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就很帅的段子:阅读经典(四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5:26:25

阅读经典(四篇)

(一)今天我们怎样读经典

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并不十分成功,不仅表现在德育的无能为力,而且表现在智育的僵化呆板,以致半个多世纪以来,本土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各行业也没有真正国际意义的大师。

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也不乐观,或为子女牺牲父母的时间、精力、事业甚至尊严与身体,或在唯一经营习题、分数、文凭、职业、财富等功利目标,因而家庭问题百出,家庭悲剧愈益频仍且惨烈。

然而,我们却是拥有五千年文化的伟大国度,“礼仪之邦”的美名享誉全球,同化外族势力的功能尤其强大,数度雄踞列国之首,多有影响世界、开创新风的巨著与大贤产生,中华智慧至今仍是拯救道德人心、纾解人类危局的最佳选择。

这便是我们编著《全家读经典——中华人最好的家庭教育》的初衷与要旨:既不能指望学校教育解决全部问题,便将家庭教育牢牢把握;既不能指望教育机制迅速发生变化,便去开创活泼泼的崭新模式;既不能指望教科书和现代理念从根本上提供出路,便来借鉴传统经典及经典思想以突破。我们的整体期待在于:不再被动,不再消极,不再哀叹,转而主动、积极、乐观行动;从“全家读经典”开始,复归中华“内圣外王”的大成教育之道,促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梦想变成现实,促使经典熏陶下的每一家庭赢得大美与幸福。

全书两卷,上卷是十六部经典文选。文选在十二万字以内,主要包括《老子》、《论语》、《大学》、《中庸》、《孝经》、《笠翁对韵》、《三字经》、《弟子规》全文,另计《周易》四篇、《庄子》三篇、《孟子》三篇、《黄帝内经》三篇、《古文观止》二十六篇、《诗经》四十四篇、《唐诗三百首》一一五篇、《宋词三百首》八十八篇。显然,儒家与道家、修心与养身、大学与小学、散文与诗歌、“四书”与“中华三大奇书”等,均已包涵。因此,这是一本包罗万象的选本,是“经典中的经典”提炼,适合于所有炎黄子孙:倘要国学入门,于此已够;倘要修养自身与教化子孙,于此已足;倘要承传中华文化精髓、寻回华夏民族根本、破译生命演绎奥秘,于此已透。

下卷分三辑。第一辑,“因何阅读经典”:当前人类、中国机制、学校教育、家庭境况、现实人心等等,早将人们逼入急剧堕落、迷失自我、徒耗生命的极境,只有中华经典及其精神,才能挽救一切于万一;每一部经典都是中华先祖伟岸人格与超拔智慧的非凡结晶,都有其言说不尽的奥妙与立竿见影的威效,都能光耀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的每一角落,都曾在历史上并至今仍对广大人群产生震撼性的影响。第二辑,“阅读哪些经典”:对前述十六种经典的阅读理由,进行简易阐释;同时附有“阅读链接”,或是阅读案例,或是点评心得,或是故事传说,意在拓宽角度,扩大视野,帮助读者加深对经典的理解,珍视阅读经典的机缘,强化经典阅读的信心。第三辑,“全家怎样阅读”:比如全家参与、精心选择、营造情境、正襟危坐、声情并茂、字正腔圆、熟读为背、持之以恒、有教有读、有讲有议、可听可看、可圈可点、且访且寻、比学比习、事事对照、直指心性等,是一个整体的、立体的、全面的学习方法与自我教育系统。

曾经有人疑问:选文不加注,不翻译,岂不令人望而生畏,终难阅读?我们先曾有过思考,并曾打算作些简注,最终却决定作罢。原因在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始终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其深刻意蕴必在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决不可以由哪一家注释、哪一种译文去局限;让读者自行解决读音、字义、白话翻译等问题,其实便是“教”、“讲”的前提,也是“读”、“议”的准备,尤其重要;阅读经典,即使一时不能理解、明白、运用,也不妨碍经典对于生命个体潜移默化的润育功效。

相关“经典阅读”的系统话题,暂且罗列如下,一些已经作出回答,一些将逐步阐述:

