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服装行业要看什么书:谁来扶摔倒的老人——关于扶老案例的各方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27:53
关于扶老案例的各方解读000BNaKP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翻页 全屏阅读 加入书签

扶老案例频频曝光引起网民热议,这也说明了网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说明社会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世态炎凉。网民的议论很多,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举例来说:一网民认为“老人倒地无人敢扶”,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信任缺乏之下的公民互助如何可能?最近,几个“老太太”事件再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见义勇为惹祸上身”事件高频率出现,不可能不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不可能不会助长围观者的冷漠。当年“彭宇案”之后,冬天南京等地也曾出现很多老人雪地上摔倒无人敢扶。实际上,面临这些事情的时候,每一个人应该怎么做,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要做符合道德规范的事,这是一个做人的基本底线。而社会对这些事件的关注,说明当下社会对道德的认知水准并不低。遗憾的是,在类似事件中,很多人并没有这样去做。这说明在这些事件中,社会上很多人的道德认知和实践能力出现了严重的脱节。之所以会这样,有两个重要原因,“公权力机构能否秉持公正”和“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成熟与否”。

在“彭宇案”等事件中,有些司法机关的判决传递出的信息是,做好事不但惹麻烦而且要受惩罚,这就进一步打击了人们的善心、善念。某些“老太太”的行为,说实话本来没有什么令人畏惧的力量,但是一旦公权力不辨是非,就成了帮凶,放大了不良影响。所以,让公众对见义勇为“脱敏”,公权力机构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在南通长途车司机被冤枉事件中,有关部门及时根据录像还原事实,就避免了事态继续扩大。这样才能传递一种正向的价值,对那些图谋不轨的人也是一种震慑与警示。另一方面,在“彭宇案”后,老人摔倒无人搀扶的现象轮番上演,也说明现在社会的信任基础非常脆弱。这与当下很多人的公民意识不够成熟有关。因此,一旦出现信任危机,社会又呈现原子化的个体状态,自利、自保成为本能的第一选择。

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当发展到老人倒地没人敢扶的地步,这个民族、这个社会一定出了大问题。不说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至少可以说到了危急万分的境地,离全面溃败已为时不远了。当此之时,作为肩负保护社会正义、人间良知最后一道防线的司法机关,必须正视这一现实,清楚此种反常现象发展下去将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因此必须严守司法正义,做到不妄判,不冤判,更不能曲解法律法规昧着良心审判,就像许云鹤一案的判决那样,这样,只会加剧社会的不良发展,助长“碰瓷”、恶人先告状等不良风气,同时将自己司法机关的形象和公信力也搭进去,全盘皆输。

还有网友说,可以设想,如果有一天有一个时候,我们自己家里的老人外出摔倒在地上的时候;如果有一天有一个时候,我们的亲人外出摔倒在地上的时候;如果有一天有一个时候,我们成为老人了,自己外出而摔倒在地上的时候 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希望周围的人怎么做?几千年的文明,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不能说丢就丢了,我们的社会应该把这失去的传统文明与美德找回来,而且应该发扬光大,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这才是正理。看来应该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要警醒起来:为了拯救中华民族的文明与传统美德,大家都应该自觉行动起来,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用我们的正义之举动去战胜邪恶的行为。要用我们正义的行动,找回公平、正义、光明、美丽的世界。只有这样的世界,才能让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真正美好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