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达免费论文查重:专题十 初中化学教学他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2:24:10

2010鲁琼初中化学远程研修

专题十 初中化学教学他论

如何看待和使用新型教学组织形式?

1.初中化学教师是否视野狭窄?

2. 初中化学教师自我发展中的常见误区和问题有哪些?

3.初中化学教师有哪些专业发展途径?

1.杜郎口模式、杨思模式、学案导学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很多学校、很多教师模仿后并未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新型的教学模式?

1.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常见策略有哪些?

2.如何从心理学视角看待学困生的问题?

3.如何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分层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改革中的其它问题

初中化学教师如何实现自我发展?

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处理初高中衔接问题?

1.初高中衔接是一个教学阶段还是一种教学意识?

2.初中教师需要考虑初高中衔接问题吗?

3.初中教师教学中如何关注初高中衔接问题?


专题简介:在前面的专题中,专家们对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考试评价等内容一一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但是对于一线教师而言,还有一些常见问题超出了前面的讨论范围,却对教学影响很大,时时困扰着大家,在本专题我们将一一展开讨论。本专题讨论的问题有:1.如何激发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兴趣?2.如何看待和使用杜郎口模式、洋思模式、学案导学等新型的教学模式?3.初中化学教师要不要关注初高中衔接问题?4.初中化学教师该怎样规划自我发展的途径?希望通过本专题学习,教师能够做到:1.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策略,增强学困生转化的信心;2.了解教学模式的价值,不机械、僵化使用教学模式,对不同的教学模式能做出自己的理解与判断;3.有关注学生发展的意识,重视在阶段教学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4.有自我发展愿望,并有意识的寻求自我发展途径。

 

 

主持人: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在读博士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   黄燕宁

嘉宾:

教育部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所长   王磊

山东省化学教研员      卢巍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化学教研员   崔素芳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1.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崔素芳:遇到学困生是每个老师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实际上老师把大多数的经历都还是放在学困生身上。我们学校老师在这些方面还是有一些成功的做法的,你比如说我们老师遇到这样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个单亲家庭,逆反心理比较强,他妈妈的话不听,性格也比较倔强,所以老师接任这个班以后就主动接近这个孩子,主动跟他谈心,老师离学校比较远中午不回家吃饭,正好这个孩子中午也在学校就餐,这个老师就说中午你到我的办公室来,他们在一起谈心交流这个孩子感兴趣的问题,一段时间以后他们的关系亲的就像父子一样,于是这个孩子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特别的高涨,这个孩子的化学成绩也得到很大的提升,真是这样喜欢这个老师就喜欢这个学科,进而就想学好这个学科。

王磊:刚才老师的这个案例还是挺有代表性的,现在这样的学困生挺多的,这种由家庭导致的学困生比如说单亲家庭,这种爱的缺失使得学生缺少安全感、缺少归属感,这种问题导致的学困使得学生对学习没有信心没有兴趣还是很多的,这个确实是一类。刚才这个案例中老师采取的这种教育转变的办法也是挺有针对性的,就是针对你缺少爱,你缺少爱我给你爱,我让你有安全感,别人不尊重你,我尊重你我关心你,这样从根本上给了学生安全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卢巍:首先动之以情,然后导之以法)这就是因为外围导致的,这些由于外围原因导致的学习效率低下,实际上就要从外围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用情感,其实这个没有什么化学专业性在里面,但是这是从作为一名老师来讲,他就应该赋于的爱心。

卢巍:所有的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都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光我们化学老师。有的情况下他唯独对我们的化学学科不感兴趣我们该怎么办,抑或有时候对化学很感兴趣,做实验的时候忙的又观察又思考,但不做实验的时候就对化学不感兴趣了,甚至做实验多时也就不感兴趣了,就是说对化学的兴趣不够稳定,有这样的问题,怎么办。

主持人:我认识的一个老师,一位很优秀的老教师了,他怎么采取措施呢,只要讲概念原理,做题的时候只要能跟实验沾点边的,就让学生做实验,即便是做过的实验能跟学生沾上边的我就让学生做,他的学生在兴趣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的还是比较好的。

崔素芳:这样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这往往跟学科性质是紧密联系的,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好奇他就对化学特别感兴趣,那卢巍也刚才说了怎样稳定他们的兴趣,这老师可以想一些办法,先通过做,然后想象出来,然后再去做,一定要四位一体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另外有个老师也非常的用心,她经常给孩子一些化学寄语给孩子,你比如她说泪水和汗水的成分是一样的,但是前者只能换取别人的同情而后者就能换取成功,我觉得这就是及时的给学生进行的心灵的沟通,也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种让学生感觉化学学科的奇妙,这个我觉得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比如说发现一个小小电子的转移,就能实现一种新物质的生成,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里,一个人造的世界,(吴国庆老师曾说过我们生活在一个人造的世界里,)是化学给的人造的世界,如果孩子能体会到这一方面的情感的话,它必然唤起对这个学科的崇拜和敬畏。

王磊:我知道的一个老师也采取一个办法,就是用活动去调动兴趣,大家知道兴趣本身是源于认知的好奇心,而老师用活动就是老师用间接兴趣去慢慢把学生引导到直接兴趣上面,他采取什么样的活动,比如初中生每节课的头五分钟都让同学宣讲你的化学小报,每个同学都有一次办报的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做一个小摘抄或者在课前做一个有意思的信息通报,有这么一个任务驱动,开始的时候小孩子对这个任务内容并不感兴趣,他是为了要表现,要完老师的任务。做着做着呢,他就觉得我要做的好一点,因为做了以后在班里一说话,老师一奖励他,同学一鼓励他,他就觉得这件事情很值得做,他就觉得这件事情做着对他很有好处,然后慢慢慢慢他就对这个任务也就感兴趣了,(卢巍:那是因为他对这个内容越来越深化了)然后这是在课前经老师会这样,那么在课中老师经常使用的除了老师经常讲的实验活动、探究活动,除了多鼓励让这些学生多发言,不要一叫就叫道那些优秀学生,先让学生差点的他们说,先给他们一个表现机会,然后只要他们有点正确的东西,说出一点有价值的东西,老师就给积极地给这些学生以具体性的指出和鼓励,另外在这个具体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采取一些活动的驱动,比如说一些化学用语,有些老师就发明了一些化学用语的扑克牌吗,翻牌本身就是为了一个捉对儿,同学之间捉对有些那种PK的感觉,学生开始也许并不是对那些化学用语感兴趣,是对这个游戏感兴趣,然后非要赢,赢就要学好这些东西,所以他进而就对这个内容感兴趣,在这种过程就是我们所谓的学困生,他们对这种团体交往是很看重的,同学之间的交往是很看重的,老师就可以多利用这种东西,包括课后的也是,能够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2.学困生学习兴趣低下的原因是什么?

王磊:现在分析一种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其实可能有几种原因:一种是因为他认为学了没有用、没有意义,他看不见意义,如果是这一类的兴趣不高,老师就应该想办法让学生体会到我学这些东西有用,其实我们前面提到很多,功能价值等很多,都是可以有意义的学习,第二个我觉得他学不会,或者说他学不到他想要的结果,就是他得不到她想要很好的分数,所以他觉得我不可能成功(卢巍:失败的经验太多了)而且现在大部分是因为这种原因的导致的,那么我们觉得老师评价标准应该多样一些,所以我们不要拿一把尺子和一个标准去衡量,如果那么衡量学困生就永无出头之日,他就不可能唤起他积极的信心和动力,要多样化的标准,比如说动手能力,比如我们能够看到他能够发表自己的一个观点,就像这样我们经常给他各种各样表现的机会,然后每种表现机会都让他们觉得是一种成功的可能性和展现,这个展现不是只看分数,那么这个最后也是有个结果,另外我们要给他们一些真正辅导,我们不能只告诉学生说你要有兴趣、你要学好,实际上不给学生具体的辅导,不解决学生的问题,学生永远学不好,永远得不到他想要的结果,学生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信心。当然另外我觉得还有一个的原因就是教师讲的东西离学生太远,学生的认识水平达不到,要给学生搭一些台阶可能就会好一些,当然还有一些原因。语言心理学上分析怎么来转变分三种途径:

(1) 基于认知的转变,我给你讲明白道理(2)基于习惯的转变,这个时候对于一般学生可以的而对于学困生我们就得把他们的习惯细化,把习惯和他贴近,这样习惯了才能让他们坚持,学困生他不是没有偶然兴趣,他是坚持不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他的习惯来支持他的意志力不够的问题。(3) 基于情感的转变,刚才那个第一个案例就是基于情感的转变,给他信心给他爱心就是老师觉得他永远都是对的,老师永远都是极其有耐心的,这个很重要。

我们前段时间跟北京郊区一个学校的老师进行交流,他也说跟学生进行交流不但要有爱心还要有充分的耐心,一次两次不行你还得很有耐心你还得鼓励他,第三个就是信心,这个信心就是真得帮他搭台阶,帮他解那个扣,我觉得这个很重要的。

3.如何利用分层教学给学困生适宜的学习帮助?