一、中华经典主要说些什么

1.宇宙观:天地、人神的区别,以及由地而天、由人而神的可能途径。

2.生命观:人生一世,究竟应该关怀什么,追求什么,放弃什么。

3.修养论:人生一世,究竟应该坚持怎样的纯正的做人标准。

4.方法论:人生一世,究竟应该怎样智慧应对现实中的身心磨砺与苦痛。

二、我们为什么需要读经典

1.让生命建构浩大、深沉、立体的宇宙观。如此,人才容易找到生命、自我的准确位置。中华经典的宇宙观,决非科学宇宙观可以匹比。

2.让生命拥有终极的关怀与追求。不只在衣食住行、科技文艺的圈子里厮混,人生的意义才丰富,才完整。中华经典对于人生目标的阐释,最透彻、最明确。

3.让生命真正重视德行,决不行恶。大德而大得,无德而不得。做人的标准越高、越纯正,人生的获得越多、越神奇。中华经典的所有表述,都在围绕“敬天畏命、重善积德”的主题展开。

4.让生命成就大智慧,自如应对荣辱、成败与生死。如此,人才轻松、洒脱、感觉幸福。相比其他,中华经典的智慧更高级、更圆润、更通透。

5.让生命持续强大,足以突破一切瓶颈与障碍。中华经典具备无与伦比的能量与信息;只要读它,它就源源不断的输进读者身心。

   6.让生命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中华经典的全部意义,都在促成生命的自主、自立、自觉的境界。

7.让生命进入自动纠错、不断提升的良性轨迹。中华经典强调始终的重要原则之一,便是内观与自省;惟此,人就不会自以为是、一意孤行、一条错路走到底。

8.让生命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中华经典熏陶下的气概,其实是君子、圣贤、大丈夫的气概。

9.让生命赢得健康、安全、充满活力的身体。中华经典修身养性的教化,远远超越一般运动、保健、饮食、医药的功效,是完美身体的最强保障。

三、当代人需要读哪些经典

1.《周易》:天人合一,生命不可或缺的大宇宙观。

2.《老子》:道德,生命返本归真的根本保证。

3.《庄子》:逍遥游,生命超凡出尘的如意表现。

4.《黄帝内经》:内观、内求,人体健康的灵丹妙药。

5.《论语》:仁义礼智信,人之所以为人的正大标准。

6.《大学》:修齐、治平,人欲内圣外王的大成之道。

7.《中庸》:取中、至诚,人立不败之地的纯正心法。

8.《孝经》:事亲、立身,人将无所不通的修习起点。

9.《孟子》:性善、民本,人养浩然正气的光明途径。

10.《古文观止》:造就人文风骨的立体范本。

11.《三字经》:可知天下事,足通圣人礼。

12.《弟子规》:洒扫进退,人人都需要历炼。

13.《笠翁对韵》:极尽汉语言声律的全部奥妙。

14.《诗经》:无邪之诗熏陶无邪之心。L

15.《唐诗三百首》:诗歌黄金时代的旷世杰作。

16.《宋词三百首》:词创作鼎盛期的千古绝响。

四、我们应该怎样诵读经典

1.系统诵读:不孤立诵读某一部经典;让诵读书目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2.有限诵读:若非专业研究,十六部经典足矣,十二万字选文足矣。

3.比较诵读:儒道辉映;难易交替;长短错落;背读结合。

4.定时诵读:至少每周读两次,每次不低于三十分钟。

5.准确诵读:正音无误;断句正确。

6.齐口诵读:如有亲邻、友朋、师生参与,不妨齐声诵读。

7.放声诵读:声音洪亮,气力充沛。

8.动态诵读:神色有变化;手足有动作;内心有思考。

9.反复诵读:对同一经典,常读;对同一片断,在同一时间,反复读。

10.且读且讲:读到有疑问时,不妨听他人讲解,或讲解给他人。

11.且读且议:读到有歧见时,不妨与人交流、探讨。

12.且读且习:读到有悟会时,一定要实践、推广。

13.且读且记:读到有发现时,一定要记录、写作。

14.且疑且读:生活中遭遇困惑,不妨去经典中寻找答案。

15.且行且读:走访到名胜古迹,不妨去经典中寻找源头。

五、我们应该怎样教读经典

1.帮助读者明确:为什么要读经典。

2.帮助读者选择:应当读哪些经典。

3.帮助读者提炼:经典在讲些什么。

4.帮助读者修养:结合经典教化,重塑身心状态。

5.引导诵读方法:“怎样诵读经典”之十五种。

6.引导诵读程序:准确诵读——放声诵读——动态诵读——无声诵读——简易探讨。

“全家读经典”,将是我们大力推广的一个公益项目。学校可由此带动学生与家长一起参与,个体可由此带动家人与友朋一起参与。我们共同使用本书作为普适的教材,旁及紧密相关的其他一些读本。对于学生的要求,只在人手有一册书,每周有一个固定时间阅读、讨论或接受指导,每次时间不少于一个课时;而后能在每天抽出大约二三十分钟,尽情放声诵读其中任一片断。对于家长的要求,只在全家人人有一册书,每周组织一次家庭聚会,让全家人参与阅读、讨论或接受指导;而后各人独自或三三两两组合,每周安排大约两三次,每次大约二三十分钟,尽情放声诵读其中任一片断。对社团会员、企业员工、社区组织、政府部门等等,均可如此这般实践。

