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天书成长武器密码:《道德经》第十九章:绝圣弃智?回归自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0:32:53

《道德经》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回归自然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稚子;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注释:

①     楚简本为“绝智弃辩”,帛书本为“绝声弃智”,帛书乙本,王弼本等为“绝圣弃智”。辩的本义为辩论,申辩,辩的目的为治理。《说文》:“辩,治也。”《淮南子·泰族》:“辩治百官,领理万事。”圣的繁体字为聖,从耳从口从王,听到的,说出的皆公正,公平,中立,叫做圣。《说文》:“圣,通也。”通晓明达叫做圣。《韩非子·八经》:“辩者言之信。”《管子·四时》:“听信之谓圣。”圣,是辩治的结果。

②     楚简本为“绝伪弃虑,民复稚子。”顺序在“绝巧弃利”之后。帛书本、王弼本等为“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③     楚简本为“三言以为使不足”,帛书本为“此三言,以为文未足。”王弼本为“”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④     “绝学无忧”,楚简本在今本四十八章“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等文句之后。今本为下章首句。归有光、姚鼐认为其为本章末句。

 

 

品读:

 

老子在第十七章中,给出了修道之人的四种位置:第一是在山顶,已经得道,已经不再执著于道;第二是在半山腰,仍在执著于道,甚至执著于仁义;第三是在山门口,不但执著于道,执著于智慧,还执著于孝慈,执著于成为忠臣;第四是在山门外,是失道无道之人,不执著于道,不执著仁义、智慧、孝慈,不执著成为忠臣,却相信罪恶,执著于罪恶。四个位置,四种状态,是四种修道的境界。

 

老子在第十八章中,揭示了修道之人,为什么会处于四种不同的位置,其原因,是四种执著的结果。执著什么,则成为什么境界的人。老子揭示的修道之路,不是让人们一步步爬上山顶的平凡人走的路。一步步向上之路,是一条成长之路。成长之路,必须依赖之前的修行,必须依赖之前的结果,必须从之前的位置,向上攀登。不可能从山门,越过半山腰,直接登上山顶,更不可能不进入山门,而直接登上山顶。老子之道,是蜕变之道,可以不进入山门,不经由半山腰,直接登上山顶。老子指出的修道之路,老子给出的修行方式,最本质,也最终极。老子说,放下执著,就是修行。放下对仁义,对智慧,对孝慈,对成为忠臣的执著,以及对过去,对能力,对历史,对经验,对山门,山腰等等的执著,当下即可成道,当下就可以登上修行的顶峰。

 

放下即道。放下执著即道。放下有为即无为,让有回归于无,让有为回归于无为之中,有为无为融合为一,有无为一即道,有为无为为一即道。放下人为即自然,让人为回归自然,让人为与自然融合为一。人们无需将万物一件一件从手中放下,人们只需三弃三绝,即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即可放下一切执著,当下即可得道。老子给出的修道法门,是蜕变,是顿悟的法门。

 

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人们失去了道,创造了仁义、智慧、圣贤的概念,并把仁义、智慧与圣贤当作了真理。人们要回归道,回归自然,不是要在仁义、智慧与圣贤之路上,一直线性地、平面地向前,而是要回到中心,回归本源,走一条垂直的道路、蜕变的道路,那就是放下对仁义、圣贤、智慧的执著。放下执著,直接回归本源,直接回归自然。所以,老子说绝圣弃智,于己于人都会有百利而无一害。

 