主持人:我们知道有些学校为了弥补学生的差异,采取了一种措施叫做分层教学。有的学校分层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而有的学校分层教学时,把一部分学生确定为学困生,给他们最简单的作业,上课让他们回答最简单的问题,这样孩子就从心里认为我就是这种不行的学生,(卢巍:本来就是那种氛围,然后又给他强化那种氛围。)所以我就想问问各位专家有没有一种好的分层教学的方法呢?

崔素芳:我们那里有个中学正在搞这个分层教学的实验,进行的大概有一年了,我把它介绍给各位专家,他们还有哪些合理,哪些还有不足需要改进的。他是把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分层,首先对小组进行分级分层,他是四个同学一个小组,1、2号同学来说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非常的好,学习也比较扎实,成绩也比较稳定,3号同学就是学习方法不太得当,成绩忽高忽抵,4号同学就是学习相对比较困难,成绩和能力也差一些,就分了这样一个层次,然后就定一个组长负责,同时呢我们这个组也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每一个月要调整一次,根据学生的学习变化和学习变动进行调动;第二个就是在老师的施教的过程进行分层,老师备课的过程对内容和任务都进行分层,一般来讲对简单问题,一些简单复述性的东西,一般不需要太多思维就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一般主张4、3号同学先回答,1、2同学做一些补充,在一个活动当中比如实验方案的制定我们也采取这样的方法,在操作过程当中给3、4 号同学更多的参与动手的机会同学,1、2同学就给予指导,我们建立这个合作的机制。再一个我们实施评价分层,要求根据学生的差异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这个我们主张不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评价分层当中,我们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在学习当中取得一点成绩或在活动当中一个表现或一个观点突出出来了,或老师的问题回答出来问题我们都要及时给予他鼓励和赞扬,不吝啬这个赞美的语言,找到他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赞扬,而对于成绩比较理想的我们采取竞争性评价,和别人相比我们得提升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使1、2号同学呢能够努力超越自己;再说我们的作业分层,分为两类作业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都是根据课表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选的,要求都必须做的,也分为AB两层,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和能够达到获得成功的喜悦,在1,2号同学的帮助下也能够把具体问题解决了,同时呢还有选做的一类,选做这一类主要是拓展性和综合性的问题,这一类是为1,2号同学准备的;再一个我们这个辅导也是分层的,课下辅导和课外活动辅导的着力点不一样,1,2 号同学我们着重于他对化学特长的形成,进行知识面的拓展和延伸,化学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而对于3,4号同学我们多次检验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有时候还需要对学生心理进行指导,有的学生学习心理不稳定,再一个就是学习方法,刚才教授也说了的,一个学习习惯,对这三段学生的辅导老师就要建立错题本,对学生书写整齐啊做出要求,要指导他养成良好的记录课堂笔记等等的这种习惯,最后呢我们要进行诊断分层,在一张试卷当中出的试题层次水平也不一样,有一个基本线,达到这个基本线就过关了,假如说我们这个学生没有达到我们还有一个二次诊断,也就是我们把整个教学环节都进行了分层实施,坚持贯彻于我们整个教学的始终,目的是为达到使好的学生吃的饱,坏的学生跟得上,使得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都到发展,下面我们请各位专家给我们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以便我们更好地改进。

王磊:针对这个集体教学,尤其是班子教学,如何进行这样真正的个性化趋向的这种教育,工作量是相当大的,但是有一点(是值得提倡的),就是方向上显现出的提高学习和管理的水平,提高精细化程度来使的整个班级活动更能够符合每一个孩子的需求,这个可以说应该是一个大方向,过去我们说是由一个简单粗放型低水平的组织管理,让复杂学习者这个多样化的需求和要求来被动的适应我们这种简单的粗放的低水平的管理,现在我觉的这个学校的经验至少是反过来了,是学校在想办法用这种比较精细的高水平的管理,尽可能去满足提高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学习要求。

崔素芳:学校就是要对精细化进行要求,要求每一步教学过程都是精细的。

卢巍:她这种精细化的分层依据的就是学生本身的学习上的差异,因为他首先做的就是这种学习对象上的分组,主体的分组,因为一分组就得有编号,但是编号本身是…分组以后虽然不同组间是同质的,但是同一个组内是不同质的是异质的,异质的时候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进行分层,就得教学目标进行区别对待就得从教学目标进行区别对待,实施过程要区别对待,然后实施结果评价也要区别对待,另外整个过程采用的方式方法等等都要区别对待,这样整体来看这个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很显然是一个区别对待的问题,很显然这个区别对待到最后都有一个补救措施,我老师区别对待了,比如说会不会对他们这种心理上造成造成影响了?会不会让他认同了这种差异了?他们可能都有补救措施,比方说过一段时间后你这个顺序可能发生颠倒,比如说你原来是4号现在变成3号了,而原来是3号的你变成2号了,它有这样的措施,但我认为可能会存在一种危险,就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可能会降低。

王磊:这种问题可以进一步改进,就是现在这种模式要比分成差班好班要好的多了,甚至比老师在班里简单把学生简单分成好中差三拨要好多了,他已经到了3,4个人里面有了好中差的区别,那么至少这个已经均衡化多了,这一点是好的,但是现在看起来这个好像已经固化了,你分成几号好象是由老师定的,仅仅依靠老师说了算的,(卢巍:都是以考试成绩定的,)什么时候你换号是由我老师说了算的。

崔素芳:这个是由学生小组内自己更改的, 3、4个人经常换位,他们自己换位,然后回答问题我们老师倒有指向,我们到班级里看我们也担心4号同学心理负担比较重,但是这个捆绑式评价比较好, 4号同学回答问题同小组的同学就给他鼓掌,因为他取得进步了,他整个小组同一小组的评价就高了,我们实施的小组捆绑式评价。

崔素芳:虽然他这种做法在心理上有一定的慰藉作用,但是这种办法对初中孩子来说,初中孩子已经是十五六岁的孩子了,对于这种十五六岁的孩子人家对他的这种鼓励是真鼓励还是假鼓励,或者说人家对他的评判的实际价值在他心目中还是有标准的,你想想他回答了一个简单问题大家都对他进行鼓掌,这实际上是什么,这实际上是同情弱者,是这个问题吧,那反过来来说真正的对他个人来说,对他个人的来说真正的发展是要赢得那种虚假的掌声呢,还是要实现自己真正的发展实际意义上的发展,这里面还是要有区别的。

王磊:我可以再尝试一下另一种做法,首先问题和分层,评价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诊断分层我就觉得这些都是可以,最好就是人员不固定,不是说这个学生就是被分到3号,分到4号,应该让他自己去选择,自己去决定,我到底要选择哪一层,做作业的时候我到底是要完成两层的还是三层的。

卢巍:将来的这个激励也不是说你选择了一层我就激励你,而是说你原来选择了二层你没有完成好,而这次你选择了二层你就完成好了,我激励你的这种进步,我要鼓励你的这种进步。

王磊:要鼓励他要有高期待,他对自己要有高期待。

卢巍:但是对于选了二层我又没完成的,我也不批评你,我就采用这种激励的措施去引着大家,我原来选了二层我实现不了,但是我下层能实现了我要努力,我努力实现好了,我下次就得到奖赏了,这样的话就更好了。

王磊:这个确实是一些困难,我也不给你过高要求,我允许你选相对较低的,但是我鼓励你去往前奔,我觉得这时那种百舸争流的态势就出来了。

卢巍:让学生对自己有一种充满期望的期待,但是又要阻止你过分的奢望,他这样的话到底有层级,一方面由于他对自己充满期望的话,就会有一个主动的选择、积极的选择,并且选择之后你有一个激励措施,可以促进你继续学习。

王磊:选择之后你进步的命运是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面,不是掌握在老师手里面的,不是老师给你的选择,也不是老师评判我能不能进步我该不该进步,而是要他们建立这样的愿望只要我想进步我就有权利去进步,完全是你自己的选择。

