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特色好吃的餐厅: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万法不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4:24:09

拳本无法 有法也空 一法不立 万法不容

(2008-07-29 17:11:39)              武术爱好者一看便知这是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的拳学思想,那么什么是一法不立之法呢?我随恩师王永立先生习拳二十多年。二十多年的耳闻目染及体识,认为意拳难者是难在学理不通,感到无法入手,和已明白道理后缺乏认真细致的体认及恒心毅力的坚持。关键是用身体是否能真正地来证明理的一致性。
    现谈一下笔者的恩师王永立先生怎样诠释着王老的拳学思想的:有些并非师父原话,我想只要能理解师父所想要表达的中心内容、内涵就行。
    王老说:“要知拳真髓,首由站桩起”。这站桩怎么站,为什么站,目的是什么?
    我师父说,首先要知道它是以什么为原则的?王老是以宏观的思想角度看待拳学的。是以“宇宙为原则、原理以为法的”。往那一站要与天地发生联系,怎样发生联系呢?要有规矩。王老站桩篇里讲的意念、要领就是规矩,每次站桩都要在精神和意识相对“松静和”的前提下体会“上有绳吊系、下有木支撑”及“怀里抱一轻气球”。这是意念和身体各个部位的具体要领,支撑挺拔、松紧适宜、在舒适得力的桩态状态下,体会上边吊着没有、下边坐着没有、前边顶着没有、后边靠着没有、左右撑着没有、中间抱着没有,都要在不即不离的找,垂直中正、不偏不倚,宇宙(地球)多大我多大,认真细致地找,并不是什么也不想面包就会有的,你不找面包八百年该没有还是没有。所谓:“得师者、得规矩”、“得已者,循规矩”是不是在循师法规矩、桩法要领的前提下在桩态状态下把抽象虚无的“物”变成现实致为重要。这“物”指的是什么呢?这“物”就是通过意识假借的物质.那么意识又是怎么回事?所谓意识就是物质在大脑中的反映。明白了这些基本道理后,就可在按图施工的过程中很快找到自己在宇宙间的位置,王老说:“要明拳理、知拳益,要知自身之位置”。
   找到了自己就找到了“中”,自己就是(地球)宇宙之枢。所谓“天地”就是“环边”。“恨天无把、恨地无环”,只有与“天地”同时有了联系“环把”也就抓住了,体会中有了感应就为“持”不要钻牛角尖,非抓住为“持”所重者,在意感。意感有了,也得其环中了。这个阶段,不允许“举一反三”。因为你连一还没得到,没有“反三”的能力,尤忌自作聪明无的放矢的瞎捉摸,瞎假借,以免流入虚幻,这个阶段听话就行,老老实实地循规矩“要领、意念”,更不要模仿他人,跟着比划,因这时的比划还不是“良知、良能”的动,不是“身心”一致之动,只是徒具外形的机械式运动,并不是某一动作练到“熟”到什么程度能有用之动。那么什么才是“良知、良能”呢?   王老说:“一羽不能加、蚊蝇不能落”非达此境地不能知“良知、良能”之由来,不能得王老站桩功之神髓.因为在相对静极、松极的桩态下所产生的动,才是顺其自然之动,“良能”渐发之动,整体均衡之动,才是王老“为什么有此一动”之真意。但“为什么有此一动”并不单指这动之初之动,是泛指在整个意拳练功过程中所有的一举一动都要把站桩里求到的本(指己)、物按怎么动的要求,动起来还不能把“一”丢掉。这“一”即是物,物即是“一”也。所谓“动即是静、静即动”“动静一也”其实是一在动。请试想:上边拉着天,下边提着地,前边顶着天,后边靠着天,左右撑着天,中间抱着一之动,是不是由于前后、左右、上下相互制约的作用,根本就散不了的动,是桩在动,是垂直中正、不偏不倚、靠重心位移,或者步法来完成的动,所谓“动之则山飞、静之则山安”是也。能否山飞、与山安,实是站桩与试力已具备“体整如铸、身如灌铅、毛发如戟、筋肉若一”的意感质量问题,也就是说,桩功里的体会,各项要领付诸于实施的意感如何,如“头”顶领按缩吊等各个部位都要在桩里等到具体的意感后,方有动之条件。此即王老所说:“离开已身不是道,执着已身更糟糕”。首先要辨证的理解:在不能离开已身上下功夫,就是要首先完善自我,先解决自身矛盾,怎么解决,还是桩法要领,就是通过大脑思维,用心指挥四肢百骸的各个部位及整体同时协同作用,调动周身之活力同时工作。“自身皆具备,反向身外寻”,要求自身具备,就是身体各部位都按要求的“要领”真实的意感中全做到了, 才能真正知道“我”是谁,否则根本就不了解自己,只有了解自己,才能“见性、明理”。体外矛盾好像并没有特别着重提及,其实已经“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的早已具备了一定的素质,原因是平时站桩及试力都和天地发生了联系,只是没有特别强调而已。特别强调的是首先解决自身矛盾,先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然后内外矛盾同时统一,“矛盾错综须统一”先解决主要的,次要的就容易多了,其实次要也是主要,只是要分清“轻重缓急”怎样入手切入而已。

