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高级进修班:帅哥、靓仔及其美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1:41:48

              帅哥、靓仔及其美育

                                             吴 然 陈先义  稍为留意就会发现,“帅哥”、“靓仔”的公开称呼正在取代传统意义的男子汉英雄气的评价。一些影视作品,充满奶油气的小生常常是荧屏主角,成为导演的首选。这种不知不觉的变化,看似只是个人喜好问题,实质上却是关乎国民素质培养的重要话题。 
  通常,“男子汉气概”用来表达对男性的褒奖,男孩子从小便被教导“要像个男子汉”。因为线条分明、阳刚气魄、孔武有力,代表着英勇、责任、可靠、忠诚,是最理想的战士、伴侣、父亲的形象。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在我们的媒体和艺术表现中,奶油味的白面书生逐渐流行起来,而传统的粗犷面孔似乎已经过时。殊不知,社会这种颇带几分媚俗的审美变化,恰恰弱化了我们健康的审美观。   健康高尚的审美观需要引导,这既是政府和媒体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去年,广东肇庆出台过一项导游新规,其中对游客禁用“靓仔”、“帅哥”和“美女”、“靓女”。规定一出,群众拍手叫好,称之是净化语言环境的好措施。相反,在被称为美女云集的成都春熙路,“美女养眼指数”有一阵曾以锦江区政府的名义,像天气预报一样每日即时用街头广告灯箱发布。舆论认为,政府受托于社会公众,负责处理国计民生的大小事务,决不能将自身职能泛化至商业娱乐圈,如果太过于娱乐化,就会使自己的职能弱化,降低公信力。这截然不同的两个例子,表明了在培养健康审美情趣方面的两种不同态度。   培养健康的审美观,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文化氛围。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之类的传统元素,仍包含着富有价值其成分。审美有民族习惯,也会有时尚因子,但作为支撑社会文化结构以及人伦关系的重要地位,却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小男孩最终要成为顶天立地的丈夫,要成为家庭顶梁柱的父亲,要在尚未修通燃气管道的家中扛煤气罐,当了兵则要准备上前线,要担负起各种社会责任。大众到底倾向何种气质,英国科学家曾作过研究,将94名男性和76名女性通过网络对两组男性面孔进行比较。一组是孔武阳刚、线条分明的“英雄脸”,另一组是“帅哥”、“靓仔”类的白面书生。两种面孔都是靠计算机合成。参与者需要回答哪种面孔让人感到更可靠、更温暖、更忠诚,最适合做同事或者伴侣。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对男子汉的英雄脸持肯定和褒奖的态度。这说明一个问题,尽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以“帅哥”、“靓仔”相调侃,但并不代表自己内心深处的审美判断。   对“帅哥”、“靓仔”的称谓,表面上看仅是称呼问题,但细究起来,实际上它暴露了语言的滑稽和审美的弱化,是社会对于用词的不加节制。一个健康的社会,是需要多一些阳刚之气的。在影视剧及一些媒体宣传中,确实有一个审美引导问题,就当前来说,特别需要强化的是英雄气质和阳刚品格的培养。   文艺作品在娱乐民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心。张扬英雄精神的作品,就应该彰显男人或军人世界中某种有力度的行为范式。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们在软玉温香的沉醉所里有启发,从而像大鹏展翅那样振作,像汗血马奔腾那样昂扬,或者干脆就像成都球市上豪迈的吼声那样——“雄起”!        《 人民日报 》( 2010年05月07日24 版)

  既然计算机和外语可以从娃娃抓起,那么男子汉呢,是不是也应该从小男孩抓起?男人不是天生的,男人是在人生责任的熔炉中锻造出来的。希望社会对各种审美误判进行反思,推动大众审美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