难、失语、复视等症。食物中毒要早救治,早期可考虑洗胃,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剧烈呕吐、腹痛、腹泻不止者可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有脱水征兆者及时补充体液,可饮用加入少许食盐、糖的饮品,或静脉输液。可选用适宜抗菌素。肉毒杆菌食物中毒者应速送医院急救,给予抗肉毒素血清等。食物中毒早期应禁食,但不宜过长。

水火烫伤

    处理原则

    首先除去热源,迅速离开现场,用各种灭火方法,如水浸、水淋、就地卧倒翻滚、立即将湿衣服脱去或剪破、淋水,将肢体浸泡在冷水中,直到疼痛消失为止。还可用湿毛巾或床单盖在伤处,再往上喷洒冷水。不要弄破水泡。

    水火烫伤

    可分为一度烫伤〔红斑性,皮肤变红,并有火辣辣的刺痛感〕,二度烫伤〔水泡性,患处产生水泡〕,三度烫伤〔坏死性,皮肤剥落〕。对局部较小面积轻度烫伤,可在家中施治,在清洁创面后,可外涂京万红、美宝润湿烧伤膏等。对大面积烫伤,宜尽早送医院治疗。烫伤的创面处理最为重要,先剃除伤区及附近的毛发,剪除过长的指甲。创面周围健康皮肤用肥皂水及清水洗净,再用0.1%新洁尔灭液或75%酒精擦洗消毒。创面用等渗盐水清洗,去除创面上的异物、污垢等。保护小水泡勿损破,大水泡可用注射空针抽出血泡液。已破的水泡或污染较重者,应剪除泡皮,创面用纱布轻轻辗开,上面覆盖一层液体石蜡纱布或薄层凡士林油纱布,外加多层脱脂纱布及棉垫,用绷带均匀加压包扎,烫伤还可采用包扎疗法、暴露疗法等。烫伤常易并发感染,宜加用抗菌素,还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水火烫伤是可以避免的,尤其是避免小儿玩火,防止其接触易燃、开水等热烫物品。

溺水

    溺水

    多发于夏秋季,尤多见青少年。溺水者自水中救出时常呈呼吸浅速、不规律、呼吸困难、紫绀、咳嗽,甚至呼吸、心跳停止。溺水者常因窒息而死亡,溺于淡水者,水自肺泡进入血循环,可引起血液稀释、血容量增加及溶血,造成急性肺水肿和电解质紊乱。溺于海水者也可因血液浓缩、血容量减少而导致肺水肿和电解质紊乱。

    救治

    刻不容缓,现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出后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可将溺水者腹部垫高,胸及头下垂,或抱其双腿,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走动或跳动以“倒水”。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功之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若伴心跳停止,同时立即进行胸外按摩,以恢复心脏搏动,胸外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比为4:1。有肺水肿和电解质紊乱者在急救的同时宜速送医院救治。

    肺水肿

    宜立即作气管内插管并进行间歇正压呼吸,给予75%乙醇吸入可缓解水肿液造成的呼吸道梗阻。神志昏迷者可给予兴奋剂,如尼可刹米、回苏灵等。给予抗菌素治疗可预防吸入性肺炎。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时可静脉滴注5%重碳酸钠溶液100-200毫升。

    复苏

    复苏的急救,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最常采用和最为有效,人工呼吸不可间断,不能轻易放弃抢救,直到恢复自主呼吸或其他表现已表明无法挽救为止。经现场抢救基本恢复的溺水者,也应送医院观察,以免延误肺并发症的诊治。

骨折

    骨折

    骨折的诱因可分为外伤性和病理性两大类。外伤性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使骨质的连续性中断而发生骨折。病理性骨折乃骨骼本身有病,在正常或轻伤情况下而造成的骨折。骨折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而分为闭合性骨折〔骨折处或其附近皮肤和肌肉未发生破裂〕和开放性骨折〔骨折处或其附近皮肤和肌肉破裂, 骨折片与外界空气相通,甚至骨折端外露〕, 从骨折的形状和骨折端有无错开或移位及暴力程度,又可分为完全和不完全骨折,或横、斜、粉碎、螺旋、相嵌骨折,以及有移位或无移位骨折。

