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xing鱼竿官网:测字学理论与实务(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3:33:55
测字学理论与实务(四)

 

 

 

 

 

 

(二)字體發展的過程

  中國的文字源遠流長,並且是博大精深,字體的結構變化經過了數千年以來不斷地創造與改進後,於世界的民族中,自成其一定的規律性的發展過程。目前學者皆認為它的演進過程大致是:圖文—象形—甲骨—鐘鼎—石鼓—古文—秦系—隸書—楷書—魏碑—草書—行書—宋體—仿宋體—黑體—圓黑體—疊圓—綜藝...。

  若將其簡單地歸納後則可以說是: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隸書 → 楷書 → 行書 → 草書等七種。而此七種字體被稱之為【漢字七體】,是屬於文字的基本體;而當今中國文字所劃分的繁體文及簡體文,則應該是屬於筆劃體之區別而已。


1、甲骨文:

  迄今為止,以證據顯示而言,已知流傳最早的中國文字還是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目前被發現的大約有四千六百多個甲骨文字,其中已被識辨的有一千七百多個字;是在西元前十七世紀始,商周時人們占卜時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所作為一種文字。其內容多為"卜辭"為主,也有少數的古文字為"記事辭"之用。一般而言,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會意的造字原則,是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

2、金文:

  根據考古資料證明,先祖們在夏朝就已經進入了青銅時代;青銅就是銅和錫的合金。在出土的青銅器物中,有很多在其上鑄刻了文字,稱之為銘文,因為周朝以前把銅也叫「金」,所以銅器上的銘文就叫作「金文」。又因為這類文字以鐘鼎上的字數最多,所以又被稱之為「鐘鼎文」。

3、篆體:

  篆體有大篆與小篆之分;而大篆又稱之為籀文,據聞是因為周朝宣王時代,由當時的史官名叫史籀所創的字體,有籀文、籀篆、籀書、史書之稱。故而又稱之為"籀文"。

而小篆又名秦篆,又名玉筋篆。為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由丞相李斯(註:?-公元前208年,楚國上蔡人,戰國末秦國政治家。年輕時當過楚國小吏,曾跟隨荀況學習。戰國末年入秦,成為呂不韋的舍人,因勸秦王政「成帝業,為天下一統」而受到賞識,主張以小篆為標準書體。小篆又稱秦篆,對漢字的規範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現,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等人主持,先廢除了其他六國與秦國不同形體的文字,並參考民間的字體與當時所用的籀文再進行簡省刪改所整理出的標準字體。

4、隸體:

由於秦代的篆體寫起來並不方便,故而有一種說法是在同一時期民間就出現了一種較為方便書寫的字體;據說這種新字體在下層小官吏、差役(皂隸)、奴隸中較為流行,所以又稱為「隸書」。另一種說法則是相傳秦始皇時期,有個叫程邈的小官因罪入獄,並在獄中用書寫較為方便的改良篆體,因此而流傳於下層平民之間的新字體。而據許慎在《說文解字》中也說:「秦燒滅經書,滌除舊典,大發隸率興役戍,官獄職務繁,初有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由此絕關。」;無論說法如何,隸體的產生,是為楷體奠定的基礎。

5、楷體:

  楷書是直接脫胎於隸書,它把隸體的扁形改為方形,漢字之所以被稱為「方塊字」,就是針對楷書而言。楷書在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經歷了不少變遷,到隋唐之際才算是成熟。當今所用的繁體字就是隋唐時期流傳至今的字體。

6、行體:

  行體,是介於楷體和草體之間的一種字體;是出現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字體;是幾個書體中變化最多的字體,也是最容易辨識的字體,也最能表現出浪漫唯美氣息的字體;直到現在依然是最流行與應用最廣的字體。

7、草體:

  草體又稱破草、今草,是由篆書、八分、章草,沿襲多種古文字變化而成。亦有人認為是從隸書萌芽,是一種連筆書寫的字體,是在東漢以後在民間流行,再經過文人書法的加工整理而形成比劃勾連與字間勾連的一種簡化字體。

8、其他:

  諸如後來所發展出的各種印刷字體、美術體或是電腦字體等等,皆不離以上各種字體的基本原則,故不再一一論述。

  不過,大陸方面經過"文化大革命"以後,進行了字體的大改革而發展出新的簡體漢文,目前也已流傳數十年,而且已經有推廣至世界各地,並為人們所用;此字體雖然較無原來繁體字體的藝術性及美觀性,卻更具有其實用性,或許也是因為時代進步的一種潮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