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趣闻作文大全:办有文化品位的小学教育2011.5.22.4中国教育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4:54:42

 编者按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文化育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思想,虽然针对高等教育提出,对整个教育系统却有普遍的意义。基础教育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国民整体素质的关键,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文化育人”思想,具有更加紧迫的意义。本版组织了部分中小学校长笔谈,愿对大家思考文化对教育的积极意义、教育的本质、教育历史文化的现实意义等问题,有所启发。

  ■文化·习惯

  在小学阶段,“文化育人”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习惯的背后是一种价值取向,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办有文化品位的小学教育

  ■李烈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文化育人”,引起了教育界的热烈反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仅是大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所在。

  对“文化育人”的理解,集中地在一所学校的学校文化中体现出来。现代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成员(包括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及家长)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所形成的独特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它影响着学校里每一个成员的价值信念和个体成长,也影响着学校的发展路径和终极追求。最初,我们粗浅地认为,学校文化就是通过外在的标语口号,在学校里营造一些文化气息。随着研究和建设实践的开展,我们逐渐深刻地认识到,真正的学校文化绝不是外在可见的标语或口号那么简单,真正的文化是人们自觉行为背后的观念与思想,是一种内在的精神。

  在小学阶段,“文化育人”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我从事小学教育已经30多年,深深感到,小学的核心任务是育人。人们常说“教书育人”,我的理解是“育人教书”,即在育人中教书。教书是载体、是手段,育人是本旨、是目的。但育人不能空洞说教,而应潜移默化,淡化教育形式,突出教育内涵。小学阶段,“文化育人”的主要任务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立体、全方位的现代人所必备的良好习惯。习惯的养成,是要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形成为人处世的品质以及思维的方式等。这个过程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形成良好习惯并成为道德品质的过程。如果我们自觉这样做,就抓住了小学教育的根本。

  “文化育人”的灵魂体现在学生身上。习惯的背后是一种价值取向,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由此出发,我们学校继承传统、创新发展,以“以爱育爱”为核心,逐渐形成了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家长文化、党员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和校园文化等九大文化。其中,“双主体育人”(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是源头,“以爱育爱”(以自身的“爱”育出他人的“爱”)是基础与核心,“以学论教”是重要构成与补充,“以参与求体验”是重要途径,“以创新求发展”是根本追求。

  学校文化的灵魂体现在学生身上。我们提出学生文化的内涵:美、学、玩、做。美,即美出修养,美出特长,培养有尊严、有教养的学生,让每个学生在文体方面有一技之长。学,即学出习惯,学出大气。习惯包括方方面面的良好习惯,大气则包括关心国家大事、知识面广博、待人接物落落大方等。玩,即玩出健康,玩出情趣。做,即做出责任,做出妙想。

  要真正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还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犹如空气,无处不在,散布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它总是在不经意间影响着学校的各种决策,影响着学校中每个人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校发展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精神还是信念,只有在对学校各个层面“整体”发挥影响,并被全体成员所认同,在学校每个角落都有所体现时,才能称得上是“文化”。

  我有时感慨,针对个别孩子,教育可能并不是“万能”的。有的时候,学校会不得已和社会、和家庭争夺孩子。我们希望学校、家庭、社会能够达到一致性,共同为教育、为孩子营造一个完整的、无处不在的,和谐、健康的文化环境,最终真正实现我们的育人目标。

  我们只要认真学习、体会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把“文化育人”落到学校工作的每个环节,就一定能办出有品位、有文化的教育。

  ■诗性·育人

  学校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就是要树立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学校里营造一种文化氛围,传递中华文化、中华精神乃至整个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

  优秀传统是教育肥沃的土壤

  ■柳袁照  

  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是清华大学的庆典,也是全国所有学校的盛典,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庆典。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引着清华大学的前程,更指引着所有学校的前程。

  清华大学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形成了“名师荟萃、鸿儒辉映”的盛况。真是荣幸,胡锦涛总书记提到的清华名人中,有一些是与我们学校有紧密关系的。我们学校的前身是振华学校,费孝通、李政道是我们的校友;钱钟书的夫人、同为清华校友的杨绛,钱三强的夫人、同为清华校友的何泽慧,是我们的校友;竺可桢曾是我们的校董。学校的文化历史长廊上,镌刻着他们的事迹和理想。

