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竞拍app 是真的吗:德国菩萨卢安克 - 一笑了之 - 博客大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3:45:41

德国菩萨卢安克 - [信心建设]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riceandmice.blogbus.com/logs/1606372.html

一个实践者的锲而不舍 ——在广西偏僻山区做教育实验的德国青年卢安克

特约撰稿 蒙令华

本报记者 汪一新 

    他最怕别人这样描述他:“一个外国志愿者,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贫困的山村,愿意吃苦,具有崇高的精神。”这不是他谦虚,而是他非常担心媒体误读。在他看来,一旦成为公式化的先进人物,很容易把许多标签贴上身,活生生真实的自己反而消失了,那肯定不是他——卢安克。
    从广西首府南宁往西北方向前行约308公里,就到了一个叫东兰的县城。新的公路刚刚修好,如果没有碰上下雨塌方的话,坐中午12时的中巴车,只要1个小时,就能到达一个叫板烈的村庄。
    卢安克(EckartLoewe),这个来自德国的青年人,就住在板烈小学简陋的教具管理室里。床是上下铺,上铺放着一大堆书。小偷总以为这个老外身上一定有钱可偷,于是瞅准卢安克不在时撬窗而入。小偷挺恼火,根本见不到什么钱,只好拿走了手电筒。
    这个满头金发、高大而瘦弱的青年人,说话时的语气平和舒缓,不急不躁;当你和他说话时,他整个身体向你前倾过来,那一双银灰色的眸子专注地望着你。他穿一件宽大的假冒名牌运动服,显得瘦削,也许是缺少营养所致。
    一年前,卢安克刚从林广屯搬到这里,继续教书(他负责教五年级的美术课)、研究和翻译,通过小学教育实验来进行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写成书。

    “成熟不意味着理想的放弃”

    卢安克,德国汉堡人,今年32岁。毕业于汉堡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
    1990年夏天的那次为期3个月的中国之旅,改变了这个德国青年的人生——从此中国广西的这片乡村成了卢安克实现理想的热土。1992年夏,他来中国东南大学留学,1993年2月转学到广西农业大学,与一群来自广西农村的中国同学朝夕相处。
     卢安克从1999年开始在中国农村义务教书。他发现了中国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普遍问题,比如出于望子成龙的心理,压抑孩子的天性和兴趣;又比如过于注重应试,忽视了素质的培养。他想告诉天下的家长:一个人的生存,如果只是为了迎合别人的理念,他就永远找不到自我的力量。父母应当让孩子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
    之所以选择去农村,是因为卢安克觉得,山区农村的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教育。
    一个学生曾对他说:“我一方面觉得你像大人,另一方面又像小孩。”卢安克说:“如果成熟意味着对理想的放弃,我不愿成熟。”
     经过努力,卢安克到广西阳朔中学教初一、初二。学校还同意他自由选择上课方式,但卢安克不能接受学校发的500元工资,只接受了免费食宿。因为他做的是义务教育。后来,卢安克又先后找到了广西阳朔县兴坪镇大坪子八一初中和东兰县隘洞镇的初中教书,教授地理、美术和英文。

    “仅仅为钱工作,是可惜的”

    很多人不能理解卢安克为什么不去挣钱。来中国前,他的父亲,一个退休老师,也很担心儿子今后不能赚到钱。
    为了尊重父亲,卢安克找了一份能赚钱却并不适合他的工作——卡车装卸工。他每天要扛3000个包。因为累,回到家倒头就睡。他把赚到的钱全部交给了父亲。他告诉父亲一个道理:仅仅为了钱去工作,是可惜的。
     后来,卢安克的父母理解他了,还资助他现在的工作。卢安克眼下用的钱,都是父亲从退休金里省出来的。不过也不多,一年5000元人民币,直到今年因为欧元升值和德国银行利息增加的原因,才变成了1万元。即使这些不多的钱,大部分也是用在复印资料和捐款上,还用于学生的医疗费,剩下的归他和学生一起用。他在中国出版的第一本书《与孩子的天性合作》,花费了数年的心血,可是他对出版社的要求是:稿费多少不计较,但希望把书价定低一点,让更多读者能买得起。出版社后来给的4000元稿费,他直接让出版社捐给成都一所学校了。在德国,有不少人钦佩卢安克,便捐钱给他,他很快把钱转捐给了香港的一个教育基金会。
    卢安克在各地奔走,总是坐慢车、买最便宜的硬座票甚至是站票。到了乡下,他尽量搭乘农民的拖拉机。他说,看见农民辛苦而自己坐轿车,心里不舒坦。他在广西几个地方教书,人家多半免费提供食宿,他每月的花费一般不到100元。
     卢安克不是没有办法挣钱。以他的知名度,到处都有学校想跟他“合作”,或请他去讲课。可卢安克知道,一些学校在乎的不是他的教育方法,而是想借他做广告。他们看重的是赚钱,根本不敢给他一个真正的实验机会。卢安克说:“一个人其实用不了那么多钱。如果一个人利用他的所谓名气去挣钱,今后人们就不会相信他了。”

    “我满足不了学校标准”

    2001年7月,卢安克离开隘洞中学,来到了更偏僻的东兰县坡拉乡广拉村。他住在一个学生家里,签了两年的租房合同,每月租金10元。
    经常有人对他说:“你为什么要去那么偏僻的地方?”他说:“我的选择是对的,以升学为目标的学校怎么敢让我做实验呢?”
     他的教育观点是:“学生成绩不能说明一个人的价值,只能说明一个人能否适应考试。根据应试标准教出来的学生,在毕业之后的简历也是标准的,他们很难做出特殊的有创造性的事情。”他在自己的《与孩子的天性合作》一书里也写道:“标准的考试方法是考察一个人犯多少错误,而不是考察他的才能或者表达能力。考试成绩的标准是:一个人的‘才能’不可能超过100%,不能超标。如果一个学生的才能超过标准(主要是创造方面),他应该得到比100分高的成绩。可是,应试教育并不承认这种才能。”
    卢安克对“学校”的设想是:“最理想的学校是没有什么固定模式的学校。学生必须自己考虑需要什么,怎么实践,怎么发明,要自己做出来。没有这种实践过程的学习,学到的常常是死板的概念。”
    卢安克的学生在听了他的课后,惊喜地说:“我们从来没上过这么精彩的课,老师让我们有了发现的眼睛。”
    但是他的学生仍必须参加考试,在升学时对付不了考试,就会被淘汰。因此,卢安克最后不得不离开学校。虽然教育实验困难重重,但他并不悲观。他说,失败,未必不是收获,从中可以找到成功的启示。

    和孩子一起设计乡村小路


    可是,离开正规学校后,该怎样继续从事教育?从哪里入手呢?
    他决定从培养那些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着手,于是办了一个学习班。他一直强调:他想带给学生的,只是“他们完成任务需要的才能和力量”。至于“什么才是任务,应由每个人自己去寻找”。
    卢安克招的学生,基本上是因经济条件差、没上过学的14岁到18岁的青少年。他们只会方言,连普通话也不会说。所以卢安克还得先教他们说普通话(他的普通话很流利)。
     卢安克不想布置“任务”。他把学生召集起来,通过集体的合作慢慢寻找属于他们的“任务”。村里人希望卢安克帮他们找到资金造一座桥,他觉得这是一个学生学设计的机会,便带着他们一起做模型、做实验。虽然这座桥尚未修建,但通过设计,卢安克的学生得到了很多锻炼。又有一天,卢安克带着学生画了第一张反映全村面貌的地图,在修改地图时,他跟学生一起对着图纸上商量怎么改造村里的环境。学生说,村里的小路下雨时泥泞得简直没法走;太阳晒的时候,因为路旁没有树又太热。于是,卢安克因势利导,跟学生们一起设计了三条路,并通过做实验来充分论证怎么修路,人走着才能舒服,怎样才能满足人和牲畜行走的实际需要,以及在哪个位置需要种上树来遮挡强烈的阳光……
    卢安克的孪生哥哥卢安思知道学生们的方案后被感动了,马上决定出钱资助来实现他们的计划。2002年11月20日,在卢安克和学生们的发动下,全村几乎每一户人家都出动来参加修路。十几天后,这条230多米长的小路修成了。卢安克的学生们,都为此感到骄傲。
     卢安克推广的华德福教育,是一种著名的教育模式,它起源于德国,全世界已有51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所学校、1000多所幼儿园及60多所教师培训机构应用了这一教育模式。华德福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华德福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学校时的成绩不一定很好,但进入社会后,无论身处何地,都极容易适应环境。

