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商务ppt图片素材:【麒麟合创】独步画坛,只为传奇再现(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6:21:08

独步画坛,只为传奇再现(二)


——访著名画家、十亩园的后人李国基教授


总策划:舞者  作者:子木  醉红颜



下载 (43.25 KB)
2011-12-11 23:17

国基教授摄于香港维多利亚公园




    “是的,时不待我啊!”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答道。为了避免引起国基先生的过度伤感,我们转移了一下话题,“还是请教授给我们具体讲述一下你在武汉的威水史吧!我们很喜欢听你讲古仔。”我们希望教授能顺着原来的思路讲下去。

    “当年,长江日报邀请我们学校美术系的学生采访当年的一个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学校就派了我去。我先后两次对水利工程做了采访。当时《长江日报》派了一个文字记者——龚强和我、还有另外一个同学黄显逊一起采访。黄显逊和我作为《长江日报》的特约记者,我们和当年清华大学水利系被分到荆江分洪工程实习的毕业生一起活跃在工地现场。”李教授仿佛浸沉在五十多年前火热的干革命的荆江分洪工地上,一会儿双手插腰,一会儿挥舞着双手,干革命从来不含糊,不落后。



下载 (24.96 KB)
2011-12-11 23:17

1954年9月25日汉口第四防汛指挥部宣传部美术组留影前排右一为李国基教授

(本图片由李鸿基先生友情提供,特此鸣谢!)

·


  “李教授,当时有没有作品诞生呢?”我们很想了解当年的真实生活。

   “肯定有了,组织专门派我们来就是参加报道的。这次采访,我发表了两个作品。一个是荆江工程的现场热火朝天的场面的速写——《荆江分洪工地》发表在《长江日报》;另一个是我和黄显逊合作画的一张宣传画叫《风雪之夜》。画的是在一个寒风刺骨风雪交加的晚上,一个工人拿着大铲冒着严寒和大风大雪奋战在荆江工程第一线的画面。也发表在《长江日报》。”李教授格外高兴地向我们介绍自己当年的创作,并为当年创作出鼓舞人心作品而倍感自豪,“同时,我们还画了大量的速写。我们算是出色完成了党交给我们的任务了!龚强也发表了大量的文章歌颂了党和工地现场的工人们,出色地完成了他的任务。”

   “呵呵,的确值得骄傲。那是一个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日子。我们想知道这些作品你有保存吗?”我们十分渴望能一睹为快。

   “我收藏的已经没有了。除非到武汉查当年的《长江日报》,一定会有。”李教授十分肯定地说,我们也信服地点了点头,如果有机会一定查到原作,顺便也给李教授带来一份惊喜。

   “是啊!湖北武汉的这次长江大水灾,党中央号召我们:哪里任务最艰苦,我们就到哪里去!我们专门以此为题画了一幅作品,名字就叫——《哪里任务最艰苦,我们就到哪里去》,被选辑出版。当时,学校委派了我与同学邝声、王萃仪、张勤、曹瑞立、苏炳棠、刘瑞嘉、杨伟兰八人,参加‘武汉防汛宣传部’前线文艺宣传工作。用我们的美术、我们的画笔鼓舞士气。我和我的同学用很快的速度复制了上百幅《哪里任务最艰苦,我们就到哪里去》带到了防汛前线,极大地鼓舞了抗洪一线军民的士气。我们集体荣获‘三等红旗奖’。广州美术院有这段历史的记录。”李教授再忆当年战天斗地的革命岁月,依然是“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满怀豪情。



下载 (17.65 KB)
2011-12-11 23:17

上世纪五十年代,李国基教授创作发表的素描速写《哪里任务最艰苦,我们就到哪里去》

(本图片由李鸿基先生友情提供,特此鸣谢!)



   “‘哪里最艰苦,我们就到哪里去。’这句话我们小时候也听到过。这似乎是当时最革命的一句话了,包括学生毕业分配时的选择也是如此。”我们同教授一起回忆曾经的火红的岁月火红的革命豪情。

  “我在学生时代已经是全国著名的青年画家。毕业前夕创作《傍晚》,参加了武汉市青年美展,毕业论文《世界观与创作方法》获得当时一致好评。

   “《长江日报》也就顺理成章地聘我当特约记者。还记得当年与老师马三和、同学徐志诚、胡巨湛等被学校选派与‘武汉市美术创作组’鲁慕迅等名画家共同创作漫画,出版专集及单张宣传画,如《蒋贼特务张尚勤的罪恶行径》,当时就在全国出版发行。这一组漫画还在鸿基那里保存着。”



