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光网美甲作品:2011年文言文分析与综合大集训(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9:51:00
 

 

(一)谕  诚

贾谊

汤见设网者四面张祝曰:“自天下者,自地出者,自四方至者,皆罹我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其孰能如此?”令去三面、舍一面,而教之祝曰:“蛛蝥作网,令之人①循绪。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请受其犯命者。”士民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而况我乎!”于是下亲其上。

楚昭王当房而立,愀然有寒色,曰:“寡人朝饥,时酒二②觛,重裘而立,犹憯然有寒气,将奈我元元之百姓何?”是日也,出府之裘以衣寒者,出仓之粟以振饥者。居二年,阖闾袭郢,昭王奔隋。诸当房之赐者,请还致死于寇。阖闾一夕而五徒卧,不能赖楚,曳师而去。昭王乃复,当房之德也。

昔楚昭王与吴人战。楚军败,昭王走,屦决眥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复旋取屦。乃至于隋,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踦履乎?”昭王曰:“楚国虽贫,岂爱一踦屦战哉?思与偕反也。”自是之后,楚国之俗无相弃者。

文王昼卧,梦人登城而呼已曰:“我东北陬之槁骨也,速以王礼葬我。”文王曰:“诺。”觉,召吏视之,信有焉。文王曰:“速以人君礼葬之。”吏曰:“此无主矣,请以五大夫。”文王曰:“吾梦中已许之矣,奈何其倍之也?”士民闻之,曰:“我君不以梦之故而倍槁骨,况于生人乎!”于是,下信其上。

豫让事中行之君,智伯灭中行氏,豫让徙事智伯。及赵襄子破智伯,预让剂面而变容,吞炭而为哑,乞其妻所而妻费识。乃伏刺襄子,五起而弗中。襄子患之,食不甘味,一夕而五易卧,见不全身。人谓豫让曰:“子不死中行而反事其雠,何无耻之甚也!今必碎身麇躯以为智伯,何其与前异也!”豫让曰:“我事中行之君,与帷而衣之,与关而忱之。夫众人畜我,我故众人事之。及智伯分吾以衣服,啖吾以鼎实,举袂而为礼。夫国士遇我。我固国士为之报。”故曰“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非冗方也,故在主而已。

【注释】①循绪:循:依照,绪,功业。②觛(dàn):小酒杯。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叙述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汤看见布网的人四处结网,认为那是桀一样的人,于是告诫诚布网者即使对待禽兽也不要残暴。汤的这一做法让老百姓相信汤对他们一定会广施仁德。

B.楚昭王因自己酒后寒冷就推已及人,想到老百姓的疾苦,他是贾谊心中理想的君主形象。而楚昭王后来的遭遇也说明了只要君主施德于民,就能得到民的拥戴。

C.楚昭王不愿遗弃一只鞋子在战场上,且从此之后,楚国便没有相互遗弃的习俗,这则故事说明了君主的行为对世风的影响之大。

D.周文王对待枯骨的事例并非说明周文王贪生怕死,盲目迷信,而是说明了君主待人以诚的重要性。

[答案]B

[解析]B 不是楚昭王酒后寒冷,喝酒是为了御寒。此外,“他是贾谊心中理想的君主形象”说法也过于绝对。

2.结合最后一段,说说豫让“徒事”智伯且杀赵襄子的原因是什么?这则故事表明了作者什么观点?

[答案]赵襄子像对待一般人一样对待豫让,而智伯像对待国士一样对待他。(1分)说明君主待人以礼、待人以诚、予人以知遇之恩,能得到回报(报答)。(2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商汤看见布网的人四面结网并祷告说:“从天上降下来的,从地中生出来的,从四方到来的,都收入我网中。”汤卞:“嘻!全部网罗了。不是夏桀还有谁能这样呢?”于是就命令去掉三面的网只留下一面,并且教人祷告说:“蜘蛛结网,而今人们向蜘蛛学习。愿意往左的往左,愿意往右的往右,愿意高飞的高飞,愿意下降的下降,我接爱那些自投罗网者。”士子和平民知道这种情况后说:“汤的恩德施于禽兽了,更何况对我们呢!”因此,百姓亲近他们的君王。

楚昭王在厢房正中站立,愁容满面,好像显得很寒冷,说:“寡人早上肚饿,当时饮两小杯酒,穿上两层皮衣,还仍然痛苦地感到寒气袭人,我的庶民又会怎么样呢?”于是当天就拿出官府里的皮衣给受冻的人穿,取出仓库的粮食来救济饥饿的人。过了两年,吴王阖闾突然袭击郢都,楚昭王逃奔到隋。那些先前在立于厢房时受到赏赐的人,请求返回楚国与敌人以死相拼。结果,阖闾一晚上五次迁徒睡眠地点,不能占有楚国,率领军队离去。昭王亡国竟能回楚复位,是因为立于厢房时能够施德的缘故。