   站桩是在静中求“动”,是意感中不显形之“动”。这个“动”和以后有试力所作出的“动”字是一个字,意思却不完全一样,站桩之初求的这个“动”是在调整均衡的,确切地说是求“中、和、均”的,也是完善形的。为什么说是完善形的,因王老说过:“以形取意、以意象形,形随意转,意自形生”和“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看似好像又出现了相互之间的矛盾,其实一样简单。先解决主要矛盾,首先站桩篇里已经勾画出了一定的间架结构,或者某师给你安排好一一定的姿势,这就是形,只不过很难达标,因为每个人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差异,如有的是气质性的、有病理的、有体力劳动者、有脑力劳动者等等等等,但都能在具体的要求下有一定的“形”,如果有10-20人在站桩,肯定都不一样,只有近似的,那么谁对谁错呢?其实都对,只是对的不太尽善尽美而已,这时的“形”和“意”自然而然的得到了统一。“非常都是极平易”“真法大道日用平常”。其实都是简单的东西。站桩的目的也达到了,“统一精神、统一意识、统一神经”,这三统一都是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的情况下得到的,并不是临时说统一就能够统一起来的。
    所谓“有为之为出于无为,无为之为无不为”,“不图明堂、图明白”。这些东西搞明白了,又能用身体证明了,求整之法已得,习拳素质已备,才有习拳之可能。
王老抽象的意拳理论体系,实是师先哲们的学理,如:老子说:“道之为何、道之为物、道为何物、晃晃忽忽”,但在自然界里确实在在,只是难以准确的说清、道明。道家学说:“法天法地,法自然”,王老说:“宇宙间找自己”,这宇宙到底有多大,也可以理解为“其大无外、其心无内”。所以王老说“拳也,近乎道也”。
    又如:“良知、良能”,知行之解释,是来自明代大儒“王阳明、守仁”先生,“静极生动”、“良能渐发”、“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
    再如“大李王维画”,是在说唐代青绿山水画的一代宗师李思训先生,他之技法能真实的在画面上把山水表达为极至。王维者都知是唐代著名大“诗人”,不谙画道者少知他还是一位“水墨渲淡”山水画之鼻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首开文人画之先河。元代四大家:黄公望、吴镇、倪云林、王蒙是文人画之四大代表,都具诗、书、画融为一体之贯通,其表现风格确不同,都是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但其意境确很深远,耐人寻味,其画道先贤者有“意足不求颜色似,一字不书也是佳”之说。王老引文人画之理用在拳学上说“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王老与爱徒“李苦禅”先师谈拳论画时说:“画家之作可分为逸品、妙品、神品、能品和俗品”。这是个阶段、程度、学识及定格问题。“拳至何种程度,只不过与个人学识有关系。”
    今借王老读元代两位绘画大家风格之感慨,喻当今意拳两位佼佼者:师伯:王永祥,恩师:王永立。“尤如倪黄作画,各以峭逸之笔游仞天壤”,“沉稳浑厚,气势磅礴。”
“潇洒于法度之中,飘逸于物象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