    “我想住在半山腰的村庄”


   卢安克在东兰教书的事情经过部分媒体报道,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有些人给他写信甚至跑到东兰找他,要求跟他一起住。可是,这些人却看不起这里的农民,这很让卢安克难过。卢安克想的是:如果我跟他们好,就会隔断我与农民的关系。我要做农民的朋友,那就不能理会这些外来客人。
    卢安克不能理解的是:“他们为什么不报道东兰县350个每月只领150元工资的代课老师呢?”本来,卢安克还打算在城市开展一些教育活动,可是由于媒体报道产生的影响,使得他不愿意再公开搞活动,觉得不如躲藏在别人找不到他的地方。他对我们说,真想搬到半山腰的村庄去。
    卢安克在中国学习、生活、工作了7年,除了教书,还把教书的体会和他的观察写成了《与孩子的天性合作》一书。接着他又写了第二本书,目前正在修改之中。2005年春节前夕,卢安克又用父亲寄来的1万元中的一部分,自费印了3000册他翻译的书。

    “我觉得无法离开这个地方”

    卢安克在中国多年,有人知道他只是在农村义务教书时,钦佩之余,这样说:“你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还去管别人,这太不现实了。”
    也许,卢安克的生活方式对大多数人不合适,可是正如他所说:“人生的路,是由每个人自己找到的。”
    卢安克说:“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有的人一方面说佩服我,把我神化了,一方面却又对我说‘你应该挣钱’,要求我像他们一样呢?这不是很矛盾吗?”
    2004年,他坐农用拖拉机出了车祸,在山村口受了伤。他没有一点怨言。后来,卢安克应成都一所学校的邀请,前往交流。可是就在那一天,当经过那个出车祸的村庄的时候,卢安克竟然涌出了一种深深的眷恋,他说:“我觉得已经无法离开这个地方。”
     他已经活脱脱成了一个“农村青年”。只要村里人喊一声,爱干农活的卢安克马上就跑去帮人家干活,犁田、割禾、打谷子,什么都干。卢安克不光喜欢干农活,而且是个干活的好把式。到现在,卢安克帮村民打谷子已经打了5年了。有一年,他看到农民们使用的脚踩式脱粒机很笨重,效率不高,便运用他的工业设计知识,设计了一个新型的脱粒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现在村民们使用的是卢安克设计的脱粒机。
    在记者准备发表本文的时候,卢安克发来一份电子邮件:
    我无法阻挡记者的报道。但是要声明,千万不要太关注我。一个人如果要老是惦着“自我”,那么他就不可能为社会做出一份事业来。

 

一个挑战中国应试教育的外国人 (摘自:北京青年报)



      近年,教育改革遍及全球,我国大陆的素质教育,我国台湾、香港的学制改革、英国的德育改革,美国的家庭教育运动等等,改革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习惯说法,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然教师的工作对象是自称万物之灵的人类灵魂,那么,对人的灵性的培养是否教育的本质之一?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一个以人类灵魂和灵性为本的全人教育(HOLISTICEDUCATION)体系实践于50多个国家,700多所学校,1000多所幼儿园,60多所教师培训机构,它就是起源于德国的华德福教育。华德福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爱为本,顺应人的生理和思想意识的发展,培养人对生活,对自我的观察力、判断力,给予自我生命的意义和方向,寻找自我在世界中的定位。”接受华德福教育的人在学校的成绩不一定好,但走出学校后,无论他身在何处,适应环境快,生存能力强,奉献精神佳。
  卢安克(ECKARTLOEWE),德国人,华德福学校毕业,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在中国广西阳朔中学和阳朔县大坪子八一初中教英语。一年华德福教育实践,他感受很多很多……9月2日,在新千年第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他对记者谈在中国的经历和感受。他的感受尽管有偏颇之处,但兼听则明,并可能提供给我们理解素质教育的一个新视角。

  认定自己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分子,尽管无人聘请

  卢安克13岁那年想自杀,因为同学常欺负他,欺负他的原因是他不懂得反抗,越不反抗越受欺负,卢安克精神濒于崩溃。时年45岁,做建筑师的卢安克父亲改行学教育,为救儿子,成了华德福小学教师。在华德福学校里,卢安克得到一个任务,负责礼堂灯光调试,这个任务使他找回自信。今年31岁的卢安克说父亲: “他很伟大。”卢安克成人后从事的所有工作--帮助残疾人或孤儿这一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以助人为乐。
  1999年3月,卢安克第二次到广西,想在他熟悉的地区尝试华德福教育。“因为很多重要的国家都有了华德福教育,人口最多的国家没有华德福,是个遗憾。”卢安克试图填补缺憾。此前,卢安克来广西阳朔旅游,阳朔风光和民风留住了他,他在阳朔高田乡北沟村居住劳动。按他的解释:“我喜欢农村,爱干农活。”华德福教育注重手工,卢安克谦逊地说自己头脑不太好,手还算巧。他设计的新型谷机,使农民受益。谁家缺劳力,其责任田里必有卢安克的身影。他的无私勤劳,助人克己,北沟村村民把记忆中的名字改造后送给他:“洋雷锋”。卢安克喜欢这称呼,以此激励自己的行为之一是常穿迷彩服,“雷锋是军人嘛。”他说。谁嘲笑雷锋,他便与人理论,挖出此人变质的内心世界。村民曾提议穿迷彩服的洋雷锋当村长。在卢安克填写的简历表内“特殊才能”一栏下,他这样写道:“我曾经在广西农村朋友家住过6个月,所以我觉得什么苦都能吃。”
  他旁听小学课程,感慨:“应试教育是残酷摧毁人的灵性的教育体制。学生压力过大,精神负担过重,与生俱来的灵性被强迫压制了,孩子天才的创造力可能永远被野蛮剥夺了。”卢安克提建议改革,没人听。家长教会他一个词--望子成龙。于是他给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的子弟办学习班,教他们建筑、设计和英文。他想为农村培养技术人才,但他的学生不感兴趣,他们热衷外出打工挣钱。家长又教他一个词--跳出农门。卢安克跟家长讲:“农村问题是教育跟不上,教育导致经济落后,你们的孩子学了本事,改造家乡不好吗?”家长学生都听不进,并笑他愚痴,不懂中国国情。卢安克见每天有人背着铺盖奔向城市,学习班只得散伙。签证到期时,他回了德国。在德国,他一边为再来中国打工赚生活费,一边把华德福教育书籍译成中文和写书《孩子的教育和改革》。他认定自己是参与中国教育改革的一分子,尽管无人聘请。

  在中国学了十几年英文的人很多,为什么张不开口

  1999年3月,卢安克再到广西,他向官员请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官员问为什么不选择好学校?卢安克不理解:“好学校已经有了好老师,我为什么还要去呢?不好的学校更需要我。”卢安克被分配到阳朔县中学,他教初一、初二年级两个班的英语。学校免费提供食宿,没有工资。卢安克珍惜此机会,希望华德福教育唤醒孩子的灵性,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
  卢安克用中文记录了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在两所学校任教的300个课时的点滴感受和思考。