  胡锦涛总书记说:“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说得何其好。我理解,学校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就是要树立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学校里营造一种文化氛围,传递中华文化、中华精神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成果。

  发挥学校“文化育人”的功能,首先要有文化自觉。多年来,我们在校友费孝通“文化自觉”理念的启发下,建设“最中国”的校园。我们以感恩的心,理解、梳理、传承学校的文化和历史,弘扬费孝通、竺可桢、李政道等“榜样”的精神。

  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就是要把学校教育的魅力,渗透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之中,渗透在文化影响之中。在历史上,学校经常邀请蔡元培、胡适、竺可桢、于右任、杜威夫人、陶行知等名人来作演讲。学校不要求学生读死书,经常带学生深入社会。“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从清华发起,学生运动领袖之一陆璀,也是振华的毕业生。从陆璀中学时期写的文章看,她十分关注社会生活状况。

  学校有一个传统,每一届学生毕业前,都要给母校留下纪念物。校园的己巳亭,是杨绛那一届学生留下的。何泽慧在临毕业前,把级训“仁慈明敏”亲手刻在西花园的摩崖石上。留下了传统,也留下了文化。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就是从这些爱学校的细微之处培养出来的。

  能实现“文化育人”的学校,是施行爱的教育的学校。爱应该是学校文化精神的灵魂,它无影无形,往往被我们忽略,其实,它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命。在费孝通心中,永远抹不去的是他对振华母校的记忆,是启蒙老师——“麦子女圣”沈骊英给了他起步的力量。沈骊英老师去世后,他饱含深情地写了一封《未拆开的信》。

  “文化育人”,就是要把母校的文化精神烙在学子心上,让他们获得受益终生的精神营养。学校创始人王谢长达,最早在我国提倡女学,创办女学。有一次,她自己端坐在椅子上,拍了一张照片,又跪在地上拍了一张照片,最后合成在一张照片上,并题词:“求人不如求己”,以勉励师生。何泽慧、杨绛、李政道等人时常说,是振华的精神,影响了自己的一生。

  继承优秀传统,实现“文化育人”,是为培养“中国创造”的人才。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实现这种转变,需要培养更多像李政道这样的人才。2008年5月28日,李政道重访母校。他一再对我说,为国家的强盛与发展,要培养精英人才。对那些优秀的学生,要让他们能够放弃“最后一分”,100分与99分没有多大的差别,而这最后一分要付出加倍的代价。要把追求“最后一分”的时间、精力和才智,用在培养兴趣、挑战科学上。

  在“诗性教育”路上加快前行,充分发挥学校“文化育人”的功能。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学生“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如果学校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将有助于学生实现上述要求。

  校园的环境、课程的开设,都体现文化的意义。我们要在学校教育中进一步找到贯彻落实的有效途径,做好“文化育人”这篇文章。目前,我们正在“素质教育”校本化实施途径上践行“诗性教育”。“诗性教育”是一种以浸润和体验为特征的教育,旨在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其实质是素质教育,其核心是涵养具有人文意识的创造、创新精神。

  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的健康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育人”教育思想,是医治这些痼疾的良药,是指引教育科学发展的旗帜。

  ■历史·生命

  作为一所大学的附属学校,有自身形成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天然地烙上了大学文化的印记,对“文化育人”的理解和落实,有自己的特殊之处。

  文化热土涵养教育品质

  ■窦桂梅  

  和很多走入清华园的人一样,一旦停留就不想离去。这里的草木、泥土、砖瓦、建筑,都浸透着古朴,沉淀着历史,驻留着文化,镌刻着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这不仅对高等教育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基础教育也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一所大学的附属学校,有自身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天然地烙着大学文化的印记,对“文化育人”的理解和落实,有自己的特殊之处。

  利用清华大学的文化与历史资源,改进学生的生命品质。

  对于学校来说,“文化育人”首先要化育学生。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了,“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年轻人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点即是“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

  从载入史册的清华人物中,“心忧天下、以社会为己任”的精英知识分子数不胜数。比如,用全文明视野和世界眼光来看世界的梁启超,宁死不吃救济粮的民主斗士朱自清,等等。他们都是可以引领整个民族的精神航标,我们今天要传承他们的精神。

  当然,我们更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浸润。大环境影响、决定着小环境。因此学校环境也要在中华文明的寻根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在“人性本善”中寻找方向。