本书编者及项目推广小组的作用在于:阐释本书编选的意图、体例与目标;帮助读者培育适合其自身的阅读方法或模式;协助家庭或其他阅读小组形成整体阅读、提升机制;讲解本书所涉各部经典的内涵与外延;提供家庭教育、子女教育、自我教育及人生成长方面的咨询;为个体、家庭或组织提供思想困惑、心灵障碍、创业瓶颈等方面的解决方案。等等。

我们坚信,本书于国学入门、国学推广、承继传统、创新文化、突破观念、濡染心灵而言,将是一个切实的、具有大视野与大格局的选本。但愿它与我们及每一读者、每一家庭,都能因此而致道德的、智慧的、才华的飞跃。

 

(二)今天,我们怎样读经典?

赵书林 梁宝新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嘈杂、仓促的世界里。天刚蒙蒙亮,闹铃就响了,我们从床上弹起来,胡乱抹把脸,旋风一般冲出家门。为了生存,为了遥远而又缥缈的“成功”,我们上紧了发条,绷紧了浑身每一根神经。仿佛忘却了,与书卷的宁馨约会。今天,你读了吗?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资讯泛滥的世界里。学说、流派、主义、思潮,各种花花绿绿的出版物。打开电脑,充斥着娱乐明星的八卦新闻。今天,你在读什么?
在人类文明的浩瀚苍穹里,总有那么一些伟大的心灵,伟大的作品,像灿烂星斗一样照亮着天空。千百年来,我们站在各自的旷野里遥望它。这些作品,这些心灵,我们称之为“经典”。这些经典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教师,这里主要谈谈,我们应该如何阅读教育经典。
不过,我也许会控制不住,经常会跑出圈去,谈一谈文学经典、史学经典、哲学经典……

什么是经典?
经典,是为了心而写作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经典作品不是为了取悦于官府而写的,也不是为了取悦于市井而写的,它只忠诚于作者内心的欢喜和呜咽。文以人传,人以文传,往往是因着一部伟大的作品,后人记住了一个伟大的心灵。但是,经典从来就不是作者谋取名利的手段。它不是产品,不是商品,她是孩子。在一阵煎肠熬肚的挣扎以后,哪一位汗涔涔的母亲会高举起娇嫩的小东西:“等我老了,她会孝敬我,给我很多钱的。”
经典,是用心来写作的。与那些速成的文化快餐不同,经典作品往往经历了一个比较悠长的孕育、写作过程,拿在手里,怪沉的。这沉重倒不是因为篇幅,而是因为作品中凝结着作者一生的情感体验和生命依托。那时候不时兴复制和粘贴,印刷术好像是有了吧,似乎也不甚发达。先贤手持生命的刻刀,一笔一笔,镌刻在青青黄黄的竹简上,圆润而又周正。很多经典经历了几十年的创作周期,这些古拙的文字是作者一生的心血凝结,似一坛老酒,历久弥香。相形之下,现在一些下笔千言的“学者”们,他们那些煌煌巨著有多少是可以称之为经典的?
经典,是需要用心去读的。古人所谓斋戒三日沐浴更衣焚香祷告之类,大可不必了。不过,经典确乎是需要我们怀着一颗恭敬虔诚的心去读的。如果是怀着轻慢的、不求甚解的态度阅读经典,也就白白辜负了你与一些文化大师的陌路相逢。阅读本是心与心的相见,阅读经典需要我们敞开心灵,把一字一字都掰下来噙在嘴里,咬烂了,嚼碎了,和着津液咽进肺腑,用我们的心窝来偎热那些平平仄仄的文字,用我们的心去体验、去吟味、去咀嚼经典中那些回环往复的话语。在这些文字里你会发现,书中所感慨的其实是你的感慨,书中所思忖的其实是你的思忖,经典把那些在你头脑里盘旋很久一直没来由倾吐的话语表白了出来,经典给我们展现一潭凝碧的湖水,湖水里漾着我,漾着你。  

