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动物手抄报大全:【资料】敦煌“文殊堂”与五台山文殊信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4:43:36

敦煌“文殊堂”与五台山文殊信仰
2011-10-24 10:54:59   来源:   评论:0 点击:

古代敦煌地区五台山文殊信仰发展最为兴盛的历史,是到了五代宋初曹元忠作为敦煌地方最高统治者的时期,即敦煌曹氏归义军中期的944-974年间。        古代敦煌地区五台山文殊信仰发展最为兴盛的历史,是到了五代宋初曹元忠作为敦煌地方最高统治者的时期,即敦煌曹氏归义军中期的944-974年间。敦煌归义军是晚唐五代宋初瓜州和沙州(敦煌)的地方政权,开始于公元848年敦煌人张议潮推翻吐蕃人的统治,结束于最后一位节度使曹贤顺1030年投降西夏,长达近两百年的时间。归义军政权虽然名义上一直奉历代中原王朝为正溯,但是实际上完全独立,成为敦煌地方统治者,历经张氏和曹氏两个家族统治阶段。归义军时期大兴佛教,政教合一。每一任节度使都十分崇信佛教,在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广建洞窟,使得敦煌佛教石窟的营建达到了一个高峰。敦煌的五台山文殊信仰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兴盛起来的。
宋初曹元忠建敦煌61窟
  其中曹元忠是一位有作为的地方统治者,他任节度使期间,是敦煌归义军历史的最辉煌岁月。其间在莫高窟兴建了大量的洞窟,其中第61窟和第55窟即是曹元忠本人发心营建的功德窟。这两个洞窟是姊妹双窟,毗邻而建,均为大型洞窟,其中第61窟为莫高窟最大型洞窟,建成于950年前后,第55窟则建成于962年前后。
  据成作于951年的敦煌遗书《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原卷现藏于敦煌研究院)记载,这一年的腊月八日,著名的敦煌僧人道真和尚负责在莫高窟“遍窟燃灯”事宜,莫高窟从南而北各层各段洞窟均有专人负责燃灯,现今第61窟就是由“李禅”负责,洞窟名称“文殊堂”,具体燃灯两盏。在特定的时间在洞窟内燃灯,是敦煌历代常见活动,属普通供养之一。
  所谓“文殊堂”者,是因为洞窟中心佛坛上彩塑主尊即为文殊造像。现今坛上造像全毁,但是由考古遗迹和壁画显示,坛上原作是为“新样文殊变”。主尊骑狮文殊正面像——坛上背屏留有狮子尾巴,并有牵狮的于阗国王,推测也应有表现五台山文殊信仰故事的佛陀波利问道于文殊圣老人,两侧布局有众菩萨像与各护法神像。配合主尊坛上新样文造像,另在洞窟西壁绘画了巨幅“五台山图”。
  “文殊堂”作为当时的敦煌地方最高长官节度使曹元忠的功德窟,中心主题表现的是五台山的文殊信仰,毫无疑问集中反映出曹元忠时代五台山信仰在敦煌的兴盛。
五台山文殊菩萨像版画
  配合大型洞窟“文殊堂”的兴建与礼拜供养,曹元忠时代又制作了一批反映五台山文殊信仰的版画。在英、法、俄、日及我国北京等地的敦煌藏经洞文物中,有为数不少的 “五台山文殊菩萨像版画”,画面内容与莫高窟第220窟新样文殊基本相一致。版画中的文殊菩萨像骑狮,为正面像;有背光项光头光,光芒四射;头戴花冠,身著天衣,左手执于胸前,右手执如意,坐于狮子身上莲花高座上;狮子四蹄踩莲花,回首前行状,立于流云之上;于阗国王位于右侧,双手执缰,身着长衫,头戴风帽,脚蹬高筒毡靴,站立流云上;善财童子,束垂发髻,上身半裸,绕一带,下身穿裙,屈身合十礼拜文殊。画面右侧题:“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左侧题:“普劝志心供养受持”;画面下方写愿文,记画面内容与供养功德,及五台山文殊真言、陀罗尼。
  版画面积小,携带方便,可随时随地礼拜供养;又因制作成本低,可使更多的下层民众“志心供养受持”。因此在曹元忠时代,设有专门的“雕版押衙”类官职,使得大量的五台山文殊版画流传于敦煌地区各层民众当中,五台山文殊信仰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
  曹元忠时代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繁荣,也为敦煌的五台山文殊信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以节度使曹元忠为代表的统治者对五台山文殊信仰的有力推动,文殊信仰的深入与普及,又反过来为敦煌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起到积极作用。 

五台山负载的佛教文化意义
2011-12-20 16:47:33   来源:   评论:0 点击:6654

五台山由自然山林而成为佛教名山,是由于与文殊菩萨所住之清凉山对应联系在一起所致。所依凭的主要经典根据就是《华严经》,其中《诸菩萨住处品》称:“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