圣的繁体字为聖,从耳从口从王,听到的、说出的皆公正、公平、中立,叫做圣。《说文》:“圣,通也。”通晓明达叫做圣,通晓道,通晓生命生生不息的奥秘,就是圣。简单来说,知道,得道,有道,就是圣。《管子·四时》写到:“听信之谓圣。”用中立、开放、坦诚、信任的态度去倾听,就是圣。《周易。系辞上传》写到:“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能够通晓天下所有人的志向,创造天下丰盛富足的大业,斩断天下所有疑惑的人,就是圣人。《孟子·尽心下》写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能够达成人们的理想,满足人们的欲望,就是善;用负责任的态度,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无论什么事情,行不通时,都反问自己还能做什么,反省自己还能怎么做,觉知自己还有什么可能性,叫做信;充实,足够的人生态度叫做美;自己足够,用自己照亮他人,把自己的光辉付出给他人,让他人也足够,让他人也拥有足够的人生态度,叫做大;用自己的光辉照亮整个世界,照亮全人类,让整个世界都充满光辉,让全人类都拥有足够的人生态度,让世界成为一个足够的世界,就是圣,就是圣人;圣,大到无极,大到无可知,大到高深莫测的程度,叫做神。可见,圣人是儒家思想中,最高的人格理想。故孔子说:“尧舜其犹病诸。”尧舜也达不到圣人的程度。

 

老子也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用无来作为,无中生有,天地万物皆自然而然。圣人不用言语、法令、规则来要求他人,而用爱,用光辉,付出给他人,让他人也成为圣人。“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圣人守持“一”为天下的准则。可见,老子也推崇圣人,为什么又说要“绝圣弃智”呢?

 

大道废,圣人出。大道不废,人人皆有道,人人皆是得道之人,人人皆为圣人,圣人自在其中。也就不必推崇圣人,不必把圣人当作最高的人格理想。执著就是失道,放下执著就是得道。圣人执著于圣,执著于智,执著于道,反而会失去道,错过道,不能得道,无法得道。执著于圣智,就会造成一个无道的天下,就会有失自然,就不能无中生有,无所不有。就只能人为,有为,对于天下百姓来说,执著于圣智,就是莫大的灾难。故老子说,绝圣弃智,放下对圣与智的执著,放下对得道的执著,放下对道的执著。放下执著,让天地万物自然而然,自由自在,对于人民来说,是莫大的幸事。一无执著,自然而然,道在其中。

 

智,即智慧。知天,知地,知命,知性,知人,知己。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可见,知天命之智,是人生的大智慧。无论什么样的大智慧,对于老子来说,都要弃绝。人在道上,无需执著于智慧,智慧自然而然,自在其中。人不在道上,无论什么样的智慧,都是促使人们远离道,失去道的障碍。无道之人,智即障,合称智障。老子说,绝圣弃智,即是要弃绝智障。无智亦无障。故《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也就是说天下智慧,都是梦幻泡影。

 

2、绝仁弃义,民复稚子;

 

人们失去了道,创造了仁义的概念,并把仁义当作了道。思想,意识很会退而求其次,很会自己给自己玩一些花招,把戏,并把自己玩的花招,当作了真理。仁是一种爱的能力,自爱,爱他人,并能感召到他人自爱,互爱的能力。仁发乎于内,是内在的圆满自足。仁在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自己想实现理想,必先支持他人实现理想,自己想知天命,觉悟万物,必先支持他人知天命,觉悟万物。仁是一种内在的人格精神。又说,“仁者无忧。”仁者是离苦得乐之人,已经从痛苦的此岸来到了喜悦的彼岸,也就不会再受环境、事件的影响,不会再有忧愁、痛苦。《孟子。离娄下》说:“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韩非子·解老》亦说:“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仁者,是发自内心之中,充满喜悦地对人的亲爱之情。《礼记·中庸》说:“仁者,人也。”仁就是人,人就是仁。只要是人,内心就充满仁爱之心。

 

当仁义是内在的仁义,人人圆满自足,人人皆仁义时,人们不会推崇仁义。当仁义就是人们的心脏时,人们不会天天把心脏挂在嘴边。当人们失去了道,失去了内在的仁义,失去了心脏,创造了外在的一套仁义标准,创造了外在的一套行为规范,在外边安装了一个替代品时,人们才会推崇仁义,才会推崇外在的替代心脏。故老子说:“绝仁弃义”,放下外在的仁义标准,完全放下,一点也不剩,全部放下,放下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样,人们才能够复归于道,复归于自然,人们才能够复归于稚子。稚子,即婴儿。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不被外界的意识,思想,文化,法度,历史等等限制住自由,让美好的生命自然而然地充分呈现,让人生的花朵自然而然地充分盛开。老子用婴儿象征生命本有的圆满自足,象征生命本来的自然自由。