记者摘录如下--

  开学了,一摞课本发下来,学生知道了要学的内容,这样他就没有好奇心了。学生上完课了,以为就掌握了课本知识,其实不然。我发现课本上的问题他们都会,误使老师跟学生以为学到的东西都掌握了。如果老师不念课本上的内容,学生就没有能力回答,这不算真学会了。生活中的语言是活的,它不可能根据课本定下来。如果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只用于课本,不能活用于生活,我宁可不用,课本有让想象力、创造力萎缩的作用。华德福学校的老师是自己制定上课内容。内容必须跟发挥学生创造力有关,所以老师一定要下功夫备课。老师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永远学不会。学校还在用课本的原因,我想,用课本管理学生学习,老师方便些。

  英文初中课本竟是我在幼儿园学习时的内容。课本上的图画有什么用呢?图画代替、破坏了学生的想象力。如果学生自己在课本上画画,这是一个给他创造的机会,自己在课本上的涂抹,能把接受的知识联系起来,为什么要给学生讲语法分析呢?对于12岁的孩子,就是模仿、记忆,理论是无效的。

  要学生从四句英文句子中找出三个错句子有什么用?表达意思首先是语言感觉,是模仿,不是经过一番智力上的翻译思考才张口。中国的考试是考一个人犯多少个错误,不是看他的才能或者表达能力,结果是,华德福教育出来的德国人说英文时虽然会犯错误,可是他能表达自己,中国人虽然能帮德国人改正错误,可是不能表达自己。更可怕的是,因为中国人重视的是错误,不是才能,他不会对英文有真正的兴趣。他们在老师挑错误的压力下怕犯错误,于是不敢说不敢写,很多学生不敢念课本,他们在自信念得好的时候才敢说,结果是,他们失去了练习的可能。在中国学了十几年英文,仍然张不开口的人很多,教学方法上的弊病要改。

  选择填空题影响学生说话的能力,使学生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被动机械地做着必须完成的题目。

  从来没上过这么好玩的课


  如果学生能造这样的句子:“Run like the kite,(雨像风筝)“Ican fly a bike(我能像自行车那样飞),这是多么有想象力的句子。可是根据中国考试,这样的句子是错的。因为没有这样的标准答案。其实,学英文是为了英文,不应该为了标准化。学生不是产品,我们的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像电脑一样把知识储存下来,而是把学生的灵性、创造力跟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创造性是不能教育的,更不能计划。老师的作用是给学生发挥创造性的环境跟榜样。比如这样的句子:“How many apples can you see?”(你能看见多少苹果)不如改成“How many apples can you eat?”(你能吃多少苹果)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力的第一步。感觉是在13岁之前培养的。为了想象力我不得不改造课本。比如:“I can’t___my pen.”学生要选find还是carry,选find平庸,不能发挥想象力,选carry想象上可以得到发挥。华德福学校推崇、珍视每一个孩童的与众不同,用各种创造性方法组成丰富的教程,最大可能挖掘出儿童的天分。我认为学生根据标准写的作业没有一点价值,所以我不留作业不考试,可是学校要求我考试,以达到教学管理目标,我没办法。每一节课,我准备两小时,我不按“teacher sbook”教学,而是按我自己的方法,目的只有一个:把学生在课外的兴趣引导到课堂上来,给他们留出最大自由发挥的空间。我鼓励学生尽量运用学过的词汇、语法讲自己的事,不限长短。通过介绍,学生第一次知道身边同学的特长和爱好。我讲的内容都是能在外国环境中运用自如的语言。我还让中德同龄人用英文互相通信。通过此方式,练习了学生的听说写能力又开阔了眼界,最重要的是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每天这么说,下课铃响的时候,他们说不要休息。学生跟我说: “从来没上过这么好玩的课”,“你不批评人”。他们跟我找到了没有压力的感觉,模仿我的语言表情动作。以前老师讲到哪了,他们都不知道,这真可怕!

  如果学生为了满足标准而学习,会让学生的兴趣萎缩。反过来,学生要感到学习内容与自己生活有关系,这是办不到的,因为学校要执行上面制定的教学任务。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好奇心像金子一样宝贵,但是高级技术在使孩子的创造力萎缩。技术越简单,越能发挥孩子的创造力。多媒体在使学生的实际经验减少,因为有了多媒体就不需要自己动手,自己是多媒体时代的被动接收者。阳朔中学花很多钱实现了有电脑支撑的“高级课程”,他们以为,多媒体越完整,学生接受得越多。其实这样让学生接受的都是没有活力的,脱离人间的死的知识。多媒体课程越完整,学生创造力越少。孩子们常常处于各种运转的机器当中。许多过程因为太快,学生视线跟不上,孩子的认识感觉被复杂的电子部件代替了。手是延伸到外边的大脑,人类最初的体验是手指触及到的东西才算是真正被掌握了的东西。闲置的手等于失去创造力的大脑。中国人喜欢看VCD,看别人的东西,德国没有VCD,而录像机普遍,他们喜欢看跟自己有关的东西。德国儿童受的教育是自己亲手缝制的娃娃比商店的娃娃好。创造和创造力在将来会越来越重要,因为将来的工作机会不是老板给的,而是人家要自己开发的。另一个例子,学校手工课被砍掉的理由是没钱,实际上,校门外的黄泥可以捏出任何东西,这样的手工课并不需要钱。钱是搞好教育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没有钱办不好教育,这是没有责任感的人的借口。  华德福教育的全部课程以让孩子感到生命的欢乐为宗旨。到大学阶段,学生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对学习有极大的热情。这些学生拥有发现的眼睛和改革者的精神,当他们下决心做某一件事时,似有改变地球的勇气和信心。

  “你既像小孩也像大人”


  中国父母望子成龙,是为了让子女将来扮演社会成功人士的角色。所以,逼迫孩子学习各种所谓本事。其实小孩在成长过程中不需要这个角色,当他们感到自己是为父母而学时,逆反心理极容易使父母的希望破灭。一个人的生存,如果只是为了满足别人的要求,他永远不可能找到自我,华德福教育使我找到了自我。一个 12岁的小孩跟我说:“我觉得你既像小孩也像大人。”他说得对。一个成年人说我“不成熟”,我理解他说的成熟,可能是对理想的放弃,这个我反对。

  某种教育方法必须是老师自己感兴趣的才会有效。华德福教育不是换个课本或者学会技术上的操作后就能运用它。华德福学校的老师需要非凡的爱心和献身精神。我曾看见一个音乐老师在门口抽烟,他让学生听磁带,我问他为什么不给学生弹吉他?他说农村孩子学音乐没什么用。华德福教育是“把每一个儿童当做独立的人来看待”。天使难倒还有城乡之别?我任教的学校有50%的老师想调动工作,他们首先考虑房子、工资待遇,而不是我能为这个学校做什么。一个老师想调城里的理由是城里的厕所干净。谁都抱怨学校厕所脏,但就是没人打扫。这样的老师怎么会批评一个折断蝴蝶翅膀后又踩碎蝴蝶的学生?

