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网站哪个好非学生:中国四大风云卫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2:29:57
风云一号
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就着手进行发展极轨气象卫星的准备工作。1970年周恩来总理指出要搞我国自己的气象卫星,并亲自布置了相关任务,从此开始了我国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FY-1)的研制和发展工作。
FY-1卫星分为两个批次,各两颗星。01批的FY-1A星于1988年7月9日发射,FY-1B星于1990年9月3日发射。02批卫星在01批星的基础上,改进了姿态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扫描辐射计的性能,将5个通道增加到10个;甚高分辨率图像传输(HRPT)数传码速率相应提高一倍,由0.6654Mbps提高到1.3308Mbps;星上装置了固态存储器,实现了延时图像传输(DPT)的数字化。这一系列的改进使02批星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寿命都大大超过2年的设计寿命。02批的FY-1C星于1999年5月10日发射,FY-1D星于2002年5月15日发射。现在,FY-1D星仍在正常工作。
以FY-1C为例(FY-1D技术指标基本上与FY-1C相同),卫星主要技术指标为:
轨道类型: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高度:863公里
轨道倾角:98.79º
轨道偏心率:0.00188
轨道周期:102.332分钟
轨道回归周期:10.61天
轨道降交点地方时:08.34(1999年7月4日)
卫星重量:950公斤
卫星平均功率:229瓦
星体尺寸:1.42米×1.42米×1.20米柱型六面体
太阳帆板:对称安装在星体外侧,总长度为10.556米
FY-1卫星的遥感仪器为两台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互为备份。主要特性为:
扫描率:6条扫描线/秒
对地扫描角:±55.4º
星下点地面分辨率:1.1公里
数据量化等级:10比特
定标精度:可见光、近红外通道10%(反射率),红外通道1K(300K)
通道:FY-1A/B星具有5个通道,波长为0.58-0.68、0.725-1.1、0.48-0.53、0.53-0.58、10.5-12.5(微米)。FY-1C/D星具有10个通道,波长为0.58-0.68、0.84-0.89、3.55-3.93、10.3-11.3、11.5-12.5、1.58-1.64、0.43-0.46、0.48-0.53、0.53-0.58、0.900-0.965(微米)。
FY-1A/B星的数传方式为:HRPT的码速率为0.6654Mbps,工作频率为1670-1710MHz,信息格式与NOAA卫星基本相同;高分辨率图像传输(APT)和DPT为模拟信号。FY-1C/D星的数传方式为HRPT的码速率为1.3308Mbps,载波频率为1700.4MHz;DPT的码速率为1.3308Mbps,载波频率为1708.46MHz,可获取4个通道(通道1、2、4、5)、空间分辨率3.3公里的全球资料。
FY-1气象卫星也是我国最先研制和发射的对地遥感应用卫星,解决了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和精确入轨、长寿命的三轴稳定姿态卫星平台、高质量的可见和红外扫描辐射计、全球资料的星上存储和回放,对卫星的长期业务测控和管理、地面资料接收处理应用系统的建设和长期业务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现在,仍在许多应用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风云二号
按照目前确定的我国地球静止气象卫星的发展计划,中国第一代地球静止气象卫星将分为三个批次:01批卫星包括两颗星FY-2A和FY-2B,属于试验型地球静止气象卫星;02批有三颗卫星FY-2C、FY-2D和FY-2E,为业务型地球静止气象卫星;03批预计有两颗星FY-2F和FY-2G,卫星性能将在02批卫星的基础上有适当改进。增加03批卫星计划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在轨运行的第一代地球静止气象卫星向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实现连续、稳定的过渡。整个第一代地球静止气象卫星在轨运行并提供应用服务的时间到2015年前后。