过去楚昭王与吴人作战。楚军失败,昭王逃跑,鞋子断裂跑丢了。走了三十步,又回去捡回鞋子。等到了隋,手下人问道:“王怎么竟然吝惜一只鞋子呢?”昭王说:“楚国虽然贫穷,我难道会吝惜一只鞋子吗?只是想要同它一同返回楚回。”打这之后,楚国便没有互相遗弃的习俗。

周文王白天睡觉,梦见有人登上城头呼喊自己,说:“我是东北角的枯骨,尽快以君王的丧礼来葬我。”文王说:“好吧!”醒了以后,招呼官吏去察看,那里确实有具枯骨。文王说:“赶快用国君的葬礼埋葬地。”官吏说:“这是身份不明的人,请用五大夫丧礼埋葬,”文王说:“我在梦中已经答应他了,怎么能改变呢?”士民听到这件事,说:“我们的国君不因为是梦中许诺而违背的枯骨的承诺,更何况对台戏于我们活在世上的人呢!”因此,百姓信赖他们的君王。

豫让供职于中行君,智伯消灭了中行氏,豫让改为服事(或待奉,或意译为“供职于”)智伯。等到赵襄子打败智伯,豫让割面毁容,吞食火炭使自己不能说话,讨饭讨到妻子那里连妻子都不认识他。于是埋伏行刺赵襄子,多次未得成功。赵襄子对此十分担忧,食不甘味,一晚上多次变换住处,神情恍惚,听见都是形体不全的人。别人对豫让说:“你不为中行氏死节,反而侍奉他的仇人,是多么无耻呀!现在粉身碎骨也一定为智伯报仇,与以前的作为多么不一致啊!”豫让说:“我供职于(服事、侍奉)中行君,他给我帷帐当衣穿,给我门栓当枕头。他像待一般人那样待我,所以我就像待一般人那样对待他。等到服事(或侍奉)智伯时他拿衣服分给我穿,给我丰盛的食品吃,一举一动都很有礼节。他如同对待国士一样待我,我一定要象国士那样报答他。”所以说“士为了解自己的人而死,女为喜欢自己的人妆扮”,这并不是多余的话,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主上如何对下属罢了。

 

(二)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年矣。家有小斋,号日市隐,往来大夫士多为之赋诗,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日:“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今夫干没氏①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垄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②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公之所以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子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价,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日:‘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吾言问之。”

贞 丙子十二月日,河东元某记。

【注释】①干没氏:指投机牟利的人。②锥刀:小刀,比喻微末的小利。

1.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一位李姓朋友请他为娄公的“市隐斋”写“记”为发端,由此表明了自己对隐士

的看法。

B.作者认为,什么地方什么行业都可以作为隐居之处,不一定非要躲到深山老林住在蓬篙

茅草之下才算隐居。

C.古人之所以有大小隐的区别,是因为刚刚隐居的人道行不深,不能约束自己,只好避免

见到引起欲望的东西,以免心乱,所以要躲到山林中去,这当然就是小隐,而能够隐居

在朝市中的人则因为道行深,虽身处闹市,却能喧寂两忘,故为大隐。

D.作者最后说起韩伯休的故事,是以韩伯休不求显达的淡泊心性来说明什么才是真正的隐者,从而

说明娄公本是要与世隔绝的,批评姓李的朋友替娄公求取书斋之记,违背了娄公本意。

[答案]D

[解析]从开头来看,求取书斋之记,是娄公本意,作者说“予意士大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是作者委婉地批评娄公。

2.第三段中友人说:“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者,子何疑焉?”,作者到底对娄公有什么怀疑?他怀疑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怀疑娄公并非一个真正的隐士。怀疑的原因是:娄公既然作为一个隐于朝市的大隐者,就不该请托别人为自己的书斋写记,作者认为这不是求隐,而是求显,这不是真正的清廉与高洁。

【译文】我的朋友李生对我说:“我游历长安时,住在娄公家中。娄公,是一位隐者,住在长安市市区三十年了。家中有一个小书斋,称为“市隐”,和他交往的大夫、士人,很多替它题诗的,他想要您写一篇记,您一定要因我的缘故写一篇记啊。”