崔素芳:并且要让孩子对这种情况负责任,自主自尊的学习。

二、如何看待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

1.几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的特点

主持人让孩子获得了在学习上的自尊。刚才老师都提到这一点了啊,我就想到了这一种教育现象,比如说杜郎口中学,已经赫赫有名了,还有一个洋思中学,他们在教学当中也在提这个自尊啊学生自主啊这样的问题。我想提一个问题,是想请各位专家进行探讨,探讨像他们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效?我想先介绍一下这几种模式,我想先说说杜郎口中学,这个是人家自己总结出来的,他的组织形式特点是这样:教室几面墙上都挂着学生可以写字的黑板,只要学生想发表自己的观点的话都有机会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机会,还有就是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就是学生几人一组,围桌而坐的,跟我们平常的横排做的形式不太一样;还有就是教学时间课堂教学时间是10+35,甚至曾经有过0+45,这个10或者0是我老师讲话时间,它是把绝大部分时间是放在让学生去发言去做这些事情;还有就是它把教学过程分为预习、展示、反馈三个环节,所以它把教学特点归为: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这样的教学特点,我想咱们老师可能会相对熟悉。

洋思中学的教学形式是:先学后教,这个跟杜郎口有些相似,杜郎口是先自学,后当堂训练;另外它们也有一个要求就是老师讲课不超过10分钟,这跟杜郎口要求是一样的;它们的课堂活动形式是这样的:学生自学---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之间讨论---学生交流经验,这个你会发现他都是以学生为主,教师这他没有提出来,但是它在后面指出教师的在活动当中提出学习目标,规定自学任务、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以及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个别答疑,这是洋思中学的一个特点。另外我还想说一个挺热的,不管是北京,还是哪都挺热的一种方法:学案导学,它也是在学生自学当中去应用,所以也把它想跟大家说说,一般教学导学方案会包括:教师利用学案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自学任务、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等;一般学案导学教学环节包括:教师提出教学自学要求---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精讲释疑---练习巩固。那么在这三种教学组织形式当中呢,它们都会强调自学,这里教师的指导主要就是给他一点方向和学习要求等等,所以我想请问专家对现在这样的,我们叫它新型的教学方式的话,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还是请实行新型教学的老师讲讲。

2.新型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在本质是什么?

崔素芳:这三种教学模式确实是在这论课程改革之前至少还没有规模化,可能会有个别的学校、个别的老师的班级里有尝试这种模式,但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规模这么大,方式应用还是相对比较普及,像杜郎口中学这种模式,一方面是我们山东省本省内部杜郎口中学内部纷纷去效仿学习,因为确实是看到了实效,因为当时杜郎口中学是一个乡镇中学,条件比较差的,师资配备不齐全,相对教学质量比较低的的这样的中学,它采取了这样一种组织形式的教学,教学水平就明显提升了,因为学生的中考成绩和统考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它过去一年都考不上几个重点中学这样的学生,结果一采用这种方法之后他考重点的比例就相对提升了,大家一看他怎么就提升了,那么大家去追寻这种提升的意义所在,原来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这实际上这种小组组织方式交流啊展示啊都在进行着兵教兵,老师的责任就是课前规定你的预习任务,课上通过交流和展示,观察一下你完成的情况,可能要有一些激励措施去控制你,这时学生得通过你的努力去预习,然后在课堂上要有很好地展示,肯定要有激励措施在里面,之后可能会有一些检查我是否完全达到了,另外还有一些补充,这样对学生的学习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一方面预习那些向前延伸的那部分,就是把那个教学时间前移,实际上就预习了,杜郎口也是利用了他自己编写的导学案,这样学生的预习的时候有一个依据,他有一定的线索遵循,他的任务比较明确比较具体,细化的很到位;之后展示的时候仍然以那个导学案引领,不是乱展示的,同一个小组内就是以这个导学案为载体去展示展示,所以这样的话我们觉得他在学生的水平上去促进自己的学习是很有效的,那么如果你的测量问卷测量量表也正好是这方面的知识、能力啊,他就是这个层次的,正好是学生所能达到这个层次,效果就很明显,而当前的中考、统考正好可以对应,他毕竟要先照顾大多数,照顾中等层次要体现出来,他整体提升一个层次是比较好的。

主持人:我的困惑也在这,就是我所接触的学校,刚开始也是大规模的去推崇杜郎口这种教学模式,但是推了几个月之后就不了了之了,老师抵触心理也很强,然后也就推不下去,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校他们把这种形势确实也给走出来了,而且学生的那种状态发展起来了,成绩也提上来了,同样是农村校,同样水平的农村校,有些学校的学生上课时恨不得睡觉的时候,而在另一个学校采用这种措施后,孩子学习非常有积极性,他很乐意去跟大家交往,很乐意跟大家学习,那我就想追问各位专家为什么有些学校利用杜郎口这种教学没有效果草草了事尽早收兵,而有的学校确实能达到这个效果,差异到底在哪?

卢巍:你分析一下这两所学校本身教师和学生自身的特点,有可能是你用着用着不用了,可能你教师水平是比较高的,他本身驾驭教材的能力本身高于学生很多,他想光用那种方法只让学生兵教兵,提升的幅度小,的确是能提升不假,可最终只能是同质提升这种水平,但是对另外一种学校呢,我原来教也就这种水平而我现在教反而水平也不错,这个时候他自己不但可以省一些心,学生整体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所以他认为学生的积极性高,知识面也广了,所以他会坚持下去,我们省里也存在你这样的现象,推广的过程中有很多比较重点的学校,靠近城市的那些学校,教师的师资队伍也比较先进、教学水平比较高的这些学校,一般推广一段时间后要么就采用变式,要么就放弃不用了。

王磊:我是想用心理学知识分析一下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学生的一些情况,我觉得他这种模式还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调动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还是有一定依据的,而这种依据我觉得其实是有两个的方面的:一个是充分利用了学生社会型交往的需要,他充分满足了学生社会型交往的心理需求,他是以小组为单位,本身它就是一个互动交流,对比这种不是这种形式的交流的学校,这个学生在课堂里一坐就是六七节课,实际上能有多少时间能给学生有说话的机会,尤其是管理严格的学校几乎没有同伴交流的机会,而像杜郎口这样的学校,你整天都有机会跟同学进行说,所以他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而且这种交往在一起没有压力,因为他不是面对老师面对成人,也不是面对权威而是他们自己在说,没有风险,面对的是同伴的这种交往,我觉得这个符合充分满足了现在社会型交往的需求得这种组织形式。

另外一个就是它符合一个行为主义教学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老师给的大家的那个学案是任务拆细到很细的一个很具体的目标上面,很具体的任务上面,有利于落实,这个就是行为主义教学,就是很推崇我把你任务目标分解细化等层级化这样子的,另外因为他是这个是课前预习课上充分的交流,这种交流虽然他在说,但是同时在不停得到同伴的反馈,这个同伴的反馈同伴的交流其实非常重要的,及时得到非常具体化的强调,第一强化的时间非常及时,不用等很长时间再去等老师去评论。

第二,强化的东西非常具体直接,因为老师给他们的评价都是笼统的、粗糙的、延时的,而这种学习模式下面的学习是当时的当刻的,而且是非常具体的,及时反馈,这样的话就非常符合他学习动机的需要,为什么孩子是一种良性循环,只要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学习,坚持一段时间他就能体会到这个方面的好处,我被满足了就刺激我进一步的需要,然后我进一步的需要在这种环境下又被满足了,就会再发展,你看孩子们在这种情况下就会表现的很亢奋,这就特别符合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我觉得这些是有他积极地方面的,但是可能呢也是需要注意一个问题,也是我比较有点疑虑的,就是孩子的学习包括接触世界,认识科学,探索自然这些包括孩子学习文化应该是多样的复杂的,包括他的信息输入和信息加工的形式和策略也应该是多样的,那是不是都用这种方式去学习是不是又有些过于单一了,你剥夺了学生整体感知自然,整体感知文化,可能就缺失了聆听高水平的老师或者别人解读自然解读文化的机会,它也剥夺了孩子整体性探知自然,整体化感知文化的机会,他可能就把知识点都给分离了;再一个就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它有自己的现实针对性,是不是就是他们学校老师专业化水平没有保障,所以是一种不得已而去这样的。

卢巍:刚开始是这样的,就是不得已而采用这个法的,后来觉得这个法还挺好。

王磊:那我们可以展望一下未来,我们在这种教学组织的形式基础上,第一怎么再多样化一点,第二就是我们能不能把这个学生学习的内容变得更加的本质一些。

卢巍:目标定位更上位一些,更本质一些,老师的作用再体现的更充分一些,毕竟老师是术业有专攻的这一部分群体啊,你光把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导学案的编制和最后的监控这个层面上,那样引领的作用可能就会丧失一些,这个可能就需要进一步优化一些。

3.教师该如何面对新兴教学组织形式?

