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男人的古文:今日冬至时间13时30分 专家提醒防呼吸道疾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51:19

中国网22日讯 根据国家天文台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12月22日13时30分迎来今年的冬至节气,标志我国将迎来数九寒天。专家提醒说,此时节,在生活起居上,公众要注意防止“上火”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冬至这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过了这天,太阳逐渐北移,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的节气之一,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古称“日短”“日短至”,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2日之间,此时太阳黄经270度。

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的说法。冬至过后,我国各地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自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民间流传着一首生动形象的《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过,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纬度地区的数九寒天冷也冷得不一样,在我国最冷的东北地区,“三九四九冻死狗”,而在我国温暖的江南地区,到了“五九”就可以“太阳开门户”了。

数九寒天,为了防寒,很多人喜欢长时间生活在使用取暖器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呆久了,往往会出现干燥上火和易患呼吸系统疾病的现象。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解释说,这是因为,冬天,气候本来就非常干燥,使用取暖器使环境中相对湿度大大降低,空气更为干燥,会使鼻咽、气管、支气管黏膜脱水,使其弹性降低,黏液分泌减少,当吸入空气中的尘埃和细菌时不能像正常时那样迅速清除出去,容易诱发和加重呼吸系统疾病。另外,干燥的空气使表皮细胞脱水、皮脂腺分泌减少,导致皮肤粗糙起皱甚至开裂。

她建议说,使用取暖器的家庭要注意居室的湿度,比如使用加湿器、向地上洒些水、养一些绿色植物等。此外,居室中应勤开窗通风,以减少细菌的滋生。在饮食上,可适当多吃些苦味食物,如芹菜、莴笋、生菜、苦菊等,这些食物中含有维生素、生物碱、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提神醒脑、清热润肠等多种医疗和保健功能。

“冬至”注意防寒保暖 专家提醒防呼吸道疾病

12月22日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节气,这意味着将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数九寒天”。由于天气寒冷,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几率上升,南昌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市民防寒保暖,重点预防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

12月昼夜温差大,人们主要在室内活动,加之冬季人们习惯于门窗紧闭,室内通风不足,大大增加了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几率。其中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易在集体单位发生暴发。

疾控专家表示,预防措施上应注意保暖,增加体育锻炼,流感流行季节少去公共场所或空气混浊场所;慢性疾病患者、老年人、体弱者等可考虑应用流感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如出现类流感症状者,应及时就诊治疗和休息。

此外,学校、幼儿园应注意校舍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培养幼托儿童、小学生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幼托机构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做好使用玩具、食具、毛巾、便器和厕所的定期消毒。

专家还提醒,除注意预防上述疾病外,这一季节,市民还应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普通感冒的发生和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复发。

“冬至”为重要节气 习俗已传承近3000年

12月22日,冬至节气至。民俗专家表示,冬至不仅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其节日习俗传承已近3000年,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古代的人们一直认为,冬至节气是计算我国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因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了。所以,古人认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新年,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同时,古人又认为,冬至过后,白昼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个吉祥的日子,值得庆贺,因此,冬至又称“冬节”“交冬”“贺冬”“亚岁”“一阳节”和“消寒节”等。由于冬至时间不固定,因此,它与清明节一样,是活节。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周朝,冬至日便有“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以郊祀祭天的记载。《周礼》中规定,在冬至日,要举行“致天神人鬼”的祭祀仪式。

汉代以后,冬至节开始成为民间的一种节日。《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唐宋时代,冬至的地位更为重要,当时人们甚至认为“冬至”与“岁首”并重。《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说:“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明清时代,冬至依旧长盛不衰,民间有“肥冬瘦年”之说。此时每到冬至这一天,皇帝要亲自举行郊祭,即祭天,百官要进表朝贺。《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了人们庆祝冬至时的盛况:“百官贺冬毕,吉服三日,具红笺互拜,朱衣交于衢,一如元旦。”可见,古人对冬至节的重视程度与元旦相差无几。过冬至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民俗专家表示,随着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冬至的节日重要性虽然有所降低,但丰富的节日内涵依然世代传承,我国很多地方仍然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而冬至的饮食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诸如馄饨、饺子、汤圆、冬至盘、赤豆粥、黍米糕等不下数十种。

此外,冬至的祭祀文化也很盛行。冬至作为岁首,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在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这一天,人们不仅要祭奠自己的祖先,还要祭祀上天,以表达自己对先辈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