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银行能换美元:扩大内需是战略的调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3:41:16
扩大内需是战略的调整http://sspress.cass.cn/news/3675.htm
作者:邹加怡     文章出处:国际经济评论      本网发布时间:2009-8-12 11:03:00
国际经济评论2009.1-2
扩大内需是战略的调整
□邹加怡(世界银行中国执行董事办公室)
席卷美欧大地的金融风暴正在加速演变为全球实体经济的危机, 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国际经济环境深刻变化
的严峻挑战。本文认为,此次危机提前放大和警示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中的缺陷和隐患,如果我们能够不失时机,
坚决转向内需驱动的增长方式,就不仅能够捍卫几十年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而且能够为下一阶段的可持续增长
奠定基础,为稳定世界经济大局作出重要贡献。因此,对于当前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不能仅仅理解为反周期措施,
而应当使之成为对经济增长方式作出战略性调整的政策杠杆。
!
一、中国面临国际经济环境
深刻变化的严峻挑战
当前的金融危机源于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地带
美国,其深度和广度都是战后以来所未有的。危机将通
过实体经济和货币金融两个渠道,对国际经济环境产
生深刻影响,从而也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全局性的影响。
1.金融危机引发的实体经济危机将强制性地压缩
中国外部需求
信贷紧缩和消费紧缩带来的经济衰退在美、欧等
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事实。2008 年第三季度,美、欧、日
经济已纷纷陷入负增长。第三季度美国经济负增长
0.5%,消费下降3.7%。[1]2008 年10 月份,美国失业率
上升到6.5%[2];耐用品订单下降6.2%[3],先行经济指数
下降0.8%[4],预示着未来3~6 个月衰退的深化。美国
著名经济学家伯格斯坦认为,实际上2007 年第四季度
以来美国内需已经是负增长,之所以GDP 总量仍然是
正增长,主要是靠美元贬值带来的出口拉动。[5]世界银
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调低了对2009 年的经济增长
预测,根据世行对2009 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世界经济
增长只能达到1.3%,发达国家为0.3%,发展中国家为
4.4%,均大大低于前几年的实际增长速度。[6]美国著名
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测算,本次
金融危机第一轮将减少全球总需求18000 亿美元,占
全球经济总量60 万亿美元的约3%,考虑到乘数效应,
全球总需求将下降6%。[7]在全球需求紧缩,发达国家内
需普遍减弱,甚至要靠出口减轻衰退的情况下,中国要
维持外需拉动的增长方式事实上已难以为继。
2.国际货币环境高度不稳定将对中国经济构成重
大战略威胁
实际上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造成的最大危害并不
是直接的金融部门损失,甚至也不是出口下降导致实
体经济减速,而是高度不稳定的国际货币环境。这场金
融危机本质上是主要储备货币国家滥发货币造成泡沫
经济的产生、积累和崩溃,而解决危机的基本方法则是
危机国家(也即是主要储备货币国家) 发行更多的货
币。从短期看,发达国家尽管注入大量流动性,但被信
贷紧缩、内需下降导致的通货紧缩压力所抵消,实体经
济减速导致石油、原材料等价格下降,发达经济体近期
内将出现一个通货紧缩区间。据美国劳工部最近公布,
2008 年10 月份美国城市消费物价指数为-1%,生产者
价格指数为-2.8%。[8]由于规避风险、海外撤资、目前尚
无有效替代美元的储备资产等原因,资本被迫流向美
元资产,美元对欧元、英镑等货币近期内还趋于升值。
而从中期看,美、欧为救市承诺注入数万亿美元的流动
性,必然带来巨大的全球通胀压力。据推测,美国2009
财年财政赤字可能达到1.5 万亿美元,占GDP 的
10.2%,[9]美元长期贬值的趋势在所难免。由于欧洲也
注入了大量欧元流动性,因此美元、欧元等主要储备货
币相对于全球实物财富而言都会呈贬值趋势。中国以
巨额外汇储备形式积累的财富将被稀释几乎是难以避
免的。海外投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海
外投资即使成功,其利润如不能为国内需求所吸收,也
只是转化为更多的外汇储备。要避免金融危机给中国
带来巨大财富损失,只有抓住危机期间短暂的通货紧
缩区间,扩大进口,适度减少外汇储备,将其转化为真
实的物质财富。而减少外汇储备必须通过居民、企业、
政府的外汇支出来实现,也就是说,必须有真实的内需
扩大导致进口需求的增加。同时,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的
大幅无序波动无论对于出口产业或海外投资无疑都将
是极大的风险。在高度不稳定的国际货币环境下,坚持
出口导向的增长方式将付出越来越大的代价。
专稿·INVITATION
5
国际经济评论2009.1-2
