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舌头真的可以自尽吗:四念处的具体修法(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19:54

四念处的具体修法

苏州西园寺·观自在禅修营·2012年第三期(10月25日—11月1日)

七日禅讲座:道成

2012年10月29日(周一)

(共13页,约18,000字)

目录

一、四念处的出处P1

二、四念处的修法P5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杂阿含·624经》: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

2、实修与教理的关系(对经典的态度)?

3、正念与八正道?

推荐书籍:

《佛法概论》、《亲近释迦牟尼佛》、《阿含要略》、《四阿含》、《清净道论》、《阿含经故事选》。  

盲龟浮木——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箭喻经:拔剑疗伤;卡拉马经:不轻信;

沙门果经:断恶修善的果报当下就可看到。《长阿含30经,世纪经》(佛陀的世界观)。

佛陀45年所说法如掌中叶、爪上土,所知而未说之法如林中叶,大地土——因为佛陀只说有利于解脱的法——说法的目的在于令众生修行解脱、离苦得乐。

一、四念处的出处

一、引言

向智尊者在《正念之道》中提到,二十世纪初,缅甸的明贡西亚多为了亲证所学的教法,积极寻找无须拐弯抹角、而能直达最高目标的禅修体系,走遍全国,遇到许多教导禅修严格的人,但都无法得到满意的指导。直到最后终于遇到一位受人尊敬的、已入圣道、确定可达究竟解脱者。他向圣者提问,却被反问:“你为什么在佛语之外寻找呢?佛陀不是已经宣说过唯一的道路——念处吗?”于是,明贡尊者谨记这个指示,研究经文与传统解说,深入思维,并精进修行,终于了悟它的不共特色。他的修行成果让他相信已找到过去一直在寻找的东西——可达最高觉悟之明确有效的修心方法。他从自己的经验发展出修行的原则与细节,后来成为教授弟子的教材。在他1955年3月18日圆寂时,许多人相信他已达究竟解脱——阿罗汉果。而他的弟子马哈西尊者,更是将念处禅法推广到全缅甸和全世界,使成千上万的人在他明智与熟练的引导下受益。

二、四念处修法来自《阿含经》:

1、《南传巴利三藏?长部大品22经?大念住经》;2、《杂阿含?619-653经》

3、《中阿含?98经?念处经》;4、《增一阿含·187经》等。

    《增一阿含·187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三痛。云何为三?所谓乐痛、苦痛、不苦不乐痛。诸比丘当知:彼乐痛者,欲爱使也;彼苦痛者,瞋恚使也;不苦不乐痛者,是痴使也。是故,诸比丘,当学方便,求灭此使。所以然者?当自炽然,当自修行法,得无比法。诸比丘当知:我灭度后,其有比丘念自炽然,修其行法,得无比法,此则是第一声闻。 

“云何,比丘,当自炽然,当自修行,得修行法,获无比法?于是,比丘,内自观身,外自观身,内外自观身而自游戏;内观痛,外观痛,内外观痛;内观意,外观意,内外观意;内观法,外观法,内外观法而自游戏。如是,比丘,当自炽然,修行其法,得无比法。

三、阿含何义?

    阿含,梵语及巴利语agama的音译,又作阿含暮、阿笈摩等;意译为法归、法本、法藏、教法、教分、种种说、无比法、传教、净教、趣无、教、传、归、来、藏。

《长阿含经》序言中将阿含意译为“法归”,谓阿含经乃“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

杨郁文的《阿含概略》第6-7页,关于阿含:A、释尊在世时,诸弟子以从佛陀金口所宣,传承于弟子间的教授、教诫,称为“阿含”。表示圣传、圣语。此时“阿含”正是圣教的同义语。

B、释尊涅槃后,从阿难(结集经)受得《四阿含》,此时,《阿含》成为佛教“圣教集”、“圣典”的同义语。C、《阿含》是佛世流传之教法,是灭后所续集之圣教集,师弟之间代代传承,为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所公认的根本佛法。

所以,《阿含经》,通常系指原始佛教圣典,体裁是言行录形式,记述了佛陀所说及其直传弟子的修道、传教活动;并阐述了当时外道的学说及佛陀的批驳。佛教的基本教义有业果轮回、十二因缘、四圣谛、八正道、苦、空、无常、无我、涅槃等。《阿含经》除了阐述佛教的产生及教义外,还论及当时印度的政治、宗教和哲学等。

四、《四阿含》与《五尼柯耶》

    原始佛教圣典《阿含经》,有北传《四阿含》及南传《五尼柯耶》(即五部)之分。北传《四阿含》由《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四部组成;南传《五尼柯耶》由《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小部》五部组成。

那么,北传《四阿含》究竟如何结集而成,各有什么特色?现重点介绍如下:

北传四部与南传五部的前四部大体相应,但经文排列次序相差甚大,收经的数目也不尽相同。汉译四部阿含出自不同部派,编成时间有先后。《杂阿含经》出自化地部,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共50卷,1362经,各经文句杂碎,夹杂汇编。《增一阿含经》,属于说一切有部,并以大众部本修补,东晋僧伽提婆译,共50卷(或作51卷)。此经以法数相次,从一法增至十法,逐一相从,文义条贯。《中阿含经》为说一切有部所传,东晋僧伽提婆译,共60卷。《长阿含经》编辑最晚,依法藏部本,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共22卷。

北传《四阿含》:是言行录的体裁,以对话的形式,记载了现实中的释迦牟尼佛及其弟子的活动,通过本经能够完全体验释尊现实的人格。《四阿含》涉及到印度的社会风俗、政治经济、宗教哲学等方面的文献价值也极为珍贵。另外,《四阿含》完整记载了释迦牟尼佛破斥各种学派的过程,其中独特的辩论术和卓越的智慧,都值得我们去挖掘和研究。

1、《杂阿含经》

公元435-453年,由南朝宋的求那跋陀罗口宣梵本,宝云传译,慧观笔受,译于建康,共50卷,1362经,此经有梵文底本。据《佛国记》记载,东晋释法显西行求法,在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得到《弥沙塞律》、《长阿含》、《杂阿含》、《杂藏》的梵文本,使此次翻译有文可据。这一译本后来传写时似乎未得好好的整理,因而现存的本子卷次不顺,并佚去两卷,误以求那跋陀罗所译《无忧王经》编入(以上参照《出三藏记集》卷二、卷九)。

所集录诸经,短小而又简洁,且所讲述多为佛陀具体教诫之法,读之令人有如亲眼瞻仰佛陀法相、亲耳聆听佛陀金口宣教之感,故所谓“诸经之母体,原始佛典之根本”,诚然可信。

杂阿含意为:传来的事相应圣教集。如《瑜伽师地论》说:“即彼一切事相应教,间厕鸠集,是故说名杂阿笈摩。如是四种(阿笈摩),师弟展转传来于今,由此道理,是故说名阿笈摩。”

所以,《杂阿含经》有能说者(佛及弟子),所说(五蕴、六处、因缘、道品等),所为说者(比丘、天、魔、梵、释等)。原始结集的经法是以“事类相应”结集释尊教法,所结集的有:

一、蕴相应,二、处相应,三、缘起相应,四、食相应,五、谛相应,六、界相应,七、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入出息念、学、证净相应。以上是九分教中的“修多罗”,也就是《杂阿含经》及《相应部》的根本部分。

随后又多次结集的有:一、比丘众等八众说众相应,是九分教中的“祇夜”。二、弟子所说相应(舍利弗、大目揵连、阿那律、大迦旃延、阿难、质多罗相应)及如来所说相应(不坏净、大迦叶、聚落主、马、释氏、无始、婆蹉种出家、外道出家、杂、譬喻、病、业报相应),是九分教中的“记说”。集合“修多罗、祇夜、记说”,构成现存的《杂阿含经》,又称为《相应阿含》。

2、《中阿含经》

前秦建元20年(384),在道安主持下,由昙摩难提诵出,竺佛念译成汉文,慧嵩笔受,共五十九卷,现已散佚无存。公元397-398年,东晋罽宾沙门僧伽提婆发现该译本“违本失旨,名实不当”,就与僧伽罗叉重译为60卷本,224经,现存。此本新译专名,随后有些仍改为旧译,笔受者道慈特将新旧译名并录为一卷,附在目录之后以待审定,现已不存。此经主要讲述原始佛教基本教理,如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禅、六界、六处、涅槃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联系当时社会现实,阐述善恶因果报应,鼓励人们止恶行善。阐发教理时,多用日常生活事例和寓言故事,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读此经如入深海采宝,可以探索到原始佛教的精髓。

3、《长阿含经》

于后秦弘始十五年(413),由佛陀耶舍诵出、竺佛念译,道含笔受,译于长安,全经分四分四诵,共22卷,30经,现存。历代别出异译之单品约24种、58卷。北传汉译《长阿含》与南传《长部》大体相应。《长部》共收34种经,无《增一经》、《三聚经》和《世纪经》;而《三十二相经》、《念处经》汉译收在《中阿含经》;北传倾向于把内容相近的经文排在一起,而南传则更多依经文形成的先后顺序。

本经述及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四谛、四念处、八正道、十二因缘、十二分教、无常、无我、五蕴、四禅、四证净、轮回、善恶报应等。并为适应教化婆罗门及一般天神信仰者,诸多方便说法,成就世间(世界悉檀),使人感到吉祥悦意。当知本经为慰藉佛般涅槃后,诸弟子之恋慕心,开示游行道场(佛生处、初得道处、转法轮处、般涅槃处),礼敬诸塔寺(奉佛舍利处),忆念佛功德、思慕正法之方便法门;亦当勿忘本经中处处开示持戒修定,六通三明,无上明、行具足之真实解脱法门。

4、《增壹阿含经》

也是在道安主持下翻译的。于建元21年(385),由昙摩难提诵出,竺佛念翻译,昙嵩笔受,共41卷。其后半15卷每品或每大段末尾原有的摄颂未译,经道安与法和加以补订,但全经译文亦未尽善。公元397年,东晋的僧伽提婆略加修改,但改成50卷(或作51卷),472经。所谓“增一”,乃“逐次增加一数”之意。这些经集,皆以数字为准则编集而成,即以法数相次,从一法增至十法,逐一相从,文义条贯,但缺少序品。在释尊的教法中,已有不少藉数目表示的法相,如四谛、五蕴、六处、七觉支、八正道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要记忆的法相逐渐增多,因而采用这种新的编集方式,以便于记忆。除了“一法”(第二——十四品)外,大约每十经成为一品,依每品第一经之主题作为品名,同品各经各自独立,并无经义关连。现传《增一阿含经》之十一法品,从放牛品至三宝品,总共有十三经,估计是后来附加的。

那么,什么是《阿含经》的宗趣、来源及特色呢?

说一切有部的《根有律杂事》卷三九(大正二四·407)云:诸阿罗汉同为结集:但是五蕴相应者,即以蕴品而为建立。若与六处十八界相应者,即以处界品而为建立。若与缘起圣谛相应者,即名缘起而为建立。若声闻所说者,于声闻品处而为建立。若是佛所说者,于佛品处而为建立。若与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分相应者,于圣道品处而为建立。若经与伽他相应者,(于伽他品处而为建立):此即名为相应阿笈摩。若经长长说者,此即名为长阿笈摩。若经中中说者,此即名为中阿笈摩。若经说一句事、二句事,乃至十句事者,此即名为增一阿笈摩。

《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一云:佛随物适时说一切法,后诸集法藏弟子以类撰之,佛或时为诸弟子制戒轻重有残无残,撰为律藏。或时说因果相生诸结诸使及以业相,集为阿毘昙藏(论藏)。为诸天世人随时说法,集为增一,是劝化人所习;为利根众生说诸深义,名中阿含,是学问者所习;说种种随禅法,是杂阿含,是坐禅人所习;破诸外道,是长阿含。

《翻译名义集》卷四记载:涉法师云:阿含,此云,传所说义,是则大小二教,通号阿含。而根本乘中别开四部:谓一《增一阿含》明人天因果;二《长阿含》破邪见;三《中阿含》明诸深义;四《杂阿含》明诸禅法。以四阿含为转法轮,设教之首,别得其名,嵩辅教编,由昧通别犹豫不决,其词则枝。

《佛光阿含藏?杂阿含经题解》记载:“相应教”类集成立,而传为佛说与弟子说的经文仍不断传出、流行,又次第结集出来。次后集成的部分,在原有的契经上,分别、抉择、评破、融摄、组合,会入更多的事缘、传说,成为《中阿含》与《长阿含》。或为了便于教化,依当时所传经法,以增一法编集,成为《增一阿含》。

觉音尊者有四部的注释,表现了《阿含经》的特色。长部注:吉祥悦意;中部注:破斥犹豫;相应部注:显扬真义;增支部注:满足希求。

龙树菩萨有“四悉檀”的教说,如《大智度论》卷一(大正二五·59中)说:“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中,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无相违背。”

龙树菩萨的四悉檀判摄一切佛法,乃因依于《阿含经》的四大宗旨。结合四悉檀与觉音尊者的注释,可以推出:“吉祥悦意”是《长阿含》,“世界悉檀”;“破斥犹豫”是《中阿含》,“对治悉檀”;“显扬真义”是《杂阿含》,“第一义悉檀”;“满足希求”是《增壹阿含》,“各各为人悉檀”。

五、三大语系:

1、巴利文系(南传):代表初期佛教,流行于斯里兰卡、泰国、缅甸。

2、汉文系(汉传):代表中期,流行于中国内地及朝鲜、日本。

3、藏文系(藏传):代表后期,流行于中国康藏青蒙。

    南传巴利语系(托钵乞食,寺院戒律严谨,坐禅行禅,禅修指导);汉传汉语系(义理,净土的念佛法门,禅宗的活在当下,大乘的不共处:菩提心: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藏传藏语系(摄类学、因明,现观,入中论,俱舍,戒律——菩提道次第广论)。

二、四念处的修法

(一)何谓正念、正知与四念处

《杂阿含·607经》云:有一乘道,净诸众生,令越忧悲,灭恼苦,得如实法,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