  中国的考试题目不管学生的想法和感情。如果要让学生发挥创造力的话,必须废止标准考试。老师要考虑怎么能让学生的想法跟课题有关,这样的话,老师会发现,原来看起来很笨的学生实际上有特殊才能,他的才能只是处于冬眠而已,复苏才能是老师的责任。考试带来的恐惧对于未满14岁的小孩的身体有很大伤害,考试会影响心理和身体发育。为什么有些成人的梦境总是失败的考试?没有考试的话,学生会自信得多。如果毕业等于考试完了,有学生希望在考试之后放弃和脱离学到的知识。表现形式之一是他们燃烧课本。可是学习不应是这样的结果,不应是为了完成任务就强迫忘掉,学习是为了好好生活。

  学生成绩不能说明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只能说明一个人能否适应考试方法和标准。学生成绩不可能超过标准。如果学生的才能超过标准(创造方面),他应该得到比100分高的成绩,可是中国教育不承认超过计划的才能。实践证明,标准的学生,其才能在离开学校之后特别容易萎缩。我当学生时经常有机会偷偷地把考试内容抄下来。可是我感兴趣的不是成绩,而是做一个老实人。中国有回报老实人的作法吗?  某些中国人智力很高,他们什么都知道,可是缺少感觉和动作,也没有改变的意志。比如说学雷锋,人人嘴上有,可在名利面前,做雷锋的人就少了。五讲四美的目的不是讲而是做。中国人从小的教育是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献身,为人民服务,一些成人的所作所为有悖于他所受的教育。农村子弟上了大学,基本不会重返家乡,其实他家乡正需要他的知识,毕业后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设国家,正是他受教育的结果。相反的是,他首选国家最富裕的地方。还有出国不归,特别是公派出国不归的知识分子。从小到大接受的理想主义教育与成人后的选择分裂,岂不是说归说,做归做?腐败分子的智力更高,他在一边搞腐败,一边教育别人无私奉献。  很多人跟我说,在中国实行华德福教育不可能。他们说得对,华德福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我接触的老师不可能全身心奉献学生。教书之外还追求其他享受的老师不会全身心投入。以我的经验,上课完了,人很疲劳。看电视、玩电脑、交女朋友、喝酒、赚钱是不可能的。还有很多人经常说服我,我应该接受学校愿意发给我的 500元工资。“你不能不要钱”,他们说。按照中国法律,我不能要钱,更重要的是我要做一个老实人,不诚实的人怎么能做老师?我追求我的理想,如果放弃理想就是成熟,那我不愿意成熟,我愿活在理想里———中国的素质教育和华德福教育不矛盾,中国的教育改革需要我。

  “前面的路我不管,只管做好眼下能做的一切”


  卢安克在阳朔中学教书一学期后,“他们没再让我教第二个学期”,他说。“尽管你教得很有趣,也受学生欢迎,但考试成绩不理想,我们有升学率,有考试制度,有标准……”卢安克反问:“小学升初中已不考试,为什么还要大考小考不断。”学校的一句“没办法”,卢安克无言以对。之后,他去了他想去的“最艰苦的地方”--大坪子八一初中。该校没自来水、电话、不通公路,食堂每天只有一个青菜。周六周日,卢安克帮人干农活。半学期后,他被八一初中以相同理由婉拒。离开广西后,卢安克惦记学生,写信询问情况。学生回信:“洋雷锋:好玩的课没有了,现在的课死板,没意思……”

  现卢安克滞留京城,写书,寻找继续实验华德福的机会。卢安克离开广西前,以德国RUDOLFSTEINER教育友好协会中国办事处的名义给中小学发了100封信:“如果你想了解华德福教育,我愿意去咨询,你们学校越偏僻,我越愿意去。”并免费赠送华德福教育资料。

  现卢安克注册了只有他一个人的办事处,“为的是工作起来方便些,虽然是一个人,但是个组织,不是个人行为了。”在旁人视卢安克行为“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还管别人,不现实”的声音中,留学美国的黄晓星硕士认为卢安克现实,“他抓到的是一根清晰的线--致力于华德福教育;舍弃的是虚无缥缈的烟--从众追名逐利,按他的性格和志向,若从众,肯定是睁着眼瞎追。于是他放弃了,现在的路是他必然的选择。为理想坚定不移,这是华德福教育的成功。卢安克的成功不是人们俗常见的成功;卢安克的实际是清楚自己要抓住什么和能抓住什么。

  能否抓住?卢安克答:“前面的路我不管,只管做好眼下能做的一切。”

 

卢安克的主页

书:

《与孩子的天性合作》 

《与孩子的天性合作》

随机文章:

西藏盲童学校 2005-10-02毛毛虫变蝴蝶 2008-12-09走在最前,做到最后 2008-06-05新加坡国宝——许哲女士 2005-07-10如何知道你的病痊愈了 2008-05-22
收藏到:Del.icio.us


 
Tag:读书会 许哲 义工 志愿者 公益 引用地址:把爱传出去 发表于07:44:45 | 编辑 | 继续话题 | 转发 | 分享1

    评论

  • 另外,小孩需要感觉到有生命的(大自然)和有感觉的(动物)环境,也需要用自己身体的动作来感觉到自己(平衡感、动作感等等)。这不仅是全身体的运动,有时小孩也需要“安静”的动作,比如说手指细细的小动作或者想象中的动作。最后,小孩还需要给自己的感觉(感受)建设一个小环境,比如用木板和布来做一个小小的“家”。



    青少年尝试吸毒一次是正常的,可是他们依赖吸食毒品是因为他们缺少可体验的经历、缺少感觉、不能够感受。根据天性的本质,每个青少年都有一个深深的、要得到感觉的愿望。如果在幼儿时期没有能够正常通过感觉器官去发挥一些灵心的经历和感受,他到了青春期就特别弱、特别容易依赖吸毒和其它可以依赖的东西,比如喝酒、吸烟、电子媒体、过分吃东西、赌博等等。



    在一些城市家庭,我看到父母有爱心地、耐心地和有原则地对待自己的小孩,可是他们的关心和原则,都是通过有逻辑的说明、通过智力上的手段去发挥的。如果这些小孩要发现父母对于他的爱,就必须在逻辑上理解父母对他们说的话,如果小孩不理解,就无法感觉到。



    其实,幼儿园的小孩无法去理解这些说明,所以经常正在父母最关心他们的时候就不断地哭。有的同时还会乱撒尿,因为身体感觉不到遮掩的保护。由于他们年龄天性的特点,这些小孩希望通过身体的感觉器官来感觉到父母对他们的爱,所以我在城市看到的不能通过身体来感觉到关心的小孩甚至还要求自己的父母来打他。他们还无法在父母对他们说话的逻辑中发现,而只能使用感觉器官从父母的做法来感觉到,连打也比逻辑好。所以,只有父母抱着他们(不管在旁边和别人说的话),小孩才会得到满足。



    身体作为其他发展的基础



    (在这里省略一些内容,请看《全面人类学的补充》)



    为了培养好身体,把它变成一个精神可利用的工具,我首先想说一些最基础的、可能一下子不太容易理解的身体情况:7岁以下小孩的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幼儿生活在他的内部中,因为他正在塑造和形成自己身体的物质器官。精神灵心的力量(无形的思考)通过封闭的头部去做这个塑造工作,所以,幼儿身体的发展也是从他的头开始的。这样的塑造和形成工作需要幼儿生活在内部中,还不允许他与外界有太多的联系,使得他只根据内部的情况看待环境中的事物。这个从头部开始的因素是精神灵心做到的自然过程。我们不能去影响它。



    所以,小孩封闭的头是他最完整的一部分。胸腔和四肢是后边才发挥和生长的。这是身体方面。另一方面是精神(思考):从精神的发展来看,小孩的头是最后才醒来的,最先醒过来的是四肢。睡眠状态地塑造和形成身体物质器官的精神力量通过已经有完整结构的头起作用,可是将要醒过来的精神,是在动作的过程中通过四肢从环境接受的。为了让环境中的精神通过四肢进入身体、进入封闭的头来变成小孩的思考,小孩首先需要使用他接受精神力量的四肢。



    我们能起教育作用的方向就是这样的、从四肢开始的。自然发生的是从头开始的,可是我们能故意起的作用只能从四肢(相反的方向)开始。四肢有道理的动作能接受到环境中的精神而影响到器官的形成过程,又能帮助精神灵心形成身体的力量从头转入到整个身体中去,最后联系(进入)到世界。为了帮助这一点,大人(的自我意识)要控制和教育小孩的身体。这应该是直接地去控制,比如通过动它或者让它模仿的手段,但不能是通过小孩还没有产生的思考和理解。长大的过程,也就是慢慢地进入外界并越来越生活在外界中。同时,小孩也会学会根据事实的情况接受事情。



