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我世界电脑版:《道德经》第十八章:仁义是道德的替代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1:48:57

《道德经》第十八章  仁义是道德的替代品

 

大道废,有仁义①;智慧出,有大伪②;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③。

 

注释:

 

①     楚简本为“安有仁义”。

②     楚简本无“智慧出,有大伪。”帛书本为“智快出,有大伪。”王弼本为“慧智。”《说文》:“伪,诈也。”徐锴曰:“伪者,人为之,非天真也。”

③     楚简本为“邦家混,有正臣。”帛书本为“邦家混乱,安有贞臣。”

 

品读:

 

老子在第十七章写了修道之人的四种修道境界:第一种境界是得道之人,只知道有个道,已经超越了道,回归了道,已经到了无所得无所失的境界;第二种境界是修道之人,对道小有领悟,对道又亲又爱,多加赞誉;第三种境界的修道之人,刚刚入门,对道只闻其名,还未观其神,对道充满敬畏;第四种境界是无道失道之人,不信有道,对道肆意侮辱。后三种修道之人,相对应三种执著。对道又亲又誉的修道之人,执著于仁义;对道敬畏的修道之人,执著于智慧;不信有道的失道之人,执著于混乱、不和、痛苦、罪恶。无道之人眼中的世界,是充满痛苦、暴力、强权的世界;是污浊、混乱、没有希望、黑暗的世界。

 

老子紧接着在第十九章,写了从无道到有道,从修道到得道的回归之路。老子给出的不是进阶之路,而是回归之路,无需继续前行,只需回归本源,回归根本,回归心中的自然,就可以直接从修道之路,跳跃到得道之境。而回归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回归即放下,放下即回归。老子说,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放下对仁义,对圣智,对巧利的执著,放下执著即可回归本源,即可得道。

 

1、大道废,有仁义;

 

人们失去了自然之道,宇宙之道,天地之道,就创造了仁义的概念,欲用仁义之礼,建立互敬互爱的关系,建立弃恶扬善,去恶为善的社会行为规则,从而建立有序的、和谐的世界。自然之道,自然而然,是无为之道;仁义之礼,是人为的守则,是有为之道。自然之道生生不息,自然之道大行于世,仁义无需彰显,自在其中。失去了自然之道,把人为之道作为自然之道的替代品,必然有其局限性,有其不自然的地方,必然有失生生不息之道,有失自然。

 

废,《说文》:“废,屋顿也。”本义是指房屋倾倒。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大道倾倒了,失去了,人们就创造了仁义。大道为什么会废弃倾倒呢?大道又怎么能够废弃倾倒呢?西汉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写到:“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可见,先王之道,甚至大道都是被人为废弃的,被有意废弃的,并且是被统治阶级为了统治人民而强行废弃的。废弃大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废弃大道,即废弃大道的自然、自由。强权之下不自然,无自由。一个人要控制另一个人,必然要使其失去自由。一个被限制自由的人,是一个被强行夺取自然之道的不幸之人。

 

一个人最终失去自由,必然经过了自己的同意。否则,世上没有人能夺去自己的自由。不经自己的同意,世上没有人能够真正伤害你。那么,一个人心中的大道怎么会废弃呢?肯定是自己自愿废弃的。《论语·雍也》孔子批评冉有说:“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汝)画。”一个人走在修道的旅途上,纵然力量不够,也会竭尽全力,走到半路才会停下来。如今你画地为牢,未曾开始,就先言放弃。你不是力量不够,而是缺少自信、勇气与冒险精神。孔子总是鼓励冉有,要更多地拥有自信、勇气与冒险精神。一个人之所以失去了与生俱来的自然之道,是因为他内心缺少自信,勇气与冒险精神,觉得自己不足够,不能够拥有,不配拥有。

 

孔子在《礼记·中庸》中说:“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创造自己的人生理想,有些人因为缺少自信、勇气,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会半途而废,我会坚持不懈的。可见,大道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人们缺少自信,缺少圆满自足的人生态度,缺少对理想,对生命无论如何的承诺,缺少勇气与冒险精神,从而失去了自然而然的自由、无为之道;失去了天真纯朴,率性而为的婴儿精神;失去了天然的本性;失去了无中生有,无所不有的机会。

 

人们失去了大道,就创造了仁义作为大道的替代品。《说文》:“仁,亲也。”《礼记·经解》:“上下相亲谓之仁。”《韩非子·解老》:“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仁发乎内,是心中自然而然的爱,是自己爱他人,同时感召到他人爱自己的能力。仁是一种互爱的能力。义的本义是合宜的行为准则。《周易。系辞下传》说:“禁民为非曰义。”不让他人误入歧途,为非作歹,就是义。老子所谈的仁义,是广泛的仁义,并不专指儒家的仁义思想。