王磊:我反思到我们新课程所倡导的多样化教学应该说还是更重要的,因为我们学的是科学,我们应该体现出探究性,探究性要符合学生对自然需要的发展和需求,另外,人类获取知识和获取信息模式和策略是多样的,方式方法也是多样的,我们希望学生在学习科学当中也能经受多样化的学习任务的挑战和能接受得起多样化学习过程的刺激,多样化学习策略的运用,我觉得这个应该是我们面对新型教学模式应该抱有的一种基本态度.

卢巍:任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一定要注意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你组织方式怎么转变你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如果教师本身对你所教授的内容通过教授的形式也好,学生自己组织形式也好,你就没有一个高水平的高品位的目标定位,这就说明你编制的那个学案,你组织的那个活动也好,你采取的那个评价方式也好它都会有偏差,有了偏差你就会觉得你的效益就会大大折扣 (王磊:都是形式,中国人比较注重形式),所有的形式你都要为目标服务的。

崔素芳:现在就是在轰轰烈烈的再搞这些教学模式建设,很多学校也到处取经,取了经后也尝试一下,像去杜郎口回来也就把墙上四壁也都能上黑板,(卢巍:去洋思中学的也是回来就先学后教,不能先教后学。)其实这个也得根据自己具体的情况,其实这得看这个学校自身的文化氛围、教师水平、学生特点然后去学,我觉得不仅要学它的形式,我觉得应该学人家的实质,我觉得杜郎口这种教学发生了两个真正的变化,一个就是真正的师生角色转化非常到位,他促成转变是因为他是退出来的教师,他达不到了,让学生占了主体地位,再一点我觉得他从建构一种张扬自信敢于去表达的这种氛围,你看他的墙上到处都贴着这种标语(王磊:在课堂上激励型的标语,对学生的一种激励)就是他这个氛围。

主持人:他这种标语都是学生自己写的,是一种激励自我的,不是别人写的,是他们自己写的。

崔素芳:他们自己在积极营造这种氛围。

王磊:单纯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意义还是比较大的,激发学生这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卢巍:包括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他也有他的依据,因为你学习就是求知,求知就是从未知到已知,如果你不先学的话你怎么知道你什么知道了,什么不知道呢?什么会什么不会?所以他先通过学找到疑问,然老师再针对疑问去教就有针对性,这样就有效率,这样效率就会高一些。

崔素芳:根据学校的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性的学习,正像教授说的那样可以让教学模式多样化,不要一刀切,而要出现百花争鸣的教学模式。

卢巍:先教后学的那种模式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先教后学的,要看那个内容或说认识对象的难易程度,就如一个小孩子他根本不会走也不会跑,还没见过任何山的时候,就说要去认识泰山,你要认识泰山你要先观察泰山,然后去描述泰山那是不可能的,你要家长先给他描述一下有树的、有水的、有石头的、高出地面的、有峰的这样的一个描述,然后再让他去看,你直接给他一个山回来就让他描述,这是不可能,所以当你这个问题难度很大时,你这个先学后教肯定是不适合的,难度系数在他的最近发展区里面然后先学后教还是比较适合宜的,不能一概而论。

主持人:当我们教师面对这种很丰富的很多样化的教学现象的时候,即便是有的时候有这种行政性的推行的话,我们教师也要静下心来去甄别这种模式的推行到底给我们到来什么样的经验和优势,也发现这里面其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也使得我们在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发挥它的长处,避免那种短处,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教师要关注我们教师自身的这种发展,希望我们自身有这样的火眼金睛,有这样的辨别能力。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关注初高中衔接问题?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要跟大家探讨,我们一直以来呢初高中衔接问题在高中那备受重视, 近几年初中老师在初高中问题说得也越来越多了,我想问问各位老师我们初高中衔接问题我们初中老师到底应不应该去关注它?以及我们应该怎么去考虑这个问题?

1.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关注初高中的衔接问题吗?

崔素芳:我觉得初高中衔接问题老师家长学生都在关注这个问题, 所以我们也做了一点小小的工作,怎么做的呢?我们调查一些初中毕业生他们在高中毕业后遇到的一些困难,有这样几个方面:一个是环境心理上有些不太适应,进入新学校了没有初中的那种紧张度了,反而松弛下来了,心理还不安全,所以高中学习一下子就产生了不安全感,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就是教法变了,我初中化学比较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探究过程的学习,一节课的容量很小,通过探究获得的知识也比较简单,而且老师对这个重难点的知识也在老是强调,到了高中老师的教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容量大节奏快,老师出的习题多,老师大量的习题他们接受不了,感觉比较困难,第三个就是知识比较难懂,感觉这个初高中知识衔接不太好,使得学生学习的负担增加了。

这是调查高一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同时我们也主动和高中老师进行各方面的交流,反馈来的信息具体有这几个方面,学生具体起来有这几个方面,一个就是学生实施性知识比较少,再一个就是化学用语知识点也比较少离子符号的书写,原子团的书写等的出错率比较高,知道的也比较少;再一个学习习惯不太好上课也不记笔记,也没有错题本,文字表达能力也比较差,第三个就是化学计算能力太差,针对这些衔接问题应该从学生心理、知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这几个方面做一些铺垫,让学生以后适应高中生活做一个准备,我的具体做法是这样就是在备课时设计到重难点时我们就看看高中课标和高中教材,看看那部分和我们初中教的这部分有没有断层,如果有我们有的话我们也将进最大的努力选择适当的机会合适的方式进行渗透,比如随新授课加以拓展,当然也可以在总复习阶段,有时候就是老师讲解和讲述,有时就是我们编写一些小材料发给学生,学生有能力去学或去看,没有能力就不做统一要求,所以我们老师就开玩笑说听的懂你就赚,听不懂也无所谓,不愿意听也不强求不给学生造成压力,我们把这个做到这个层面,再一个我们加强了学法指导,想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说这个预习,高中这个容量大预习这个学习习惯很重要,怎么能够让他预习效果好,怎么读啊怎么把读出的东西转换成问题提出来、怎么标、怎么画?这个问题我们各个学校的老师都做了各个方面的探索,再一个梳理概念时怎么建立概念关系图啊,怎么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建立错本写错题原因写解题规律,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我们平常的教学当中努力去做,再一个就是加强与高中老师课堂内容的研讨和交流,我们经常鼓励我们老师到高中课堂和高中优质课去听课去观摩,观摩高中的课堂的方式方法以改变或改进,我们做一些适当的调整来适应一些他们在以后在高中的学习, 做了一些我们也没跟踪, 我们感觉也觉得效果不怎么理想吧,只是一些粗浅的做法。

王磊:可以看的出崔素芳是一位非常有心的教研员啊, 做了调查,做了有针对性的改进,这确实是挺有针对性的啊。

卢巍:可是初高中衔接问题是初中老师的责任吗?我不会太在乎这方面的内容,我不会在省里的教研会上强调今后我们要在教学中要注重初高中的衔接好像我更强调的是把握好咱这块阵地,把咱这块阵地做好就做好了,至于高中以后我怎么教,起点在哪里那是他的问题,因为在教学的时候你教一年级,你在幼儿园没学好,你还在这抱怨你怎么没学好,我来给你培养,一上高中了,你就应该好好想想你的学生学习基础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有哪些困难的,你分析好了起点你来定好他们的目标,你再来实施教学,不应该过多的抱怨把这些责任推给初中老师。

王磊:这个事是的两面分析,一方面应该站在高中老师实施的角度来看,他认为实施新课标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他认为送出去的初中毕业生不足以支撑高中知识的学习,我可是接到这样非常极端的电话给我打了半个小时,几乎到哭诉的程度,教了二十多年的一个老教师说这站在国家的利益的角度,我是替国家民族考虑,我现在教这个新高一我都跟学生都无法对话,我没法跟他们对话我说什么他们不懂,教授你得为国家的未来负责任,你得呼吁一下,当然他不是简单的责备初中老师,他是在责备整个初中课程,这是一个极端。确实他们在现实的高中高一教学当中现实存在的一个现象和问题,当然了高中老师也讲了这个高中老师的感触,表现出来的有:仍然是一个化学用语跟不上,化学式都不太会写,初中学的这些化学方程式不能说出来,这个呢是他们反应很厉害的,当然了刚才崔素芳也说了一些高中老师,我是觉得有另一层意思就是他们要加很多东西,他就认为这个初中就应该知道的,他是在这个假设基础上加的东西,比如说1—18号电子核外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他就假设学生就应该都已经很熟练了,那是因为他在往届的时候的学生都已经很熟练了,在新课程之前那个是有的。

