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素材库bilibili51:拨迷雾,抓信息,巧筛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0:46:56

拨迷雾,抓信息,巧筛选

 

信息筛选题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测试中的常见题型。这里所说的“筛选”,指的是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与题干中的内容相照应,与所要求的题旨相吻合,即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换句话说,就是命题者从原文中摘取若干句子编组,要求考生按照题干要求作出选择。这里所说的“信息”,则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⑴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信息;⑵表现人物行为举止和事件的信息;⑶反映人物性格和志向的信息:⑷体现作品主旨和评价的信息;⑸反映作品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的信息。

要想准确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必须把握命卷脉搏,切中要害对症下药。

一、识别模糊概念

近六年,江苏文言文考题除2006年外,有五年出了此类题目。题干的要求则是“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某人……的一组”。题干对人物的某种品质或才智的说法,有时是明晰的,无需多费周折;但有时却是隐含的,这就需要考生悉心揣摩。命题人有时便利用考生对题干某些说法内涵把握不清的认知缺陷,把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句混杂其中。这里选取两例加以佐证。

例一、(2004年)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勣刚直守正的一组是(  )

①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②勣躬督防卒护筑之,堤成,民赖其利

③勣恶亶为人,辞不答    ④宜尽取用,参订是非,勒成大典

⑤勣与何执中偕事帝于王邸  ⑥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解析】答案选A。②是说徐勣的政绩,④是说徐勣对修史的建议,⑤是说徐勣侍奉皇帝。

例二、(2007年)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高进之善于计谋的一组是(  )

①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  ②事平,以功让道济

③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  ④为霍,则废;为曹,则否

⑤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    ⑥遂请护粮,乃免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④⑤⑥

【解析】答案选D。①三人的交往是三人志义相合,此处仅是普通的叙事,与人物计谋无关;②反映人物的谦逊,与计谋无关;③反映人物心思的精巧,与计谋无关。

六年来,这种题目一直是保留节目。稍有不同的是,有时选择人物性格作为信息点,有时则是直接和文章事件本身相联系。由于事件众多,考生有时会混淆概念或者理解出现偏差,搞不清事件和人物性格之间的关系。有时,选文中出现的人物不止一个,而我们答这个题只要抓住题干中的“某人”的行为举止,就可以做初步筛选:把罗列的句子中不是“某人”所说所想所做的句子排除,包含这个句子的相应的选项也就被排出,从而有助解题。

二、谨防张冠李戴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几个人物、多件事情,而命题人在设计干扰项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其他人物所做之事错位到题干要求表现的人物身上,即把乙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题干指定的甲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陈述对象的错位。例如:

例一、(2004年)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D.皇帝曾命令徐勣与蔡京同校《五朝宝训》,徐勣一再推辞,不肯与蔡京共事。后来在徐勣回乡看望生病的亲人时,蔡京便以翰林学士没有擅离朝廷的先例为由提出异议,但皇帝并不同意蔡京的看法。

【解析】答案选D。错在“蔡京……提出异议,但皇帝……的看法”。 对照原文不难发现:有人进言说翰林学士未有出京的,帝说:“勣请求谒告归省罢了,不是离开朝廷,(你们)怎么想要轻易改变他的诉求。”文中“或言翰林学士未有出外者”的“或”是不定指代词“有的人”的意思,并不就是指蔡京。另外,原文还有一处说徐勣不愿与蔡京共事,坚决拒绝,而不是选项说的一再推辞。

例二、(2009年)⒎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彭子篯注意到沈通明在邓州的异常行为,前去察看,但两人一见如故,相处很好,于是彭子篯免除了他的罪责,将他释放。

【解析】答案选C。C 项“彭子篯注意到沈通明在邓州的异常行为,前去察看,但两人一见如故,相处很好,于是彭子篯免除了他的罪责,将他释放”中后半部分的分析明显不合文意。原文是彭子篯带着沈通明一起回家,日夜与沈通明纵酒,非常高兴。住了很长时间,遇大赦才得以外出。不难发现,这里是皇上大赦,而不是彭子篯将沈通明释放。显然是张冠李戴了。