为什么要读经典呢?把时间多用来钻研教材和教辅,不是更有效吗?很多老师这样问。
经典不是用来卖弄和炫耀的。这个主义,那个学派,不是好看的肥皂泡,让我们吹向空中。“我知道杜威啊。”你知道杜威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知道门口的皮匠杜大爷。
有的老师想从经典中寻求一些可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的老师想从教育经典中寻找教学生活中的难题的现成答案。这些老师恐怕要失望了,就像革命者无法从《共产党宣言》中找到攻占某个堡垒的办法一样,教师如果想从《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找到如何转化留守儿童王小二,也是枉然。教育经典给予我们的不是现成的答案和可操作性的教育技术。它更多的是探寻教育教学的本质和一般规律,引发我们思考,让我们从具体的教育情境中自主的选择改进教学的具体方法。
“为什么呢?”春节联欢晚会上的那个笑星反复的问。
是啊,为什么呢?今天一个理念,明天一个策略,后天一个模式,你方唱罢我登场,为什么呢?教师如果热衷于新的教育口号,就会被花样翻新的教育运动搞得摸不着头脑,兴高采烈地,大家都“咸与维新”了;如果我们过分拘守自己的教学经验,经验就会局限我们,成为围困我们的城堡,终其一生,我们只能成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经验型教师。
我们不能满足于可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而应该进一步穷诘掩映在这些方法、策略背后的一般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步步地由一名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反思型教师。
“这不是外行指导内行吗?”在阅读教育经典时,有的老师发现作者的教学经历大多可疑。卢梭不就是当过几天家庭教师吗?没当过班主任,没做过公开课,没被评为优秀教师,不知道有没有带过毕业班,好像成绩也不咋的。让他们夸夸其谈的来谈教育,这不是外行指导内行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候,是需要“外行”来指导“内行”的。如果我们的着眼点由教育技术转向对教育本质和一般规律的探寻,我们就需要跳出教育谈教育,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内在关联中把握教育的本质规律。阅读教育经典,有助于我们以更宏大的视野,站在教育哲学的高度来思考教育。  

当我们阅读教育经典时,应当把它放置在教育科学完整的发展谱系里。
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将教育家的只言片语从其教育著作中剥离出来,作为教育名言广为传播,而无视其具体的语境,固然是一种片面的、孤立的方法;同样的,孤立的看待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而没有将他的教育思想放在特定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放在教育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样也不是科学的阅读方法。我们应该完整的看待教育经典一方面,要从宏观上完整地把握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防止断章取义和浅尝辄止;另一方面,也是本文想着重强调的,我们把这一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与其他教育家联系起来,在教育科学完整的发展谱系中,确定这一教育思想的历史坐标。
“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曾经这样说。在他之后,不知道又有多少科学家站在了牛顿的肩膀上!人类文明就是这样,通过持续不断的争执、批判、继承和发展不断走向前进的。教育科学也是如此,不同的教育流派之间互相批驳、辩难同时又互相吸纳和传承,各执一端而又互相成全,他们只是以自己的方式丰富着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其中没有哪一家掌握了教育科学的绝对真理,也没有那一家全是谬误,他们都具有一定限度内的合理性。对他们话语的解析必须放置他们具体的语境中,放在他们特定的社会条件下。
对于初涉教育经典的读者来说,不妨先阅读一些教育思想史之类的读物,比如檀传宝的《西方教育经典导读》采用了“史论结合”的体例,对苏格拉底、卢梭、雅斯贝尔斯、涂尔干、杜威等西方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做了较为精当的概括,不妨拿来一读。不过,这些导读类书籍只是别人眼中的教育史,不能代替我们用自己的头脑去深入了解这些教育家。要想对某一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还需要静下心来读一读经典本身。