另外,有些情况是这样的,有些实验区没有化学中考了,或者化学的中考采取等级制了,这样的话他们就觉得学生在精准性上要求就比较低,而且遗忘比较厉害,考试的粗放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粗放,导致学生在主观意识上他不重视,所以他这个记忆保持也减弱了,到了高中以后更是模模糊糊,这也是他们分析的,还有一个就是崔素芳的调查研究也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他会看的到新接收的新生跟高中的学习方式不一样,这是要求可能有一些不适应的,这是一种声音;另外是这样子的,初中生认为是初中生认为是高中老师的教学太死板了,所以这也是有不同的,我想这些事可能还不能简单的说是谁的责任不是谁的责任,首先这是一个现实中的一个现象,我觉得这个现实中的现象和背后是一个学生发展层级性问题,我们的初中老师在教初中的时候不仅要关注这个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 他需要初中给他打下什么样的基础,而且我们还要知道这个孩子到下一步还要学些什么,反过来说我们初中应该控制在一个什么样的度,因为不用着急他后面还会发展,这个他后面应该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而不是只知道初中这点事,                         第二要知道他上初三的孩子他的基础是什么?初一初二的相关理科课程以及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到底是为初中打下了什么基础,我们又应该怎么发展,其实我觉得都需要,那么反过来我们高中老师又需要去了解我接上来的学生都受到什么样的训练和交流,就像卢巍说的他的高中的起点到底在哪里,不是你想象的那个起点,而是应该你顺应学生的起点,而不是让学生适应你,觉得确实是这样的。

2.初中化学教学必须把握好教学深广度

王磊:确实是这样的,我感觉就是分析这个阶段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分析你这个教学对象,分析你的教学对象很重要的就是你的教学对象已有经验是什么样子的,能力水平是什么样子的,何况初中课程教育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相对来讲是独立的过程,它并不承担需要跟高中衔接的问题,但是应该对于初中老师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知识点的衔接而是一个发展层级的一个预设的一个问题,所以具体下来我们可以站在这个立场上来,梳理一下我们初中化学,重点发展要落实的问题,该咱初中落实的咱就得担当起这份责任,落实的越好越有利,哪些是应该有高中阶段去承担的、去继续发展的,咱们也别越俎代庖,因为咱初中就这么点课时和时间。

另外,初中生的那个认知水平,和综合能力发展的基础水平确实有点差异,差一年还是差不少的,那么我们还是也要有个度,所以我们简再梳理一下我们整个初中课程深广度的一个情况,比如说我们还是按照课标的这个维度,比如说关于身边的物质的这个主题,就身边的这种物质这种主题,是不是我们觉得最主要的纯知识的东西还是要落实的,要落实什么?可能氧气二氧化碳属于典型物质重点要掌握的东西,要求系统掌握,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应用,他这里的化学方程式还要熟练去写不仅要会写还要会变,你要能够用他用实验去证去探究,你要能进行相应的计算,进行应用,跟现象的对应关系,都得会包括制备了、装置了,这两个方面是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只要不进电子水平去强调就行了,再说化合物,首先金属的通性还是必须强调的,金属跟酸,金属跟盐,金属跟氧化物,这个是类别上的通性,这个框架要牢固的建立起来不能反应不出来,而且能马上具体化了,比如我给你初中阶段常见的金属你应该能马上能写出来但是你不要涉及Mg Al等这些金属,这些你就得小心,但是我们有些初中老师玩探究啊,总喜欢打擦边球,玩擦边球,就觉得初中这点学过知识没有什么好纠结的,然后就拿高中的知识下来玩,稍不留神就玩出界了其实是。

卢巍:这个问题出在哪了呢,就是有些中考试题、初中练习题常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出题者常想创造一个新情景,又觉得用已有的知识好像不是很好,拿一个高中的知识去创设,然而认为这个做题的人就觉得,原来这个东西原来也考就要学。

王磊:考题本来是要给你陌生情景要锻炼你陌生环境的迁移,比如考察你金属性质的迁移,结果我们这个习题训练老师他想着, 那我就得让学生都知道这些知识。

卢巍:那不知道怎么练啊考不过怎么办呢, 于是老师都给讲了。

主持人:考试的时候熟悉情景总比陌生情景好吧,所以要先有个印象,我见的越多越好。

王磊:因此很多情况下在元素化合物这块越界的还是蛮厉害的,酸其实要知道可以跟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这个还是要求的,金属可以和哪些类别物质反应酸可以和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碱可以跟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这些其实还是很重要的,应该落实的,不要认为整个初中削减了酸碱盐的教学,就剩下什么呢,就剩下就事论事的事情了,这样子对他高中必修的学习确实是有影响的,因为高中必修其实它是要在学生已有的典型类别物质通性的基础上它再发展到氧化还原性,它不可能把金属可以和哪些类别的物质反应,酸碱可以和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现到高中从头建起,这个还是要注意的。那么这个知识我们说初中阶段不必承担太多过重的任务,因为这个课标反复研究过,认为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所谓盐的通性这么一说,第二就是确实这种试剂性的盐就是老教材中给学生弄了很多只有试剂才能看得到的盐像氯化钡、硫酸铜、硝酸银,其实这些东西在生产生活中根本看不到,只有在实验室内才能看到听到,这样的盐如果扩展太多或讲的太厉害,确实是加重学生的负担,这个是要注意的。它主要是研究碳酸钙、碳酸钠这点事,所以这个在元素化合物里还有需要有确实有落实的东西,而且是重中之重。

卢巍酸碱盐的教学尤其是酸碱的教学,我们认为在这个地方不是认识更多的酸碱盐以及和更多的金属去反应,而是基于更多的酸碱盐属性的认识,还有那个反应的规律背的滚瓜烂熟,什么八卦图的东西背的滚瓜烂熟,我们是希望从本质上能涉猎的话,比如跟离子反应的那些东西,是想加H+OH-,包括盐和金属的反应盐的离子组成也给他们带进去的话,如果你有精力的话要比着你多介绍的几种具体反应可能更有意义一些。

王磊:这个问题首先你进入离子层面上去介绍酸碱盐为什么会有这些性质?肯定要比不这样好,这个是发展的角度,但是我觉得在初中阶段和高一阶段他需要你首先给他建立起来的基础是酸能跟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现在我们发现很多高一的学生你一问酸可以和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他说不出来,他说不出来酸的通性和金属的通性,他说不出来会导致一个什么样结果,就是用分类的观点研究物质的性质的时候他就没有下级思路,而且我们在高中阶段马上要建立起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能给哪些类的物质反应,这个其实是基于酸的通性和碱的通性的一种推论,但是由于酸的通性和碱的通性没有基本认识框架,0000到高中阶段建立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时候就等于是一个新知识。

卢巍:老教材当中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是在初中学的,现在放到高中阶段去学,很多老教师用惯性的思维去教,用惯性思维去想他想这些东西在初中阶段学生都已经会了,这个时候就不当新知识去教了。

王磊: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他首先的形成酸碱的类别,首先形成一点类别的反应意识,他先得有一定的角度这个到高中以后他的分类观就能落实,这个可能要比他认识那个微观本质更有功能些,换句话说是从两个角度,从离子角度去认识酸碱盐的本质,这个在高中阶段目前的新高一是有专门的教学的,因为是要正式讲电离讲电离方程式,然后讲离子反应,讲基于电离概念的酸碱盐的重新认识,当然在初中的阶段你愿意的话你可以讲课的时候可以渗透,但是不要作为训练要求,这个是物质这一块;那么另外就是物质构成这一块,这个我们在前面专题也谈到,物质构成这一块,我们在前面也涉及到,它基本要求基本离子要知道特性要知道知道常见元素,这从基本技能去要求,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这个要求要熟练,然后就是化合价,化合价确实要作为基本技能的,初中阶段学过的物质的化学式你要比较熟练记清楚,而且你要能根据各元素化合价总体之和为零这个规则,我给你相关元素的化合价你能写出化学式来,这个事情看起来要求其实挺简单的,确实不容易达到,但是我们在高一学生的学习上化学式书写确实问题比较多,化合价记忆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好的基本上是参差不齐,那这些东西我们还是该记的得记,至少在初中课本上的这些物质应该能够熟练掌握的,但是我也发现我们初中化学教学当中课标已经淡化了,初中课标上明确写出用常见元素化合价能够判断常见物质化学式的书写,掌握常见物质化学式的书写,他已不要求你反推了,我们有的老师再讲化合价的时候,在初中还把深广度上提升到X、Y、Z那样的水平上,是要让他反过来去找,已知化合价是零,已知一些元素的化合价反过来去求任何其它元素的化合价,变成了一个方程,其实这个真不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