《杂阿含·622经》云:云何名比丘正智?若比丘去、来威仪常随正智,回顾视瞻,屈伸俯仰,执持衣钵,行住坐卧,眠觉语默,皆随正智住;是正智。云何正念?若比丘 内身 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受心法 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是名 比丘正念。

《杂阿含·1028经》云:云何为正念?谓比丘内身身观念处,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调伏世间贪忧;外身身观念处、内外身身观念处,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法观念处,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调伏世间贪忧。是名比丘正念。云何正智?谓比丘若来若去,正知而住,瞻视观察,屈伸俯仰,执持衣钵,行、住、坐、卧、眠、觉,乃至五十、六十,依语默正智行。比丘!是名正智。

《汉译南传巴利文三藏·长部大品·22经·大念住经》云:世尊如是曰:诸比丘!为众生之清净,为度忧悲,为灭苦恼,为得真理,为证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处。如何为四念处,诸比丘!比丘于此,于身观身而住,于受观受而住,于心观心而住,于法观法而住,精勤,正知正念,舍离世间之欲贪、苦恼。

只有一条道路,可以使众生清净、克服愁叹、灭除苦忧、实践真理、体证涅槃,这就是四念住。是哪四个念住呢?比丘持续地就身体观察身体,就感受观察感受、就心观察心、就诸法观察诸法,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嗔。

一乘道(一行道),或“唯一的道路”,被解释为五义:1、单一的不分歧的路,2、独行的路,3、佛陀发现的路,4、通向唯一的目的地——涅槃之路,5、到达涅槃的唯一的路。而菩提比丘翻译为“通向涅槃的直接之道”。

四念处也可译为“念的目标”。因为念须有现象为观照的目标,所以就以此现象来安定心。谈到这些现象,它们可分为四种:身念处以念观身体为目标;受念处以念观感受为目标;心念处以念观心意为目标;法念处以念观心态——法为目标。

四念处,这唯一的法门,是以念为主的修持。这是因四念处以念为栋梁。它检讨那混乱的心,调整重要的心思,如信心、精进、智慧……并每时每刻注重正确的举动、言谈和意念。

四念处被指导为唯一的法门,因为这是高尚的修持,它能净化修持四念处者。众生执著生命,没有此道,他们的心便被那污染众生本性及行为的烦恼所迷惑。这些污染出自邪见,它把丑恶看成美丽,痛苦当作快乐,无常为有常,无我为有我,致使贪、嗔、痴生起,并带来烦恼、悲哀、忧愁。这对众生来说,确实很危险。当众生依此道——四念处修行,他们将见到真理,明了那驯服及把心安定下来的法门,并得到生命中最高喜乐。虽然修行者未得到神圣灭苦之道与果,可是在努力修持中,尚能定下来而不受扰乱。当修行者已断除烦恼,证入正道,即是证悟涅槃。

(二)正念、正知与四念处的关系

在以上经典中,佛陀将正念解释为“若比丘内身 身观念住,如是,受、心、法 法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而将正知(正智)解释为“若比丘去、来威仪,常随正智,回顾视瞻,屈伸俯仰,执持衣钵,行住坐卧,眠觉语默,皆随正智住”。

据此,我们就可以把正念、正知、四念住理解为同义语,即它们都是指比丘无论“行住坐卧,眠觉语默”,皆应“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地修习“四念住”。

如果仔细分辨,它们也有微细不同:正念侧重于觉知、觉察,即如实观察身心一切活动;正知是在正念基础上的如实了知;四念处强调应时刻保持对自我身心、外境的觉知、觉察。

当然,也有更详细的区分和解释。举例如下:

1、帕奥禅师的观点如下:

问:念根、念觉支及正念三者有何差别?听说八圣道分的正念是指四念处,是吗?

答:它们都是一样的,拥有不同的名称,是因为佛陀透过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念心所。

他在开示时这样说:八圣道分有世间及出世间之分;四念处之念是属于世间的正念。

正念是忆念目标,而正知则是如实知见目标。例如,忆念眼净色的是正念,而如实知见眼净色的观智则是正知。总之,在修行观禅时,正念忆念诸行法及其无常、苦、无我、不净四相,正知则如实知见之。念不能单独起观照作用,必须与正知配合。

“正知”是指正确地、完全地、平等地观照。“正确地”是确实无误地。“完全地”是从各方面去了解。“平等地”是透过愈来愈高的修行成就而持续进步。

身受心法是正知(观智)的目标,正念取得这些目标,然后正知如实地了知它们。在修行观禅时,正念与正知一直并存,因此佛陀开示说:“比丘以热诚(精进)、正知、正念安住于观身为身……”

没有正念就无法观照,不能忆念不忘禅修目标,不能观照“这是无常、苦、无我。因此佛陀开示说:“诸比丘,我说正念适用于所有的情况。”这可以理解为:正念对于每个生命、每个懒惰、不平衡的心,都是很有帮助的。或者可以理解为:借着正念的帮助,正知才能够观照,发挥作用。

2、向智尊者在《正念之道》中指出,念即单纯注意,正念即彻底,正知即清楚了知。正知,是在单纯正念的清晰上,增加对目的与事实、内在与外在的完全了知,它是建立在念之上的智与慧。他将正知区分为四种:一是有义正知;二是随应正知;三是行境正知;四是实相正知,即无痴正知。

3、觉音尊者认为,有四正知(四明觉),即有益正知、适宜正知、行处正知、无痴正知。而且,四正知要贯穿于一切日常活动当中。这意味着: 身念处的修行,必须贯穿于生活中的每一个当下,要全身心的精进付出,才有可能洞见缘起法,彻证无我。

4、马哈西尊者解释“念”有七义:1、随念;2、记忆;3、觉察;4、忆起;5、忆持;6、紧系(事物);7、不忘。他在《四念处选章》中,对四正知(四明觉)的解释如下:

当你要做某些事或说某些话,你应考虑它是否有益于他人,因此只做或说那些有益的。这样的考虑就是益外明觉。即使是有益的,你也应再考虑它是否适合,并只做或说那些适合的,这是合适明觉。这两种明觉如应用在世俗上的事也会有利的。第三是方法明觉。这对于修禅者而言只是无间断地观注那连续生起的色法和心法。当你继续“方法明觉”地观禅,你的定力会变得更强而你会亲自观到一切都在不断生起和沉灭。你非常清楚地明白心色法是多么的无常、多么的痛苦、多么的无我主宰。这明白心色法就是“无痴明觉”。

5、徐钧在《关于正念》中讲到,目前在西方比较流行的正念,并非全部正念的含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内观。内观,意为如其实际地看,它是正念的核心内容。

(三)修四念处、安那般那念之前行

《杂阿含·624经》:佛告郁低迦:汝当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然后修四念处。何等为四?内身身观念住,专精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如是广说。

《杂阿含·801经》云:有五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何等为五?

