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人集体照创意队形图:“宰相之杰”张居正的用人之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33:19

张居正(1525-1584年),字叔大,号太岳,是明朝政绩突出的内阁首辅(宰相),被誉为明代最杰出的改革家和政治家。他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大明朝重新获得了勃勃生机,被后世誉为“宰相之杰”,堪称现代领导者的典范。

  毛泽东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是两件事:“出主意”和“用干部”。从领导者的角度看,毫无疑问,张居正将“出主意”与“用干部”这两项“领导者的责任”都做到了极致。如果说,“出主意”更多的是体现张居正作为有着雄韬伟略的政治家、改革家的杰出才能的话,那么,在“用干部”的具体实践上,则更能体现其作为一名杰出的领导者所具备的领导艺术,而这一点也是最值得当今领导者和企业家所借鉴的。

重用循吏,慎用清流

  纵观张居正的用人方略,最核心的一点就是“重用循吏、慎用清流”。所谓“循吏”,就是一根筋把事情做好、靠结果说话的官员;而“清流”则是那种说得多、做得少、满脑子道德教化的人。在“循吏”与“清流”两者之间,张居正态度鲜明,用人明显倾向于前者。关于这一点,在对海瑞和戚继光的运用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提起海瑞,中国的老百姓几乎无人不知他抬着棺材给嘉靖皇帝上书的事。即便在当世,海瑞就已经成了一个清官形象的代言人。嘉靖皇帝去世以后,徐阶把他从监狱里放出来。鉴于海瑞的名声,徐阶决定予以重用。让海瑞到了江南,当了应天府的巡抚,管南京周围几个最富的州府。海瑞是一个非常有操守的人,八抬大轿不坐,骑驴子上班。这样他的部下官吏很不满意,因为他是一把手,既然他骑驴子,那其他人能敢坐轿吗?于是,大家怨声载道,都想办法调走。

  海瑞又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人,穷人和富人打官司,不管有没有理,一般是富人输;哥哥和弟弟打官司,大多是弟弟输;有势力的人跟没势力的人打官司,大多是有势力的人输。这样一来,富人都怕他,大户人家也都跑了,州府就没有了税源。海瑞在那儿当政两年,结果当地的赋税减了三分之二。海瑞气得骂“满天下都是妇人”,愤而辞职。当时的首辅高拱也不留他,海瑞便回到海南的琼山老家赋闲。

  张居正任首辅之后,让每一个三品以上的大臣都向朝廷推荐人才,其中有不少人写信推荐海瑞。当时的吏部尚书杨博就这个问题还专门找了张居正,希望他起用海瑞。但张居正就是不用他。为什么呢?他觉得海瑞是一个很好的人,道德、自律都很好。但好人不一定是好官。好官的标准是上让朝廷放心,下让苍生有福。海瑞做官有原则,但没器量;有操守,但缺乏灵活,因此有政德而无政绩,是一个典型的“清流”。

这一点,张居正看得很清楚。张居正不用他,还有一层原因:海瑞清名很高,如果起用,就得给他很高的职位,比他过去的职位还高,这才叫重用;如果比过去的职位低,那就证明张居正不尊重人才。然而,如果给他更高的职位,他依然坚持他的“清流”特色,岂不又要贻误一方?最后张居正决定不用海瑞。而且在张居正执政十年间,从来没有起用海瑞。

  那么对于戚继光的任用又如何呢?张居正启用戚继光的时候,戚继光仅仅是总兵。当时的总兵虽然是部队一把手,但是上面还有一个总督。总督既是地方行政长官,又领导总兵。过去只要总督和总兵产生矛盾,朝廷一定是撤换总兵,而不会换总督,但是张居正却并非如此。在戚继光这个总兵和总督产生矛盾以后,他撤换的都是总督。而且每一个总督上任,张居正都会找他谈话,要他支持戚继光的工作。戚继光担任蓟辽总兵十三年,蓟辽没有发生一次战争,蒙古人也没有一次进犯。确切地说,这既是戚继光的功劳,也是张居正知人善任的功劳。

  张居正是一个务实的人,不管别人怎么攻击戚继光,张居正始终对他信任有加,长久对他委以重任;但是,不管别人怎么向张居正推荐海瑞,他坚决不用。戚继光与海瑞,都是晚明时期名倾朝野的重要人物。张居正对他们的态度却绝然不同,这就是其“重用循吏,慎用清流”的具体表现。正是因为张居正始终坚持的这一用人原则,万历前十年的朝廷大臣,凡是张居正亲自选拔的,大部分都是青史留名的人才。

  这一点,时至今日仍然值得广大领导者和企业家思考。比如,在选用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时候,固然要考虑资历、水平、名声等综合因素,但是如果缺少了一种勇于任事、敢于担当的“循吏”精神,很难想象一个干部能够真正肩负起造福一方民众、改变一方面貌的重任。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对于一名现代领导者和企业家来说,只有像张居正那样,敢于选拔那些思想敏锐,不安于现状,大胆改革创新,善于开拓进取,精明能干的人才,才能最终成就现代化的伟大事业。

