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饥荒近期更新:卢发良与乐清细纹刻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53:23
     卢发良与乐清细纹刻纸     
                       ▲《红楼梦》115×58cm1984年创作 

        
                      卢发良在创作 

       
                               2008北京·奥运 
              
          
                                ▲共读西厢 

            
                                      江心孤屿 
         
                                   ▲金鸡报晓 
   
   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亚洲文化合作会议”是国际间的一次重要会议,共有30多个国家的文化官员与会。组委员在考虑礼品时煞费苦心,其要求是:要体现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而且要被大家所接受。真是踏破铁鞋无处觅。最后组委会总算找到了乐清龙花细纹刻纸研究所的所长卢发良。卢发良是个办事很认真的人,连夜挑选40多套细纹刻纸,仔细地包装好寄到北京。很快,北京那儿来电话了,赞叹不已,说:我们要的正是这种礼物,太合意了。 
    这样的事,对卢发良和他的研究所来说,是经常碰到的事。比如去年象山的开渔节,比如每当乐清的企业开张,许多人都会想到拿细纹刻纸当礼物。它的精湛,它的美丽,它浓浓的文化味,都叫人爱不释手。 
    乐清细纹刻纸从龙船花起源,后经历代艺人不断创新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是解放后,由于政府重视,一大批美术界人士投身细纹刻纸艺术。他们把传统工艺和现代美术理念结合起来,使其得到空前的发展,被誉为“中国一绝”,树立了“南宗剪纸”的地位。这其中张候光、柯拯明、蒋遵义、陈朝芬、郑元逊、黄宝林、林邦栋等老前辈是功勋者。其实卢发良也是功勋者,他与细纹刻纸已默默结缘了几十年,只是他从不张扬,是一个喜欢让自己躲在幕后的人。 
    24岁那年,卢发良进乐清工艺美术厂工作。这之前从温州中学高中毕业后,回乡插过队,当过代课老师,还做过临时工。是乐清文化馆倪亚云老师慧眼相中了他,把他推荐给厂领导,说这小伙子不错,人品好,又有扎实的绘画功底。卢发良对画画的爱好是通过自学培养起来的。他生长在乐清城北乡一个很僻远的小山村,小时候照着香烟壳上的画信手涂鸦。后来上初中和高中时,负责学校的黑板报,常画些题花、插图一类的东西。当时温州中学附近有家裱画店,他是那里的“老客”,常常看裱画看得如痴如醉,有一回竟忘了上课时间,整整缺了一节课。那时他萌发了考美院的志愿,但“文革”让他的志愿成了梦想。 
    卢发良很看重乐清工艺美术厂这份工作。别看他一介书生模样,做起事来却抵得上拼命三郎。最初他跟厂里一个老师傅学设计,一年后就承担了厂里所有产品的设计。那时候设计任务重,可他顶得住,饿了啃几口馒头,想睡了喝几口浓茶,累了就站起来活动活动筋骨。他对自己设计的样稿要求很高,每一幅样稿出来前,都有一叠又一叠的初稿,画上几十遍是常有的事。时间不够用,他加班加点,一直画到自己满意为止。设计熊猫图那回,他一口气画了200多张样稿,最后只选了10张。那段时间他整日整夜地画呀画,几乎把别的都给忘记了。那天一大早,他又朝厂里跑去。奇怪,设计室的门怎么被封上了,厂里找不到一个人影。后来问传达室,才晓得是国庆节,放假了。 
    扎实的绘画基础使卢发良所设计的刻纸作品不仅构图饱满、形象生动,而且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这基于他长期从真实生活中汲取养分。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一有空就喜欢走街串巷。见到人家窗户或墙头有好看的花饰,或是生活中好的场景,就掏笔记录下来。几十年来,卢发良积累了一大批艺术素材,都被巧妙运用到他所设计的刻纸作品中。1974年,他以自己周围熟悉的女性为对象,创作了8幅一组的《新时代女性》,引起很大反响,专门经营对外文化交易的北京国际书店一下子就订了6000多套。继而他设计创作了四条屏细纹刻纸《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以吹拉说唱为内容,真实反映了农村文化生活的场景。作品一露面就广受好评,不光被推荐参加省美展,还入选了由文化部举办的1977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前些年刚刚对外开放,外来文化成为不少人追求的时髦。艺术界也有朋友让他尝试一下前卫的风格,可卢发良有自己的想法:“剪纸是传统的民间艺术,是国粹之一,借鉴人家长处是可以的,一味地搬与套,那是砸自己的饭碗。”他喜欢传统题材,认为老百姓叫好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因而他设计的作品大都是贴近群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在这个领域里,他觉得自己的创作轻车熟路、游刃有余。1986年,卢发良设计了一套16张的《三国人物》,尚未参加订货会,就有外地客人找上门来,订走了好几万套。同样是传统题材,他的《琴棋书画》入选了在北京举办的“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全国美术展览”,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4年,中国剪纸学会在广州举办中国现代剪纸大奖赛,卢发良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潜心设计创作了大型细纹刻纸《金陵十二钗》。运用质朴无华的表现手法,以简洁、洗练的线条,塑造了12个表情各异、栩栩如生的红楼梦人物形象,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作品先后在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览,后来央视一套《艺术品鉴赏》栏目曾两次专门介绍这幅作品。 
    卢发良是一个矜持而腼腆的人,但说到细纹刻纸就激情洋溢。从事这项工作几十年,他设计了成千上万幅作品,曾先后多次被评为市、县级劳动先进分子,获得全国和省级奖项多达50多个,1992年还被省人民政府评为“优秀工艺美术设计人员”。这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传统民间艺术受到很大冲击,细纹刻纸也不例外,坚持下来的已是寥寥无几。这事让他忧心忡忡,睡不好觉。 
    2003年,他和好友南石开先生创办了乐清龙花细纹刻纸研究所。其目的有两个,卢发良很坦诚地对笔者说:一是继承和发展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二是培养艺术人才,不能让这么好的艺术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消失。当然,能赚钱最好,赚不了钱也不后悔,因为自己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