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奖老师热情的词语:民国时的老照片给年轻人开眼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16:11:03
 

真实的民国到底是什么样的?从这组照片我们可以管窥一斑。

    


            

                   1945年,日本投降了!举国欢腾,载歌载舞,锣鼓喧天  



           

                    那时,美国大兵是与我们一道欢庆的



             

                          人们的笑容是舒心的



      

                  云南  开心的美国佬是乐意给中国孩子“当牛做马”的 



        
                        1924年  祭孔大典也是相当隆重的

 


        
                 那时,开始提倡“新生活运动”,集体婚礼已是屡见不鲜的

 


        

                               有钱人家是穿白色婚纱的



          
                    没婚纱的“待富阶层”,也是会精心打扮的

 

             

                          原来,那时就有漂亮的空姐



                  

                            美丽的女郎是人见人爱的

 

 

      

                      茶馆、酒楼、咖啡屋并非80年代才有的



      

                         那时的服装文化是多元的

 

          

                即使等候公车,读书看报也是分秒必争的



           

                   那时,上海是有“东方巴黎”之誉的

 

 

      

                  拥挤的电车上,手不释卷也是大有人在的

 

 

       

 

 

          

                1935年  对城市妇女开始了普及教育运动,是强制扫盲的

 

 

              
                      那时,弄堂里就出现了幼儿园


           
                1948年 “全运会”上的台湾代表队,奖杯金牌也是满载而归的


 

             
                     足球赛,也曾有过7比0的战绩,而且是大胜英国人的             


 

         

                   那时,沿街叫卖的货郎是不必“提心吊胆”的

 

 

           
                       小店出售的艺术品,也是琳琅满目的


  

              

                 那时,只要有一技之长,是不愁生活的  

 

 

    
                河北某县  卖早点的小市,食客是熙熙攘攘的 

 


     
          

           原来,那时的“市场经济”如此发达,广告也是铺天盖地的 



          
                    许多“老字号”是从那时起家的


        

                 上海   街上的外文书刊是令人目不暇接的

 

           

                     民办的报刊更是五花八门的  

 

 

        

                  好莱坞的大片一般十天后,即可在上海看到的

 



        

                          过年,是要买“年画”的



      
                    龙舟比赛的号子,也是惊天动地的

 


        

                  30年代上海    在舞厅伴奏的外国小乐队

 

 

             
                          小报童的穿戴还是蛮时尚的


   
           

                      那时,“万岁”二字并非仅用于领袖的

 

 

          
                     那时,北大、清华的学生是可以在马路上演讲的

 


             

                   对于热衷假冒伪劣的奸商,人们是可以上街抗议的



                              
        

                  北京什刹海   滑冰的老者玩起来也是不亦乐乎的

 

 

           

                  白洋淀  渔翁脸上的笑容是很惬意的



         

                        昆明   滇池的渔船,正是白云映白帆的

 

          
                         山西   农民的穿戴也是很整洁的

 


           
                        北方的小酒馆,总能听到猜拳行令、吆五喝六的

 


            
                         黄包车夫的笑容也是很阳光的

 


             
                           休闲的游人也是络绎不绝的

                                                                    图片来自:卖炭翁

下面给大家推荐百年前光绪帝在北大的讲话,看了你会发现我们这个民族已经丢掉了文化,丢掉了自信,丢掉了优雅,正在一步步退回丛林时代。而面对这一切,你无能为力,因为政府在追求GDP,官员在追求政绩,人民在追逐金钱,而不甘堕落为兽的先觉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回天无力。我们现在连满清都不如。

 

1898年,光绪在北京大学讲话
 1898年戊戌变法,经光绪皇帝下诏,京师大学堂在孙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创立,最初校址在北京市景山东街(原马神庙)和沙滩(故宫东北)红楼(现北京五四大街29号)等处。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在1898年到1912年间所使用的名称。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和陆军学校的一片沉寂不同,京师大学堂的开学仪式隆重之至。光绪不仅亲自为京师大学堂题写了校名,还在开学这天率着军机大臣、各部尚书一同出席,规格礼遇之高,着实罕见。就连《纽约时报》驻远东的记者怀特,也通过美国公使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提出申请,希望开学仪式这天能参加。光绪当即同意,并且表示凡是愿意参加的西方记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都要大力提供方便。
而开学的前三天,似乎唯恐没有人知道,光绪还特意嘱咐杜怀川刻印了一批传单,满北京城都贴满了。一时之间,整个北京城像炸了锅一样,大小官员和市井百姓都是议论纷纷,这个京师大学堂究竟有何魔力,竟然会引得皇上和朝廷如此重视。
举行完隆重热烈的相关仪式后,光绪并没有立即离去,而是要孙家鼐将所有的学子们都召集到京师大学堂的礼堂里面,光绪要做戊戌变法和有关改革开放的重要形势报告。礼堂里面黑压压的沾满了将近一千名学子,各部官员和京师大学堂的教习们站在两侧,见皇上进来后,都跪伏在地上,三呼万岁。
站在人群中的怀特也微微弯下腰去,按照西洋的礼节鞠躬行礼,目光却带着些许的激动,望着缓缓走到人群前面的那个年轻的皇上。
这是怀特第一次见到光绪皇帝,也正是从这一刻起,这位《纽约时报》驻远东的记者,掀开了他记者生涯中最为精彩和灿烂的一页。从一个报道远东奇闻异事的普通记者,转变成为打开中国这个神秘而古老国度的西方媒体的第一人。
很多年后,这位后来伴随着光绪皇帝度过了无数惊心动魄的历史关口,和这位皇帝结下了深厚情谊的怀特,在他纽约的家中写道:
那是北京深秋一个明亮的上午,在中国近代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内,我第一次见到了光绪皇帝,这个古老帝国名义上的统治者。那时候,这个国家的实际权力还掌握在颐和园里面那个日渐衰老的太后,和她所信任的一大帮官员手中。而这个年轻的皇帝却选择了在这个深秋的季节,从神秘的紫禁城中走了出来,走进了他一手开创的这所大学里面。
他看起来有些瘦弱和苍白站在千名京师大学堂学生前面,光绪沉默了片刻后,徐徐说道: 今天是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的第一天,所谓学堂,在朕看来就是研习学问的地方。云轩阁我们的古人有一个传统,叫作坐而论道,今天,朕就和你们论一论这世间的道。”。
说罢,光绪抬起右手轻轻的往下压了压:“大家都坐下吧,朕也坐下。”