3.危机对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另一个重大挑战是
资本流动方向的重大变化
由于发达国家出现信贷紧缩,国际资本已经开始
从不少新兴市场国家撤出。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巴
西、阿根廷、墨西哥等不少新兴市场国家已经出现国际
收支逆差、本币贬值、资本外逃等问题。在中国,由于大
量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长期积累,资本流动的变化
并未表现为资本大量流出,而是表现为资本流入的减
慢和国内资产价格泡沫的崩溃。面对股市和房市的下
滑,社会上要求政府救市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中国
是一个以实体经济为核心的发展中国家,外资的流入
和内资的热炒都是以预期中国实体经济的稳定增长为
前提的。实体经济的大起大落必然导致资本的大进大
出。因此,稳定资本市场的关键是稳定实体经济。只有
把政策着力点放在支持内需导向的实体经济,才能稳
定宏观经济大局。否则,政府救股市、救房市都只能是
帮助被套牢的投机资本尽快抽逃,其结果是抽刀断水
水更流。
4. 此次危机是战后以来最深刻的金融经济危机,
其经济政治后果有些还难以预料, 中国的发展有可能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
金融危机触发了全球范围内对美式资本主义“市
场万能”理念的反思,英、法领导人提出了建设“新布雷
顿森林体系”的倡议,国际社会要求改革国际经济秩序
的呼声日高,而这种改革要求遭到美国保守势力的顽
强抵制,国际经济领域的矛盾和斗争将趋于激化。上述
趋势都在2008 年11 月15 日举行的G20 峰会上得到
了充分展现。同时,美、欧国内的意识形态也在发生深
刻的变化,经济民族主义、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思潮大行
其道。在美国,主张放弃“自由贸易”旗号,代之以“公平
贸易”、“平衡贸易”乃至“对等贸易”者大有人在。2007
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占GDP 比重约为67%,出口占比为
38%。[10] 如此之高的对外依存度,在“全球化”有可能逆
转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障碍。在这
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一相情愿地固守“全球化”发展路
径,适度降低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更多地依靠内需发展
是合理的选择。
二、扩大内需是中国自立于国际
经济体系的战略调整
此次危机更充分地暴露了中国前一阶段经济增
长方式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矛盾和隐患,应当引起有
识之士的战略思考。
中国过去一个时期以出口带动的高速增长固然
有改革开放、充分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等内因,但从国
际经济关系的角度看,也是与美国过量发行美元所支
撑的外部需求扩张直接相联系的。从这个角度看,中国
的高增长某种程度上也“得益”于宽松的美国货币政
策。但这正说明了外需驱动增长的根本性缺陷:这种增
长方式将中国的高速增长系于美国宽松的货币供应,
中国的经济前景直接受制于美国的宏观政策。且不讨
论这种增长方式的经济安全问题和长期的可持续性,
就算可以持续, 也将使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始终与美
元贬值的趋势如影相随, 中国以出口积累的美元形式
的“财富”难以转化为真实的国民财富。因此,作为一个
大国,这种增长方式从战略上是不可取的。只有以内需
驱动的发展,才是真正的自主发展。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出口加工产业遇到很
大的困难。作为一个尚在工业化初期的劳动力大国,过
早全面退出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产业是不可行的。为
了缓解短期内的就业压力,对出口产业给予一定的支
持也是应该的。但必须看到,当前的政策应当有利于巩
固前一阶段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果, 重点应当放在支持
国内消费和加大力度支持内需主导产业, 承接出口产
业释放出来的劳动力, 而不是勉强支撑出口导向增长
方式的延续。扩大内需不是不要出口,而是要使进出口
更加趋于平衡;扩大内需也不是不要劳动密集型产业,
而是要扩大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服务的国内需求。
扩大内需不仅仅是反周期措施,而是中国经济面
向未来的重大战略调整。内需主导产业代表着中国下
一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第一,装备制造业是中
国下一阶段的比较优势,也是综合国力的支柱。应加大
力度发展航空、航天等对于产业结构有系统性影响的
高端制造业,并以此为平台推动科技创新。第二,农村
基础设施、城市普通居民住房建设等与民生直接相关
的部门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应当下决心把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实。农村供水和卫生排水设施,是
