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取消51talk的账号:三槐居语文网:热评2011年江苏省高考作文“拒绝平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6:47:35
三槐居语文网:热评2011年江苏省高考作文“拒绝平庸”(2011-06-09 07:47:40)
评2011年江苏省高考作文“拒绝平庸”
三槐居
2011江苏高考作文以“拒绝平庸”为题,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便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
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一、三槐居超级版主李仁甫
今年江苏省的高考语文试卷,题型变化小,题量适中,试卷结构跟去年基本相似,反映了命题的稳定性原则,广大考生基本能适应。但也有些微的变化,比如第一道传统的语音题突然换成了字形题,而这个题型已多年不考,之前的《考试说明》也没有告知,于是令部分考生措手不及。
变化还体现在对鲁迅先生文章重视的程度上,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捧与挖》是鲁迅的杂文,考了18分,而第四题的语言表达题巧妙地考查了鲁迅小说中以秋瑾为原型塑造的辛亥革命志士形象姓名及作品名,占了5 分。这是不是命题人对前一阵人们为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逐渐减少现象而鸣不平的一种有力的呼应?这一变化体现了试卷强烈的时代性。当然,时代性还体现在其他题型上,比如第二题语病题运用了“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的材料,第三题语言表达题考查的是有关地震海啸的材料。下面重点点评一下作文题。
作文命题拒绝平庸
6月7日上午,当江苏高考作文题神秘的面纱被揭开,我们不仅看到了那与众不同的面庞,还听到了那丹唇中飘出的不同凡响的声音:“拒绝平庸!”
应该说,无论是2010年的“绿色生活”,还是 2009年的“品味时尚”,都引导人们回归生活,引导人们直接把脉时代,体察生活的原貌,而今年的高考题显然更注重价值引领,启迪人们“不避平凡”但“不可平庸”,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世,都要做到“拒绝平庸”。这样的命题思路,本身就体现着命题人“拒绝平庸”、敢于创新的精神。
这种创新精神,首先体现在贴近时事、与时代主旋律保持一致的命题趋势上。我们知道,“中国制造”曾经享誉全球,但由于劳动力和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和技术的不断升级,如今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于是一个崭新的词语“中国创造”应运而生。那么,“创造”何来?这正如作文题目中所说要“拒绝平庸”,因为“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其实,“创造”,不仅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体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学校里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写作上要显示作家的创造力,一般工作中同样要具有一点创造力。这样,考生可写大的方面,也可写小的方面,都有话说。另外,巧合的是,2008年江苏的作文题目是“好奇心”,而今年的“拒绝平庸”是不是一次刻意的回应?是不是意味着“好奇心”找回来之后,我们还需要创造之心、创新之心?
这种创新精神,还体现在作文题目的文体倾向上。有人说,与历届江苏高考作文题比起来,今年的这道题目本身就是观点,能够最大程度地照顾到议论文的写作,这是对过去偏爱于记叙能力的一次矫正。是的,曾几何时,江苏省命题人一直提倡考生写记叙文,过低地估计了高中生的说理能力,而这与高校的能力要求是严重脱节的,更与国外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是严重相悖的。
今年江苏省命题人捧出这样的题目,是否有意“拒绝平庸”,主动面对这一新的时代召唤?其实,这样的动向,在这之前的相关高考信息交流会上已有所暗示,如今果不其然。事实上,不少学校对议论文的训练已经高度重视起来,比如盐城中学在考前对议论文的构思路数已作了行之有效的辅导。当然,让偏爱写议论文的考生有所作为,但也没有让习惯写记叙文的考生无用武之地,事实上今年的题目,从议论文的角度来看是明确的观点,但从记叙文的角度来看又是明确的立意,总之能使文体倾向不同的考生都能快速动笔,有话可说。
构思宜“化大为小”
最后谈谈作文的审题。题目难度不大,基本上可以从提示语上找到启发点。提示语一共44个字,从三个方向上作了提示:“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乃是从概念上区分“平庸”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平凡”;“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乃是从作用、意义上说明为什么要“拒绝平庸”(要创造、发展、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乃是从措施、方法上说明如何“拒绝平庸”。三个方向中,侧重于任意一个方向都可以写出好文章。当然,为了防止考生“瞎子吃肥肉——处处都是好的”,命题人在要求中特意提醒考生“不必面面俱到”。具体构思时,可以“以大写大”,立足于大角度,把文章写得大气磅礴,纵横捭阖,但没有驾驭能力,切不要轻易尝试;最好“化大为小”,侧重于政治、教育、文学艺术、经济等某一领域,侧重于学习、工作、创作、研究等某一方面,比如可以写司马迁因“拒绝平庸”而写作《史记》,有自己的行事原则,有自己不同常人的鉴识,有自己的一份坚守;可以写南科大校长朱清时“拒绝平庸”,创造了中国大学办学史上的一个神话;可以写自己在某一学习阶段,如何“拒绝平庸”,坚守信念,不随波逐流,取得长足的进步;可以写身边的人如何“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特立独行,终于闯出一条异于众人的路子。
当然,由于题目本身就把立意或观点的范围限制死了,考生对“平庸”只能持批判的看法,这就相当于为每个考生买了一份不大可能偏题的保险单——但事实上,写作尖子需要这份保险单吗?有了这份保险单,他们的创造欲望会不会有所减弱?有多少人敢于在写作上做到“拒绝平庸”呢?