下载 (44.4 KB)
2011-12-11 23:17

国基教授与老师马三和、同学徐志诚等共同创作了《蒋贼特务张尚勤的罪恶行径》这一组连环画


·

    2011103,我们有幸在十亩园内一睹李教授当年画作《蒋贼特务张尚勤的罪恶行径》的宣传画,共有20幅图画组成。作者由国基老师马三和教授、徐志成、李国基、胡巨湛、张云海、姜德福、鲁慕迅、但实等八人共同创作。

    据国基先生介绍:“排在第一位的是我的老师马三和,马老师主笔特务张尚勤的脸部特写定型,有五、六张图画,基余每人创作两张作品。”我们几人围在大幅的漫画旁仔细地欣赏教授当年的创作。
教授指着其中两幅图说:“当年正处于反腐风、反敌特的时期,一个打入国内的特务诱惑青少年的故事。我画的那一组是在图书馆里,一个特务给一个年轻的学生献殷勤,想拉拢这个青少年进入他们的组织搞情报这样的一个故事。看,这是我主笔的1617两幅漫画。这个宣传画是以真人真实为原型创作的连环画。”


下载 (51.13 KB)
2011-12-11 23:22

李教授所画的连环画

(本图片由李鸿基先生友情提供,特此鸣谢!)

·





    我们细观这张宣传画,顿时感觉政治气息浓郁,富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但就艺术上而言,线条流畅,用笔简洁,人物刻划细腻传神,并且富有故事性,的确是当年的高手所为。因为故事极具可读性,现摘录下来漫画中的故事的梗概与大家分享:

   中南政法学院一个被称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张尚勤被逮捕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张尚勤原名张炳芹,很早以前就参加了特务组织,由于他的反革命“才能”得到他的主子的赏识,一再被送到特务训练机关“深造”,成为蒋贼忠实的爪牙——“万能情报员”。

    他曾一再向蒋贼头子宣誓:“反 攻大陆不胜利,决不心甘。”一九五0年他怀着对人民革命事业的刻骨仇恨,接受了潜入大陆“策反建台”的反革命任务。



下载 (45.48 KB)
2011-12-11 23:34

当年的连环画曾经教育过多少青少年……

·



   他来到广州找到一个工贼——他的叔父掩护他,准备建台。可是还不到三天,当他们偷买电台器材的时候,就被公安机关发觉,吓得连夜逃回香港。

   他接受了这次“失败”的教训,决定用更巧妙的伪装打入我们内部。一九五一年岭南大学招生,他就积极准备功课,伪造证件,由于我们审查不严,就被他混进来了。以后院系调整,他又混进了中山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

   为了骗取信任,他表面上学习十分“积极”。在人们面前,工作也十分“努力”。他还“积极”参加土改、司法改革、防汛等各种斗争。

    而在背地里,他却把土改的情报、司法改革的情报都送给了特务机关。并且丧尽天良地把我们爱国卫生运动的情况报告给蒋贼,直接配合了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帮助屠 杀中国人民。

   他无论在哪里,总是专门找寻有自由主义错误的人,因为这种人能帮他的大忙,他从“小广播”那里打听到许多情报。

    有反革命情绪、对党不满或历史上有污点的人,更是他的好朋友。这些人都被他列入发展组织的名单,成为他争取联络的对象。

    他也非常注意收集国内的报刊杂志,并曾假“旅行”之名,亲自到各地去刺探情报。

    由于一些丧失革命警惕性的人对他的“帮忙”,和他的“积极努力”,他那反革命的腥臭的反革命魔爪,伸进了我们某些党委员、以及银行、铁路、公安、司法等许多部门。

    他为了进一步扩大反革命活动,准备找一个隐蔽的地方建立电台。第一次他准备打一个洗衣店的主意没有成功。

    他向台湾蒋贼特务请示办法,企图二次建台。

    有一天,他在武昌某条偏僻的街上,终于找到了一个合乎他建台要求的小房间,原来这个小房间的主人,就是他的同学。

下载 (41.86 KB)
2011-12-11 23:34

快一个甲子了,这组连环画由十亩园的后人李鸿基先生收藏,实在太珍贵了!