中国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唯一尚未达标的一项。
如果政府下决心投资解决这个问题,仅此一项就会带
来对钢材、水泥、劳动力等的强劲需求,也将解决一个
重大的民生问题。第三,新能源、环保等绿色产业将增
强中国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下大决心开发新能源,摆
脱对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或者在传统能源清
洁化的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将使中国经济发展
彻底打破西方国家的石油价格讹诈、“气候变化”讹诈,
赢得广阔的发展空间。第四,尽管前一阶段基础设施得
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一般性基
础设施还远远未达到饱和,因而仍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当前中国扩大内需的十大措施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对上
述内需主导产业的支持。
转变增长方式, 不能简单理解为从制造业为主的
实体经济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的虚拟经济。金融危机以
来,发达国家开始对“投机赌博经济”进行反思,不少人
认识到,金融业应当回归到为实体经济融资的本位。美
专稿·INVITATION
6
国际经济评论2009.1-2
欧都有人提出要强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法国总
统萨科齐表示将建立一项200 亿欧元的基金,以支持
法国中小企业,并对制造业中的“战略产业”进行直接
政府投资。[11]危机对我们的重要启示是:要市场经济,
不要赌场经济。制造业是富国强兵的基础,物质生产是
综合国力的支柱。作为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发
展中国家,我们不应盲目模仿发达国家以服务业为主
的产业结构。应当认识到,服务业的发展是以物质生产
高度发展为前提,并为物质生产服务的。我们扩大内需
的产业支持重点应当是以装备制造业、基础设施为主
的实体经济。只有脚踏实地发展实体经济,才能在发达
国家虚拟经济破灭之时提高我们的相对经济实力,以
坚实的物质基础铺垫强国之路。
走内需驱动的增长道路,不仅是中国自立于国际
经济体系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国对世界经济的重大贡
献。从短期看,中国扩大内需,保持增长,将为世界经济
提供真实的增长动力,是对全球应对危机的有力支持。
从长期看,内需驱动的增长将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
更加独立的增长极,从根本上缓解全球国际收支失衡,
促成更加平等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三、扩大内需的几个重要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扩大内需、转变增长方式的
方针由来已久,但在具体政策层面,却一直存在不少困
惑。当前的扩大内需政策措施是在反周期的背景下形
成的共识。但是,扩大内需在中国不是反周期的权宜之
计,而是深刻的战略调整。实施战略调整必须深化对一
些重要问题的认识。
1.总量与结构问题
扩大内需必须在总量上达到一定规模,这不仅仅
是反周期的需要,更是结构调整的需要。目前4 万亿人
民币的扩大内需措施总量已经很大,关键是今后一两
年内应当落实到一定规模,真正形成有效需求。如果内
需的扩大在总量上不能有效抵消外需的缩减,就业压
力将迫使我们不惜代价继续维持出口导向的经济结
构,而无法完成向内需驱动的转型。2007 年,出口对中
国GDP 增量的贡献为2.4 个百分点,以2007 年GDP 总
量为24.95 万亿人民币为基数[12],这相当于近0.6 万
亿人民币的经济总量。而2009 年的增长应以2008 年
GDP 总量为基数,这一数字应当更大。如果净出口的增
长为零(今后一两年这是十分现实的,净出口甚至可能
是负增长),则这部分增量需要由当年内需扩大来替
代。当然,这是一种十分简单化的计算,只是提供一个
参照系,旨在说明要维护经济的稳定增长,特别是要实
现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内需的政策干预必须在总量
上达到相当力度。
2.消费与投资问题
2006 年,中国居民最终消费占GDP 比重为33%(加
上政府消费占14%,总消费占GDP 的47%),低于世界上
绝大多数国家,发达国家这一比重平均为62%,美国更
高达71%;中国投资占GDP 比重为45%,总储蓄率达
GDP 的54%,上述两项比重在全世界是最高的。[13]因此,
不少学者认为,中国投资率一直偏高,扩大内需的政策
主要应当是扩大消费需求。强调扩大消费无疑是正确
的,但是这并不等于扩大内需只能增加消费,不能增加
投资;更不能认为中国的目标增长方式应当是美国式
的高消费、低储蓄。应当看到,中国需求结构的失衡主
要是储蓄过高、消费过低,投资率高只是高储蓄、低消
费的一个必然结果。而消费/ 储蓄失衡有着复杂的深
层原因,纠正这种失衡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因此,
