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行业产业链: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是什么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11:51
 

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是什么关系

作者:吴俊发

有一道诗歌鉴赏题让学生区分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两种表现手法。大意是问诗中的这种艺术手法是借景抒情还是情景交融。我觉得这种问法不合逻辑,也不科学。因为借景抒情作为艺术手法,一般和触景生情对举。而无论是借景抒情还是触景生情,都可算作手法。这两种表达手法都可产生情景交融的效果。就是说,借景抒情是手段,情景交融是效果。这二者不是对立概念,不可以让学生进行区分。

所谓借景抒情,就是王国维说的有我之境。就是作者本有强烈的感情需要发泄,借助一定的环境来表现这种情感。景是受情制约的,为情服务的。诗人的情是喜情,见到的景色自然都洋溢喜的气氛,诗人的情是哀情,遇到的景都蒙上哀的色彩。“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正因为情是得意的情,所以处处是美丽的花。“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正因为被贬谪,仕途坎坷,所以云横雪拥,景是障碍重生的景。

触景生情,就是王国维说的无我之境。诗人本所谓情感,或者本无强烈的情感。现在身在一定的环境,或因景的秀丽而喜欢,或因景的萧瑟而伤愁。这种情是由景而激发的,是受制于情的,是景决定了情。如鸟语花香而怡然,因狂风暴雨而忧伤。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是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自然是触景生情。“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是一位姓秦的游人游西湖时面对岳飞墓景况很自然触发的情感。

    无论是触景生情还是借景生情,都是表达手段,都能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如毛主席所写的《咏梅》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技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花“丛中笑”之景已经充满了一代伟人欣喜革命胜利之情。这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里船。”是无我之境,诗人喜悦之情已完全融汇于景物描写之中,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借景生情和触景生情这两种情况,有时尚可以区分。有时也可能兼而有之。“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诗人触此景,一定很愉悦。但终于抵不住诗人固有的思乡之情,所以后面一转,思乡之情代替了美景所带来的喜悦心情。“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成了喜情转成哀情了。这里面触景生情有之,借景生情也有之。当然也做到了情景交融。

       可见即使在在触景生情和借景生情的差异上设题,也已有难度,学生未必好区分。要是让学生区分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岂不是难上加难了。

附录:情景关系汇总
1.直抒胸臆。诗人把自己内心强烈的情感不加掩饰地直接倾诉出来,也叫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诗人并不直接地抒发自己的情怀,而是借助客观景物为载体,在对客观事物的叙述、描写中抒自己的情感,它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人抒情、借事抒情等。诗词中用得最多的是借景抒情和借物抒情,借物抒情又叫托物言志。

3.借景抒情。借助于对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的描写,来抒发诗人感情的抒情方式。它包括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和融情于景三种形式。也就是说三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我们也都可以说它是借景抒情。

4、触景生情。在某种景物的触动下产生与之相关的情感的抒发,也说即景生情。

5.寓情于景。也说寄情于景。就是把诗人自己的情感寄寓在描写的景物之中。

6.融情于景。在描写景物时,虽不直接抒情,却又处处隐含诗人自己的情感。即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它是寓情于景的另一说法。

7.情景交融。对景物的描写渲染跟诗人要表达的情感相互融合。

8.缘情写景。诗人因某事产生了某种感情,而后自然地带着这种情感去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这一景物或场景也就染上了诗人的感情色彩。把这种心理活动运用到诗词创作中,就叫缘情写景,或缘情造境。王国维把境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缘情写景属于有我之境。

9.移情于景。把诗人自己的情感移用到景物上,让景物来表现自己的某种情感。如戎昱《移家别湖上亭》,本来是诗人要搬家,对故居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都依恋难舍。诗人却不说自己的这份情感,而说柳条藤蔓黄莺对自己感情深厚,难舍难分。有人把这种移情于景的方法叫做主客移位。

10.以景结情。在叙事议论抒情之后转而以描写景物作结,让人感到别有余味。

11.托物言志。通过描绘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志,就是心意,包括志向、情感等。因此有人又把这种艺术手法叫做“咏物抒怀”、“借物抒怀”。

12.以乐景写哀情。人之常情常态是高兴就乐,痛苦则哀,遇喜则笑,遭悲则哭。文学作品经常表现这种常情常态。人有时也一反常情常态,悲到极点,反而平静微笑;喜到极点,却是抱头痛哭。文学作品有时也描写这种非常态,即以哀写乐,以乐写哀。在诗词创作中常以乐景写哀情,描写本应让人欢乐的景物来表达悲伤的情感。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以倍增其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