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性租入固定资产: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1:13:20
呼吸系统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为更好地控制院内感染,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院感科特对呼吸系统感染病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以便制定防范措施,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一、         原因分析:

1、患者因外伤、骨折、疾病、手术等创伤,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引发感染。

2、病室空气、物体表面消毒不及时、不到位,患者及探陪人员管理、宣教不到位,使病室空气污浊,以致感染。

3、病人受凉感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细菌和病毒可蔓延引起下呼吸道感染。

4、患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

5、疼痛、精神紧张、焦虑、睡眠差。

二、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外伤、骨折、疾病等,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工作,使其尽快恢复、痊愈,防止感染及其并发症。

2、做好晨、晚间互利,病室空气、物体表面定时消毒,每日两次通风换气。

3、加强病人及探陪人员的管理,如有探陪者感冒,立即劝离进行治疗,并进行所在病房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做好卫生宣教工作。

4、积极治疗原发病及老年病。

5、避免穿堂风,注意病人保暖,避免受凉。

6、预防并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7、精心护理,及时翻身拍背,鼓励咳嗽。

8、及时解除病人疼痛,应用镇痛剂或针灸等止痛。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焦虑、紧张、思想压力过大等情况。保持乐观情绪,增强疾病恢复的自信心。另外,多给予饮食指导,食用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9、注意病人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特对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已定出防范措施,确保手术安全严防无菌手术切口感染。

(一)、危险因素分析:

1、术前备皮质量不达要求;

2、手卫生消毒不认真;

3、术区皮肤消毒不彻底;

4、未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5、手术暴露时间长,操作不熟练,组织破坏程度较重;

6、手术室管理不到位,空气及物体表面等消毒不达标,用后器械处理不规范,灭菌质量监测不到位;

7、术后护理不到位,换药不及时;

8、开放伤口清创不彻底。

(二)、防范措施:

1、认真做好术前备皮工作,注意备皮范围及质量;

2、术者严格手卫生消毒,时间、质量要保证,并做好术区皮肤消毒;

3、严格无菌操作,并进行监督;

4、提高业务水平和手术技巧,缩短暴露时间,减轻组织破坏程度;

5、加强手术室管理,认真消毒,定期做好各项监测,确保消毒效果;

6、用后器械处理,应严格刷洗步骤;

7、加强供应室灭菌程序管理,做好各项监测;

8、护理到位,及时换药,保持刀口敷料干燥;

9、开放伤口进行彻底清创,适当应用抗感染药物,预防感染。

 传染病如乙肝、艾滋病等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

骨外伤病人中患有传染病及携带者(如乙肝、艾滋病等病人)时有发生,为防止传播(已制定特殊感染病人术后处理制度)特对传染病人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更好的控制感染和传播。

一、原因分析:

1、消毒隔离不到位,感染源管理不到位,消毒液配制不准确,

更换不及时;

2、手术换药后器械消毒处理未按程序;

3、诊疗未做到手消毒,诊疗用品使用后,消毒不及时,用后

物品、餐具消毒不到位,探陪制度不严,终末消毒不彻底,安置病人未分室。

4、医疗垃圾处理不当。

二、预防措施:

1、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严格管理感染源,传染病人分开安置;

3、切断感染途径,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不同的传染性疾病采取不同的阻断传播途径措施;

①、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戴手套、口罩、帽子等;

②手术、换药等接触血液器械、物品,严格按先消毒后刷洗,再消毒、灭菌的程序。

③、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④、病人用物、餐具,应严格消毒;

⑤、消毒液配制浓度准确,及时更换,并定时监测,确保合格;

⑥彻底做好终末消毒工作;

⑦、禁止在病房走廊抖动和存放污物,按规定做医疗废物处理。

4、加强培训,使医务人员增强无菌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消毒药械进货检查验收制

1、购入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消毒药械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2、采购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必须索要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登记证、医疗器械注册登记表的复印件及经营企业的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3、消毒剂、消毒器械必须索要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卫生部颁发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加盖卫生部章)、检验报告单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4、进货验收严格检查、核对证件是否有效;许可证有效期与产品有效期是否一致;产品类别与许可类别是否相符;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是否与许可一致;产品标签说明书是否与批件一致;企业名称、地址、产品名称、剂型是否与批件一致;查验厂家证件复印件是否加盖公章。

5、认真查验消毒产品3个月内的检验报告(必须是国家指定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

6、紫外线灯管、食具消毒柜(限于符合GB17988《食具消毒柜安全和卫生要求》的产品)、压力蒸汽灭菌器、75%单方乙醇消毒液、符合《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的产品、抗(抑)菌制剂、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消毒产品不需要索取卫生许可批件,但应索取卫生安全评价报告。