在近期内,人为的抑制投资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消费与
投资都是内需的组成部分,增加消费与增加国内投资
都有利于扩大内需。首先,消费扩大的基础是就业的增
加和广大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就业的增加是以
投资为基础的;其次,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不
仅是储蓄过高、消费过低,而且是储蓄率高于国内投资
率,被迫以积累外汇储备的形式进行收益极低的国外
投资。2007 年,中国以经常账户顺差为标志的过度储
蓄已达到GDP 的12%。[14]扩大国内投资将有效利用这
部分过度储蓄,使之转化为国内就业机会,为扩大消费
奠定基础;再次,在扩大消费的同时,也需要适当增加
内需主导部门的投资,这样才能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
做到供求平衡,避免通胀压力。中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
化的初期,这个时期投资相对密集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最后,美国式的低储蓄和高消费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
的,这种增长模式是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
地位来支撑的,以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是无法效仿的。
3.政府与市场问题
通过政府大规模投资扩大内需不能不涉及政府与
市场的关系问题。一些人士担心,大规模的政府投资将
使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过强,导致“体制复归”,有违市场
经济规律。实际上,通过政府干预支持内需是市场经济
的常规做法。不仅经济衰退时通过扩张性财政货币政
策刺激内需,更重要的是,真正内需驱动的发达市场经
济体都通过经常性的财政支出对内需主导部门提供直
接间接的支持。以堪称市场经济楷模的美国为例:2008
财年美国联邦预算支出29790 亿美元,其中军费达
6240 亿美元,直接支持美国军工产业及其相关科技研
发;与健康和医疗保障相关的财政支出达6720 亿美
元,直接受益的产业是医疗、制药、保险等行业;美国财
政支出的另一大类是“社会保障”和“收入保障”,两项
合并达11340 亿美元,这部分支出直接支持消费需求,
其中也包括了美国政府对居民购买住房的支持,间接
专稿·INVITATION
7
国际经济评论2009.1-2
支撑了房地产业。此外还有对农业的投入220 亿美元
等。[15]这些财政支出表面上均未超越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实际上则奠定了国民经济
稳定的内需基础。在发达国家,政府总支出占GDP 的比
重均在35%以上,欧洲国家平均达45%左右,而中国的
政府总支出占GDP 比重不超过20%,不仅低于发达国
家,也低于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16]这说明稳定的公共
支出支持稳定的内需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同时,通
过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并不意味着弱化市场的作用,相
反,许多措施本身就可以通过市场操作,如税收激励机
制、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等。
4.扩大公共支出与财政可持续性问题
扩大公共支出会不会损害财政的可持续性,这是
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这里首先是
对公共财政基本职能的认识问题,财政的基本职能是
通过向国民强制性征税使国家掌握资源以向公众提供
公共服务。因此,原则上说,公共财政并不以追求财政
盈余为目标,甚至并不以消灭赤字为目标,而是以有效
利用公共资源提供尽可能多的公共服务为目标。否则,
只要尽可能提高税收,尽量少提供公共服务便可实现
财政盈余,而这种盈余是毫无意义的。“增收节支”是财
政微观管理的原则,不是财政宏观政策的原则。宏观政
策的原则应是“增收增支”,“收支动态平衡”。财政的可
持续性是基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只要财政支出的
增加与经济增长的趋势相匹配,财政支出形成的需求
增加与供给能力的提高相匹配,长期保持一定比例的
财政赤字仍然是可持续的。
5.扩大内需与控制通胀问题
前一段时期,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心是宏观政策难
以采取扩大内需措施的主要原因。最近以来,由于发达
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并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国内通
胀压力明显减小,决策层果断决定推出大规模的经济
刺激计划。但是,扩大内需与控制通胀的关系问题本身
并未消失,一旦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复苏,通胀很可能卷
土重来,这个问题又会浮上台面,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