  清华附小坐落在有上百年历史的清华园中,有建筑之美,更有人文底蕴之美。走进附小,嵌入校园墙上的古人名言会让你躁动的心瞬时平静下来。比如唐代柳宗元的“日异其能,岁增其智”,《三国志》中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等。这些简短的文字,恰似“润物细无声”的雨露,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德育课程的全面构建。比如思想品德课程,依据大学文化与历史资源,融入心理学、生命学、文化与历史等内容,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我们制定了学校“十二五”办学行动纲领,老师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学生以此来确定自己的理想——“努力成为健康、阳光、乐学,拥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现代人”。

  以百年清华人积淀下的精神世界,改善教师的生命品质。

  “文化育人”,不仅化育学生,也要化育教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讲究奉献、淡泊名利。这种精神,我们教师必须传承、发扬。

  在西南联大时期,教师往往入不敷出,但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严格认真的教学传统。闻一多讲《楚辞》时,拿着四易其稿的《天问疏正》给学生逐句讲解。战前清华的严格考试制度仍继续执行。正如陈岱孙先生所言,西南联大的成功归功于同学的求知愿望和教职员的敬业精神,而这二者实植根于以爱国主义为动力的信念和责任感。

  当然,胡锦涛总书记还提到,要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敬的职业。当前,教师的待遇、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待遇堪忧。教师应该在追求应有待遇的基础上超越物质层面。教师有了真正的尊严,就会视工作为神圣的事业。因此,当教师变得功利、浮躁、倦怠或逃离时,我们不能一味埋怨教师,而是要改变教育环境、教育机制。

  延续大学的精神血脉,改变学校的办学品质。

  要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文化育人”教育思想,就要在办学思路上体现深厚的人文关怀、长远的发展眼光和浓郁的教育情怀。

  让“舍己为公”回归到学校办学的思路上来,这不仅可以帮我们找到归途,更重要的是让人们不再从小我出发,而是指向整个团队、社会、国家、民族,甚至全人类。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是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历届校长、学子,有着对民族、国家命运与前途的担当。正像清华人说的:“选择了清华,就选择了一生的责任!”

  要选拔有教育家情怀的校长。教育对孩子的未来有深远的影响,为了提高教育的品质,需要提高校长的领导才能,需要校长有创造力、有热情、有强大的自身的动力、有思想。

  写到这,想起清华原校长梅贻琦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怎么做基础教育阶段的校长?如何带着爱,带着使命出发?我们任重道远。为此,我们努力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充满教育的智慧与欢快的笑声,让学生的每一个时刻都能享受学习的收获与成长的乐趣,让教师的每一天工作都能体会职场的幸福与专业的尊严。

  ■哲思·教育

  呼唤文化自觉,呼唤文化立根,呼唤文化育人,应当成为当代社会和当代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神圣使命。

  在教育者栖居的大地上仰望

  ■李庆明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文化育人”的思想。我以为,“文化育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思想,虽然针对高等教育提出,对整个教育系统却有普遍意义。

  文化本来就是内在于教育的,文化育人就是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可曾几何时,教育却与文化渐行渐远。我认为,文化缺失的教育会将儿童,同时也会将教师自身带入一个他们倍感陌生、抽象、片面和异己的地带,它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一些有知识没灵魂、有技艺没根底、有智力没情怀的“怪物”。呼唤文化自觉,呼唤文化立根,呼唤文化育人,应当成为当代社会和当代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神圣使命。

  文化在拉丁文(cultura)里含有耕种、练习、居住、留心和注意、敬神等语源学意义。一般关注的是“耕种”这一含义,我觉得它的“敬神”含义同样值得重视。也许,我们可以从“敬神”和“耕种”中衍生出文化的两个基本维度:从“敬神”衍生出文化的形而上维度,文化是终极的目的追求;从“耕种”衍生出文化的扎根维度,文化是田野的生命智慧。康德说:“唯有那能够作为最终目的的东西才是文化。”指的就是前者。而斯宾格勒说:“这些生命的精华——文化,正如田野里的野花一样,漫无目的生长着……”指的大体就是后者。将这两个维度结合起来加以审视,文化是比知识、器物、技艺、法术、制度、仪规等更加重要,但又通过它们彰显出来的人类生活得以安身立命的精神之“根”。它是马克思所说的“文明的活的灵魂”,是自古以来人们痛苦寻觅的那个“道”。