住于净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于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是名第一(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复次,比丘,少欲、少事、少务,是名二法多所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复次,比丘!饮食知量,多少得中,不为饮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 

复次,比丘!初夜、后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是名四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 

复次,比丘!空闲林中,离诸愦闹,是名五法多种饶益修习安那般那念。

故修习四念处、安那般那念,应受持学戒,守护根门,少欲、少事、少务,饮食知量,精勤思惟,离诸愦闹等。

(四)止观与内观

修习正念的实践——内观,是印度最古老的禅修方法之一。在长久失传之后,两千五百多年前被释迦牟尼佛重新发现。

印度的葛印卡在演讲中,依据阿育王在2300年前刻在石碑上的字:“人不应只尊重自己的宗教,而谴责其他信仰。相反,一个人应该有许多尊重其他宗教的理由。每个宗教皆应以仁爱、慈悲、善念为本”,告诉我们:面对人人都存在的烦恼,唯有“纯正的法”,才能帮助我们去除内心的杂染、摆脱束缚、培养慈悲之心,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并最终走向解脱。而这“纯正的法”,就是对自身实相直接的体验、观察的技巧,就是内观(Vipassana)。

何为止观?“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烦恼)”。止,梵语奢摩他,为禅定别名,即止息妄念,令心专注一境。

“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观,梵语毗钵舍那,即如实观照诸法。

禅修包含“修定”和“修慧”。“修定”即“修止”;“修慧”即“修观”(修习内观)。

何为内观?内观,在印度古老的巴利文中,是“洞见”的意思。它是佛陀教导的精华,是对佛陀所说真理的实际体验。佛陀经由实修内观,而证得这个体验,所以内观就是佛陀的主要教导。他所说的话,是他内观体验的记录,同时也是如何修习、体验真理,实现目标的详尽指导。

内观的意思是如实观察,也就是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过程。一开始,借着观察自然的呼吸来提升专注力;等到觉知渐渐变得敏锐之后,接着观察身心不断变化的特性,体验无常、苦、无我的普遍性实相。这种经由直接的经验去了知实相的方式,就是净化的过程。

马哈希尊者这样阐释内观与止观的关系:

有人以为寂止就是内观,有人以为内观跟寂止一样,有人把内观说得太艰深而难以实践,他们的听众心中充满困惑,为了让这些人受益,我们将说明内观的要素。 

禅观的目的何在?如何培育内观?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有两种禅修:寂止禅和内观禅,即修定和修观。《清净道论》中介绍了四十个修定的对象,称为四十种业处,包括:十遍处、十不净、十随念、四梵住,四无色界定、食厌想、四界差别。还有内不净观——三十二身分,这些都是寂止禅,不是内观。

其中,只有观呼吸(安般念,入出息)和四界差别想与内观有关。

正念于呼吸是开展寂止,但也能培育内观。然而《清净道论》将它包括在四十种习禅业处中,因此也称寂止禅。观体内的四大,虽然是寂止禅,但它可以开展内观。 

如何培育内观?回答是:以观照五取蕴培育内观。众生的精神与物质特质为诸取蕴,可能由于贪欲而乐于执取(爱取),或因邪见而错误执取(见取)。一旦观到它们的实相,便不再执取,就是这样培育内观。 

阿姜念对修毗钵舍那(内观禅)的总结如下:

1、开始学习毗婆舍那时,应有清晰地认识,即任何存在只是由身心构成。

2、身心状态只发生在自己身上,故须在每一刹那的当下保持正念,以便清楚地看到本质。

3、禅修的对象必须是不间断的身心状态,而且始终是当下的状况;如果感受出现,就检查它;如果追踪中断,不要忧虑,只要重新再来,继续检查身心状态。

4、在练习中,禅修者必须注意,不要生起欲念,想去看到某些事,或想去发展某些内观,只要注视身心状态即可。

5、不要同时检查身心状态,应分别检查,而且永远是当下。

6、守住站、坐、行与卧这四种主要姿势,避免次要的动作。

7、如果有必要改变姿势,在改变之前,要确定知道移动的理由或原因。

8、使用平常姿态与姿势,并检查每个平常姿势与心理状态。

9、试着自然一些,不要故意很慢地走路与移动来加速内观,这种欲望会障碍内观。

10、当练习时,不要做任何不必要的事情──不要说没有必要的话;除非必要,不要改变姿势;除非必要,不要吃东西。

11、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必须了解动作的必要理由,并看到如何被痛苦强迫去做。

12、应舍弃“禅修是特别的事”的感觉。它不追求什么,只是检查动作的原因与身心的特性。

13、不要想透过禅修,求得诸如喜乐或宁静等身心状态。

14、毗婆舍那禅修者必须像一出戏剧中的观众,不要想去指挥剧情,只是留意地看着身心状态进入意识的流动,此种平衡的刹那,将导向智慧。

(五)什么是戒

戒清净:极为清净的四种戒律(别解脱律仪、活命遍净戒、资具依止戒、根律仪)

一、别解脱律仪(=波罗提木叉律仪=止持=五八十具戒):

别解脱:受不同律仪,得不同解脱。律仪=戒律(止持+作持)+威仪。

律仪:六根对六尘,不起贪嗔,了知一切无常。何为增上戒学?若比丘住于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见微细罪则生怖畏。受持学戒。

二、活命遍净戒(=正命):如法取得生活资具。

以正当方法获得生活必需品(食、衣、住、医药)的戒,它依正见、正方便、正念而成就。

1、正命:若见邪命是邪命者。若见正命是正命者。佛弟子依从正法,清净身口意三业;远离咒术、占卜等五种邪恶之谋生方法,而如法求取衣服、饮食、汤药、床榻等生活资具。正见为基础、正方便、正念为助,可成就正命。

2、净命自活:应避免四种邪命食:下口食(口朝下。宅地明、畜生明)、仰口食(口朝上。观星相)、方口食(口向四方。为他使命、做间谍、做媒。传话)、四维口食(口向四维。巫医)。

A诸所有沙门、婆罗门明于事(看风水、宅地)者、明于横法(以动物异状断吉凶)、邪命求食者、如是则为下口食。B若诸沙门、婆罗门仰观星历。邪命求食者。如是则为仰口食。

C若诸沙门、婆罗门为他使命(间谍、做媒)。邪命求食者。如是则为方口食。

D若有沙门、婆罗门为诸医方种种治病(巫医)。邪命求食者。如是则为四维口食。

《大智度论》说5种邪命:1诈显奇特:不穿鞋、穿百衲衣、拿大铁铲等;2自说功德:自我标榜、诋毁他人,为求名利;3占卜吉凶:宅地、畜生、观星看相;4以僧官压人;5说所得供养、以利求利。

三、资具依止戒:如法受用生活资具。

正当使用生活必需品(衣、食、住、药),以智慧成就。如何通过受用资具断除烦恼。

1、若用衣服。非为利、贡高、严饰故。但为蚊虻、风雨、寒热故。以惭愧故。

2、若用饮食。非为利、贡高、肥悦故。但为令身久住。除烦恼、忧戚故。以行梵行(此处指成就八正道;还有一义:净行,即断欲行,与外道共)故。欲令故病断。新病不生故。久住安隐无病故也。3、若用居止房舍、床褥、卧具。非为利、贡高、严饰故。但为疲惓得止息故。得静坐故也。4、若用汤药。非为利、贡高、肥悦故。但为除病恼故。摄御命根故。安隐无病故。若不用者。则生烦恼、忧戚。用则不生烦恼、忧戚。是谓有漏从用断也。