 

《孟子·告子上》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孟子这里,义,同样是人内在的德性。天命之谓性,义即性。生与性相比,生是身之生,性是心之生。故孟子说,如若二者不可兼得,必需取其一,那就舍生取义,舍身之生,取心之生。心生是永生。如若内在的义,被当作外在的标准,也就失去了义内在的根本意义,如若内在的义被推崇,也就不再是真正的义,也就需要一并舍弃。

 

仁义成为外在的行为规范时,人们很容易用外在的行为模式,来判断一个人是否仁义。人们用外在的行为模式,礼仪规范来判断一个人是否仁义,其结果,人们的焦点转向了只需注重外在的行为规范,而不需要重视内在的仁义之心。就像一个茶具,人们只注重茶具外在是金子的质地,还是钢铁的质地,是青铜的质地,还是泥土的质地,并以此判定茶具的价值,从而失去了茶具内在的“无”。茶具无论外在是怎样的质地,其内在的“无”是一样的,是相同的,是没有丝毫差别的。用外在的行为模式判定一个人是否仁义,就像用黑白颜色判定一只鸟是否吉祥一样。人们得到了外在的标准,而失去了内在的本质。

 

3、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人们失去了道,失去了内在的圣智,仁义,横行于世的是巧言令色,是追名逐利,是欺世盗名。法治只带来暴虐,法治驱除不了强盗。要想驱除强盗,唯有弃绝智巧,弃绝贵利之心,弃绝已经成为标准的仁义规范。世上不再贵利了,也就不会有人追名逐利了;世上不重视难得之货了,也就不会有盗贼出没了。

 

《说文》:“巧,技也。”巧的本义是技艺高明,精巧。《墨子·贵义》说:“利于人,谓之巧。”巧的目的是利益。《论语。学而》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说话巧妙,和颜悦色,这种人很少有仁爱之心。又说,“巧言乱德。”说话巧妙,容易迷乱内在的德性。《论语·里仁》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追求的是道义,小人追求的是利益。

 

盗的本义是看到他人的器皿,就升起贪婪占有之心,以至于流出口水。故说,贪婪,占有之心,叫做盗。《荀子·修身》说:“窃货曰盗。”偷盗他人的财物,叫做盗。荀子的说法,已经将盗狭隘化,具体化了。将盗从意识层面,狭隘到了行为层面。《说文》:“贼,败也。”伤害,残害,使之毁坏,破败,就叫做贼。盗贼的本义,有着贪婪、毁坏之心,即使没有付诸行动,也叫做盗贼。故说,山贼易破,心贼难防。老子说盗贼无有,不但是要防范山贼,更是要防范心贼。失道之人,只要升起贪欲之心,就有心贼,就是自我与他人的盗贼。

 

4、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老子说,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这三种弃绝的说法,用文字很难概括真正要表达的意义。老子说三弃三绝,只是一种概括的说法,一种总结的说法,并不足以涵盖所有要弃绝的人为、有为的束缚,并不足以就能让人们回归自然,回归到无余涅槃的境地。老子说,放下即道,放下执著即道。放下执著即回归自然,回归于道。其实,放下只是回归了道,但放下并不等于真正得道了。放下手中一物,让手中空无一物,只是放下了手中的执著,并不等于就与万物为一,与天地共生了;并不等于就将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拥抱在胸前了。放下了对黑暗的执著,并不等于来到了白天。放下了对黑暗的执著,恐惧,并不等于就点亮了心灯。

 