阅读教育经典,需要阅读文字背后的人,他们的深思,他们的大爱。
颜渊死了,白发苍苍的孔子悲从中来,抚胸恸哭,“噫!天丧予!天丧予!”夫子以自己的方式对师爱做了最古老的诠释,让今天一些标榜“一切为了孩子”的人们,省思自己的诚意。
黄昏时分,苏格拉底仰头饮尽了狱卒递上的那碗毒酒,死得从容淡定,临走前,他嘱咐朋友自己欠邻居一只鸡钱,请帮他还上。
夕阳下,卢梭拖着孤独的影子走在黄叶飘飘的巴黎街头,在这个压制人、扭曲人的世界里,他大声疾呼让孩子成为孩子。几百年后,他的声音让很多声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现代人感到恍然心惊。
“当我们看到野蛮的教育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受各种各样的束缚,它为了替他在遥远的地方准备我认为他永远也享受不到的所谓幸福,就先把他弄得那么可怜时,我们心里是怎么样的想法呢?即使说这种教育在它的目的方面是合理的,然而,当我看见那些不幸的孩子被置于不可容忍的束缚之中,硬要他们像服苦役的囚徒似的不断地工作,我怎能不感到愤慨,怎能不断定这种做法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欢乐的岁月是在哭泣,惩罚、恐吓和奴役中度过的,你们之所以折磨那可怜的孩子,是为了使他好,可是你们不知道,你们却招徕了死亡。”
他们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很多人认为,教育经典肯定是玄奥、晦涩的。不,完全不是这样。
经典从不拿架势吓人。真正的经典,往往是浅近、平易、生动、鲜活的。阅读经典,不妨从浅近平易开始。
就我个人而言,最喜欢阅读的经典有《爱的教育》、《爱弥尔》、《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是一部让人噙着泪读完的作品,朴实、诚挚、温和、深情款款,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诠释了教育生活中最核心最本真的元素:爱。
专制主义的社会产生专制主义的教育,人本主义的哲学孕育人本主义的教育观。民主主义思想家卢梭以他火一般的激情,把自由、民主、平等的政治思想引入教育,在《爱弥尔》中,以他哲学家的悲悯,大声地疾呼救救孩子,救救在成人化、功利化的教育体制中被压抑扭曲的孩子。
从积雪消融的溪水中,从亭亭的白桦林里,传来的是谁的歌声?苏霍姆林斯基,这个伟大的苏联教育家,在《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中,凝聚他三十多年的教学智慧,向广大中小学教师献上了他的谆谆教诲:让孩子们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劳动、学会感动、学会爱比掌握僵死的知识更重要;道德教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体育不是可以割裂的,它们完整的统一于完整的教育生活中。

阅读经典,不是为了填充我们的头脑,而是为了以经典为火把,照亮我们的心灵世界。不要让我们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我们应该以批判的、自主建构的态度阅读经典,有分析,有鉴别,将经典中的思想精华内化为自己教育思想的一部分。
我们阅读经典时,要避免对经典进行教条化的解读。在阅读《爱弥尔》时,读者不难发现,如果完全按照这个怪老头的说法去设计孩子的未来,那简直会把教育引向灾难!然而,我们是否应该不纠缠这些细枝末节,重点把握作者的思想精粹:成人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儿童,教育要适应孩子的天性,要让孩子具有孩子的样子,等等,在封建教育中这些声音难道不是天籁之音?
经典既是历史的,也是作用于当下的。阅读经典时,要密切联系自己的教学履历,对教学经典进行个性化的解读。经典中的教育思想与当下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经典才能成为具有长久生命力的精神财富。
不要以朝圣的态度膜拜经典。任何经典都是特定时代的思想精华,又不可避免带有那个时代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我们有分析,有鉴别,有取舍,以平等、对话的态度阅读经典。质疑经典、超越经典,这是对经典最大的虔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将献上属于我们的经典。

经典,需要我们静静的读,反复的读。
在这个浮躁的、动荡不安的世界里,让我们回转过身,静下心里读一读经典。它被遗忘的太久了,它封存在记忆的尘埃里太久了。今天,我们走回家来,静静的读。
在这漫漫长路上,有经典相伴,真好。“经典不是我在读的东西,是我在重读的东西”。每一次读它,都有新的感受。一遍遍读它,我们逐渐长大了。而经典不老。
在这个夜里,四周静寂得能听出小虫的唧唧声。展开书卷,在那些熟悉的文字里俯下身去。风从窗子吹进来,书页哗啦哗啦的,真好听。
(作者单位:河北省高阳师范学校,071500)

(三)钱理群:为什么要读经典,怎样读经典

要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

  如果今天我们口喊经典阅读,年轻一代或者大众,却都不读原著,只读别人的解释,这就会误事,会造成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的后果,说不定比不读更坏。
    
  李零这本书实际上是他在北大的一个讲稿。据李零介绍,他这些年一直在北大开“经典阅读课”,引导学生读他所说的“四大经典”:《论语》、《孙子兵法》、《周易》经传和《老子》,像《孙子兵法》,他已经讲了20年。这使我想起,我在北大也讲了20多年的鲁迅,而且在退休以后,还在讲,在全国各地讲,还到中学去开《鲁迅作品选读》的选修课,这也算是开“经典阅读课”吧。