5、清净受用有四:说示净(因佛允许受用资具)、律仪净(合于律仪,受用清净)、遍求净(远离邪命、正命而活)、观察净(如理起界差别想、厌离想,对饮食等受用不贪着)。

6、《清净道论》之受用有四:A盗受用(破戒、贼住)、B借受用(不做食厌想,不如理观察)、C嗣受用(走在解脱之道上;四相三果、七有学,未证究竟圆满果)、D主受用(完全如法,漏尽阿罗汉、佛);

7、四依法:对生活必需资具(衣、食、卧具、药)能知足常乐。

复有四法。谓四贤圣族。于是。比丘衣服(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知足。得好不喜。遇恶不忧。不染不着。知所禁忌(过患)。知出要路(出离要道=能解脱之八正道)。于此法中精勤不懈。成办其事。无阙无减(行正道不打折扣)。亦能教人成办此事。

8、四圣贤族:对生活必需资具(衣、食、卧具、药)能知足常乐之人。

9、四圣种:对生活必需资具:衣、食、卧具,随所得生欢喜心;能乐断乐修。

四、根律仪:与以上三支(别解脱律仪、活命遍净戒、资具依止戒)互为扶助。凡夫有外凡(不懂佛法)和内凡(虽了解,但未见道)之分。

1、云何不律仪。凡夫眼见色:于可念色而起贪着。不可念色而起瞋恚。不见过患。复见过患。不能除灭。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2、云何律仪。眼见色时,于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见色过患。能舍离。

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律仪。即:六根对六尘,不起贪嗔,了知一切无常。如律如法,持戒清净。保护六根,正知外境。

3、云何六根善调伏:善关闭→守护→执持→修习。

眼见色。不取色相。不取随形好。任其眼根之所趣向。常住律仪。世间贪、爱、恶不善法不漏其心。能生律仪。 善护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见色(声香味触)已,不取于相、细相(色相、随形好)。眼根若不防护,则为贪、忧、不善法侵入,故彼防护而行道,保护眼根,作眼根律仪。如是耳闻声已,鼻嗅香已,舌觉味已、身触所触已、意知法已,不取于相。乃至意根律仪。

4、无上修根法:依舍(平等住)修六根→根尘识相对,生可意、不可意、可意不可意,如实知。→寂灭、胜妙、为舍→离厌、不厌→生已尽灭,所谓为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

5、修行次第:四果三向,如实了知,修四念处→得正念正智(行舍智=世俗最高智)→依舍(平等住)修根(与舍心相应)→无可意不可意、无厌离不厌离→寂灭、胜妙→苦、无常、无我与三解脱门相应→圣种智→涅槃。

《心经》: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6、贤圣修根法:依对治(根尘识→触→受想思)。根尘识相对,于不可意色不厌离;于可意色厌离。心善调服、善关闭、善守护、善摄持、善修习。

7、学人修根法:依惭愧心、出离心。在修行路上,尚未见道、见法、见谛。根尘识相对,生可意、不可意、可意不可意。彼圣弟子惭耻厌恶。

8、根律仪:为成就南传安般念、四念处(正智正念)、五根、五力、三十七道品,以及禅宗、净土等一切法门的基础,它与内观禅关系密切。无常、无我、缘起、中道、苦、内观三相(无常、苦、无我),均以此起修。

五、正语(口四):若见邪语是邪语者。若见正语是正语者。远离妄言、两舌、粗言、绮语等一切虚妄不实之语。 正见为基础、正方便、正念为助,可成就正语。

佛陀提出“有益的十论”及“无用的三十二论”:

佛说“有益的十论”为:一、少欲;二、知足;三、远离烦恼;四、不执着;五、精进;六、戒;七、定;八、慧;九、解脱;十、解脱知见。

佛说“无用的三十二论”为:一、王论;二、贼论;三、大臣论;四、军论;五、怖畏论;六、战论;七、食物论;八、饮物论;九、衣服论;十、床室论;十一、花蔓论;十二、香论;十三、亲戚论;十四、乘物论;十五、乡村论;十六、市集论;十七、城论;十八、地方论;十九、女论;二十、男论;二十一、英雄论;二十二、道旁论;二十三、井边论;二十四、先亡论;二十五、种种论;二十六、世俗学说;二十七、海洋起源论;二十八、有无论;二十九、森林论;三十、山岳论;三十一、河川论;三十二、岛洲论”。

如果我们反观自己的日常言论,恐怕很难避免以上“无用的三十二论”的内容,因为这些言论不能把我们导向解脱,所以佛说“无用”。俗话说:“祸从口出”,由于言论不当,很容易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烦恼,甚至流血牺牲,乃至战争。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言行不能不慎重啊!再看看现代的媒体,到处充斥着杀盗淫妄的内容,有识之士早就预言:毁灭人类的恰恰是人类自身,其中媒体起到了很大地破坏作用。

佛陀明确告诫弟子:凡是与解脱生死无关的事,都称为戏论。可见,佛陀基于对宇宙人生的如实观察和了解,指出了断恶修善是解脱一切痛苦烦恼的根本和基础,进而告诉我们修行的目标、方法和次第,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六、四威仪(威德=内涵修养;仪则=尺度规范):四念处、沙门果经、大念处经、身随念经,均讲到四威仪(可修身调心)。根律仪=内在;威仪=外在。戒清净+四威仪=调身。佛门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皆不出行住坐卧四威仪: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是日常应遵循的仪则,可调身、训练正知正念。《摩诃止观》调五事:身心息食睡。

1、行如风: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行走时应:身体正直,举止庄重、自在安详;眼望正前方地面约二米处,不东张西望;两手自然下垂,双脚不踱官步,不脚跟拖地,发出声响;心中正念(行知行,忆念三宝等)。

2、站如松:头正、眼睛平视、肩放松、垂手、收腹、脚与肩宽、呼吸均匀,保持正念。

3、坐如钟:全身放松,上身正直、挺胸收腹、不前冲后仰,左倒右斜。精神集中,心存正念,保持威仪。可全跏趺(双盘)、半跏趺(单盘)、散盘。

4、卧如弓:应右胁卧,累足,法衣覆身,不得散手脚、散乱心、散乱衣。作明相正念,起想思惟,然后眠。至后夜,疾疾起。经行、坐,除去睡盖。即应带着正念入睡。

5、注意:1久行伤筋,应避免过度运动和劳作;2久站伤骨;3久坐伤肉,易生慢性病:近视、颈椎腰椎病、消化不良、高血压等;4卧姿不正,影响情绪、心理健康、免疫力下降等。

6、威仪的功德:1可除障净心、精进修行不懈怠。2可得轻安、不易疲倦、令他生信与敬、诸贤圣皆会称赞、容易如理思维、与戒定慧相应。3有利于培养和保持正念正知。4可少做恶梦,有助于睡眠中修行。