    小孩直接接受而被影响



    屯里人经常对小孩们说,我要把他们带去德国卖给别人。在我问他们为什么这么说时,他们回答:“我让他怕,这样他就会听话。”另一些村民是想锻炼小孩,不让他弱。在小孩哭时,有的还靠打去制止。可是我认为,这样达到的只是把孩子的情感灵心给毁了。如果不能哭,有一种必须往外的情感就会往内心里去,使小孩容易得心理疾病。所以我说:“如果经常让他怕,你们会破坏他的心,长大了他就没有了心,就更难让他去关心别人。”有的屯里人就觉得:“是的,原来是这样!原来是因为这样做,才让小孩变成了对什么都没有情感、很无所谓的样子,难怪我们越教越难。”



    影响到身体器官的塑造和形成过程的另一种因素是幼儿的感觉很敏感的特点。整个幼儿就像一个感觉(知觉)器官一样。可以说,他整个人好像只是由感觉器官组成的。他不仅以他的感觉器官去接受和感受(感觉),而且是整个身体都在接受(感觉)。



    比如小孩感觉到大人发火时,他以整个身体去接受和模仿这种发火,使他成长而靠的生命力和灵心的力量也受到一辈子的影响。因为环境中发生的一切小孩都很好奇地接受,他就马上无意识地去模仿自己所感觉到的过程。因为他还没有属于个人独立的内心世界、只能从外界得到他能感受的情感,所以他就必须去模仿和接受。所以,小孩所有做出来的事情都是直接从感觉来进行动作,是没有经过考虑的。



    因为小孩不是仅用感觉器官来接受,而是用整个身体、特别是使用了新陈代谢,所以,他也要用整个身体去反应。而身体经常作出的反应,又会形成反应习惯和身体结构。除了从外界接受的印象之外,他的灵心(心理)感受也进入他整个身体。不管他有什么感受,身体都会接受并免不了作出反应,比如哭等等。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7岁以下小孩的有意识的自我还没有进入他的身体,他的感觉只有意志(血)的部分,还没有建设好反射(神经有意识)的部分。因为感觉器官和头脑之间的神经还没有建设完成它们的联系功能,所以,小孩还不能反射他们以感觉器官中的意志“抓到”的东西(感觉到的东西)、不能认识和意识到他感觉的东西是什么,也不能意识到他自己。结果,他就以同感的意志直接从感觉作出反应,直接从感觉进行动作,也就是模仿。幼儿就通过自己睡眠的意志进入环境,而他们睡眠的意志还是一种没有控制的力量。也可以说,小孩还没有醒过来,还没有能控制他做法的个人独立的意识,他的自我还是属于环境的,而因为这样,大人(环境)就需要用大人的自我意识来代替小孩的、来控制小孩的做法。



    同感的意志是每个小孩很自然就具有的,他根据天性就发挥了血无意识地去主动的特点。可是反感才会引起的意识和思考,它是在小孩成长过程中才慢慢培养出来的,那是神经被动、有意识的特点。要培养出来的有意识的思考将要把感觉和动作分开,使感觉到的事情先经过思考后才进行动作。这就是教育要达到的变化。这个过程是在21岁之前要完成的。7岁之前要完成的神经结构是更基础的、是感觉器官与头脑之间的神经联系。



    所有的感觉练习(感受,不是训练)都应该与 “善”、“美”和“真”联系起来。7岁以下的小孩认为,所有他感觉(知觉)到的东西都是好的,他们用自己的身体以模仿的方式去感觉物质的环境;7到13岁的小孩认为,都是美的,他们用自己的灵心以信任权威的方式去感受环境包含的情感因素;14到20岁的孩子则认为,都是有真理的,他们用自己的精神以追求理想的方式去感觉到环境包含的思考因素。经过让感觉跟“善”、“美”和“真”得到联系,小孩才能跟着得到的感受去培养感觉所包括的情感和思考。



    (完)



    出处:http://www.jiaoyu.org/ 我能承受吗/寻找学生的梦想



    附:

    7岁之前的小孩通过模仿去学习。7到13岁的小孩根据权威去学习,他已经不会模仿所有好的和坏的动作,他会根据权威去区分应该和不应该做的事情。14到20岁的孩子则自己去判断和选择他们崇拜和要学习的榜样。

    德国乡村教师卢安克 | 发表于2007-01-19 02:14:28 [回复]
  • 让感觉引导想象



    有的人的情感只建立在自己的想象上,并没有根据对外界的感觉(知觉)去发挥。比如小孩去玩的时候抓了一只鸟,比如猫头鹰。然后他们就把这只鸟当成自己占有的玩具,而且玩(控制)它的手段就是欺负它、来看这个“东西”会不会有什么反应。也可以说,是在破坏对方的灵心。小孩虽然说“好可怜”,可是直到到鸟死时他也不能停止这种做法。到那个时候,他们就把鸟扔到垃圾堆去了。



    虽然“占有”和“控制”也带来一种情感,一种自己好像很厉害的感受。可是这不是对那只鸟的感觉,而是根据自己想象、是对于自己的情感的。如果一个人的想象力是与他的身体(感觉器官)分开发生的,比如在睡梦中,这种想象就不会有意识,也不会有物质世界的根据。想象就像做梦一样,或者说,做梦就是无意识的想象。做梦和没有感官根据的想象都会让我们相信幻想。它虽然是精神范围的象征,可是它完全能脱离物质的事实。感觉器官才是客观的。通过感觉器官我们能接受外界中的事实,而通过把想象适应事实的这种过程,我们能发挥意识。



    如果玩鸟的小孩有意识地感觉到手里鸟的翅膀被自己的手弄伤的样子和小鸟希望活着出去而做出的动作,他肯定会发挥另一种情感,就是根据感觉,而不是根据想象(自己有多么厉害)的情感。



    引导我们做法的个人情感没有通过感觉来接受外界的事实,在我们的社会中引起了很多的破坏。这些小孩想根据自己的想象通过物质去控制和占有外界中的灵心。只有让自己的灵心(意志、情感和思考)去感觉并接受外界东西的角度和事实,我们才会根据环境事物的需要来对待它。比如,如果小孩真正去感觉自己手里的鸟,他发挥的情感就会是同感(亲近感、同情、好感),发挥的做法就会是拯救这只鸟。通过感觉器官进入了我们情感的外界才有可能是被爱护的。



    中国文化中的想象力特别强。比如写意画的线条和汉字,都是让人发挥想象的。我也经常看到,在中国人要描写某种东西的特点时,他们就说它像什么,比如香蕉树像一个女人、一座山像一只猴子等等。当然,如果小孩能想象自己坐上的被砍的树是一个船,这种感受是非常健康的,可是在观察某种自然东西时,要观察的是它的本质,不是观察自己想象出来的感受。我觉得,在我们要观察一种东西时,如果只说它像什么,根据观察我们还是不知道怎样的对待才适合这个东西。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一棵像女人的树才适合它?这样根据“像什么”的观察对我们的做法是没有帮助的。如果能根据事实去观察大山的稳定,只有在它的表面上才有生命等特点,我们就能知道应该怎样去对待它。山和“稳定”、“表面能有生命”等特点有真正的联系,可是山和猴子特点的联系是幻想的。



    根据想象而发挥的情感不是有真理的情感。



    如果能观察(感觉)到事实,比如说竹子只会开花一次,花结成种子(“小孩”)的时候,它(“母竹”)就要死去,这就是感觉到事实而引起了活力的情感。这样对真理的观察不是更能发挥合适的、让我们爱护它的情感吗?