 

大道行,仁义自在其中。大道不行,推崇仁爱、仁义,让人们用仁爱之心、仁义之礼,与他人建立心与心的联系,已经落入有为、人为的窠臼。仁爱、仁义本来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人们本来具足的能力,是无需推崇的本性。如今大力推崇仁义,只说明大道已失,仁义只能作为救援队。

 

本来是发乎于内心,自然而然的仁义,如今被创造,被推崇,自然也会失去仁义的本性,失去仁义的本来内涵,失去仁义的本来面目。或许人们推崇仁义,其实已经变成了不仁不义,人们推崇的仁义,已经成为行为规范,成为行为标准,已经不再是内在的本性,而成为外在的戒律,人们或许已经失去了仁义。大道废,其实连同大道之内的仁义也一起废弃了。

 

2、智慧出,有大伪;

 

人们失去了自然之道,无为之道,只能用人为之道,有为之道作为替代品。最高境界的人为之道,有为之道,人们称之为智慧,最低境界的人为、有为的行为、作为,人们称之为奸诈,虚伪。大道废,人们创造了仁义,创造了智慧,同时也制造了奸伪。

 

智是形声字,从知从日。知的本义是“说的准”,“一语中的”。日,即每日。每天。“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每天都知道全新的变化,每天都能一语中的。老子说:“知人曰智。”老子强调知人,知人自然知天地,知人自然知万物,知人自然知道。《韩非子·显学》说:“智,性也。”天命之谓性,知天命,是人的本性,知天命就是智。《管子》说:“四时能变谓之智。”知道四时的变化,叫做智。智,即是知天,知地,知物,知命,知他人,知自己。慧的本义是聪明,有才智。《方言》:“知或谓之慧。” 知天,知地,知物,知命,知他人,知自己,就是慧。慧就是智,智就是慧。智慧,即聪明,有才智,是知天,知地,知物,知命,知他人,知自己的能力。三国时魏人嵇康在《大师箴》中写到:“大道沉沦,智惠日用,渐私其亲。”智惠,即智慧。大道沉沦之后,人们天天好用智慧,其结果有可能就会渐渐具有私心,渐渐偏私他的亲朋好友,渐渐变得奸诈虚伪。

 

《说文》:“伪,诈也。”徐锴解释说:“伪者,人为之,非天真也。”根据徐锴的解释,人为即伪,有为即伪;人为即诈,有为即诈。失去天然,失去自然,失去自由,失去自在,就是伪,就是诈。甚至于智慧本身,就是伪诈。故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智慧就是人为,就是有为,就是大伪,就是伪诈。所以老子在下文中说,要绝圣弃智,就是要弃绝伪诈,回归自然,回归天然,回归无为之境。

 

《荀子·性恶篇》中亦写到:“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说,天命在天为命,在人为性,所以人人生而具足,不可后天学习,不可后天拥有;而能够后天学习成为自己的能力,后天拥有成就自己的事业,统统是伪。

 

大道不失,人人皆行在道中,人人皆合乎道,人人自然而然地活出天命,活出本性,人人心心相印,则不必再去知天,知地,知人,天地人皆在心中,皆在道中,人人皆与天地相合,与天地为一。则无需智慧,智慧自在心中。

 

3、六亲不和,有孝慈;

 

人们失去了大道,失去了自然而然的本性,致使六亲不和,人们因此创造了孝与慈的概念,用来维系六亲的仁爱、敬爱与和睦关系。六亲,王弼解释为父子、兄弟、夫妇。《说文》:“和,相应也。”《广雅》:“和,谐也。”老子说:“音声相和。”彼此能产生心灵的共鸣,叫做和,亦即心灵和谐。和谐,是指心灵层面的共鸣,不是说外在关系层面上没有冲突就是和谐。

 

六亲不和,即是说六亲不能心心相印,不能产生心灵共鸣,不能达到心灵和谐。《周易。系辞上传》写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二人同心,犹如利刃可以切断金属;二人同心,说出的话都像兰花一样芬芳。但如果二人不和,说出的话就会像污泥一样恶臭。

 