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胀有不同的原因,可能源于国内需
求大于供给,也可能由于外部通胀的输入。中国前一段
遇到的通胀压力主要是输入型通胀,除非中国国际收
支失衡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否则今后一段时期可能再
度面临通胀压力,极有可能仍然是输入型通胀。而治理
输入型通胀的政策措施不是抑制国内需求,而是恰恰
相反,只有以更大的决心扩大内需,缩小经常账户顺
差,平衡国际收支,才能阻断通胀输入的渠道。否则会
陷入通胀输入—控制内需—国际收支顺差进一步扩
大—更严重的通胀输入—更加收缩内需的恶性循环。
我们需要从现在起就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以防国际通
胀压力再次干扰我们改变增长方式的决心。
6.建设新型福利国家问题
从经济角度看,纠正消费占GDP 比重过低的问题
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劳动力要素的收益率,
二是公共社会福利支出应达到一定水平。因此,中国要
真正改变增长方式,必须解决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
中大国如何建设新型福利国家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建
设福利国家的难点在于既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
国民公共福利水平,又不能形成超越发展阶段的福利
刚性;既要保障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又要防止
企业为规避劳动力成本而减少就业岗位。因此建设福
利国家必须优化政策工具的选择,使之与发展阶段相
适应。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有一些国际经验值得借
鉴,例如:多搞与财政收入水平相适应,有一定执行期
限的公共福利计划,重点解决一些突出的民生问题;尽
可能由政府通过税收统筹提供公共服务,不宜将社会
保障责任过多压给企业;增加对教育、职业培训的公共
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劳动力获得高回报的能力
等等。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导致国际经济环境的剧变,正
在对中国经济产生全局性的影响,增强了中国转变增
长方式的紧迫性。扩大内需是中国发展模式的重大变
革,不仅要靠宏观政策,还要靠制度创新;不仅需要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更需要坚定不移的政治决心。如
果我们能够在危机中把握机遇,果断实现这一战略调
整,中国经济必将以崭新的面貌崛起于世界。▲
(2008 年12 月1 日完稿)
注释:
[1] 美国商务部2008 年11 月25、26 日公布数据,转引自彭博
社网站2008 年11 月25、26 日新闻。
[2] 引自美国劳工部2008 年11 月7 日公布数据。
[3] 美国商务部2008 年11 月26 日公布数据,转引自彭博社网
站2008 年11 月26 日新闻。
[4] 引自彭博社网站2008 年11 月20 日新闻,美国先行经济指
数由以下10 个指标推算:股票价格、失业人数、建筑获准数、消费者
信心、债券收益率、工厂开工时数、供货到货时间、消费品订货、资本
品订货、通胀调整后的货币供应量。
[5]10 月9 日伯格斯坦与出席世行/IMF 年会中国代表团的访谈。
[6] 引自世界银行《2009 年全球经济前景》报告草案表1.1。
[7] 参见2008 年10 月28 日《金融时报》Jeffrey Sachs: The Best
Recipe for Avoiding a Global Recession.
[8] 引自美国劳工部网站2008 年11 月19 日消息。
[9] 引自摩根士丹利2008 年10 月31 日美国经济研究报告:
Budget and Treasury Financing Update: Time to Tally the Red Ink.
[10]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推算。
[11] 根据彭博社网站2008 年11 月20 日消息。
[12]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
[13] 引自世界银行,2008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第226~
228 页。
[14] 引自世界银行The Growth Report 第56 页。
[15 ]美国财政部公布数据,转引自摩根士丹利2008 年10 月31
日美国经济研究报告: Budget and Treasury Financing Update: Time
to Tally the Red Ink.
[16] 参见世界银行The Growth Report 第151 页。
专稿·INVITATION
8
转载请务经授权并刊出本网站名

相关新闻
留言讨论
暂无评论!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匿名:
署名:
留言须知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泰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