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个性化设置在哪里:差次多态乃世界本源——网络神话的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8:06:49

2005-11-28

有人把人类社会分成后喻(农业社会)、同喻(工业社会)和前喻(信息社会)三种。在后喻社会里,越老越值钱,整个社会心理相对保守、封闭,对于新异事物首先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排斥,意大利文艺复兴领袖费德里戈就曾说过,拥有印刷出来的书籍会让他感到羞耻。然而在当今的前喻社会,越新越有价值,各种传媒对新生事物总是先予以热情的拥抱和欢呼,人们也总是以新潮为荣,尤其对于电脑网络更是如此。今天的人会说:谁要是还没上过网应该感到羞耻。

与远古时代人们由于无知恐惧而造神不同,今天的人总是十分自信地对网络的未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当今社会中,预测不再是等待一个事实出现,而是促成。这些预测通过新闻传媒体制的炒作对社会产生巨大的暗示力量。对这些暗示促成了部分事实,又使更多的人感到危机和压迫,于是气球越吹越大,很多东西不可避免地被神化。可当你静下来冷眼旁观,就会发现了下面这些关于网络时代的论断似乎过于……

一、原子世界的末日

美国著名的MIT(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办人尼葛洛·庞蒂在《数字化生存》中断言:我们将生活在比特而不是原子的世界。真是如此吗?

一个社会有机体有三个系统:能量、物质和信息。能量系统是后两者运转的基础,在网络时代它并没有改变;物质系统也没有改变,你要得到一瓶美国某厂的可口可乐,理论上你通过网络可以马上找到有关这瓶可乐的所有资料,但你要真正喝到嘴里,还是必须耐心等待传统运输手段的辗转相传;惟一受冲击的就是信息系统,电脑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流动的媒介,在技术上集合了以往所有媒介的优势,在理论上可以综合替代以往所有的媒介,在网上你可以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翻报纸杂志……所以“原子世界的末日”更精确的表达应为“传统媒介的末日”。

会这样吗?当电视诞生的时候,每一个人都预言电影将成为历史。但事实并非如此。低头想想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很多人都不喜欢用那些功能繁多的电器。撇除质量上的因素,他们在心理感觉上都强调:不过瘾、不纯粹、不彻底。其实类似这方面关于媒介传播心理效果的研究早已有之:传播学者通过对人际传播的实验研究发现通过多种感官来接受信息也有其反作用:一是分散注意力,二是会相互干扰。所以用两个感官接受信息并不等于获得双倍于一个感官的量,甚至有时用多种渠道传播反不如一种渠道有效。我想起一个笑话,说表现天下最美的美人一定要用广播,否则用电视马上就会有人举手反对说:“还不如我老婆漂亮。”

另一方面,原有的媒介在长时间内不单是作为一种形式和器物存在,更形成一种文化内涵和氛围。各个媒介都有自己特定的使用习惯和感情。就像有人惬意慵懒地在沙发上按遥控器;有人喜欢边开车边听广播;有人嗜好报纸散发的油墨清香;有人陶醉夕阳下掩卷而读的情调……当人一旦加进感情的因素,很多事情就不再是“按理说”所能说得清的。

再仔细想想,现在的网络到底在做什么用?大多数人在经历了上网初期新鲜刺激的冲浪之后,都说最有用的并不是让人眼花缭乱的WWW(worldWideWeb—环球网),而是朴实无华的E—mail(电子邮件)和Newsgroup(新闻讨论组)。各种调查也都证实网络使用最多的功能就是E—mail。

所以电脑网络的兴起和原有的媒介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一种长期的共存。各媒介既保持各自的长处,又相互吸收融合对方的某些优点从而加以革新,成为适应当代要求的更为有效的传播工具。最后我忽然想到,今天一家几口为一架电视机还明争暗斗得脸色比猪肝还难看,到了明天却只剩一台集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电影于一身的计算机,那真不知会发生什么事。

二、无拘无束的王国

BBS(电子公告板)的聊天室上挂了一句格言:“脱离了肉体的束缚,人的思想、灵魂在网上游荡。”在这里你可以扮演翩翩风度的君子,也可以做粗俗无礼的莽汉,或者像个唠唠叨叨的老太婆。你可以为自己戴上百千种面具,就像那句最流行的网络名言: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条狗。可是另一方面,你真的无拘无束吗?你的ISP(网络服务提供商)可以随时记录下你的一举一动:去过哪些站点、收到哪些信件、发过什么议论,你仿佛置身“玻璃屋”中,毫无隐私可言。《生死时速》的女主角在新片《网络惊魂》中被人从网络上篡改了自己所有的个人资料,由一个正派的软件程序员变成前科累累的罪犯。于是又有人把上面的名言改为:在网络上,我可以让你变成一条狗。