【作者情况】
李仁甫,男,46岁,江苏省盐城中学高级教师,盐城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盐城师范学院兼职教授。2002年获得江苏省高中语文优秀课评比一等奖,2003年和2006年先后在江苏省中小学“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中获得一等奖,2003年被评为全国第三届中学语文“教改新星”。曾在国家级、省级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400多篇,主编和参编的语文教学资料有二十余种。主持和参与多项省级课题。(2011-6-8 来源:盐城晚报)
二、三槐居版主榜眼张
安能辨我是雌雄——2011江苏高考作文“拒绝平庸”的多维解读
作文题“拒绝平庸”一出,海晏河清,天下太平。没有比这更四平八稳的题目,流于劣作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考生很差劲,要么考生个中翘楚力避平庸,以至于剑走偏锋矫枉过正。
这题目兼具了励志、超越等阳光明媚的特质,情形和小时候被爸妈逼着问长大了当什么家相仿(什么家也没有当成,最后只成了老人家),尽管一不小心就会空话套话连篇,但那是考生的事,借用文学理论上的一段老话,题目一出来,就已经属于考生了,不再为出题人所有,由孩子们数叨去吧,但出题人的美意是断断不可拂去的,哪怕题目再平庸再无趣,但至少和谐稳定。
大概出题人也不想这么没有创意,老生常谈讲拒绝平庸都是被逼的,前有几十年的锦绣如云高考作文题珠玉在前,后有数以万计的专家们作文辅导上密密匝匝的算计,而且还不能太平庸,不能平庸得人云亦云,只好以拒绝平庸了事。
当下拜金之风甚盛,出题人匡正歪风的意图也不言而喻,可作文不是附属品,文以载道的文章让那些被教育体制折磨得难于呼吸的考生来写,能写出什么切身之感,无非是和超越自我挂钩,左不过向名人看齐而已,想要写出新意恐非易事。
有忧国忧民之人担忧这题目极易被人押中,其实根本不必担心不公平,即便由几个知识贩卖所的伙计押中,就题目成色而言,问津者也聊聊无几;即便真有老师苦口婆心讲了一遍两遍三四遍,也不过是平庸地重复而已。题目先天不足,后天再努力也是枉然。
其实,江苏有一半的老师都已经押中“拒绝平庸”这题目,谁没有写过诸如“超越自我”“生活的境界”“读我”等等作文,只要稍加剪辑,便有几百上好文字在胸,未必个中翘楚,但至少有那么一段时间可以走笔如飞闲庭信步。
出题人提防被人押中,却没有料到被大多数老师变相局部押中,是说你“没脑子”呢,还是“不高兴”?当然,或许是我们没脑子,那或许是江苏高考高层博弈的又一次延伸和余绪而已,此次出题既借了主旋律的东风,又四平八稳,你阅卷者总不至于又大开杀戒吧。
闲闲说一句,江苏自何先生掌门以来,一直青睐记叙文,各处巡讲时,对该文体一直赞不绝口,可近几年总是事与愿违,好的记叙文寥寥,而作文题目也不愿作美难赐佳缘,一任各类文体甚嚣尘上飞扬跋扈文采翩翩,记叙文文体优势难有体现。今年“拒绝平庸”又让母爱亲情等无甚用武之地,一向以亲情博爱示人的何先生,对出题那一拨拥兵自重藩镇割据的人不知作何感想。
“拒绝平庸”不平庸,谁知道真是江郎才尽呢,还是事出有因呢,是很平庸呢,还是大智若愚呢,真正是“安能辨我是雌雄”。
',1)">
10.妈妈儿远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