    根据想象或欲望发挥的、不根据对外界感觉的情感只会引起消费的做法,而不会引起爱护的做法。同样,物质主义思想的、没有灵心的课堂也会让学生的情感去追求到物质上的满足,使其感觉能力萎缩。



    屯里的人虽然有“感觉”(情感),可是不是客观的、靠感觉器官的感觉,而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比如一个手持砍刀的农村小孩根据自己想象的“感觉”感到自己很厉害,不管他在路边碰到什么小树,就会很随便地砍它一下,来感受自己厉害的样子。可是他这样发挥的情感只是对于自己的。



    这种做法证明的是,他虽然想象自己而感到厉害,不过他并没有使用感觉器官客观地去感受(感觉)到外界真正发生了什么。虽然他的眼睛也看到自己给那棵树带来的后果,可是眼睛并没有意识。所以他只感受自己厉害的想象但无法接受外界的事实,无法从那棵树的角度来发挥情感。如果一个人真正使用自己的感觉器官,他就会从外界(对方)的角度来看。而且他根据物质的感觉还能意识到造成物质反应的灵心和精神力量,就像一个人的悲伤会造成哭泣一样。



    当时看见他们玩鸟,在他们玩够了时我就问他们,能不能把这个鸟给我。我尝试治疗它并送回到它的窝里。玩鸟的男孩看见我这样做,使他来帮我关心和护送这只鸟。几天后他还对别人说我们怎样拯救这只鸟的生命的经历。本来他是无法想到去拯救鸟的,只会把它玩弄死,可是跟我一起做到了救护之后,使他的心里产生了一种很强烈的感觉或者同感。



    另一种能让灵心(意志、情感和思考)通过感觉接受外界的手段是艺术,因为艺术工作让我们通过某种动作去模仿和接受外界中的东西,把它加入到我们心里,再用心中的情感把它表达出来。如果不是描绘,由于物质原料具有的特点,小孩也能感觉到外界中同样存在的颜色规律和美。一起唱歌也会让小孩感觉到自己的和同学(外界)的声音合作得怎么样。艺术这么适合,正是因为它用外界物质的材料来表达灵心的东西。而且因为物质的器官是灵心过程在物质上的载体,接受外界的感受过程(就是艺术)也能帮助治疗物质的器官。这种手段特别适合那种四肢发达、进入物质世界过重的小孩。更适合想象发达的是各种各样的情绪,比如聚精会神、好奇、缓和、满足等会引起理解的做法。



    如果我们让小孩发挥的想象不是艺术创造或者从感受产生的,而完全只是那种思考中的想象,这种想象就会固定(定型)而死。



    让情感启发想象



    其实,实现艺术的课程很容易,因为根据小孩天性的本质,他们并不是物质主义者。他们以一种好奇的好感和美感方式想接受所有外界中出现的东西。只要避免小孩占有的做法就可以。大人就难了。大人只能经过很多的练习达到灵心涌入感觉(知觉)的效果,可是小孩本来就已经能感觉到:所有东西包含的力量、规律和思考才造成了这个东西在物质上的现象。对小孩来说,一切外界中的物质都包含有生命、情感、思考(构造生命的力量、心理动力的力量和自我的力量)等有规律的力量,否则,这些物质怎么会形成某种形态等特点的现象呢?比如,一种动物具有的欲望才让它形成了有特殊才能的身体结构。老虎牙齿的形态是由老虎的欲望而形成的,兔子牙齿的形态则是由兔子的欲望所形成。



    现代社会很多小孩没有这样的感觉,只是因为我们物质主义的教育过分注重头里的思考。而因为头具有物质的特点,所以所有进入头的精神都会变得抽象逻辑化,已经没有了任何活力的力量。如果所发挥的思考是模式化的,我们的神经就会死掉并形成固定的结构(思维也固定化),如果所发挥的思考是活力创造的,神经就不会死掉(思维还能变)。



    那种抽象逻辑化的情况在西方国家比在中国还要严重。中国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往往只是不敢表现的。西方人只有逻辑(西方的逻辑不是人定的标准,而是像自然规律一样存在但不能观察的),他们基本上已经脱离了小孩具有的那种活力的特点和情感。小孩模仿大人从物质兴趣做出的事,当然会让他们失去本来具有的对外界灵心的感觉能力和愿望。我们现代人往往只相信哲学逻辑结论出来的结果。很多自然科学的基础也就是逻辑的结论,而不是感觉器官给我们带来的活力感受。这样做也是脱离真实的。那么,怎样才能给这个本身没有行动力量的、只能做反映(达到意识)工作的思考一些行动的力量呢?怎样把它变成创造的思考呢?



    想象力是反映过去(已经完成东西)的。它虽然能反映出过去的事实,可是只根据逻辑而发挥的智力、想象和抽象的哲学往往不让我们认识到真理。有反映(反思)精神(真理)功能的这个“镜子”(头脑)也会是坏的,使得从精神真理(无形的思考)被反映出来的想象是畸形的。逼近只靠逻辑的哲学和结论不是观察工作。可是我认为,完全脱离感觉(观察)的想象是不存在的,它起码会从记忆中的感觉受到影响。否则的话,我们短期会完全失去与环境的接触,使我们不敢肯定环境和世界的存在,这是很可怕的一种想象。不过,如果不把联系到灵心的感觉破坏、如果让孩子感觉到“想”形成物质现象的力量,小孩不仅能感觉到这些力量,并且能帮助它形成。



    可是,如果我们一开始马上就让小孩模仿和描绘物质上已经形成的固体(画得像),不仅他们在艺术上的感受能力在将来会萎缩,这种联系到灵心的感觉也会萎缩。为了让小孩发挥活力的感受,他们首先需要从颜色或者形态本身去画并感受颜色或者形态自己“想”形成的过程。



    如果给学生已经完成的概念,他们的思维就会死化,不如不给他们已完成的,而把所有的内容从他们的观察发展出来。如果还是直接给一些思考内容,学生得到的很容易是没有真理的幻想。如果让学生自己来做到一些事情,一些有道理的或者造出功能的东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做法和功能中的真理。所有在物质上做到的都是有根据的,不会是幻想的。在做的过程中认识到的具有真理,不会是想象。



    (在这里省略一些内容,请看《全面人类学的补充》)



    怎样引导做法



    小孩子想象中得到的满足还不能给他们一种真实感。能带来真实感的,是他们身体在环境中的体验和感受。小孩喜欢用身体去接触各种各样他们同情的东西,而且如果这样的接触能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它们就更能满足对真实感的追求。



    我们大部分的做法不是从头脑去发挥,而是在四肢中无意识地进行的。比如说,走路的动作、嘴巴吃饭的动作等等。这些动作是通过重复、通过习惯培养出来的,而且做出这些动作的意志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这种无意识的动作在头脑不清醒或者有怀疑时也同样能做到。可是在要改变(调整)已经习惯的某种做法时,我们就需要去感觉并发挥意识。



    我们的做法(动作)是跟感觉(知觉)方向相左的一种过程。经过感觉我们能够接受环境(改变自己、被动),让环境进入我们的内心世界并让环境的事情继续在我们的内心中发生,而经过做法我们能让环境接受我们自己的想法(改变它、主动)。我们教育小孩时,正是需要让这种交流得到双方的平衡。



    如果我们的做法对世界的发展要有利,我们首先需要感觉到这个世界的需要是什么,否则,我们做的就不一定合适。那么,怎样才能让感觉多关注世界的需要呢?显然,注重成绩的学习让学生过分关注自己,所以这样的学习也不能让学生感觉和关注到他们身边世界(包括大家)的需要。