  为什么要如此热衷于“经典阅读”?“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这几年我提出过一个概念:“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当这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可以到这样的经典那里吸取精神的养料,然后面对自己所要面对的问题。每个国家都有几部经典,可以说家喻户晓,渗透到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就文学经典而言,英国的莎士比亚,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德国的歌德,等等,都是进入国民基础教育,扎根在青少年心上,成为他们民族年轻一代的精神的“底子”的。具体到我们中国,我曾提出这样的设想,要在中学(或者大学)开设四门基本经典的选修课:《论语》、《庄子》选读,唐诗选读,《红楼梦》选读,鲁迅作品选读。——当然,究竟哪些是我们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该在中学(大学)开设什么基本经典选读课,这都是可以讨论的;但这样的经典阅读,实在是民族精神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应该认真对待的。

  而且,在当下在青少年中提倡经典阅读,还有某种迫切性。青少年时期,读不读书,读什么书,都不是小问题。现在我们这两方面都出了问题。首先是不读书:一方面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除了课本和应考复习资料以外,没有时间、精力,也无兴趣读其他任何“与考试无关”的书,老师、家长也不允许读;另一方面,如果有一点课余时间也耗在影视和网络阅读上。——我并不反对影视和网络阅读,并且认为影视和网络确实提供了阅读的新的可能性,扩大了人们的视野,而且其明显的愉悦性对青少年具有巨大的诱惑力,这都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其局限也是明显的:有可能削减,以至取消了深度阅读和个性化阅读,因此如果以影视、网络阅读代替经典文本阅读,就会有很大的问题。这里还有一个读什么书的问题。像鲁迅所说,胡乱追逐时髦,“随手拈来,大口大口地吞下”的阅读——这颇有些类似今天的“快餐式阅读”,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当下中国读书市场上这样的“新袋子”、“红纸”包装,实在是太多了,没有经验的青少年特别容易上当,但吃下去的却是“烂肉”、“酸酒”,仰赖这样的“快餐”长大,是可能成为畸形人的。鲁迅因此大声疾呼:“我们要有批评家”,给青少年的阅读以正确的引导。“经典阅读”正是这样的导向:要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

  近年来,我在和中学生和大学生的交谈中,还经常讨论到一个或许是更为根本的问题,就是“价值理想重建,信仰重建”的问题。很多青少年都为自己信仰的缺失,生活失去目标,人生动力不足而感到困惑。我总是引用鲁迅的话作回答:不要去找什么“导师”,要自己“联合起来”,寻找自己的路。但我也总是给他们提出两条建议。一是信仰、价值理想,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而是要有丰厚的文化基础。这就要趁年轻,在校学习时间充分,精神集中,大量读书,特别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以吸取最广泛的精神资源,吸收得愈多愈广,精神底气愈足,就愈能在独立的选择、消化、融会、创造中建立起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另一方面,信仰、理想又不是在书斋里苦思冥想所能构建起来的,这就必须有社会实践;因此,我建议他们,在校期间,在以主要精力读书的同时,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到中国社会底层,以了解真实的中国,和脚下的这块土地,土地上的人民,土地上的文化,建立某种血肉联系,这就为自己确立基本的人生理想、目标,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我的这两点建议,对讨论经典阅读,也是有意义的。它强调:阅读经典,不仅是为了增长知识,更是要从中吸取精神资源;经典的选择与阅读,必须有开阔的视野,不仅要读古代经典,还要读现代经典,不仅要读中国经典,而且要读外国经典,不仅要读西方经典,还要读东方国家的经典,不仅要读文学经典,还要读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经典,等等,绝不能将任何一个经典绝对化,神圣化,吊死在一棵树上;而在阅读经典的同时,还要阅读生活这部“大书”,关心、参与现实生活的创造,在生活实践中加深对经典的理解。集中到一点,就是不要为读经典而读经典,目的是要促进自己的精神成长,我们是为了“立人”而阅读经典。