7、不威仪的过患:平时不威仪→放逸、懈怠→道心退失→无正念→与善法不相应→导致世人对三宝不敬→一时精进的功德很快漏失。

8、修四威仪的目的:起心动念须谨慎,不放逸懈怠,严肃庄重、保持正知正念。

9、《清净道论》云:即离杀生等或实行于义务行者的思(意志)等之法。《无碍解道》说:戒即思戒,心所戒,律仪戒,不犯戒。此中:完成不杀或义务行者的思,名为思戒。离杀生等的离,名为心所戒。其次,舍杀生等的七业道之思,名为思戒。舍贪欲而离贪心住等所表现的无贪、无嗔、正见之法,名为心所戒。

律仪戒,当知有五种律仪:别解脱律仪,念律仪,智律仪,忍律仪,精进律仪。

圆满具足别解脱律仪,是说关于别解脱律仪。防护眼根,成就眼根律仪,是念律仪。

世尊对阿耆多说:世界一切的瀑流,念是他们的防御。我说诸流的防护,他们当以慧来遮。这是智律仪。正当地使用资具等,也包括在这里面。对寒暑忍耐等的表述为忍律仪。不容生起欲寻等的表述为精进律仪,活命遍净戒也包括在这里面。

上面五种律仪,以及怖畏罪恶的善男子离其所遭的恶事,一切都是律仪戒。

不犯戒,即受持戒律之人的身口等,不违犯于戒。

(六)正见

佛教的修行方法,广说为三十七道品;中说为八正道、七清净;略说为戒、定、慧三学。八圣道,是远离常见、断见,有见、无见等邪见,远离享乐与苦行之实践,依此修行,可以得漏尽、证入涅槃,故称八圣道为中道。前者为思想的中道(中道见),后者乃实践的中道(中道行)。

佛陀说修八正道,修正见,有个重要原则: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是否与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接近?

一、《阿含经》中的正见

《杂阿含经》卷廿八说:“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由此可知正见的重要,而八正道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杂阿含?262经》云:世人顚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著。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所以者何?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杂阿含·301经》云:云何正见?世间有二种依,若有、若无,为取所触;取所触故,或依有、或依无。若无此取者、心境系著,使不取、不住、不计我,苦生而生,苦灭而灭,于彼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自知,是名正见,是名如来所施设正见。所以者何?世间集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无者不有;世间灭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有者无有,是名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中阿含·31经·舍梨子相应品分别圣谛经第十一》云:云何正见?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集是集,灭是灭,念道是道时,或观本所作,或学念诸行,或见诸行灾患,或见涅槃止息,或无著念观善心解脱时,于中择、遍择、次择、择法、视、遍视,观察明达,是名正见。

其实,今天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正见来指导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内心宁静安祥。然而,要想解决困惑,确立解脱正见,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佛教的原始经典中寻找答案。

二、《卡拉玛经》中的正见:如何解除人生的迷惑和痛苦?本经强调“不轻信”、“自觉自证”;不要立即接受或相信任何事,以免成为他人(包括佛陀本人)的知识的奴隶;要有求真、求实、求证的态度和精神: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维,自觉“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并通过修行,远离贪瞋痴等一切烦恼,亲证“无贪、无瞋、无痴”的解脱境界。

当卡拉玛人无法确定接受何种教义时,佛陀宣说了《卡拉玛经》,告诉迷茫的他们,也告诉同样迷茫的我们:不要立即接受或相信任何事,以免成为他人(包括佛陀本人)的知识的奴隶。为此,佛陀总结了十项准则:勿信风说:不因为他人的口传、传说,就信以为真。二、勿信传说:不因为奉行传统,就信以为真。三、勿信臆说:不因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为真。四、勿信于藏经之教相合之说:不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为真。五、勿信基于寻思者:不因为根据逻辑,就信以为真。六、勿信基于理趣者:不因为根据哲理,就信以为真。七、勿信熟虑于因相者:不因为符合常识、外在推理,就信以为真。八、虽说是与审虑忍许之见相合亦勿予信:不因为符合自己的预测、见解、观念,就信以为真。九、说者虽堪能亦勿予信:不因为演说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十、虽说此沙门是我之师亦勿予信之:不因为他是导师、大师,就信以为真。佛陀又说:

卡拉玛人!若汝等只自觉:此法是不善,此法是有罪,此法是智者之所诃毁者。若将此法圆满、执取之即能引来无益与苦,则汝等于时应断彼!

卡拉玛人!若汝等只自觉:此法是善,此法是无罪,此法是智者之所称赞者。若将此法圆满、执取之即能引来益与乐,则汝等其时应具足而住之。

卡拉玛人!彼圣弟子即如是离贪、离瞋,不愚痴。以正知、正念、以与慈悲喜舍俱行之心徧满世界。如是横徧于上下一切处,于一切世界,广大、无量、无怨、无恼害之心、徧满而住。

在此,佛陀强调,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维,自觉“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从而通过修行,远离贪瞋痴等一切烦恼,就能亲身体证“无贪、无瞋、无痴”的解脱境界。

接着,佛陀告诉卡拉玛人如果胜弟子能够做到心无怨憎、心无贪欲、心无杂染,内心清净,他就能于现法得四种安慰:

1、若有后世,有善作恶作、业之异熟果,既有是处,我身坏、死后得趣天世;

2、若无后世,无善作恶作、业之异熟果,与此现法,以无怨、无贪、无苦、有乐来护自己;

3、若作恶之人有恶报,则我将不对任何人怀恶意,不造恶业之人,何有苦耶?

4、若作恶之人无有恶报,则现在于二者我已清净。 

《卡拉玛经》突显了佛教求真、求实、求证的根本精神,有别于其它很多宗教单纯的以信为本。上述十点,更是震聋发聩的醒世之言。在南传佛教地区,《卡拉玛经》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深受广大信众的尊重与推崇。

正如佛陀在《长部》中所说:假如有人诋毁我,或我的教义和弟子,我不会因此沮丧或烦恼,这么做只会带来伤害;假如有人赞扬我,或我的教义和弟子,我也不会因此感到欢喜、感动或得意,因为这是造成正确判断的障碍。如果沉醉于他人的赞扬中,就无法判断赞扬的本质是否属实,或自己是否真正值得被赞扬。

三、《亲近释迦牟尼佛》中的正见:佛陀的一切教法,都是引导弟子走向解脱。本经强调:为了解脱,必须先确立业果、缘起、四圣谛、无常、苦、无我等正见;逐步断除对四大、五蕴、六根等的执着;进而断十结、渐次证四果;最终断除一切烦恼,获得解脱、证入涅槃。

何谓正见?正见有二种:一者有漏正见;二者圣人之无漏正见。何谓有漏正见?有布施、有供养、有牺牲,有善、恶业行之异熟果,有此世、有他世、有母、有父、有诸化生之众生,有善良、有德的沙门与婆罗门,能自证知、宣说此世与彼世,此是有漏正见,能带来福德与存有的异熟。何谓圣人之无漏正见?任何成就圣心、无漏心、圣道、修习无漏正见者,其心中之慧、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此是圣人之无漏正见,是出世间与道的一支。

