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男人有才华的句子:写好公文的四个诀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6:44:47
一是材料要写得短些。现在很多人认识上有一个误区,认为材料写得越长,说明作者的工作态度越认真,写作水平越高;材料写得越长,说明一个单位的工作思路越好,工作成果越多。这种思想是极为有害的,它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无事找事、无话找话,最终使材料又臭又长。材料是为工作服务的,材料写得越短,主要思想就会越突出,主要事项就会越突出,主要措施也会越突出,这对工作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既可以节省阅者的时间,便又于听者理解,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材料中无谓的论证、无谓的过渡、无谓的渲染、无谓的套话和凑篇幅的东西都删掉,只留下精华的东西,这样材料短了,就容易让人看明白,也容易让人掌握,更容易引起干部群众的共鸣。把材料写得短些、再短些,以短致精,以短为美,这是当前机关应该力倡的文风。



图二:天坛公园的古柏 其纹如文 枝干分明

二是材料要写得清些。清,就是结构要清晰。作为为工作服务的材料,在结构上要追求条理清晰,即材料的“题儿”要尽量减少分级。用一级题就能写明白的绝不设二级题,用二级题能讲明白的就绝不设三级题。材料的理想结构是内部只设一级题,这样整个材料的大事大项就会全部突出出来,一目了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易于理解和落实。很多单位在文字材料上有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热衷于题中套题,内部用一级题就可以说明白的事,非得题中再套题。仿佛是层层深入,仿佛是思维开阔,仿佛是内容全面,实质上一两句话就能说得很明白的事,非得用发散思维整出几点,而不管它有用没用,致使材料中实质性的东西都分散到小题里,不够集中和明确。这样的材料,阅者得费好大的劲儿才能提炼出主旨,听者则会迷迷糊糊,茫然不知所云。当然有的材料因为涉及的项目较多,不得不用二级题,但作为应用文的材料,作者应该把分级题减得越少越好。要把实质性的东西都列成大题突出出来,而不是含在分题中。即使占篇幅很小的题,只要内容特别重要,完全可以将其与其他题列在同一个层级上。要尽最大的努力使材料清晰起来,把主要的东西都列到大题上来,使人一看就懂、一说就清、一听就明白。这是一篇好文字材料的重要标准。

三是材料要写得实些。现在一些机关的材料写得不实,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一些作者一动笔,马上就进入一种浮的状态、一种吹的状态。只要动笔,就思想深得惊人、目标高得惊人、措施新得惊人、成果大得惊人。要知道,材料是我们推动工作的载体,文风即党风政风,现在很多地方和部门的工作做得虚,与材料不追求“实”有很大的关系。很多时候,那些真正能推进工作的措施,只要是不新不奇不动人,就在材料里一笔带过,甚至提都不提,致使材料虚而又虚。思路可不可行、措施可不可操作都被忽略了,这是当前一些工作在材料上写得天花乱坠的原因。什么时候机关的文字材料里不谈过高之理,不行虚空之事,什么时候工作才会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得到推进。

http://photo.sina.com.cn/photo/50c22de5x632c737dbe21

图三:天坛公园的古柏其纹如文 枝干分明

四是材料要写出拙些。拙,就是不要过分求巧。材料一旦过分求巧,就会重形式而不重内容,甚至削足适履。不少同志现在一写材料,马上就用文学的思维来写,研究结构如何写得巧,研究辞藻如何动人,从而忽略了对文字材料所承载的工作内容的深入研究。这样做就把我们的工作风气弄坏了。让机关的作风好起来,在文风上去巧存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甚至是基础的方面。有人写材料,刻意去寻求冠冕堂皇的语言,并美其名曰有“高度”;有人写材料,刻意使各个题儿的字数一致,甚至追求合辙押韵;有人写材料,刻意把各个部分的篇幅弄得大体一致,让材料工整得呆板。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要想写出好的、适用的材料,在各部分的篇幅处理上,绝不要去刻意安排各个“题儿”一致,绝不要费力去使文章结构匀称。应该是,哪个题需要多说就多说,哪个题一点即可就三两行带过,否则,就会废话连篇。如果材料也要追求美,那它的美应该体现在内容上,而不是在形式上。材料写得“拙”些,说到底就是写材料不要在文章本身上过多用力,而要在致用上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