惟贤是用,不囿亲疏

  官位乃朝廷公器,朋党政治的特点,就是将公器滥赏私人。张居正也任用私人,但讲感情不讲能力的事,张居正绝不去做。譬如,虽然他用他的亲家王之诰担任刑部尚书,但这一任用并没有招致非议。因为王之诰政声卓卓,是个很有建树的官员。所以说,如果张居正用了某个同年、同乡或者朋友,那么此人一定是贤才,而不是庸才。反之,如果是庸才,即便是其同年、同乡或者朋友,他坚决不用。

张居正当上首辅之后,他的同年、同乡纷纷前来攀援。其中有一同年叫汪伯昆,安徽人,和另一位同年王士祯一起成为当时诗坛两大领袖。汪伯昆在湖北当了几年巡抚,张居正任首辅后,他给张居正写信,希望能到京城工作。张居正觉得这个同学有能力,资格也比较老,就同意了,把他调到北京当兵部左侍郎。

  明代的官吏体制,省里的巡抚与朝廷六部差两个级别,朝廷的六部尚书是二品;左侍郎、右侍郎可能是从二品,也可能是正三品,而巡抚只有三品。汪伯昆从巡抚到了兵部左侍郎的位置,从正三品提到从二品。汪伯昆履任之后,张居正给他一个任务,巡视整个西北的军事设施,即北京、蓟辽、陕西、山西这一带。汪伯昆的巡边之旅,第一站就是蓟辽。当时的蓟辽总兵是大名鼎鼎的戚继光。可是,他每到一个地方,首先不是听汇报,探讨军事问题,而是和当地的文人一起吟诗作赋。

  张居正听到这个消息后有点不满。汪伯昆回到北京,给皇上写了一份奏章,汇报他视察边境军事的情况。奏章字斟句酌,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张居正看了以后,批了八个字:“芝兰当道,不得不除”。意思就是,兰花芝草,都是最好的花草,但它长得不是地方。既然长错了地方,就得铲掉。换句话说,汪伯昆是优秀的诗人,但兵部是搞军事的地方,不是吟诗的地方。于是,汪伯昆的官职就此被罢免。

  其实,早在张居正任首辅之初,就曾公开表示,“不以己之好恶决定用人取舍,而是依据才能推荐部院人选”,“为国家爱养人才,不敢以私意用舍”。他的这一“惟贤是用”的理念,对于今天的广大领导者和企业家而言,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所谓“德才兼备、惟贤是举”,就是指领导者和企业家在选人用人时,应如张居正一般,选贤任能,不徇私情,不搞小圈子,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这样,才能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组织保证。

用人必考,授任以当

  用其才,考其素,用人必考,授任以当,是张居正的一贯举张。为了调动官员的积极性,张居正大力改革吏治,设立考成法,对官员进行定期考核。所谓考成法,就是把应办的事情量化,规定完成时限,建立工作台账,一式三份留存。再由六部和都察院按照台账,对所属干部逐项对照检查,完成一件,注销一件,否则以渎职论处。张居正在考察中裁撤了大批冗员,奖励廉能。万历九年,一次就裁革冗官一百六十九名。在他当政期间,裁革的冗官约占官吏总数的十分之三。

  与此同时,张居正广泛地搜罗人才,把那些拥护改革、政绩卓著的官员,提拔上来,委以重任,信而用之。“如此,月有考,岁有稽,不惟使声必中实,事可责成,……即建言立法者亦将虑其终之罔效,而不敢慎其始矣。”改变了以往“上之督之者虽谆谆,而下之听之者恒藐藐”的拖拉现象,形成了“百官惕息”,“一切不敢饰非”的良好局面。

  万历四年十月,神宗皇帝审阅了关于山东昌邑知县孙凤鸣贪赃枉法的报告后,问张居正:孙风鸣进士出身,为何这样放肆呢?张居正说:孙凤鸣正是凭借他进士出身的资历,才敢这样放肆;以后用人,当视其才,不必问其资历。神宗赞同了他的意见。这样,张居正又以圣旨为令箭,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偏见,不拘出身和资历,大胆起用人才,起用人才时,他主张“论其才,考其素”,对才能和品德进行全面考察。同时,他又注意到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此所谓“用人必考,授任以当”。被他选中的文武官员都在改革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从万历元年到十年,张居正的政绩斐然。他重用名将李成梁、戚继光、王崇古,使得主要是蒙古人的北方异族每次入侵都大败而归,只得安分守己而和明朝进行和平贸易。南方少数民族的武装暴动,也都一一平定。国家富强,国库储备的粮食可用十年,库存的盈余超过了全国一年的支出。交通驿站办得井井有条。清丈全国田亩面积,使得税收公平。经过张居正十年的苦心经营,明朝已成为全世界最先进、最富强的大国。

  近年来,“执行力”日渐成为不少领导者和企业家口中的热词。其实,当年张居正的“考成法”,就不失为抓执行、抓落实的一套高招。现在的确有一些干部,谈目标时口若悬河,表态时信誓旦旦,但一年、一任下来,究竟干了几件实事、承诺有没有兑现、企业有没有效益、老百姓认不认可,却漠不关心。要改变这种现象,就需要掌握“用人大权”的广大领导者和企业家,能认真学学张居正的“用人必考,授任以当”,大胆裁革冗官,奖励廉能。从领导科学的角度看,这不仅是衡量领导者和企业家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关系到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

张居正有句名言:“世不患无才,患无用之之道”。不管是领导者还是企业家,都应该具备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知人善任,广纳群贤。在今天的条件下,我们应该超越张居正的时代,开创更好的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