很多人面对网络时,都有一种世界尽在掌握的自豪。因为在理论上你可以从网上找到任何信息,从南瓜饼的烘烤到航天飞机的制造。其实仔细想想网络上的这些信息,绝大多数都可以在过去传统的媒介上找到,只不过你以前从不知道该如何去找,而如今这一切都变得如何简单。另一方面,这种自豪感的产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Hacker(黑客)。他们蔑视现有社会的游戏规则,窃取核机密,戏弄联邦调查局,防火墙(一种网络安全技术)对于他们来说行同虚设。他们就像过去武艺高强的侠客,为严肃沉闷循规蹈矩的社会生活增添一丝传奇色彩。更重要的是,他们让千千万万的人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他们大多和一般人一样没有权势、地位和金钱,他们的存在似乎证明了每一个普通人的潜在价值和能力,成为一种自由的象征。

以后在网上你可能当家作主,编辑订阅完全个性化的报纸、杂志和电视台,由以前传媒的Pushing(推)变成自己的Pulling(拉)。但你真正想过它有多少实际价值吗?在网上最赚钱的公司是什么?是Yahoo(雅虎搜索引擎)!在信息极度泛滥的网络社会,信息的加工远比信息的制造更重要,关于信息的信息才最值钱。这就像以前有人做好了一桌桌宴席等你品尝,今天却把一大堆猪肉白菜对到你面前并给你戴上朵大红花说:这不是让你做家庭主妇,而是让你当家作主。很多东西在理论上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在实际上的意义。而且国家政府靠Pushing推行法令、普及教育、统筹规划,个人靠Pushing拓宽视野、健全知识结构、跳出偏见的小井。

三、弱势文化的消灭

如果说通讯卫星的发明使麦克卢汉的“地球村”成为现实,那么在电脑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有人感慨地球已成为一个公寓。当来自美国的信息占据了网上65%的份额,各国的传播学者都开始异口同声地讨论同一个问题:CulturalImperialism文化帝国主义。他们担心弱势文化会被强势文化侵略和涵化。

然而事情也没有那么简单:当东西方冷战结束时,谁也没想到带来的不是大统一而是更多分裂,地球重新“部落化”;器物和文化的联系似乎也不再紧密,有一则幽默说几个穆斯林坐在巴黎街头的肯德基里,一边喝着可口可乐,一边商量明天怎么炸美国大使馆;网络更像一把双刃剑,表面上它被优势文化所主宰,但也使以前发不出声音的弱势团体拥有一席之地,就像流落世界各地的越南难民,今天可以更方便地通过网络保持自己文化的延续性。

对于几年前洋货泛滥时就高呼“狼来了”的中国人来说,此时对自己的古老文明似乎更加忧心忡忡,但也有不少人颇为乐观:

首先,文化的70%保存着语言中,甚至有人认为更多。虽然现在每一个人都强调外语的重要,但外文系的研究生跟我说如果有中文,当然他会先看中文。所以有人形容中国人用独特的方块汉字为自己建成一道无形的长城屏障,至于到底是福是祸谁也说不清。

其次,现在的受众观早已不是应声而倒的靶子,而倾向于联合御敌的顽固群体。在早期的一个传播学实验中,实验者试图用一系列漫画去影响一组拥有种族歧视观念的人,结果不但是没有影响,反而更加强化,因为这些人还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其中有一幅漫画表现一个白人妇女对医生说,如果血带有黑色,她就不接受输血。结果看的人大加赞赏地认同:“真应如此,我以后也要叫我的医生注意。”所以在刚接触时火气和新鲜所带来的一阵兴奋过后,剩下的仍是那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尤其对已成熟的人更是如此。想想十几年前全国人民被港台连续剧迷得茶饭不思,今天看完《泰坦尼克号》却有相当多的人表示不屑:有什么好看的,自私肤浅得要命;想想第一次在电子信箱中发现塞进的大陆媒介上看不到的“自由之声”时,津津有味地读了几天,现在的感觉却像一堆Rubbish(垃圾)。

有人总结说:一个成熟的文明不会被别人同化,只会自己消亡。当两种文明相互冲击时,不是价值观念的替换,而是与传统文化的某些东西相互调适和融合。就像佛教进入中国和道教的结合产生了禅宗;就像你可以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嗅出孔孟之道;就像传销、电视直销等引入中国后,哪一样不是变形、变味?

四、结语

鼓掌欢呼之后总会有人出来唱反调,社会也似乎总是在这种肯定和否定的波动中获得能量,找到否定之否定道路向前推进和发展。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生态平衡。每一样东西都在生物圈中占有一个位置,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把黑格尔的话略作修正就是“凡是存在的都有其合理性”。世界像一个大花园,世界的本质就是这种多样化和多元性及其所蕴藏的生机和活力,也就像筑墙时砖块的交错叠砌才最牢固。我再次叹服罗素的名言,差次多态乃世界本源。

 

(作者系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研究生)

[责任编辑:潘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