崔素芳:这个是初中化合价的记得不牢,化学价的根本不知道在哪,所以他记得时候是光凭口诀记,有这么一个困难,死记和有道理的记是有差距的。

王磊:从初高中衔接来看,高中对化合价的需要来看,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元素都需要记住,换句话说高中必修就学八大元素四种金属元素Na Fe AlCu,大家可以看到你知道这四种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然后N S Cl Si这四种非金属元素你得知道,如果有可能的话你初中这些常见元素你得记住。

崔素芳:比如说记Cu,二价的容易记住但一价的可能就记不住,N有变价就不太好记,N的变价很多,学生又不知道原因,所以机械记忆就多一点。

王磊:首先应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第二是这个时候他是应该能用,我给你化学式你知道其中一个元素的化合价,然后你根据其中一个化合价之和为零你能够找出这个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我们认为初中阶段是可以打下这个基础的,这个基础的形成对高中时直接有用的,所以我们也不必泛泛的去弄,所以我们老师愿意的话可以把高一课本,必修一的元素化合物的东西了解一下,反正我们也要教化合价,也要分析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根据已知元素化合价推出简单化学式里面的未知化合价,我们与其给他乱找一些他见都没有见过的例子,还不如就从我们高一就要学的这些元素化合物来举例,就拿这些元素去做例子。

卢巍:更重要的就是高中老师就应该揣着初中课本。

王磊:我们就要求高中老师,如果认为初中化合价很重要你就要列一个清单,在初高中衔接的时候,当他刚到你这个学校的时候,你就先给他列一个清单告诉他必须要记住的化学价,要他回忆的东西赶紧补上来,再一个初高中衔接比较关键的点就是溶解性和溶解性表,这个溶解性表对高中学习确实是还是很重要的,因为他讨论电离,讨论离子反应都还是很有用的,这是基础而且还是我们初中的正当的学习内容,觉得可以让他知道,当然这也不是让他弄出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各种各样的离子,是挑高中必修一覆盖的这样的,我觉得可以考虑。

卢巍:但是现在初中教学对溶解性表的记忆确实弱化了,酸碱盐现在介绍的种类比过去少了很多,尤其是盐不再单独测出来了,不再有一种关于对很多盐的认识了,这样的话学过的那些化学反应,那些沉淀物、过去的那些八卦图设计的那些多种反应没有了,没有了就不必要写那些方程式了。

王磊:我们在讲溶解性的时候,我们与其说抠那些概念,其实不如给那些学生介绍那些物质溶解性和真实物质溶解性的情况,因为这个对你日常生活也是有用的,这对他高中学习可能也是有益的,我觉得这个也是值得讨论的,关于物质构成这块有一个深广度的界限呢,我们还是要小心就是关于电子的这件事,电子和离子的这件事,分子和原子是怎么要求都不为过的,它不仅要求认识了解,还要求能用分子原子观点去分析物质组成,分析物质的变化,你怎么要求我就怎么做,而且你一定要把这些跟物质组成联系起来看,但是关于电子这个事晴,我非常赞成卢老师他们谈的,电子一定要让他们知道原子的基本组成,而且也让他初步建立起来电子也是影响元素化学性质的,这个还是重要的,甚至你让他感知一下不同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它实际上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但是这一定是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不是要求他随便举出具体原子核外到底有多少个电子这种程度,也就是课程标准1~18号元素核外电子的具体分层排布是不要求掌握的,不作为基本要求,不作为基本要求是什么意思就是我给你你能读懂,但是我不要求你复现,更不要求你用这个东西背着去分析别的事情,它没有能力的要求只有认识的初步,所以我认为这个还是有区别的,另外一个就是离子,离子也是这样子的,离子肯定要知道它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肯定也要理解离子跟原子的关系,而且他要记住和认识一些常见离子以及原子团,他会表示,甚至他也可以知道溶液之所以具有导电性是因为物质到了溶液中形成离子了,但是就是不要求达到能力水平,这个能力水平是指什么就是我们不要求运用离子去分析水溶液的问题,你任意可以告诉他讲给他可以,但是不要求他会去分析任意一种溶液的粒子组成和他会用离子的内容去解释这个问题。

卢巍:尤其不能站在一个电离的角度去分析一个盐溶液体系或什么体系是有什么微粒构成。

王磊:这个还是有区别的,有这个角度的建立就可以,但是它达不到分析和应用的水平,这个水平是哪去找呢就是到高中,就是他有了电离系统的概念后,它才可能它才要求要转化,这个是关于物质的构成啊,关于物质的变化,我想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我想是非常清楚的,只要不基于离子水平反应,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你还是需要要求的,当然了这个里面的物质的范畴要注意就是这个里面的盐不要能的太多了,其实还是在常见物质之间发生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卢巍:可能和你观点不太一致,那一讲也是一样在变化那一讲也是,在第四讲里,你谈到这个问题就是关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功能和价值,我当时也是有些想法,今天你有谈到这个问题,过去我们在初中强调特别多的就是四大反应类型,但是到了高中去讲离子反应反而受这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限制特别大,他写离子反应时也是先是考虑四大基本反应类型,考虑物质,从反应类型上去考虑什么物质和什么物质反应按规律反应应生成什么物质,而不是去分析离子了,这个就很不好,另外呢那四种反应类型是反应形式上的分类,是反应的形式它没有抓住本质,比方说化合反应就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就是物质种类的变化作为一种给反应类型定义一种标准,它就分出来一类,然后就是分解反应是相反的,复分解就是两种物质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物质的反应,这种定义出来之后好像对学生认识物质变化的实质没有很大帮助,所以我就觉得这种类型的类型本身的特征啊,类型本身的内在含义就没有必要去搞的那么深,搞得那么熟,没有必要了。

王磊:我也比较赞同,换句话说从刚才说的问题去说它不是从定义角度去要求这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其实恰恰是应该关注对化学反应分类以后可以干什么。

卢巍:这些基本反应分出来以后,实际上是有了几个概念,就相当于给张三起了个名字叫张光荣的时候,只要提到这个名字的时候知道是张三这个人,就相当于给这个女同志起了个名字叫女人,说道女人就是具有这样特征的群体,它是一种概念名词提出来以后今后交流的时候,去读懂人家表达文章的时候你可能能理解这个意思,你看这个氧气能跟谁化合,一说到化合这个字,就知道是通过跟另一种物质化合变成另一种物质,比方说KClO3能分解,那它能分解的意思是什么,我们知道这个就可以了。

王磊:我不认为它就是一个简单的分类的结果的一个问题,确实是这种分类性概念包括物质分类的概念,反应分类的概念这个分类的概念正面的信息就是分类的结果,甚至就是一个标签,那我们老师是强调这个概念还是可能不是特别强调这个概念本身,可能都是基于这个分类结果来看的,而我提出的观点是分类的结果它可以帮助我们干什么,第一初中阶段它没有更本质的反应分类的认识,但是它确实需要一种超越具体反应之上的相对理性一点的的认识,这个理性认识第一是从微观角度,再一个从宏观角度,又是理性认识就是对这些反应做一些分类,找一些表面的,哪怕是规律性,当然它这种规律性的概括跟质量守恒定律不大相同,但是它毕竟会有一种作用在里面,它只是反应那些物质和哪些物质在一起的时候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反应呢,经常会发生化合反应,你不可能让他认识化合价的角度;再一个就是当酸和金属在一起的时候,你有一种会预测它有可能发生置换反应,那你就可以预测出置换反应的结果是什么,也就是说基于这种反应类型框架的好处是它不仅仅是已有的反应,它也不仅仅认识了这些物质可能会跟哪些未知的物质发生了什么反应,而且它还有一种功能,当我预测金属和酸可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是时候意味着我就应该可以初步预测出他的产物是什么呢,是氢气和另一种化合物,无论对物质的转换还是制备对于研究物质的性质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它可以预测现象和结果,我觉得我们应该充分挖掘这个分类这样的功能,包括酸碱反应,这类反应是属于复分解反应,这样的反应其实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一类反应,它其实是和氧化还原反应是并驾齐驱的,它就是不变价的离子反应,(卢巍:不变价的离子反应,没有化合价变化的离子反应,)是日常世界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反应变化类型,我觉得我们还是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么到高中对这种变化的认识它就会变化成一中预测的框架,第二个就是它加进去氧化还原反应的框架之后呢,这个时候帮助学生从两个角度去完成探究物质的性质这个过程,就是看它的元素组成看它的类别,预测它可以跟那些其它物质的反应,在这个里面就是两种途径一个就是价态转换,另一个就是没有化合价转换的即非价态变化,这个我认为还是停留在这个角度比较合适,应该说还是有积极意义,应该说还是不要把重心放在分类本身上,或者是概念的纠缠上面,应该看到它发挥的功能上面。

崔素芳:你让学生通过反应类型的分类以后对这个分类后的类型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之后,但今后人家在提到一种物质能够发生置换反应的时候,原来它这个置换反应是个什么样的,根据今天说的这个置换反应结果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的,以及对概念本身内涵的理解也是有意义的,当然我原来特别关注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无论是对概念的理解也好还是对物质分类也好,就是这种分类观的建立,就是这种分类观的建立是我们搞科学研究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分类研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更多是让他看那种分类方法,它有标准不同的建立。

王磊:这是分类观本体建立的时候,但是我们要关注的是分类观建起来之后它能干什么,所以它的后续的思想方法也非常重要。然后我们刚才是说的元素化合物的这类知识,然后我们说的物质构成这类知识,物质变化的这一类知识,至于像质量守恒化学,化学方程式计算这类知识就不用说了,那么我们这个就明确了。

3.如何做好STS、科学探究两条线索的初高中衔接?