到2007年为止中国已成功发射四颗地球静止气象卫星,其中01批两颗卫星FY-2A和FY-2B已停止工作,脱离了地球同步轨道。目前在轨运行,并提供应用服务的是02批前两颗卫星FY-2C和FY-2D,分别于2004年10月19日和2006年12月8日发射成功。相对01批卫星,02批卫星技术性能有较大改进,主要包括星载扫描辐射计由01批的三通道增加到5通道,若干主要技术指标也有所提高;02批增加了星上蓄电池供电能力,以保证卫星在春、秋分前后进入地影期间对全星供电,星上仪器不关机。
随着FY-2D的发射,我国静止气象卫星系统首次形成了双星观测模式,汛期期间能够提供中国大陆区域15分钟间隔的云图动画,大大提高了气象卫星云图的时效。
风云二号06星(FY-2E)于2008年年底发射,用于替代已经超期服役的FY-2C。
风云三号
风云三号(FY-3)气象卫星是我国的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它是在FY-1气象卫星技术基础上的发展和提高,在功能和技术上向前跨进了一大步,具有质的变化,具体要求是解决三维大气探测,大幅度提高全球资料获取能力,进一步提高云区和地表特征遥感能力,从而能够获取全球、全天候、三维、定量、多光谱的大气、地表和海表特性参数。FY-3气象卫星的应用目的包括四个方面:
● 为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提供全球均匀分辨率的气象参数。
● 研究全球变化包括气候变化规律,为气候预测提供各种气象及地球物理参数。
● 监测大范围自然灾害和地表生态环境。
● 为各种专业活动(航空、航海等)提供全球任一地区的气象信息,为军事气象保障服务。
FY-3的研制和生产分为二个批次,01批共两颗卫星,FY-3A已经于2008年5月7日成功发射。02批星的发射将在2010年以后,并对部份遥感仪器作增加、更换和性能改进,FY-3卫星系列将应用15年左右。FY-3卫星的主要技术指标为:
轨道类型: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标称高度:836公里
轨道倾角:98.75°
标称轨道回归周期为5.5天,设计范围为4至10天
轨道保持偏心率:≤0.0025
交点地方时漂移:2年小于15分钟
卫星发射窗口:降交点地方时10:00AM~10:20AM或升交点地方时13:40PM~14:00PM
姿态稳定方式:三轴稳定
三轴指向精度:≤0.3°
三轴测量精度:≤0.05°
三轴姿态稳定度:≤4×10-3 °/s
太阳能帆板自动对日进行定向跟踪。
FY-3 (01批)星上有11种探测仪器,各仪器主要性能指标和探测目的见表3.1。
表3.1   FY-3(01批)遥感仪器主要性能指标
名   称
性 能 参 数
探 测 目 的
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
(VIRR)
光谱范围    0.43~12.5μm
通道数      10
扫描范围    ±55.4°
地面分辨率 1.1Km
云图、植被、泥沙、卷云及云相态、雪、冰、地表温度、海表温度、水汽总量等。
大气探测仪器包
红外分光计(IRAS)
光谱范围    0.69~15.0μm
通道数      26
扫描范围    ±49.5°
地面分辨率 17Km
大气温、湿度廓线、O3总含量、CO2浓度、气溶胶、云参数、极地冰雪、降水等。
微波温度计(MWTS)
频段范围    50~57GHz
通道数      4
扫描范围    ±48.3°
地面分辨率 50~75Km
微波湿度计(MWHS)
频段范围    150~183GHz
通道数      5
扫描范围    ±53.35°
地面分辨率 15Km
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
(MERSI)
频段范围    0.40~12.5μm
通道数      20
扫描范围    ±55.4°
地面分辨率 0.25~1Km
海洋水色、气溶胶、水汽总量、云特性、植被、地面特征、表面温度、冰雪等。
微波成像仪
(MWRI)
频段范围    10~89GHz
通道数      10
扫描范围    ±55.4°
地面分辨率 15~85Km
雨率、云含水量、水汽总量、土壤湿度、海冰、海温、冰雪覆盖等。
地球辐射探测仪
(ERM)
光谱范围   0.2~50μm,0.2~3.8μm
通道数    窄视场2个, 宽视场 2个
扫描范围   ±50°(窄视场)
灵敏度      0.4Wm-2·sr-1
地球辐射
太阳辐射监测仪
(SIM)
太阳辐射测量:
光谱范围   0.2~50μm
灵敏度      0.2Wm-2
太阳辐射
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
(SBUS)
光谱范围 0.16~0.4 μm
通道数    12
扫描范围 垂直向下
地面分辨率 200km
O3垂直分布
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
(TOU)
光谱范围 0.3~0.36μm
通道数     6
扫描范围 ±54°