三、避免时间混淆

一些人物传记类作品大多通过记叙事件去赞美或反映人物品格,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从不同的事件去写人物性格的某一侧面或几个侧面,一是紧紧围绕一件事的过程去叙写人物品格。试题经常会就某一事件去发问,或者就事件的某一阶段去设题。如果在做题时从不同事件或不同阶段去切分层次,有利于迅速找准有效的阅读区间,把不属于某一事件或某一阶段的错例排除掉,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解题。在叙事类选文中,事件的进程有起因、经过和结果三个阶段,并且三者之间既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也有时序上的阶段界限。

例如、(2007年)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进之十三岁,母亲去世,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进之四处寻父不得,便投奔征北将军刘牢之。

【解析】答案选A。此项所叙述的事件时间颠倒,高进之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亡命江湖”具体时间文中并未涉及。应表述为“高进之父亲因救朋友的妻子而杀人,后来亡命江湖;高进之十三岁时母亲去世,进之安葬母亲之后,四处寻父不得,便投奔征北将军刘牢之。”原文说高进之是沛国人。他的父亲高瓒,有勇力,曾经为友人送葬,送葬返回时,友人妻子被土贼抢掠,高瓒救回了她,杀掉了七个人,但是友人的妻子也刎颈自杀了,于是亡命于江湖。高进之出生十三年后,母亲刘氏去世,高进之安葬完母亲,行走四方,寻找父亲,但都没有找到,就拜见征北将军刘牢之。

显然,命题人用“提速”的办法,将“后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前一阶段”的事件之中,导致事件的进程发生混乱,以此来干扰考生的答题思维。

四、提防无中生有

原文中没有相关表述,而编者加以联想,编出似是而非的选项。考生如果不对照原文仔细揣摩,而是浮想联翩,极易被干扰而失分。

例如、(2005年)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B.德宗皇帝召阳城任右谏议大夫,人们认为他一定能拼死力谏,但阳城看到朝廷腐败,皇帝又听不进谏言,于是和两个弟弟请来宾客日夜酗酒,常常喝得酩酊大醉。

【解析】答案选B 。“看到朝廷腐败,皇帝又听不进谏言”不是阳城酗酒的原因,文中无此表述。原文意思是: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们都就繁杂琐屑的政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却与他的两个弟弟延请宾客,日夜畅饮。有朋友想劝他不要整天宴饮,阳城揣出了他的心理,竭力让这个朋友喝酒,朋友拒绝,阳城就先举起满满一杯酒敬他,朋友不得已,只好回敬他,与他推杯换盏,有时喝醉了仆倒在酒桌上,阳城有时先喝醉躺在朋友的怀中,朋友说什么他全没听见。

可以看出,皇帝只是厌苦于其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文中并没有写到“朝廷腐败,皇帝又听不进谏言”。

后文还有一处说阳城常对他的两个弟弟说:“我俸禄的收入,可以先估计一个月吃米及薪菜盐的花费,先准备好,剩余的都拿去喝酒,不要有积余。”可见阳城也许真的是爱喝酒罢了。考生若是借题发挥,可就被命题者忽悠了。

五、不可错解词义

这里主要牵涉到一些实词,就要看考生的词汇积累和临场应试技巧了。这种题目其实就是实词解释的翻版。如果考生把简单的题目复杂化,那就吃力又丢分了。

例如(2006年)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C.嘉熙元年,常德发生兵乱,纵火喧闹,董槐骑马跟在几个人后面赶到火场,问清士兵作乱原因后,斩杀了侵占年度军饷的将军马彦直,平息了骚乱。

【解析】答案选C。文中有“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一句,其中“从”是“率领、带领”的意思,而不是“跟随”的意思。原文讲常德军中发生骚乱,夜里放火吵闹,董槐带领几个随从骑马赶到火场,问作乱者为什么这样?乱者说:“将军马彦直掠夺我们的年度军饷。我们要求他偿还,并不是要反叛。”董槐坐在马上,叫来彦直立斩于马前,于是骚乱的人都回到了队伍中。

题目出得很繁琐,其实一个词的解释对了,就能得三分。此题和2004年的“或”(有人)得分点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