王磊:关于STS、科学探究这两条线索也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本身有很多相关知识的比如化学与能源、资源、材料、健康、环境等,就是这个科学发展的认识角度要给他们建起来的,这些都让他们知道,其实这个里面也不缺一些物质的线索,比如CO、 H2、 CH4像这些物质它都是建立在社会与科学的急促上建立的,它跟氧气,二氧化碳的地位确是不太一样的,他的知识系统性和深广度要求是不一样的,这个肯定不能跟氧气、二氧化碳这样处理,但是并不是这些物质就不给学生接触了,其实这个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在初中化学阶段教学也有不同的体现,一种是系统的完整的学习、一种是简单了解,侧重它某种性质和应用,要强化它这种线索的学习,那就不要超越,不要给它能成一个系统的,我觉得这个还是需要注意的,科学探究在初中化学还是有具体的要求的,这个科学探究在中考中这是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这一点上,初中阶段在这个方面我们要坚持,在这个方面其实比高中做的好,我们这几年的感受都非常的活跃,但是有一点就是我们初中的科学探究呢还需要一个整体规划,整体规划还可以再做的好一些,初中的科学探究走相对来讲生活线走的非常强烈,陌生知识的探究走科学线走的比较少,这一点可能以后在高中对接上会有一点点问题,因为到高中确确实实需要科学探究了,可以要关注这个发展。

卢巍:其实刚才教授说的是从知识这个角度说,在初中需要作好哪些准备,更重要的是种习惯,习惯和能力的养成是更重要的,整个初中教材你用了多少的素材,不管你用了多少的素材,更多的是你要考虑你要培养他什么能力,要培养他到什么程度,当然只要你培养的环境和条件允许,你的学生能接受的了,你也有这种意识,那你这个水平是培养的越高越好,习惯养成的越多越好,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尤其就是教授说的那个探究能力的培养,它其实就是一种科学素养的养成,这个你确实需要你去看探究的素养它到底有哪些要素,它的基本知识是什么,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知识是什么比方说程序了,那些常用方法的探究了,分析、探究、归纳等等这些常用的方法,你都得知道它都是什么样子的,另外,提出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证据、阅读资料,你怎么去培养它这些方面的能力其实都是很关键的,你不能整个初中都在做探究,可是一上高中去了光停留在科学探究停留在几个步骤上了,然后也知道科学探究要发现问题并提出问、提出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形成结论、要分析归纳、要反思光有这个东西是不够的,这个时候让你提出问题来,你确提不出来。

主持人:原来是能力教学变成了知识教学,变成纯知识了。

卢巍:让你做猜想假设你又做不对,猜想假设又是胡乱猜胡乱想,没有一定直规,收集证据也不知道从哪收集起,基本上这个收集任务怎么去完成,怎么去完成都没有一种未雨绸缪的设计,所以这个能力的培养确实需要把它分解开来,好好想想到底应该怎么做,能做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的,应该是这样子的。

崔素芳:听了以后对初中化学教学层面上内容的界定和要达到的水平变得比较清晰,另外教材在初高中的编写上应该注意这个内容的链接,另外我们在方法和技巧上我们做的也不好,那高中的那些方法正好需要我们在初中进行渗透的,学会科学的变量控制啊,对照实验的这样的实验设计啊在初中就应该让他掌握,观念的建立啊为高中进一步建构打基础。

四.初中化学教师如何实现专业发展?

主持人:通过前面的讨论,几位专家帮我们老师解决了很多问题,比如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啊,各种各样教学形式的问题啊,还有帮我们梳理了初中化学教学内容以及如何定位啊,它的要求是什么啊都让我们清晰化了很多,但是我觉得我们初中老师还有一些苦恼想诉说出来,就是我们做过一些调查我们知道有职业倦怠问题,教师职业倦怠本身就很严重,而在初中教师当中职业倦怠最严重的是我们化学老师,所以我想问问我们各位专家有没有关注这个问题,我们化学老师为什么这么容易职业倦怠?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希望专家给点建议

1.初中化学教师为什么容易职业倦怠?

王磊:这个职业倦怠有多种原因,刚才老师说到在调查中反应到的是在初中阶段的老师当中化学老师职业倦怠比较突出,那我们就排除掉和其它学科共同的造成的的职业倦怠原因外,可能是因为我们现在初中化学大部分是六三制的教学模式,可能化学教学就是一年,而且一般只有半年处在非常高度紧张,而且是枯燥繁琐的中考复习训练当中,他的升学压力直接压倒从新学科到高厉害的中考这个阶段,你想他只有一年,你想这个确实比高三的老师的压力都大,而且他年年都是这样,人家高三的老师教几年还可以下来教高一高二缓一缓,这个是它的特殊情况。

卢巍:还有一个问题也可能是导致他职业倦怠的原因,初三的老师一般不当班主任,这样的话他跟学生的情感交流就少,他对学生的关注就不如班主任关注的多,其实这个里面有一个就是情感补给不够,因为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因为他自己对学生付出的情感,那么学生也肯定回报情感,在这种过程当中互相滋润啊,他这个教学过程当中,因为不当班主任他的全部精力就是怎么把他这个课程教好,所以从其它方面进行跟学生进行的情感交流就比较少,互相滋润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就导致他的任务感了责任感了就弱一些,他就不像班主任责任感那么强,那么很多情况化学老师的育人意识就不如当班主任的化学老师的育人意识更强一些,当班主任的化学老师就可能通过化学课全面的育人意识会体现在里面,不当班主任可能就光关注化学了。

王磊:还有一个原因是初中化学老师因只就有一年,一个学校的老师可能都比较少,它不像数学语文啊这些大学科它有三年他有一个真正的教学团队,他有这个群体支撑,有这的交流和沟通,通过交流实现发展。

崔素芳:初中老师面对的教学内容比较少,可以说滚瓜烂熟,倒背如流,老实重复这点知识他就觉得没有新意,抹杀了他对教学的热情,这是他倦怠的一个原因。

2.初中化学教师如何消除职业倦怠?

王磊:我们要消除和减弱这种倦怠,若果我们要从自身做起的话,因为我们也改变不了这种学制也改变不了这种设课方式,甚至也没法改变一个学校只有两三个化学老师这种局面,那我们能做点什么呢?那我觉得我们就可以就从一些教学研究入手,给自己找些研究的事,不要一天到晚一光输出知识给自己找些研究的点,我这个教书之外还能干点别的,那他就觉得我这一天忙是忙,但我一天感觉不一样,是另一种充实,效能感增加一点。

崔素芳:我觉得增加新意感,如果老师真是搞点教学研究的话,是一种幸福和成功的刺激,因为我们上这个观念教学的时候,原来还是知识层面的教学时上升到观念教学,我坚持了一年半了吧,有一个老师就特别的着迷,他觉得走进去挺有味的,他说他在设计课的时候都能想到一种新的办法来,在教学设计上有了突破了他就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王磊:而且现在还是一个好时机,比如一个我们现在正在做这个远程研修,远程研修可以给我们提供前所未有的交流平台,窗子打开了一下子呼吸到了新鲜空气,一下子和这么多人共鸣,一块碰撞,一块被激发,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次远程研修的机会,面对我们未来是一个新起点,尤其是我们面对这个后面发展的职业生长点;另外我认识一个密云农村中学的一个老师他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他原来还是学数学的还不是化学的科班出身,然后教了两年数学后学校让他去教化学,然后他就不断的去努力不断能,碰见谁他就问,碰见谁他就管人家城里老师要点仪器,要点实验用品什么的,这个老师又去补学了化学的大本,而且人家不仅补学了化学的大本,还把数学的研究生班也给念下来了,另一个就是他只要逮着机会不管多远只跟他直接相关的还是不直接相关的只有这种听课交流的机会他都要去,所以这个老师他的心态,我们叫他先安心,他在那么偏远的农村,他先安心,第二个阶段就是他能够静心,第三个阶段呢就是他能做到潜心,潜心就是说什么呢,他不仅能认真对待他的工作他还能挖进去,他开始钻研了,他开始不断的参加教学研究这种活动,我想这个可能就叫潜心,我觉得这个过程就是他专业成长的一个过程。