    这样的学生在毕业后知道自己的社会地位,可他们往往不知道的是:他们能利用这个地位来做一些什么。他们无法给自己找一个适合世界发展又适合自己能力的任务。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就没有学会感觉到环境的需要,也没有发现自己能做出贡献的才能。他们只能乱想象或者依靠别人的计划。可是,谁知道别人的计划理不理会世界(别人)的需要?也许是完全非社会的、非创新的或者非科学的。



    当然也有一些人说,社会中需要的本事就是说服别人,让他们送或者借钱。可是靠这样的本事不能帮助国家发展,因为这种做法不会创造新的东西,只会让已经存在的东西换一个主人。



    不同种意志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让我们做法适应世界需要的根据呢?说到做法,也要说到意志,因为意志必然也形成做法。意志又不是头脑发挥出来,而是在肌肉的动作中发挥出来的。意志(行动)中发挥的灵心生活在它自己进入外界而造成的影响和结果中,而不是在自己的身体内。神经不能命令肌肉,而只能感觉到肌肉中发挥的行动。我们往往在头脑中思考了一件很有道理的、根据道理该做的事情,可是我们并不进行根据这个思考的行动。智力告诉我们需要行动,可是肌肉就是不行动或者发挥的是另外一种行动。这是因为行动(意志)是在肌肉中发挥,而不是在头脑中发挥的。只有进行的动作和行动才是实现的意志。或者说,意志就是动作的实现。



    如果我们完全行动起来,我们就免不了失去意识。身体的劳动都有一点排斥意识的作用。如果我们在行动的过程中发挥太多的意识,行动过程就会被停止下来,起码受到阻碍,就像做梦时一样:如果我们在梦里有意识地去思考,梦马上就会结束。意志是睡眠的,所以它不可能在思考中发生。它是一种创造、一种形成过程,所以它只能是属于未来的,而未来才形成完的在现在形成的过程中只能睡眠着存在。不过,这样无意识的意志到底被什么而引导呢?



    我们做法(意志)的根据有很多种。7岁以下小孩的意志很强,他们直接从感觉或者欲望来反应,直接从知觉来发挥意志。比如他们看到什么,就想要什么。如果得不到,就会感到很痛苦、可怜自己并哭起来。他们还不能思考“其实我不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而只能利用自己的想... 让感觉引导想象 | 发表于2007-01-19 02:12:31 [回复]




  • 这样的生活是为了什么



    我一直都有一个问题,一直很像做梦一样,醒不过来。梦里的生活都好像是自动发生的,而不是有意识、又主动改变的,也不是真实的。白天生活在想象世界中也如此。我一直都很难感觉到并接受世界中的事实,甚至有人说,我所感觉到的对我不起作用。其实,在想象中的生活很舒服,可以不管真理,都根据自己想象出来的一种生活模式去思考。真理不舒服,因为在追求真理时需要经常想得到自己的思考和行为是否有根据。我认为,在我们的现代社会中,大部分人都生活在这种想象中,他们根据自己对于世界的一种想象去对待世界。可是同时,我一直都很想真正使用我的感觉器官去接受事实。我觉得,在追求真实的过程中,感觉器官能感到的还不够——它们给我带来的认识还不够。我的感觉器官不应该仅仅是用来享受的。



    在睡觉时我都很难醒过来,可是同时,我又觉得感觉器官的感受还不够。这种矛盾陪伴着我的整个生活。是不是在我死后才能获得我所追求的意识和认识呢?



    你感兴趣的可能是,这种生活是怎样(形成)的。这几年,我工作在广西东兰县的一个小山村里,代表一个教育友好协会的东兰办事处,住所是一间泥土瓦房。这个办事处是我于1999年9月成立的,但现在我又没有维持它的能力。一开始,我在广西一个县城的初中当英语老师,不过,因为我的课程不是按照标准来开展的,家长有意见,过了一个学期我就被开除了。所以,2000年2月,我就转到了属于兴坪镇的一个村里的大坪子八一初中当老师。



    当时,我还没有认识到我自己对于学生的同感(吸引力、溶在一起、共同感)和反感(距离感、维持自己的特点、排斥感),也没有认识到学生的同感和反感,而正是这个缺点造成了很多纪律问题。当时,我非常羡慕自己学生身上所展现的小孩的特点,希望为了我自己而去占有学生的这些特点。学生感觉到了我怕从他们那里得不到足够多的这些特点,他们就利用了我这种不好的愿望来控制我,使我搞不好纪律问题。不过,我当时正在学的《全面的人类学》帮助我部分脱离了这些问题。在后边的几年内,我慢慢地学会了去观察我自己的同感和反感是如何去影响到学生的做法的。我慢慢地学会了从这些观察来调整我的行为和课程。通过观察,我就慢慢地把同感转变成了行动和意志,把反感转变成了认识。而我自己的转变,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上又引起了学生不同的态度。



    2001年2月,我又转到了东兰县隘洞镇初中任地理、美术和英语老师。我发挥的不重视成绩的教育害了我们班学生的升学率,如果不想让他们被淘汰而离开学校,我就要自己离开。所以,后来我就到了我一个学生所在的村子去跟没有上学机会的孩子做教育活动。我在这些地方不是被聘用的,也不是做志愿者(志愿者是拿工资的,我不是为了这个),而是做教育实验,想在教育改革方面能起到帮助作用。



    以前在屯里做实验之前,因为不想满足教育局的要求,不想把所有本来灵活的做法写成那种标准、死板的教学大纲、不想把学生的头脑格式化,我经常说:“我不想依赖任何单位,不可能办学,不可能发毕业证书。如果你们有机会上普通学校,不如上那个学校。”



    当时,家长和其他老师听到后就问:“如果你没有对于教育的固定的目标、没有一个要达到的能衡量的标准,你怎么能管理好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你不能定下教育出来的人能满足一些怎么样的标准,谁愿意送他的小孩?人家送小孩上学只是因为他们有目标,得到一个怎么样的小孩的那种想法。”



    我确实不能回答他们的问题,所以只好说:“我的学生要找到自己生活的路,和生活带来的、自己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任务。我想给学生走这条路和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才能和力量。可是什么是他们的路和任务,我不可能知道。”



    老师们继续说:“你怎么做得到?……”我回答道:“我知道,我不能达到你们想像的那种成果,肯定不能。可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我会碰到很多问题,在尝试解决的过程中我也会犯很多错误。然后别人从这些就可以学到很多。为了这一点,我要尝试做不可能成功的事。”



    因为我不能拿到工资,也不接受资助,我身边的人大部分都认为,有了像我这样的生活,生活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不过,为什么要对自己来说呢?只为了自己找意义、找价值吗?对世界的发展有价值就已经足够了吧。听说县政府里有人说我这个人很傻,不懂得去好的地方。根据他们物质主义的价值观,他们无法理解除了消费之外还有其它可追求的东西。



    我身边的人总是会问我:“你干嘛不接受工资?”可是我向谁能要工资呢?我只在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谁为了让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会发工资?他们还会问:“这里的生活很艰苦,你习惯吗?”他们都认为我在这里使得我很难受。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不是难受的。这些人只是忘了每一个人不同的兴趣。如果一个人的兴趣是奢侈的生活,他在村里当然难受。比如说,假如我喜欢吃肉,我有了蛋白质过敏就会是一种让我难过的病,可是因为我不喜欢吃肉,我的过敏就完全不是问题了。如果一个人的兴趣就是村里的生活,他在村里怎么会感觉到难受?只要时间够长,什么都会变成习惯、变成容易接受的事。生活条件和做好事,都是这样的。



    对我来说,这种“难受”是一种我无法理解的概念。我的兴趣和他们的不一样,我对消费不感兴趣,不能消费也不会难受。如果我不能追求我感兴趣的事情,我也会缺少一些感受,会因为得不到这种感受而饥渴。可是,为了钱和消费的生活不会满足我对于感受和意义的渴望。与别人一样的生活追求只会让我萎缩,甚至会让我失去对于生活的兴趣。



