癜痫病人吃什么药好:汉语拼音教学插图和图示的运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3:18:29

汉语拼音教学插图和图示的运用

(2010-01-13 14:09:37)转载 标签:

杂谈

    小学语文第一册汉语拼音教材配置了大量图画,教学时如何充分发挥教材中图画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汉语拼音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掌握适时适度的原则,充分发挥图画的功能,灵活运用,是提高汉语拼音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出示图画,要适时

    适时,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看图的时机,选择最佳时机出示插图。根据图的功能,有计划分类别,把握以下几个出示图画的时机。

 1.音、形、图同步。

    掌握声母和韵母的音、形是学习汉语拼音的基础。借助插图进行教学,把抽象的、枯燥的字母和图中具体的、形象的实物相联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学生就能学得快,记得牢。教材中的声韵母图多数是既表形又表音的,而且色彩明丽,形象鲜明,教学时,教师出示插图,一方面让学生观察图中的实物,把图中的实物与字母的特点联系起来记形;一方面引导学生说图意,从表音的实物中引出字母的音。这样,音和形同时刺激学生的感官,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教学声母“b”,教师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b”与图中拉开天线的收音机的形状有什么相同之处,同时教师指导学生说图意:小女孩在听广播,把广播“播”的音同声母“b”的音联系起来。这样,音、形、图同步,图在声母音与形的教学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2.先音后图。

    有些声母韵母图只表形不表音。教学这类声韵母时,教师应先教字母的读音,后出示图画,以免“先入为主”,使学生受图的影响,产生思维定势而导入误区。如声母“t”的插图,画的是一把雨伞,带钩的伞柄的形状像“t”,但它与“t”的音没有直接联系。教学时应先教字母的音,如用词语“特别好”的“特”的音引出“t”的音。学生发好这个字母的音后,再出示图,学生就不难掌握这个字母的形了。

 运用带有音节的图进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音节,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义。如果图上的实物或内容是学生常见、易懂的,为了避免图的内容先入为主而不经过拼读就说出图下相对应的音节词句,教学时应掌握先教拼读音节,再出示相应插图的原则。如教学音节词“juǎn bǐ dāo”时,可先让学生拼读长音节“juǎn”,再读音节词,读准音后,教师再出示“卷笔刀”图,学生就可以从图上的实物检查音节是否读得准确,读出的音节词是什么意思,从而提高拼读能力,培养拼读兴趣。

 3.先图后音。

    声、韵母图中还有一类是只表音不表形的。如声母“f”图上的“佛”表“f”的音。韵母“ao”图上的“棉袄”表ao的音,但它们与字母的形没有联系,教学时应先出示插图,利用插图中的实物帮助学生记住字母的读音。学生读准音后,可拿走插图,用其他方法教字形。如,用形象记忆法:一根拐棍f、f、f;用字母组合法:“ao”由单韵母“a”和“o”组成等等。

    运用带有音节词句的图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读音,出示图的时机也应把握在正音之前。如平常学生把“菊花”说成“jí花”,把“雨衣”说成“yì衣”,“拍皮球”说成“打皮球”等等。教学时,教师可先分别出示这些音节词的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然后再让学生拼读相应的音节词,学生就会从中发现自己语音的错误,产生正音的欲望。这样,无意记忆与有意记忆相结合,强化练习,效果就更加明显了。

 二、利用插图,适当说图画

    教师在出示插图后,要通过适当说图画进行读音的教学。适度,就是指教师的谈话要突出教学重点,针对教学难点,把握谈话的分寸。笔者认为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插图内容,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谈话。谈话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谈话。

    利用表音的图画进行教学,教师可这样提问:“图上画的是谁(什么)?”或“图上有谁,在干什么?”以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定向思维。

 2.过渡谈话。

    对于不能直接表音的图画,教师则要采取过渡谈话的方法进行教学。一是转调过渡,即,从图上实物的音通过转调间接引出所要教的字母的音。如教学声母“q”,可先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引出“气球”的“气”,再提问:“气的第一声怎么读?”从而引出“q”的读音。教学时过渡谈话要言简意赅。二是想象过渡。即根据图意进行想象引出读音。如声母“d”,图上画的是马在奔跑,留下一串马蹄印。此图不能直接引出“d”的音。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想象:“马在奔跑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这时学生结合生活实践从图意中就能想象马奔跑时发出“得、得、得”的声音,从而引出“d”的音来。引导想象过渡谈话,问题设计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要能让学生从旧知中引出新知,准确回答问题,达到教学预定的目的。

 3.分音谈话。

    鼻韵母ang eng ong三幅插图上分别画的实物是山羊、蜜蜂和挂钟,教学谈话可从图上的实物先引出音节yang、feng、zhong。学生读准音节后,老师进行分音谈话:现在听老师把这三个音节的尾音拉长yang──feng──zhong──,这三个音节的尾音就是我们要学的韵母(板书三个鼻韵母)。分音谈话,教师既要注意发音准确、规范,又要把握发音长短适度,还要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

 三、运用拼读示意图,要灵活

    教材中设计的音节拼读形式多样,有卡片式;射线式b—a→ba;扇形式等等。教学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用拼读示意图。

 1.根据不同阶段。

    音节教学是整个拼音教学的重难点,学生从拼读音节到直呼音节一般经过认识期、训练期和熟练期三个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时期学习的主要特点灵活运用拼读示意图。

    认识期,学生初步接触拼读音节,感到抽象、难学。教师应教给学生音节拼合规律,充分利用卡片式拼读示意图,通过操作、示范拼读,形象地教给学生拼读方法:前音轻、后音重,两音相拼猛一碰。

 训练期,学生有了拼读基础,教师应进一步训练学生暗拼能力。此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射线式示意图,指导学生进行暗拼训练。如教学音节“nu”,可用射线图n—u→nu,引导学生把“n—u”在心里进行暗拼,直接呼出音节nu。经过反复训练,掌握暗拼方法,向直呼音节过渡。熟练期,学生有了暗拼的能力,教师可通过扇形示意图对他们大量地进行直呼音节训练,以巩固教学效果。如用进行换韵训练;用进行换声训练;用进行换声、换韵训练。充分利用示意图,有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直呼音节的方法。

 2.采用不同方法。

    音节的教学方法有许多种,如,拼读法、暗拼法、支架法、直读法等等。拼读示意图对于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说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教师应做到灵活应用。如,同样是扇形示意图,若用“支架法”进行教学,可把图示中的声母、韵母和音节的组合形式作为拼读的心理过程,教给支架直呼方法:声母支好架,韵母跟着发,前后一口气,千万别分家。若用拼读法、暗拼法进行教学,则可借助扇形示意图掌握音节拼合规律。

    总之,汉语拼音教学插图和图示的运用,要做到因课因人把握“时”和“度”,灵活使用,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