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预热文案:济南八景和十六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1:08:34
济南八景由来已久
    最早记载济南八景的是成书于崇祯六年的《历乘》,其卷十五《景物考》云:“昔人标为八景,而沧桑代变,湮没者多。”足见济南八景在明时就已历经久远。稍后的《历城县志》则分别标出了“八景”之名,并在卷首刊出八景图八页,这八景是:锦屏春晓(龙洞)、趵突腾空、佛山赏菊、鹊华烟雨(鹊山华山)、汇波晚照(大明湖汇波楼)、明湖泛舟、白云雪霁(珍珠泉)、历下秋风(历下亭)。
    八景之一的白云雪霁,指的是珍珠泉畔的白云楼景色。金末元初,山东行尚书兼兵马都元帅、知济南府事张荣选择珍珠泉畔修建私人宅第,人称“张舍人园子”。后来他的孙子、元大都督张宏又在此处新建了一座蔚为壮观的白云楼。登楼四眺,全城景物历历在目;尤其雪后,凭栏寻望,只见晴光四野,绮丽景色令人叹为观止,此为“白云雪霁”。据此,济南八景之说始于元代,庶几接近事实。
   佛山倒影不是八景之一?
    记者曾询问过不少“老济南”,济南八景到底是哪八景?很多人把“佛山倒影”也数了进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佛山倒影未见载于志书,只是口传为“济南内八景”之一而已。当然,“佛山倒影”最为著名的时间甚至早于八景之说,大约在元代以前。因为金亡后,元好问曾到济南,在他的《泛舟大明湖,待杜子不至》诗中就曾歌咏过这一景观:“长白山前绣江水,展放荷花三十里;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明人张鹤鸣也曾写诗赞美这一景观:“佛山影落镜湖秋,湖上看山翠欲流”。
    清末刘鹗的《老残游记》中,还专门写了在铁公祠前看佛山倒影的情形: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得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
    随着《老残游记》的广为传布,佛山倒影成了众人皆知的著名景观。但见诸正式记载的济南八景中却没有“佛山倒影”,颇成憾事。
   历下秋风何处寻
    济南八景中的“历下秋风”,指的是古历下亭景色。当然,原来的历下亭显然不是现在大明湖中的历下亭,因为现在的亭子是康熙年间重建的。
    因为古时大明湖的水域比现在大得多,唐宋以前的历下亭在今日五龙潭附近。那么,宋元时代的历下亭究竟在哪里呢?著名济南文化研究专家张昆河先生对此曾进行了详细考证论析。他引证北宋晁补之、金末元好问、元于钦《齐乘》和元王恽《游华不注记》等诗文,得出结论说:“由北宋到元代,历下亭在大明湖南岸,在衙署的后圃,元时一度划为驿邸。历下亭在高高的历山台上,要扶攀而上。院中多大树古木,面山背湖,为济南的胜景之一。北宋时的齐州州署,即今山东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现在的山东省图书馆地方,宋元时还是湖滨。这个历山台和历下亭应在其间。”“历下秋风”的含义是说:每逢秋日,站在高台上的历下亭内,四览全城山湖之胜,但见湖水微波,南山隐约,芦荻瑟瑟,秋风萧萧。遗憾的是,明代时修建贡院,亭台俱毁,此景空留其名。清康熙时,重建历下亭于大明湖中,“历下秋风”一景也随之移到湖亭,至今。
   济南还有“十六景”
    除济南八景外,济南还有十六景之说。
    “十六景”之说肇始于明代万历至崇祯时的刘敕,他在《历乘》一书中提到济南八景时,称“余广为十六景,以供达人之游览云”。后来他又专门辑录了《济南十六景诗》,广为刊布。根据记载,济南十六景是:锦屏耀日(也称“锦屏春晓”,在龙洞锦屏岩,因其“丹碧点缀,晓霞掩映,绚若锦屏”而得名)、玉鼎翻云(趵突泉,因泉水“鼎立波心,声若雷吼,势若云沸”而名)、幽涧黄花(佛慧山开元寺,因山顶“丹树黄花,最宜秋色”得名)、白云霁雪(旧时珍珠泉白云楼,“且当雪霁,白云缭绕,下接水光,上浮天际,宫殿隐隐在烟雾中,宛然如画”)、石洞绝尘(千佛山黔娄洞,又叫吕祖洞,旧时有“一尘不到”匾额)、明湖泛月(月夜游大明湖,“水光与月明竞爽,箫声挟秋气为豪”)、清流入海(原城北大清河,今黄河河道:“河自兖西而来,白光闪闪,宛若玉龙”)、松韵南薰(南门内舜庙,“苍松古柏……风拂其枝,如龙风翔舞,……声如吹埙,乍大乍小,若远若近,又若薰风之入七弦也”)、孤嶂凌霄(华不注山,“倚天卓立,白云英英,卷纾其下;晓日初出,海波尽红”)、荷香北渚(大明湖水面亭,“命楫荡漾于万荷之中,搔首弄波,寒香沁肺,沉鳞竞跃,目赏心怡”)、苍生霖雨(五龙潭内龙王庙,“乃因旧宫新之大之,亭馆交辉,组绣相错,榜曰:苍生霖雨”)、翠屏丹皂(鹊山,旧传扁鹊曾在此炼药,“远望之若万垒云屏”)、岩畔飞泉(黑虎泉)、汇波返照(大明湖北岸汇波楼,“昔由宴公庙下转折而北,夕阳由券内斜射,倒映入水中”;但“自北门改而庙券塞,此景遂属乌有”)、竹港清风(大明湖小淇园,明末此园曾种竹万杆)、鲍山白雪(东郊鲍山下原有白雪楼,明末圮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