  这就涉及“如何阅读经典”的问题。李零的书,正是在这一点上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李零说:“我读《论语》,是读原典,孔子的想法是什么,要看原书。我的一切结论,是用孔子本人的话来讲话”。这话说得很实在,却真是说到点子上了。讲经典,就是引导人们读原典,一字一句、一章一节、一篇一篇,老老实实地读。李零是学术界公认的古文字学和古典文献根底深厚的专家,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将前人的研究成果,1990年代以来竹简的新发现,以及自己的研究心得结合起来,查考词语,考证疑难,梳理文义,进行文本细读。然后,又以《论语》中的人物为线索,打乱原书顺序,纵读《论语》;再以概念为线索,横读《论语》。这样,通读,细读,又横读,纵读,听他课的学生,读过来读过去,硬是要把《论语》过它三、四、五遍,这才叫读经典,真读,实读。说实在话,北大学生能听李零先生讲课,是非常幸运的。我真有点羡慕他们。我在读大学时就没有这么认真读过,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因此,我今天来读李零这本书,就有补课的性质。刚才吴思先生说他读了李零的这本书,纠正了以前许多读不懂或者读错的地方。我也有同感。比如说,现在大家都在讲儒家的精髓是“和谐”,大谈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说得很玄乎,我越听越糊涂。这回读李零的这本书,才弄明白:这里“说的‘和’是和谐,‘同’是平等”,“孔子不讲平等,只讲和谐”,“所谓和谐,是把事实上的不平等,纳入礼的秩序,防乱于未然,比如阔老和穷措大,怎么搁一块儿,相安无事”。在我看来,李零的这一梳理,是比较接近孔子的原意的。弄清楚了原意,我也明白了许多事情。这也说明了两点:一是弄懂原意的重要,道听途说会上当;二是对经典词语的解读,还是有接近或比较接近原意和曲解原意的区分,不能随便怎么讲都行。

  这也就证实了读原典、原著的重要。我因此注意到李零这书其实有两本,一本是《我读〈论语〉》,是李零讲课的讲稿,另一本是:《论语》原文,再加上“主题摘录”和“《论语》人物表”,最后还有“人名索引”。这样的编排背后,是有一个理念的:作者、老师的讲解,只是一个引导,最终是要将读者、学生引向读原著。这也是我在讲鲁迅课,写有关鲁迅的著作时,反复强调的:我只是一个桥梁,我的任务是引起读者、学生对鲁迅的兴趣,唤起他们读鲁迅著作的欲望,一旦读者、学生读鲁迅原著,自己走进鲁迅,我的使命就完成了,而且希望读者、学生忘记我的讲解,把它丢掉,这叫做“过河拆桥”。读者、学生最终能够自己阅读原典,有自己的独立体会、认识,而不受我们的阐释约束,限制,这就达到了目的,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最好的教学、写作效果。

  但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只听宣讲《论语》而不读原著。很多讲《论语》的书,发行量很大,上百万册,我关心的是,讲解《论语》的书在发行上百万册的同时,是不是也发行了上百万册的《论语》原文?或者打一个大折扣,有十万人读《论语》,也是很大成功。我们常说需要面对大众传播经典,但大众如果不读经典,只读别人的解释,会有什么后果?我就想起自己的教训。我读大学时,也读鲁迅的书,很多地方都读不懂,很费劲,年轻人没有耐性,就希望找捷径。结果就找到了姚文元的一本解读鲁迅的小册子,当时觉得读起来很带劲,也很贴近现实,于是,就把鲁迅原著丢一边,只把姚文元书里摘引的鲁迅的文句抄下来,把姚文元解读里的警句也抄下来,挂在嘴边,到处炫耀,以为这就懂得鲁迅了。一直到大学毕业,到了贵州边远地区,精神苦闷又无书可读,手头有部《鲁迅全集》,就一卷一卷地读起来,一读,就发现上当了。鲁迅的原意和姚文元的讲解,是满拧着的。但我的脑子已经被姚文元的马践踏了,我要走近真实的鲁迅,先要把姚文元的“鲁迅”驱逐出去,这可费了大劲。正是因为有过这样的教训,我就有了这样的担心:如果今天我们口喊经典阅读,年轻一代或者大众,却都不读原著,只读别人的解释,这就会误事,会造成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的后果,说不定比不读更坏。鲁迅曾说,“选本”和“摘句”“所显示的,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选者的眼光”,而“可惜的是(选者)大抵眼光如豆,抹杀了作者真相的居多,这才是一个‘文人浩劫’”。而我们现在是只读解释和解释者的“摘句”,那就更是“浩劫”了。