(七)修习四念处的方法

《杂阿含·636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为汝说修四念处。何等为修四念处……世尊出兴于世。演说正法。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显示。

若族姓子、族姓女从佛闻法。得净信心。如是修学。见在家和合欲乐之过。烦恼结缚。乐居空闲。出家学道。不乐在家。处于非家。欲一向清净。尽其形寿。纯一满净。鲜白梵行。我当剃除发须。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作是思惟已。即便放舍钱财亲属。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正其身行。护口四过。正命清净。习贤圣戒。守诸根门。护心正念。眼见色时。不取形相。若于眼根住不律仪。世间贪忧、恶不善法常漏于心。而今于眼起正律仪。耳、鼻、舌、身、意起正律仪。亦复如是。

彼以贤圣戒律成就。善摄根门。来往周旋。顾视屈伸。坐卧眠觉语默。住智正智。彼成就如此圣戒。守护根门。正智正念。寂静远离。空处、树下、闲房独坐。正身正念。系心安住。断世贪忧。离贪欲。净除贪欲……断除五盖恼。

……是故。内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如是说。是名比丘修四念处。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下面试以《中阿含·24卷·念处经》和印度内观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经》(1998年版)等为对象,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修习正念的方法。这两部经大体内容相同,也有不同,如前者没有五蕴、四圣谛部分,故引用了《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大品·22经·大念处经》的内容。世尊在《大念处经》中介绍了十七种修习正念的方法:身念处六种、受念处三种、心念处三种、法念处五种方法。详如下表:

四念处及

修习方法

修习身念处

有六种方法

修习受念处

有三种方法

修习心念处

有三种方法

修习法念处

有五种方法

修  习

的内容

1、安般念,2、四威仪,

3、四种正知,

4、不净观(32身分),

5、四界分别观,

6、九种墓园观。

1、乐受,

2、苦受,

3、舍受。

1、持续地就内在的心观察心,

2、持续地就外在的心观察心,

3、同时持续地就内在、外在

   的心观察心。

1、五盖,

2、五蕴,

3、六根尘,

4、七觉支,

5、四圣谛。 

修习身念处有六种方法:1、安般念,2、四威仪,3、四种正知,4、不净观(32身分),5、四界分别观,6、九种墓园观。

《中阿含·24卷·念处经》云: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昂。仪容庠序。善着僧伽梨及诸衣鉢。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印度内观研究所(VRI)出版之《大念住经》(1998年版)云:当比丘来回行走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看着正前方或侧面时,当他弯下身体或伸展身体时,当他搭衣持钵时,当他在吃、喝、咀嚼或尝味时,当他大小便利时,当他行走、站立、坐卧、醒觉、说话或沉默时,时时彻知无常……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修习受念处有三种方法: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中阿含·24卷·念处经》云:云何观觉如觉念处。比丘者。觉乐觉时。便知觉乐觉。觉苦觉时。便知觉苦觉。觉不苦不乐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觉。觉乐身、苦身、不苦不乐身。乐心、苦心、不苦不乐心。乐食、苦食、不苦不乐食。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乐欲、苦欲、不苦不乐欲。乐无欲、苦无欲觉、不苦不乐无欲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无欲觉。如是比丘观内觉如觉。观外觉如觉。立念在觉。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觉如觉。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觉如觉者。是谓观觉如觉念处。

修习心念处有三种方法:持续地就内在的心观察心,持续地就外在的心观察心,同时持续地就内在、外在的心观察心。《中阿含·24卷·念处经》云:云何观心如心念处。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无欲心知无欲心如真。有恚无恚、有痴无痴、有秽污无秽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不解脱心知不解脱心如真。有解脱心知解脱心如真。如是比丘观内心如心。观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心如心。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心如心者。是谓观心如心念处。 

修习法念处有五法:1、五盖,2、五蕴,3、六根尘,4、七觉支,5、四圣谛。


另外一篇文章:四念处的修法: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623/10/653832_294906948.shtml

注解:

 向智尊者《正念之道·缅甸念处法》,第95-110页。

 尼柯耶:意译为会众、部派、部、类。杨郁文《阿含要略·自序》:释尊说法大部分结集在《阿含》、《尼柯耶》里,一切教、理、行、果之原型包罗无遗;集合圣教故曰尼柯耶,传来圣教故名阿含。虽有南、北二传,并无歧义;间有佛弟子所说,为佛印可,同佛所说。经由部派传承,少许出入、增损,皆属方便权说;大部究竟实说,部派之间非有二致,可证南、北同出一源。

 求那跋陀罗:意译为功德贤,中印度之婆罗门。因读《阿毗昙杂心论》而改信佛法、剃发出家,并博学三藏。刘宋·元嘉十二年(公元435年)经斯里兰卡越海至广州,文帝遣使迎入南京祇洹寺,求那跋陀罗遂招集慧严、慧观等义学僧,译出《杂阿含经》。

 九分教:古人曾采用九分教或十二部经等分类,把经典的体裁分为九种或十二种部类,这是教法的原始分类。九分教为:修多罗、祇夜(经、契经、重颂,散文体)、记说、伽陀(讽颂、孤起颂、偈颂,偈颂体)、优陀那、伊提目多伽(本事,佛说过去世因缘故事)、阇陀迦(本生,佛过去世修道故事)、毗佛略(方广)、阿浮陀达摩(未曾有,叙述佛与弟子神通变化的故事)。然在佛法的开展中,特别是律部与论议的发达,对于圣典的部类,感到有补充的必要,于是又增加而综合为十二分教。十二分教:九分外,又加入尼陀那(因缘,佛说法的因缘)、阿波陀那(譬喻)、优婆提舍(议论)。九分教与十二分教,旧译为九部经、十二部经。十二分教的名目,玄奘译为:契经、应颂、记说、伽陀、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议。

 僧伽提婆:(约4-5世纪),华言众天,罽宾(今克什米尔地区)人,俗姓瞿昙。出家后,笃志好学。梁慧皎《高僧传》卷一《晋庐山僧伽提婆传》说他“入道修学,远求明师,学通三藏,尤善阿毗昙心。”说明他精通三藏,对《阿毗昙心论》也有研究。又说他“为人俊明有深鉴,而仪止温恭,务在诲入,恂恂不怠。”可见他具有高深智慧而又态度谦虚、诲人不倦。秦苻坚建元(公元365一384年)中,僧伽提婆来到长安。由于符坚崇信佛法,支持译经事业,故当时的长安形成一个佛教中心。僧伽提婆来到之后,于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参与译经事业。由于关中战乱,僧伽提婆与冀州沙门法和移居洛阳。他在洛阳居住将近五年,逐渐通晓华语,在讲说过程中,始知“先行出经,多有乖失”。法和要求僧伽提婆重译。继之姚兴在长安掌握政权后,又大兴佛法,法和再度入关,而僧伽提婆则南渡江左,受到庐山慧远的热烈欢迎。僧伽提婆在庐山期间,应慧远的要求,译出了《阿毗昙心》和《三法度》二论,慧远亲自为之作序推广。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僧伽提婆离开庐山到建业(今南京),受到朝野王公大臣和社会名流的欢迎与尊敬。其时卫军东亭侯琅琊王询深信佛法,建立精舍,广招学众,请僧伽提婆讲《阿毗昙》,名僧毕集听讲。他“宗致既精,词旨明析,振发义理,众咸悦服。”同年冬,与慧持等四十余义学沙门重译《中阿含经》等。兹据《出三藏记集》所载,所译作品有:《中阿含经》六十卷、《阿毗昙八装犍度》二十卷、《阿毗昙心论》十四卷、《稗婆沙阿毗昙论》十四卷、《阿毗县心》四卷、《三法度》二卷。从僧伽提婆所译经论,可知他的译典主要是《毗昙》,说明他是位名符其实的毗昙学者。江左之有毗昙学,亦自他始。他在江南弘化一个时期之后不知所终。