·


    他知道这位同学好读书,就陪他一道钻图书馆,并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对他关心。这样,很快地就取得了这位同学的好感。这时,他自以为已经进行得非常“成功”了,在那里洋洋自得。


   可是,他的“品学兼优”的美丽外衣终于被剥了下来,露出了狰狞丑恶的反革命原形。

    隐藏的敌人,是最凶恶的敌人,必须坚决镇 压。全国人民必须通过这一件事吸取经验教训,提高革命警惕,识别和揭露一切潜藏的敌人。

    这张19559月由武汉人民出版社出版,由全国新华书店发行的宣传漫画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当时定价一角六分。现在,我们共同再欣赏这幅漫画时,勾起了我们童年的美好回忆,因为我们都是从小看连环画长大的一代。真没想到,我们还能和当年的漫画大师一同欣赏当年的大作,实在荣幸之志啊!

下载 (31.34 KB)
2011-12-14 23:43

连环画的右下角有作者们的署名,更有“一九五五年九月第一版”的字样jpg.jpg




  “当时,我的漫画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并由新华书店在全国发行。我个人和与人合作的许多作品都是全国发行的,那时我才21岁,被誉为当年最年轻的画家。”李教授说到此处,不禁爽朗地大笑起来,大有返璞归真的自然之趣意。



下载 (24.33 KB)
2011-12-11 23:34

任教于电影学院时的生活照.jpg

·

    “呵呵!”我们也被感染地大笑起来,“难怪北京电影学院一眼就瞧上了你!”

    “呵呵!我这些威水史北京应该是知道的,当时那个人事部科长拿出我的简历,我入学成绩是全优的,考中南美专我成绩第一,考中南音专也是第一的。进学之后也是年年考第一。我是尖子中的尖子!当时北京电影学院刚刚成立,需要请美术教师,那一年的四川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等八大院校都有毕业生但是北京电影学院一下子就选中了我。”李教授侃侃而谈,仿佛又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个风华正茂的年代。清风徐来,窗外的鸡蛋花树叶发出一阵沙沙声。


下载 (19.35 KB)
2011-12-11 23:53

这一幅《少女》是画家74年来港定居后,以诗般的手法画出油画速写“少女”。画家以高超的写实技巧,奔放的笔迹,及以不加修饰地在“少女”的面部刻画出她单纯,含蓄,质朴的表情,将东西方的文化融合一起,这就是画家成功之处。

·

    “当年对于许多人来说,能分配到北京电影学院那可是梦寐以求的事啊!值得祝贺。”我们也不失时机地插上一句。

    “但是我并不想去,我想留校。”李国基教授大手一摆,不顾我们有些诧异的眼神,“于是我就对那位姓王的人事干部说,我有个姓蒋的同学,他愿意去北京,我想跟他换。可是王干事说,这可不行,北京那边说了,一定要你去!你又是共青团员又红又专,形象、素质和专业水平都是我们最合适的人选。你一定要去,那边有苏联专家,你跟他们一起教学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是啊!王干事所言有理啊!”我们也附合着,希望快点知道争议的结果。

   “王干事说了老半天见仍然没有办法说服我,于是就说,这是党交给你的政治任务,国家交给你的任务,你必须完成!”李教授把手一摊,无奈地摇了摇头,“唉,实在没有办法了,谁叫我画了那幅《哪里任务最艰苦,我们就到哪里去》呢,自己都被自己套进去了,我不能自圆其说啦!我只得到北京报到。”




下载 (37.67 KB)
2011-12-11 23:45

李国基教授的讲述总是那么精彩……





    看到此情此景,我们都被教授逗乐了,“进北京电影学院似乎害了你一般,竟然费这番周折。”

   “我到了北京之后,我所有的历史北京那边全都知道。我被研究了。”教授的话再次把我们引得哄堂大笑,原来古稀之年的教授依然思想时尚,话语间不时插入流行语。

    “记得报道的那一天,主管院务行政副院长、资深艺术家钟敬之院长托人给我捎了个纸条,上面用红笔写着:‘李国基同志:我正在开会,你来的时候叫我一声。’现在这张纸条我还保留着。”李教授快乐地回忆着当年电影学院报道的事儿,可惜我们当时未能亲睹那年那张字条。

   “我的学生中,有一个叫阕文的,他是一个干部学生,是导演系的。他曾经拍过一部得奖的片子叫《我们热爱和平》。他的年纪比我大,他早就知道学院来了我这个全才的老师,于是就约上摄影系的两个曾经留美的大教授孙明经和夫人吕锦爱亲自到我的宿舍欢迎我。我一下子感觉自己受宠若惊了!”李教授的精彩叙述,不时引起一阵笑声。(未完,待续!)