放下了执著,回归了整体,回归了全部,但并不等于就成为了整体,成为了全部。放下了果园中的一枚苹果,只是拥有了将果园中所有苹果拥入怀抱的可能性,并不等于已经将果园中的全部苹果拥入了怀抱。放下了贪欲之心,盗贼之心,只是来到了无贪、无欲的原点,并不等于就激发出了仁爱之心,道义之心。放下了对知识的执著,只是放下了让某些信念,思想,文化束缚自己的意愿,并不等于就拥有了无所不知的智慧。放下了对痛苦,烦恼的执著,只是来到了不再享受痛苦,烦恼的境地,并不等于就拥抱了喜悦与自由。

 

放下了不要的一切,只是来到了一个点,一个原点,但这个原点并不等于就拥有了想要的一切。要想拥有想要的一切,必须从这个原点出发,去拥抱自己想要的一切。放下即回归。放下不要的,并不等于拥有了想要的。放下只是解脱,放下并不等于拥有。所以,老子说,只从放下角度,从放下不要的角度来谈,只是回归到原点,仍是不足够的,并不能真正拥有自己想要的。要想拥有自己想要的,就要从想要的角度来谈。要想拥有想要的,要想得道,唯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拥抱素与朴,放下私与欲。一手放下,一手拿起。同时舍弃,同时拥抱。有道之人,万物皆在心中,包括已经放下的圣智,仁义,巧利,也皆在心中,也就拥有了自然的人生,全然的人生。自然,全然的人生,无所不包,无所不有。从不拒绝什么,也不会真正放下什么。将世间万物,悉数拥入怀抱。

 

文,《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文,是指相互交错的纹理,指的是天象之间,物象之间相互交错的迹象、意象。《周易。系辞上传》说:圣人“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圣人,即指伏羲,仰头观察天上的纹理,俯身察看地上的纹理,从而知晓阴阳、明暗的变化,通晓了天地、生命的变化。又说,“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圣人之言,不能准确、全部表达所要表达的道,唯有创造一个意象,用意象来表达未能表达出的道。同样的道理,意象也有局限性,意象也不能全部表达圣人未能表达出的道。所以,又说,“不可为典要。”不能把圣人之言,圣人创造的意象当作经典,当作标准,当作圣经。不能把圣人之言,圣人创造的意象,当作道,更不能等同于道。为文不足,所以不可为典要。

 

5、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三弃三绝还不足以成为人们回归自然,修道得道的方向,只谈放下,不谈拿起,仍然有失偏颇。所以,如果要给人们一个方向的话,要让人们的修道之心有所归属的话,那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样说,即包含了人们所要的正面的内容,又放下了人们不要的负面的内容。这样,才显得全面。

 

见,通“现”,出现,显露。《广雅》:“见,示也。”《说文》:“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上天垂示日月星辰的天象,能够显露吉凶,目的是为了昭示、警示人类。《周易。乾卦》写到:“见龙在田。”潜龙已经跳出深渊,显露在田野之上。比喻人才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展示才华。素的本义是没有染色的丝绸。《礼记·杂记》写到:“纯以素。”没有染色的丝绸,纯净,纯粹,纯洁,纯白。抱,即用手臂围着。拥抱,拥有。朴,《说文》:“朴,木素也。” 《论衡·量知》说:“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朴,是指未加工的木材,还没有做成器的木材。老子说:“朴散则为器。”失去了朴,则就成为了器。孔子说:“君子不器。”君子的使命,不是要成为具有特定用途的器具。按照儒家的思想来说,君子的使命,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要“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要让“四海之内皆兄弟。”

 

《周易。系辞上传》写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是形而下者之物,有形有象,成器了,就局限了,就失去了无限的可能性了,就失去了成为形而上者之道的可能性了。老子在此,用素,用朴,比作未曾染色,未经雕琢,未曾污染的本性、本质;用素,用朴,象征与器相对应的道。见素抱朴,就是显露、拥抱本来的圆满自足,显露、拥抱本有的自然、自由。

 

少,《说文》:“少,不多也。”《太玄·玄衡》:“少,微也。”寡,《说文》:“寡,少也。”少私寡欲,就是在见素抱朴的同时,还要减少自我的私欲。有我,便有私,便有欲。减少私欲之心,放下私欲之情,直至放下我执。无我便无私欲。无我则与自然混而为一。无我即道。

