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亚马逊下载: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9:32:07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李清明

谈及人才,先辈们曾谆谆教导我们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所谓干部者,就企业经商而言乃人才也。

“人才、干部是世界上所有的宝贵的资本中最宝贵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资本。应该了解,在我们目前的条件下,干部决定一切。”这是斯大林的名言。

现代企业领袖们的观点更是一 针见血: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企业家南存辉说:“企业的‘企’字如果没有上面的‘人’字,就只剩下下面的‘止’了(停止的止)。”同是企业家的鲁冠球则强调:搞企业的,就是要抓住“三本”。一是人本;二是资本;三是成本。

一则“牧师和儿子”的故事也蛮有意思。一天早晨,牧师的儿子约翰哭嚷着要去迪斯尼乐园。为了转移儿子的注意力,牧师将一幅色彩缤纷的世界地图撕成了许多小碎片,对儿子说:“你如果能把这张世界地图拼起来,我就带你去迪斯尼乐园。”没想到,不到10分钟,小约翰就拼好了。每一片碎纸片都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一起,整张世界地图又恢复了原状。牧师很吃惊,问道:“孩子,你怎么拼得这么快?”小约翰回答:“很简单呀!地图的另一面是一个人的照片,我先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块,然后把它翻过来。只要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多么精辟而富有哲理的话语啊。

怎样以人为本,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我认为就是在企业始创之初,我们在订立一些条条框框的所谓若干管理制度时,就应有一个标准,即每一个条款,都是为了公司正常地运作,不断地发展。而要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你唯一可依赖的,只能是人,也就是公司里的干部和员工。只有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公司才会像一台“永动机”,朝着你希望的方向运转。

联邦快递的亚洲地区总裁说得好,“我们照顾好员工,员工就会照顾好客户,进而照顾好我们的利润”。照顾好员工,说起来轻巧,实际上却要求我们用心为之。人是千差万别的,本身的性格、爱好,其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等等,作为管理者,你必须心中有数。做不到这一点,说要求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变成一句空话,从而会让他们日渐变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毫无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甚至尸位素餐,得过且过。心中有数还不行,还得知人善任,据其才能大小、差别,各行委派。司马光说:“夫人之材,各有所宜。虽周孔之材不能偏为人之所为,况其下乎?固当就其所长而用之。”《泾野子内篇》中也有个相似的例子。某人有五个儿子,却“子子不同”,他们分别质朴、聪明、瞎眼、驼背以及瘸腿。但某人并不因自家五子三残疾而“心常戚戚焉”,而是根据五个儿子自身特点,择其所长,安排质朴者务农,聪明者经商,瞎眼者按摩,驼背者搓绳,瘸腿者纺线。真是令人拍案叫绝。李世民说:“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用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拱角,无曲直长短,各种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由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将无弃才,明主无弃士。”所有这些例证均与上文所述异曲而同工啊。

俄国著名作家克雷洛夫有一篇寓言。说的是有一个人怕剃刀锋利不好把握而划伤脸皮,改用镰刀刮胡子,结果刮得满脸是血。企业用人,也是如此,好的人才可能难管理,也可能应付的工资较高,但成效明显;差的人才也可能老实听话,也可能廉价,但其作用则是“出血的镰刀”了。

我一向认为,企业中不存在好人和坏人,只存在好的心态和不好的心态。好的机制可以使不好的心态变好,坏的机制也会把好的心态变坏,主要是要把握一种健全的尺度和良好的管理机制。

当然,除了制度之外,还需努力培育一种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氖围,要注意教育引导企业干部员工。教育他们还要有企业主人翁精神,要与企业同艰苦、共命运,明白锅里有,盆里才有,盆里有,碗里才有的道理。教育干部员工不能完全为金钱不讲感情,也不能完全为了感情而不讲金钱,要有一个正确的“金钱观”。

人都是有缺点的,所以我们不能要求员工完美。这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自身首先就不能做到完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能,当然也就不能要求别人能。要做到以人为本,我们还得学会宽容。

鲜见有小肚鸡肠、锱铢必较成大事者。官场如是,商场亦如是。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人才必定能生财。游戏如此,赚钱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