        五台山由自然山林而成为佛教名山,是由于与文殊菩萨所住之清凉山对应联系在一起所致。所依凭的主要经典根据就是《华严经》,其中《诸菩萨住处品》称:“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后来诸种“清凉志”,在出示证据方面,除了突出五台山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无炎暑,可称“清凉”的自然原因外,还加上不少其它旁证。如说《宝积陀罗尼经》也有云:“佛告金刚密迹主言,我灭度后,于南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及有无量天龙八部,围绕供养。”这样,显密经典的根据都有了,而且说明所依根据都是 “出于金口,传于龙藏”,具有绝对权威性。再就是列举神人异事,如汉明帝时摄摩腾、竺法兰等入中土后“以天眼观,即知此山乃文殊住处,兼有育王所置佛舍利塔”。“宇文周时,有化人来游此土,……往清凉文殊住处”,“唐初狮子国僧……跣足而来,礼清凉山”。诸如此类,把五台山即清凉山的根据由经典云云扩大至时空向度上,表明它是超凡天然和自古就是的,并将被证实的事实具体落实到佛教初传汉地之始,从多方面证明了五台山即清凉山的地位真实性。
佛教名山地位之确立
  其实,在学术的立场,要确切地说清最早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为什么将五台山与清凉山联系在一起,大概是困难的。但是在此仍有必要通过比较早期有明确述说的有关资料来确定一下五台山被确立为文殊化宇佛教名山的大致时限。
  由道宣《续高僧传》卷二十五“明隐传”中所说:“武德年末……目者十余人说之,五台山者斯为神圣所憩,……中台南……大孚、灵鹫寺前后,遇圣多于此地。……齐帝三王子性乐佛法,思见文殊,故来山寻,如其所愿,烧身供养,而起塔所。将内侍刘谦之于此寺中,七日行道,祈请文殊,既遇圣者,奄复丈夫。晓悟华严经义,乃造华严论六百卷。”
  《华严经传》也提及“王子烧身”、“刘谦之心通注经”的故事,并说“华严一经于斯转盛”,时有西域梵僧,不远数万里而来朝拜者。说明至迟到唐初,五台山即清凉山,即文殊菩萨住处的说法已被接受并确立,而且将广为知晓的事实前推到高齐时期。有不少菩萨显应及异众感通故事也多称唐时如何如何。或许可以说五台山是在唐初及其之前的一段较长的时期里逐渐被确立为文殊道场佛教名山的。
  由此说明,五台山成为佛教名山确是由于被赋予五台山即清凉山即文殊道场即佛教胜境的连锁意义,从而成为这些意义的象征载体的;正是由于具有了佛教文化的内涵和佛教意义的象征性,从而形成了五台山佛教文化,形成了以五台山为象征的佛教文化场。
五台山佛教的普世精神
  既然五台山是由于被赋予了佛教意义而成为佛教名山的,那么,它被赋予和体现了怎样的佛教意义?因此形成的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方面?作为一种文化场其基本内涵又是什么?
  首先,五台山作为佛教名山所负载和体现的佛教意义,主要就是通过崇仰文殊菩萨,突出宣扬文殊菩萨住于世间、化应凡夫的应力,展现了大乘佛教为实现普度众生之解脱理想而设计和推行的入世间、度彼岸的菩萨道和菩萨行。
  由五台山佛教名山地位确立及其影响和作用诸现象,则可以理出五台山佛教文化基本内容的大致构成:一是由《华严经》和文殊道场原因而产生的义学研修及求悟禅修等等教内修行文化内容。一是由突出文殊菩萨化应神力,以起信、愿力、应验等步骤来沟通圣凡,形成教化影响作用的世俗信仰文化内容。再就是由之延伸的寄托默佑众生、阴翊王度等意愿的宗教象征意义文化内容。
  由以上两大方面业已显示,五台山佛教文化作为一种佛教名山文化场存在形态所具有的基本内涵,就是大乘佛教通过菩萨道、菩萨行体现在解脱之路设计和终极关怀指向上的普世精神。 周齐
 

责任编辑:石磊

相关热词搜索:五台山 负载 佛教文化

上一篇:榆社“村官”给力农村建设
下一篇:完美山西分公司举办“营销与诚信”大讲堂

延伸阅读:
  • ·五台山的文殊信仰(2011-09-14)
  • ·五台山上带箭文殊的传说(2011-09-14)
  • ·历代帝王五台山崇建文殊菩萨像(2011-09-14)
  • ·五台山民警成功救助50余名游客(2011-10-17)
  • ·敦煌“文殊堂”与五台山文殊信仰(201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