我说:你懂得隐的含义吗?所谓隐,就是与世隔绝之意。古人隐于农、工、商、医卜、屠钓,以至于赌徒、卖酒人、守关吏、酒家伙计,无处不在,不只(生活)在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才算隐者。前人之所以有大隐、小隐的区别,是说那些最初有智巧变诈之心的人,对道的信仰还不够坚定,不愿意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使自己的心不乱,所以把隐居山林作为小隐。那些既能坚守(操行)又能应付(世事)的人,不被外物所诱惑,他们或出仕或退隐,喧嚣与寂静全都忘记了,所以(人们)把隐居于朝廷与市肆的人作为大隐。依我看来,小隐在山林的,或许有,但在朝廷与市肆中隐居的人未必都是大隐。自从“山人”(李渤)以隐士为名索要高位以后,欺骗松桂云壑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更何况是居在朝市的人呢?现在那些投机牟利之人,敛缩肩膀出入市肆,翘着双腿操纵、把持集市,以牟取

高利,用利嘴长爪,争强好胜,谋求功名,以致于与佣夫商人为一点微末小利争得头破血流。挂羊头,卖狗肉,像盗跖一样行事,(却像)伯夷一样说话,说“我是隐者”,行吗?我冒昧地问,娄公隐居的原因是什么呢?”

(友人)说:“他卖书来换取食物,求饱罢了,不妨害他的清廉;凭诗酒与各位士大夫交往,求得融洽罢了,不妨害他的高洁。(追求)清廉与高洁,本来就是古人之所以隐居的原因,您怀疑什么呢?”

我说:“我知道了,我替你写这篇记。即使如此,我对于这件事还有不满意的地方。请让我用韩伯休之事来说清我的看法。伯休在都市中卖药,他的药没有两种价格,一个女子来买药,伯休坚持不肯改变(降低)价格,女子生气地说:‘你是韩伯休吧?为什么不肯改变价格呢?’于是韩伯休叹息说:‘我本来不求名声,现在(我的名字)却被一个小女子知道了!’他丢了药,径自离开了,至死也没再回来。娄公本来是隐居的人,可是与外界隔绝的想法,恐怕与伯休不同吧?语言,是一个人的文饰罢了,自身将要隐居了,哪里还用得着文饰呢?这是追求显扬啊。(娄公)用这篇记做什么呢?我猜想,是那些喜欢娄公的大夫士人勉强要替他求名罢了,不是娄公的本意吧。你回去试着用我的话问问他吧。”

 

【巩固练习】

(一)复庵记

顾炎武

旧中涓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①,数年,始克结庐于西峰之左,名曰复庵。华下之贤士大夫,多与之游。环山之人,皆信而礼之。而范君固非方士者流也。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为东官伴读。方李自成之挟东官二王以出也,范君知其必且西奔,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将尽厥职焉。乃东官不知所之,范君为黄冠矣。

太华之山,悬崖之巅,有松可荫,有地可蔬,有泉可汲,不税于官,不隶于官观之籍。华下之人或助之材,以创是庵而居之。有屋三楹,东向以迎日出。

余尝一宿其庵,开户而望,大河之东,雷首之山苍然突兀,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②,若揖让乎其间,固范君之所慕,而为之者也。自是而东,则汾之一曲,绵上之山出没于云烟之表,如将见之。介子推之从晋公子,既反国而隐焉,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又自是而东,太行、碣石之间,官阙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而极望之不可见矣。相与泫然!作此记,留之山中。后之君子登斯山者,无忘范君之志也。

【注释】①黄冠:道士。与下文中“方士”同义。②商朝亡后,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饿死于首阳山。

1.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养民自幼读书,曾在宫中担任太子的伴读,后来因被李自成挟持,才弃家逃到关中,当了道士,又在他人帮助下建造了“复庵”隐居起来。

B.本文围绕复庵来组织材料,先记其庵、其人、其山,再写作者自己“尝一宿其庵”开户东眺的所见、所思、所感。

C.文章写复庵周围环境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范君卓然独立,不与清朝有染的志节的赞扬。

D.作者写到大明朝宫阕山陵“朱颜”已入时,行文之中饱含着对国家败亡的感慨,对民族前途渺茫的悲伤。

[答案]A

[解析]范养民未被挟持,被挟持的是“东宫二王”。

2.作者把范君的华山隐居与伯夷叔齐的首阳采薇相比,又由“绵上之山”而想起介子推的故事,这样写的用意分别是什么?

