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工作室有什么游戏:上路吧,和世界在一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18:53:30
佚名
----------------
现在,旅行已不再仅仅意味着简单的看风景、拍照、购物了,更多的时候,它对于每个上路的人而言,已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意义。它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告诉你,每一个年轻人在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都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都可以追逐自己的梦想。只要你有从俗务中拔脚的觉悟和敢于放下的勇气,勇敢踏出自己的脚步,浩瀚热切的世界便不会将你落下。

[在路上,保护自己的梦想]

代表人物:赵星
网名“一直特立独行的猫”,85后,博客作者,著有《从北京到台湾,这么近那么远》一书。

17岁时,赵星偶然和父亲讨论长大后想做的事,当时她就立下“我要去台湾旅行”的梦想。然而随后父亲遭遇意外身亡。“长大以后要有一个梦想,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梦想。”这是父亲生前的叮咛,为了父亲的这句话,七年来,她坚强地活着。

动身去台湾的时候,她带了三万块钱,11天后回到大陆,钱只少了三千块。这似乎说明这旅途有多么出乎人的意料。

中正纪念堂、士林夜市、台北故宫、西门町、诚品书店、国父纪念馆和著名的台北101大厦……这次旅行她印象最深的并不是这些景点,而是台湾人的那种热心和善意。

她说那种友善是超乎想象的,经常只是问路就会有人带你去玩,没有任何目的和企图,只是热心。印象很深的是一个阿里山的小伙子,一晚上陪着她,带她过中元节,看萤火虫,次日早晨爬起来又带她去山上看日出。很难想象一个陌生人会为一个萍水相逢的人付出这么多。出发前,她以为梦想只是有钱或成功的人才有资格谈的事情,以为台湾的精彩在于阿里山与日月潭的风景;出发之后,她发现,梦想是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去实现的,台湾动人的地方不仅仅是景物,更是浓浓的人情。

出发前,别人曾告诉她小心这个、提防那个。但她说其实没必要,她没有任何防范措施,却玩得很开心,台湾人的好心会让人自觉地卸下防备。

“其实,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我们的内心太缺乏阳光?是不是我们乐于助人的细胞正在慢慢丢掉?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特别热心的人的时候,内心就产生了质疑和慌张?”

在她看来,去一个地方其实就是与那里的人相处;记住一个地方,爱上一个地方,肯定是因为那里的人,而不会因为那儿有什么好吃的。

[在路上,发现爱和帮助的意义]

代表人物:孙东纯
80后,广东潮州人,2006年末至2008年初在国外度“间隔年”并写有《迟到的间隔年》一书。

也许一场足以改变人生轨迹的旅程会不经意地落在一段时间里,它们先前就一直埋伏着,等待你出发的那一刻,然后所有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接连发生,整个生命一下子浓缩了。

那是一次偶然。孙东纯从朋友那儿得知了一个为国际旅人提供免费住宿的网络俱乐部,于是也提交了申请,将自己的公寓免费提供给背包客借宿。不同国籍和文化背景的背包客来来往往,从他们的口中孙东纯听说了很多新奇的东西,并第一次听到“间隔年”这种风行欧美的概念--年轻人在升学或毕业后到工作之前,会做一次为期一年的旅行,体验不同背景的生活。旅行的同时,也做一些与专业无关的工作或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虽然当时已毕业工作,不再“年轻”,孙东纯血里的野马xing格还是让他做出了一个让身边人大吃一惊的决定。2006年12月,他计划辞掉在广州的工作,去印度中南部的一个艾滋病公益组织做两个月志愿工作,始料未及的是他的上司居然同意给他三个月的长假去远足。于是他开始了他的迷你型间隔年--两个月在印度做义工,再花一个月到西藏旅行。然而到了泰国之后,突发状况接连而至,同行的朋友决定回去、ATM机取不出钱、义工被迫延期……最终这个间隔年之旅成了一场全亚洲的远足:他从东南亚的泰国走到老挝,从老挝走到中国云南,进入缅甸,经过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6个国家,13个月,犹如他自己所说,“旅行就是一次次巧遇的串联”。

与其他旅行者不同,孙东纯的旅途更像是发现,他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发现了爱和帮助的意义。他长期在印度德兰修女开办的“仁爱之家”做义工救助垂死的老人,并在路上找到了自己的爱人--日本人沙弥香。他在途中边走边思考,他和世界之间疯狂地交换着信息。“用一年的时间去远足,世界没变,我变了。”这是他在旅行后对自己的重新定义。