星下点分辨率   50km
O3总含量
空间环境监测器
(SEM)
测量空间重离子、高能质子、中高能电子、辐射剂量;监测卫星表面电位与单粒子翻转事件等。
卫星故障分析所需空间环境参数
数据传输采用3个信道。第一个是L波段实时数据(HRPT) 传输信道,1698-1710MHz,码速率为4.2Mbps(RS编码后),作除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以外的所有探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全球范围内发送。第二个是X波段实时数据(MPT)传输信道,7750-7850MHz, 码速率为18.7Mbps(RS编码后),进行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数据的实时传输。第三个是X波段延时数据 (DPT) 传输信道,8025~8400MHz,码速率为93Mbps(RS编码后),进行星上存储延时回放数据的传输。在数据传输中,格式标准为CCSDS推荐的AOS标准,将与美国和欧洲的下一代气象卫星的数传数据格式一致。
星上存储回放的数据分为两类,一类为全球覆盖,每天有白天和夜晚两个时次,此类资料有除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外所有探测器原分辨率的资料,包含扫描辐射计10通道1.1公里分辨率原始数据。另一类数据是地球任选地区的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局地资料。
风云四号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主要发展目标是:卫星姿态稳定方式为三轴稳定,提高观测的时间分辨率和区域机动探测能力;提高扫描成像仪性能,以加强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监测能力;发展大气垂直探测和微波探测,解决高轨三维遥感;发展极紫外和X射线太阳观测,加强空间天气监测预警。风云四号卫星计划发展光学和微波两种类型的卫星。
据悉,经过多次论证,多通道可见光红外扫描成像仪和红外高光谱探测仪(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以及星地相关技术的科技攻关,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我国幅员辽阔,国土东西跨度超过60度,随着我国资源和安全对信息区域扩大的需求,光学星按照东、西双星进行空间轨道布局(双星运行),西部星观测区域覆盖我国西部、印度洋、红海和中东地区并西接欧洲,东部星观测区域覆盖我国中东部、扩大到广大太平洋地区。微波探测卫星单星运行,定点在在能覆盖我国国土为主的最佳空间轨道位置。光学卫星将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型号立项,并进入研制,在“十二五”发射试验卫星,完成对试验卫星的评估和明确业务卫星技术状态,“十三五”发射风云四号业务卫星并接替风云二号业务的任务。
“风云四号”是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由上海航天局的“风云二号”总设计师李卿领衔设计,充分考虑海洋、农业、林业、水利以及环境、空间科学等领域的需求,以实现综合利用。据透露,“风云四号”卫星主要探测仪器为10通道二维扫描成像仪、干涉型大气垂直探测器、闪电成像仪、CCD相机和地球辐射收支仪,地球圆盘图成像时间为15分钟。
我国一贯高度重视和支持气象卫星,目前已经制定了《“十一五”和2020年前我国气象卫星发展规划》。根据这个规划,目前,我们正在研制和发展下一代的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风云四号静止气象卫星的研制,完全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和欧美同步,从时间上来讲,如果我们抓得紧的话,甚至有可能先搞出来。此外,我们还在进行一些专门的气象探测卫星的预先研究。我预期,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的气象卫星技术和水平将实现更大的突破和跨越。
风云四号的前期论证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十五”期间,有关部门已经开始进行风云4号关键技术预先研究,目前的进展情况还是比较令人鼓舞的。风云四号工程立项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计划在2008年完成整个工程的国家立项。
http://nsmc.cma.gov.cn/NewSite/NSMC/Channels/100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