    症状

    骨折发生后,骨折部位可产生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及畸形等症状。骨折后出血与软组织的损伤性水肿即产生肿胀,血液渗到皮下形成瘀斑。在骨折的同时可伴有血管和神经损伤,可见肢体远端感觉麻木、运动障碍等症。骨折后可因剧烈疼痛、出血过多或并发头、胸、腹部脏器损伤而致休克。骨折因受害部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内脏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可刺破肺部而引起气胸、血胸,下肋部骨折可引起肝、肺、肠曲的破裂及腹膜刺激症状,骨盆骨折可出现血尿和排尿困难等症状。

    治疗

    一旦发生骨折宜就地检查,紧急处理。根据受伤的形式而判断骨折发生的可能性,骨折呈开放性外露或形成假关节诊断较容易。就地处理检查时,动作要快、准、稳、轻,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和检查。若有休克或脏器损伤者,应先予抗休克治疗及脏器的修复处理。在送医院时宜临时固定骨折部位,可防止骨折端再次损伤软组织,利于抗感染、止痛和抗休克的治疗。临时固定范围一般包括骨折的上下两个关节,可就地选用棍棒木板等材料。开放性骨折的伤口可采用加压包扎法。对离断肢体可用洁净的布包好,外面可加冰袋以降温,为断肢再植创造条件。若为闭合性骨折,畸形较明显,游离骨折端有穿破皮肤、损伤血管和神经的可能性,宜牵引伤肢远端纠正畸形,然后用夹板固定。经初步固定后疼痛可减轻, 可立即给予吗啡、杜冷丁等止痛药,或针刺镇痛。闭合性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开放性骨折在全身情况改善、纠正休克后尽早进行清洁创面, 用手法使之成为闭合性骨折。 复位的方法一般多常用手法复位、牵引复位法及手术切开复位加用内固定法等。小夹板的应用提高了骨折疗效。同时,在固定后尚可辅以中药外敷、内服或熏洗,有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凡疑有骨折者皆可按骨折处理,在临时固定后方可移动。 X线检查为骨折的特异性诊断,骨折的愈合期依据个体体质差异、年龄大小、骨折部位、受损程度等不同而各异, 一般以X线片骨愈合为准。

电击伤

    电击伤

    人体接触电流或电弧可引起电击伤,8-12毫安电流通过身体时,肌肉自动收缩,可有“一击”感觉, 无明显损害。超过20毫安可导致接触部位皮肤灼伤,25毫安以上电流可致心房纤颤及死亡。 220-1000伏的电压可致心脏和呼吸同时麻痹。电击伤因损伤的严重程度而表现各异。轻度者仅出现恶心、心悸、头晕或短暂的意识丧失,恢复后多不遗留症状。严重者可致电休克、心室纤颤或呼吸、心跳骤停,甚至死亡。电休克恢复后可留有头晕、心悸、耳鸣、眼花、视力或听力障碍等症,多可自行恢复。脑筋电击伤还可引起内脏损伤或破裂。局部损伤主要为烧伤。    

    救治

    应迅速使病人脱离电源,立即切断电源,或用干木棒、竹杆等绝缘体将电源拨开,迅速将患者移至通风处,呼吸及心跳停止者宜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人工呼吸至少4小时, 或直至自主呼吸恢复为止,有条件者应行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不能轻易放弃抢救,出现神志昏迷不清者可针刺或指压人中、中冲等穴位。电击伤的就地急救十分重要,不要因送医院而延误抢救时机。尚可并用抗菌素及破伤风抗毒血清等。

    治疗

    局部以暴露疗法为好,其原则和方法同一般烧伤。 注意对症治疗, 因缺氧所致脑水肿可使用甘露醇、50%葡萄糖等脱水,由于电击伤而致肢体肌肉强烈收缩,可针对骨折、脱位等治疗。严格规章制度,普及用电知识,可减少电击伤的发生。