主持人:教师的职业心也能促进老师的职业成长,我也认识一个老师,一个男老师他刚给分配到市里的一个学校,正好这个学校有个支教的名额,又是一个男老师,然后别人又都不愿意去,于是大家就让他去,而且是很远的一个地区北京房山山里的一个学校,他几乎没有机会出来去听外边优秀老师的课,这样的一个途径就被切掉了,到了那个地方以后,因为是一个新老师,挺有干劲的,他就想我到这来我不能耽误我的孩子,那他就想首先我怎么提高我自己,他是一个新教师他也没有太好的师傅,那他就把教材当作他的师傅,他说每天回到宿舍我就是天天看教材,他都把这个教材里的每一个标点为什么这么点,他用的人教社教材,他把人教社教材的前后之间这样的版本和那样的版本它改了什么字,实验图改成什么样子了,图与图之间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这么改,他都去做研究,他做了这样的钻研,另外他还做了一个钻研就是我面对学生的时候我怎么让学生爱学,那么山区的有些孩子呢他不是很喜欢学,考高中的机会不多啊,家庭的原因啊导致学生都不怎么爱学,他们不太注意关注中考所以孩子们的成绩都太好,所以教师就想我不管你别的怎样我在教你化学我就得让你化学学好,他怎么做的他首先要跟学生打成一片,他怎么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的呢?他带着孩子胆子很大,他带着孩子们去做纸,孩子们学习要用纸,那只是怎么来得呢,其实这个不是我们初中化学所要学的知识,但是他带着孩子一起做,然后他又带着孩子去做生活中的一些实验包括高中的一些实验,那么小孩就越来越喜欢实验了,然后他又准备了一个摄像机,小孩做实验他就去人家家里录,他有时在宿舍里做实验他就录下来在课上给孩子们放视频看,慢慢他就引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慢慢就引发到学生对学习化学的本体上的兴趣来了,他在房山呆了一年之后使得房山学校那个班里的化学成绩特别的高,在那块已经引起一片轰动。

王磊:我想起了山东省的也是泰安市的程鹏僧老师, 程鹏僧老师他在北京尽管退休以后,他还在不断追求,不断的创新,还在不停的实践,所以我给大家介绍他在北京这几年干的事,就是在中关村中学他是从零开始摸索,给初二学生开什么呢,开科学选修课,一个礼拜一节课,全部在实验室上,一个年级一个九个班就他带着一个实验员老师,就这样白手起家,没有教材没有什么的,天天都在实验室上啊,那个刚开始都乱成一锅粥了,老师其实他不太会在课堂上讲课的,但是他都得亲自上阵结果学生不听他的,一看见实验就开始瞎玩瞎闹,(北京的孩子好像和山东的孩子不太一样)不听话,老师特别和善他振不住,他好苦恼他说他付出这么大的热情,结果怎么是这样的一个结果,这是他的第一个阶段,那个时候我和我的研究生经常去帮助他,我们经常鼓励老师,结果两三个月就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老师做了大量随堂时的调查和访,包括学生写的这些体会他全部都收集起来,然后就很激动的就把这些东西发给我,说学生特别喜欢,其实这个说明什么,第一,它是一个课程的创新,其实就是给初中老师建立一个新舞台,就跟崔素芳刚刚说的那点他不仅仅重复他学的那点东西了他开始开选修课,他开始创新,他开始拓宽他的舞台,不是就在他的一亩三份地上能了,等到他第二阶段时,他就跑到北京五中了,到了北京五中就不是他亲自上课了,他成了什么了,他成了设计者了和指导者了,有两个年轻老师在前面上课,他在底下帮忙,还是这个科学课这个时候已经很规范的了,这个时候就开始形成讲义,已经开始探索完全从实验开始学化学,而且又是从初二开始它应该承载什么样的任务,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又怎么能够跟初三的内容构成一个衔接,然后现在他到了十一学校了,十一学校是一个实验条件极好的一个学校,我想十一学校的李熙贵校长把他聘去给了他很好的条件,现在老师在那又对他的课程进行了重新的设计,我就从这个老先生你看都退休了还在不断追求自我超越, 自我创新自我开拓,他其实通过他自我努力不但开拓了他自己的新天地,他也想给更多的初中化学老师。

卢巍老师我们俩太熟悉了,他是我编的那套教材的副主编,老师他其实原来不是学化学的,他是学生物的而且他也进修过中文,他的经历也比较坎坷,应该说他的家庭条件和各个方面跟其他老师相比可能更困难些,但是他确实把化学教育当作一项事业去追求的,他在教学的时候又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区的教研员,之后又到了北京,就在这期间他一直在写一些文章发表,我们认识他是因为我们一直给山东教育那个杂志编稿子,看有老师的文章在里面,看他的文章就觉得他的文章很有想法,很有思想,就把他的观点发表在有关刊物上,有一次机会见到他了就跟他有了交流,他交流时就把他平时的困惑都展示出来,在交流的过程中就发现这个老师特别执着,确实挺有想法的,所以在我们在编教材的时候就把他纳入到我们这个行列当中来了,你不知道他编教材的时候那个执着,他这个人干什么都很认真,我们当时让他写序言的前两节,就是要写不到十页的教材内容,但是他写第一节的教材的时候,他总共写了160多页的内容,他的初稿写什么写160多页,不是写教材内容写那么多,而是他设置每一个内容他都要分析为什么要这样设置,以及这样设计以后有什么功能价值,以及这个内容学生学起来会遇到什么难处,有什么有利条件,相关的素材是什么他都全给你列上,他就是这么一个人,所以他做什么事都特别执著,每一件事情给他去做的时候他都非常非常当作一项事业去做的,一定要追求到一定的水平一定的高度,拿出一个什么样子的果子来,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就觉得老师他的这种工作热情很高,又因为他在不断的研究,他的工作的方式方法就不断的改进,所以他很多方面都是值得大家去学习的。

王磊:身为化学老师首先就的热爱化学,然后就的热爱科学,热爱学生,然后还能不断的反思,他只有能够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意识,就能永远的能找出自己需要进步的地方,他就知道怎么去改进。

崔素芳:我们那有个南观中学,有个化学组,我觉得他们那个化学组的成长是一个团队性质的非常和谐,他今天给我发来一些照片,他给我们的印象就是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化学老师都是大家庭的一个成员,我们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成长,他们不仅在业务上相互扶持,也有弱一点的,也有好一点的,弱一点的有学习的机会就让给他,而且设计课比如这个研讨课我们一快上,老教师也在下面出点子,年轻老师具体做,帮扶的具体的去发展,禽流感的时候他们四个老师结果两个老师请假,按说这个课就这样转过去,但是校长说你们自己去解决,自己相互备课,是他们的团队意识同伴的互助,达到了使整个团队都能进步,我觉得挺让人感动的。

主持人:我们教师要想发展自我,首先要有很坚定的职业信念,也就是我们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科,热爱自己的学生,另外我们的老师可能也需要有阳光的心态,乐观的去面对我们所有的困难,然后正确的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不要盲目的给自己增加这样的心理负担,另外还要积极的依靠团队的合作,靠团队的发展烘托自己的发展,自己的发展也会带动团队的发展,这是相互影响的作用。那么应该说我们今天几位专家的谈话打开了我们教师的心扉,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发展,让我们感觉到了前途无量,我们真的可以继续努力,这一段时间的研修确实给了我们很多的收获,下面呢我们一起看看我们一起走过的十个专题,各位专家给我们留下的记忆,像这样的研修是一个阶段性的研究,这次研修仅仅是我们教师的未来发展新起点,希望我们的教师在今后的学习当中能够继续交流合作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以获得新的进步。

本专题作业:1.以<<我的教学高招>>为题,写一篇短文

2.请写出您在研修活动中的主要收获,您对初中化学教学还有什么困惑,也请一并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