 

6、绝学无忧。

 

人们弃绝向外求学之心,就没有烦恼、忧愁。《广雅》:“学,识也。”《说文》:“识,知也。” 《庄子·外物》说:“心彻为知。”心中通透,透彻,能够知天,知命,洞察万物,叫做知。故《中庸》说:“好学近乎知。”喜欢学习就接近了知。《庄子》又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多么危险的事情,还是快点停下来吧。《广雅》:“学,教也。”讲学、教学,亦是学。故老子说,圣人“行不言之教。”

 

老子说“绝学无忧”,无论是向他人学习,还是教他人学习,弃绝了求学、教学之心,就没有了烦恼,忧愁。或者说,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掌握知识,教学的目的,同样不是为了让他人掌握知识。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越多越会成为束缚自由的枷锁。知识就是枷锁。

 

生命所要的不是知识,生命需要的是智慧。而智慧,是无法通过学习得来的,更无法通过传授得来。那么,人们学习的目的,就变成了觉悟自己。要觉悟自己,就不能向外学习,而只能向内学习,向自己学习。知识,他人,万物,都是自己觉悟的机会,都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人们学习是为了通过镜子照见自己,觉悟自己。如若照见自己的私心、贪欲,那么,就放下私心与贪欲,如若照见了自己的朴素,那么,就显露,拥抱自己的朴素。如若一个人能全然地活出自己的朴素,让自己的朴素,自然,自由地在天地之间全部显现出来,那就是有道之人,得道之人。对于得道之人来说,宇宙,世界,智慧,万事万物,皆在心中,还有什么需要学习的?

 

人们不能绝学,必然会充满烦恼,忧愁。人们学习了各种知识,不能透彻、明了,却把各种知识统统当作真理。各种真理相互冲突,相互干扰,人们自然愈学愈迷惑,愈学愈烦恼。故《心经》说:“无智亦无得。”世间本没有永恒不变的智慧,人们当然也就得不到永恒不变的智慧。人们放下向外学习之心,内在的圆满自足才会慢慢显现,内在的朴素才会慢慢显露出来。

 

7、综述

 

人们失去了道,所以才推崇仁义,智慧,巧利,人们要回归道,必须放下仁义,智慧,巧利。故老子在本章中,给出了三绝三弃的方法,让人们彻底放下仁义,智慧,巧利。放下即道,放下执著即道。当老子说,放下即道,放下执著即道时,老子是在说,放下,放下执著,即回归了道,回归了自然,回归了整体,但并不等于成为了整体,成为了全部,成为了全然,并不等于与道为一。

 

那么,人们怎样才能与道为一呢?老子说,拥抱想要的,拥抱本来的纯真,自然,自由,同时放下不要的私欲,才能与道为一。老子告诉人们说,放下不要的,并不是生命的根本;生命的根本是要拥抱想要的,是要选择理想的,是要见素抱朴。老子不想只给出人们一条解脱之道,让人们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老子的焦点是让人们选择自己想要的,让人们拥抱自己的本性,拥抱生命本来的自然与自由。人们如果想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可以向佛陀学习,自会离苦得乐。老子之道,是让人们自然,无为,无中生有,生生不息。

 

8、放下

 

黑氏婆罗门修炼成了大神通,心中仍有一缕无明的烦恼。于是,他就使用神力,双手举起两棵鲜花盛开的合欢树与梧桐树,来向佛祖请教。佛祖亲切地对他说:“放下吧。”黑氏将左手的合欢树放了下来。佛祖又说:“放下吧。”黑氏又将右手的梧桐树放了下来。佛祖继续说到:“放下吧。”黑氏一怔,大惑不解,就问佛祖说:“世尊,我两手已经空空,没有什么可以放下了?”

 

佛陀微微一笑,说:“你真正要放下的,是心中的执著。当你放下了心中所有的执著,才能超脱生死。”黑氏当下大悟。

 

有形之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容易放下。无形之物,欲望,执著,信念,意识,人文枷锁,人们难以放下,却更应该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