答:                                                                    

                                                                           

[答案]把范君的华山隐居与伯互叔齐的首阳采薇相比是为了说明范养民具有与伯夷叔齐相类的志节;写介子推是为了通过他的功成身退而引出范养民现在的“有志而不遂”,黄冠而隐,激起读者的同情和惋惜。

【译文】旧时的太监范养民,在明朝崇祯十七年夏天,从京都步行到华山做道士。过了几年,才能够在西峰的左边盖了一所房子,取名叫“复庵”。华山下面的贤士春夫,大多和他的交往。华山周围的人都信任他,尊敬他。可是范先生本来并非道士之流的人。(他)自幼读书,爱好《楚辞》、诸子百家的学说以及经书史书,涉猎得也很多,在宫中担任太子的伴读。当李自成挟持东宫二太子离开北京,范先生料到他必定将要向西逃,于是舍弃自己的家跑到关中,将尽自己的职责。但是太子下落不明,范先生就当了道士。

华山悬崖顶上,有松树可以遮荫,有地可以种菜,有山泉可以取水,不向官府纳税,不列入宫观的财产登记簿上。华山下面的居民有人资助他材料,因此建造了这个住所来居住。(这所住宅)有房三间,面朝东,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我曾经在复庵住过一夜,开门无望,(只见)黄河的东边,苍青的雷首山拔地而起,(那就是)伯夷、叔齐采薇充饥而饿死的地方,(那些山峦)好象拱手站在那儿,(伯夷、叔齐的事)本来就是范先生所仰慕并仿效的行为。从这儿向东,是汾河的一个曲折处,绵上山隐现在云烟的上面,好像看得到。当年介子推追随晋公子出逃,公子归国之后,介子推却隐居在这里,这又是范先生拥有而不得实现的心愿。从这儿再向东,太行山和碣石山之间,是明故都北京和明皇陵所在地方,离那儿非常遥远,尽力远望也望不见了。(只有)彼此垂泪!我写了这篇记,留在山中。以后登此山先生们,不要忘记范先生的志向啊!

 

(二)名实

颜之推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构,非所以得名也。

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后之矛戟,毁前之干橹也。虙子贱云:“诚于此者形于彼。”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让卿,王莽辞政,当于尔时,自以巧密;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近有大贵,以孝着声,前后居丧,哀毁踰制,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尝于苫块之中,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左右童竖,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谓其居处饮食,皆为不信。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

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疑彼制作,多非机杼,遂设燕言,面相讨试。竟日欢谐,辞人满席,属音赋韵,命笔为诗,彼造次即成,了非向韵。众客各自沈吟,遂无觉者。韩退叹曰:“果如所量!”韩又尝问曰:“玉珽杼上终葵首①,当作何形?”乃答云:“珽头曲圜,势如葵叶耳。”韩既有学,忍笑为吾说之。

治点子弟文章,以为声价,大弊事也。一则不可常继,终露其情;二则学者有凭,益不精励。

或问曰:“夫神灭形消,遗声余价,亦犹蝉壳蛇皮,兽迒鸟迹耳,何预于死者,而圣人以为名教乎?”对曰:“劝也,劝其立名,则获其实。且劝一伯夷,而千万人立清风矣;劝一季札,而千万人立仁风矣;劝一柳下惠,而千万人立贞风矣;劝一史鱼,而千万人立直风矣。故圣人欲其鱼鳞凤翼,杂沓参差,不绝于世,岂不弘哉?四海悠悠,皆慕名者,盖因其情而致其善耳。抑又论之,祖考之嘉名美誉,亦子孙之冕服墙宇也,自古及今,获其庇荫者亦众矣。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世之汲汲者,不达此意,若其与魂爽俱升,松柏偕茂者,惑矣哉!

注释:玉珽杼上终葵首:玉珽,即玉笏。杼上,把上端渐渐削薄;终葵,一种方头椎,上宽下窄。全句意思是:长笏板与‘终葵’这种方头椎一样,以有刃的一端为上。

选自《 颜氏家训》 (文章有删节)

1.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列举了“窃名”之辈的种种可笑行为,他们均因贪名而起,最终反而因“一伪”而丧“百诚”。

B .作者批判了“四海悠悠,皆慕名者”的社会现象,倡导世人要务实,不要追求名声。

C .文章逻辑严密,围绕着名从何来、名与实的关系、如何立名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思路清晰,论据有说服力。

D .作者采用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又给人以广泛的联想,使我们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人和事,因此,这篇文章在今天仍有教育意义。