  总之,文化是高远的,微妙至深,指向终极的价值目的;文化是鲜活的,无处不在,所谓“道不远人”、“道在日用伦常中”,需要反身而求;文化是象征的,在林林总总的器物世界中蕴藏着世代沿袭的密码,等待我们的发掘;文化是柔软的,是一种越来越强大的“软实力”;文化是积淀的,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漫长积累、逐渐内化的产物;文化是濡染的,它对于人心的影响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文化是绵延的,所谓“敷文化以柔远”(王融),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人们心理结构中的集体无意识,影响至深至远。

  据此,教育的文化追求与文化建设,就是立足于教育者栖居的大地,仰望广袤无垠的星空,心怀对纯真、高卓、尊严、智慧、神圣、诗意的喁喁眷顾、祈望,超然物外,一往情深,沉醉于清幽旷远、虚静灵动的哲理运思。同时,又返身而行,从纷繁复杂的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命的精华,于教育教学的细枝末节处凝聚文化的神韵,寻常昭示幽远,绚烂走向素朴,师生共同沐浴在道德、语言、艺术、科学等人类文化的熠熠光辉里,耳濡目染,行以成之,渐入人生之至境。这大概就是“文化育人”的神奇魅力了。

  这些年来,我们学校一直秉承文化立命、文化兴校的战略,广大教师通过文化操守的培育、文化内涵的积淀、文化智慧的养成,不断加强文化型教师的自我塑造,充分发挥文化无处不在的陶冶作用。如通过“文化德育”的濡染,建立公民德性的精神家园;通过“文化课堂”的营造,涵育学科教学的理想精神;通过“文化阅读”的推进,彰显经典书籍“诗意、史韵、理趣”的意蕴;通过“文化主题”的教育,引领儿童徜徉于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灌木林”;通过“文化个性”的塑造,伸展儿童自由活泼的生命力量。

   ■世界·情怀

  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有更多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更为激烈,“文化育人”有着更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面向世界的教育情怀

  ■毛杰  

  清华大学近日召开纪念建校100周年大会,我有幸受邀参加了盛典,聆听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振聋发聩。

  从本质上说,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的使命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去改造物质世界,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改造和丰富精神世界。文化是教育的内核,“文化育人”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过分强调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文化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弱化和边缘化了。胡锦涛总书记对学校提出“文化育人”的要求,促使我们这些教育者一定要把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和教育的本质联系起来,克服把文化泛化、表面化、形式化、浅薄化的倾向。

  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对文化的传承,必须有更宽广的视野。综观中国的大师级人物,如胡适、陈寅恪、钱钟书、季羡林、钱学森等,无不饱览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具有扎实的国学功底,既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又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他们学贯中西,善于洋为中用,善于转化和创新,深得中西文化的精髓,是体现“文化育人”的典型例证。

  大师的成长如此,中学生的成长也是这样。众所周知,国际交往、国际合作、国际竞争日益频繁,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社会环境,也为当代中学生提供了一个前所未遇的成长氛围,这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世界人”。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把握,对社会发展背景及不同阶段的认识,这些以文化为标志的内容对学生主流价值观、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要强化“文化育人”,我们必须面对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两种现象:一种是重物质文化,轻精神文化,尤其轻视精神文化中的道德情操、理性精神等内容。长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基础教育的高级官员奥德内斯评论道:“这个世纪教育的失败不是在科学、语言和数学教学上的失败,而是在倡导人类之间和平共处上的失败,是在为了充分平等的发展而应发掘个人和社会潜能上的失败。”另一种是追捧西方文化,轻视中国文化。在现今的世界中,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既拥有经济强势,又拥有文化强势,而青少年更容易被强势文化所左右。所以,如何充分发挥学校“文化育人”的功能,从中学阶段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国家责任意识和深厚的民族情结更为重要。在国际化背景下让学生保有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同时最广泛而有选择地吸纳非本土文化,融合中西文化,做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命题。

  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有更多的国际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更为激烈,“文化育人”有着更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我们学校以培养“本土情怀和国际视野兼备的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预备人才”为己任,强调“中西文化融合,智慧人格并重”,多年来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用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这些课程和活动都传达着一种文化,使师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丰富了高尚的人文情怀。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文化育人”的教育思想,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育人的途径。我认为,学校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当务之急是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基础教育阶段必须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从拓展视野、增进理解、培育共识、养成和平共处行为等根本层面上,努力造就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主导与引领世界和谐发展,在全球事务中具有话语权的中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