7、无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及卫生许可批件的产品,不符合卫生质量安全的消毒产品严禁购入。

  换药规程

(一)、目的

1.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以便酌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和处理。

2.清洁伤口,去除异物、渗液或脓液,减少细菌的繁殖和分泌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

3.伤口局部外用药物,促使炎症局限,或加速伤口肉芽生长及上皮组织扩展,促进伤口尽早愈合。

4.包扎固定患部,使局部得到充分休息,减少病人痛苦。

5.保持局部温度适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环境,为伤口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二)、适应证

1.无菌一期伤口换药一般在24小时、72小时常规观察局部肿胀渗出情况;7-9天检查刀口局部愈合情况,观察伤口有无感染。

2.开放伤术后244872小时连续三天换药,观察有无出现血肿或引流情况及时排除险情。

3.估计手术后有刀口出血、渗血可能者,或外层敷料已被血液或渗液浸透者。

4.从位于肢体的伤口包扎后出现患肢浮肿、胀痛、皮肤颜色青紫、局部有受压情况者。

5.伤口内安放引流物需要松动、部分拔除或全部拔出者。

6.伤口已化脓感染,需要定时清除坏死组织、脓液和异物者。

7.伤口局部敷料松脱、移位、错位,或包扎、固定失去应有的作用者。

8.外科缝合伤口已愈合,需要拆除切口缝线者。

9.需要定时局部外用药物治疗者。

10.手术前创面准备,需要对其局部进行清洁、湿敷者。

11.各种瘘管漏出物过多者。

12.大、小便污染或鼻、眼、口分泌物污染、浸湿附近伤口敷料者。

(三)、准备工作

1.病人的准备:了解病人的心情,向病人讲解换药的目的和意义,消除病人的心理恐惧。病人应保持合适体位,既有利于病人舒适,也有利于医生换药。

2.自身准备:着装符合要求、修剪指甲、洗手。

3.环境准备:操作前半小时停止一切清扫工作。

4.用物准备:换药盘、换药车、换药包1个(无菌治疗碗2个、无菌镊子2个、弯盘1个)、0.5%碘伏棉球或75%酒精棉球数个(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盐水棉球数个、分置于无菌治疗碗内,无菌纱布数块,置于无菌治疗碗内、胶布或绷带,一次性中单、治疗巾、手消毒剂,根据伤口情况可备引流物、血管钳、探针、凡士林纱布或纱条等。

(四)操作方法

1、核对病人及手术部位,将病人接到换药室或携用物至床旁并劝其陪床家属离开病房,拉隔帘。

2、解释换药的目的,铺好一次性中单、治疗巾,暴露伤口部位。

3、去除敷料固定物,用手揭去外层绷带和敷料后进行手消毒,紧贴创口的一层敷料用镊子揭去,将污面向上置于弯盘内,揭除敷料的方向与伤口纵轴方向平行,如有分泌物干结粘着可用盐水湿润后再揭下,以减少疼痛。

4、左手持镊自换药碗中取0.5%碘伏或75%酒精棉球传递给右手的另一把镊子操作,两把镊子不可碰撞,用以创口周围皮肤擦洗。清洁伤口先由创缘向外擦拭,勿使酒精流入伤口引起疼痛和损伤组织。感染伤口,由外向创缘擦拭、消毒伤口周围皮肤两次,用盐水棉球拭去伤口内的分泌物。

5.交换左右手镊子,右手持的无菌镊子,处理伤口内。直接用右手的无菌镊子取药碗内的盐水棉球,轻轻清洗创口,禁用干棉球擦洗创口,以防损伤肉芽组织。

6.去除过度生长的肉芽组织、腐败组织或异物等,观察伤口的深度及有无引流不畅等情况,再用0.5%碘伏或75%酒精棉球清除沾染皮肤上的分泌物。最后用消毒敷料履盖创面。

7.一般创面可用消毒凡士林纱布覆盖,必要时用引流物,上面加盖无菌纱布或棉垫,包扎固定。

8、安置好病人体位并告知注意事项及下次换药时间。

9、整理用物,洗手。

(五)注意事项

1.换药者操作应当稳、准、轻,禁忌动作过粗过大,严格遵守无菌外科技术。

2.根据伤口情况准备换药敷料和用品,应勤俭节约,物尽其用,不应浪费。

3.合理掌握换药的间隔时间,间隔时间过长不利伤口愈合,间隔时间过短因反复刺激伤口也会影响伤口愈合,同时增加病人痛苦,并造成浪费。

4.每次换药完毕,须将一切用具放回指定的位置,认真洗净双手后方可给另一患者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