[答案]B

[解析]错在“不要追求名声”, “求名”并不是坏事,从文章末段可知。

2.文章最后一段论述了树立榜样的重要性,请从社会和个人二个方面简要回答。

[答案]树立榜样,可以勉励众人向善求名,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说的;从个人的角度来说,祖先有了令名美誉,还可以使子孙获其荫庇。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名与实的关系,就像形与影的关系。如果德行丰厚才艺全面,那么他的名声一定很好;如果相貌俊俏靓丽,那么镜子里的影像也必定美丽。现在不修养自身而到世上求好名声的人,就如相貌很丑却想要从镜中得到美丽的影像一样。品德高尚的人忘记名声,一般的人树立名声,没德行的人窃取名声。忘了名声的人,能合乎道德,享受着鬼神的赐福保佑,不是用来追求名声的;树立名声的人,修养自身谨慎行事,害怕荣誉德望不彰显,不是用来求取名声的;盗窃名声的人,表面上忠厚骨子里奸诈,追求不切实际的虚名,不是用来求得好名声的。

我看到世上的人,清廉的名声树立起来了,然而钱财却装入了口袋;诚信的名声彰显了,然而答应别人的话却不能兑现,真不知是不是自己后面的矛戟,刺毁了自己前面盾牌啊。虑子贱说:“我在这里讲诚信就在那儿表现出来。”人们的虚实真伪虽然藏在心里,但没有不在言行中显露出来的,只是一时未观察清楚罢了。一旦被观察清楚,巧妙的伪装还不如朴实真诚,(如果不能经常保有其德),必将遭到更大的羞辱。伯石三次辞让卿位,王莽多次辞去官职,在当时,他们自以为做得巧妙周密;但后人却把这种行为记载下来了,并且传给子孙万代,(后人看了),可以使骨髓发凉汗毛竖起,(令人非常吃惊)。最近有个大权贵,以孝出名,前后两次居丧,悲哀消瘦越过常制,也足以超过一般人了。然而曾在守孝的茅屋中,用巴豆涂在脸上,使脸上长出疮,表明是哭泣太厉害而造成的。伺候他的童仆不能掩盖这事,(告诉了别人真相),更使外人认为他以前的居处饮食都是不真实的。因为一次伪装丧失了一百次诚信,这是不停地贪图名声的缘故啊。

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而且天资差,但家世殷实富裕,一向认为自己为了不起,常用醇酒美味和珍宝古玩等来结交各位名士,那些从他那里尝到甜头的人,就一个接一个地吹捧他。朝廷也认为他真有文采才华,也曾让他出境访问。北齐东莱王韩晋明很喜欢文学,疑心这人的诗文并不是自己写的,于是就设宴叙谈,要当面同他讨论试探他,宴会从早到晚欢乐和谐,文人墨客满座,定好音韵赋诗,(一比高低),这人很快就写完了,但完全不同于先前的韵味。各位客人正专心自己写诗,竟没人发现这一点。韩晋明退席后感叹道:“果然不出所料!”韩晋明又有一次曾当面问他:“玉珽杼上终葵首,究竟是什么形状呢?" 这人答道:“珽头弯而圆,像葵叶那样。”韩晋明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他是忍着笑给我讲了这件事。

修改润色子弟的文章,用这样的办法来抬高他们的声望和地位,这是极不好的事。一是因为你不可能永远为他们修改文章,终有暴露真相的时候;二是子弟们心中有了依靠,会更加不努力学习。

有人问道:“( 一个人)的精神灭亡了,形体消失了,遗留下来的名声和评价,则如蝉壳蛇皮,鸟兽足迹,毫无意义,怎么同死去的人有关呢?而圣人却要用他们的名声教育后人,(这是为什么呢?) ”我的回答是:这是为了劝勉。劝勉大家树立好名声,就能获得实际的名声。而且褒奖了一个伯夷,就有千万人树立起清廉的风气了;褒奖了一个季札,就有千万人树立起仁爱的风气了;褒奖了一个柳下惠,就有千万人树立起贞节的风气了;褒奖了一个史鱼,就有千万人树立起正直的风气了。所以圣人希望他们像鱼鳞凤翼一样优秀杰出的人,都能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难道不够伟大吗?天下悠悠众生,都是爱慕名声的,圣人大概就是顺着他们这种心情引导他们努力向善罢了。或者从另一个角度上讲,祖上的嘉名美誉,也是子孙的衣帽房屋,自古及今,获得他们庇荫的也太多了。修善行立美名的人,也像是在造房子种果树,活着时就获得他的利益,死了就赠给后人。世上那些急于追名逐利的人,不领会这个深意,希望他的名声能与魂魄一起飞升,能像松柏一样茂盛,真是太糊涂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