 佛驮耶舍:意译觉明、觉名、觉称,东晋译经家。北印度罽宾国人。十三岁出家,至十五岁日诵经二三万言,二十七岁始受具足戒。常以读诵为务,专精不怠,博通三藏。鸠摩罗什游学时,曾师事之。后应罗什之请,于姚秦弘始十年(408)至长安,协助罗什译出十住经,其后应校尉姚爽之请,于长安中寺译出《四分律》六十卷、《长阿含经》二十二卷(与竺佛念合译)、《四分僧戒本》一卷。义熙八年(412)入庐山。后归罽宾,途中偶得《虚空藏菩萨经》一卷,托商贾携致凉州诸僧。其后不知所终。生卒年不详。其所出者凡四部,八十四卷。师为赤髭,又善解毗婆沙,故时人称“赤髭毗婆沙”,又为罗什之师,故有“大毗婆沙”之称(参考《出三藏记集》、《历代三宝纪》等)。

 竺佛念:东晋僧,凉州(甘肃武威)人。幼岁出家,志业坚精,于讽习众经外,并兼习外典。苻秦建元年间(365~384),僧伽跋澄与昙摩难提等来到长安。赵正请出诸经,当时名德莫能传译,众咸推念。于是澄执梵文,念译为晋,质断疑义音字方明。至建元二十年正月。复请昙摩难提出增一阿含及中阿含,于长安城内集义学沙门,请念为译,敷析研核二载乃竟。师于姚秦弘始年间(399~416),译出菩萨璎珞经、十住断结经、出曜经、菩萨处胎经、中阴经等五部,誉为苻、姚时期之译经宗师。出三藏记集卷二,则于五部之外,加添王子法益坏目因缘经;开元释教录卷四,又增菩萨璎珞本业经、鼻奈耶、持人菩萨经、大方等无想经、菩萨普处经、十诵比丘尼戒所出本末等六部,计十二部七十四卷。后寂于长安,寂年、世寿均不详(参考:《历代三宝纪卷八》、《出三藏记集卷七、卷十五》)。

 参考: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点校的《四阿含》。各经出自哪个部派,对此有不同观点,如《俱舍论稽古》的作者法幢说:杂、中二阿含是属有部,长阿含属化地部,增一阿含属大众部,别译杂阿含属法藏部所传。

 摘自《大正藏·第2册·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605-639经》。下同。

 伸:高丽藏原作“申”,今依宋、元、明三种藏经改。

 行、住、坐、卧、眠、觉,乃至五十、六十,依语默正智行:应作“行、住、坐、卧,眠、觉、语、默,依正智行”。乃至五十、六十,疑为衍文,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四·受相应·疾病(一)》有“或食或饮或啮或味”、“乃至大小便利之事”的内容。

摘自《巴利文三藏·长部大品·22经·大念住经》,1998年,英文汉译版。印度内观研究所出版。下同。

帕奥禅师《正念之道——大念处经析解与问答》:在听闻佛法的四众当中,佛陀只称说比丘。比丘,指精进地修行佛法的人。

 何孟玲:《中部?念处经?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第28页。

 以下摘自马哈西《四念处选章》。

 帕奥禅师《正念之道——大念处经析解与问答》。

 可参考 向智尊者《正念之道》P31-50。

 觉音尊者《 Soma Thera , The Way of Mindfulness》,P60-100。

 马哈西西亚多:《四念处选章》, SUJUVA法师编辑。

 《人世间》,2009年,总第14期,第31页。

《大正藏》,第2册,第205页下。

《摩诃止观》中也有调五事之说,即调身、调心、调息、调饮食、调睡眠。另外应当注意:

1、久行伤筋,故应避免过度运动和劳作;2、久站伤骨;3、久坐伤肉,易生慢性病。如近视、颈椎腰椎病、消化不良、高血压等;4、卧姿不正,影响情绪、心理健康、免疫力下降等。

参考:马哈希尊者,《内观基础》,2006年校译版。

 参考:威廉·哈特:《内观——葛印卡的解脱之道》,内观禅修基金会译,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

济群法师《幸福人生的原理》,第182页。

 摘自:葛印卡《生活的艺术》。

《清净道论》: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赤遍、白遍、光明遍、限定虚空遍,为十遍。

《清净道论》:膨胀、青瘀、脓烂、断坏、食残、散乱、斩斫离散、血涂、虫聚、骸骨相,为十不净。

十随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

四梵住: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四无色界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食厌想:众生依靠四食:段食, 触食,思食,识食等延续生命。饮食等由不净之因而生,唯有观其不净,并断除对四食的贪着,才能解脱。

四界差别: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三十二身分:头发、肤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骨髓、肾脏、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脑、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眼泪、膏、唾沫、鼻涕、关节滑液、尿。

摘自: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还有不同说法。1十事功德之论。少欲、知足、有勇猛心、多闻能与人说法、无畏无恐、戒律具足、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2遮道无益之言。王者、战斗、军马之事。群僚、大臣、骑乘出入、游园观事。及论卧起、行步、女人之事。衣服、饮食、亲里之事。又说入海采宝之事。入我法者。无如此事。如余沙门、婆罗门食他信施。无数方便。但作邪命。谄谀美辞。现相毁訾。以利求利。入我法者。无如此事。但共诤讼。或于园观。或在浴池。或于堂上。互相是非。言。我知经律。汝无所知。我趣正道。汝向邪径。以前着后。以后着前。我能忍汝。汝不能忍。汝所言说。皆不真正。若有所疑。当来问我。我尽能答。入我法者。无如此事。

 以下摘自《清净道论》,说戒品。

 世间集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有者无有: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应部经典二·因缘相应·迦旃延》为“依正慧以如实观世间之集者,则此世间为非无者。依正慧以如实观世间之灭者,则此世间为非有者”。

《大正藏》,第2册,第176页中。

 分类方法各不相同,此为本论文作者的分类方法。

 摘自:《阿含要略》,第331页。

 参考:《阿含要略》,第22页。


道成:阿含研修室,liibun@hotmail.com。

博客:liibun.blog.sohu.com.;QQ:471400267;

我的论文尽在“我的图书馆”:www.360doc.com/userhome/653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