  原载《21世纪经济报道》

(四)何阅读经典

文\刘春学

经典一定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著作,现代人要去读一部历时久远的作品,自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像我们首先会遇到文字不通的问题,白话文和古文之间一道鸿沟,要是跨不过去就很难进入真正的阅读。此外,我们还会遇到对历史情况、历史人物的陌生的问题等等。所以,很多人会选择远离经典,不想自讨苦吃。但是,长期地远离经典会让人的精神变得衰弱不堪一击,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在名利的诱惑下,轻易的放弃了尊严、良知,甚至疯狂至连自己的生命都不顾忌了?就是因为远离了经典,失去了做人的根本。

我还是主张人们要学习经典。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一直自觉地宣传经典,倡导学生们学习经典。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不知道如何阅读经典。有人把经典不当一回事,随意地加以指责和批评;有人根本就没有很好地理解经典的内容,就大言不惭地说三道四;有人也许对经典的理解很好,可无法运用到实践中。如此等等,就不一一赘述。

下边仅就我自己学习经典的体会,谈谈如何阅读经典。

1.肃然起敬

阅读经典,就是在与古代的智者对话。他也许没有帝王的官职,或者也没有许多的金钱,但是,他一定拥有智慧。面对这样一个人,你要窥其智慧,用以提升自己的德智。是你在求人,而非人在求你。你必须放下你的架子,真心诚意地向人家学习。

“程门立雪”的典故,说的就是一个求学者,应该对老师有恭敬心。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求学。一天,杨时与游酢同学去找程颐请教问题,正赶上他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得到了老师的真传。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先生”。

经典是一部书,但是,他的作者是人。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许多人。当你买来一部经典,打开书开始阅读的时候,其实你面前坐着的是一个或者一群智者,你对他们必须肃然起敬。

2.放弃成见

我面对的学生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在这20年的时间里,学习到了很多的学说和理论,也就是在他们内心已经拥有了足够的成见。这些成见有时候对理解和接纳新知识是有所帮助的,但是,更多的时候却成了吸收新知识的屏障。这与我们练习书法很相像,如果刚学写字的时候就练习书法,一定比20岁了在练习书法容易。为什么呢?就是因为20岁的人总是很难忘记自己原来的写法,临摹一段时间后,又自觉不自觉地恢复老路上去了。

孔子显然清楚这其中的奥妙,所以,他努力地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主观臆测、不一条道跑到黑、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其实最根本的就是放弃主观成见。学习经典,其实就是一次身心革命,如果不能放弃已有的成见,你就永远无法打开自己坚硬的外壳,作茧只能是自缚。

苏格拉底曾说:“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怎么可能再装进去更多的东西呢?”一个要想学习经典的人,更要“虚怀若谷”。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你要常常提醒自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3.倾心聆听

在人际交往中,有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那就是善于倾听。倾听不是装作认真、恭顺就够了,你要更准确地把握对方在说什么?他所说的话,表面意思和话外音是什么?如果你没有听进去,或者是没有听懂人家的话,那么,思想的交流就无法进行。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产生了许多的误解和偏见。严重的就是产生分歧,甚至是争斗。本来应该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却搞的不欢而散,一无所获。

读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学》,其中有个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年轻人去一个电视台应聘,台长给他讲述自己在假期的遭遇:台长在假期去山上滑雪,不小心把腿弄骨折了,在医院一呆就是几个月,真是郁闷死了。台长讲完,问那个小伙子:“你觉得我假期过得怎么样?”小伙子很快地回答:“我觉得你的假期过得太好,真是太愉快了。”台长苦笑了一下,把这个小伙子打发走了。

阅读经典就是要学会倾听,要多想想人家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你总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想办法去理解人家说这个话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孩子开始时,听不懂大人的话,慢慢就可以听懂一些,再后来就完全能够听懂,并可以与大人准确地交流了。这个时候,说明这个孩子也长大了。阅读经典也是一样,开始你听不动,到慢慢听懂,到可以与之交流,你的思想也就越来越成熟,这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经典的目的吗?

4.躬身践行

马克思说:“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我们的古人说:“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把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是安身立命的学问,也就是更强调自身的修养。儒家最核心的就在讲“内圣外王”。就是一个人要修养好自身,才能去“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学习中国古代的经典,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一定要落实在行为上,要做到“学而时习之”,也就是一边学习一边去践行。

拥抱经典吧,因为经典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一棵大树如果无法根植于泥土,它就无法健康地成长,成为栋梁之材;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灵魂,它就只能是一个行尸走肉,无法自觉而体面地活着。让我在经典的引领下,携起手,无畏的前行吧。我们的前面,必然有一个光荣而奋起的伟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