毒虫咬伤

    毒蛇咬伤

    被毒蛇咬伤后一般在局部留有牙痕、疼痛和肿胀,还可见出血及淋巴结肿大,其全身性症状因蛇毒性质而不同。急救原则是及早防止毒素扩散和吸收,尽可能地减少局部损害。蛇毒在3-5分钟即被吸收,故急救越早越好。

     1、绑扎伤肢,在咬伤肢体近侧约5-10厘米处用止血带或橡胶带等绑扎,以阻止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然后用手挤压伤口周围或口吸〔口腔粘膜破溃者忌吸〕,将毒液排出体外。

     2、冲洗伤口,先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周围皮肤,再用生理盐水、0.1%高锰酸钾或净水反复冲洗伤口。
     3、局部降温,先将伤肢浸于4-7摄氏度的冷水中3-4小时,然后改用冰袋,可减少毒素吸收速度,降低毒素中酶的活力。

     4、排毒,咬伤在24小时以内者,以牙痕为中心切开伤口成“+”或“++”形,使毒液流出,也可用吸奶器或拔火罐吸吮毒液。切口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血管。若有蛇牙残留宜立即取出。切开或吸吮应及早进行,否则效果不明显。

     5、药物治疗,常用的解毒抗毒药有上海蛇药、南通蛇药等,还可用半枝莲60克、白花蛇舌草60克、七叶一枝花9克、紫花地丁60克水煎内服外敷。还可用激素、利尿剂及支持疗法,对本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加强野外作业的防护,掌握毒蛇习性,尽量不要裸露腿足,必要时穿长统靴,蛇伤即可避免。 被毒蛇咬伤后切忌
奔跑,宜就地包扎、吸吮、冲洗伤口后速到医院治疗。

    狗咬伤

    一般分为疯狗咬伤和一般狗咬伤,狂犬咬伤以6-8月份多见。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先用20%肥皂水和大量清水反复冲洗伤口,也可用醋冲洗,并进行必要的清创,然后用千分之一的新洁而灭冲洗。再用浓硝酸或浓的炭酸、碘酒烧灼伤口。 若疑为疯狗咬伤应尽早到医院诊治。 也可视病情注射抗菌素或破伤风抗毒素血清。

    蜂螫伤

    一般只表现局部红肿疼痛,多无全身症状,数小时后即自行消退。若被蜂群螫伤时,可出现如头晕、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昏迷或死亡,有时可发生血红蛋白尿,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过敏病人则易出现荨麻疹、水肿、哮喘或过敏性休克。可用弱碱性溶液如3%氨水、肥皂水等外敷, 以中和酸性中毒,也可用红花油、风油精、花露水等外搽局部。黄蜂螫伤可用弱酸性溶液〔如醋〕中和,用小针挑拔或纱布擦拭,取出蜂刺。局部症状较重者,也以火罐拔毒和局部封闭疗法,并予止痛剂。全身症状较重者宜速到医院诊疗。对蜂群螫伤或伤口已有化脓迹象者宜加用抗菌素。

    蜈蚣咬伤

    局部表现有急性炎症和痛、痒,有的可见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谵语和抽搐及昏迷等全身症状。应立即用弱碱性溶液〔如肥皂水、浅石灰水等〕洗涤和冷敷,或用等量雄黄、枯矾研末以浓茶或烧酒调匀敷伤口,也可用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有全身症状者宜速到医院治疗。

    猫鼠咬伤

    局部多出现红肿疼痛,严重时累及淋巴管、淋巴结而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结炎或蜂窝组织炎。咬伤部位在四肢时,可暂结止血带,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并用5%石炭酸或硝酸将局部腐蚀, 症状较重者宜到医院治疗。

    其它

    在日常生活中蝎和毒蜘蛛咬伤也是常见的。蝎螫伤局部可见大片红肿、剧痛,重者可出现寒战、发热、恶心、呕吐、舌和肌肉强直、流涎、头痛、昏睡、盗汗、呼吸增快及脉搏细弱等,儿童被螫伤后严重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毒蜘蛛咬伤者局部苍白发红或出现荨麻疹,重者可发生局部组织坏死或全身症状。处理原则与毒蛇咬伤相同。全身症状明显者宜找医生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