众人迟疑了片刻,都纷纷席地而坐,目光有些疑惑的望着前面的皇上。一旁的太监也端过来一把放有明黄色座垫的椅子,光绪一提衣襟下摆,静静的坐下说道:

“朕从识字开始,朕的老师就在教授朕为君之道,朕亲政后,也在不断学习治国之道。世间的道或许有所不同,但是朕一直在想,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国家,什么才是真正的大道,什么才是让国家振兴之道!”

“这次开办京师大学堂遇到了很多阻力和质疑,大家也都清楚,这其中还死了人。死的这个人叫王长益,朕一直在想,他为什么会死呢?又是谁把他逼死的呢?朕想到了几百年前,也有一个姓王的人,叫王阳明,这个人大家都是知道的,他曾经说过一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所以朕以为,王长益之死,就是死于心中之贼!而这个贼,不仅在他心中,也在我们每个人心中,要论清世间的大道,首先就要破除这心中之贼。”

王长益,因为家贫如洗,在科举上面又是几番落第,颇不得意。这次听说就读京师大学堂每月都有生活津贴,将来毕业后还能谋得一个实缺,左思右想后,虽然心里也并不是十分情愿,但还是到京师大学堂报了名。不曾想,他的这一举动却惹来了同住在旅店里的其他学子们的讥讽和嘲笑。王长益为人忠厚老实,也不善言词,再加上心中多少也有些羞愧,对这些人的谩骂更加不敢还击,只是左躲右闪,尽量回避和那些学子们见面。谁料到有一天晚上,那群学子们在店中饮酒作对,一时兴起,竟然在王长益的床头贴了副对联。上联是:孝悌忠信礼义谦,下联是一二三四五六七。这副对联的上联缺了一个耻字,意思是骂王长益无耻。下联少了一个八,忘八,意思就是骂王长益是王八。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名节观念甚重,王长益的面子又比较薄,再加上心胸不够开阔,受了这些天无数的气,心里郁结难遣。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辗转难眠,想到科举失意,就读京师大学堂又招致如此的侮辱,一时气愤之下,竟然用床单在房间里面悬梁自尽了。

坐在下面的学子们隐隐的发出一些窃窃私语的声音,光绪淡淡一笑,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

“然而这个心中之贼究竟是什么呢?在朕看来,这第一个贼就是伪善!平常大家学习程朱理学,学到的无非是,存天理,灭人欲。可是翻翻我们的历史,历朝历代,靠圣人之学,仁义道德当真就能够治国平天下了?满口仁义道德是无法挽救一个国家的危亡的,你们想想,你们所学的四书五经、你们苦苦研习的八股文,能够抵抗洋人的坚船利炮吗?能够改变贪腐横行,土地兼并,流民千里,国家积弊丛生的局面吗?重名节而轻实务,这里面隐藏着的其实就是虚伪和虚弱。再说说你们,如果这次朝廷没有下旨,让京师大学堂的学子们毕业后,能够享有科举及第的待遇,你们能弃科举而就新学吗?朕不是责怪你们,朕只是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明白,道德改变不了一个人的命运,也根本不了一个国家的命运,空谈道德仁义,就是世间最大的伪善。”

“这第二个贼,就是守旧。说到这一点,朕想把17年前李鸿章写给恭王信里的一段话念给大家: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术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17年前李鸿章的这些话,至今仍然让朕感慨啊。17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的士大夫,乃至我们这个国家依然如故。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今日的世势,乃是三千年未有之危局,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只会让我们这个国家越来越落后,越来越衰弱。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所以朕今日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朕为什么坚持要开办这个京师大学堂,就是希望在座诸君,能够破除我们心中之贼,以国家强盛为己任,不骄狂,不自卑,正视现实,发愤图强。”

整个礼堂内鸦雀无声,连最初的窃窃私语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凝重的让人窒息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