    有的学生问我:“什么是最幸福的生活?”我说:“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是最幸福的。比如,我想当研究家。”他们又问:“可是当研究家需要条件、需要认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当的。”我说:“我觉得,这不重要。如果还要追求认可,我就活得太累。我虽然没有得到认可、任务、工资和研究的资料,可是我可以自己来研究,在没有可研究的材料时,我可以自己去做一些实验,然后来研究我自己的做法。这样不是能满足我的兴趣吗?我不能要求别人做我想研究的事,可是我可以自己去做,来研究我自己的做法。”



    很多人过得很可怜,天天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只是为了得到能走下一步的条件,也还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然后他们就用钱买的东西来安慰自己,让自己忘掉不能做心想的事。我的情况不一样,我能做我想做的事,所以我也不需要拿物质的享受来安慰自己。有人说,他们也想做自己想做的,不过追求这些而不追求(死后都要放弃的)钱在社会的眼光中是不正常的,使得他们又不敢理会自己,就放弃自己,让自己难受。在我直接去做我愿意做的事时,他们说“不行”,因为没有得到承认,也没有生活保障。不过我认为:生命长远,可是为了得到社会的承认永远要做不愿意做的事,不如生命短暂,可是做了自己愿意做的事。只有不管承认和生活条件,我才能直接地做我愿意做的事。



    这当然也是说,我只能去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因为在那里别人才不管我。在我不接受别人给的任务时,我还要承认,不能得工资。如果我要生活在城市,我就必须挣钱,必须为了钱做事,不可能追求我的兴趣。另外,城市的家长肯定不愿意让我用他们的孩子来做实验。他们太害怕和担心。



    城市人总是有为什么不能改变什么的原因,比如说:“我和我父母那么辛苦才挣得到那么多钱,让我们过得比别人富裕。如果不是为了这个钱,我和农民还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不能放弃它,不能做跟你一样的事。”因为怕比不上,他们就要自己的这个样子,根本不想改变什么。我为什么还要说服他们?既然城市人要社会现在的样子,我就不应该“帮”他们改变。



    因为我觉得,自己的兴趣(我的实验)是最重要的,我身边有的人又说,我帮助他们很多,他们对不起我。我又认为,这样的看法不对:如果不是他们让我住在他们的家、如果不是让我吃他们的饭、如果不是让我用他们的孩子来做实验,我也无法解决我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只因为他们来解决,我才能随便追求我个人感兴趣的事。



    只是,怎么能产生像我这样的兴趣呢?多数人觉得很奇怪:“他怎么会有那种精神?”我认为,如果来观察世界上的发展,比如科学的发展,包括原子弹等等,再想像我们仍然只去思考自己范围的事、继续只思考对于自己党派和家人的利益,对整个人类来说不是很危险吗?有了像原子弹那种技术,人们就必须为了全人类而思考。如果只有科学的发展,可是人的思想和做法并没有发展,我们就会把我们自己互相消灭掉了。所以可以说,“我不是为了钱,而只因为有兴趣才做事”,不是一件要佩服的事,而是一件必须的事。



    为什么不到大城市



    每次有机会到大城市的“现代社会”时,我都觉得好像自己生活在假造的、一种电视里才存在的广告世界中。这个社会的人具有的物质的东西超过了我的想像,好像他们所具有的东西在世界上是多余的样子。他们的生活方式让在乡村生活的我感到非常不现实,离真实的生活很远。对我来说,现实的生活是那种炎热又没有水喝、很累又没有地方睡觉、付出劳动力又没有回报、想听音乐可是除了学校的广播之外都没有机会听、想写和发资料又没有电脑、电或电话线的。而有电、能上网又有饮料喝的生活往往只是在梦想中存在。如果我得到,这些也会很快被别人用完或用坏了。在我熟悉的生活环境,一个学生每星期的伙食费是2元钱。



    在城市做教育实验也不现实,因为在城市要满足很多的物质条件、要花很多的钱,这样,各种各样的部门才能批准教育工作。因为我没有这些钱,我只能在这些部门不重视也不太管的地方来做。如果要挣这个钱,我又需要出卖我的理想,卖给做宣传工作的人,可是这样好吗?城市已经有的老师那么多,那么好。我又不会跟别人竞争,所以就觉得自己属于那些已经被淘汰的人。另外,城市的学校,因为担心学生的成绩,也不允许做真正的实验,只允许根据固定完整(保险)的模式去做,没有老师自己想的机会。最后一个在城市不现实的因素是,城市的生活节奏太紧张,根本做不了研究工作。



    在“现代社会”中,我觉得好像有的人最喜欢的生活是那种尽可能地刺激、好玩和不清醒的。清醒的生活反而让他们难受,在清醒状态下,他们不喜欢做事。关手机对他们来说已经算是一种练功的状态。连农民也在追求刺激,他们最怕的是安静和闷。我觉得,这样的生活也很不现实,我不仅适应不了城市竞争刺激的生活,也不愿意在这种幻想中去生活,我要真实一点。



    不真实的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学校里的为了成绩的“淘汰赛”:这种“淘汰赛”不是每一个学生的事情。部分学生觉得,自己适应不了学校里的生活,那么多的课使得自己的梦想都已经没有了,真像是监狱里的样子。有的学生就很难参与。参与的话,他们会感到很空虚,缺少能体验和感受的内容。他们就会寻找一些其它东西,而在香港录像的引导下,他们找到的、能给他们带来感受的是党派的世界。如果我们不给那些不适应成绩“淘汰赛”的学生一些更好的内容,我们就无法解决学校里的暴力问题。



    不过,城市的小孩能接受我不标准的课程吗?城市的小孩什么都太多,好象是一种很难进得去的大快肉、他们也好象已经满并关闭的样子。农村小孩的样子就好象什么都很容易透过和“塑造”他们并变成他们的生活。城市小孩因为已经满了,什么都会被他们堵塞。我想,农民和知识分子之间的交流对双方都会有好处。



    在大城市,也有人想说服我和他们做“大事”。他们让我进入那种梦想中(可是不安)的生活。我觉得,他们让我进入的完全是假(幻想)的、像电视上演出来的一样。他们想让我在大城市开展一些为了帮助贫困农村的活动,可是这怎么可能呢?为了农村离开农村?在大城市做一些精美的关于穷人的介绍资料,让城市的人梦想农村的“事实”?这也太不现实。不如自己留在农村来做一件自己能做到的实际的事。这样的话就能发现,以前自己在城市的时候很容易看见能做些什么事情,可是一到了农村就看不见了,而原来见过的也变得很假。



    得了一种紧张不安的病,再去城市追求那么多东西的话,我因为痛就快要发疯了。在神经痛的时候我会觉得,讲究“舒服”是完全多余的。只要我的神经不痛,生活就非常地美好和舒服。只可惜,这种不痛的时间在我的生活中是越来越少出现的。



    寻找学生的梦想



    2002年6月,林广屯没有上过学的青少年(14到18岁的女孩)请我教她们普通话。开始教她们的几天,屯里的大人来帮着翻译。他们总是喜欢对学生说:“卢... 这样的生活是为了什么 | 发表于2007-01-19 02:10:31 [回复]
  • 业力不可思议。函授部的联通的电话013325960233还算方便。客堂的0576-3117153也行。每天共修晚课中念的烧香供都可以超度的。 王宇红 | 发表于2005-12-06 14:21:56 [回复]
  • 手珠收到,万分感谢!听说你又回来了,方便时给我电话吧,告诉我联系办法,大家想念你!

    那边什么时候有超度佛事,跟我说,我要随喜,梁老师也要随喜。 独家图片 | 发表于2005-12-05 19:01:17 [回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