《说文》:“孝,善事父母者。”《说文》:“慈,爱也。”一般说成父慈子孝,父不慈子不孝。大道行,则孝慈皆在其中,则自然父慈子孝,不必推崇,不必彰显,人人父慈子孝。故《孝经》说:“夫孝,德之本也。”大道行,孝是德的根本。大道不行,推崇孝慈,则易于失去内在的仁爱,失去内在的孝慈,而把孝慈打造成父慈子爱的行为规范,礼仪标准。人们按照一个标准去爱、去孝、去慈,就失去了自然而然的爱、孝、慈,则最终必然失去爱、孝、慈。六亲不和,人们打造孝慈,充当六亲和谐的替代品,反而会加速失去六亲和谐的程度。

 

4、国家昏乱,有忠臣。

人们失去了大道,导致国家昏乱,人们创造出忠臣的概念,妄想让忠臣治理出一个国泰民安,丰盛富足,和谐安康的天下。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有奸臣,才会有忠臣。有忠臣,自然有奸臣。若无奸臣,则人人皆是忠臣,也就没有可以推崇、嘉奖的忠臣。大道行,智者不敢妄为,自然“为不为,则无不治。”大道不行,国家昏乱,智巧滋生,能者横行,忠奸携手粉墨登场,其结果往往是忠臣被害,奸臣妄为,国破家亡。有忠臣,则国家势必已经无法治理,势必正在日日走向腐朽,破败,没落。

 

《说文》:“昏,日冥也。”昏的本义是太阳西下,黄昏来临。引申为昏暗,黑暗。《尚书·大禹漠》写到:“昏迷不恭。”是指昏聩,糊涂。乱,即混乱,无秩序,不和谐。忠,忠诚无私,竭尽全力,百分百的付出。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四言铭系述》中写到:“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司马光说,竭尽全力付出他人叫做忠,不欺骗自己叫做信。忠臣,即能够百分百为国家,为社稷付出一切,包括生命的臣子。

 

5、综述

 

老子在本章中,非常深刻地写到,如若失去了道,则人们自然会打造出仁义,打造出智慧,打造出伪诈,打造出孝慈,甚至打造出忠臣,作为失道之后的替代品,人们妄图用这一系列的替代品,打造出一个和谐、富足的天下,实际上是自欺欺人。仁义,智慧,奸诈,孝慈,包括忠臣,其实都是失道之后的弥补方式,但这些弥补方式,并不能够让人们拥有一个和谐,富足的社会,人们唯有回归自然,回归于道,才能够拥有人人都想拥有的和谐、富足,天地万物才能无中生有,生生不息。

 

从另一方面来说,人们觉悟万物,觉悟社会的行为规范,也可以知道天下是有道,还是失道。如若国家特别推崇、褒奖忠臣,如果国家打造出一个个忠臣,作为人人效法、学习的楷模,那么,也就说明这个国家此时正处于混乱之中,只有混乱的国家,才需要忠臣,才盼望忠臣,拯救天下于危亡之际。

 

如若人们特别推崇孝慈,推行孝慈,把孝慈当作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把是否孝慈当作检验人们是否仁爱的标准,那么,天下一定六亲不和,分崩离析。如若人人都想觉悟,都想悟道,都想拥有无上智慧,那么,社会一定缺少智慧,社会一定是无道的社会。如若人人开口闭口讲仁义,把仁义当作人们处事的行为规范,那么,外在的仁义已不是真正的仁义;作为行为规范的仁义标准,更不是真正的仁义。天下一定不仁不义,天下一定是无道的天下。

 

觉悟万物,觉悟天下混乱,六亲失和,不仁不义,觉悟天下是失道的天下,皆是人们回归自然,回归于道的机会。老子让人们觉悟天下无道,正是提醒人们,要回归于道,要无为而治,方可无为而无不为。

 

6、半途而废

 

东汉书生乐羊子有一个贤惠的妻子。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捡到一块金子,回家交给妻子。妻子就说:“我听说有道之人,不喝盗泉之水,不吃乞来之食,更不会把别人丢失的财宝据为已有。有道之人,天性如此。”乐羊子听后,非常惭愧,就把捡到的金子,扔回了野外。然后去远方拜师求学。

 

一年后,乐羊子因为思亲心切,回到了家乡。妻子拿起一把剪刀,走到织布机前,对他说:“这个织布机上的蚕丝,一丝一丝积累下来,才会有一寸长;一寸一寸积累下来,才会有一丈甚至一匹长。如今,我如若把它们剪短,也就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了。”

 

妻子接着说:“读书修道,也是这样。如若半途而废,不是同样会前功尽弃吗?与割断丝帛有什么两样?”乐羊子听后,很是感动,从此发愤读书,修道,自强不息,终于成为得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