[在路上考虑生命的价值]

代表人物:翟墨
山东人,中国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第一人,航海家、艺术家。

他被称为“现代鲁滨逊”,原本是一个画家,像高更当年被南太平洋的美丽小岛吸引一心一意把下半辈子交出去那样,他也从地图上的一个点出发,找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梦想。

机缘始于2000年,他去参加新西兰奥克兰艺术中心画展。奥克兰被称做“帆船之都”,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帆船。站到船上,海在脚下摇荡,鼻子里是幽幽的腥味。“那一刻,我心中某些东西被激发了,我所追求的那种浩荡的感觉,与大海的广阔胸怀产生了共鸣,我忽然想尝试一下去海上是什么感觉。”几天后,他遇到一位70岁的挪威老船长。“我已经绕地球一圈半了。”长相酷似海明威的老船长平静地说出这句话,把他吓了一跳,“在这个世界上,你只要有一条船,想去哪里都可以,都不需要提前去办签证,没有哪个国家会拒绝一艘船靠岸补给。船就是你的家,你的国土,有了它,这颗蓝色星球就属于你一个人!”

还等什么?第二天他就去找船了。掌舵?不懂。升帆?不会。器材?没见过。游泳?只会狗刨。没钱买船怎么办?卖画!顾不上艺术展,他迅速联络朋友帮忙卖画,用卖画的钱加上存款,买下一条二手帆船。“为了这艘船,我倾尽积蓄,在许多朋友看来,我简直疯了。但我由此开启了一种新的生命可能。人生除了挣钱买房子、车子,还有无限种可能!”

只花了5个小时,简单学会帆船的基本操作,翟墨就朝着当年吸引高更的塔希提扬帆起程。不少人觉得他太鲁莽,中国人做事向来讲究万事俱备,但翟墨觉得“想太多,就永远出不了门”,就这样,他在航行中学习看海图,用GPS学习面对生死。

无边无际的大海,也是离死神最近的地方。从奥克兰起航不久,他就遇到第一场滔天巨浪。那是深海地震引发的11级风暴。冰冷的海风、巨大残忍的海浪和阴森的雷雨一起袭来,撕破了船帆,甚至把他抛进海里。那次,他真正体会了什么是死亡的恐惧:“航海的确是一种肉体上的自虐,但精神上无比满足,强烈到无法形容。人活着,总要有点精神,这就是我选择的生活。”

“站在陆地上的我们,常以为自己是主角,到了海洋里,你会突然明白,原来自己的视角是那么局限,自己是那么自大。”看世界上最多的星星,在深海与海豚相伴,去渡轮无法到达的岛屿,在地球深处独自唱歌……他的生命丰满得让人嫉妒。[在路上,找回自己]

代表人物:陶立夏
原《私家地理》杂志编辑。因兴趣和工作,遍游世界各地,著有旅行散文随笔《分开旅行》等。

当时的陶立夏纠结在一段恋情中,于是独自出走旅行。从罗马到巴黎,从蒙古到肯尼亚,从威尼斯到墨尔本,从日本到新加坡……长达13个月里,她跨国旅行走了13座城,思维在微妙地变化,而她也找回了自己。

第一次去罗马时她23岁。发现这座永恒的城市好像没有树荫,到处都是古迹。因为迷恋《罗马假日》,她兴冲冲地去找许愿池,不厌其烦去便利店换硬币扔进去。在古罗马斗兽场边上有小摊贩售小册子,每页都附一层透明塑料膜,将薄膜拿开是古迹现在残旧的样子,翻手覆上古迹就还原成当年的富丽堂皇。千年的时光,一开一合就过去了。走在罗马的古迹面前,她觉得自己像只朝生暮死的蝼蚁。

意大利波西塔诺这座只有5000人的小城,建在面海的山坡上,被蜜一样的艳阳染成柠檬色。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景色都比明信片漂亮。她不禁感叹:“被困在天堂里大概就是当地人的生活写照吧。”

当晨光将她从这个天堂唤醒,她去了卡布里岛,搭缆车登上山顶最高处,在半空中俯瞰卡布里人的生活,他们的院子里种满了栗子、无花果、猕猴桃、石榴与葡萄,全都已经熟透,沉甸甸地挂在枝头。如此丰盛,又如此简单。她不禁想起一句话:“在天堂里,人们只谈论海洋。”

在美景中伤怀,多么徒劳。终于发现,其实,去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旅途中,看清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倾听自己心底的声音。■(《时代青年-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